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老茅
吕宋岛眼下是大隋海军所能到达的最远岛屿,岛上森林密布,只有一些土人活动,此时并没有形成国家,只是以部落活动。
海军于大业二年,也就是六年前登上该岛,由于岛屿太大,海军足足用了大半年的时间才绕岛屿勘察了一遍,最终选择了后世的马拉尼地区登岛,如今经过六年的时间发展,吕宋已经有一万多人口,这些人,除了属于海军的这部份人员外,七成是属于朝庭流放的罪犯,只有三成是主动移民的普通百姓。
这一次,除了京城申国公府有数百人流放外,加上外地和前线都有李氏的官员被撤职流放,前前后后共有数千人被发配吕宋,直到半年后,这场风波宣告结束。
皇帝的这番处置吓坏了不少官员,不少人认为若没有高颍等人的求情,李氏必定要满门抄斩,即使有人求情,李浑叔侄三人还是斩了,落得个全家发配的下场,虽然不置于断了香火,不过,发配到了吕宋大岛,能否有机会重新踏入中原都是一个疑问。
许多人对吕宋谈之色变,其实以吕宋的条件,生活远比国内容易,那里土地肥沃,地广人稀,而且阳光充足,庄稼只要播下有收成,甚至不用劳作,单靠采摘野果就能过活,为了鼓励百姓移民,杨勇还下令官府免费提供耕牛和种子,开垦同来的田地十年不收税,而且由于水师的经常停靠,这里还成为海军的一个基地,自愿迁移过去的居民,每五年有一次机会免费搭乘海军的船只返回中原。
尽管有这么多优惠,愿意去吕宋的普通百姓还是廖廖无几,六年来,每年自愿迁移的百姓不过数百来人,毕竟故土难离,现在大隋又正值国力蒸蒸日上之期,南方许多地方还是不毛之地,国内可供开垦的土地不少,又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远走海外。
不过,这种情况随着第一批五年期已过的居民返回已经得到了改善,这批人属于最先移过去的百姓,几乎每个人都发了一笔大财,回来之后颇有衣锦还乡的感觉,许多人也看得心动,到今年已经超过一千多人自愿迁移吕宋了。
先前去的人能发财很简单,这里的土地几乎是无穷的,而且有一个海军基地存在,需要大量的物质,多余的物质还可以用海船运回来,只有要你能开垦出农田,不论种什么都不用愁买不掉。
而且安全性也不成问题,岛上虽然有许多土人部落,这些土人部落几乎还属于原始状态,工具极具简陋,许多人都使用着骨制和木头的武器,全靠打猎采摘野果渡日,开始这些人对于隋人的到来极不友好,不过,当看到隋军手中发出锋利光芒的兵器和身上穿着威风凛凛的铁甲之后,土人的这种不友好顿时变成了恐惧,他们几乎下意识的就知道这些人不好惹,手中的兵器远比他们石头和骨头所做的兵器要锋利,身上的铁甲更是让他们的兵器无可奈何,几个不姓邪的部族攻击隋军,遭到隋军毁灭性的打击,土人更是心惊胆战,离隋军的聚集地远远的。
开始头一年,除了几场有限的交战外,无论隋军还是普通民众和土人之间几乎没有什么交集,不过,随着时间推移,一些大胆的土人开始与隋人交易起来,他们对于这些新来之人一切东西都好奇,从身上穿的衣服,使用的工具,手中的兵器,新奇的食物,还有开垦的农田……
土人们能拿出的东西无非就是一些兽皮,鹿角等物,而隋人能拿出的东西却是丰富多彩,这导致双方的交易非常不公平,一把斧头,一口铁锅,一小块棉布,丝绸通常要交换土人手中十数张兽皮,鹿角,而一张上好的兽皮运回中原,起码也值十余口铁锅。
偏偏土人们对于有机会换取这样的铁器,布匹都是争先恐后,这导致一些土人拿不出东西交换后干脆用劳力换取,许多土人就这样成了隋人的半奴仆,到了第五年这些最先到吕宋的隋人家中谁没有十几个土人奴仆,出门都不好和人打招乎。
有了土人的帮助耕种,又有了海军不限量的收购,这导致普通的隋人也很快暴富起来,能下定决心第一次到海外来的普通隋人,家境多半不会好,等他们回到家乡一转,引起的哄动可想而知,以前尽管官府宣传的如何如何好,只是没有实例,大家总是半信半疑,这次看到那些原先远不如自己的人发达,许多人也心动起来,迁移的人几乎比往年番了一番。
不过,以前不论是自愿迁移过去的人也好,被朝庭发配过去的人也好,几乎都是目不识丁之人,没有文化,纵使现在比土人先进,到最后恐怕也当真成了蛮荒之地,一旦土人团结起来,这个大岛恐怕不归大隋所有。
这次朝庭半年之间发配了数千人,其中有五十多人原本是陇佑李氏出身的官员,还有上百人读书识字,这批人的素质可以说远比以前要好,到了岛上,他们才可以将大隋的文化传播过去,将岛上的土人同化,最终才会使这座大岛牢牢的成为大隋领土。
其实没有高颍,苏威这批老臣的求情,杨勇也不可能将李氏连根铲除,杀人容易,只是现在大隋的人口本来就不足,何况自杨勇登基虽然大力发展教育,只是真正识字之人还是百里挑一,而象李氏这样的大族,读书识字之人颇多,就这么杀了未免太可惜,如今顺水推舟,算是一举两得。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逆隋 第八十七章制度确立
李氏族人几乎全体发配,无疑在吕宋鸟岛上会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只是杨勇却不用担心,一是朝庭会继续加大往吕宋岛上的移民,到了一定时候要配发官员,二是有海军基地在吕宋,可以就近监视,而且除了李家,卫文升连同卫氏家族的也同样被发配到吕宋,卫氏人数虽然比李氏要少得多,不过,卫文升尚在,而且还保留了一定的爵位,可以说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经此一事,两家几乎没有和好的可能,杨勇自然不会担心李氏有什么兴风作流的可能。
大业八年的十月份,随着中举的士子赶赴各地上任,大隋的第一次科举顺利完成,从中举的士子名单公布到官员上任,中间有间隔半年左右的时间,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杨勇吸取了后世僵硬化的科考教训,士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虽然从千军万马中选拨出来,却不通世事,赶任后权力操从于地方小吏手中,自己只会作泥塑木偶。
这样的官员自然不是杨勇所需要,也不是一个王朝所需要,虽然现在科举的内容比历史上要大大充实,可是杨勇也不认为这些士子没有经过培训马上就能处理各项衙门事务,作为第一次开创科举的皇帝,杨勇有必要给后世留下更加合适的制度,现在官员要处理的事情远比后世要简单,毫无疑问,经过半年左右的时间培训,基本上可以让中举的士子对于自己以后的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一些实在不适合为官之人,朝庭也可以不授予官职。
为了防止被淘汰的人承受太大的刺激,杨勇还是作好了补偿的准备,基本上是多赏赐财物,以示朝庭的恩德,无论如何,如果有中举的士子最后淘汰,对个人,对朝庭都是一个巨大的损失,想想就知道,一万多士子赶赴京城,只有二百人中举,而这一万多士子又是从更多的读书人当中选出来,而且以后的读书人会越来越多,其间的花费简直无法统计,若是对中举但不适合为官的士子简单打发,确实不合适。
不过,好在这次中选的二百名士子都不是那种死读书之人,从公布科举到考试,中间仅有仅仅的两年时间,扣除士子赶路和其他原因耽搁的时间,实际上只有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考试的内容又是如此丰富,能从中脱颖而出之人,基本上都是聪明之人,倒也没有人在培训的这半年时间被淘汰,倒是让杨勇松了一口气。
这些士子除了一小部分留在京城外,多半要下放到地方,下放到地方的官员都是从最低层做起,他们并没有资格担任一县之主,担任的都是从九品的官职,下县县尉,中县署丞,书数学博士等职,唯有一人却一下子从七品官做起。
不过,却没有人对此人有何羡慕,反而看着他的目光充满同情,这个人就是这科差点卷入泄题案中的刘元进,他要去的地方是吕宋,直接担任吕宋的主官,皇帝已经决定在吕定宋设县,以吕宋现在的人口,即使是县也只是一个下县,皇帝却将之直接指定为上县,其主官一切待遇都与上县县令相同。
对于这个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却没有人愿意接住,无论是现任官员还是一般士子,无不视吕宋为畏途,许多人宁愿做一个小吏也不愿去吕宋接任县令之职,唯独刘元进却主动提出担任吕宋县令。
对于刘元进的想法,朱燮差点以为好友疯了,只是刘元进竟然自己提了出来,他就是劝解也没有用,只能为刘元进叹息不已,以为刘元进受到了刺激才会如此。
听到有士子请求担任吕宋县令,皇帝闻之大喜,亲自召见了刘元进,对其大加勉励了一番,尽管如此,还是没有人看好刘元进,或许三五年之后,这个刘元进就会被皇帝彻底遗忘,一辈子待在那个蛮荒之地。
时间过得很快,大业九年、十年、十一年……一直到大业十五年,就这么平平常常的过去,期间在大业十一年,大业十四年又分别举行了一次大考,大业十一年录用士子一百二十名,大业十四年共录用士子一百五十名,自此,科考已经深入人心,制度也确认下来,每三年举行一次大考,录用的士子在一百至二百名之间。
大业十五年时,头一批录用的士子已经为官七年了,许多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升迁,一此升迁快的人已经迈入五品官员的门槛,成为朝中高级官员,低一些的也做到了六品,七品,这批官员的政绩在各级官员中本来就比较优秀,又因为同为科举出身,容易抱成团,加上皇帝的特意关注,升迁的快也是理所当然。
现在朝中科举出身的官员还属于少数,总共也不过数百人,各个世家也不再对科举有所抵触,在他们看来,科举录用的人数到底有限,对他们利益的损害也有限,这些年,朝庭已经彻底将朝鲜半岛平定,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都成为历史,土谷浑也被大隋于大业十二年收入版图,而西突厥由于不能抵挡大隋的兵锋,开始比历史上提前了数十年的西迁,至于西突厥提前西迁,还能不能在欧洲站稳脚跟,那就不是杨勇考虑的了,限于现在的交通条件,大隋不可能追杀西突厥人到欧洲去。
新得到这么多的领土,朝中所需官员自然也大为增加,仅靠科举出身的士子根本无法填补空缺,大量的官职还需世家出身的子弟以及依靠军功提升起来的军官担任,杨勇不是不可以多录用士子,只是没有这个必要。
眼下大隋还属于扩张期,科举又是刚刚开始,若是现在大量录用士子形成定例,到以后录用的士子必定越来越多,而官职有限,不可避免的象后面的宋一样产生大量的冗官冗员,何况减少录用士子的比例,还可以缓和皇权与世家的矛盾。
只要科举进行下去,终究大部分文官都会从科举产生,或许数十年,或许上百年,数百年,眼下其实无论是世家还是普通百姓,对于科举出身的官员都会高看一头,这也导致了许多世家子弟发奋读书,视科举才会正途。
这是杨勇登基的第十四个年头了,恰逢杨勇五十大寿,皇帝的生日在十月份,从六七月份开始,京城明显着热闹起来,先是外国使节陆续来到,接着是偏远地区的官员或委托亲信,或亲自入京为皇帝祝寿。
这些年,周边各国国主都过得心惊胆战,大隋兵锋所指,各国无不披靡,好在大隋用兵的方向一直在北方,南方各国如林邑、真腊、骠国、六诏一直平安无事,不过,随着大隋对南方的开发,海南已建立了海军基地,大隋的海军经常驶入林邑,真腊等国海边,让这些国家不得不重新紧张起来,借着这次大隋皇帝五十大寿的机会,各国自然要派出使节道贺,尽量拉近与大隋的关系,防止大隋兵锋指向自己。
为了讨好大隋,这些使节无不带着各国特有的珍禽异兽进京,大象、孔雀、宝马、白虎……应有尽有,倒是让京城的百姓大开了一回眼界,许多官员也乘机大拍皇帝马屁,视各国使节贺寿和献上的各种珍禽异兽为祥瑞。
对于各国使节进京为自己贺寿,杨勇并没有太过在意,吩咐理藩院好生接待,各国献上来的礼物也一一笑纳,给各国赐回礼,不过,别想有加倍赏赐这种好事,皇帝在对外方面一向小气,所赏赐的东西多是一些玩赏之物,价值能有各国进献物品的一半就算不错了。
对于皇帝的小气,理藩院的官员颇有微词,天朝上国,富有四海,岂能如此小气,岂不是让外藩看轻,刚开始时,他们简直不好意思将赏赐的物品交到各国使节手中,不过,皇帝的传统一向如此,理藩院的官员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将东西给他们。
那些来京的使节对大隋皇帝能收下他们的礼物却是异常的欣喜,丝毫不在意皇帝的回礼,在他们看来,大隋皇帝只要收入礼物,自然就不会派兵攻打自己,确实也是如此,大隋一直没有攻打他们。
这天,京城东门又是一队人马驶了过来,这队人马显得风尘仆仆,每个人都骑着高头大马,穿着军衣,马上横放着兵器,中间护着两辆马车,其中一辆载人,一辆却是载着码的高高的箱子,一看就知道是外地进京给皇帝贺寿的官员。
对于这些陆续来到京城的官员,百姓们已经习惯了,除非有外国使节装截各种珍禽异兽进京,才会引起百姓的兴趣,城门口的士兵也只是稍为看了一下对方的文书,见到文书无误,马上挥手放行,连多看一眼的兴趣也没有。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mei222 (长按三秒复制)!!
逆隋 第八十八章触动
这队人马通过城门后,拉货的马车这突然一摇晃,一个木箱子从马车上摔了下来,顿时箱子破裂,从里面滚出许多金黄色,大约小孩拳头大小的东西来,这些东西一头大,一头小,显得怪模怪样。
“咦,这是什么东西?”周围的人忍不住围观起来,对着地上掉下来的东西啧啧称奇,京城百姓自许见多识广,只是对这种奇形怪状的东西却从来没有见过。
一人忍不住从地上捡了一个起来,拿在手中捏了捏,软的,同时上面流出了汁水,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那人拿在手中翻来覆去的查看,从香味来看,这个东西最可能的是水果,只是他从来没有见过如此清香诱人的水果,想咬又有点担心,双手摩擦间,手上东西的表皮已裂开,露出鲜美的果肉来,顿时香味更加浓烈起来。
闻到香味,旁边的人也忍不住从地上捡了起来,眼睛都盯着先前的捡起果子的那人,看他是咬还是不咬?
“快放下,这是贡品,不得乱动。”前面一个三十余岁,脸孔黝黑的驾车汉子急忙将马车停下,看到箱子摔破,不由大惊失色嚷了起来。
“贡品,真的假的?”捡到果子之人疑虑的看着手上的东西,只是看到主人赶来,多数人还是将东西放下,此时京城百姓富足,多数人不屑于沾小便宜,皇上的东西,更是不能随便乱占,只有少数奸滑之徒听到贡品的声音,马上将手中的果子藏了起来。
见大部人将东西放下,那名赶车人也没有多作要求,招呼了赶过来的几名护卫一下,将箱子重新弄好,抬上马车,车队又缓缓行走起来,不一会儿就消失在街道上。
见到马车走远,刚才将果子藏起来的几人才小心的将果子拿出来,其中一人忍不住将皮剥掉咬了一口,果子肉一入口,一股从没有过的香味刺激的他差得连舌头都吞了下来,忍不住嚷道:“好吃。”三下五下就将果肉吃完,遗憾的是诺大的果子,中间却有一个硬核,果肉只有大约三分之一,那人将果核舔了又舔,却是舍不得放弃。
见到有人先吃,其余几名手中有果子的人也忍不住剥开果皮咬了起来,只咬了一下,他们也象先前那人一样,几乎是囫囵吞枣一般将果肉快速吃干净,最后连手指都要舔上几下才肯罢休。吃完之后的人一脸满足,仿佛是吃了人参果一样幸福又充满遗憾,想必知道以后自己很难再吃到了。
看到吃完果子的人反应,又闻到空气中散发出来的香气,刚才手中捡到果子又放回去的人大为后悔,其中一人忍不住叫道:“谁还有香果,我出大价钱购买。”他直接将这种果子取了一个香果之名。
“我有,什么价钱?”一个长相瘦高的青年得意洋洋的举起了一个果子。
先前开口之人大喜,开口叫道:“一百文。”
“不买。”瘦高青年干净利落的拒绝,嘲笑道:“一百文就想卖这样的香果,而且还是贡品,你想也不要想。”
“二百,三百,四百……”周围的人也反应过来,都想尝尝这果子的滋味,纷纷叫起价来,直到叫到一贯才没有人应声,一贯钱在京城可以舒服的生活五六天了,若是小地方,生活一月也有余,单买一个水果好象划不来。
只是瘦高青年却不为所动,依然不卖,他打定主意,眼下他手中的果子是独一无二,他闻着香味都口水直流,若是出不到价钱,他宁可自己吃掉。
“还有没有人叫价?你们见过这么香的果子没有,这可是贡品,说不定就是仙芝灵果,吃了增加十年阳寿。”瘦高青年胡乱吹嘘道。
“十贯。”终于又有人喊价,一喊就是令人瞪目的价格,众人都望向那个瘦高青年,对他羡慕不已,十贯钱是一注大财,省一点够一个人用上一年了,几名吃下果子之人更是后悔不已。
那名瘦高青年也见好就收,让果子让与喊价十贯之人,一个果子卖十贯,这条消息很快在京城传开,许多人纷纷想见识一下这种被传成仙芝灵果一样的东西,甚至有人出了高出十贯的价格悬赏,可惜,没有人知道那辆马车从哪里来,主人是谁,最终香果成了京城的传说,许多人相信这车水果大有来历,是皇帝从海外搜寻到的仙芝灵果,吃一颗可长十年寿命。
这些年,对于皇帝热衷大造战船,开拓海外,民间总有一些神秘的传说,有人甚至将皇帝的行为与秦始皇派术士出海求仙药联系起来,才会造成这样的误会,直到多年后这种水果运到京城贩卖时,许多人却依然相信传说中的香果要远胜于这种水果。
皇宫内,杨勇的书桌上正摆放着十余个民间百姓议论纷纷的香果,杨勇自然认识这种水果是芒果,芒果一次吃到时极为清香诱人,即使是后世也是作为一种高挡的水果存在,更不用说此时,这车水果从万里迢迢的吕宋运过来,那人能花十贯钱买到一个品尝,也不见得吃亏。
运这车水果进京的自然是吕宋的主官刘元进,早在二年前吕宋已经升为一郡,刘元进也顺理成章的成为郡守,算得上一方诸侯,吕宋的人口发展到了二十多万人,即使相比于内地一郡也不算差了,面积更是大的不得了,那里物产丰富,加上朝庭十年的免税期还没有到,即使是懒人也不愁填不饱肚子,刘元进的郡守在那里做的有滋有味,官职已远高于许多当年一起录用的士子。
只是吕宋到底是海外,汉人乡土情结最浓,普通百姓要五年才有一次机会返回家乡,刘元进更是自从到了吕宋就再也没有回来,富贵不还乡,犹如锦衣夜行,刘元进借着这次皇帝大寿的机会进京,也是想顺便看一看自己家乡,最好是皇帝记起自己的功劳,能把自己从吕宋调回来,吕宋虽好,离大陆实在太远了,刘元进又没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当然不愿意永远呆在吕宋。
杨勇也是数十年没有尝过芒果的味道了,此时拿起一个重新品尝,只觉得满齿留香,大呼痛快,一连吃下四个才停了下来,向外面喝道:“来人。”
一名内侍连忙走了进来:“皇上有何吩咐?”
“传朕旨意,把芒果各送十斤给四宫贵妃,九嫔减半,婕妤再减半,才人每人二个,朝中二品以上大臣也各送……就各送四个,让他们尝尝吕宋的物产。”
“是。”内侍行了一礼,匆匆下去,这一车芒果经这么一分,恐怕半个也不剩了,看着眼前还剩下的七八个芒果,杨勇不由轻叹了一口气。
元清儿已经在大业十年去世了,杨勇身为皇帝,虽然后宫众多,对于这个元配,一直有着特殊的感情,以致于元清儿死后,任凭几名贵妃怎么吹枕头风,杨勇都没有再立皇后。
重新拿起了一个芒果,将皮扒下,咬了一口鲜美的果肉,杨勇突然停了下来,脑中重新想起了一人,自嘲的道:“莫非朕当真老了?”
五十岁的人在后世尚算得上年富力强,古人却以知命来称呼,差不多就有知道自己活不多久的意思,碍于此时的医疗条件,五十岁以上的人一旦生病,要想恢复过来就太难了,杨勇多少知道一点后世的养生之道,勤于锻炼,又有孙思邈这样的神医在身旁,却还是害怕自己会生病。
“来人。”杨勇又向门外喊了一声。
一名内侍应声而入,垂手在旁。
“去,选出八个芒果,给晋王府中送去。”
“晋王?”内侍心头茫然,皇上子嗣众多,除了先前杨俨、杨裕、杨格三个儿子封王外,其余儿子大多还没有到年龄,自然也没有封王,这三人中哪有什么晋王。
看到内侍茫然的眼神,杨勇的神经突然触动了一下,屈指算来,自己登位已经过了十四年,十四年可以改变很多事,昔日意气风发,风流倜傥,想和自己争位的杨广连宫中内侍也忘记了,其实也难怪那名内侍,他不过二十余岁,晋王被幽禁时不过六七岁,自然没有什么记忆。
“摆驾,朕到晋王府看看。”
接到皇帝的旨意,那些老的护卫内侍都脸色古怪起来,新的侍卫却和那名内侍一样茫然,不知皇帝为何会突然想起去晋王府,皇帝登基十四年,杨广自然被幽禁了十四年,除了早先跟随在杨勇身边的人,大多数已经忘了这个人,不过,皇帝的吩咐还是没有人敢怠慢,不一会儿,车驾就已经准备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