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不过在命令上党郡守冯亭投降之后,从法理的角度来说上党郡已经和韩国无关,韩国确实也和这场大战没有什么关系了。
安国君道:“韩国今虽地寡少民,但却仍有数万精兵。若此数万之兵能为我秦国所用,既可北上联魏攻赵,又可南下援我大秦东南两郡,此岂非益于我大秦哉?”
秦王稷听到这里,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情,片刻之后才道:“然则何以使韩国出兵?”
安国君笑了一笑,道:“只父王一纸谕令可也。”
似乎是知道秦王稷的疑惑,所以安国君立刻就解释道:“今韩国不过有新郑附近之地,实乃诸国中最弱之国也。待长平之战得胜后,韩国之存亡不过父王一念之间。既如此,则韩国又何敢违抗父王之令也?故儿臣看来,欲使韩国出兵,只需父王一纸谕令可也。”
秦王稷听着听着,原本皱着的眉头渐渐的舒展开来,最后化为了一丝笑容,缓缓的在脸上浮现。
“此计,可行。”
这就是秦王稷对安国君这一计下的结论。
顿了一顿之后,秦王稷又道:“既然此刻由汝所提,那么汝便负责这韩国之事吧。”
安国君心中欢喜,忙应道:“诺,儿臣必全力为之。”
安国君当然有欢喜的理由,要知道在之前的多次父子问对之中,安国君从秦王稷那里得到的大多是训斥,像今天这样的赞扬是很少见的。
而且韩国这边的差事又是相当轻松的,几乎可以说是白得的功劳,显然这也是秦王稷对安国君献计的奖励,这就让安国君更加高兴了。
在一番高兴之后,安国君突然想起某件事情,赶忙道:“儿臣还有一事欲请父王允许。”
秦王稷嗯了一声:“说。”
安国君小心翼翼的说道:“儿臣欲废子傒太孙之位,改立异人为太孙。”
“改立太孙?”秦王稷目光中一道寒芒闪过,半晌才道:“寡人未曾闻子傒有失德之举,何故行此废立之事?”
安国君额头有汗水沁出,犹豫了一会之后咬牙道:“儿臣之大夫人华阳无子,故欲以异人为继子也。”
虽然安国君只说了这么一句话,但是安国君的心中非常清楚,以自家老爹的精明,这一句话就足够秦王稷明白一切了。
秦王稷沉默了半晌,最后面无表情的摆了摆手。
“既是汝之继承人,那便由汝决定吧。”
安国君心中大喜,赶忙再度恭敬一礼:“儿臣谢父王之允。”
片刻之后,安国君赵柱高高兴兴的离开了咸阳宫,回去向自己的大夫人报喜去了。





战国赵为王 第七十八章 高能预警
邯郸宫城,凤台。
“大王,大王。”耳边似有呼唤声传来,赵丹迷迷糊糊的睁开眼睛,然后就看到了王后韩婉那张俏脸,其后便是朱唇轻启,一股淡淡的馨香在赵丹的鼻间萦绕:“大王,已是日出之时也。”
“唔。”赵丹应了一声,眼睛张合了几下,然后又慢慢的闭上了。
过了片刻,韩婉温柔的声音再次响起:“大王,时辰已至,不可误了国家大事。”
赵丹无奈叹了一口气,磨蹭了半晌之后才缓缓的从宽大的床上爬了起来,一旁早有宫人上前为他更衣,随后便是一番洗漱,接着是梳头着冠。
但和其他项目不同的是,梳头着冠这一项,却是韩婉亲自动手的。
仍然没有完全驱赶走睡意的赵丹坐在椅子上,眼睛半睁半闭,争分夺秒的打起了瞌睡。
没办法,要知道赵丹现在每天白天都要处理一大堆事务,晚上还要来凤台和王后来上一番激情大战,这一天两天还好,长久下来就是钢腰铁肾那也道:“这军国大事,小童本不该过问。只不过如今战事胶着,小童欲写信于王兄,请王兄发兵助赵,不知大王以为如何?”
“王兄?”赵丹闻言就是一愣。
韩婉在出嫁之前乃是韩国的公主,所以韩婉所说的这个“王兄”,自然就是如今的韩国国君——韩王然。
就在这一瞬间,好像一道闪电突然从脑海之中划过,赵丹蓦然睁开了眼睛,双目之中原本存在的那些睡意被全数驱散,整个人一下子清醒了过来。
对啊,不是还有韩国吗!
这场大战打到现在,战国七雄之中有六个已经不同程度的介入了这场战争之中,唯有原本的当事人之一,曾经苦苦抵挡了秦国大军四年之久的韩国,却在冯亭率领上党郡十七城降赵之后成为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旁观者。
更重要的是,韩国是有可能帮得上忙的。
别看韩国虽然在战国数百年里大部分时间都是战国七雄中的倒数第一,但这个国家之所以能够位列战国七雄,那当然是有其理由的。
单单就说眼下这场长平之战吧,要知道在长平之战前,韩国可是仅仅凭借着一国之力,就抵挡了强大无比的秦军四年时间,甚至一度逼得秦王稷和范睢不得不换上白起来指挥攻城,这才切断了韩国上党郡和本土的联系。
而且在打了四年之后,秦国也只不过从韩国的手里夺走了差不多半个上党郡而已!
《容斋续笔》中就曾言:“天下之强弓劲弩,皆从韩出,韩卒之勇,以一当百。”
《史记》中也曾记载大纵横家苏秦在觐见上代韩王的时候说过:“以韩卒之勇,被坚甲,跖劲弩,带利剑,一人当百,不足言也。韩卒之勇,天下莫能当。”
要知道韩国自立国以来就是四战之地,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是魏、楚、秦、赵四大强国,但就是在这样群敌环伺的情况下,韩国却仍旧坚持到了战国时代最后十年才灭亡。
足见韩国虽弱,但这个弱其实也只不过是相对而言罢了。
雄和熊,毕竟还是不一样的。
比起战国时代的中山、鲁、宋这些真正的“熊”国来说,韩国那就要强太多了。
更重要的是,韩国就位于上党郡以南,如果从韩国首都新郑出兵,只需要短短几天时间就能够包围秦军在东上党南边的野王城,从而截断长平秦军南撤的道路!
赵丹越想就越觉得不可思议,自己之前怎么就忽略了韩国呢?
简直就是灯下黑啊。
赵丹想到这里,忍不住重重的一拍大腿,笑道:“王后,你可帮了寡人大忙啊!”
韩婉被赵丹拍大腿的动作给吓了一跳,直到赵丹把话说完之后才松了一口气,笑道:“小童不过一妇人,若能帮助大王,便是小童之幸也。”
片刻之后,穿着完毕的赵丹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对着韩婉笑道:“此事却是王后提醒寡人了,寡人且去召众臣商议一番,待晚些时分再来和王后商讨此事。”
韩婉闻言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就在赵丹准备离开的时候,韩婉似乎想起了什么事情,欲言又止。
赵丹正好注意到了韩婉的表情,心情大好的赵丹当即笑道:“王后还有何事,尽可言于寡人。”
韩婉愣了一下,随后好像下定了决心,对着赵丹道:“大王可还记得那赵姬?”
“赵姬?”赵丹道:“寡人当然记得,怎么,难道此女进宫后惹祸了不成?”
“非也。”韩婉摇了摇头,随后朝着赵丹道:“昨日宮医已然确诊,这赵姬——有甲在身,两月有余矣。”
好似一道天雷从天而降击中了赵丹,让赵丹整个人都呆住了。
有甲在身的意思,就是——怀孕了。
赵姬,秦始皇的亲妈,怀孕了!
而且是在这个时间点怀孕的。
根据史书记载,秦始皇是在邯郸之围的第一个春天出生的,也就是公元前259年的春天出生。
依照十月怀胎八月生产的规律来看,那么赵姬怀孕的时间段应该就在前一年的夏天,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的夏天。
而此时此刻正是公元前260年的秋天,而赵姬也刚刚好怀孕两个月,往前推两个月就正好是公元前260年的夏天。
这岂不是说明···
赵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突然感觉到有些口干舌燥,就连说话的声音都有些嘶哑了起来:“此事当真?”
韩婉点头:“三名宮医皆已确认。”
赵丹又问:“自赵姬进宫以来,可曾有于其他男人接触?”
韩婉摇头:“除宦官外,无他人矣。”
太监是不可能让人怀孕的,而且赵姬进宫到现在也没有两个月,所以···
赵姬肚子里的那个小家伙,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就是未来要统一天下的那位——秦始皇!




战国赵为王 第七十九章 韩国之辩
赵丹整整思考了一个小时,也没有决定好要怎么对待赵姬肚子里这个疑似秦始皇的孩子。
毫无疑问,既然吕不韦并没有把赵姬送给赵异人,而且赵姬入宫以来赵丹也没有碰过她,那么赵姬肚子里孩子的生父不用说肯定就是吕不韦了。
但就是因为如此,所以这才是个麻烦啊!
吕不韦是什么人,那可是赵丹瓦解秦国计划里最重要的一颗棋子啊。
所以为了安吕不韦的心,赵姬是肯定不能杀的。
把赵姬送回去也不行,毕竟赵姬进宫也有一阵子了,送回去的话这事也说不清楚啊,万一吕不韦觉得这是在给赵丹养孩子,那就很尴尬了。
可如果把赵姬继续留在宫中的话,就变成赵丹给吕不韦养儿子了……这好像也挺那啥的。
总之赵丹现在很有种风中凌乱的感觉。
当然了,如果真的想要除掉赵姬肚子里的秦始皇,办法也是有的,只要让医生们悄悄搞点打胎药混在饭菜里给赵姬吃就行了。
但是吧,这孩子可是千古一帝秦始皇啊!如果让他生下来并且控制得当的话,未来会不会帮助到赵国呢?
……
诸多念头在赵丹心中纷至沓来,以至于赵丹连诸位大臣们什么时候来到龙台正殿都不知道。
来的人当然就是赵豹、虞信和楼昌这三巨头了。
三人见赵丹一直处于出神状态之后都是面面相觑,一时间都不敢开口说话,直到老半天之后赵丹的亲叔叔赵豹才咳嗽了一声,试探性的问道:“大王,大王?”
这几声呼唤总算是让赵丹回过神来,这时候赵丹才发现原来大臣们都已经到位了。
赵丹忍不住汗了一下,赶忙用力的做了几个深呼吸收拾了一下心情,然后才对着面前的三名大臣道:“今召诸卿前来,实为韩国之事也。寡人欲令王后修书一封,遣使送于韩王然,或可使韩王然出兵助我,诸卿以为如何?”
像赵姬怀孕这种事情,赵丹当然不可能拿出来跟这些大臣们讨论。
三名大臣们听到赵丹的提议之后,一时间都并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纷纷思考起来。
事实上也不只是赵丹,就连整个赵国重臣集团都在这件事上有意无意的忽略了韩国。
毕竟现在的韩国只有区区一郡之地,在赵国君臣们的眼里实在是太弱了一点。
片刻之后,感觉最近自己正在被疏远的楼昌为了表现,决定率先开口:“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难为之。”
接着楼昌就开始阐述起自己的观点来:“韩国,兵甲虽坚,士卒虽勇,然国小民寡,又无得力大将,此韩国不得称雄于诸侯之故也。且韩国与秦国已战达四年之久,国中士卒死伤甚重,又何有余力助我赵国也?”
很显然,楼昌并不看好韩国出兵的前景,或者更直接的说就是楼昌就没把韩国当回事。
不过这也很正常,毕竟现在楼昌所在的赵国是史上最强的赵国,而韩国则是史上最弱的韩国,赵国如今的疆域是韩国的十倍以上,人口是韩国的五六倍之多,当然不把韩国放在眼里。
持这种意见的,也不只有楼昌一个。
赵丹的叔叔平阳君赵豹也说道:“今之韩国,地不过百里,城不过二十,已非雄国,乃秦之附庸尔。韩王然恐秦已甚,若秦王令其出兵攻赵,韩王然或能允之。但若大王令其出兵攻秦,则此事难为矣。”
说起来韩国也是惨,堂堂战国七雄之一,如今却被打得只能够苟延残喘,在秦国雄威之下瑟瑟发抖,所以赵豹也不看好韩国能够出兵援赵。
但是也并不是没有不同意见的。
一开始的时候,虞信淡定的坐在一旁,原本并不打算开口。
因为虞信和楼昌、赵豹虽然政见派别不同,但是在这件事情上的立场却颇为一致。
韩国现在不就一个芝麻绿豆大的小国,关注他有什么用嘛。
但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虞信突然发现赵丹一直很平静的坐在那里,对于两名大臣的话不置可否。
虞信似乎明白了什么。
下一刻,虞信突然开口了:“大王,以臣之见,此事或可为之。”
虞信话音一落,大殿之中三人的目光就落到了他的身上。
虞信咳嗽一声,不紧不慢的说道:“诚如平阳君与大夫所言,韩国者,不过小国寡民尔。然韩国虽小,韩军却不可轻视。若非以韩军之勇,韩国又何以独挡强秦数年也?故以臣之见,此事可行之。”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楼昌的心里就有些不爽了。当即楼昌便开口对着虞信说道:“虞卿此言,谬也。今野王城中尚有数万秦军,野王距新郑不过百里,旦夕可至,如利剑悬于韩国之颈。那韩王不过寡断惧秦之辈,又何敢出兵?”
秦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出动了六十万大军,但是这六十万大军并不是全部都集中在长平前线的。
就如同赵军要分兵把守百里石长城防线这条后路一样,秦军同样也需要守住自己的后路,以防长平前线的秦军后路被断。
由于地理的原因,长平前线秦军的后路只有一条,那便是南北走向的太行陉南侧出口的附近的一大一小两座城池,陉城(小)和野王城(大)。
这两座城池对于整个长平战局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在五年前秦军对韩国发动全面攻势的时候,主攻方向就是陉城和野王城。
正是因为这两座城池的沦陷,韩国本土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系才完全被切断,韩王才不得不下令上党郡军民投降,然后才有了冯亭降赵,秦赵开战的故事。
而且这两座城池距离赵国开战时的盟友魏国国境不过只有几天的路程,一旦魏国出兵包围并攻克陉城和野王城,那么长平前线的秦国大军就要被包了饺子,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了。
有鉴于此,秦王稷和范睢整整派了五万秦军精锐防守这两座城池,并且让将军司马梗坐镇野王。
有了这野王城的五万秦军,秦国不但能够防守来自魏国的攻击,还可以威慑韩国,让残兵少将的韩国根本不敢动弹。
也是因为如此,所以楼昌觉得虞信的话根本就是扯淡。
现在的事情很明显就不受韩国人的控制,只要那五万秦军不走,韩国人就根本不敢出兵!
虞信听了楼昌的反驳之后并没有生气,反而不急不忙的说道:“大夫此言差矣。韩国虽国小民寡,但亦为战国之雄。秦军攻韩地,夺韩土,韩王必恨秦国深矣。虽此刻受秦军所迫惧于发兵,但若秦军露败象,则韩必叛秦也。故此,我赵国宜先交好韩国,以归其地而诱之。若如此,待长平得胜之际,便是韩军助我攻秦之时!”
虞信这一番话说出来,不但楼昌哑口无言,一旁的赵丹和赵豹也是暗暗点头。
虽然说现在的韩国确实不敢在强秦兵锋之下动弹,但是一旦秦国在长平吃一场大败仗,那么韩国会不会趁机狠狠捅秦国一刀呢?
这是很有可能的!
历史上的蓝田之战中,不正是因为韩国和魏国狠狠的在楚国背后捅了刀子,才让盛极一时的楚国吃了一场大败仗,由胜转衰的吗?
那只不过是上一代人的事情而已!总不可能才过了一代,韩国人的血性就都全没了吧?
虞信不愧为擅长观察大局的战国名士,仅仅一番话就将这件事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让原本并不赞同此事的平阳君赵豹也转变了立场,站到了虞信这边。
赵丹沉吟片刻,随后拍板做出了决定。
“既如此,便召华阳君入宫吧。”




战国赵为王 第八十章 冯亭
片刻之后,一名面色憔悴、身着胡服、头戴封君冠的男子走进了大殿之中,朝着赵丹行礼:“臣见过大王。”
这名年纪不过四十来岁,看上去却苍老得好似六十老者一般的中年男子,便是赵国华阳君,冯亭。
一个对于长平之战乃至上党郡之争来说不得不提,完全无法绕过的名字。
赵丹朝着冯亭点了点头,示意冯亭入座,脑海之中却想起了关于此人的诸多事迹。
一个颇具传奇色彩的战国人物。
根据史书记载,在秦军开始大举进攻上党南部陉城、野王等诸多城池的时候,冯亭还是韩国朝廷之中的一名普通大臣,并不是当时的上党郡守。
当时的上党郡守是韩国将军靳黈(读做尽头),靳黈是一名忠心耿耿的大臣,率领着上党军民顽强抵抗了秦国大军长达数年之久,即便后来野王城和陉城陷落,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被切断后,靳黈也仍旧坚持而没有放弃。
可靳黈和上党军民虽然还在坚持,位于新郑的韩王却已经坚持不下去了。
当野王陷落之后,韩国的首都新郑就已经位于秦军的兵锋威慑之下,秦国的使者一波波来到韩国的宫殿之中,傲慢的当着韩国重臣的面对着韩王宣称:“若王不割上党郡与我大秦,则韩国之覆灭便在当下!”
屈服的韩王最终下令靳黈率上党军民投降秦国,但让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是,靳黈拒绝了这个命令,发誓要和秦国人死战到底。
在命令接连被拒绝之后,韩王终于忍无可忍,撤掉了靳黈的上党郡守,令冯亭取而代之。
然而让所有人都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冯亭在接替靳黈出任上党郡郡守之后,居然做出了一个让天下震惊,更使秦王稷愤怒无比的决定。
冯亭确实投降了,但是他投降的对象并不是韩王所命令的秦国,而是此刻唯一能够和秦国为敌的东方强国——赵国!
冯亭的投降,直接成为了长平之战的导火索,让整个战国时代的争霸战争来到了最高潮。
在投降赵国之后,冯亭被赵丹封为华阳君,本来赵丹是想要把冯亭立成一个榜样好招揽天下人才,没想到冯亭来了一句“吾不处三不义也”,拒绝接受封赏,搞得场面一时间相当尴尬。
不过随后在蔺相如的劝说下,冯亭还是乖乖的接受了一切封赏,当上了赵国的华阳君。
但是就算是当上了华阳君冯亭也没有闲着,他仍然十分积极的参与到了长平的战事之中,一心想要保卫上党郡、尤其是长平的军民。
为啥?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冯亭就是在长平出生并且长大的,他当然不希望自己的老家落入以“严刑峻法”而著称的秦国手中。
如今的冯亭主要是协助廉颇,负责后勤粮草方面的事务,前几天才刚刚从前线回到邯郸,准备督运下一批运往前线的粮草。
当然了,冯亭之所以如此迅速的出现在这里,主要还是因为赵丹事先已经派人将他传召入宫,在偏殿等候了。
和所有第一次见到“胡椅”的人一样,冯亭先是奇怪的打量了一下椅子这个新鲜玩意,然后才慢慢的学着别人坐了下来,接着脸上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明白为何赵丹要求一定要身着胡服入宫了。
毕竟事情紧急,所以赵丹在等到冯亭入座之后便咳嗽一声直入正题:“华阳君,你可知寡人唤你入宫,所谓何事?”
冯亭并不急于开口,而是想了想之后才道:“大王召臣,想来是为了长平之事。请大王放心,车马民夫皆已准备妥当,三日后便可起运粮草前往长平。”
赵丹摇了摇头,道:“并非此事。寡人此次召你前来,乃是希望你作为寡人的使者出使韩国,劝说韩王然出兵助我赵国,共同伐秦。”
冯亭闻言就是一愣,半晌之后才道:“大王,此事···或难为之。”
赵丹眉毛微微一挑:“为何?”
冯亭道:“回大王,臣于韩国为臣二十年有余,韩王此人,臣知之矣。韩王虽有抗秦之心,却无抗秦之能,此韩王令臣率上党军民降秦之故也。既如此,则韩王又何能愿与我赵国共伐秦也?”
冯亭的意思非常明显,韩王这个家伙已经被秦国打怕了,哪里敢出兵呢?
说起来冯亭的这个意思,倒和楼昌有几分不谋而合的味道。
赵丹笑了一笑,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道:“无妨,寡人并非让韩国即刻出兵,华阳君可替寡人转告韩王然,若韩国愿于我赵国共伐秦国,寡人可使野王、陉城重归韩国!”
想要韩国出兵,显然不可能一点好处都不给,将被秦国夺走的野王城和陉城这一带地区归还给韩国,这就是赵丹在刚才和诸大臣商议之后决定向韩国开出来的好处。
冯亭沉默了一会,然后缓缓点头:“诺。”
在讲完了这件事情之后,赵丹便让冯亭告退了,毕竟作为军需官,冯亭也是非常忙碌的。
等到冯亭离开之后,一直在旁边充当吃瓜群众的楼昌忍不住道:“大王,冯亭此人,不遵韩王然之命降我赵国,想来韩王然必恨其入骨,大王为何要令此冯亭降赵?”
赵丹笑了一笑,十分肯定的说道:“大夫有所不知,只有令这冯亭出使韩国,韩王然方才有望助我赵国也。”
作为一个穿越者,赵丹当然明白所谓的“靳黈抗命,冯亭降赵”是怎么回事。
1...2627282930...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