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现在李玄都将其炼化为己用,其得益之大,恐怕要远远他自己的预期之外,绝不是区区一个先天境就能概括。
徐先生伫立此地良久,直到李玄都渐有醒转之意,才转身离去。
就在徐先生离去之后不久,李玄都左手中的半截短剑彻底消散,化作灵气涌入李玄都的体内。
整座忘剑池的气象骤然一新。
将所有清气尽数吸纳的李玄都整个人也随之焕然一新,没有刻意运转气机,一身体魄不但没有半分气机外泄,而且好似鸿毛一般,轻飘飘地浮于水面之上,然后顺着池水缓缓飘向瀑布方向。
若说李玄都以前的体魄只能称之为“不坏”,现在也可以称之为“无漏”了。





太平客栈 第一卷 此生浮沉 第一百八十一章 重回先天
当李玄都醒来的时候,刚好是他随着水流飘到瀑布入口的时候,一瞬之间,他整个人随着激荡水流倾泻三千尺。
瀑布轰鸣如雷,一瀑叠一瀑。
李玄都轰然落在潭水之中,被激流生生打入潭底。
片刻之后,一抹青丝浮出水面,继而是李玄都缓缓上升,最终整个人立于水面之上,如莲花出水。
也许如此形容一个男子并不确切,可又找不出更合适的词语。
披头散发的李玄都缓缓行于水面之上,似如洛神凌波,仅以此时此刻的姿容而言,足以让许多女子自惭形秽。
上岸之后,浑身湿透的李玄都运转气机将身上的水气蒸干,低头一看,手中还握着半截断剑,另外半截断剑已经不知所踪。
世人常用“三尺青锋”来形容长剑,因为剑长凡三尺,此时李玄都手中的断剑,加上剑首、剑柄、剑锷,不过二尺之长,与其说是断剑,倒更像是短剑了。
他本想将这半截断剑收到“十八楼”中,不过想了想,还是学着胡良悬挂“大宗师”那般,将半截断剑悬在自己的腰间。
就在此时,已经不复当年的“人间世”竟是轻轻颤动了一下。
李玄都一怔,再次握住“人间世”,不过尝试着注入了几分气机,李玄都的身周数尺便有了满堂生辉的气象,随着李玄都开始全力灌注气机,有剑气自生,与这座剑秀山近乎浑然一体,使得李玄都感到一股沁凉之意,刺透肌肤,渗入骨髓。
这下便让李玄都有些惊奇了,以前的“人间世”可是没有这般剑气,更不会是他本身的剑气,难道真如徐先生所说,将“人间世”埋在剑秀山数年光景,便汲取了两位剑仙遗留下来的剑气?
李玄都右手持剑,左手以食中二指并作剑指,在尚且不足二尺的残缺剑身上轻轻一抹,剑身上立时荡漾起涟漪阵阵,继而涟漪化作肉眼可见的气机波纹,好似是云卷云舒,李玄都将“人间世”置于眼前细观,然后惊讶发现,这把剑似乎是活的。
虽然趋势极为缓慢且极为细微,几乎不能发觉,但这是的的确确存在的,就像一颗被人从中斩断的青苗,又开始重新生长。
这个发现让李玄都产生了一个极为大胆的想法,如果“人间世”能够一直生长下去,那么它岂不是会重新变回原本的模样?
念及于此,李玄都竟是忘了查看自己体内的情形,直到片刻之后,“人间世”剑身上的云卷云舒景象缓缓散去,这才回过神来,发现自己体内的气机流转似是大河奔涌,隐隐与周围的天地元气有了一丝极为弱小的共鸣之意,流转之间,百骸受润,五脏获益,养心神,润气血,在一时半刻之间不显丝毫颓势。
所谓先天境界,可以息停脉住、胎息辟谷、无灾无病、益寿延年,到了此等境界之后,便是江湖上当之无愧的高手,寻常江湖散人能够晋升先天境,已是天大行事,足以称雄于一府之地,换而言之,在江湖算已是真正有名号之人,如“西北一枭”胡良、“阎罗刀”罗一啸等等,人的名树的影,在江湖上行事,无论是好是坏,都会传播于江湖之中。
因为归真境被视为宗师,天人境又被称之为大宗师,故而先天境又有了个“小宗师”的说法,虽然略有调侃意味,但对于寻常江湖人而言,也是高不可攀,所以寻常江湖门派,如岭秀山庄,能有一位先天境的小宗师坐镇,便足以安身立命,若能有一位归真境的宗师,或是数位先天境小宗师,那便足以睥睨一府,进取一州,不过能有如此成就者,多半是大宗栽培扶植的附庸,如龙氏之于静禅宗,以及风雷派之于神霄宗。
重新踏足先天境的李玄都因为是“故地重游”的缘故,没有太多兴奋之情,但是“人间世”的异变却给他带来了不少惊喜,毕竟先贤所铸之剑在他手中被毁,让他心中颇感愧疚,如今能够将功补过是最好。
他将这股情绪暂且压抑下去,将“人间世”重新悬挂于腰间,乍一看去,倒像是悬了一把孩童玩耍所用的小木剑,有些滑稽。
就在此时,徐先生飘然出现在不远处,负手而立,笑问道:“紫府,可曾踏足先天境?”
嗓音醇厚,不大,却清晰入耳。
恰好有风起,吹动潭水边不远处的竹林,竹叶哗啦啦作响。
李玄都转过头来,望向这位亦师亦友的忘年之交,笑道:“幸而不负先生之望。”
“那便好。”徐先生微微一笑道:“不知是山巅还是山麓?”
李玄都微笑道:“徐先生乃是异人,身怀异术,理应精通望气之术才是,不妨猜一猜。”
徐先生温声道:“那我猜紫府已经踏足先天境的山巅位置,距离归真境也不过一步之遥而已。”
李玄都点头道:“徐先生妙算。”
徐先生拱手道:“恭喜紫府重返先天,再现当年紫府剑仙之气象也是指日可待。”
李玄都赶忙摆手道:“不敢当。”
徐先生伸手示意李玄都旁边说话,李玄都会意,与徐先生并肩而行,两人走入竹林之中,沿着小径行出不远,便发现这儿有一座竹楼,想来就是徐先生的“别院”,在楼前有一张石桌和两方石凳。
两人分而落座之后,徐先生开口道:“世人有十大恶习,一、腰有十文钱必振衣作响; 二、每与人言必谈及贵戚; 三、遇美人必急索登榻; 四、见到问路之人必作傲睨之态; 五、与朋友相聚便喋喋高吟其酸腐诗文; 六、头已花白却喜唱艳曲; 七、施人一小惠便广布于众; 八、与人交谈便借刁言以逞才; 九、借人之债时其脸如丐,被人索偿时则其态如王; 十、见人常多蜜语而背地却常揭人短处。紫府之生平,我素有所知,从不对旁人提及师承,对女子持之以礼,不酸腐,不逞才,施恩不图报,如今已是重回先天,仍是不见半分志得意满之态,我言之十项,紫府一项无有,这便是我愿意与紫府相交的缘由和道理。”
“徐先生谬赞。”李玄都摇头道:“只是见得世情多了,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而已。”
徐先生笑道:“世上多的是不知天高地厚的狂人妄人,少的是自知之人,太上道祖有言:‘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所以人尤其贵有自知之明。”
李玄都轻声道:“当年张相教我:‘待人以诚,若待人不诚,又无自知之明,自以为举世可欺,听其言而观其行,殊不知肺肝如见。’我这些年来一直将此言牢记心中,故而轻易不结交朋友,若交朋友,必定待之以诚。”
徐先生闻言沉默了片刻,轻叹一声,将话题转开:“紫府,你这次剑秀山之行功德圆满,不知何日动身启程?”
李玄都说道:“越快越好。”
徐先生没有过多挽留。
第二日,李玄都一行人告别了此处清水秀水,离开剑秀山,继续去往龙门府。
徐先生与守山老人一直将他们送到山脚,待到一行人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后,稍稍落后了一个身位的守山老人望向徐先生,轻声问道:“他真能行?”
徐先生负手而立,缓缓开口道:“君子喻以义,小人喻以利,虽说君子多半中途夭折,很难笑到最后,但必有一番作为。圣人言,‘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所以我还是更相信这些儒家君子,最起码他们不会像谢雉一样,不知何时就给你一个‘惊喜’。”




太平客栈 第一卷 此生浮沉 第一百八十二章 丑奴儿
剑秀山往北去八百里,过两府三县之地,有一座大山名为紫仙山,位于龙门府石安县境内,距离龙门府不过二百余里,常人所不知的是,这里也是天乐宗的一处重要山门所在。
说起天乐宗,同样是起源于道门。道门旁支无数,有如清微宗精通铸剑御剑之道,有如正一宗精通火雷符篆之道,有如神霄宗精通风雷丹鼎之道,有如太平宗精通占验卜算之道,有如皂阁宗精通饲鬼养尸之道,也有如阴阳宗精通阴阳谶纬之道。
除此之外,道门之中还有房中术一道,与佛门的欢喜禅有异曲同工之妙,分别被牝女宗和天乐宗所继承。两者相比,牝女宗贵精而不贵多,天乐宗却是有些落了下乘,贵多而不贵精,且操持皮肉生意,又称娼门。
如果拿将两者比作是做生意,牝女宗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天乐宗则是薄利多销,各有优劣,不过还是牝女宗更为金贵一些。
天乐宗因为要操持皮肉生意的缘故,居无定所,山门多变,忽而在辽东,忽而在齐州,忽而在江南,如今又到了中州,就在这紫仙山中。
与其说紫仙山是天乐宗的山门,倒不如说这儿本身就是一座巨大的行院,更甚于江南和帝京等繁华之地。
所谓行院,就是风月场所,只是与寻常的青楼勾栏等烟花之地不同,行院一般只接待达官贵人和富商巨贾。
行院大致可以分为三等。
一等行院占地极大,几乎与官员富商的府邸无异,其内别有一番洞天,庭院深深,幽静雅致,女子多是姿色姣好,不乏花魁人物,更有精通文墨音律的清倌人,除了一众娼户女子之外,另有乐工、裁缝、工匠、仆役无数,使人身在其中足不出户,却应有尽有,故而许多富家公子才会在其中流连忘返,甚至是败尽了万贯家产,换成寻常青楼,哪里能有如此大的胃口,非要被银钱生生撑死不可。
行院内部又被分成无数个独栋小院,许多权贵人物都会在此梳拢一个粉头,包下一座独栋小院,倒不全是为了女色享受,毕竟出入此地者非富即贵,从来都少不了娇妻美妾,此举也算是闹中取静,避世修养,乃是名士大儒们的最爱,可谓是名士风流必不可少的做派。
第二等比起第一等,在风雅档次上并不相差多少,甚至还犹有过之,只是规模上有所不如,多是私宅或画舫形式,许多名妓不愿受老鸨辖制,就是以此自立门户,或是以居士身份,或是以道士身份,作为遮掩,通常只是接待熟客。
比如那位常常与当世文人诗词唱和的鱼姓名妓,本是官宦家族出身,在家族败落之后,因为美艳动人,体态玲珑动人,故而被当朝大员看中,纳为妾室,后因正妻不能容,出家为女道士,又因其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与许多名士大儒多有来往,在诸多名士的热捧之下,很快便成为声名显赫的名妓。
至于最后一等,就是不入流了,虽然也有唱曲、陪酒、下棋、打茶围等陪客手段,但多了许多烟火世俗气,少了许多清幽雅气,是名士们不屑于去的地方,多是寻常富商和小门小户的穷酸士子光顾。
整个紫仙山就是一座巨大的行院,早在明雍年间,天乐宗便来到此地,花费人力财力无数,将整个紫仙山的山腹挖空,在其中建造了一座超一等的行院,几乎就是一座小城,其中除了天乐宗手下的娼户女子和各种乐工、裁缝、工匠、仆役之外,就只有各种身份显贵的客人。
这些客人,有的是来自于大魏,有的来自于大周,各自隐藏了身份,共处一室。
这儿的主人形同一位自立门户的君王,有“天乐教主”和“紫仙王”之称。
这座巨大无比的行院,被他命名为“天乐桃源”。
顾名思义,这个地方对于来自天南海北的客人而言,是个足以乐不思蜀的世外桃源之地,可是对于那些苦难女子而言,是可进不可出之地,进来容易,想要出去就难了。这儿的女子出身多种多样,有的是因为家中贫困而被父母狠心卖掉,有的是被拐卖而来,甚至有传闻说,不少江湖上的女侠仙子,也遭了天乐宗的毒手,被绑到此地。不管是何种出身,来到此地之后,就只有一种身份,此生再难见到天日。
至于如何进到“天乐桃源”之中,江湖上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答案,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除非是真正的大人物,其他人想要进入其中的,都要靠天乐宗的人引路,走过一条长长的地道,方能进入山腹之中,这儿不分白昼黑夜,悬挂灯笼燃灯秉烛无数,放眼望去,楼阁叠着楼阁,长廊连着长廊,尽是灯火辉煌,放眼望去,通红一片,又被誉为无日之城和不夜之城。
故而江湖上有个说法,中州四座城,一座是龙门神都城,一座是北邙鬼城,一座是中岳佛城,一座无日不夜城。
所谓神都城,便是指龙门府的府城,同时也是中州的州城,传承数千年,九朝古都;北邙鬼城是指北邙山深处的皂阁宗山门,雄立于无数帝王坟冢陵墓之间,饲鬼养尸无数,几如酆都阴曹一般;至于中岳佛城,则是位于中岳之上的佛门祖庭静禅寺所在,静禅寺之大,共一千间宫殿,其中有三座九层楼宇,红山内外围城三重,远远望去,无数庙宇层层相叠,如城池一般,故而又被称作“佛城”。
“天乐桃源”能够与其他三座城相提并论,哪怕是排在最末,也可见一斑。
也正因为“天乐桃源”的缘故,原本算不上繁华的石安县在这些年来,从一个谁也不爱来的下县,生生变成了一个油水丰厚的上县,虽说因为往来权贵极多,这儿的油水有些烫手,但架不住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仍旧有不少人甘愿花钱费心思找关系,要来这儿做上一任知县。
这座县城鱼龙混杂,故而城门检查十分严苛,在稀疏人流中有一名骑驴的女子,身段还算苗条,一身江湖人的短打扮,戴着斗笠。
她递出一张路引给守门城卫,精壮披甲的年轻士卒确认无误后,瞥了一眼这名女子,只见其相貌丑陋,五官肿胀,好似是被水泡过的水鬼一般,让人倒尽胃口。
城卫的脸上流露出厌恶之色,就连原本那点还想要揩油的心思也彻底没了,心底暗骂一声晦气。他又伸手拍了拍挂在驴背上的褡裢,见没有什么金铁硬物,也就没有再过多为难,给她放行了。如今的城内来了一群青鸾卫大爷,县衙里的一干老爷们,无论是县尊大老爷还是县丞二老爷,哪个不是小心翼翼地伺候着,生怕惹恼了这些身上带着钦命的凶神,他们这些底下当差的,也不敢随意生事。
入城之后,街道上明显变得热闹起来,女子牵着毛驴走得不紧不慢,几个游手好闲的青皮无赖正站在街边,双眼不住地打量着过往行人,见到这么一个孤身一人的弱女子,相视会心一笑,便想要上前行些不轨之事,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女子刚好朝着他们望来,当他们看到女子尊荣时,立时被吓了一跳,大骂一声晦气,再没了先前的心思。
女子对此早已是习以为常,抬手压了压斗笠的帽檐,继续牵驴前行。




太平客栈 第一卷 此生浮沉 第一百八十三章 百媚娘
走了没多久,女子来到一处岔路口,看到一家旗帜已经看不出原本颜色的简陋酒肆,有个身段饱满诱人的少妇在门前依柱而立,双臂抱胸,尽显成熟妇人独有的风情。
牵着黑驴的丑陋女子停下脚步,望着成熟女子,在外人看来,这也许是一个丑女对于一位成熟美女的羡慕或是嫉妒,可实际上,在她的双眼中有许多复杂情绪,却唯独没有这两样情绪。
两人好像相熟,如此对视片刻之后,成熟女子率先开口道:“进来坐坐?”
牵着黑驴的女子点了点头,来到酒肆前,把黑驴拴在门柱上,随着成熟女子一起进了酒肆。
此时的酒肆中还坐着十几位凶神恶煞的绿林草莽,都是走江湖的,在身上描龙画虎还是轻的,直接将兵刃明晃晃地放在桌上,这才是好汉本色。
见到两个女子,纷纷起哄,荤话不要钱似地往外抛,酒肆的老板娘显然已是见惯了如此场面,应付娴熟,跟在她身后的女子却是不太习惯,她也干脆,直接摘下斗笠,环视四周,原本还吵吵嚷嚷的酒肆立时没了声音。
直到两名女子去了酒肆的后堂,才有一名光头汉子回过神来,“这他老娘的也太丑了吧?吓死老子了!”
有了片刻安静的酒肆立刻有吵吵闹闹起来,多半是在讨论方才那名女子的相貌。
内堂与外间,不过隔着一层薄薄的门帘,自然可以将这些吵嚷声听得清楚,成熟女子坐在一张四方小桌前,示意来人请坐,“都是混江湖的糙汉子,嘴上没有把门的,不要介意。”
女子随手将斗笠挂在墙上,面无表情地坐在成熟女子对面的长凳上,惜字如金道:“早已习惯。”
成熟女子不在这个话题上继续计较,直奔主题:“我在信上已经与你说明,不要来趟这里的浑水,你为什么非要来?”
丑陋女子道:“他抓走了我妹妹,他打的是什么主意,真当我不知道?说什么双修证道,不过是当作鼎炉罢了。”
成熟女子皱了下眉头,稍稍加重语气道:“我说过,我会照看好她的。”
丑陋女子冷笑不语,显然是信不过成熟女子的这个承诺。
成熟女子见她还是如小时候那般倔强,不由轻叹了一口气,道:“我为了等你,专门在这儿开了个酒肆,等了你足足一个月,我希望你看在这份情面上,再等一等,不要急着去紫仙山送死。”
丑陋女子稍稍犹豫,还是点了点头。
两名女子其实是同出一宗,是名副其实的师姐师妹,成熟女子是师姐,丑陋女子是师妹。
按照她们这一宗的规矩,有些类似于佛家的法号,入宗之后不再以原本姓名称呼,而是以流行于烟花之地的词曲为名。人如词名,这名成熟女子的词名便是百媚娘,而丑陋女子的词名则是丑奴儿。至于丑奴儿口中的那个“他”,则是她们的同门师兄,词名醉春风。
虽说丑奴儿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离开了宗门,但姐妹两人毕竟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所以百媚娘不希望同门操戈,再者说了,以丑奴儿孤身一人,又如何是已经贵为一宗之主的师兄的对手?恐怕她还未见到师兄,就已经身死。
如今的宗门之中不乏天资卓著的好苗子,有宗门的人力物力扶持之下,三岁启蒙,五岁开悟,十岁入门筑基,二十年内培养出一位先天境的小宗师并非什么难事,只要有足够的先天境小宗师作为支撑,再加上几位坐镇宗门的归真境宗师,便是当之无愧的一方豪强。
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再倾尽整个宗门之力,全力扶植出一位天人境的大宗师,不求能够跻身太玄榜,只要是天人境即可,那样宗门便有了坐上棋盘赌桌的资格。如今的宗门虽然还差着一步,但也已经有资格进入大魏朝廷的视野,这几年来被朝廷投入了不少人力物力扶持,再加上师兄在这些年来舍得往外送银子,用实打实的真金白银铺出了一条直通帝京城司礼监的青云之路,有司礼监老祖宗的呵护,就算你是过江强龙,也讨不得好去。
当年帝京一变,朝廷看似狼狈,实则是因为朝廷内斗,这才让各大宗门有了入场的机会,而且也不是一个宗门就能撬动朝廷,近乎是正道十二宗全部入局,再加上几大邪道宗门藏于暗中推波助澜,这才主导了朝廷局势,若仅仅是一个宗门,哪怕是正道魁首正一宗,也无法抗衡坐拥大半个天下的大魏朝廷。
有大魏朝廷作为靠山,何惧之有?
如今的宗门早已不是当年丑奴儿离开时的样子,现在她这样贸然上门,不管是寻衅也好,还是讨回一个公道也罢,都是自取死路而已。百媚娘如何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去送死?
丑奴儿并非不明白这其中的道理,实在是因为关心则乱,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她沉默了片刻之后,还是忍不住问道:“再等一等,等到何时?等到生米煮成熟饭?”
百媚娘摇头道:“我也说不准,兴许会有变数也说不定。”
丑奴儿气恼道:“如果没有变数呢?难不成就这么傻等着?眼睁睁地看着我那妹子掉进狼嘴虎口之中?”
百媚娘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既然话说到了这个份上,那我便给你透漏个风声吧,你也知道,如今的宗门不是真太平,这些年来没有天人境的大宗师坐镇,被人家给盯上也是难免之事,先前还是拉拢,如今幕后之人终于是等不及跳了出来,此事若是处置不好,虽说不至于动摇根基,但也免不得被割下一块肉去。”
丑奴儿闻言之后,眼神一亮,道:“此事当真?”
“千真万确。”百媚娘苦笑道:“如今那人的使者就住在紫仙山中,若是师兄与其依旧谈不拢,那人便会亲自来谈,到那时候,师兄自顾不暇,你若是再趁乱行事,不是没有可能成功。可如果你现在就贸然登门,师兄在恼怒之下,是真会杀人的!”
话说到这个份上,丑奴儿也不能再继续坚持了,领了自家师姐的这份情,然后问道:“师姐,你呢?你又打算怎么办?如果那人要狮子大开口,师兄自然不依,两方难免大打出手,要知道覆巢之下,难有完卵,你该早些想个退路才是。”
“退路?哪里还有退路。”百媚娘又是苦笑一声,“事到如今,就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丑奴儿想了想,又问道:“师姐,你说的那个人是谁?”
百媚娘脸上苦笑更甚,说道:“不清楚,只听师兄提起过,那人姓陆,是太后娘娘身边心腹,太后对其极为信任宠信,就连司礼监的几个秉笔,也要礼让三分。”
1...5354555657...7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