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首先,咱们投资土地,是不会亏损的。是,我承认现在种地不赚钱,但那只是指普通情况而言。你们明白咱们华夏和西方发达国家在农业领域最大的不同是什么吗?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咱们华夏现在还处于小农经济。所有的土地都分给了一户又一户的农民,人均耕地持有量并不高,每人手里多则数十亩少则数亩。
土地小,产出少,农民们没有能力购买大型农业机械,所以所有的农业劳作全部依靠手工完成,劳动力也被绑在了土地之上。如果咱们能买到大量的土地,就算到时候甘河开发真的叫停了,那也没关系。咱们的土地已经连成了一大片,咱们大可以购买大型农业机械,到时候可能只需要十来个人就能把那一大片土地给管理起来。你们想象,这里面的成本将会下降到什么程度?
而且咱们家现在开着快餐店,目前光是生菜消耗量就达到了每天两千多斤,随着咱家的店不断扩张,这个数字还会不断的提升。更何况以后咱们要开发新产品,势必要不断加入华夏的传统餐饮,到时候需要的各种蔬菜更是会不断增加,如果咱们自己手里有地,是不是就能自产自销?跳过中间商环节,咱们能在买菜的环节上省多少钱?爸,妈,省下的就是赚下的,这个道理你们不会不懂吧。
再说下一个问题,你们担心咱家的店最后会被国家收走,我反倒不担心这个问题。就说咱们现在的销售额吧,每天保证两三万毫无问题,你们自己算算,这一年下来就是多少钱?如果咱们从银行贷款五百万,你们说这五百万咱们能不能赚出来?完全可以,对于如今的金波罗来说,一年五百万其实并不是什么困难的任务。
爸,妈,抵押贷款,咱们把贷款时间定为一年。一年之后,别说是本金了,利息咱们都赚得出来,你们还担心贷款会还不上?更何况咱们做了那么久的广告,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可能新的加盟商已经在来北桐的路上了。新的加盟商加盟,这又是一笔钱,还个贷款还不是轻轻松松?
周方远侃侃而谈,说得嘴干了,还拿起老爸的茶水喝了一口。
而周爸周妈,坐在沙发上已经完全被自家儿子给说傻了,他们两人一动不动的盯着周方远,等待他继续往下说。
周方远也没有让他们失望。
咱们再说这个开发计划,你们仔细想一下,十年前的北桐是什么样子?十年后的今天,北桐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城市要发展,规模必然是要不断壮大的。但是咱们北桐,西面是火山群,那里不适合城市扩张。北面和南面的话又没有什么村子和人口,不利于城市扩张。唯有东面,有大量村庄,道路也相对发达一些,已经具备了城市扩张的所有基础条件。就算现在这些土地不开发,你们想一想十年后是什么光景?
爸,妈,城市扩张是必然要征地的,咱们买下土地,就算是自己使用,十年后城市扩张的脚步走到咱们身边的时候,这也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你们要明白一个道理,金银会降价,土地却永久保值,尤其在咱们这个人口众多农业欠发达的国家,土地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而喻的。也就是说,这东西只要攥在手里,就只会升值不会贬值,所以这一次投资,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的,早动手早受益,爸,妈,我这么说,你们能明白吗?
为了劝说父母,周方远也是下了狠劲了,该说的不该说的,一股脑的全都说了出来。他就不信,这话都说到这个程度了,老爸老妈还会继续拒绝。
进入章评
114.开始行动
周爸周妈明不明白不重要,重要的是周方远把能说的已经全都说了。
如果老爸老妈这样都不同意,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难道继续磨洋工?日复一日的磨掉老爸老妈心里的担忧?那也太麻烦了,而且时不我待,眼看着文件下发的时间已经越来越近,再不抓紧时间,怕是真的要错过这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了。
好在周爸周妈没有让周方远失望,他们又一次的展现出了自己的成长。
前面说过,周爸周妈的想法是在不断改变的。
就好比说自家的地,他们原本很看重,后来因为快餐店日进斗金,他们反倒不在意土地了。再说以前他们一毛钱都要掰成两瓣花,可如今呢?55万买了一辆车连愣登都不打的,可见他们的视野已经随着事业的腾飞不断壮大了起来。
之前拒绝,只是因为这一次投入太大了,不仅要把家里的钱全部丢进去,还要去银行贷款,一个搞不好可能连快餐店都要赔进去,等于一夜之间就重新被打落凡尘,对于刚刚发达起来的周爸周妈来说,这当然是他们完全无法接受的事情。
可是被周方远这么一通解释,他们的脑子也转了起来。
其实周方远说的没错。
城市要发展,就北桐本地的状况,西南北三个方向都不太合适。西面不用说了,火山群,虽然是死火山,但这东西谁又能说得准呢?市领导除非脑子里抽风了,才会把城市向西面扩张。
南北两向的话,居民太少了,各种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如果城市要朝这两个方向发展,不是不行,就是代价有些大。反倒是东面,人口多,道路密,只需要少量的投入就能开发新区,而后世北桐市也确实是这样发展的。周方远重生前,北桐新区已经修建完成,大量的资本开始朝东城聚集,以一个四线城市而言,房价开盘价7000一平米,那已经不是开玩笑了。
可见北桐的市领导是聪明的,他们知道城市应该朝哪个方向发展。
再说金波罗,总店一天进账两万都没什么问题,现在多了七个分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会分薄总店的客流和利润,但周家还是赚大头的,一天下来,虽然还没有持续收入做对比,但一天三四万肯定不是什么问题。
周爸周妈只是之前没想到这一点,现在仔细想象,就说一天三万,一年下来就是一千万,这个数字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但现在已经很有可能成为现实了。就算这个钱打个对折,一年五百万,还清五百万的贷款也毫无问题。而且打对折什么的不大可能,最多是跌落到七八成的程度,一年七八百万的收入,还五百万的贷款还不是绰绰有余?
结果这么一看的话,还真是,买了地也不会亏,就算买地亏了,有店面在,每天都有活钱入账,一年到头,自家的快餐店也不会被银行收走。
但是,儿子啊,咱们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地道啊。咱们现在买了房买了地,如果到时候开发方案出来了,咱们还不人戳脊梁骨骂死?
周妈又提出来一个问题。
这也是很多人都会考虑的问题,毕竟人是社会性的群居动物,总会下意识的考虑自己的形象和在其他人心中的印象之类的问题,所以她的担忧不无道理。
但对于老妈的担忧,周方远却嗤笑一声。
妈,这都什么年代了?您的老思想该转变一下了,现在这个社会,就讲究个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你为别人考虑,别人可不为你考虑。而且咱们买房买地,都是正规的交易,你情我愿的,他们愿意卖是他们的事情,咱们不偷不抢的,就是告到天王老子那里,咱们也不理亏。
再说了,这就是情报的意义所在。古人都懂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如今就更这样了。咱们有渠道,有消息,有钱,就该着咱们赚钱。他们啥都没有,赚不到这份钱不是很正常的吗?谁要闹事儿,直接就找警察,咱们就走正规渠道,让所有人都无话可说。
而且咱们也是要担风险的啊,如果地砸在手里怎么办?虽然风险没有想象中的大,甚至对于咱们来说可能还不算什么风险。但现在的问题是,市里面并没有相关文件,咱们买地的理由又完全说得过去,那么咱们就等于是在承担风险了。他们种地不赚钱,那咱们来种,他们卖了地还能出去打工,你也说了,种地不如打工,咱们这是在帮他们啊,怎么能是坑人呢?妈,你呀,想太多了。
这
周妈被儿子一番话给说的无言以对。
然后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名为意动的神色。
儿子,你好好说一说你的想法,我们之前确实是有些盲目了,现在你好好说说你的计划,我们听听。
周爸也是有一股劲的,既然现在大部分的风险都被儿子三言两语解决了,他也有了干大事的闯劲,他强忍着心头的激动,开始询问周方远更进一步的详细计划。
周妈也是如此,毕竟如果真的能借着这个机会一步登天,她当然也会无比的向往。
看着父母这样的表现,再听着他们的话,周方远笑了。
他知道自己已经成功了一半,起码他已经说服了父母,而剩下的一半,那就事在人为了。
接下来,他就把自己的想法更加详细的说了一下,包括如何贷款,如何买房买地,如果开发计划受阻,他们如何发展这些土地等等,虽然他以前从来没做过这种事,也没搞过这么大的工程。但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啊,而且这种事情,到时候必然是要请律师和专业人员的,他只需要把自己初步的想法说一下就行。
周方远说的很认真,周爸周妈听得很认真,在这个小小的院子小小的房子里,在震耳的电视机的声音之中,周方远和自己的父母贴着耳朵,定下来周家未来的发展计划。
第二天,周爸和周妈就开始忙碌起来。快餐店已经走上正轨,虽然还没有专门的店长,但刘姐其实已经和店长差不多了,有她在,周爸周妈还是比较放心的。
前面说过,周家是个不小的家族,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族亲在。
周方远的二姑奶奶,就是老爷子的妹妹,周爸的二姑,他家的大儿子,周方远的小叔郑新正就在北桐市建设银行上班,当然了,二姑奶奶一家和周方远他们走的并不近,基本上属于那种每年上坟能见一面,然后过年老爸会去拜拜年,仅此而已。
周方远的这位小叔也是很久才能见一次,就是上坟他都不见得回来,所以两家人的关系很生疏。
可再生疏,他们终究是亲戚啊,血管里的血液,终究有一部分是相同的。所以当周爸找到二姑奶奶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后,二姑奶奶就把小叔办公室的电话给了周爸。
周方远的这位小叔是建设银行信贷部的小小信贷员,地位不高,也没个一官半职的,但他毕竟就是管这事儿的,和上级领导也能说得上话。
周爸怎么谈的贷款周方远不知道,毕竟他还要上学,但可以想到,贷款一定不难。
首先,金波罗在北桐是最有名气的名营企业之一,而且运营状况良好,盈利能力也很强。这种企业在银行眼里是优质企业,银行最喜欢给这种企业贷款。因为这一类企业你不用担心他还不起钱,就算真的还不起也没关系,这样的企业本身就是一个下金蛋的老母鸡,银行很乐意把这样的企业纳入自己的手中。
当然了,贷款名目不是买房买地,而是用来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怎么说呢?贷款名目和款项使用是有些不符的,但这种事情本来就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嘛,有几个人会真的追究?别说现在了,就是到后世还不是有很多企业和个人贷下款之后做了别的事情?银行不在意这个,他们只在意贷出去的钱能不能收回来,仅此而已。
其次,现在银行也不好过啊,随着国企的大量破产,各种烂账坏账几乎堆满了各大银行的文件柜,想象一下这里面是多大的一笔钱?基本上哪个银行如今都在发愁呢,现在周爸主动提出贷款一年,虽然还是要往外借钱,但周爸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存在还不起钱这么一说。所以借钱等于是赚钱,银行傻了才会不干。
而周妈则是开始悄悄的在村子里走访,以串门为名义,开始悄悄的调查各家的是否有买房买地的意向。然后不露痕迹的说明自己的来意,当然了,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嘱咐这些人不要出去乱说。方法也很简单,就告诉他们如果别人家知道这个消息,想要以更低的价格卖房卖地,周家到时候可就选其他人家交易了。
当然了,具体的流程周方远还是没有太多关注,他相信老爸老妈这种事情还是能做好的。
他现在正在为另一个问题而头疼,那就是该买什么礼物呢?三哥乔迁之喜,自己上门做客的话是一定要买礼物的,可是买什么礼物却让他有些发愁。
进入章评
115.三哥的新家
三哥乔迁之喜这是大事儿,上门做客可是需要带礼物的。
但是带什么礼物呢?周方远有些发愁。
下学之后他没有急着去三哥家,而是在大西街逛了起来。他的目的地是清远大厦,这清远大厦现在算是北桐排名比较靠前的商场了,里面什么都有,达到家电家具,小到一把剪指甲刀,这里一应俱全。
周方远跟着人群一点点的挤进商场,一进门,扑面而来的热气和臭气就让他几乎窒息。他也是花了好长时间才适应过来,然后立刻在人群中穿插,找最近的路,很快就冲上了四楼。
清远大厦一共五层楼,每个楼层当然都有各自的分工,其中第四楼是专门销售各种高档品的楼层。市面上能见到的名牌服饰还有各种礼品,比如说烟酒茶叶等,都集中在这一楼层。
周方远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确定了给三哥的礼物。
首先档次肯定是不能太低,现在他家有钱了,再买便宜东西就有些不好看了。虽说礼轻情意重,但那基本上是穷人的托词,换做是谁肯定都喜欢值钱的礼物吧。
其次,衣服不能买,他不确定人家喜欢什么衣服。
再次,手表和茶叶不能买,手表代表钟,送钟可不好听。茶叶的话,三哥本身不爱喝茶,这是所有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的。
那么最后的可选项就非常少了,烟酒打火机,就从这三者之中选择。烟和打火机对身体都没什么好处,酒其实也没有什么好处,但如果适量喝酒的话,其实对身体多少还是有点益处的,所以周方远在四楼逛了一圈,就找到了一家卖红酒的店。
虽说是红酒店,可走进店来却能发现,这里什么酒都有。而且还不全是高档酒,就连北桐本地的啤酒这里都有。周方远觉得很搞笑,试问这里可是大商场啊,有几个人会进来买啤酒?
所以说清远大厦的问题就在这里,对自己完全没有任何定位可言,杂七杂八的东西塞满了整个商场,结果导致整个商场毫无档次可言。这家红酒店就是很好的明证了,看上去就跟东关批发市场似的,试问那些上层人士会来他这里买东西吗?也难怪它明年就会关门倒闭了。
不过这和周方远没关系,他在店里面逛了一圈,挑中了一瓶红酒。上面一个汉字都没有,一水儿的外语。根据店老板介绍,这是从法国进口的红酒,到底是不是法国的周方远不知道,但就这一瓶酒就需要两百块钱,都跟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差不多了。
这个价钱周方远比较满意,不算太贵,但档次也不太低。
这酒我要送人,你这里能给我包起来吗?
当然可以,你等我下。
店铺老板点点头,然后转身跑到了里面,十几秒以后重新跑出来,他手里已经多出了一个木头盒子。木头盒子就比酒瓶稍微大一点,做工很精细,看上去感觉不错的样子。外面还有一个黑色的布袋,布袋上还有一个酒的logo,总之看上去感觉还挺好的。
交了钱,提着装红酒的小木盒,周方远朝三哥家走去。
三哥家在少年宫后面,同样是在大西街之上,只不过那条巷子很深,周方远走了二十多分钟才走到。
找准了楼号和房门号,周方远上前敲门。
来了!
很快,里面的木门就打开,三哥看了周方远一眼,连忙把外面的铁栅栏防盗门也一并打开。
你怎么这么慢?于禁早就过来了。
这不是给你买点乔迁之礼么?给,接着。
周方远一边进门,一边把红酒递给了三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