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将夜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猫腻
“我没有骗冼植朗,左帐王庭半数的骑兵,现在正在东方诸州郡里准备捕杀唐军的残余,西陵神殿的护教骑兵确实过万。”
隆庆沉默片刻后说道:“我承认自已终究还是低估了唐军的战斗力,如果指挥这批重骑的不是冼植朗,而是原来的夏侯,或者我们现在已经成了阶下囚。但我依然相信唐国会灭亡,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是值得的。”
崇明太子看着他说道:“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隆庆说道:“因为这不是我燕国一家一国之事,而是天下之事。奉天伐唐,这是昊天要让唐国灭亡,有谁能够阻止?”
…………冼植朗把除了重骑之外的大量部队,都留在了东归的道路上。
相对应的,隆庆皇子也把很大的力量,投入到了这片区域。除了他麾下的草原骑兵,宋齐诸国的联军,还有燕国州郡厢军,更重要的是,又有一千多名西陵神殿护教骑兵,加入到这场战争中。
西陵神殿护教骑兵和草原骑兵联手,成功地把大唐东北边军分割打散,唐军没有重骑掩护,决定打散编制,穿过封锁线回到唐国境内。
如果说是在普通的战场上,唐军当前的将领所做的应对,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问题在于这不是普通的战场,而是在燕国的土地上。
唐燕之间宿怨极深,如今唐国东北三郡的土地,便是多年前硬生生从燕国抢去的,两国之间,隔上一段时间便会暴发战争。
最近这些年,夏侯大将军坐镇土阳城,行事风格愈发暴戾冷酷,东北边军在燕境杀戮的太过血腥,在燕人的眼里,唐人都是万恶的侵略者;而在燕东的百姓眼中,每个唐人都是应该被打入冥界的恶魔。
于是追逐战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全民战争。
燕东所有的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哪怕明知道遇着唐军最可能的后果便是死亡,依然有很多青壮年拿着棍棒和农具,上山入田寻找唐军的踪迹,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报告给官府,再转给西陵神殿骑兵和草原骑兵。
数万唐军,在被分割包围之后,自行打散,然后再被包围,渐渐变成无数的小队,在燕东的山林里艰难地向唐境穿行。
有唐军坠入燕国猎户设置的陷坑,然后被冷酷地弃之不理。有唐军寻找食物被庄上的壮丁发现,被数百人活生生用棍棒打死。
昆山郡某处峰顶。
数名唐军看着逐渐向峰顶搜来的燕国百姓,脸上的神情由最初的愤怒和惘然,渐渐变成平静,然后开始整理装备。
有燕人隔着数十丈的距离,对着他们愤怒地喊道:“当年你们杀我燕人妇孺时,可曾想到,你们唐人也有像丧家狗一样的今天!”
一枝羽箭飞来,准确地射中那名燕人的咽喉。
一名唐军面无表情收弓,冷漠说道:“两国交战,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我这辈子杀了十七个燕军,你怎么把这笔帐找回来?”
围山的燕国百姓一阵骚动,然后是更加高涨的愤怒与仇恨,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厉声喝道:“大家不要怕,他们的箭数有限,宋家庄昨夜打死了三个唐国骑兵,难道我们陈家村上百男儿,还奈何不了这几个没马的唐贼?”
先前射箭那名唐军,是这支小队的低级军官,队伍里其余的人,都已经死在西归的道路上,如今只剩下了他们四个人。
他看着那些面带激动之色,手持农械逐步逼来的燕人,微微皱眉,带着下属,开始射箭,箭射完后,拔刀。
直至力竭,他看着那些燕人说道:“蠢货。”
然后他带着下属,冲崖而死。
…………成京一战,大唐东北边军最精锐的玄甲重骑覆灭。
这是世间很多人记忆中,唐国第一次遭受如此惨痛的重创,更是号称永世不败的大唐玄甲重骑,第一次成规模被歼灭。
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了。
本来应该更加令人震撼的燕皇驾崩、燕国皇宫被焚,则完全被人们遗忘。在世人看来,毁掉大唐的玄甲重骑,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得。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西陵神殿。
那座庄严肃杀的黑色裁决神殿里,回荡着一种极为诡异而压抑的气氛,红衣神官和裁决司黑衣执事们,跪在地面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唐军覆灭,对于西陵神殿来,当然是件极好的消息,重归道门的隆庆皇子,替西陵神殿立下如此大的功勋,也令裁决司里很多人感到精神振奋。
然而如今裁决神殿的主人是叶红鱼。
裁决神殿里的人们,不知道裁决神座对于这件事情,尤其是对于隆庆皇子立下赫赫战功一事,会持怎样的看法。
叶红鱼坐在墨玉神座上,就像是一颗镶嵌在墨砚里的珍珠,她身上那件血红色的裁决神袍,就像是珍珠外裹着的红布。
她确实没有想到,隆庆居然会做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她更没有想到,成京一战从开始到结束,自己都没有收到任何风声,这说明自己对裁决司的掌控依然有漏洞,而掌教大人还是不信任自己。
此时回想起两年前,她应宁缺的请求,千里北上追杀隆庆,当时崇明太子统帅燕国军方,却没有做出及时的应对和反应,令她很是不悦。如今想来,那兄弟二人在世人面前演了这样一出好戏,那便是自然之事。
看着跪在殿内的红衣神官和黑衣执事们,叶红鱼的唇角微微扬起,她知道这些人的心里在想什么,也知道他们畏惧自己动怒。
然而何怒之有?
叶红鱼从墨玉神座里站起身来,看着众人说道:“都准备一下。看来用不了太长时间,神殿的骑兵,便会出现在唐国境内了。”
(未完待续)





将夜 第九十二章 渭,我心忧
成京一战,举世震惊。
真正受震撼最深的,当然是大唐帝国。
朝堂之上的气氛格外压抑紧张,前些日子,一直沉默低调的皇后一派官员,挺直身体,盯着御椅后方那道珠帘。
大唐监国,公主殿下李渔便在那道珠帘之后。
那些大臣毫不掩饰自己眼神里的愤怒,大唐东北边军精锐尽没,多少年来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这令骄傲的唐人如何能够承受?
如今长安城里街头巷尾都是对此事的议论,对新帝和监国公主的指责,冼植朗是被殿下强力推到镇北大将军位上,而决意与燕军联手,也是殿下独断的谋划,如今惨败如此,殿下不负责,谁来负责?
大唐皇帝李珲圆,看着这些臣子的脸色和眼神,气的险些握碎御椅的扶手,恨不得派羽林军把他们叉出去,只是想着皇姐上朝前的交待,硬生生把怒意压了下去,然后望向文华殿大学士莫晗。
“燕国皇宫被焚,燕皇被诛……我不是想替冼植朗大将军和东北边军的众将士分辩什么,我只想说,他们没有丢我们大唐的脸。”
莫晗脸色阴沉说道:“如果在这种时候,哪位大臣想对壮烈殉国的将士有诸多指摘,请恕老夫当场便要问候他的贵亲。”
这句话很粗俗,但其实很老辣。
皇后一派的官员们,即便暗底里把冼植朗和东北边军的将领骂的猪狗不如,但在朝堂之上,却没有任何人敢说三道四。
英灵终究不可侮。
那些将士已经为国捐躯,但总还有活着的、需要负责任的人。
礼部尚书出列,对着珠帘拱手一礼,平静而直接说道:“臣以为,成京一战的责任在殿下,不知殿下可有什么说法?”
朝堂上一片安静。
谁都知道皇后一派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但没有多少人,包括皇后一派自己的官员,能想到礼部尚书竟是直接道破此事,不给皇帝和公主任何机会。
半晌后,李渔的声音从珠帘后响起。
“所有责任,都在本宫。”
“战事毕,本宫以命相抵。”
“但在此之前,诸位大人应该想清楚,如今我大唐最紧迫的事情是什么。”
…………因为前线战事失利的缘故,尤其是很多唐人这一生都没有见过的惨败,长安城的气氛很是压抑,虽然没有什么愁云惨雾,唐人们议论此事时,更多的是愤怒,但总之没有太多人有心情去饮酒作乐。
松鹤楼今天却依然灯火通明,因为有豪客早在数日之前,便包下了整座酒楼,待朝会散后,宾客渐至,热闹始回。
“成京城惨败,东北边军的将士正在异国拼命,你我却在酒楼相聚,虽说心正不怕道是非,美酒可怀英灵,但美姬则是万万不可。”
“曾静大人依然不肯来?值此危机关头,他怎能安心在府中养花锄草?”
“人各有志,莫要逼他。”
今夜松鹤楼上,是皇后一派官员的聚会,大概是自认为无事不可告人,光明正大,所以竟是没有做任何遮掩。
礼部尚书看着席上众人,微微皱眉说道:“今日相聚,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东疆之事,不知诸位对殿下在朝会上的说法有何意见?”
有官员冷笑说道:“以命相抵?这话与市井泼妇赌命发誓之举有何区别?殿下在荒原上和蛮子呆的时间长了,怎么学会了这招?”
礼部尚书斥道:“说的什么胡话?赶紧闭嘴。”
那名官员道歉,却依然不依不饶,说道:“我倒是想问问诸位大人,我大唐历史上,可有皇帝或监国因为前线战事失利而抵命的先例?既然没有,殿下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为了堵住世间众人悠悠之口?待战事结束之后,难道你我还真去逼宫问罪要她死?这实在是荒唐到了极点!”
太常寺卿轻捋胡须,沉思片刻后说道:“不过殿下如此做法,至少可以消解一下军中将士的怨气……如今国势危急,皇帝陛下和殿下接下来的处置措施还算得当,把固山郡和北大营的兵力向东移动,算是稳妥。”
先前那名官员冷笑道:“不过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法子。补锅匠谁不会做?若要我说,东疆空虚,也可以动用征南军,殿下决意动用固山郡三州,谁不知道她是想华山岳能够击溃燕军,好替她挣些颜面回来。”
礼部尚书听着这话,眉头皱的更深了些,说道:“征南军远在森林边缘,与清河郡之间隔着丛山峻岭,只能绕行山南道,路途遥远,等征南军去往东疆,填补东北边军留下的缺口,燕军只怕已经打到了长安城下。”
那名官员闻言一怔,不再说话。
“李大人先前说到了一句话,本官以为那才是重点。如今国势危急,一应争执,都应该在朝堂之内解决,我大唐君臣,当齐心对外才是。”
礼部尚书看着席间众人,殷切嘱咐道。
有人忧虑说道:“然则皇后娘娘和六皇子究竟什么时候能够回长安?”
…………松鹤楼的聚会,很快便结束了,皇后一派的官员最终决定暂时安静,等着熬过这段艰险的时光,再来议及其余。
然而通过那些官员的态度,包括朝廷对东疆布防空虚一事安排,和长安城里百姓的愤怒,依然可以看出,如今大唐从君到臣再到普通百姓,虽然悲痛愤怒于成京一战的结果,却依然坚信大唐不会失败。
诸葛无仁已经辞去了天枢处主管的职务,他也参加了这场松鹤楼的聚会。只是此人平时行事有些险厉阴狠,众人不愿与他多打交道,如今他已经辞了官职,请他与会已是看在皇后娘娘的面子上,谁会与他多说什么?
诸葛无仁很清楚大臣们对自已的看法,他没有流露出什么怨恨的神情,只是比往常显得更沉默一些。
在他看来,这些大臣只会夸夸其谈,根本都不知道眼下的重点是什么。
大唐军队为何会迎来一场惨败?国势为何危殆?
正是因为如今皇宫里那对姐弟来位不正,愚蠢不堪,只要能够迎回皇后和六皇子,大唐必将风清海晏,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离开松鹤楼后,诸葛无仁没有回府,而是向皇城方向走去,他知道辞官之后这些天,南门观里始终有修行者跟着自已,所以他也没有刻意掩饰自已的行踪,反正他要去的地方,不是所有人都能进去的。
他去的,是皇宫的侍卫处。
徐崇山如今已经是大唐宫廷侍卫处总管。这位与宁缺打过多次交道的沉稳长者,依然像从前那样憨厚可亲,直到他看到诸葛无仁那张像毒蛇似的脸。
“诸葛,你现在再出现在这里,是不是有些不合适?”
徐崇山看着诸葛无仁说道,神情略显凝重警惕。
诸葛无仁说道:“我想,再如何不合适,也不会比你出现在这里更不合适。”
徐崇山皱眉说道:“不知道你在胡言乱语什么。”
诸葛无仁笑了笑,说道:“我是说,没有什么,比一个魔宗高手在我大唐皇宫担任侍卫总管这件事情更奇怪的了。”
徐崇山的眼睛缓缓眯了起来,有寒芒闪过。
诸葛无仁仿佛没有看到他的反应,迳直走到椅旁坐下,掀前襟抖了抖不存在的灰,平静说道:“有时候想起来,还真的佩服你们这些人。明明修行的是魔宗功法,却怎么能瞒过这么多人的眼睛,变成一个武道修行高手?夏侯大将军当年好像从西陵神殿处得到了某种功法,莫非你也学了?”
徐崇山到了此时,反而变得平静下来,倒了杯茶缓缓饮着,却没有理会他。
诸葛无仁看着他继续赞叹说道:“魔宗真的很厉害,被轲先生剿了一遍,又被西陵神殿满世界追杀,居然还能保留下来这么些人……当年拟定这个计划的人,应该就是传说中的莲生神座吧?啧啧,如果这位大人物能活到现在,如果夏侯大将军不是被宁缺杀死,那么我大唐的宫廷岂不是会完全被你们掌握?”
徐崇山微微一笑,说道:“你明知道现在无论你说什么话,长安城里都没有人会信,那么你现在可以说出你的来意了。”
诸葛无仁缓缓敛了笑容,站起身来,盯着他的眼睛说道:“我不知道皇后娘娘和魔宗有什么关系,但我可以很确定,无论夏侯还是你,都是娘娘的人,而我也是娘娘的人,所以我们应该联手做些事情。”
徐崇山闻言沉默,片刻后说道:“你要做什么事情?”
诸葛无仁说道:“既然你是娘娘的人,那么……你应该很清楚要做什么事。”
徐崇山缓声说道:“你是要让我去死?”
诸葛无仁说道:“如今荒人即将灭族,大唐如果再覆灭,世间便再也找不到一个地方可以容留你们这些魔宗余孽,既然总是要死,为什么不死的有意义一些?”
…………马士襄站在土墙头观天色。
荒原的天空很阴沉,连续好多天都是这样,看似要下雨,却始终未下。
东北边军在燕境覆没的战报,早已经传到了渭城。先帝的灵柩还在贺兰城迟迟未归,皇后娘娘还有那位小皇子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长安,整个大唐帝国的天空阴云密布,就像渭城一样,风雨将至却不知何时至。
马士襄的神情非常凝重,却不是因为大唐现在面临的艰难局面,他只是边塞最普通的低阶裨将,没有资格也没有办法去忧虑整个帝国。
他奉命驻守渭城,需要忧心的便是渭城。
(未完待续)




将夜 第九十三章 渭,无所留
如今渭城似乎像过去那些年一样太平,但有些事情,却令马士襄心忧。
最近这些天,经过渭城的商队寥寥无几,虽说有那场连绵暴雨,让草原酥软泥泞难行的缘故,但还是透出了几分古怪。
最令他感到警惕的是,据游骑回报,长年盘踞在梳碧湖的马贼群,忽然消失无踪,没有任何人知道,那些天杀的家伙去了何处。
宁缺还在渭城的时候,七城寨对梳碧湖的清剿收割最是频繁,打柴的收入最为丰厚,然而即便在那几年,马贼群依然不舍得放弃梳碧湖。
马贼最近一次集体离开梳碧湖,是因为那辆黑色马车,是因为宁缺带着那丫头远远看了渭城一眼,那么这一次他们失踪又是因为什么?
因为那场暴雨?但梳碧湖畔的山林虽然有松动的迹象,却没有滑坡的痕迹,胆大包天的马贼,断不至于因为恐惧便放弃自已的老巢。
马士襄走下低矮的土城墙,一面与城里的军卒摊贩打着招呼,一面走回简陋的军帐,看着昨日北大营发来的军情简汇,沉默了很长时间。
时间渐渐流逝,军帐被掀开,一名满身灰尘的校尉匆匆走了进来。
马士襄双眼骤亮,霍然起身说道:“怎么说的?”
那名校尉摇头说道:“开平那边说,军情早已快马送至北大营,而且其余的六个城寨,也都发现了些古怪,只不过北大营方面迟迟没有回音。”
“镇北军有一部分随陛下亲征东荒,现在还停留在贺兰城里,音讯全无,如今朝廷又要调兵去土阳城布防……”
马士襄看着那份军情简汇,眉头皱的极深,继续说道:“大将军府现在主要精力都放在东进上,对下面报上去的军情,只怕有些怠慢。”
那名校尉问道:“那可怎么办?”
“我最担心的还不是这个。”
马士襄忧虑说道:“我最害怕的是,如果镇北军主力真的调到东面,金帐王庭精骑全力南攻,就算大将军府能反应过来,却也没有力量阻挡。”
那名校尉的脸色顿时变得极为紧张,声音微颤说道:“这些年来,王庭的骑兵只敢侵袭骚扰……怎么会有这么大的胆子全帐南下?”
马士襄淡然说道:“院长和陛下先后辞世,朝堂不宁,如今东北边军又遭重创。王庭骑兵就像是一群饿狼,当我们强大的时候,它们不敢有任何异动,但当我们稍显孱弱的时候,它们便会亮出獠牙。”
那校尉问道:“将军,那我们该怎么办?”
“凉拌……今晚让厨子弄盘苦苣凉拌了吃,我这些天火气有些大。”
马士襄站起身向帐外走去,说道:“另外告诉所有人,戒备等级提到最高。库房里记得还有十几把火枪,拿出来整整,小心明火。”
在风雨将来天色晦暗的时刻,大唐边境渭城最高军事长官,如过去这些年里一样,像交待杂事般交待着职司,寻常而细致。
他明年便要荣休,回到故乡抱孙,他比谁都不想再遇到战争,但他比谁都清楚,当战争来临的时候,谁都无法逃开。
好在他见过很多战争,见过很多死亡,所以虽然隐隐知道,这一场仗会与过去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依然很平静,睡的很香甜。
清晨时分,被紧急警信惊醒,马士襄还有闲暇洗了把脸,戴盔穿甲,拭剑紧弓,精神抖擞地在士兵们的护卫下,再次来到渭城城头。
朝阳已经离开了地面,把荒原照的红暖一片,笼罩渭城多日的阴云终于散去,然而渭城里的人们,看着眼前的画面,却感觉不到一丝温暖。
无数金帐王庭骑兵,沐浴着晨光,像黑压压的狼群,覆盖着城外的原野,根本没有办法凭借肉眼,数清楚他们的数量。
马士襄眯着眼睛,看着金帐骑兵深处那杆王旗,忽然得意地笑了起来,说道:“我们居然正好是在单于的行军路线上,这下老魏他们不得羡慕死我?”
渭城城头上的唐军,知道将军说的老魏是开平集的军事主官,这一辈子都把将军压的死死的,平日里将军没有少说此人的闲话。
如果是平时,众人难免要迎合打趣两声,但今天没有人能够笑出声来。他们的脸色非常难看,握着刀柄的手都有些寒冷。
马士襄敛了笑容,神情肃然问道:“前天让你们备的马准备好没有?”
有副官在旁应道:“报告将军,都已经准备好了。”
马士襄问道:“是不是最好的马?”
“是。”
“是不是最好的骑手?”
“是。”
“一骑向开平集报讯……老魏那边估计也差不多,派一骑去够了。”
马士襄严肃说道:“四骑往北大营报讯,另四骑南归长安城报讯,记住换马不停蹄,现在整个大唐都需要你们的速度。”
已经提前被挑出来的九名唐军,大声应是。
马士襄看着渭城外的画面,淡然说道:“告诉长安城里的人,不要再管什么隆庆皇子,不要再管东边那些杂碎,我大唐真正的敌人出手了。”
九名唐军从渭城后方离开,带着数十匹渭城最好的战马,开始执行自已的任务。
马士襄回头望向墙下面色如土的酒楼老板、洗衣大婶和人数不多的居民们,沉默片刻后说道:“抱歉,士襄身负守土护民之责,但今日恐怕是护不住你们了,或者离开,或者进地窖藏身,相信我,我大唐军队总有回来的那一天。”
副官问道:“将军,敌人势盛,我们接下来怎么办?”
渭城所有军卒,都望向马士襄。
马士襄花白的头发,在晨风里轻轻飞扬。
“为大唐守国门,那么总还是要守的。”
“遵命。”
渭城外的金帐王庭骑兵开始动了。
整片荒原都开始震动起来。
渭城的土墙不停地颤抖,簌簌落着积年的灰。
黑压压的草原骑兵,像潮水般铺天盖地而来,渭城瞬间被淹没。
天启十八年秋,大唐东北边军覆没。
长安城意欲调镇北军一部,前往土阳城抵抗燕军入侵。便在此时。安静了数十年的金帐王庭,调集所有力量,以雪崩之势南掠,入侵唐境。
七城寨的唐军,奋勇抵抗,奈何敌人势盛,接连被破。
草原骑兵继续南下,兵锋直指长安。
(未完待续)

1...294295296297298...47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