穿越官家嫡女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梦里闲人
曹淳自从自己的父亲得罪了权贵有冤无处申,以堂堂左御史的身份气病而死时,他就知道权贵们必然要有所畏惧,有所收敛,当今圣上虽圣明,但有的时候却仁慈太过,对于权贵过于手软,为了顾及所谓的亲情跟世交,不惜牺牲普通朝臣,朝堂上如此,地方上也是如此,所以当他机缘巧合帮过一个普通的农民讨回公道之后,他就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写诉状之路。
吴承业跟他并肩回了家,一边请曹淳喝花雕酒一边听曹淳讲他经历过的那些事。
“可叹我为出身所累,不能像你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事,这荣华富贵实在是最拘束人的枷锁!”吴承业扯了扯自己身上的锦衣华服,叹道。
“荣华富贵未见得不是好事,吴贤弟有如此出身,他日封侯拜相也未可知,也许会另有一番更大的作为也说不定。”曹淳说道,如果不是幼年经历坎坷,尝尽世间冷暖,他也不会走今天的路,吴承业虽然比他小不了几岁,在他眼里却还是个孩子,一个生长在蜜糖罐里,向往着外面风雨的温室花朵,可是吴承业背后的势力,他的家族为他铺定的青云之路,却是曹淳再也触及不到的。
“曹兄你放心,我吴承业不能帮到你什么,把嘴巴闭紧这一条我还是做得到的。”
让吴承业没有想到的是,吴宪最先发现了曹淳的作为,但是吴宪并不愿意打击或者是得罪了曹淳,宁欺白头翁莫欺少年穷,曹淳这个人绝非池中之物,吴宪在官场修练了这些年,自有看人的本事,可是为了不让曹淳的作为连累到吴家,吴宪想到的计策是以让两个男孩清静读书为由,将曹淳移居到普渡寺,他日若有旁人查问,他自然可以以普渡寺离吴家太远,他对曹淳的行为一无所知来推脱。
吴家除了吴承业、吴宪之外,第三个知道这件事的人是吴柔,吴柔信佛,不管原本的目的如何,她现在觉得除了菩萨没有人能安慰她焦燥痛苦的内心,在得到刘氏的同意第二次去普渡寺的时候,吴柔就发现了曹淳的作为,可是吴柔选择了沉默,那个将墨迹刚刚阴干的状纸送给衣衫褴褛的农民,并且小声叮嘱他在官府大堂上应该怎么说的小小少年,深深震撼了吴柔冷漠的心灵。
两辈子,她第一次感觉到了真正的心动,不是为了某个人背后的势力,也不是为了富贵逼人前程远大,就只是为了青衣布衫的普通人——
吴柔托着腮望着窗外被秋风吹落的树叶,嘴角却带着一丝甜笑,她知道曹淳拒绝吴雅的事情,可是那是因为他不认识吴雅,如果他认识了她——
“姑娘——”她的大丫环贝叶欲言又止地看着陷入沉思的吴柔,自从她做了吴柔身边的大丫环,吴柔一直是少言寡语温温柔柔的样子,可是吴柔身上的某种东西,莫名其妙地让贝叶有些害怕。
“什么?”吴柔皱起眉头,烦燥地看着打扰了她“梦境”的贝叶。
“府里人都在说,四姑娘被许给了一个草莽将军。”
“哦。”吴柔轻轻应了一声,然后冷笑,吴雅一直讨好刘氏一系,得到的结果也无非如此,“我怎么听着草莽将军这四个字这么耳熟。”
“就是之前林姑娘、耿四姑娘要嫁的那个将军。”
“原来是没人要的。”吴柔嘴角向上勾的更厉害了,“想必是为了刘家、耿家甚至还有雷家的面子,这才让吴雅嫁过去的吧,这样也好,好歹也是堂堂正正的四品参将夫人。”就算是有吴家、雷家做后盾,一个不识字的草莽之人,能爬多高?更不用说在爬高的过程中的高死亡率了,吴雅这些年真的是枉废心机。
“四姐跟五姐那么好,五姐就没有什么话说吗?”
“听说——”贝叶的眼睛转了转,看见寿嬷嬷手里拿着佛珠一副入定的样子,也就说了,“听说姨娘去四姑娘那里闹了,是五姑娘跟二奶奶把姨娘送走的,姨娘都被气晕了。”
“机关算尽太聪明啊。”
“姑娘,抄经的时辰到了。”寿嬷嬷闭着眼睛说道。
吴柔跪到了佛前,开始抄经。
抄经能让吴柔心情平静,想到之前没有想周全的事,吴柔首先想到了自己,孙姨娘一系,在吴柔眼里是倍受打击的,王姨娘跟孙姨娘年龄相若,孙姨娘属于清秀派,王姨娘是妩媚派,人到中年以后两个人的姿色虽差了一些,可是自有一股成熟的魅力,但孙姨娘却是彻底失宠,王姨娘还是有些宠爱的,这其中不能不说有刘氏的原因。
更不用说二姑娘嫁入了豪门,吴承安小小年纪就有名师指点了,可是相比之下孙姨娘一系——兄长吴承平被打击的只能远避他乡,吴雅原本是有大出息的样子,结果现在被嫁给了草莽将军,自己呢——除了扮居士,怕是再难有自保之道了。
吴柔咬了咬嘴唇,戴着指套的长指甲深深的扎进肉里,她不服!她对笑里藏刀的刘氏不服!她对假扮痴呆实则奸诈的吴怡不服!她对自己的命运不服!
嫁曹淳——某方面来讲就是屈服于自己的命运——吴柔觉得自己的心开始有了裂缝,这个裂缝在流血。
吴雅的婚事虽然已经初步定了下来,但还是要走程序,一套程序走下来怎么样也得大半年的工夫,可是吴宪却有了另一桩喜事,雷三爷雷世昌将军做媒,将他手下一个战死了的校尉刚刚十九岁的遗孀介绍给了吴宪,吴宪回家跟刘氏商量了一下,送了纳妾的礼到那个校尉家,将这个遗孀纳进了门。
从此以后,吴家有了一个曲姨娘——
吴怡听说这事差点没被嘴里的点心给噎死,刘氏亲自喂了她几口茶这才缓过气来,坐在她旁边的吴玫小小年纪倒是气定神闲的样子,对于大惊小怪的姐姐表示鄙视。
理论上来说吴家整府的黄花大闺女都是任吴宪挑选的,更不用说身处他的位置自有将调教好的美貌女子送上了,身为妹夫的雷世昌却弄了个寡妇进吴家,简直是——吴怡半天没捣过气来,就在她觉得她对古人有所了解时,古人总给她惊喜或者说是惊吓。
“有校尉是家里的第三子,刚刚成婚不过半年就早早的去了,虽然官府有怃恤,可是能到无子的寡妇手里多少?你姑夫体恤下属,常送米粮照应,可瓜田李下说得上话的地方也少,那寡妇的婆家前些日子找上你姑夫,原来那寡妇的娘家收了人家的聘金,要把她嫁给山里的猎户,婆家却硬是要她把嫁妆留下,说起来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事虽然是那婆家无理,可是终究是那校尉的爹娘兄弟,你姑姑说让你姑夫索性把那寡妇收了做妾,可是你姑夫觉得若是如此,对两人的名声都有碍,就想到了你父亲。”刘氏细细的给吴怡说这件事,“你父亲见过那寡妇,说是长得不错,却也不是妖妖娆娆的样子,回来问我,我就应了。”
“哦。”吴怡有些脸红的塞了块点心压惊,其实寡妇再嫁为人妻妾的事就算是在风气保守的明清两代也不少见,她刚才确实有点大惊小怪了,两个年轻的姨娘一个真有孕一个假有孕,吴宪最近也确实“寂寞”些,有新人进门是早晚的事,新人这么惊悚却有点超出吴怡的预料。
几天后的黄道吉日,府里简单收拾了一下,又空出了一个院子,按照姨娘的规格铺排了一番,刘氏又穿上了自己大红的礼袍,吴宪只是穿了一件新做的衣裳以示隆重,一就这一两个月了。”
“要好好保养才是。”刘氏跟秦普家的交换了一个眼神,冯姨娘莫名其妙地觉得遍体生寒。
“老四,你的嫁妆绣的如何了?”刘氏又问在旁边不说话的吴雅。
“正在绣。”吴雅答得相当简捷,她在刘氏面前向来是千言千得不如一默的典范,平时话很少,不到关键的时刻不吱声,每次认真说出来的话,却是连刘氏也重视的。
“嗯,铁将军老家虽在山东,一年倒有大半年在辽东镇守,那边终究苦寒,你多备些棉衣,我有几件没动的上等大毛料子,回头叫秦普家的开了库房你多挑些,送到京里让他们做。”
“谢太太惦记。”吴雅起身福了一福。
“都是自己家里的人,你虽不是我生的,却最是贴心贴肺,跟亲生的没差什么,何必这样外道。”
“那女儿就生受了。”吴雅听刘氏这么一说,立刻就笑了,“那女儿还想跟母亲求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七舅舅新送来的西洋连发火枪。”
“果然是女生外向,那精贵东西也就是宫里有几把,刚刚送来就被你惦记上了,好,给你就给你。”
“谢母亲了。”
吴柔拿眼睛扫了一下气定神闲毫无一丝委屈之态的吴雅,心想她一个才女要嫁一个大字不识几个的莽汉,却一副满足的不得了的样子,古人的心思实在难猜,不过——吴柔现在才想起嫁给那个铁参将的好处来,铁参将这样一心求娶贵女,想必是为了将来在朝中有个倚靠,必然会高看吴雅一眼,更不用说嫁过去就当家作主了,吴雅——怕是早对爱情什么的失去向往了吧。
倒有些像是现代那些爱无能的女子,还是吴雅在她不知情的时候受过情伤?吴柔摇了摇头,不可能的,这些女子是几层笼子里的鸟,想有情伤都难,估计是书读多了的结果。
众人又在一起聊了几句,见刘氏有了乏意也就散了,刘氏把吴怡留了下来,吴玫见吴怡不走,她也赖了下来,还硬生生的想要拉八姑娘吴馨,结果让八姐儿挣脱开了。
“雅丫头这两日到底如何?”说实在的,吴雅的婚事刘氏都觉得心虚,可是这是吴宪定下来的,一般吴宪不插手内宅的事,可是吴宪一旦插手了,刘氏多半都是顺着他的,若是吴宪私下里把吴怡乱许了人,刘氏估计会跟吴宪大闹一番,可是这次是吴雅——对刘氏来讲实在不值得一闹,可是这婚事真的是如骨鲠在喉,叫刘氏吐也不是咽也不是。
“四姐说她谢谢老爷替她安排的姻缘,说是姑夫做得媒,耿大人做得证,实在是天大的体面,她没有什么可求的了。”吴怡说道。
“她能这么明白事理就好,你父亲这事办的实在——”
“太太不必如此,四姐心里明白得很,她知道太太的为难。”
“但愿她能因祸得福,铁参将真的是你姑夫说的可依靠的好汉。”
“四姐说如果铁参将是四角俱全的也轮不上她,还说——好日子是过出来的。”
“唉,她能这么想就好了,你呀,若学得你四姐的一半,就是走到哪里我都放心了。”
“我哪儿都不去,就在这儿陪娘。”
“那你不嫁人了?!”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吴玫,眼睛一瞪说道。
“说得好。”刘氏抚掌而笑,“天下第一大谎话就是闺女说不嫁人。”
“嫁人有什么好的,上要伺候翁姑,下要管着自己男人的三妻四妾。”吴怡真的对古代婚姻生活不报什么希望。
“女人到了年纪,总要找个好人嫁了的,我啊,不期望你们日后做一品的诰命,只希望你们嫁个好人。”
穿越官家嫡女 世事如棋局 上
本名香怜的冯姨娘在慈眉善目坐下一群小童子的送子观音座前奉上三柱香,虔诚跪倒磕头,“求观世音菩萨赐给我一个儿子,信女冯氏定当重塑金身再造庙宇。
她的丫环傻丫几乎是同情地看着自家主子,不管主子怎么看她,她知道的远比旁人以为她知道的要多一些,比如自家的主子肚子里怀的根本不是孩子。
她是梁夫人买一送一随着冯姨娘一起送到吴家的,也是她亲手把可疑的汤药给自己的新主子冯姨娘喝的,原因是梁夫人既打算用美女结交吴宪,又打算悄悄的卖一个人情给刘氏,当然了,解决掉自己的眼中钉也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不可告人的原因是梁夫人并不确定自己的丈夫梁大人有没有收用过冯姨娘,虽然丫环、小妾送来送去的,没人真心在意这些人的贞洁,可是万一混淆了血统可就糟了。
这些事傻丫都知道,她现在的年龄已经可以叫傻姑了,可是没有人改称呼,整个府里大大小小的下人、主子,都一直叫她傻丫,傻丫也一直傻傻的笑着,没人知道傻丫还有另一份工钱,每月二两银子直接送到她的家里,钱从刘氏的私房里出,据傻丫所知,所有的姨娘屋子里都有一个傻丫,只不过她们叫的名字不同罢了。
“傻丫,你说,我这次怀有是儿子还是女儿?”冯姨娘转过头问傻丫。
傻丫的回答跟之前的一千次一模一样,“公子,一定是公子。”
“就你会说话,我桌上剩的点心你全拿去吃了吧。”冯姨娘摸着肚子笑眯眯的说道。
吴怡一直不知道冯姨娘的事件会怎样收场,等到冯姨娘一直生不出来拆穿她的西洋镜?让这个女人变成臭不可闻的大骗子?还是趁机一举制死她——可是冯姨娘在府里的姨娘中并不特殊,虽然受宠但不特别受宠,虽然美貌但是已经二十多岁了,在这个年代已经属于“老女人”,除了偶尔还掐尖,没做过什么真正的坏事。
这又不是可以发动起打小三的人民战争的现代,这是古代,倒下一个冯姨娘,会有千千万万个冯姨娘站起来,老实说吴怡已经做好了在自己的父亲八十岁的时候看见十八岁的新姨娘的心理准备。
她也曾经偷偷问过刘氏,刘氏的回答吓了她一跳,“难得你对这些事还有好奇心,不如你说说这事应该怎么办?你怎么说为娘就怎么做如何?”
深闺生活太寂寞,吴怡严重怀疑刘氏是拿姨娘们当日常的消谴之一。
所以以后她也会变成刘氏那样的女人?或者变成老太太那样?或者是二婶宋氏?
这几则选项对于吴怡都不怎么好。
就在吴怡望着窗外发呆时,侍书进来了,小声在吴怡耳边说了几句话,吴怡张大了嘴看着侍书,不知道应该怎么回答。
冯姨娘生了,她想要出门散步,结果摔倒在了地上,没半个时辰就生出来一个——死胎,最戏剧性的是现在芍药也发动了,也要生了。
“死胎?”吴怡想着自己一直以来都错了?
“奴婢偷偷去看了那个死胎,像没见过天日的狗胎、猪胎就是不像人。”侍书说道。
“那冯姨娘呢?”
“太太叫瞒着她,让人偷偷把那个死胎拿得远远的烧了,埋了。”
这就是刘氏的解决方案?让冯姨娘生个怪胎出来?还叫满府的人都知道?如果刘氏真的想要瞒过所有人做这件事,以刘氏对于吴府的控制力她完全可以做到,现在连侍书都知道了,只能说明刘氏并不想替冯姨娘瞒着。
就像对孙姨娘,孙姨娘大闹吴雅院子的事满府的人都知道了,就是刘氏在装不知道,吴宪估计也知道了,见刘氏装不知道,他也装不知道,只是孙姨娘这回是彻底的被隔离在院子里养病了,原本一院子的使唤人也只剩下了两个婆子一个丫头,待遇跟以前更是不能比,要不是有吴雅暗中照应,孙姨娘估计连饭都不一定能吃饱。
吴怡一想着自己穿越过来见过的这些姨娘,年资稍久一些的,只剩下了看似小气实则圆滑的王姨娘,年轻的剩下了傻乎乎的芍药,新来的曲姨娘,冯姨娘现在吴怡真不知道要把她划到半死不活还是存活的范围里。
吴怡到刘氏的屋子里时,刘氏刚刚从佛堂出来,八妹吴馨和九妹吴玫正在榻上的小桌子上吵吵闹闹的拿牌九比大小玩。
历行的互相见礼之后,吴怡坐到了自己惯常的位置上,自从九妹长大以后,刘氏身边的位置就归九妹所有了。
“老五你来的正好,快带你这两个妹妹出去玩去,年纪大了,受不得她们闹。”刘氏说道。
吴怡一手牵着吴馨一手牵着吴玫出去,早有丫头拿了沙包、毽子出来哄着她们玩,吴怡看着两个妹妹踢毽子玩,忽然一下子想明白了。
在吴家或者说在封建家庭里姨娘们想要生存下去,得不得男主人的喜欢从来都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女主人喜不喜欢你。
年轻的时候刘氏也许喜欢跟或精明或诡诈或笑里藏刀的姨娘们斗着玩,现在年纪大了,儿女的事情一桩一桩压过来,刘氏开始有步骤有计划的除掉那些让她不省心的“钉子”了。
用现代很三俗的一句话来形容刘氏在下很大的一盘棋,现在这棋局已经可以看见基本的模样,毫不掩饰自己的小家子气跟胸无大志的王姨娘活了下来,爱扮精明大度的孙姨娘被整到只比死人多口气,估计还有这一口气的原因是看在吴雅的懂事的面子上,爱掐尖卖弄风情,觉得自己最受宠的冯姨娘已经是死棋了,两个没姿历没姿本的新姨娘暂时活着。
最让人佩服的是幕后操盘的刘氏,在任何人眼里都是仁慈的、宽容的大家合格主母,每个人对她的看法都是姨娘跟庶子庶女们都应该对她心存感激,那些惹事的人是自己找的。
吴怡终于反应了过来——那个庸医,真的是庸医吗?
现在吴怡对刘氏,有敬、有畏、有爱,套句美剧里常常出现的话,吴怡真的很庆幸刘氏是站在自己这一边的,否则——她真的连给刘氏塞牙缝都不够。
到了天将黑时,芍药生了个儿子出来,这个就是吴家这一代最后一个男丁吴承康了。
在他以后,吴家吴怡这一辈再也没有别的孩子被生出来。
在那个时候,除了刘氏,没有人预知到这件事,但是人到中年的吴宪,得了这个儿子还是很高兴的,这个孩子的洗三礼跟满月宴在庶子里算是最高规格的。
在那场满月宴上,吴怡见到了她日后生命中最重要的三个人,恩人、仇人、爱人。
铁勇男原名只是叫铁牛,勇男这个名字是他到肖老将军帐下做擦洗盔甲、端茶倒水的亲兵时,肖老将军随口给他取的,在他成为军官之前,所有人包括肖老将军,都只是叫他铁牛而已。
他生来就比别的孩子大一圈,听他娘说生他时整整生了一天一夜,差点要了他娘的命,他走得比别的孩子早,跑得比别的孩子早,说话却比别的孩子晚了三年,他到了四岁才张口叫娘,在那之前他娘一直暗暗觉得他是个哑巴。
他命运的转折点在他十二岁那一年来临了,十二岁的他已经是村里面最高的孩子了,也是家里最能吃的孩子,为了省一口口粮,他主动跑去当了兵,当时的主帅肖老将军见他年纪小,人又虎头虎脑的可爱,就留他在身边做了端茶倒水的亲兵。
另一个转折点是大军三九天中了鞑子的埋伏,火枪被冻住不能开火,马上功夫大齐国的军队又不是鞑子兵的对手,他一个人背着肖老将军从死人堆里爬出来,有人后来说他悍勇,其实他只是想要活下去罢了。
让他娶一个家族有势力的文官之女是肖老将军的主意,他也明白肖老将军的意思,当兵的出门在外打仗,最怕的就是朝中有人使绊子,粮草、弹药、弓箭,晚到几天就有可能把原本能打胜的仗,变成必输之仗,更不用说朝中无人,战胜也能被人吹风吹成战败,他虽然不识几个字,可是这些年他看也看明白了。
第一个议亲的林姑娘姓林,是山东大姓望族之女,跟刘首辅家有亲,他认为已经很符合肖老将军的标准了,没有想到的是那位林姑娘宁可嫁给自己的上司雷世昌将军做锦衣卫副统领的儿子做妾,也不愿意嫁他,当他看见雷定豫的时候,他明白了,自己远够不上这些名门望族之女的良婿标准。
第二个议亲的是按察使耿大人家的庶女,耿家是新兴之家,耿大人在朝中甚有人望,他觉得自己有些高攀,却没有想到那姑娘命薄,入了尼庵。
他本来已经放弃娶世家女的念头了,谁知道原本只在酒桌上见过的吴宪布政使吴大人,竟然同意将自己的庶女许配给他,吴家——那是跟安亲王府、欧阳家、刘家、雷家、公孙家、肖家,这些在大齐朝随便举出来都响当当的家族同一级别,联络有亲的名门世家,虽然是个庶女,但对他来讲都有些遥不可及,更不用说订亲的风声一传出去,就有好事之人跟他讲这位吴四姑娘是大齐朝当世第一才女,所出的诗集连京中的才子都赞不绝口,虽然脸上有麻坑,但也不是他一个莽汉能配得上的。
这让他更不安了,他甚至在想自己是不是在作梦——就算是收到了吴家的请帖,让他去参加吴家六子的满月宴这样的事,都让他觉得不真实。
他拉着自己在山东新结交的兄弟姚荣安一起逛了几家绣庄定做了衣裳鞋袜,又找最好的师傅修了面,手心满是汗水的出现在吴家,站在门外迎客的吴承业一看见他就乐了,自己这个未来的四姐夫真是个宝贝,明明是膀大腰圆身材魁梧的壮士身材,非要做文人打扮,大胡子倒是剃干将了,下巴上一片的青色胡茬,黑色的头发紧紧拢在一起,用绸布包了,这身要是文人穿了是风流倜傥,他穿着——不伦不类。
曹淳拉了马上就要失态的吴承业一把,“你不是最敬英雄汉吗?真英雄在你面前你怎么倒俗气上了?”
吴承业笑了,赶紧迎了过去,“铁大哥来了,我是吴家四子承业,我父亲正在等您呢。”
一帮正在等拜见的大小官员一见吴承业这么殷勤亲热,再想到城里的传闻,心中暗暗想着这位铁将军真的很有运气,能和吴家攀上亲戚。
原本紧张的铁勇男,一见吴承业满脸的亲近熟稔之态,整个人也放松了下来,陪着他一起来的姚荣安则是有些又羡又妒,这个傻大个真的很有福气。
沈思齐来山东其实是为了处理自己家在山东的祖业,现在在大齐朝,已经除了一些积年的世家,已经很少有人知道奉恩侯府的祖业在山东了,奉恩侯府也是开国八大侯中,最低调的一个。
别的侯府都是跟着太祖东征西讨南征北战,用命拼出来的铁帽子爵位,奉恩侯府原本却只是山东的一户普通人家,救了中了箭伤的太祖,而发迹,有说书的先生讲当年太祖中箭伤倒在崖下动弹不得,指天发誓说谁救他性命,将来必定将一半的江山许给那人,刚发完誓就遇上了沈家的祖宗,太祖登基之后这才将沈家封为奉恩侯,并赐下丹书铁卷,为了全誓言,太宗的皇后,就是姓沈的,大齐朝的皇族,血脉里也是流着沈家的血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