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奋斗1981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步枪
李耀华连忙接过来打开看。
那是一个很常见的牛皮笔记本,巴掌大小,方便随身携带。封皮已经摩得起了毛,扉页上写着的却是娟秀的文字。
“牛老师交给我的。”李家华喝了半杯水,这才完全顺过气来,“大哥,这几天我那边没什么动静,就是因为这个事情。”
本子上记有李路留下的指示。
刘贵松和苏童很想知道本子上写了什么,但是李耀华明显的没有让他们看的意思。不过,他们注意到,李耀华花了十几分钟的时间翻完了本子之后,眉眼之间有非常明显的轻松的迹象。
合起本子,李耀华竟然罕见的露出笑容来,说道,“这么说我可以放下心来了。家华,你应该早点告诉我。”
李家华说,“牛老师交代过,一定要第七天才能通知红星这边,所以奋远这边只能按兵不动了。”
缓缓点了点头,李耀华对刘贵松说道,“小刘,你去一趟地区,当面向周秘书汇报一下红星这边的情况,这几天的事情,都详细汇报一遍。”
刘贵松说道,“可是周秘书不在地区,他跟随领导出去视察了。”
李耀华道,“等,你就在专员公署那里等,一直等到他回来!”
“是!”刘贵松不敢怠慢,连忙的起身走了。
“苏处长,你留在码头这边等通知。”李耀华说道。
苏童问道,“要重新报关?”
李耀华摇头,“来不及了,按照原计划来,你等通知。”
“是。”苏童同样搞不明白发生了什么变化,不过显然是有利于己方的变化,否则李耀华不会突然的这么底气十足。
安排好了码头这边的事情,李耀华和李家华离开码头前往红星厂。同时,他通知了市府,答应了就市一建公司的收购事宜进行重新谈判,并且任命毕晓龙为狂魔基建公司的全权代表,由他负责和市府、市一建公司进行重新谈判。
毕晓龙赶到红星厂这边和李耀华、李家华谈了一个多小时,当天下午三点就接到了市府的通知,要求进行谈判。
对市府和市一建公司急切的心理,毕晓龙心知肚明,和李全斌、李大牛、林培森四人,赶到了市一建公司。
眼看着离下班不到三个小时,市府却是要求现在就开始重新谈判,暗地里打得什么主意,毕晓龙是心知肚明的。
四人来到市一建公司党委会议室的时候,市府的古永清副市长、市一建公司总经理刘斌以及市一建公司党高官朱华良已经在那里等着。这让四人感到有些意外。
吃相难看成这样,是让毕晓龙为之震惊的。
李全斌、李大牛和林培森三人都没有什么谈判技术可言,在许多人眼里他们三人最大的优势在于是李路的心腹。这一点,许多人都比不上,包括毕晓龙在内。李路这样的安排无可厚非,要保证对企业的绝对控制,关键岗位上就必须要使用绝对忠心的人。
毕晓龙四人坐定之后,其他工作人员悉数离开,只留下一名秘书负责记录。
注:关于近期内容的争论,很开心看到书评区那么热闹,弟兄们继续保持。网络文学这个东西,要有互动嘛,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要呢是不是悟空?你要你就说嘛不要不开口是不是悟空?爱之切恨之深,感谢弟兄们对奋斗的深厚情感,步枪非常感动。





奋斗1981 第464章 第一波反击
会议室有难言的气氛,透着古怪,沉重和假装沉重混杂一起,是气氛古怪的源头。
古永清脸上有悲伤之色,他沉声说道,“李路同志的事情,我听说了,很遗憾,李路同志是很出色的企业家,是我们陆港的杰出青年企业家,我代表市委市府,对李路同志的意外,向狂魔基建公司的同志们,表示深切慰问。”
李大牛和林培森都没有什么好脸色,他们没什么城府,看出了古永清的假惺惺,心里自然的不痛快,差不多都表现在脸上了。李全斌走过的桥比他们走过的路都要多,和古永清是一个年代的人,自然是沉得住气的,而四人当中,他最年轻,辈分最高。
因此,李全斌礼貌的点了点头,说,“感谢古市长,我们李家老三在前线打了四年的仗,相信他会转危为安的。”
呵呵的笑了笑,古永清说道,“那是最好的,希望李路同志能够平安归来。几位,今天的谈判,你们企业之间坦率地谈一谈,原则上我不做发言。”
朱华良接过话说道,“李路同志不在了,按理来说应当是李耀华同志全权代表,他为什么没过来?”
毕晓龙说道,“朱书记,我接受了任命,担任狂魔基建公司的第一副总经理,狂魔基建公司的事情,我来决定。”
李全斌道,“古市长,刘厂长,朱书记,我们内部已经通过了任命,毕晓龙同志以第一副总经理的身份全权负责狂魔基建公司。”
刘斌和朱华良都看向居中坐着的古永清,古永清笑了笑,微微点头说道,“嗯,原则上我们不干涉企业内部的任命。那就开始谈吧。”
他口口声声说不会发表什么意见,但是很明显的是,市一建公司的绝对是按照他的指示来提条件的。
朱华良清了清嗓子,看了眼文件,说道,“鉴于市府中止了之前的交割,要求双方重新谈判,以确实保证国有资产的完整以及职工的利益,我们市一建公司希望狂魔基建公司将收购改为合并。”
毕晓龙迎着朱华良的目光看过去,慢慢的移到刘斌脸上。作为厂长,理应是刘斌来谈的,但情况有些奇怪。刘斌脸上没有什么表情,这叫毕晓龙心里暗生疑惑。
“合并?朱书记,怎么个合并法?”毕晓龙不动声色地问道。
朱华良调整了一下坐姿,说道,“对两家企业的资产进行重新的评估,组成新的公司,双方按照资产比例持股。这对双方来说都是最公平的。我们市一建公司有几十年的历史,在建筑工程这个行业是很有名气的。市里也是感到之前的单纯的出售容易造成国有资产流失,因此才中止交易,重新谈判。”
毕晓龙忽然的笑了笑,说,“那么,按照你们的估算,在新的建筑工程公司里,双方持股比例应该是如何的?我相信你们肯定是做过了评估。”
呵呵地笑着,朱华良道,“我们的确做了严谨的评估,许多数据,之前的材料上都有。根据我们的计算,市一建公司的资产、施工队伍这些,比是狂魔基建公司的规模要大的,合并之后,市一建公司占百分之六十,是比较恰当的。”
“你在开玩笑呢吧?”林培森忍不住了,忍着怒火嘲讽道,“就几座破房子加一堆老弱病残,你们张嘴就要百分之六十?”
对面三人脸都黑了,这话说得太不客气了。
“这位是?”朱华良忍着没发火,问毕晓龙。
林培森和李大牛他们都是见过的,只知道是狂魔基建公司的管理层,但并不知道具体职务。
毕晓龙说道,“林培森同志,省城分公司经理。”
朱华良的脸色很难堪,没想到随随便便一个年轻人就是分公司经理,他矜持地往后坐了坐,说,“毕经理,狂魔基建公司据我所知,只不过是红星厂下面的一支施工队,名下除了几个工程,没什么固定资产。我们市一建公司可是陆港老牌的建筑工程公司,施工队伍经验丰富,算上其他固定资产,这个规模相信你们也是有判断的。”
一边的刘斌脸色很奇怪,实际上他感到尴尬!
这个朱华良搞政工有一套,但他根本不知道是个什么情况!
人家狂魔基建公司光是陆港地区范围的工程就价值上千万,省城分公司、深圳分公司、上海分公司,这三家分公司,除了深圳分公司,其他两家手里都握有至少两个千万规模级别的工程订单。
这些都是写在原来的材料里面的,很明显,朱华良没有看!
刘斌也感到十分的奇怪,市里为什么会让朱华良来代表谈判,这个人压根什么都不懂。就凭市一建公司想要分走百分之六十的股份,连刘斌自己听了都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这一边,李全斌都气笑了,道,“朱书记,你可能还不是很了解情况。我们狂魔基建的情况,在之前的材料上是有详细介绍的。先不说这个,市一建公司的情况,我们很了解。负债三百多万,去年接了红星厂的工程才发了拖欠半年的工资。海富大酒店那边的工程,你们账面上亏损了一百多万。朱书记,把市一建公司的所有固定资产都卖掉,都填不上这些坑。我不知道你是怎么认为市一建公司就能占去百分之六十股份的。”
这话隐含着威胁——我们之前看在市府的面子上没有往深了查你们的账,现在可就不一定了!
市一建公司是海富大酒店的总承包商,这个工程至少能带来上百万的利润,结果却是,大部分工程结束了,市一建公司的账面上反过来亏损了一百多万。这里面有什么猫腻,李大牛都能想得清楚。
李路为了尽快整合出一支上规模的建设队伍,这些问题他都选择了忽略,只要能顺利完成狂魔基建公司的扩展,他不在乎这几百万,对他来说时间永远是第一位。这也是他愿意替市府解决更多退休人员安置问题的原因。
现在对方狮子大开口,那么狂魔基建公司就不必客气了。
话说到这个份上,朱华良的脸彻底黑了,但被说中的穴位,他不知如何反驳。
古永清咳嗽了一下,扫视了一眼,慢条细理地说道,“李工,稍安勿躁。毕经理,双方的合作,目的是打造一个有更强实力的建筑企业。这个过程有些什么问题,那都是可以商量着解决得嘛。大家的矛盾在持股比例,既然百分之六十不合适,市一建公司这边就少持有一些,百分之五十五也是可以的嘛,这个我是可以做主的。”
毕晓龙古怪地笑了笑,说,“古市长,您可能误会了,我们这边没有答应合并。当然,如果市府要求我们两家进行合并,那也是可以的。但是,现在提倡市场经济嘛,那就按照市场的这一套来。”
他第一次打开了摆在面前的文件夹,低头看了一眼,说道,“目前为止,狂魔基建公司签订了如下承建合同,分别是红星汽车上海分厂一期建设工程、省城红五星汽车馆二期工程、红星工业园区一期工程。合同总价为二点三亿华夏币。这些都是已经完成了签约了的。”
毕晓龙抬起头看过去,对面三人除了刘斌,古永清和朱华良的脸更黑了,他笑了笑,说,“市一建公司要和狂魔基建公司合并,原则上没有问题。狂魔基建公司单单是这个三个工程,就价值二点三个亿。市一建公司要占百分之六十也好百分之五十五也罢,拿出相应的资金或者固定资产。”
上亿元。
陆港市府能拿出这么大一笔钱,它起码有一百个项目可以做。市一建公司能拿出这么多钱,他就不会拖欠职工工资半年之久。
不是傻子都能明白——人家这是在提醒你,你市一建公司没有资格和人谈条件。
古永清也好朱华良也罢,根本不懂什么市场经济,以为靠行政命令就能改天换地,想得太过天真。
倒是刘斌,作为专业人士,他最清楚情况。市一建公司连人家一个分公司下面的一支工程队恐怕都比不上,像林培森所说的,就凭那几座破房子?况且,刘斌知道,红星工业园的工程没有意外的话,恐怕全都是狂魔基建公司来承担的,那可是一百平方公里的区域建设!
心里叹了口气,刘斌低声说了一句,“我看,还是按照之前的决定来吧,这移交工作也进行了一半,不要再折腾了。”
他担心狂魔基建公司一怒之下拼着损失掉前面支付的款项而取消收购市一建公司,真是那样的话,市一建公司就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最担心的情况果然来了。
毕晓龙慢慢的说道,“古市长,刘厂长,朱书记,我建议本次谈判现在这里,我们都回去再考虑一下,我们狂魔基建公司也要重新审视收购市一建公司这件事情。”
……




奋斗1981 第465章 大笔资金注入?
晚饭后,老城区市府家属大院,古宅。
“市长,客人都到齐了。”家庭工作人员敲了敲书房的门,报告道。
“嗯。”
古永清沉沉的答应一声,“把他们请到书房里来。”
不一会儿,家庭工作人员把客人请了过来。为首的中年人一进门就拱手,“古市长。”
“吴总,请进。”古永清绕过办公桌走过去,请大家坐下来。
家庭工人人员上茶的时候,他们寒暄着。
香港永基集团副总吴永辉、太平洋电影公司副总明威、陆港投资咨询公司总经理何权,三人分别在古永清的对面、侧面落座。
“几位,客套话不说了,说说情况。”古永清说道,拿起茶杯喝了点茶。
吴永辉看向明威,道,“明生,你来向古市长介绍一下情况。”
“是。”明威整理一下思绪,说道,“古市长,我得到可靠消息,李路外出考察之前,有留下指示。他好像早有预料,对许多出现的事情,都做了详细的安排。今天谈判的情况,市一建公司的朱书记向我们做了通报。我认为,狂魔基建公司的态度突然这么强硬,肯定是得到了李路的明确指示。”
古永清皱眉,“你是说,李路早就预料到如果他出事,陆港这边会发生什么事情,并且提前做出了安排?”
吴永辉接过话回答道,“古市长,过去一周里,红星厂和奋远公司的情况您也知道,李路不在,他们内部已经乱套了,没有一个有掌控全局能力的人。红星厂的情况最是明显,那位李耀华,显然是没有把控大局的能力。”
顿了顿,他说道,“明威的情报很准备,正是他们得到了李路的指示,才底气这么的足。陈昌主任上午去谈了地皮的事情,李耀华的态度说不上不坚决,但是他也表现得很无奈,和下午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
古永清缓缓摇头,说道,“李路提前预测到现在的事情,这个可能性不大。况且,如果他有留下一些交代,为什么红星厂这么些天一直不在状态?他们是今天才得到李路的指示,这个可能性微乎其微。”
明威解释道,“古市长,我的消息渠道很可靠。可以确定是今天谈判之前,李耀华等人得到了李路的指示。那是李家华带来的一个小本子。但是为什么会在七天之后才拿出来,我这边已经抓紧打听。”
缓缓摇头,古永清道,“他不是神,怎么可能猜到未来的事情。这个所谓的指示也透着古怪,会不会是迷魂阵?”
老资格干部了,官场沉浮多年,古永清很谨慎。
吴永辉说道,“古市长,照我看,咱们就按照原计划推进,看他们反应。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是很好的机会,趁着红星内部混乱人心不稳入股红星厂。”
“奋远公司是很难搞的了,合资企业,余嘉豪这个人不好对付,而且奋远公司的股权比较明晰,也很难找到办法。”何权忍不住开口说,“古叔叔,红星厂是私营企业,李路的个人独资企业。现在李路死了,他的资产是应该大部分都交给国家的。而且您看,红星厂有红星防务公司大部分股权,红星防务公司可是军火公司,很重要的企业。红星厂签订的几个合同,都事关关键国防装备的研发。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让一家私企来做呢。李路在的时候还没什么问题,他有这个能力大家都承认,可是现在他不在了,政府不出手把红星厂接过来,那些很重要项目就很有可能夭折掉。”
吴永辉加了一把火说道,“古市长,按照我们的计划,永基集团计划向红星厂注资五千万港币,帮助市府取得红星厂的控股权,以后再成立合资公司。这对陆港市的经济发展能够起到一个非常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合资企业的话,可以获得很多政策上的支持。我们企业能做的比较有限,关键还是要看政府的魄力。”
五天前,李路出事的消息传出去两天后,这三个人找上们来,当是就谈了这个计划。古永清是动心了的,五千万港币的投资全算在他头上,这可是一笔巨大的政绩!倘若如此,他还不敢胆大包天的打红星厂的主意。但是他被说服了,吴永辉等人说得没错——那么多如此重要的项目,怎么能掌握在一家私企手里呢?
政府出面,引进港资,重整红星厂的股权架构,股权多元化,这都是符合市场经济趋势的动作嘛,而且政府还能有一定的控制权,可以让企业少走弯路……
他想想都觉得挺美,越来越认为自己肯定会是那么多官员里面一针见血看到要害并且有魄力去实施改革的人,没有之一。
这会让上级领导对自己刮目相看,在全力搞经济建设的当口,展现出这方面的能力,绝对是快速晋升的强大助推器。
就好比按下了狂魔基建收购市一建公司这项交易的暂停键一样,他非常的有信心并且相信自己的决定在关键时刻避免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朱华良有一句话说到了他的心坎上——市一建公司是老牌企业,就这么卖掉太遗憾了,如果能和狂魔基建公司合并,既体现了市一建公司的价值,也体现了领导的英明和如炬的目光。
是啊,卖掉谁不会?有本事反过来把人家给合并那才叫本事!
古永清的信心和底气也就来了,而这一切是建立在他清楚的知道李路凶多吉少这个前提上面。
陆港地区有那么市县,尽管陆港市是其中最大的市,但是陆港市府里面像他这样的副市长就有五位,同级别的官员更是数不清楚,谁都有可能上前一步。上前一步就是正厅级的正职,多少人盯着这个位置。
他要是能脱颖而出,漂漂亮亮的完成这两件大事,尤其是把红星厂给改革成国有控股,那是天大的政绩,谁也比不上他。
想到这里,古永清微微颌首说道,“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公有经济和私有经济并存,改革嘛,不能只针对国营企业,一些重要的私营企业,也应该按照这些方阵来落实。制造国防装备的重要企业,政府握有一定控制权,看来是必须的。确保不会出方向性的问题嘛。”
说到这里,他忽然笑了笑,看着吴永辉,问道,“吴总,永基集团出资五千万港币,是不是有点少了,据我所知,红星厂的几个项目投资额都是超过了亿元级别的。”
吴永辉笑道,“古市长,您有所不知,我们拿出来的是现金,实实在在的现金。红星厂的那几个项目,到现在才开了个头,说是几个亿的投入,实际上没那么多。这个都是可以进行计算的。”
略微斟酌了一下,古永清微微点头。五千万港币的投资,这是陆港地区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港资投资。在此之前,如日和中天的奋远公司,当初也只不过是一百多万港币的投资。
古永清可以肯定的是,这笔高达五千万港币的投资一旦落实,他就是陆港地区干部队伍中对经济建设最在行的干部——况且,那还是香港著名企业永基集团的投资!
五千万港币啊!


1...15315415515615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