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直到太阳落山之后,这一场大战才终于落下了帷幕。
赵国在一场激烈无比的大战之中,终于成功的又一次拿下了胜利!
据史家记载:“始皇帝十二年,六国来伐,帝亲率大军与联军战于睢阳。日中而战,先破敌左翼,后攻中军,遂大胜。此战斩首无算,联军死伤无数,能归其国者三不存一。”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八十九章 咸阳闲话
咸阳城。
夏天的咸阳城十分的闷热,知了在树上有气无力的喊叫着,偌大的宫城之中冷冷清清完全没有一片人影,地上的树叶落了一地却无人打扫,多少显露出了几分冷清和破败。
一支赵军的巡逻士兵缓缓的在这座秦国人的宫城之中走过,正好迎面碰上了几名秦国的宫人,这些俏丽的宫人们惊慌的朝着赵军的士兵行礼,却完全被赵军士兵们给无视了,直接从她们的面前走了过去。
几名宫人松了一口气,继续端着手中的盘子朝着宫殿之中走去,一边低声的窃窃私语。
“听说大王这阵子食欲不佳,已经殴打了好几名送餐的宫人了,这一次吾等受命为大王送餐,恐怕……”
“唉,大王乃是高高在上的人物,吾等宫女又如何能够忤逆大王之意呢,且小心伺候着便是。”
一名年纪较小的宫女看上去似乎是刚刚入宫,皱了皱自己的小琼鼻,有些不屑的说道:“甚么高高在上的人物,还不是当了赵国人的阶下囚?”
这一句话直接就把其他的几名年长宫女吓了一跳,忙道:“噤声!汝难道不要命了?若是给大王听到了,这就是死罪一条!”
小宫女低低的哼了一声,显然对此颇为不满,但是也并没有继续说些什么,只是加快了脚步去了。
各怀心思的宫女们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这番对话被墙壁另外一侧的两个人听在了耳中。
秦国相邦、武成君吕不韦轻轻的出了一口气,拿起了面前的酸梅汤轻轻的喝了一口,忍不住赞叹道:“在如此热意炎炎的夏日,能够喝上这么一份冰镇酸梅汤,的确是人生一大乐事啊。将军不试试?”
坐在吕不韦面前的李牧摇了摇头,微微的直起了身子,对着吕不韦说道:“武成君找吾何事?还有,为何要在此相会?”
两人此刻所在的乃是一座小小的凉亭,凉亭之上爬满了不知名的某些植物,看上去颇具几分野趣。一颗大树就生长在凉亭的旁边,巨大的冠盖为凉亭遮挡住了所有的阳光,即便是在夏日的午后仍旧让人感觉到颇为舒适。
吕不韦看了李牧一眼,笑道:“将军有所不知啊,这座咸阳宫之中可是机关密道众多,若是在大殿之中谈话,落入了某些躲藏起来的什么太监或者密探的耳中,那可便是大大的不妙了。”
李牧面无表情的说道:“咸阳宫之中的诸多密道皆已经被搜索过了,共擒获四十七人,其中二十七人因反抗而被格杀,二十人自尽身亡。”
吕不韦哈哈一笑,道:“小心一些总是好的,谁知道真正躲藏起来的人数是四十七还是四十八,甚至是五十七五十八呢?好了,让吾等说正事吧。听说睢阳城那边大局已定,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李牧深深的看了吕不韦一眼,道:“以距离而论,胡衣卫的渠道恐怕是要比军方的还要快上一些吧。”
吕不韦仰头打了一个哈哈,道:“这可未必呀,不过听说大王一战斩首十万,生擒二十万联军,实在是赵国立国以来前所未有之大胜啊。将军不能参与到此战之中,想必也是有些遗憾罢?”
李牧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其实对于这一次不能参战,李牧心中多少也是有些意见的。不过李牧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和赵国人,倒并没有对自家的大王产生不满,只是有些遗憾罢了。
其实以战功而论的话,李牧这一次攻破咸阳城俘虏秦王楚同样也是大功一件,丝毫不逊色于任何人。
吕不韦又继续说道:“既然睢阳城已经获胜,那么想必将军班师之日也就不远了,吕不韦在此也感谢将军多日以来的照拂,希望他日同朝为臣之时将军能够多多照顾才是啊。”
顿了一顿之后,吕不韦又继续说道:“听说将军最近正在建立新城,不韦不才,手下也有几支商队想要去新城做些生意,不知道将军可否允许?当然了,是以赵国商队的名义。”
李牧皱了皱眉,道:“生意?那里除了匈奴人和乌孙人之外就是无边无际的大草原,能够有甚么生意?”
吕不韦眨了眨眼睛,笑道:“牲畜和人口。”
李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牲畜很好理解,毕竟现在整个赵国随着曲辕犁的铺开,用牲畜、尤其是牛马来拉犁已经成为了整个赵国的风尚,更何况牲畜之中还包括了皮毛交易,不管怎么说都是很有赚头的。
至于人口嘛……
“汝打算将奴隶们卖到何处?”
虽然说奴隶时代作为一个历史时代早就已经结束了,但是奴隶这种东西是一直都存在的,事实上奴隶一直伴随着中国好几千年的时间,直到辛亥革命彻底推翻了清王朝之后,奴隶这个物种才真正在华夏大地上消失。
对于战国时代来说,奴隶就是一种商品。
吕不韦笑道:“男的可以卖到矿场、冶炼厂、工坊,女的可以卖到女闾以及贵族们的府上,孩子是最好的培养对象。”
吕不韦没有提到老人,李牧也没有问。
李牧并没有开口说话。
吕不韦继续说道:“只要将军同意的话,那么所有出售牲畜毛皮以及奴隶人口的财富,将军可以得到两成。”
李牧沉默了一下,道:“五成。”
“五成太多了。”吕不韦摇头道:“要知道长途运输也是需要成本的,况且还要一路通关,漫长的路途又会损失许多牲畜和人口。但既然将军开口了,那么吾可以多给一成,让将军拿三成。”
李牧平静的看着吕不韦,道:“想来也不是只有吕氏家族想要这条商道吧?四成。”
吕不韦苦笑一声,道:“将军虽然不在邯郸,但是对于邯郸的局势还是颇为了解啊。这样吧,三成半。”
李牧沉默良久,缓缓的点了点头,然后道:“半年一结,直接交入府库登记造册。”
吕不韦脸上闪过一丝惊讶的神情,片刻之后才点头道:“可以。”
李牧微微的松了一口气。
作为赵国北方经略使,北方七郡的税收是掌控在李牧手中的(历史上就是如此),但是如果想要实现自己的扩张计划,贫瘠的北方七郡所创造出来的税收远远不够,如今能够多一条收入渠道,对李牧来说也是不错的。
骑兵可是一种昂贵的兵种啊。
而交入府库并且造册的意思,就代表着李牧并不是以私人的身份来做这件事的,赵国官方将会介入其中。
这说明了一点,那就是李牧并没有想过在这件事情上为自己谋求什么金钱利益,吕不韦意外的地方就在于此。
在谈完了这次交易之后,两人之间的气氛顿时就融洽了不少。
吕不韦举起了手中的酸梅汤,对着李牧笑道:“吾知道将军在战时是不饮酒的,既然如此,那么便容吾以汤代酒,和将军一起庆祝此事得成吧。”
李牧犹豫了一下,还是拿起了面前的盛着汤的青铜爵,和吕不韦碰了一下。
吕不韦喝完了酸梅汤之后,整个人满足的出了一口气,从旁边拿过一对拐杖,拄着拐杖站了起来,笑道:“既然事情已经谈成,那么吾就不打搅将军了。”
李牧看着站起来准备离开的吕不韦,突然开口说道:“且慢。”
吕不韦的身体定了一下,随后缓缓的回过身来,脸上的笑容不变:“不知将军还有何事?”
李牧沉声道:“确有事情求教。”
吕不韦笑道:“将军但说无妨。”
李牧想了想,道:“汝为何不出面,而是让纲成君出面?”
在占领了咸阳之后,赵军并没有离开,而是选择了占领城池。
一开始城中还有些骚乱,但是当数日后义渠胜率领着两万五千名骑兵进入咸阳之中,整个咸阳城之中的局势就完全掌控在赵国人手中了。
至于关中其他地方的秦国军队,由于大部分秦军主力都被抽调去了中原,其余地方的郡兵自顾尚且不暇,而且因为国君和一大堆大臣被俘也没有一个有足够能力和威望的人来负责勤王,以至于咸阳城这些日子以来竟然毫无战事发生。
除此之外,咸阳城的和谐也少不了纲成君蔡泽的协调。正是在这位被擒获的秦国御史大夫的协调下,占领军和被占领者之间实现了相对的和谐,赵军并没有大开杀戒和烧杀掳掠,而咸阳人也对占领军表示了足够的尊重。
不过秦国的损失还是有的,损失最大的当然就是秦国的国库,这座才被赵国洗劫一空没多久的库房,注定是要重演一番过去的经历了。
但不管怎么说,李牧都觉得蔡泽这其实是保存了秦国的元气,对秦国来说是大功一件,这种功劳吕不韦竟然不去抢,反而向李牧主动提议让蔡泽去做,这是李牧想不通的事情。
吕不韦楞了一下,随后笑了起来:“原来将军是想要知道这件事情……那么就和将军说说罢。其实道理是很简单的,蔡泽以为他这样做是大功一件,但是却不知道如此一来反而会在秦王的心中留下勾结赵国的印象。如今秦王被将军囚禁自然拿蔡泽无可奈何,但是只要等到秦赵合约一达成,哼哼,那便是蔡泽的死期了!”
李牧楞了一下,然后眉头很快的舒展了开来,道:“既然如此,那么汝为何不干脆直接杀了蔡泽?”
吕不韦摇头道:“不妥。蔡泽其实只是大王拿来制衡吾的棋子罢了,如果直接杀了蔡泽,秦王还可以扶持其他人做为吾的对手。但这一次满朝文武都和赵国人进行合作,只有吾这个相邦是‘宁死不屈’的。到了那个时候,秦王除了吾之外还能相信何人呢?”
吕不韦说到这里,忍不住嘿嘿的笑了起来,随后嘴角微微的抽搐了一下,露出了痛楚的表情,似乎是触动了某些伤势。
是的,伤势。
别忘了吕不韦上一次在破城的时候可是被射了一箭,现在走路都还不利索呢。
李牧沉默片刻,道:“所以这便是汝不愿意让吾杀死秦王的理由?”
吕不韦笑道:“正是,而且不杀秦王也是大王的意思,不是吗?”
李牧缓缓点头,道:“多谢指点,请吧。”
吕不韦笑了一笑,伸手拿过了拐杖,一瘸一拐的慢慢拄着去了。
由于吕不韦背对着李牧,所以李牧并没有看到吕不韦离去时嘴角露出来的笑意。
毕竟吕不韦迟早都是要回归赵国政坛的,事先搭上李牧这一条线,结交住这位未来必将成为赵国头号大将的年轻将军,对于吕不韦未来在赵国政坛上站稳脚跟绝对是有益无害的。
甚至长远一点说,有了李牧这么一个驻守,对于吕不韦的女儿、如今的太子大夫人成为未来赵国的王后也是很有帮助的一件事情,更能够帮助到未来吕不韦的外孙成为赵国的下下一任国君。
否则的话,吕不韦又何必让出三成半这么多的利益,又何必特意的解答李牧的问题呢?
总而言之,吕不韦对于这次谈话非常的满意。
战国赵为王 第七百九十章 如何割肉也是一门技术活
邯郸城,龙台。
欢乐的气氛弥漫着整座大殿,所有在场的大臣们一个个都是喜气洋洋的,每一个人的脸上都带着浓郁的笑容,欢声笑语在空气之中不停的回荡。
随着睢阳城外的大胜,一切曾经笼罩在邯郸城乃至是赵国上空的阴云瞬间都已经全部消散了,现在的赵国上下已经完全沉浸在了喜悦之中。
一阵脚步声传来,赵丹出现了。
今天的赵丹脸上同样带着笑意,虽然说脸颊处的一片小小纱布多少显得有些违和,但是这并不妨碍他整个人所惯有的那种威严。
众位大臣们见到赵丹之后纷纷起立,朝着赵丹恭敬行礼:“见过大王!”
虽然已经说过这句话无数次的,但是这一次,所有的大臣们都绝对是发自内心的。
作为赵国的重臣,他们自然是有无数的渠道能够得知在决战当天发生的事情。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才对于赵丹这般的佩服。
固然睢阳城之战中赵军左翼的强大和具装甲骑兵的锐利是胜利的重要因素,但是赵国中军的顽强抵抗也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关键。
正是因为赵丹的亲临前线激励了所有人的士气,所以赵国中军才能够在秦军精锐的狂攻之下坚持了如此之久。
而且赵丹在关键时刻没有掉链子逃跑也是一个堪称改变了战争结果的决定,如果赵丹当时真的跑了,那么赵国中军就会完全崩溃,接下来的事情谁都说不好,但很大可能是四国联军因此而在右翼魏楚部队被击溃的情况下反败为胜。
在这些天里,许多重臣或在心中思考,或和别人讨论的时候都意识到了一点,那就是自家这位大王虽然没有参与到具体的战场指挥之中,但如果不是他扮演的定海神针一般的作用,如果不是他毅然而然的选择了亲征,那么这一仗赵国还真赢不了!
由此一来,大臣们对于赵丹心中的敬佩之情简直就如同黄河之水一般滔滔不绝,因此行礼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崇敬也是毫不掩饰。
赵丹显然察觉到了这种氛围,脸上露出了微笑,道:“诸卿不必多礼,都坐下吧。”
等到所有人都就座之后,赵丹才开口道:“今日召诸卿前来,乃是为了商议如何处理这战后之事的。”
根据统计,在睢阳城一战中,赵军总共斩首十万人以上,俘虏了四国联军十八万人左右,只有大约十万出头的残兵败将逃脱了赵军的追击得以幸免归国。
这一战的胜利震动了整个天下,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原本还在围困赵国城市的齐国和燕国直接撤兵,并且用最快的速度向邯郸派来了使者。
毕竟四国联军加一起都被打败了,只剩下齐国和燕国两个小弱鸡,这还怎么和赵国玩啊。
也不仅仅是齐国和燕国,在睢阳城吃了大败仗的四国也分别都派来了使者,向着赵丹奉送上了大批的礼物,用最谦卑的言辞来向赵丹求和。
赵丹咳嗽一声,道:“寡人认为,现在的问题就是,究竟要如何向六国开出条件呢?”
打赢了肯定是得拿好处的,现在的问题就是要怎么去拿这个好处,又该拿哪些好处。
真是个幸福的烦恼啊。
赵胜作为赵国的相邦,理所当然的第一个开口了:“大王,臣觉得这一次一定不能够像上一次那般轻易的让诸国求和了,一定要狠狠的宰上他们几刀!”
“臣附议。”
“附议!”
赵胜的这番话一说出来,立刻就得到了其他几人的赞同。
赵丹微微点头,对于赵胜的话也是颇为赞同的。
说白了,在之前的几次伐赵联盟之中,赵国基本上都是只逮着一个到两个国家猛揍然后割地,对于其他的国家向来都是比较宽大的。
这是因为当时的赵国还没有强到能够和其他所有国家为敌的地步,所以要温和一些,吃相不能搞得那么难看,免得被其他诸国警惕并且群殴。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现在的情况是,其他诸国的确是警惕了,而且也选择了群殴赵国,但却被赵国反杀了!
睢阳城一战的决定性意义在于,从这一战之后,即便是整个天下联合起来,也再拦不住赵国扩张的脚步了!
盟友?不需要了。一打六?没问题,你们一起上,寡人赶时间!
现在的赵国,就好像是历史上战国后期的秦国一样,完全不用顾忌任何事情,只需要不停的扩张、扩张、再扩张!
于是赵丹便说道:“平原君的话,寡人也是赞同的。首先寡人想要说的是,这魏国是必须要灭掉的!”
说起来这一场六国伐赵大战的起源就是因为赵国联合诸国借着讨伐段干子的理由而瓜分魏国,如今既然赵国胜出,那么完成灭亡魏国的目标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对于赵丹的这番话,所有的大臣纷纷表示赞同,心中甚至还有些小激动。
自从三家分晋以来,七大战国虽然有强有弱,你方唱罢我登场,但是七雄并立于世的情况就从来都没有改变过。可是现在,这样的情况终于要结束了!
有了一个,那么第二个还会晚吗?
等到其他六国一一覆灭的时候,赵国一统天下的时代就要到来了。
而在场的所有人,就都将是未来那个超级大帝国的缔造者,注定要成为青史留名百世流芳的人物!
一想到这里,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都激动了起来。
赵丹继续道:“所以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要让其他五国付出什么样的代价!诸卿可以就此发表一下意见。”
打赢了,那么自然就到了喜闻乐见的割地赔款时间,但是割哪些地赔多少款,这就是需要研究的了。
毕竟五国虽然打败了,可是赵国也不可能一口气就把五国全部吞掉,那么双方注定要坐在谈判桌之上来研究这个问题。
既然是谈判,就得先确定一下底线,毕竟谈判这种东西是有来有回的,双方都有一个底线。赵国这边肯定是不能让五国轻松过关的,但是也不能狮子大开口要得太多,免得让五国横下心来不谈了鱼死网破。
总之,如何把五国割得最狠,同时又让五国能够接受这种割肉,这就是赵丹这次会议的主题。
诸位大臣们一听就高兴了,开始七嘴八舌的发言了。
“大王,臣认为应该让秦国人把上郡和西河郡都割让了!反正有咸阳城和秦王在手,谅他们也不敢不接受这个要求。”
“大王,臣觉得是时候让燕国人把武阳城重新归还了!”
“大王,臣觉得可以让齐国人割让莒城!”
“大王,臣觉得韩国人必须要割让宜阳来平息大王的怒火,或者将这一次战争之中占领的魏国土地吐出来!”
“大王……”
总而言之,所有的赵国大臣们都已经完全亢奋了,各种要求连珠炮一般的从嘴里说出来,也不管是不是过分了还是怎么样,反正先说个痛快!
一番讨论下来,大臣们七嘴八舌的出了不少主意,赵丹也都命人一一记录了下来,然后对着郑朱说道:“郑卿,汝回去让人把这些要求整理归纳一下,然后做一个方案出来,过几天再提交上来让寡人和诸卿审议一下。”
作为赵国的外交部长,郑朱自然是专门负责这个的,所以立刻就应了下来。
说实话,外交谈判这种事情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毫无意义的扯皮,所以赵丹也只是打算定个方向,然后具体的就让大行部门的谒者们去和六国使者扯淡就是了。
就在这个时候,一旁的虞信突然诡异一笑,道:“大王,臣有一计,或许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虞信的话音一落,在场的众臣脸上不免就露出了惊讶的神情,赵丹也好奇的看向虞信,道:“虞卿可有何妙计?”
虞信摸了摸颌下长须,一双眼睛之中闪过奇异的光芒,看上去像极了某些一肚子坏水的狗头军师,缓缓道:“其实臣觉得,大王和众卿根本就没有必要去研究向五国提出什么样的条件,尽管让他们自己提出来便是了。”
“自己提出来?”赵胜的嘴角微微的扯动了一下,脸上多少有些不屑,道:“虞卿,若是五国自己提出来的条件能够接受的话,那么大王和吾等又何必如此费劲心思的讨论这些呢?”
赵胜说的确实是实话,毕竟五国虽然打了败仗,但是谁都不想自家的损失太多不是?所以五国提出来的求和条件之中付出的代价都是很小的,小到赵国绝对不可能接受的那一种。
要是赵国真的全盘接受五国现在提出来的条件,那么赵国可以说是亏大了,这一场大仗也是白打了。
虞信笑了笑,道:“平原君误会了,其实吾的计策可还没有说完呢。大王可以让五国提出条件,然后告诉他们,赵国会对他们的条件进行评估,一旦任何一个国家所付出的代价被赵国认为是最轻的,那么赵国接下来就会选择这个国家作为征伐的对象!”
赵丹一听这番话之后眼睛就是一亮,细细思索之下不由得一拍大腿,赞道:“虞卿此计,妙啊。”
在附加了这个条件之后,那么对于五国的压力就完全不同了。
谁给赵国的好处最少,谁就要被赵国痛打,而且评估的权力掌握在赵国手里,如此一来的话五国就必须要付出那些赵国渴望得到的好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会面对赵国的兵锋。
“要是五国联合起来暗中串联怎么办?”庞煖道:“若是这样的话,他们同样能够起到以微小代价求和的目的。”
“五国是不可能串联的。”虞信笑道:“因为这五国之间互不信任,他们怎么敢肯定事先说好的代价,到了提交的时候其他国家不会变卦呢?再说了,如果五国提出来的代价完全相等的话,那么任何一个国家都可能会成为我们接下来征伐的对象,他们又怎么会冒这个险呢?”
虞信这番解释之下,众人这才了然。
说白了,这一计的毒辣之处就在于,五国之间必须会有一个牺牲者,如果不想要成为这个牺牲者就必须要付出至少比牺牲者更多的代价。
如果五个国家都是这样想的话,那么他们为了不当这最后一名,就得付出可能比原先赵国索取的还要更多的代价!
赵丹哈哈大笑,道:“好,虞卿此计深得寡人之心,就依此办理吧!还有,去告诉其他五国的国君,让他们都来邯郸,寡人有一场好戏要让他们看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