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爽新人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老眼儿

    周方远倒是很平静,他知道这次贷款肯定不会有问题,银行也必然会通过,对于早就知道的答案,他实在是激动不起来。

    哦,那挺好呀,你们准备贷多少钱?爸,妈,我可和你们说啊,咱们要么不动,要动的话手笔就要大一些,否则白白浪费了这次机会,没啥意思

    一千万!

    嗯,一千万?!

    周方远本来还不怎么在意呢,结果当这个数字从他口里重新重复一边的时候,他才猛地反应过来,然后一脸不敢置信的朝老爸看去。

    爸,你不是和我开玩笑吧,你真的贷了一千万?

    当然是真的,材料都已经交上去了,而且张科长答应给我走特批,以最快的速度通过审核

    周爸的语速比平时快不少,显然他现在实在是非常的激动。但他的腿在抖,也证明他心里是很忐忑的,毕竟一千万实在不是一个小数字,放到半年前,这样的数字他们可能也只是能听一听而已,但现在这笔钱就要到他们手里了,恐怕换做是谁都会激动之中带着忐忑,忐忑里面夹杂着激动吧。

    爸,能和我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吗?之前不是五百万你们都有些不想贷吗?为什么现在连一千万都敢贷了?

    周方远放下书包,走到老爸身边坐下,伸手按住他正在颤抖的腿,同时用右手在老爸的后背上轻轻的抚摸了两下,周爸的情绪果然稍微冷静了不少。

    其实,其实这也是张科长劝说之后的结果。我开始确实挺担心的,不过他也说了,贷款是可以延后还款的,说是叫什么贷款展期,我也不大明白,总之张科长说,如果到时候真的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无法一下子把钱还上,就可以申请延长还款期,只要银行可以肯定咱们是有还款能力的,那就可以办理还款延期。

    对了,儿砸,咱们贷款要贷多久啊,张科长说了,如果咱们需要的话,他可以为咱们办理长期贷款,如果是长期贷款的话,这个还款延期能增加三年呢

    你们看吧。

    周方远笑着摇摇头,爸,我各人觉得咱们贷款一年就够了,到时候就算一年头上咱们凑不够钱,延长一年也足以把钱凑齐。当然了,年长也有年长的好处,虽然利息更高,但咱们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周转资金,而且那一千万的贷款放在自己手里,咱们还能做更多事情来赚更多的钱总之,这个贷款时间你们决定,短期中期长期,各有各的好处,你和妈商量就行。

    话是这么说,不过周方远知道,以老爸老妈的性格,必然会选择长期贷款,而且到时候指不定还会故意延期还款,原因很简单,他们做事图稳。宁愿增加利息,也要把时间延长,这样单一年份内,他们需要还的钱就会相对少很多,压力也会一下子降低到极限。

    对此周方远不做任何表态,父母自己去拿主意吧,反正是无关痛痒的事情而已。

    而他也没猜错,果然,当第二天周爸再去银行的时候,他把贷款时间定成了五年,这时候建行的长期贷款利率是756,也就是说周方远他们贷款一千万五年,每年的利息是75万,五年下来就是不到四百万。也就是说,五年之后,他们要还给银行一千四百万。

    这已经很好了好吗?五年的时间,一千万啊,能制造多少利润啊。区区四百万的利息,那真的什么都不算好吗?而且对于金波罗这样可以称得上是环境产业的快餐店来说,四百万,那真的不算事儿。

    所以周爸最终做出决定,就贷一千万,贷五年!

    张科长也很爽快,或者说他对这样的优质贷款客户已经期待很久了,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

    贷款非常的顺利,三个工作日之内就能下款,就算现在银行坏账烂账很多,但这并不代表银行没钱啊,银行有的是钱,只是有时候为了降低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以及保证金融体系的稳定,他们会偶尔紧缩银根而已。但对于金波罗这样的优质客户,那一切都没问题。而周方远的那位郑新正小叔也能因此获得不少的收获,最起码在他的档案里,他又能好好的添上一笔了。

    回到家里后,周家一家三口自然是举杯欢庆,不过他们不敢声张,毕竟关系到上千万的钱财,一个搞不好他们一家就会被有心人给盯上,所以他们只能忍着,在家里悄悄的庆祝了一下。

    三天后,一千万到账,周妈立刻开始行动,之前已经谈好的愿意卖地的村民多达十几户。周妈和周爸相互配合着,开始悄悄的和这些村民们做交易。

    这个年代还有一个后世没有的好处,那就是很多法律还不健全,而且监管也不够严格,有很多的漏洞可以钻。甚至就算到了十几年以后,也总还有人能钻法律的漏洞,关键是看你有没有这个钻漏洞的本事。既能钻进去,还不被追究,这可不是有钱就行的,主要得有关系。

    周家的关系还算不错,所以按照周方远的想法,其实不必那样小心翼翼。

    但老爸老妈担心出问题,执意要悄悄的来,对此周方远不好说什么,他们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吧,他总不能什么事情都管啊。

    兴旺村共有村民上百户,有农地两千亩左右,河滩地大约一百多亩的样子,就按一亩地2000的算,一百亩全都买下来也不过20多万,其实也没几个钱啊。所以说,这年代的北桐市,耕地压根就不值钱。当然了,如果是上好的农田那自然要贵一些,但河滩地说实话,算是比较差的地了。主要是甘河现在已经成了一条臭水沟,搞养殖完全没可能,而河滩地水分大,北桐这边地处黄土高原,作物都比较耐旱不喜水,所以河滩地只能种种菜什么的。和真正的好耕地相比,还是差了不少的。

    所以周家花了没几个钱,就把兴旺村的河滩地买得差不多了。只有那么两三户人家死活不愿意出售,不愿意出售那就算了。周家买地的标准就是你情我愿,人家不愿意卖他们也不能强求啊。

    买完了地就是买房,这个比较困难一些。毕竟连带宅基地以及建筑,一套卖个几万块钱,刚好够到城里面买一套很小平米的房子。一下子没了院子,房子的面积也少了很多,所以不少人起初都不愿意卖房。

    最后还是周妈一咬牙,直接把价格往起提了一些,按照平米算,连房子带院子,只要能达到一百平米的,一套7万块钱。而农村哪一家没院子啊,所以他们买一套房子的价格,基本上在8万甚至更多。不过这样一来的效果也是明显的,才短短三天的时间,就有十几户村民同意卖房,而且双方也很快完成了交易,并切在村委会进行了报备。

    这样一来,周家的举动自然被有心人看到了眼里。

    这其中就包括刘老五。

    他确实是从某些特殊渠道听到了一些风声,原本他还准备悄悄的买一两套试试水,谁知道刚刚入手一套,就被卖家找上了门,也就是三哥了。虽然这事儿最后不了了之,但他那时候就知道,可能这事儿还真的有些说道。

    结果还没过几天,周家开始大批量入手房屋和土地,动作之大,前后一个星期左右,就把兴旺村的河滩地给扫了个干净,宅基地也入手十几块,可以说是兴旺村自建村以来,最大规模的土地交易了。结果等他想要出手的时候,周家已经把价格提了起来,而且河滩地是没有了,要买只能买宅基地。

    这刘老五就是弄了些钱,但也只是小数字啊,他就是倾家荡产也只能够买三四套的样子,结果一下子就被周家给顶的不敢出手了。

    而周家这么大手笔的花钱,兴旺村没几个人注意不到,更何况村委会里还有几个大嘴巴,就这几个人也足以把这事儿嚷嚷得满世界都知道了。

    起初周爸周妈还有些忐忑,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发现大家只是讨论这件事而已,并没有什么人插手。于是他们彻底放下心来,百平米又提价五千,结果入手的房子越来越多,很快就超过二十户,宅基地面积加起来已经超过了三千平米。

    也有好事之人过来打听情况,周家人却早已经统一了口径。

    买地,就是为了把地整合起来,用来大面积种菜。现在金波罗火爆北桐,每天的用菜量极大,所以这个理由是完全说得过去的。至于说买房,一家人讨论了两天,最后统一起来的口径是想要盖大别墅。这也很正常,有钱了,想要享受生活了,小门小院的不够住,想改个超大的别墅,国家也没有哪条法律不允许这么做,所以这个理由说出去,足以堵住所有人的嘴巴。

    只是这样一来,周家就显得有些烧包了,好似有钱都不知道要怎么花了一般。长此以往,毫无疑问会给他们扣上一个暴发户的名声。但是有什么办法呢?总要找一个理由自圆其说吧。而且以后周家是个什么情况谁知道呢,别人爱说什么说什么去吧,他们现在已经过了在乎其他人看法的阶段了。

    进入章评




118.成了大地主了
    兴旺村就是个小村子,说白了就只有百十来户人家而已,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想进城里面住。所以能买到十几户人家的房子和地,影响范围几乎已经等于整个村子人口的五分之一了,买房买地的行为到了这个程度其实已经差不多了,兴旺村也不可能有更多的东西供周家人消费。

    于是周爸周妈自动就把目光放到了其他村子,在农村,土地是属于集体的,各人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征地的赔偿款也只会给本村人。像周家这样的外来者,就算现在签下了协议,买了房卖了地,其实也是不合法的,到时候其他村的村领导完全可以单方面撕毁所有的协议,国家的法律都支持他们。

    所以周爸周妈想了个办法,首先是周妈那边,他们一家三口本来就是农户,周妈的户口原本是在三水村,也就是周方远姥爷家所在的村子,她的户口在结婚后迁到了兴旺村。

    如今周妈的户口又重新迁了出去,迁到了距离兴旺村只有一街之隔的红旗村。然后周妈效仿在兴旺村的动作,二话不说直接开始拜访兴旺村的村民。因为两个村子本来就挨得非常近,而且周家现在有钱了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所以她登门拜访,基本上不会有人将她拒之门外。周妈也不废话,不管到谁家,开门见山就说卖房卖地的事情,偏偏她的动作太快了,兴旺村发生的事情还没有怎么传到这边。所以对于周妈想要买房买地,而且还是高价购买的行为,红旗村有不少村民都很意动。

    周妈趁热打铁,表明自己随时可以交易。于是乎,周妈把自己的户口转到红旗村的三天之内,就有最少十多家红旗村的村民答应出售自家的房子和土地,并且很快就签好了协议,也收到了钱。当然了,周妈也并不是让大家立刻就搬出去,她给她们留够一周的时间,一周以后必须搬出去。

    对于这个要求,大家也没有什么异议。就算买房子需要装修,也可以先租房住啊。而且说实话,就现在的北桐市而言,只有极少数的高档小区的住户才会对自家的房子进行装修。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家里是水泥地面,墙上是四白落地,也不吊顶什么的,连鞋柜都不见得有,几乎没有木工活,基本上是只要打扫干净就能搬进去住。

    所以这一周的时间,其实就是给大家买房子用的。

    前后只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周家就在兴旺村和红旗村买下了将近300亩的河滩地,也就是一块长达六公里,宽30米的土地。一亩地2000元,300亩的河滩地花了周家六十万。还有超过两千亩的耕地,基本上两个村子里能买到的耕地都被周家买光了,这些耕地有好有差,平均3500一亩,这一下子就花出去700多万。

    再加上两个村子能入手的宅基地,加起来大约有30多块,一共有三千多平米的样子。其中大部分是一百多平米的地块,每套8万,少数比较大一点的,9万10万不等。三十套房子,花了周家不到300万的样子。

    结果就是刚刚贷到手的一千万,不过半个月的时间就花光,周家又重新回到了原本的状态,手里还有一百多万的存款。多了一千万的债,但却在村里多出来三千平米的住宅用地和2300多亩的耕地。如果放到古代,他家这土地规模,已经十足十的大地主级别了。

    当所有的交易全部完成,交易合同全部存入银行的保险柜之后,一家三口长长的舒了口气。站在地头,看着面前广阔的土地,一想到这些地已经全部属于自家,周方远一家三口心里的成就感那就不用提了。

    而另一边。

    周家的动作虽然足够隐蔽,但很快还是引起了村子里的各种纷纷议论,毕竟一下子搬走十几户人家那不是说笑的。再加上村领导和刘老五的对外宣传,周家的举动很快就居村皆知。于是大家纷纷猜测,周家买这么多的房子和地到底是要做什么。

    虽然周爸周妈也不是的对外释放自家商量好的错误信息,但这些信息如今可是连普通人都骗不过去了,更何况村里还是有人知道些端倪的。比如说已经知道些消息的刘老五,再比如说村领导,能当上领导的人终究和老百姓是不一样的,思维方式就不一样,他们在发现各种异象之后,第一时间不是瞎猜,而是用官员的思维模式去思考,去探究,所以很快,市里面准备开发甘河两岸土地的消息就出现在了兴旺村。

    这下子可就了不得了,已经把土地和房子卖出去的人家不少人都找了回来。周爸周妈自然是不肯取消交易,就和之前的刘老五一样。结果这些已经卖了房子和地的人就开始折腾起来,整天不是堵门大骂,就是各种哭天喊地的。

    才两天,周爸周妈就忍不了了。

    他们首先选择了报警,由警方介入来驱赶这些闹事儿的人。其次他们火速在市里面租下了一套已经装修好的房子,前后只用了两天就搬离了兴旺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躲开漩涡的中心,毕竟这里人多眼杂,而且还都是些邻里街坊的,一家人整天在这儿挨骂让别人看是好玩啊?

    周妈还因此给气病了,不停的埋怨周方远净给出馊主意,并说早知道就不这么做了云云。

    对于老妈的埋怨,周方远只能苦笑摇头。他还能说什么呢?反正开发消息估计用不了多久就会正式发布下来,到时候他们家因此赚到了钱,老妈就不会继续这样了。

    再说三哥,在被周方远提点之后,第二天就去了一趟银行,而且果然如周方远所说的一般,很轻松的就带出来200万的贷款,加上他手上的存款,一共230万。这段日子周爸周妈在两个村子里大肆买房买地,三哥也借机跟在后面发点小财。他一共买了500亩的耕地,花了170多万,又买了位于犄角旮旯的宅基地,价格相对便宜一些,但也花出去了五十多万。

    这么一来,三哥手头上的钱也花了个干净,现在两家人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坐等开发文件的下发。

    而两个村子里空闲的土地,也基本上全都落入了两家人的手中。像是很早就得到了消息的刘老五,起初因为不确定消息是否准确,不敢随意出手。后期因为周家出手,他大致上能判断消息是准确的了,但却被周家的大手笔给惊到,再往后房价地价都被周家给抬了起来,就凭他手上那点钱,即便是想上手,也已经没有上手的资格。而且周家松手速度既快又猛,便是他咬牙想要硬上,留给他的,也只剩一下鸡肋骨了。

    至于说为何政府的文件保密措施居然做的如此之好,还有为什么没有其他人过来和周家竞争,这里面就必须要说一下北桐市的政府高层了。

    北桐市的市高官冯正祥,是土生土长的北桐人,他的履历就不说了,总之这人在成为了北桐的市高官之后,就算是成了北桐市的土皇帝了。北桐市在他手里,不仅没有任何发展,反而在不断的后退,原本北桐市是北山省的第二大城市,仅次于南隆市。结果如今北山省南部的临江久安和山中等城市开始迅速崛起,北桐不仅不进步,反倒在不断后退。

    如今的北桐市,在整个北山省内都已经沦落为二三线城市,放眼全国,那是妥妥的四五线城市。

    而新来的市长刘长智,是真正的年轻有为之人,他很希望自己能更进一步,也希望能够让自己治下的城市焕发出新的光辉。只是他这样的行为,在冯正祥的眼里,无疑就成为了一种挑衅。

    冯正祥当市高官已经是第三年,而刘长智是去年年初的时候才来北桐市的,两人在去年一整年的时间里斗法,几乎每个北桐人都知道。而所有刘长智想要做的事情,冯正祥都会加以阻碍。

    这甘河改造工程,就是刘长智的一个重要目标,两人在这个项目上的斗争那就别提了。

    总之,冯正祥是市高官,又是本土干部;而刘长智是市长,且是外来户,所以市里面的大小官员都不看好刘长智,也基本上没人认为他真的能把这件事做成。

    可结果呢?

    多年之后,人们说起这件事来,有人说是省里面的领导发话了,也有人说这个项目就是冯正祥落马的真正原因,总之,甘河改造项目在僵持了大半年之后,就在今年的三月份突然得到了通过。非常突兀,市里面的一干领导根本来不及反应,那些富商更是落后了好几步。
1...6970717273...58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