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客栈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莫问江湖
玉清宁任由秦素拉着自己的手,轻叹一声:“福祸总是相依,我也是因祸得福,得了极天王的‘未来星宿大乘劫经’,还有‘他化自在无我大法’。说起来,素素身怀‘宿命通’,倒是与这两门功法极为相合。”
说话时,玉清宁取出了极天王留下的龙形指环:“此物之中存放着一黑一白两袭袈裟,白色袈裟上记载着‘未来星宿大乘劫经’,黑色袈裟上记载着‘他化自在无我大法’,都是正本。”
李玄都和秦素都有些惊讶。
慕容画讶然道:“袈裟?
我有些印象,似乎师父曾经提起过。”
到了如今,慕容画的身份不再是秘密,众人都知道她是苏云媗的师姐,白绣裳的弟子,也不以为异,纷纷望向她,静待下文。
慕容画道:“师父曾经说过,几百年前,江湖上出现了一位佛门高僧大德,常着白色僧衣,披雪白袈裟,不尊东方三圣,不敬西方三圣,也不法世尊,反而是尊崇未来佛祖弥勒菩萨,他这一脉的根本法门便是‘未来星宿大乘劫经’,妙用无穷,修炼时却又颇为凶险,消耗心神,与忘情宗‘太上忘情经’并列其名。”
李玄都立时明白,这应是大成之法中的旁门左道之法,易于速成,却后患颇大。
慕容画接着说道:“后来这位高僧大德不知因何变故,消失了一段时间,再现身的时候,换上了黑色的僧衣,披黑色的袈裟,也从人人尊敬的有道高僧变成了人人畏惧的可怕魔头,过去有多慈悲,现在就有多残忍,在天下间兴起腥风血雨,后来被群起而攻之,终是不知所踪。我先前还未想起这一茬,直到女菀说起黑白两身袈裟之后,才将这个传说联系起来,想来‘他化自在无我大法’就是入魔之法了。”
李玄都点了点头,说道:“难怪那日我在金帐王庭见到极天王时,他说不敢贸然修炼,要拿陷空王来试验,他应是有感于那位高僧的前车之鉴,也怕自己一着不慎成为六亲不认的魔头。”
玉清宁想要将龙形指环交给李玄都,李玄都摆手婉拒道:“这是你的机缘,这件须弥物和其中的袈裟都是你应得之物,不必谦让。”
玉清宁见李玄都神色认真,便没有强求,收起了龙形指环。
李玄都又叮嘱道:“不要贸然修炼‘他化自在无我大法’,还是以修炼‘未来星宿大乘劫经’为主,不要贪快求成。”
玉清宁郑重点头应下。
李玄都不再多言,这两门功法如今都是玉清宁的东西,她自有处置的权力,无论是密不外传也好,还是分享给秦素也罢,他都不会去过问。
大概过了一个时辰之后,道门的援军也到了,正是上官莞率领的阴阳宗。宁忆距离此地尚远,李玄都干脆传信于他,让他不必来了。
上官莞得知李玄都恢复了长生境修为之后,喜不自胜,问道:“既然师兄已经成功收回三尸,那么接下来?”
李玄都道:“不急,事情要一步一步做。我已经恢复长生境,不过还需要一些时间才能练成地师传下的‘斩三尸拔九虫’之法,凝聚三尸化身,以此跻身元婴妙境。如此再与龙老人相斗,便有六七成的把握。”
上官莞点头称是。
正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李玄都每次跻身更高境界,总要先度过一次劫难。先是被地师废除一身修为,才能从天人无量境跻身天人造化境。接着是被地师一剑刺死,后来被巫阳救活,才有了跻身长生境界的契机。到了如今,李玄都被打得三尸暴跳,既是李玄都的劫难,也是李玄都的机缘。这便是不破不立。
李玄都又对慕容画道:“慕容师姐是掌柜副手,阁臣不在,就劳烦
你通知各宗和客栈之人,让他们把人手都撤了吧,李玄都在此谢过他们。”
“是。”慕容画应道。
李玄都环视四周,说道:“大家都准备一下,我们还是先回东海蓬莱岛,召集客栈之人、各宗的宗主、长老。我闭关破境的事情,还有升座大典的事情,以及渤海府、辽东等等事宜,都好好议一议,拿出一个妥善的章程。”
众人齐齐应是,各自离去。
秦素听到李玄都话语中提到了辽东,不由心中一动,待到只剩下两人后,轻声问道:“玄哥哥,你刚才说辽东的事情……”
李玄都打趣道:“亏你还是秦家女儿,岳父大人已经率军返回朝阳府,你竟然不知道,这可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秦素脸色微红,不依道:“还不是因为你,要不是忙于你的事情,我会不知道吗?你不体谅我也就罢了,还取笑人家。”
“体谅,怎么会不体谅。”李玄都笑道,“其实我也是刚刚得到消息,还没来得及跟你说。”
秦素狐疑道:“你这几日天天闭关,就算有消息,也该是我替你代收才是,你这个‘刚刚’是什么时候?”
李玄都没想到秦素这般不好糊弄,只得如实说道:“大概就是我们刚到这里的时候,当时千头万绪,我也没来得及跟你说。”
秦素轻哼一声:“既然你没什么事了,等你回了蓬莱岛,我要回家一趟,看望爹爹。”
李玄都并不拒绝,点头道:“正好,我有许多事情要与岳父商谈,只是我闭关在即,不好亲自前往辽东,由你代为转述,是再合适不过了。”
秦素皱眉道:“我怎么感觉你们两个神神秘秘的,总是有事情瞒着我,好像你们两个才是父子,我倒是成了还没过门的媳妇。”
李玄都笑道:“女婿是半子,你这话也不能算错。至于瞒你,那倒不至于,多是些琐碎的事情,诸如商贸往来、借款支出、工匠技术、船队马队、各种情报等等,你多半不会感兴趣,便没有对你说。”
秦素也不否认,她听着这些就觉得头大,也就秦清和李玄都乐在其中,她是敬谢不敏。
她不由想起李玄都每次去秦家时的光景,上至秦清、秦道方、秦道远,下到她的堂兄弟们,都对李玄都态度极好,一则是因为李玄都身份地位极高,二则是因为道同可谋。有些时候,这伙老老少少能够从早上谈到晚上,再秉烛夜谈,通宵达旦。每逢此时,秦素就只能一声长叹了,并非她没资格参与其中,而是她实在没有这样的热情。
一行人收拾家当,依次登上白龙楼船,离开此地,往东海行去。
李玄都和秦素来到楼船二楼的书房,李玄都取出早已准备好的文书,交到秦素的手中,说道:“到了东海,你乘坐白龙楼船从海路回去,谁也不能趁机暗算于你。”
秦素问道:“你希望我几时回来?”
李玄都道:“不着急,左右也就四月、五月这两个月的时间了,若是进展顺利,我们应是在帝京城外相见。”
太平客栈 第二百一十二章 誓师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秦清返回朝阳府后,并未住在秦家大宅,而是去了补天宗。
说起补天宗,秦清虽然是补天宗的宗主,但在补天宗的时间很少,他要么是在秦家大宅,要么是在大荒北宫,补天宗便有些尴尬。
秦清来到自己在补天宗的书房,每日都有专人打扫,虽然主人久不曾回来,但仍旧是一尘不染,此地设计巧妙,位于一处悬崖之上,窗外下方便是大海,惊涛拍崖,卷起千层雪。楼外有一道回廊,廊檐挂有串串风铃和木哨,檐角挂有成人拳头大小的铜铃,若是有风吹过,木哨呜咽成韵,风铃齐声而动,叮叮咚咚,别有一番趣味。
与秦清一道而来的还有赵政,赵政还是第一次来这里。
赵政来到窗边,眺望大海。旁边有一靠墙的条案,案上有一架龙纹古琴,赵政随手拨弄琴弦,铮铮琴声与外面的风铃响声相映成趣。
赵政收回拨弄琴弦的手指,道:“粮草方面已经准备完毕,可抵我大军半年之用,除辽州必要之边军外,其余各地兵力均已在朝阳府集结完毕,只保留地方都指挥使司人马不动,以作维持。”
秦清坐在书案后,说道:“我要一个具体数字。”
赵政早有准备,回答道:“此次入关,我军共有骑兵五万三千余人,其中轻骑四万五千左右,重骑八千左右,战马十五万匹,另有步卒十万五千余人,民夫辅兵十三万余人,骡马二十万余匹,大小车辆两万余辆。大军共计二十万余人,加上相应民夫,号称四十万大军。”
秦清轻叹道:“这便是世人常说的辽东二十万铁骑了,这次我们可以说是倾巢而出了。”
赵政道:“如此一来,辽东境内只剩下大概三万左右的兵力,而且都算不得精锐之师。若是入关进展不利,这点兵力想要守住辽东,只怕是……”
秦清说道:“号称四十万大军,实际兵力只有半数,真正的精锐就更少了,只有十万余人左右,这是咱们的老底子,也是性命攸关的本钱。所以入关其实是一场豪赌,这个‘赌’字不好听,可又找不出其他更恰当的字形容,就是赌我们自己的命运,赌天下的命运,成王败寇,在此一举,不容有失。”
赵政默默点头。
秦清接着说道:“粮草后勤就交给正己了,不要出什么差错。”
赵政说道:“我要向明公讨一营人马。”
秦清从袖中拿出一枚虎符丢给赵政:“我的亲兵营供你调用,我准许你便宜行事。”
赵政将虎符收入袖中,郑重应下。
秦清继续说道:“紫府来信了,他希望在帝京城外见到我们。”
赵政有些惊讶,抬头望向秦清。
这时候的秦清恰好望向窗外,侧脸在明暗的光影下显得有些深邃。
秦清缓缓说道:“当初玉虚峰上,以‘天下棋局’推演天下局势,紫府便是从齐州、幽州各出一路兵马,成钳形夹击帝京,继而大败宋政,入主帝京。”
赵政迟疑道:“现在才决定下来,会不会太晚了些?”
“怨不得他。”秦清道,“自正月以来,他就因为儒门之事而焦头烂额,实在顾不得这些。可除了他自己,谁都不能代替他下这个决断。现在儒门的事情暂告一个段落,紫府也能腾出手来处理这些事情。清微宗的船队已经在路上,齐州这路人马,我打算交给辟公统率,三弟会在齐州接应。”
赵政这才明白秦清今天为什么会特意来到补天宗,因为补天宗临海,不远就是清滨府,既然
清微宗的船队已经路上,那么辽东的大军多半也准备就绪,随时可以登船渡海。
这些事情,赵政事前并不知情,可见辽东自始至终都在秦清的掌握之中。
秦清道:“齐州一路偏师,由辟公领军,三弟负责军需后勤。幽州这边,我亲自领军,你负责军需后勤,我决意于四月二十一日,发兵榆关。”
这一日,秦清离开补天宗后,来到清滨府城外的大营之中,由赵政陪同,校阅六万大军。
傍晚时分,赵政作别秦清,返回朝阳府。
赵政离开清滨府的时候,一声闷雷响起,一场大雨倾盆落下,雨珠砸在城墙上、屋顶上,溅起无数水雾,远远望去,整座城池都笼罩在一层薄雾之中。
赵政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眼天空,自语道:“天宝九载,四月十五。”
入夜,一队骑兵冒着大雨冲进了大营,马蹄踩踏泥泞,飞溅起无数泥水。
雨声、雷声、马蹄声混在一起,杂乱不堪。
为首将领在距离大帐还有十几丈的时候,翻身下马,声音不高,但在嘈杂雨声中清晰可闻,沉声道:“秦襄请见明公。”
大帐内的秦清听着外面的雨声,打开手中的怀表。
亥时一刻。
已经是深夜了。
秦清收起怀表,吩咐道:“请辟公进来。”
片刻后,身上还带着一层湿气的秦襄走进了大帐:“见过明公。”
秦清主动相迎:“辟公辛苦。”
“职责所在。”秦襄不卑不亢。
秦清也没有过多客套,开门见山道:“具体情况,辟公已经知晓,这次兵发齐州,不容有失。”
秦襄沉声道:“是。”
秦清望着外面的大雨,继续说道:“这一次,辟公独承方面之任,一切兵事,假以便宜,不复中制。用人,正己不得掣肘,用财,知骥不得稽迟。”
秦襄脸色微变,大受震动。
正己是赵政,掌握辽东的人事大权,知骥是秦道远,掌握辽东的财权。秦清的意思便是将六万大军完全交给秦襄,赵政和秦道远不能在人事和财政上有丝毫阻挠干涉,秦襄如何用兵,也不必向秦清请示,真正的独掌大权,可谓是极大的信任。
两相比较,当初秦襄出兵西北,处处掣肘,几乎是云泥之别。仅就魄力而言,天宝帝和谢雉这对母子根本不能与秦襄相提并论,便是穆宗皇帝也多有不如。
秦襄深吸了一口气,沉声道:“末将定不辱命。”
“好了,辟公去歇息吧。”秦清挥了挥手。
伴随着一阵甲叶的铿锵撞击声,秦襄以臣子的礼节向后退去,直退入到外面的雨幕中才转身离开。
雨滴打在玄黑色的铁甲上,溅起一层细细的水雾。
放眼望去,夜色下,雨幕中,尽是黑甲。
这场突如其来的磅礴大雨一直持续到后半夜才有转小的趋势。
拂晓时分,持续了一夜的大雨终于停歇,秦襄说是歇息,其实一夜未睡,天亮之后,召集诸将,正式接掌六万大军。
换成旁人,想要在如此紧迫的时间内掌握六万大军,不能说不可能做到,一定是十分困难。不过秦襄作为当世名将,战功显赫,威望极高,在他面前,倒是少有刺头之流,再加上秦清给予秦襄极大的自主专权,一天的时间足够秦襄初步掌握大军。
次日,又有小雨,不过张海石还是率领清微宗船队按时抵达清滨府。
秦清设宴招待张海石,六万大军开始依次登船。
清微宗共有配备火炮的“青蛟”六十余艘,“黄龙”三十余艘,“紫螭”一百余艘,“青龙”十艘,上次炮轰渤海府,也只是出动了大半个船队,可这次几乎是倾巢而动,要将这六万大军在最短时间内运送至祖龙岛。
六万大军登船之后,张海石没有过多停留,立刻起航。
秦清送走了秦襄和六万大军,又马不停蹄地前往朝阳府城外的大营。
来到中军大帐,秦襄换下常服,换上一身甲胄,立刻召集游击以上将领。
大帐内只设秦清身前一案,所有将领按照官职高低排成两列。
秦清身披甲胄站在案后,腰间佩刀。在秦清身后是一张三尺高六尺长的天下舆图,一目了然。
帐内所有将领都感受到仿佛窒息一般的紧迫感,这次辽东倾巢而出,二十万大军分兵六万,还剩下十二万。秦襄的六万大军以步卒为主,大部分骑兵、军械和辅兵还是在幽州大军之中,所以秦襄的六万大军只能算是一路偏师,主力还是这十二万大军。以奇胜以正合,主力大军必须要从正面击溃大魏朝廷的守军。
如此一来,辽东境内的留守军队只有区区三万人,而且这三万人还是分散在各地的都指挥使司,平日保境安民尚可,真要沙场厮杀,只能算是乙等。如果入关大败,仅凭这三万人,不但不能东山而起,就连辽东三州都守不住。
可以说,整个辽东的家底已经被秦清全部拿了出来,摆在桌面上。
成了,霸业可成,大业可期。
败了,万劫不复,再无翻身之日。
这是一场性命攸关的豪赌。
这些将领自然也不能置身事外。
成了,他们是从龙功臣,败了,他们是反贼叛逆。
富贵从来险中求。
秦清走出大帐,诸将紧随其后。
大帐的东边搭建起了一座雄伟非凡的校武台。秦清率领诸将登上校武台,在校武台的东边,十万大军排列成数个巨大方阵。
幽州是为北方幽冥之州,北方水德崇黑,故而幽州大军衣甲均是黑色,黑压压地蔓延至天际,竟是看不到尽头。
就在这时,有风起,将旌旗吹得急剧摇晃。紧接着天空中响起一声闷雷,天色骤然一暗,酝酿许久的一场春雨从天而落,落在无数黑甲上,溅起白色水雾,似是给单调的黑甲镶上了一层朦胧的白边。
放眼望去,雨雾之下尽黑甲。
秦清任由雨滴打落在自己身上,高声道:“魏帝无道,近狎邪僻,残害忠良,又以家奴治天下,致使天下屡遭刀兵之祸,饿殍遍野,赤地千里,神人之所共愤,天地之所不容。”
这一刻,秦清的声音压过了风雨之声。
“道正不才,因诸君之殷殷期望,顺民众之切切推心,故而举义旗,以是自立。今天下大乱,道义不存,有豺狼横行于世,生灵为之涂炭,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以起义兵,救万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今辽东大军,铁骑成群,玉轴相接,班声动而北风起,剑气冲而南斗平。喑呜则山岳崩颓,叱吒则风云变色。以此制敌,何敌不摧?以此图功,何功不克?”
“诸君齐心,倘能一清寰宇,使天下太平,凡诸爵赏,同指山河。”
秦清拔出腰间佩刀,一刀劈开头顶黑云,拨云见日。
十万黑甲山呼之声,响彻天地。
太平客栈 第二百一十三章 歌舞几时休
www.telexh
.com,最快更新太平客栈最新章节!
自从正月以来,今年就注定了是个多事之秋。
清微宗船队炮轰朝阳府只是开胃小菜,如果说炮轰朝阳府是敲门,那么接下来的入关便是真正的破门而入。
秦清在北伐金帐扫清了金帐北地一线的有生力量之后,没有停歇,直接挥师入关。
四月十五,秦清在清滨府城外校阅六万大军。四月十六,秦襄接手六万大军的军务,被秦清授予独断之权。四月十七,张海石率领清微宗船队抵达清滨府,次日离开清滨府。四月十八,秦清前往朝阳府大营,校阅全军,宣读檄文。同日,秦清亲率精锐大军离开朝阳府,直奔榆关。
四月二十日,辽东大军兵临榆关城下。
与此同时,秦襄率领的六万偏师也在齐州登陆,齐州总督秦道方亲自相迎。
大魏朝廷当然知道齐州总督这个要害职位不应交给秦道方担任,只是让秦道方出任齐州总督的时候,正值青阳教之乱,当时的清微宗是李元婴当权,谷玉笙对于秦道方百般刁难,圣人府邸和社稷学宫更是高高挂起。秦道方可谓是左支右绌,一败再败,其结局无非三种,要么因为丢城失地而被朝廷问罪,要么死在青阳教的手中,要么逃回辽东。由此看来,朝廷未尝不是怀有借刀杀人的心思。
只是谁也没有想到,李玄都帮秦道方平定了青阳教之乱,接下来清微宗内部风云突变,秦李联姻,秦道方有了清微宗的支持,真正在齐州站稳了脚跟,朝廷再想对秦道方这个平叛功臣动手,便有些艰难了。而且对于当时的朝廷来说,最为迫切的问题并非秦道方,而是步步紧逼的李玄都。待到天宝帝亲政,又爆发了儒道之争,齐州更成是非之地,局势已经恶化到清微宗炮轰朝阳府的地步,再在这个时候去触动道门的神经,殊为不智。
于是便有了今日辽东大军在齐州登陆的局面。
秦道方亦是感慨万千,他在异乡为官多年,没想到有朝一日竟是能在齐州见到家乡子弟组成的数万大军。
这路偏师会在道门之人的掩护下,绕过社稷学宫和圣人府邸,直奔直隶,最终与从榆关入关的主力大军会师于帝京城下。
这就像螃蟹的钳子,刚好把帝京夹住。
古诗有云:“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帝京城中最富盛名的几大行院之一的环采阁,今夜贵客盈门。
作为顶尖的行院,环采阁并非一味往来迎送,其中别有洞天,庭院深深,幽静雅致,不单有操持皮肉生意的卖笑女子,也有卖艺不卖身的清倌人,另外有打手、帮闲、乐师、舞姬、厨子,甚至还有裁缝、手艺匠人、戏子伶人、说书人等等。许多达官贵人在此租下一栋院子,梳拢一个相好,偶尔来这儿闲居三两日,闹中取静,乃是一等一的享受。
徐载钧也在环采阁梳拢了一个粉头,一年少说也要在这儿砸下几万两银子,算是环采阁的大恩客,今晚他在环采阁的花厅大摆筵席,宴请贵客,能收到请帖之人,都是帝京城里有头有脸之人。要知道帝京城不比旁处,乃是天子脚下,正所谓宗室满地走,勋贵多如狗,能在帝京城有三分名气,放在他处那便是贵不可言之人。
这次参加筵席的人中,有青鸾卫的高官,有内阁次辅梅盛林,有六部堂官,还有京营将领。
清微宗炮轰朝阳府之后,天宝帝并未责难徐载钧,而是将其调到了京营。
所谓京营,就是拱卫帝京的禁军,曾是整个大魏朝廷最为精锐的军伍,不过如今的京营已经不能与一百年前相比。
京营又分为三大营,分别为五军营、三千营和神机营,其中五军营分为中军、左右掖和左右哨,军士除了来自五城兵马司等卫军外,又调直隶、晋州、中州等地兵力补充。三千营则由三千重骑组成,比起边军中的重骑也不逊色几分。最后的神机营以火器为主,使用火器更在辽东之前,只是随着朝廷腐朽,各个工匠作坊的水准直线下降,火器质量粗劣不堪,神机营也不复当年之勇。
天宝帝主政之后,对于京营极为重视,在儒门的默许下,天宝帝对京营作出了一定的改制,首先是将三千营改名神枢营。然后以大将一员统帅三大营,称总督京营戎政,以文臣一员辅佐,称协理京营戎政,又以御马监掌印大太监担任监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