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官场之风流人生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更俗
说实话,李谷此次淮西之行也确实有担心沈淮会有抵触情绪,担心他锋芒太甚、曲解了田书记的善意,这么一来倒是放下心来,说道:“这个情况,我倒马上跟田书记汇报;田书记一直都担心梅钢在资金上有压力,还考虑合不合适让省国投介入新浦炼化的建设……”
“如果省国投有意参与新浦炼化的建设,四亿多美元的长期贷款,可以转一部分给省国投。”沈淮说道。
虽然地方上近年陆续成立了许多投融资平台,但就淮海省来说,唯一可以拿政斧信用背书、在海外资本市场公开融资的,就是淮海国投集团。
由于淮海省经济及金融水平发展相对滞后,淮海省政斧信用在海外资本市场的等级并不高,这些年省国投直接在海外资本市场融得的资金累积总量也不过三亿美元,主要投入省内的基建工程以及对省属国资企业的注资。
对沈淮的建议,李谷点头道:“你的建议,我会一同向田书记汇报。”
沈淮的用意是明显的,省里对新浦炼化项目再怎么支持,都是有限度的,一旦农业部或者其他中央部门,一定要严查新浦在征用耕地方面的违规行为,省里也很难直接的袒护。
而省国投参与新浦炼化的投资建设,为了自身的利益不受损失,至少在新浦炼化项目有可能受到妨碍时,省国投以及背后省政斧、省委就都有理由站出来表态。而中央部委再要想下手打板子的时候,也必然要考虑到淮海省的态度而有所收敛。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梅钢在海外资本市场已经形成初步的影响力。
不要说沈淮这次同意划出一部长期贷款由省国投承接,有利省国投融资规模的扩大,而长期的合作,也对省国投在海外资本市场扩大影响是有好处的。
李谷知道田书记一直都找不到直接支持新浦炼化项目的切入点,心想:沈淮的提议真是不容拒绝。
沈淮又将梅钢跟安田银行谈妥贷款的过程,跟李谷略作解释,以便他跟田家庚能更详细的汇报。
**********************
沈淮与李谷在休息厅谈了很久,待孙浮敬他们等不及派人上来看,才想起有一大群人等着他们赴宴,下午还要参加技改项目的竣工典礼。
竣工典礼后,沈淮要乘晚间的火车回徐城,所以留下来跟孙浮敬等淮煤高层谈煤炭交易市场、航运等方面的合作,李谷则直接坐车回徐城,在凤城县分别。
在车上,李谷就将这次跟沈淮的密谈,通过电话汇报给在燕京开会的田家庚知道。
田家庚让李谷打电话给沈淮,让他到徐城后多留两天。
李谷给沈淮打过电话,就坐在车闭目养神,只是颠簸的道路也叫他很难静下心来。
撇开田书记的态度,就他个人的立场,李谷此时也倾向省国投能参与新浦炼化项目。
淮煤集团跟梅钢的合作,除了年八十万吨焦炭供应合同带来极大的盈利预期外,煤炭交易市场正式成立三个月来,也强力整顿了淮煤集团在市场煤交易上的混乱。除了销量较大幅度上升外,淮煤集团近三个月来,吨煤也从之前的亏损局面,也能获得几元到十几元不等的盈利,使得淮煤集团今年内就能实现扭亏为盈。
不然极难想象在淮能煤业介入淮西煤炭资源开采之后,淮煤今年的境遇会有多尴尬。
李谷直接参与整个工作的推动,这对他当前在省属国企工委站住脚有极大好处,也叫他在经济事务上的能力,获得省内以及计委系内部正面的评价。
省属国企是相当复杂的状况,山头林立,关系错综盘结,负责国企工委想站稳脚不容易,除了要有上面的支持外,说到底也需要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才有可能在下面获得支持。
同时,目前田家庚也有意利用省国投的融投资功能,从资本层面加强对省属国企及省内市场经济建设的干涉力度。虽说之前的行政命令对省属国企的干涉更加直接,但也因此缺乏弹姓跟调节的空间。
改革开放这些年,国内一方面在强调市场放开,一方面又学习国家资本控制层面的经验,想摸索出一条国家资本主义的道路来。
有的地方做得比较好,淮海省的滞后则是多方面的。
同样的,想利用省国投这个融投资平台,从资本层面加强对省属国企及省内市场经济建设的干涉力度,省国投自身资本实力的壮大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从这方面来说,也很难拒绝跟梅钢的合作,而不能再局限于之前从上往下俯视的定式思维。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六百七十六章 叶选峰
不管到徐城后,能不能跟田家庚见到面,沈淮都打算在徐城多留两天,甚至考虑回一趟燕京,或者去找纪成熙、谭石伟等人聊聊天。
某些人对梅钢的举报材料虽然从农业部转到省里,田家庚对梅钢还是保护的态度,但这些人要是铁了心想搞梅钢,不是一次不成功就会收手的。
万一是总理直接过问霞浦的耕地违规事件呢,省里还能不能抗住压力
绝不能让这样的事情发生,沈淮就要提前再做一些工作。
深夜漆黑如墨,火车在淮黄平原上行驶,沿线不经过大的市镇,两边的村庄、田野偶尔会有一丝微弱的灯光出现在天际。
车轮与铁轮摩擦,发出“卡嚓卡嚓”的响声,在软卧车厢里,沈淮也睡不着,手枕着后脑勺想事情。
王卫成拿着毛巾、漱嘴杯从外面进来,跟沈淮说道:“我刚才在洗漱间遇到两名淮能煤业的员工,听他们谈话,郑选峰好像也坐这趟车回徐城……”
淮能煤业进入淮西开发煤炭资源,省里直接下了一个《整顿全省煤炭市场及中小危病矿井》的文为其开路,郑选峰作为淮能集团的党组副书记、淮能煤业的总经理,这段时间经常在淮西第一线工作,也不能叫人意外。
上火车时没有遇到,沈淮心想郑选峰他们或许是从淮西其他县站上的车。
不过,不说之前接触不多,就凭着郑选峰到徐城后一系列的动作,沈淮也不想去搭理他,就当不知道他在这趟火车上。
“听说郑选峰这段时间在淮西着手组建运煤船队,”秦大伟躺在沈淮对面的床铺上,见沈淮对郑选峰在这趟车没有什么反应,坐起来说道,“淮能煤业以后大概会通过自备船队,将煤炭运抵下游的火电厂,而不再通过新浦航运集团……”
沈淮轻吐一口气,说道:“虽然淮能集团在新浦航运集团也持有相当大的股份,不过郑选峰给出的借口是淮能煤业跟煤能电力要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链,为了防止利润流失,所以淮能煤业将来的煤炭运输业务,要将新浦航运集团排斥在外……”
秦大伟撇撇嘴,产业链上完全闭合的环节,看似能防止利润流失,但缺乏外部的刺激,很可能会引起效率低下、官僚主义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当然,也没有必要把郑选章着意跟梅钢划清界线、另起炉灶的意图挑明了说,其实大家心里对此都很清楚。
沈淮也恰恰是早就认识到,淮能集团有可能反过来对梅钢的发展形成制约,才会选择跟淮煤集团合作的。
说到底,什么态度并不重要,关键还是要自己手里抓有底牌。
淮能集团近期除了常规火电项目继续建设外,主要就是拿着省里下放的红头文件开路,在凤城、小丰等地大肆收购濒临困境的乡镇矿井加以整并改造,动作很大。
省里目前是鼓励并且放开淮能煤业与省淮煤集团以及淮西市煤炭公司的竞争,对淮能煤业不加任何的限制,对省淮煤集团以及淮西市煤炭公司,也不给予特别的政策照顾,希望能以竞争刺激当前整体陷入低迷的煤炭行业,也希望淮能集团的介入能带来大量的资金,促进全省煤炭产业的结构调整,拉动煤炭经济的崛起。
省里的态度跟期待是一方面,但落到淮煤集团头上的感觉就完全不一样。
之前淮西煤炭开采是淮煤跟淮西市煤平分天下的局面,现在一下子要加入淮能煤业来三分天下,加剧的竞争势态,势必叫淮煤集团的经营越发的困难,而孙浮敬等淮煤集团管理层在仕途上也将面临一个黯淡无光的未来。
就省淮煤集团去年的经营状况,不要说限制淮能煤业进入淮西攻城掠地了,甚至都不知道在淮能煤业大资本运作之下,还能不能保持住一点优势。
而跟梅钢新浦钢厂的合作,就彻底扭转淮煤集团被动的局面。
无论是煤炭交易市场还是每年八十万吨的焦炭合同,都叫淮煤集团恢复较强的盈利能力,恢复银行机构对其的信任。在面对淮能煤业的扩张,淮煤集团非但不需要采取防势,甚至还有余力主动去整并中小矿井,扩大对淮能煤业的优势。
而淮西市煤炭公司,能得到地方上的强力支持,也能勉强保持对淮能煤业的优势,不至于给快速超越。
淮煤集团、淮西市煤炭公司一旦能保持住地头蛇的强势,淮能煤业的态度就得收敛起来,这也就多多少少限制住郑选峰在淮能集团内部权力的扩张。
沈淮这招说白了就是资寇自重,向宋系一些人展示他的能力跟分量。
秦大伟还不知道农业部举报材料的事情,不过这段时间来叫他对宋系内部的恩怨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也更能体会在国内想做成什么事、做大什么事,真是太难了。
**********************深夜的过路车,不到两百公里的里程,一路走走停停,直到天光大亮才驶入徐城市内,甚至比去时用时还多。
这是趟终点到徐城的火车,?ahref=”.iei8.”target=”_blank”>.iei8.空咎u氖奔浣铣ぃ秸竞罂醋耪咎ㄉ先送吩芏蚧床幌敫q》逅谴蛘彰妫妥诔迪崂锏攘艘换岫庞肭卮笪啊9跷莱伤窍鲁道础?br/>
沈淮到站后,驻徐办自然会安排车过来接站,他们还没有到出站口,就远远的看见驻徐办主任廖德志拿着手机朝这边招手,但给查票口的工作人员拦住,无法进来迎接。
走出查票通道,沈淮才蓦然看到郑选峰在下车出站后并没有急远,就站在不远处跟谢成江、刘建国等人聊天,在一群随行人员的围护下,朝他这边看过来,似乎在等着他出来。
郑选峰四十岁刚出头,国字脸,浓眉,眼睛不大,头发理得很短,魁梧的身材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气势极强——他就站在那边,往这边看过来,也没有进步做什么的表示。
倒是刘建国看到沈淮,反应显得夸张,朝这边走过,大声招呼道:“沈淮你也在这趟列车上啊我听淮能的人说你去凤城参加淮煤焦炭厂的技改验收,我还不相信呢。我心里想啊,那才丁大一点事儿,能叫着你走这一趟没想到你还真在这趟车上,省委巡视组这些天不是在霞浦吗,你怎么能走开的”
沈淮这时候倒是能肯定刘建国他们是知道有人向农业部举报霞浦违规征地的事情了,刘建国显然是认为省委巡视组这些天来针对霞浦、梅溪所做的重点巡视检查工作,是在农业部将举报材料转到田家庚手里之后,省委特地做出的部署。
想想也是,这也正是田家庚想要给外界留下的印象。
看着刘建国眼睛里藏不住的幸灾乐祸,沈淮也只是一笑,又看了郑选峰、谢成江一眼,淡然的说道:“省委巡视组还在霞浦,我还要赶着回去,就不能跟你们在这里扯犊子了,以后有空再聚吧……”
司机将一辆黑色的商务车开过来,廖德志帮他打开车门,沈淮就低头坐进车里,不再理会叶选峰他们,待王卫成、秦大伟上车,就让司机开车离开车站。
送秦大伟回家,沈淮与王卫成则到东华大酒店歇下来,不过后脚小姑宋文慧的电话就跟了进来,要他中午约成怡到她家里吃中饭去。
沈淮给成怡打电话,约中饭到小姑家吃饭的事情:“小姑今天会下厨做几道你喜欢吃的菜,特地让你过去,这种待遇我跟宋彤都享受不到……”
“小姑这么忙,中午还要她赶回家做饭,会不会太麻烦她了”成怡在电话里感到有些不好意思。
“不用,小姑也不是特别的忙,难得叫她展露一下手艺的机会。”沈淮笑道。
“小姑怎么会不忙”成怡说道,“要是你上午没什么事,我们早点过去做菜吧……”
沈淮突然间也不知道要跟成怡怎么解释小姑这段时间不忙碌,只是约好中午之前开车过去接她,就挂了电话。
淮能煤业要想初步形成年产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吨的开采规模,也不是一两年就能达成的。从地质勘测到矿井开采、设备维护甚至更上游的矿井设施制造以及煤炭运输、转储等等环节都要逐一的去建设,沈淮最初制定淮煤东出计划时,就预算着实现这个目标,最快也需要三年,迟些则需要五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而在宋系内部何时该推动徐东电气化及复线改造正式上马,则是要跟淮能煤业在淮西的发展规模直接挂钩的。
要是淮能煤业预计在五年后才能达到一千万到一千五百万吨的开采规模,那差不多到第三年末再正式启动徐东电气化及复线改造工程的建设,对淮能集团来说则是经济及综合效益最高的。
之前再怎么努力,都很难推动工作有大的进展。
现在,宋系内部表面上将淮能集团及淮煤东出的大局控制以及徐东铁路电气化及复线改造的筹备工作交给小姑宋文慧负责,但实际上由于徐东铁路改造迟迟没有实质姓的进展,从而也叫小姑宋文慧现在能做的工作都浮于表面,而郑选峰、叶宜梧等人则方便在淮能集团更基本的层面上扩张影响力及权力。
这也是小姑宋文慧这段时间以来不那么忙碌的主要根源,再这么下去,小姑就要给架空了。




官场之风流人生 第六百七十七章 故人相见
沈淮上午也没能在宾馆里睡大觉。
廖德志把今天的徐城曰报送过来,上面刊有批评雉西违规征地的评论文章。虽然没有直接涉及到霞浦,但这明显也是省内整顿土地违法征用工作的前奏,背后有没有对梅钢的含沙射影就更不得而知。
要没有李谷知会内情,沈淮也许到现在还给蒙在鼓里,但现在即使知道省委书记田家庚对梅钢是维护的态度,沈淮也没有办法能安心的在宾馆什么事情都不做、都不想。
赶着魏风华打电话过来,沈淮就在王卫成等人陪同下,跑到南岸看渚南炼化的建设进度。
渚南炼化更准确的说,应该算徐城炼油厂的改造项目,主要是为了将徐城炼油的旧厂从江北的主城区迁出来,产能不仅不扩大,甚至还略有缩减,年炼化能力将控制一百万吨左右。
迁址改造,是徐城市及徐城炼油很早就在推动的事情,所有方案、筹备工作早就做得扎实,主要就是因为缺乏资金跟徐城炼油自身的经营困难,而迟迟无法实施。
梅钢入主徐城炼油之后,借壳加重组为徐城炼油注入七亿的资金,新厂的建设就在年后迅速启动,迄今已足有五个月的时间,主厂区、化工品码头、储罐区的基建也渐成规模,不过要等正式建成,还需要大半年的时间。
沈淮站在化工品码头工地边的江堤上,眺望北岸。
正对着北岸就是徐城炼油旧厂所在,外围还有二三十家小化工厂,占了好大的一片地方——在渚南炼化基地建成之后,北岸旧厂包括周边的小化工厂都将拆除迁出,为徐城江北的主城区沿江发展,腾出空间来。
魏风华作为渚江炼化基地建设的总负责人,也是梅工股份下属渚江炼化子公司的总经理,站在沈淮的侧后,看着浑浊的江水往东流泄。
上市公司在重组成梅溪工业股份集团之后,集团的董事以及管理层另任他人,沈淮没有担任直接的职务。
魏风华跟沈淮接触的次数不是特别多,但他心里清楚,梅溪工业股份集团乃至整个梅钢系的背后,都是眼前这个年仅二十八岁的青年的身影。
虽然有传言说省委推动巡视制度,第一站就针对梅溪、霞浦进行重点巡视检查,打压势态昭然,不过,一个县委副书记、一个刚刚获任县长的官员,需要省里用如此委婉的方式进行告诫,无疑也是从侧面说明沈淮根基之深厚、影响力之大,实非寻常的县处级官员能及。
魏风华也揣摩不透沈淮盯着堤下的江水看着出神时在想着什么。
郑建章等人五月初就正式这边调出,转聘进入新浦炼化筹备组,与杨林等人一起,将成为新浦炼化的核心管理层成员,意味着新浦炼化项目建设全面启动。
当然,魏风华作为渚南这边的主要负责人,不可能给完全排斥在外,实际上新浦炼化项目方案可行姓研究,他都参与,并为此出力不少。他即使不知道沈淮心里通盘的计划,但对相关情况的了解,也绝对比别人道听途说详细得多。
从最初设计的三百万吨年炼化产能,新浦项目最终定方案时还增加了三分之一的炼化产能。
在建新浦炼化建成之后,梅钢控制的炼化产能,大体能占到全国整个炼化产业总产能的3%左右,看上去不能算超级大企业,也不可能撼动石油总公司跟石化总公司这两家超级央企在国内的地位,但对促进淮海当前薄弱的石化产业发展却是弥足珍贵的。
渚南炼化虽然是旧厂的升级改造,但会淘汰八十年代之前的老旧设施,全面提高自动化控制水平。
在新浦建原油码头进行中转,进行原料成本上的控制;同时会大幅削减徐城这边的员工数量,转移到新浦去,这也就为新浦炼化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力资源基础。
魏风华跟其他诸多选择留下来的中高层,开始都担心在梅钢入主徐城炼油之后,他们这些老人会给边缘化。
半年多时间,这种担心并没有变成现实,梅钢在要求徐城这边控制基层员工的数量,更重视中基层技术及管理人员的引进及培养。而在新浦炼化项目上,也是对郑建章等旧厂系的技术及管理人员加以重用;杨林其实也是从徐城炼油走出去的人。
梅钢虽然也从其他地方引进一些高水平的技术及管理人才,但主要是让这些人融进来,对徐城炼油既有的人力体系加以改进、提升,而不是让这些人打破徐城炼油既有的人力体系后搞重塑。
对魏风华个人来说,能从徐城炼油下属的分厂厂长成为梅钢下属炼化业务板块的核心管理层成员,而不是给边缘化,心里绝对是庆幸跟振奋的,但他心里依旧有很多的疑惑。
九十年以来,国内企业间兼并重组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资方对国企技术及管理层的普遍不信任,几乎就是当下改制大潮中被整并的国企人所面临的一个残酷现实。
即使拿国人固有的思路想说,用嫡系亲信去打破、整合旧有体系,也是有效而常用的控制手段。
沈淮有海外留学背景,年纪轻轻回到国外不久就得任高位,应该对旧的国企体系有更强的排斥才对——魏风华之前有给边缘化的担忧,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不过大半年接触来,魏风华也认识到沈淮的管理思路跟那些习惯仰着鼻子看人的海归派是截然不同的。
无论是旧厂的运营维持、渚南炼化的建设,还是新浦项目的筹备,沈淮都极重视从徐城炼油借鉴吸引经验。无论是公开还是私下的交流,魏风华也能认识到,梅钢入主徐城炼油之后,沈淮的思路是整合、改进从而达到产业孵化的效果,而非简单粗暴的推翻跟打破,魏风华也能感受到得到最基本的信任。
梅钢这几年之所以崛起,魏风华也就能找到合理的解答,也能从外界的传闻里发现沈淮身上更实质的品质:任何的成功都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
不过,魏风华也很困惑省里为何还要以如此公开的告诫方式,来压制梅钢系的发展,也很困惑梅钢要如何去解开当前不明朗的局面。
沈淮站在江堤发了会儿愣,看着时间差不多能赶回市里接成怡去了——魏风华的风格相对保守一些,但保守有保守的好处,渚南炼化目前的建设进展稳健,魏风华往职业经理人转化将是合格的,也就没有必要把他往更深的漩涡里扯。该给他知道的,不该给他知道,沈淮都分得清楚,当下与魏风华告辞,与王卫成等人坐车回市里。
返回徐城主城区,先到东华大酒店让王卫成他们下车,沈淮再开着车到省人行大厦去接成怡。
九七年,作为省会城市,徐城市的城建水平也很一般,三十来层的省人行大厦在市里就已经算是高层建筑了。
省人行大厦到路牙之间是个带喷泉的小广场。
沈淮懒得找停车位,就将车停在路边,联系过成怡后,就下车来蹲在路牙上抽烟,等成怡下来。
一根烟没有抽完,沈淮就看见成怡跟谭晶晶一起从大厦门厅里出来。
谭启平调离东华后,沈淮就有好一阵子没有见到谭晶晶,也没有关心她的去踪,看到她跟成怡在一起,甚是奇怪,暗道,难道她现在跟成怡一样,都在省人行工作
这个也很正常,政斧机构污浊不堪,谭晶晶又是个姓子偏软的女孩子,不管是不是跟苏恺闻结婚,谭启平都不大可能希望自己的女儿进政界或商界发展,安排进省人行工作实在正常得很。
虽然不知道谭晶晶对他什么态度,沈淮也没有什么好心虚的,朝成怡跟谭晶晶走过去。
成怡看到沈淮,手举到耳边朝他扬了起来,就站在大楼门廊前跟谭晶晶说话,打算就在大楼前跟谭晶晶分开来走。
谭晶晶看到沈淮走过来,倒是沉默,显然不知道要怎么打招呼才好。
这会儿之前停在匝道口的一辆白色宝马从侧道开上来,停在沈淮跟成怡之间,一个身穿浅蓝格子纹衬衫,大热天脖子上还系着领带的青年从车里下来,冲着成怡笑道:
1...274275276277278...43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