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战国赵为王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熙檬父
一名秦军军官站了出来,道:“校尉陈贺见过太守,上官。”
这人也不知道赵括的身份,干脆以上官称呼。
陈贺其实就是率领着一支部队驻守在这里负责保卫蒙骜这主将安全的,但这陈贺显然是比较鸡贼的那种,看到局势已定之后才站了出来。
赵括看了一眼陈贺,沉声道:“汝可忠于大王?”
陈贺一下子就挺直了身躯,高声道:“老秦人无不忠于大王!”
赵括满意的点了点头,伸手一指面前仍旧在和自己手下对峙的蒙骜亲兵,道:“命汝部下将这些人都给吾擒下!事成之后,吾当上奏于大王,为汝加官进爵!”
这陈贺原本还有些犹豫,但是等听到加官进爵这四个字之后,整个人立刻就来了精神,喝令道:“二三子,随吾将这些乱臣贼子拿下!”
虽然蒙骜的亲卫一个个都能征善战,但是一来赵括带来的赵军精锐也不是吃干饭的,二来又有着校尉陈贺带着数百郡兵助战,短短几分钟时间内战斗就完全结束,蒙骜的亲卫们全部变成了躺在地上的尸体。
就在战斗结束之后,赵括立刻找来了陈贺,下达了一个又一个的命令。
“汝立刻派人去召集军中众将来此,就说将军有事相商!”
“还有,将此处清理一下,尸体统统搬走,不要给别人看出破绽!”
“除此之外,立刻让汝之属下封锁此处,除了众将之外,任何人不得进入!”
···
不得不说,用蒙骜这个主将的名义来发号施令还是很有用的,短短一刻钟之后,秦军十几名将军就都齐聚大帐之中。
王稽人模狗样的站在上首的位置,咳嗽一声对着众将说道:“蒙骜欲反秦而附赵,已被本官奉命诛杀!今日起本官便暂代王稽之职,大王不日便会派来新任主将!”
众将一听之下,表情各异。
相对亲近蒙骜的,除了震惊之外脸上还有着明显的质疑,而大部分将领则是震惊中带着茫然。
这蒙骜好端端的,怎么就突然变成要投降赵国的乱臣贼子了?
就从大家平日里和蒙骜的接触来看的话,也不像啊。
当即便有几名秦军将领出言质问。
赵括一直站在一旁冷眼旁观,直到这个时候才终于选择出手。
“统统拿下!”
早就在大帐四周埋伏的赵国精锐们一拥而上,将这几名明显是蒙骜一派的将军生擒活捉。
赵括刷的一下拔出了长剑,厉声喝道:“如今特殊时期,军中不知有多少蒙骜亲信意图作乱,若是诸位还效忠于秦国和大王,最好不要轻举妄动,否则便是害了全家老小的性命!”
这一下杀鸡儆猴,加上赵括疾言厉色的威胁,终于镇住了其他将军。
而且也不是没有见风转舵之人,好几名将军当场就表示愿意配合,其他将军一见大势已去也纷纷倒戈,承认了王稽的临时主将地位。
在真正掌控了大局之后,赵括便拿出了刚刚从蒙骜身上搜出来的半边虎符,开始发号施令。
调换部队,更换长官,逮捕蒙骜一派的分子,禁止随意走动,增派巡逻队以防兵变,诸多事宜有条不紊的在短时间内都安排了下去。
这让王稽震惊不已。
老实说,一开始王稽还以为赵括只不过是一名武夫罢了,没想到这赵括居然还有如此才智,能够在诛杀蒙骜之后短短时间内就稳定住了局面,让王稽心中不由惊叹。
王稽并不知道的是,在历史上的赵括可是以这样的年纪便在长平之战中接任廉颇职位的短短几十天内就掌控住了四十万赵国大军,然后还和白起来了一番旷世大战。
任何一名做过管理者的人都知道,管理一百人和管理一千人不是一个难度的,管理四十万人就更加如此。
虽然赵括最终的结局是一败涂地,但治军方面还是很有一套的。
等到所有的事情都处理完毕之后,已经是黑夜时分。
众将都散去之后,王稽有些不安的看着赵括,低声道:“赵将军,这一次真能成事?”
虽然看上去一切都已经没有问题,五万大军也都被掌握住了,而安邑城那边的三万民夫也早在出城的时候王稽就派人去遣散了,但是王稽的心中还是没有底。
王稽非常清楚自己现在干的是什么事情,他可是要把这河东郡整个卖给赵国啊。
如果被如今这座大营中的五万秦国将士知道真相的话,就凭赵括手下这百来号人,根本护不住王稽的性命。
赵括微微一笑,虽然脸庞依旧年轻,但是却已经比之前多了几分沉稳之色,闻言拍了拍王稽的肩膀,宽慰道:“请郡守放心,吾已经命人快马前往上党郡通报于廉颇大将军,一旦大将军得信之后便会命精锐急速西进接管河东郡,吾等只需在此维持几日,便可得此不世大功矣!”
赵括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眼神之中闪动着耀眼的光芒。





战国赵为王 第二百七十七章 燕国、李斯、韩非(第二更)
就在赵括和王稽在河东郡之中操办着这一场注定要震动整个天下的大事之时,远在数百里之外的赵国国君赵丹也没有闲着。
此时此刻的赵丹正在听着繆贤的报告。
“大王,根据燕国方面的情报,燕王此刻仍旧在重病之中,不过荣蚠已经被任命为新任相邦,正在大肆拉拢人心。”
赵丹一听眉头就开始皱了起来。
这个荣蚠,可正是上次燕国攻赵时的燕军主帅啊。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才开口说道:“繆卿,以汝之见,这荣蚠是否能够为燕后所用?”
繆贤答道:“大王,荣蚠此人素来仇赵,而且又和公子安交好,以臣之见,当难以为燕后所用。”
赵丹点了点头。
其实赵丹也就是这么一问,毕竟赵丹也知道燕国之中真正的亲赵派其实是乐毅的儿子昌国君乐间。
乐毅本来就是赵国人,乐氏族人现在一半是跟着乐间在燕国,还有一半跟着乐毅的族弟乐乘在赵国,乐乘又是赵国大将,因此乐氏一族天然就对赵国比较亲近。
赵丹敲了敲桌子,对着繆贤道:“如此一来的话,燕王死得越晚,对寡人和赵国就越是不利啊。”
现在的事情很明显,燕王是根本不可能让燕后刚刚过继不久的儿子公子轲继位的,长子公子安才是燕王心中的最佳选项。
公子安又是荣蚠的后盾,有着燕王和公子安的支持,荣蚠应该很快就能够整垮乐间为首的燕国亲赵派。
如果没有了这些亲赵派大臣的话,赵丹想要实施自己对燕国的计划,不免就要多出许多波折和意外。
繆贤点了点头,道:“确实如此。”
赵丹想了好一会也没有想出什么好办法。
毕竟重病在床也不代表着马上就死,虽然赵丹知道这位燕王马上就要挂了,可问题是史书上也没写着这位燕王哪天死啊。
过了好一会之后赵丹才说道:“汝且派人去告知乐间,若是情况危急,便先将燕后母子接来赵国,乐间若有性命之危,也可一并前来。”
在赵丹看来,当年晋文公姬重耳能够在国外流亡那么多年,让燕后母子在赵国流亡个一年半载,那也不算个事。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嘛。只要燕王一死,就凭赵国如今的实力,拥立燕后的儿子公子轲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繆贤躬身道:“喏。”
又过了一会,两名年轻人走进了大殿之中,朝着坐在王座上的赵丹躬身行礼:“见过大王。”“见、见过大、大王。”
赵丹抬起了头,露出了一丝笑意:“原来是汝二人来了,且坐吧。”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荀况的两名得意弟子,李斯和韩非。
两人十分拘谨的坐了下来。
赵丹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的这两个和自己年纪相差不算太大的年轻人。
这可是两块宝贝啊。
李斯就不用说了,未来的秦国宰相,一等一的人才。
韩非子,法家集大成者,虽然历史上官职不如李斯,但是影响力却秒杀李斯几十条街。
直到数千年后的现代社会,仍然能够看到韩非子治国思想在方方面面的运用,更有不少人认为韩非是在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这场大辩论之中的最终获胜者。
赵丹自从见过了这两个家伙之后,就不打算把他们放走了。
说得腹黑一点,这样的人才就算是关起来也不能便宜其他国家,尤其是秦国啊。
一开始赵丹原本是打算让这两个家伙跟着他们的师傅荀况去操办一下这个华夏学宫,然后再考虑一下给他们两个一些合适的官职去锻炼一下。
但是让赵丹意外的是,赵丹自己是不急了,李斯和韩非却心急得很。
这才呆了没几个月,李斯和韩非就已经通过师傅荀况上书给赵丹,希望能够得到一官半职。
这就是为什么赵丹今天会召他们来的原因了。
赵丹看着李斯和韩非这拘谨的模样,心中也是有些好笑,同时又有几分自得。
即便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这两位牛人,见到寡人不还得是毕恭毕敬,行礼称臣?
带着这种暗爽的心情,赵丹笑着问道:“华夏学宫如今进度如何了?”
为了这座华夏学宫的兴建,赵丹可是没少投入资源。
毕竟在赵丹看来,这可是未来华夏的文化圣地,堪称图腾一样的存在,这样的学宫当然得好好的操办一番。
所以赵丹不是简单的划出来一片土地,再搞几座简单的建筑就完事了,而是务求尽善尽美,规模堪比后世大学。
赵丹发问,李斯和韩非自然不敢怠慢,李斯连忙答道:“回大王,如今尚在兴建之中。”
根据事前的估算,华夏学宫这个大工程至少要两年时间才能有一个架子并且正式开幕,五到六年时间所有的建筑和配套设施才会完全建成。
赵丹当然知道这个,之所以说起这件事情来,只不过是找点开场话题罢了。
果然东拉西扯了几句之后,李斯和韩非的神情渐渐放松。
赵丹开始进入正题:“寡人听说,汝二人希望在赵国为官?”
李斯一听这话忙一拉韩非子,两人同时站了起来,朝着赵丹行了一礼,随后由李斯说道:“正是,还请大王予斯和韩非一个机会。”
赵丹微微点头,道:“既然如此,汝二人对于官职,可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这个问题李斯和韩非看上去显然商量过了,几乎是马上就回答道:“斯和韩非既为臣子,自然任凭大王差遣。”
赵丹想了想,随后笑道:“李斯,既然如此,那么寡人就命汝去上党郡屯留县为县令,汝可愿意?”
李斯闻言大喜,朝着赵丹又是一礼:“多谢大王!”
固然县令并不算是什么大官,但李斯今年才不过二十五岁,而且之前也不过就是一个小吏,县令这一职已经让李斯喜出望外了。
赵丹又看了一眼韩非,然后笑道:“韩非,吾听闻汝对治国之策颇有见闻,不如便留在寡人身边,任一侍中吧。”
侍中这个官职其实是秦朝才开始有的,简单的说就是跟在皇帝身边的贴身幕僚,虽然并没有实际职权,但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在历史上随着时间的演变甚至在晋朝之后很长一段时间等同于宰相,可谓位高权重。
原本赵国也有类似的职位,就是御史,也就是原先楼昌的职位。
在楼昌死后御史如今还在空置,不过赵丹已经并不打算任命新的御史了,而是打算用新设的侍中取而代之。
当然了,这么一改之后侍中就不可能再是赵国六大臣之一了,而且侍中也不可能只有韩非子一个,但某种程度来说也是将御史的权力分散,并集中到了赵丹的手里。
韩非一听,自然也是激动非常,朝着赵丹行了一礼,结结巴巴半天才将一句感谢的话说完整。
没办法,谁让韩非天生结巴。
等到两人告退而去之后,赵丹的心中也是有些感慨。
这下一来,未来秦国的相邦和秦国思想指导者都落在了寡人手里,这一次,寡人倒要看看秦国怎么翻盘!




战国赵为王 第二百七十八章 从河东郡传来的好消息
韩国,端氏城。
在三年之前,这座城池被秦国武安君白起所攻克,并在随后成为了秦军进军南上党的桥头堡之一。
两年之前,一支秦军偏师从这里出发南下,配合来自崤函通道东出的秦军主力,在白起的指挥下攻克了野王、陉城两大要塞,成功的切断了韩国本土和上党郡之间的联络。
一年前,秦军在上党郡之中战败,不得不被迫和赵国割地求和,在赵丹的坚持下,端氏城又一次的回到了韩国的手中。
而如今,这里成为了赵魏韩三晋联军反攻秦国河东郡的重要基地。
在这里已经聚集了整整十万赵国军队,八万魏国军队和五万韩国军队,一共二十三万联军集合在一起,只需要一声令下就可以越过太行八陉之中的白陉,朝着南太行以西的秦国河东郡发动攻击。
统率这支大军的,自然就是赵国如今当之无愧的第一大将武信君廉颇。
这一天,廉颇正在大帐之中端坐沉思。
虽然早年以脾气火爆著称,但是近些年来,尤其是在长平之战过后,这位武信君似乎就喜欢上了这种独坐思考的方式。
一阵脚步声从大帐之外逼近,又过了片刻之后,经过了通禀的靳黈出现帅帐之中。
“见过大将军。”
廉颇微微抬起头,注视着面前的靳黈,一双虎目之中微微显得有些疑惑,道:“何事?”
靳黈犹豫了一下,然后说道:“大将军,何时方能出战?”
靳黈在说话的时候还是相当客气的。
但客气归客气,这话语之中的求战之意还是一眼就能够听得出来。
对于靳黈来说,天天在这里发呆显然并不是一个很让人心情愉快的选择。
廉颇十分平淡的说道:“此刻尚未到出战之机也。”
靳黈显然有些急躁,忍不住追问道:“敢问大将军,何时方才是出战之时?”
廉颇闻言脸色一沉,重重地哼了一声,开口说道:“吾乃主将,何时出战自然是由吾决定,汝何须多言!”
这句话说得很不客气。
在廉颇看来,韩国只不过是赵国的小弟,廉颇如今又是三晋联军的主将,根本没有和靳黈客气的必要。
靳黈脸色难看,转身就走。
廉颇看着靳黈的背影消失在自己的视线之中,心情也有些不爽。
如果不是因为这靳黈并非赵国将军而是韩国大将的话,廉颇早就用军法把他狠狠教训一顿了。
“这些韩魏之兵不过是一些土鸡瓦犬,打起仗来根本不是秦人的对手,大王还不如直接调遣二十万赵军精锐予吾,吾必定能取河东而凯旋!”
廉颇的心中也是牢骚满满。
对于任何一名将军来说,进攻永远都是比防守要更让人高兴和渴望的事情,廉颇当然也不例外。
如果是依照廉颇的性子,前阵子大军集结完毕之后就应该发动进攻了。
可问题是,这件事情其实廉颇说了也不算。
赵丹不让进攻啊。
赵丹才是真正的赵国最高统治者,廉颇即便再怎么不爽也好,那都不可能去违背赵丹的命令。
所以廉颇是真的很想跟靳黈说一句,汝有能耐就找吾赵国大王去啊。
根据赵丹的命令,廉颇必须要等待河东郡方向传来消息之后再看情况进行下一步的行动。
对于河东郡之中即将要发生什么,廉颇作为主将当然是知情的。
事实上,就是廉颇将赵括派去的河东郡。
赵括已经去了有半个月了,但是迟迟没有回信,这让廉颇心中也不免有些急躁。
现在是冬天,冬天大军作战的话,非战斗减员会变得很严重。
对于爱兵如子的廉颇来说,他其实并不想在这个时候打什么攻城战夺关战这种绝对会让进攻方损失惨重的大战。
冬天攻城,真的太蠢了。
如果能够顺顺利利的用奇袭的方式拿下河东郡,那最好不过了。
反正廉颇现在也是封君了,爵位登顶了,对于战功其实就没有那么迫切的渴望了。
再说了,只要拿下河东郡,廉颇作为三晋联军的主帅,战功又会小到哪里去?
就在廉颇出神的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突然从帐外传来。
“大将军,急报,河东急报!”
廉颇霍然而起,高声道:“在哪?快,快让人进来!”
很快的,一名身着秦军士兵服装的年轻男子出现在了廉颇的面前,一股寒意随之从帐篷外面灌了进来。
这显然便是来自河东的传信使者。
廉颇赶忙问道:“情况如何?”
使者虽然一张脸被冻得通红,但是说话的时候言语之中却透出了无比的喜悦:“大将军,蒙骜已死,如今安邑城外的五万郡兵尽在掌控之中。校尉命吾回报大将军,请大将军速速进军河东郡,迟则生变!”
这句话一说出来,廉颇顿时大喜过望,用力的一拍来人的肩膀:“好!”
砰的一声,来人直接被廉颇拍得跌倒在地。
···
廉颇干咳一声,有些尴尬的将动弹不得的使者扶起,交给亲卫照顾之后立刻迫不及待的发下命令。
“传令诸将,一刻钟之内务必全数集合,否则军法处置!”
一刻钟之后,所有的将军统统都集合到了廉颇的大帐之中,包括魏国和韩国的将军们也是如此。
廉颇在帐中众将的身上环视一圈,随后开口道:“今日吾要告诉诸位一个好消息,河东郡已经是吾等囊中之物矣!”
廉颇这句话一说出来,帐中诸将的脸上立刻纷纷露出了惊讶的表情。
廉颇也不多解释,直接开口喝道:“乐乘何在?”
乐乘立刻从众将之中闪出:“乐乘在此!”
廉颇点了点头,对着乐乘道:“汝立刻率领五千精兵星夜前进,务必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皮牢城!待到攻陷皮牢之后,汝再率军继续前进,只取安邑秦军大营!”
乐乘闻言大喜,立刻朝着廉颇行了一礼,高声道:“末将得令!”
廉颇又继续开口道:“靳黈何在?”
靳黈同样也走了出来,道:“靳黈在此。”
老实说,现在的靳黈还有些搞不清楚状况,不到半个时辰之前廉颇还一副不愿意出兵的样子,怎么现在就变了呢?
廉颇可不管靳黈的脑袋里在想些什么,直接就下达了命令:“靳黈,汝亦率一万韩军跟随在乐乘之后,替乐乘所部接管皮牢城,然后守住此城等待大军到来!”
靳黈面色一正,同样道:“得令!”
等到乐乘和靳黈离开之后,廉颇又继续说道:“其余诸将立刻回营,全军即刻拔营出发,进攻河东!此战,吾等必胜无疑!”
沉寂了好多天的三晋联军大营,终于在廉颇的命令下,犹如一支沉睡的巨兽般缓缓苏醒。
一队队的联军士兵急匆匆的从大营之中开出,冒着风雪朝着西边而去。
在那里,有着一片无比肥沃的地方在等着他们去征服!




战国赵为王 大家新年快乐!
新年啦,有些话也想和大家说说。
一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很多作者朋友都劝我:“你疯了吧,写春秋战国?”“这么冷门的分类有人看?历史还有比这更冷门的分类吗?”“你又不是七月新番那样的大神,写春秋战国肯定扑街到死!”
但是事实证明,春秋战国,的确还是有人看的!
虽然这本书的成绩在大神们看来不算什么,但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其实已经真的非常好,非常让人开心了。
这一切,都是你们这些亲爱的读者带来的,作者在这里发自内心的感谢每一位支持本书的读者,谢谢你们!
今年是大年初一,也是十二生肖的狗年,在这里也祝大家新年旺旺旺!
也谢谢我的编辑虎牙,能够在大年初一就给了我一个大推荐!新年开门红!
新的一年,希望大家都红红火火,顺顺利利,恭喜发财,万事如意!




战国赵为王 第二百七十八章 乐乘夺皮牢(第一更)
公元前259年12月27日。
天气很阴,乐乘抬头往天上一看,全是灰蒙蒙的,根本没有任何的阳光。
一如乐乘此刻的心情。
低下头,乐乘有些费劲的将自己的靴子从雪地之中拔了出来,片片雪花从天而降,将他的头上和身上都染成了一片白色,看上去像是一个正在行走之中的雪人。
乐橙并不觉得这是一个打仗的好时机。
冬天,尤其是在这下雪的冬天,那真的太冷了。
这白色的地狱。
乐乘看了看身后,五千名赵国精锐士兵正跟随着他的脚步,在这条被白雪覆盖的狭窄山谷之中缓缓前进。
此刻乐乘所在山谷的北侧是海拔在八百米以上的太行山南麓山脉分支巫岭,南侧则是一条被当地人称为“落马涧”的一处悬崖,悬崖深不见底,一眼看下去黑洞洞的,很渗人。
在冰天雪地的季节走在这样的一条道路上,体验可以说是非常差劲的。
1...8990919293...35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