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进而就是担心。

    “其实不用这样的,周董……”

    “叫我小远!”

    “好吧,小远,我们做慈善呢,首先是要有一颗慈善的心,其次呢,是量力而行。慈善不是硬性指标,不能搞道德绑架,不是说有钱人就一定要多做,一切全凭自愿,所以你不比这样的……”、

    “但我是自愿的啊!”

    “一个亿也太多了……”

    “多吗?或许吧,但正如您所说,这是一件全凭自愿的事情,我资源捐献一个亿,所以请不要拒绝我,就当是,我这个粉丝,为了追星付出的代价吧。”

    周方远笑了。

    他上辈子就想说这句话,但没有这种资格。这一世总算能如此了,不为了装哔,完全就是发自内心的。

    和龙叔那一次不同,电影节,对北桐市是一个机会,对远方集团也是一个机会,就集团发展策略来说,远方传媒,是不可缺失的一环,而龙叔,在国内娱乐圈不敢说通天,但也绝对是大拿之一。和龙叔搞好关系,那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电影周这种活动,做好了,做大了,以后做成电影节了,远方集团近水楼台,好处多多;就算真的败兴了,茬劈了,起码也讨得龙叔欢心了。

    多好?

    但是在李叔这边,周方远没有那么多功利之心,他就是因为喜欢李叔,喜欢他的电影,喜欢他做公益的为人,因为喜欢这个人,所以愿意提供一些帮助。再多的,周方远不是拿不出,但他不是冤大头,而且说真的,再大的数额,他自己拿着也吃力。一个亿,就是目前周方远能随便调动的极限,这是他自己完全能说了算的钱。

    李叔显然没想到周方远这么大气,他很是目瞪口呆了一会儿,才无声而笑。

    “你能这么支持我,我真的很高兴,行,我也不和你说场面话了,来,陪我走走。”

    说着,李叔起身朝房间里走去,周方远同样起身跟上。

    壹基金,算是国内最早的个人慈善基金,李叔移民海外,其实也有这么一层意思。外来资金投资,做什么都好做,政策相对国内来说较为宽松。同样的个人慈善基金,换成是国内的明星做,手续什么的有多麻烦不知道,反正肯定不好弄。但如果换成是国外的资金,难度就会相对低一些了,再加上他要考虑女儿们的学习,所以虽然移民了,但周方远完全表示理解。

    他今天呢,其实还有一个想法。

    之前,不是爷爷说过想弄一个基金吧一家人都“养”起来吗?结果被周家的二代们给集体抵制掉了,但作为三代里的老大,周方远却觉得这个其实是大有可为的,他今天来,也是想要和李叔探讨一下这方面的事情。

    “如果照你这么说……我觉得你可以考虑一下家族基金。”

    “家族基金?”

    一个感觉有些熟悉,又特别陌生的词汇。

    “是的,家族基金。”

    李叔点点头,然后开始给周方远做解释。

    家族基金,其实就是指资金主要来源于同一家族的多个成员的基金,不管以信托形式、离岸公司形式,还是以单一户头或银行账户形式存在,都可以统称为“家族基金”。家族基金的概念在欧美国家比较流行,在我国差不多要到10年以后才算是起步,06年这个阶段,在国内搞家族基金的,除了极少数特别高端的家族以外,就是那些已经功成名就的超级大老板,可谓是凤毛麟角。

    米国家族基金起源于镀金时代的富豪家族,包括摩根,洛克菲勒,卡内基,梅隆等,为管理和传承家族资产成立的家族办公室。按照购买力计算,这些家族才是真正的富豪,而个人富豪,譬如比尔盖茨、巴菲特等人的资产,要远远落在他们后面。两个世纪以后,虽然这些家族已经没有超级富豪了,但是这些家族掌控的总资产还是要以百亿计。而这些家族能够几代传承超越世纪的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的家族财富都是通过家族基金的方式集中管理的。

    米国的第一个家族基金是洛克菲勒的家族办公室。

    约翰·洛克菲勒在积累了巨大的石油财富,据福布斯估计在2008年的价值超过6000亿美元,尔后把资产分成了几个部分:一部分捐赠给教育和科研,包括芝加哥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等;一部分捐赠给了洛克菲勒基金会,永久存续地为各种社会公益事业提供帮助,管理着30几亿美元的资产;一部分留在洛克菲勒家族基金,就是洛克菲勒金融公司,为洛克菲勒家族和其他机构管理超过300亿美元的资产。通过家族基金行的资产传承保证了洛克菲勒家族虽然再也没有出现过约翰·洛克菲勒一样的商业巨子,却还是能在米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慈善等领域保持着巨大的影响力。

    洛克菲勒家族基金采用的是第三方投资,外包首席投资官的模式。这种模式由职业投资人为多个家族通过一个投资组合共同管理财富,也称为多家族基金。米国口碑和投资业绩最好的第三方投资公司主要是各大学基金的前首席投资官组成的基金公司。

    除了多家族基金模式外,有些家族也通常会考虑成立自己的独立家族办公室,管理自己的家族基金。这些独立家族办公室的投资,运营,管理成本比较高,通常管理资产超过5亿美元,才能够建立团队,承担运营成本。这些独立家族办公室除了提供投资,财富管理以为还为家族提供报税,购买地产,私人飞机等金融服务。

    独立家族办公室的资产管理方式与家族的财富来源,所处行业,企业的周期和家族的投资经验等有密切的关系。例如,两个希腊的船王家族,其主要的家族资产都是希腊的私人造船和航运企业。两个家族的船业产业在全球经济危机过程中受到重创以后,各自拿出10亿美元在纽约成立了一个双家族办公室,主要的投资方式是自营的米国大盘股票。因为两个家族的主要资产都固定在希腊船业上,所以希望家族基金的米国股票组合能够对冲企业的行业风险,低流动性风险,和希腊的政治经济风险。

    相对比,国内的豪族门的主要资产是地产企业,而他们的家族基金的投资方式是投资纽约的商业地产。这样,家族资产从国内分散到米国,然后再到世界各地,降低了一点的政治经济风险。但是,虽然国内和米国地产的相关程度不高,但地产投资的特质基本是一样的,包括低流动性,高杠杆,低收益等,并没有真正实现建立家族基金,保值增值,传承资产的目的。

    而索罗斯家族在坚持主业的同时也按照大学基金的模式积极分散投资。索罗斯的主要资产来源于索罗斯的对冲基金的收益。索罗斯原时空会在2015年退休,退休前,他把基金解散,剩余资金退还给投资者,同时把自己赚到的超过200多亿美元的资产转换成自己的家族基金。索罗斯把儿子培养成家族的接班人,同时雇佣了职业的投资人为家族基金投资。家族基金在坚持全球宏观投资的同时,也投资其他资产类别,包括风险投资,私募股权等,在直接投资的同时也投资其他的基金。

    理论上讲,家族基金,就完全符合老爷子之前的要求和想法,李叔的解释,可以说是让周方远眼前一亮。




909.家族的
    基金会是一个最好的传承家族成就和精神的平台。

    尤其在米国,过去的一百年间,家族基金会数量愈加庞大,成为推动教育、医疗、环保、社区等变革的重要力量。

    据米国基金会中心统计,最富有的米国人中,3/4拥有自己的基金会,2/3活跃的家族基金会始建于过去的20年内。从历史上看,家族基金会都建立于捐赠者的老年和事业晚期,虽然这个现象也存在于近年创立的家族基金会中,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相对年轻的捐赠者也开始创立基金会,同时他们也更直接地参与拨款的分配。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内富豪也开始有意向或正在筹建家族基金会,米国家族基金会的模式和治理或可成为很好的借鉴。

    这之中呢,有那么几个家族基金会,在整个米国的上层都是比较有特点的。

    比如说,卡内基家。

    1911年,米国工业巨头安德鲁·卡内基在纽约注册成立卡内基基金会。基金会宗旨是“增进和传播知识,并促进米国和曾经是英联邦海外成员的某些国家之间的了解。”1919年卡内基逝世前,他本人任基金会董事长兼会长,个人的意图起主导作用。

    内基在致董事会的第一封信中就特别授权董事根据形势变化安排工作重点。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基金会的工作重点是教育,包括教育普及和提高、推广先进教学手段、捐赠黑人教育等。60年代末至80年代,倾向于平等和改良。80年代之后,重点在早期教育问题;关注国际和平与安全问题;反对核扩散,防止致命冲突,增进各个集团间了解;防治各种对儿童和青少年的伤害,包括吸毒、酗酒和少女怀孕等社会问题;在第三世界培训和开发人力资源。另外还资助一些特殊项目,例如加强美和汉堡(1982—1997)。其中,1997年时任总统克林顿授予汉堡会长米国平民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奖章以表彰其贡献。目前,基金会董事会主席由Thomas H. Kean担任。

    说了卡内基,再说说洛克菲勒。

    洛克菲勒基金会创办于1913年,由老约翰·D·洛克菲勒创立。创办资金为一亿美元,在纽约注册。1928年该基金会与创立于1918年的劳拉·斯培尔曼·洛克菲勒纪念基金合并。由于老洛克菲勒追加新捐赠,1951年基金会资金达到3亿多美元,2000年超过33亿美元。

    基金会的宗旨只有一句简单的话:“在全世界造福人类”。

    基金会最早选定的重点是发展医学、公共卫生和农业,自20年代末、30年代初开始重视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我国始终都是基金会关注的重点,例如在我国建立著名的协和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基金会的领导班子包括会长、副会长、各部门主任,由董事会任命。董事会三年改选一次,会长任期不限,是对决策起决定性影响的人。目前由家族第四代主持基金会,仍坚持最初的捐赠传统,关注医疗卫生、农业改良、社会科学、人文艺术、种族问题、人口和环保问题等。

    凯洛格基金会,与1930年,由米国早餐麦片企业凯洛格公司创始人威尔·凯洛格创立,最初名为凯洛格福利基金会,后改为凯洛格基金会。

    基金会宗旨在于通过提高知识能力,提供资源来帮助个人、组织社区解决问题,提高生活质量。战后,基金会从原来的运作型变为纯粹捐赠型。基金会将之前的儿童福利项目发展为一般的医疗卫生教育,更重视基层的基本需求。在教育方面,重视基础教育、公立学校,关注点多放在农村,最早关心社区大学发展。基金会资助方式包括种子资金、奖学金。资助领域包括社区保健服务、家庭和邻里关系、食品需求和卫生、高等教育、信息服务、乡村发展等。其中绝大部分资助在米国国内,少量在国外,主要在拉美、加勒比海和少数几个特定的非洲国家。

    福特基金会,1936年老福特长子埃兹尔·福特捐资2.5万美元成立福特基金会,在底特律注册。前期覆盖范围狭窄,是一个地方小基金会,在此后14年中一共给出1900万美元,资助内容主要源自福特家族的兴趣。基金会成立初期,埃兹尔·福特主事。1943年埃兹尔去世,1947年老福特去世,埃兹尔的遗孀和儿子亨利·福特二世(老福特的孙子)开始整顿基金会。根据罗恩·盖茨小组提出的盖茨报告,基金会于1950年改组整顿,后来居上。如今基金会总部设在纽约,由达伦·沃克主事。

    基金会宗旨是:“接受和管理资金以用于科学、教育与慈善目的,一切为了公众福利,此外无其他目的。”

    基金会主要关注教育、社会科学、社会改良、种族问题和国际工作,通过出资创办研究机构、颁发奖学金、向国外派遣专家、捐款、捐赠图书仪器等方式,向国内外有关组织、研究单位提供资助,以影响米国社会生活、文化教育事业和政府的内外政策。福特基金会对全球问题兴趣最浓,相较其他基金会,其国际工作政治性较强。

    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

    1940年,小约翰·洛克菲勒的五个儿子创立洛克菲勒兄弟基金会,以更好地协调洛克菲勒家族的慈善事业。它是米国洛克菲勒家族创立的大型基金会之一。创始人包括约翰·洛克菲勒三世、纳尔逊、温斯罗普、劳伦斯和大卫。其中,小约翰·洛克菲勒唯一的女儿—艾比·洛克菲勒·莫兹于1954年加入基金会担任理事。1951年和1960年,小约翰·洛克菲勒先后向基金会提供数目可观的捐赠,构成了基金会的原始资金。1999年,基金会与康涅狄格州斯坦福的查尔斯·E.卡尔佩珀基金会合并。截至2015年7月31日,基金会投资资产总额是8.57亿美元。

    洛克菲勒家族成员一直留在董事会,并在如何安排资助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目前,基金会由16名理事以及一位顾问理事管理,其中洛克菲勒家族成员占了一半。斯蒂芬·汉兹担任基金会会长,统筹机构运作。基金会的使命是“帮助建立一个更加公正、可持续发展以及和平的世界”。资助项目主要围绕三大主题:民主实践、建设和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虽然资助范围不限地域,但也设定了三大关键地区,以米国纽约市为根基,还包括我国南部以及西巴尔干。

    休利特基金会。

    1966年,惠普公司共同创始人、前董事长威廉·休利特和第一任妻子弗洛拉·拉姆森共同创立了威廉与弗洛拉·休利特基金会。从1966年到1994年,威廉·休利特一直担任基金会主席。基金会成立后,威廉·休利特的儿子沃尔特担任继父母之后的第三位理事。

    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威廉·休利特罹患中风,沃尔特·休利特开始主持大局。基金会主要关注四个方向的慈善项目,分别是教育、艺术、人口和环保。基金会拨款帮助研究人员整理马丁·路德·金的论文,支持老牌艺术团体和实验剧团,还资助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课程”,这被视作“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MOOC)的先驱。

    休利特基金会是威廉·休利特财富的主要承载地,它拥有的资产量曾一度比洛克菲勒基金会还大,是米国历史上最大的慈善基金会之一。如今休利特基金会的总资产达88亿美元,2014年共资助慈善项目765个,总资助额为3.92亿美元。

    米尔肯家族基金会。

    1982年,迈克尔·米尔肯和洛厄尔·米尔肯创立了米尔肯家族基金会。基金会理事成员主要包括:基金会主席和联合创始人洛厄尔·米尔肯,联合创始人迈克尔·米尔肯,执行副总裁和理事理查德·桑德勒,高级副总裁和财务官拉尔夫·费尔曼。基金会主要关注教育、医疗保健、人类福利和社区服务等方面。其中,基金会设立米尔肯教育工作者奖,奖励国内杰出教师。设立米尔肯学者项目,表彰在学术、社会服务和领导力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青年。还设立犹太教育工作奖、洛厄尔·米尔肯中心等。基金会主要收入来源为存款及短期现金投资利息收入、投资证券利息和股息,出售资产收入等。

    沃尔顿家族基金会。

    1987年,沃尔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和妻子海伦·沃尔顿建立沃尔顿家族基金会。董事会仅由家族成员及顾问组成,目前由巴迪·菲尔波特主理。基金会的三大目标包括:教育改革、振兴阿肯色西北部和振兴阿肯色三角洲地区。基金会每年小额捐赠的数目很多,每年有数十所学院、社团剧院和研究所受其资助。沃尔顿家族的绝大多数善款都集中到教育上,除了扶持高等教育,对大学进行捐款外,主要资助初级教育改革。

    亨氏家族慈善基金会。

    亨氏家族慈善基金会包括:特蕾莎和H·约翰·亨氏三世基金会、H·约翰·亨氏三世基金会和亨氏家族基金会,于1992年合并而成。基金会主席和首席执行官由特蕾莎F·亨氏·凯里担任。基金会主要关注人类健康和衰老、环境和女性经济机会与权利。其常规资助项目包括支持环境研究项目的奖金、女性会议、关于女性退休的研究和亨氏奖。

    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由比尔·盖茨与梅琳达·盖茨夫妇资助,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会。基金会以米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为基地,于2000年1月,由盖茨学习基金会和威廉·盖茨基金会合并而创立。苏德斯蒙德-赫尔曼为基金会现任p;梅琳达·盖茨、梅琳达·盖茨以及沃伦·巴菲特任理事会成员,把握基金会的发展方向。

    基金会坚持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生活权利。在发展中国家,它致力于解决其贫困、疾病问题。在米国,主要关注弱势群体,确保平等的受教育权利。在我国它最广为人知的项目是艾滋病防治。基金会目前主要资助以下三类项目:国际发展项目、全球卫生计划和米国慈善项目。基金会资助依法注册及其他有免税资格的非营利组织,不为个人发放资助。

    盖茨基金会实行双实体结构: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和比尔&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投资基金,均属于免税的私营基金会,前者致力于解决问题,后者用于管理盖茨夫妇及巴菲特资产并做好投资,定期将所得投入基金会项目使用。
1...555556557558559...5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