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直到2010年,这一切才发生了转变,一份暴雪的“项目计划表”突兀地出现在了国内的某各网站上。

    而在这份“项目计划表”中,正包含了一个叫做“泰坦”的绝密项目。不久后,暴雪华夏区总经理辞职,也有可能是或被解雇,毕竟公司机密泄露这种事情,有时候影响真的是巨大的。

    但不管怎么说,玩家的兴趣和热情算是被调动起来了,人们在私底下纷纷猜测,这一款让暴雪郑重其事的新游戏,到底会最终呈现出怎样的画面来。然而在2014年9月,暴雪最终却突然宣布,取消研发多年的次世代网游“泰坦”。在此之前,玩家们甚至对《泰坦》的了解仅限于一个名字,一个mmo游戏。这个被誉为魔兽2.0的划时代巨作,在前进的道路上倒下了。据暴雪游戏总监jeff  kaplan在接受采访时的谈话内容来看,近10年的研发,整个泰坦项目给暴雪带来了约5000万美元的损失,折合软妹币近3.25亿,暴雪在泰坦项目上可以说是一败涂地。

    其实说起来,金钱什么的,这样的损失虽然不小,但对于暴雪这样的全球顶尖游戏公司来说,虽然也是肉疼不已,但还不足以元气大伤。真正让暴雪元气大伤的,还是在这个过程中消耗掉的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时间是比任何金钱都珍贵的资源,一个“泰坦”,几乎牵扯了当时暴雪全部的精力,他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忽略了《魔兽世界》这个现金奶牛。

    在游戏界,有一个大差不差的概念,是什么呢?

    就是说,当一款游戏上线某一个版本的时候,后续的版本其实是已经开发完成,并且开始测试了的,同时后续第三版进入开发阶段,并且开始设计第四版本的文档。四步走,是一个成熟团队应有的开发顺序。而魔兽,却在“泰坦研发”的过程中,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为什么从巫妖王之后的版本,游戏玩家就开始减少了呢?原因当然是方方面面的,但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玩家不喜欢后续的剧情了。

    当然了,大灾变和熊猫人两个版本,玩家还勉强能接受,直到德拉诺之王版本,也就是魔兽的6.0上线,玩家对剧情和游戏内容设计的不满,开始变得愈发强烈起来。

    其实仔细看看就不难看出来,德拉诺是哪年上线的?14年,就是泰坦被彻底放弃的那一年。事实上因为泰坦的开发,从大灾变版本开始,魔兽的剧情就一部不如一部,游戏玩法也开始被玩家越来越诟病。等到了德拉诺版本之后,要塞的设计,迅速经历了特别好评到特别差评的扭转,这里面,其实也有泰坦的锅在。

    为什么呢?

    很简单,这里说回到泰坦。

    在宣布项目取消之后,具体的相关资料才被陆续公布出来。《泰坦》是一款科幻类型的mmorpg。故事发生在未来,在抵御了一次外星袭击后,世界分裂成了三个阵营,而玩家将选择其中一个阵营加入,帮助阵营夺取地球的控制权。在已知的资料中,玩家将有五个职业可以选择,分别是泰坦、跳跃者、收割者、游侠和主宰。每一个职业都会拥有对应的角色定位以及特殊技能。而从《魔兽世界》的发展方式来看,如果《泰坦》能够研发成功,未来也将会有更多的新角色加入其中。

    《泰坦》的游戏模式兼顾规模宏大的生活模拟和精彩纷呈的异能战斗。

    在白天,玩家们将犹如生活在现实世界一般,拥有一份工作,一些朋友,甚至组建一个家庭。为此暴雪甚至挖来了《模拟人生》团队中的优秀ai设计师,来完善游戏中角色之间的交流互动和游戏世界的真实还原。而到了晚上,玩家则摇身一变,成为一个拥有特殊身份,能使用特殊技能的异能者,为各自阵营而战。

    这里,注意,看到了吗?

    泰坦的游戏内容里,有很多养成相关的内容,而就在泰坦被放弃后,同年上线的魔兽世界6.0版本,就出现了要塞的设定。

    很明显,《魔兽》在不知不觉中受到了泰坦的影响。

    而且魔兽后续版本可玩性逐渐下降,原因嘛,玩家们普遍认为是暴雪招聘了大量阿三的缘故。其实也不能怪暴雪,因为当年泰坦的开发,让暴雪其他游戏小组的全部进入了人员短缺的境地,他们不得不招聘更多的人填充工作岗位。这些咖喱国人,就是这个时候加入暴雪的。

    扯远了……

    再说泰坦。

    其实说起来真的是有些可惜了。

    要说泰坦失败的原因……这个还真的不好说。

    该怎么说呢?

    野心太大?

    步子太大?

    都说得过去。

    事实上,在当年《泰坦》开发的时候,暴雪是希望将两种游戏模式结合到一起的,一旦成功,这款全新的次时代游戏,就会同时拥有模拟人生的养成系统和魔兽世界的战斗系统,加上暴雪一直以来都很擅长的文本、剧情、cg、音乐等元素的填充,可以想象这款游戏将会非常有趣。

    然而问题就在于,在开发过程中,养成模式的团队,和战斗模式的团队,其实是分成两个部分的。不仅如此,他们从头到尾,都没能真正的融合到一起去,一直是各自为战,就等于是同时进行两款游戏的开发工作。

    同时开发《模拟人生》和《魔兽世界》?别开玩笑了,就算是暴雪也做不到的。

    正是因为这各种各样的原因,《泰坦》终究还是离去了,但是它所遗留下来的数据资料,包括精美的人物建模、庞大的地图数据等,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仅仅6周,泰坦的研发小组便拿出了一份新的游戏策划,舍弃了泰坦原本的庞大架构,改为fps游戏模式,并选取暴雪其他游戏中的角色,建立新的人物模型,《守望先锋》就此诞生。

    2016年,暴雪推出了fps巨作《守望先锋》,初一问世,便获得了巨大的反响,在全世界广为流行。被称赞为拥有性格鲜明的人物,华丽的技能,优秀的地图设计与战术深度。结果《泰坦》中穿梭于黑夜的战士,化身为《守望》中为世界而战的英雄。而原本的游戏世界被切碎为一个又一个的战斗舞台,例如花村、国王谷、阿努比斯神殿等等,这些地图与现实世界的场景都有着惊人的相似度。从中,不难感受到暴雪对于《泰坦》这款项目所付出的心血。

    可以说,《泰坦》项目死的真心不冤,因为它并没有达到暴雪最初的期望。泰坦项目的取消,究其根本,还是因为其完成度无法获得暴雪的认可。过于细致的要求配上过于庞大的架构,游戏的体量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据说当时的游戏引擎已经无法完成暴雪的设想,所以开发者们甚至需要研发一种新的游戏引擎,才能达到他们的要求。在当时科技和经济实力的双重限制下,所完成的作品也许并不能达到暴雪原本的期望,至少,无法取代魔兽在当时世界上的地位。也许,当时泰坦已经可以称得上是一款相当不错的游戏了,但是当它的对手变成魔兽之时,光是“不错”这样的评价,显然是远远无法让暴雪满意的。

    其次,市场的快餐化导致暴雪难以坚持。整个社会都在慢慢步入快餐化时代,层出不穷的快餐游戏不断地蚕食着市场,暴雪的管理层对于这种“十年磨一剑”的研发模式也越来越缺乏自信,这点从《炉石传说》和《守望先锋》中可以看出些许,随着炉石和守望在全世界引起的火爆反应,暴雪对于市场的需求的看法也在慢慢转变,不再等候看不见未来的泰坦,转而谋求短期化所带来的高收益。

    20年前,暴雪取消了一款科幻题材的rpg游戏《nomad》,之后《魔兽世界》便取而代之诞生了。前世《泰坦》终究是消失了,但《守望先锋》依旧取得了一定的成果。这一世,暴雪依旧雄壮,魔兽也继续统治游戏界,但在周方远的操控下,炉石传说这款经典的卡牌游戏,以及曾经被腰斩的泰坦,都再一次走上了原本的旅途。不过这一次,有了周方远的帮助,《泰坦》项目一定能爆发出不同的光辉。最起码,他完全可以大笔一挥,给暴雪注资,帮助他们完成引擎的开发,帮助他们更进一步,最终完成《泰坦》的开发。

    他曾经无数次幻想,如果泰坦真的制作完成后会是什么样子,可惜上一世他看不到了,那么这一世再看貌似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啊。




938.坚持与期待
    可能有人会说,既然前世暴雪已经证明了失败的项目,这一世为何还要重新启动呢?

    作为穿越者,拥有先知能力的周方远,不是更应该规避这样的风险吗?

    这么说倒是没错。

    但是很显然,这么想的人,恐怕并不真正的了解暴雪这家公司。

    暴雪,是一个有些浪漫情怀的公司,可能这么说有人会不认可,但相比那些只知道赚钱的公司来说,彼时的暴雪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良心公司了。他们对于游戏是有追求的,泰坦就是最佳的体现。在技术和资金都不足以完全支撑的情况下,他们还硬是启动了项目,可见暴雪这家企业的文化,就是游戏的浪漫。对于这种人或者这种公司来说,他们是有自己的执著的,你觉得不成功,他们可不一定会这么认为。

    如果强硬的阻止,最终恐怕就是貌合神离的下场,实在没必要这样。暴雪的脾气大家都知道,即便当年被维迪旺收购,他们也尽可能的想要保持自己的独立自主,虽然在当时来看,暴雪基本上是失败的。

    维迪旺大家都知道吧,周方远和小李哥就是从维迪旺手中买下的暴雪,这是这一世发生的事情。前世呢?暴雪和维迪旺之间发生了什么?而维迪旺又做了什么?

    这里就要好好说道说道了。

    维迪旺,一家广为人知的,臭名昭著的公司,绝对称得上是游戏圈的毒瘤。

    这家公司别的能耐不怎么样,在搞垮公司方面却让无数人看到了他们的可怕,很多人都知道维旺迪是游戏公司的噩梦,可他们到底是做了什么才被誉为游戏公司的噩梦呢?

    要说最典型的案例,那就不得不说道一家名为雪乐山的公司,对于这家公司,现在几乎没有几个人熟悉了,但老玩家一定记得《半条命》这款游戏吧,没错,当年的《半条命》便是他们负责销售的,如果没有雪乐山,就没有后来的v社,当年,他们可是不输暴雪,甚至吊打ea的存在。

    在很多人眼中,“雪乐山”是一家发行商。v社的龙头产品《半条命》的成功,就是基于雪乐山当年强大的市场发售渠道。如果没有当时的雪乐山,《半条命》可能会销量惨淡,而v社也或许难以为继,那如今把持全球游戏分发渠道的steam、g胖也就可能变得籍籍无名。

    时间回到1999年,《法老王》风靡内地,它不同于当时的即时战略游戏,你不仅可以招募军队,进行战斗,还能建设房屋,并通过居民们的满意度,所见即所得的看到市容变化,体会一个定居点从小村庄,发展成大都会的整个过程。尤其是游戏中的npc人民,各行其是的忙碌在游戏当中,玩家首次可以用这种总览视角,感受到策略管理的乐趣。每当悠扬的音乐响起,由埃及古典乐器演奏的音乐就充满耳膜,那种异国情调的音效,让玩家宛如来到了古埃及,体会作为法老王的点点滴滴。

    细心的玩家会发现,当年的《法老王》发行商为“印象游戏”,因为那时候“雪乐山”还是纯粹的游戏研发商,《法老王》以及后来的《法老王:埃及艳后》,正是它被更多国内玩家所熟悉的经典之作。这之后,雪乐山凭借《法老王》系列成为了slg类型的引领者,同时其还发行了诸如《宙斯:众神之王》、《皇帝:龙之崛起》、《凯撒》系列等策略游戏作品。

    很多玩家朋友或许不知道,在游戏界有一个被比作“游戏奥斯卡”的奖项,名为“游戏界偶像”奖。这个奖杯由微软、索尼、任天堂、维尔福等科技行业及游戏企业赞助举办的the  game  awards年度盛典评出,每次评选一共21项大奖,每个奖项只能有五个入围产品,评比结果必须由全球28个国家的媒体共同选出,难度之大也说明含金量之高。

    “游戏界偶像”奖,堪比“好莱坞终身成就”奖,为该盛会最具重量级的一个奖项。2014年,肯·威廉姆斯和罗伯塔·威廉姆斯赢得首届盛会的“游戏界偶像”奖。他们是一对夫妻,更是大名鼎鼎“雪乐山”的联合创始人。领奖那年,肯·威廉姆斯已经58岁。这老两口在美国游戏界是风云人物,被誉为冒险游戏鼻祖,女性玩家特别喜爱的密室逃脱类型,他们在40年前就玩了。甚至苹果创始人乔布斯,都对肯·威廉姆斯及夫人十分敬重。1977年,乔布斯推出apple  ii计算机,在那个计算机略显专业的时代,当时年仅21岁的肯·威廉姆斯就是大名鼎鼎的一位黑客,深受乔布斯喜爱。

    两年后,23岁的肯·威廉姆斯与罗伯塔·威廉姆斯结婚,他们一起发表的apple  ii计算机图形学编辑器,至今还被使用。同年,也就是1979年,凭借在图形领域的技术天赋,夫妻二人成立“在线系统公司”,并于次年发布了全球第一款图像冒险游戏,它就是图形冒险产品鼻祖——《谜之屋》。

    最初的冒险游戏,是风靡于1977年的文字冒险游戏《巨穴历险》,当时肯·威廉姆斯的妻子十分迷恋这款游戏,这让在图形技术方面有一定见地的他,萌生了开发一款图形冒险游戏的想法。1980年,《谜之屋》上市并风靡全美,这款通过在密室中找寻杀人线索的游戏,以apple  ii为平台,在当时以24.95美元的高价,卖出15000多份。火爆程度和如今的《塞尔达传说:荒野之息》一样,促使不少玩家为了玩游戏而购买苹果电脑。那一年,游戏终于摆脱了文字束缚,进入了图形时代。

    自1980年《谜之屋》大卖之后,肯·威廉姆斯夫妇又很快发布了《巫师与公主》,这款游戏除了拥有图形化界面外,首次加入色彩元素。在同时期游戏制作拥有如此功底的,只有扶桑任天堂的fc可与其媲美。在当时,扶桑推出红白机,和美国电脑可以玩图形游戏,并称游戏发展史上欧亚两大标志**件。1982年,“在线系统”公司正式更名为“雪乐山在线”,总部也正式进驻加州。

    此后,至1996年,雪乐山逐渐步入黄金时期。这期间,雪乐山开发的《国王密使》作为首款采用伪3d技术打造的图形游戏,在84年获ibm出版,游戏收入归雪乐山,版税由ibm支付。理由是ibm认为只有这款游戏,才能证明当时ibm计算机的强大运算能力。不过,这款游戏在当时引发的热潮,除了伪3d图形界面外,还因为首次搭配背景音乐,提供游戏命令系统等备受好评。

    从84年开始,《国王密使》系列一直开发到1998年,历经八代,为pc游戏史上最为卖座的系列之一。90年代雪乐山开始和其他公司合作,其中就有发行《法老王》的印象游戏公司,他们也是《凯撒大帝》、《英伦霸主》、《中世纪领主》的发行商。五年后,强大的雪乐山直接收购了印象游戏,在1996年肯·威廉姆斯夫妇彻底脱离雪乐山公司之前,该公司已经拥有上千名员工,并垄断整个slg市场。

    然而不幸的是,因为树大招风,1996年雪乐山被cuc收购,随后在1998年,在资本市场的运作下,雪乐山又被整体出售给法国出版公司,也就是哈瓦斯通讯社。这家公司的名字可能很多玩家比较陌生,但它背后的主人正是游戏圈里臭名昭著的维旺迪集团。该集团擅长的经营方式,就是将有价值的公司拆解重组,从而再高价转售。雪乐山和当时的暴雪一样,被分割为五个部分,结果第二年就有两个工作室宣告倒闭,大批员工离职。也正是1999年开始,雪乐山不再开发游戏,只保留发行职能。

    2002年,雪乐山重组为“雪乐山娱乐”。尽管发行过《家园》、《半条命》、《霹雳小组》、《暗黑破坏神:地狱火》等热门大作,但因为失去了研发核心,最终在2004年8月正式解散。96年离开的肯·威廉姆斯夫妇,早已功成名就,每天环游世界享受晚年生活,而雪乐山的逝去,让slg市场进入了衰退期,至今没有复原。

    这就是维迪旺作为游戏圈毒瘤,做过的最大也最广为人知的一个案例。

    然而让人不能接受的是,搞死雪乐山还不够,下一个惨遭毒奶的便是暴雪。原时空98年那会,暴雪被维旺迪收购了,这让不少人替暴雪捏一把汗,暴雪大量员工因此出走,其中就包括了曾经的暗黑四巨头,北方暴雪也因此遭到了维旺迪第一波秒杀,接着,维旺迪的商人本性暴露无遗啊,他们把暴雪彻底吞进了自己的维旺迪游戏里面。于是,后来就有了动视暴雪,在维旺迪的那段日子里面,暴雪都快被搞死了。

    还好机遇来了,在13年的时候,维旺迪也不知道想出售动视暴雪股份,这时,暴雪抓住了机会,提出了回购计划,动视和暴雪第一次团结起来,从维旺迪手里回收了大量的股份,至此,动视暴雪彻底实现了自由。

    暴雪赎身成功之后,维旺迪可不会就此罢休,他们很快盯上了育碧,从15年开始,育碧就遭到了维旺迪的虎视眈眈,一点一点蚕食着他们的股份,育碧一看维旺迪,立刻明白他们想干什么,于是,他们采取了自救,开始了各种奶自己,可维旺迪是谁,怎么可能放弃到嘴的肉呢?

1...575576577578579...5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