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元情诗与剑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庆二年

    总之,这就是一个“免费游戏,道具收费”的大型线下真人秀,先用部分体验者收获的美好体验来吸引一堆人入局,然后立即提高门槛,避免高级段位泛滥似的段位贬值,再让入局者相互内斗营造出一派繁荣的景象,诗榜运营方就可以通过完美的成本控制、丰富的道具收入而健康地运营下去。

    这些都是陈总编在走访了各地的诗榜办事处后,悉心编织的新诗榜运营套路。

    中国人向来是聪明的,只要给一个舞台,制定良好的规则,他们自己就能把各种事玩出花来。

    对于陈总编来说,这些“诗之力三段”“诗之力五段”抑或是恐怖如斯的“诗士”之间的争斗,他完全不感兴趣。

    没有“诗王”的争霸,他是不屑于去参与的,能屈身下就,“与民同乐”,已经是他难得的“亲民”行为了。

    千里迢迢到桂林来一趟很不容易,趁这功夫,多访访古迹,看看风光,也算不枉此行。

    而且,在他的心中,还一直回旋着沈白石言之凿凿的“大利西南”。

    广西的话,已经是大唐最“西南”了,如果都还不够“西南”的话,那自己就必须要去隔壁的“南诏国”了。

    云南是个好地方,只可惜这段时间人家独立了,暂时不是你大唐自古以来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说到古迹,眼前这尊“逍遥楼”,就是桂林未来持续千百年最重要的古迹。

    大唐武德四年,岭南道抚慰大使、兼桂州总管、兼不是哪吒爸爸,李靖——以独秀峰为中心修建“子城”。

    而这逍遥楼就,位于子城东墙之上。

    此刻,它与黄鹤楼、滕王阁、岳阳楼等地理坐标并驾齐名,见证了大唐从初创到如今天下大治的盛世的过程。

    就好像去武汉不去黄鹤楼,到南昌不登滕王阁一样,逍遥楼在以后的数百年间都是达官贵人与文人骚客来桂林的必到之所。宋有范成大、刘克庄、方孚若、李彦弼、李曾伯、张栻,元有伯笃鲁丁、吴伯寅,明代杨芳等都到逍遥楼吟诗打卡。

    只不过,和大部分名楼终将湮没历史长河一样,这“逍遥楼”也没能避免会起的噩运,甚至比其他名楼更短命:

    明崇祯十年,大旅行家徐霞客同志完成其一生最后一次旅行,作为旅游业的鼻祖,他自然是对各地名胜早就了然于胸的。

    可惜当他来到桂林东城,“登城楼,欲觅逍遥楼旧迹”时,却遗憾地看到逍遥楼“已为守城百户置家于中”。

    “守城百户”按明代兵制其实只不过是一个负责守城的低级官员,一个低级官员何德何能能把一座名楼都放在自己家中呢

    显然,此时的逍遥楼早已名存实亡,颓废得仅存“旧迹”了吧!

    而且,比起其他名楼,更惨的是,这座楼到陈成的时代都没有要重建的意思。

    没办法,给他写过诗文的诗人们,“咖位”相较黄鹤楼的崔颢、李白,滕王阁的王勃,岳阳楼的杜甫、范仲淹,实在是不够大,名篇也不够多。

    最大的咖是谁呢

    宋之问。

    王维老师倒是来过,可是他似乎并没有要为此楼歌颂一番的打算。

    “摩诘不在之问死,奈此百嶂千峰何!”陈成吟咏着自己的诗句,慨叹不已。

    看着护城池,畅览碧空,身处楼阁之上,近可观漓江影倒横流,远可眺青峰此起彼伏,桂林老景中的訾洲烟雨、东渡春澜、尧山冬雪尽收眼底——

    在小陈我看来,比之黄鹤楼、滕王阁等处的风景,非但不逊色,反而犹有过之!

    怎么这一个个的大才子,都没有想到为此楼写一篇好作品,让后人铭记呢

    你们不写,那小陈我可要写了!

    嘿嘿,毕竟此刻我“陈苌”的咖位,也在群星璀璨的盛唐,名列“天下第十”!

    但凡捣鼓出一篇绝妙好文出来,既提高本楼的名气,也为小陈我的履历增光添彩,咱们双赢,岂不美哉!

    “嗯,开元二十九年夏,陈十一郎旅居桂林郡。满目风光,天朗景明。乃独登逍遥楼楼,赋诗于其上,作文以记之……”

    他饶有兴致地想创作出一篇《逍遥楼记》来,另一方面也对其他人为何创作不出惊世名篇表示理解:

    对此时的人们来说,桂林实在是太偏啦!

    到这里,往往都是流放罪人的身份,哪里还有心思吟诗作文呢

    就说在小陈和王老师之前,上一个来这里的诗坛大家——宋之问先生。

    他来桂林就是心不甘情不愿,登逍遥楼除了辛酸苦闷,也没有多余的想法。

    且看他的两篇大作——也算是逍遥楼最有名的篇章了:

    桂州陪王都督晦日宴逍遥楼

    晦节高楼望,山川一半春。

    意随蓂叶尽,愁共柳条新。

    投刺登龙日,开怀纳鸟晨。

    兀然心似醉,不觉有吾身。

    有王嘟嘟一起,还算有点安慰。

    再看《登逍遥楼》:

    逍遥楼上望乡关,绿水泓澄云雾间。

    北去衡阳二千里,无因雁足系书还。

    这就是想家想得不行了。

    可是没办法,当时唐睿宗即位,因为宋之问曾依附张易之、武三思,睿宗讨厌他讨厌得不行,而将他贬至钦州,睿宗不死,看样子是回不去故乡的,只能“岭外音书断,经冬复立春”了。

    结果呢,睿宗还没死,就把位置传给了当今天子了。

    没想到,李隆基比他老爸还要讨厌宋之问,“老不死的去死吧”!

    一道敕书,直接让宋之问在桂林自尽了。

    呃……

    这种情境,宋老头能有好心情就奇了怪了……

    不过呢,他也还算是为本地做了些贡献:

    起码,“桂林”这个名字就是从他这里来的啊!

    他是第一个把桂州始安称为“桂林”的人。

    哎不对啊,秦始皇平百越,就有桂林郡了啊!可是,“桂林”这个名称与秦始皇设置桂林郡并没有直接关系,自汉武帝平岭南置零陵郡,设立始安县,始安县之称一直使用到此时——这才是官方名称。是宋之问流放寓居桂州,作诗《始安秋日》,首句“桂林风景异,秋似洛阳春”,才将秦留下的桂林之名与一个长期被称为始安的地方联系起来。

    宋之问以后,虽然大家还是习惯叫桂州,但也使用了许多桂林之名,桂林名称的地方指向已经转移过来了。杜甫说“五岭皆炎热,宜人独桂林”,白居易说“桂林无瘴气,柏署有清风”,中晚唐人索性只用桂林而不用桂州了,李商隐在桂林作的诗的诗题写的都是“桂林”。

    但是这个要说是“贡献”也还是勉强,对陈成来说,还没有一句“桂林山水甲天下”更能拉仇恨!你看了这句话,难道不想要现场看看是否名副其实吗

    正感慨着,忽然有人叫道:“你是那个诗之力九段的陈某人么我要挑战你!”

    陈总编格外诧异,指着自己:“你挑战——我”




第326章 咱俩谁在扮猪吃老虎!
    完了完了完了!

    陈总编只不过一时随意散漫,败于这什么狗屁“诗士”之手。

    你们就以为我是软柿子,可以尽情蹂躏么!

    你们未免太小看于我了!

    陈成微微摇头:“我不接受你的挑战!”

    “为何!”

    “我不接受,”陈成淡淡道:“等级比我低的人挑战我。”

    搞笑,要挑战诗榜陈总编,起码是个“诗士”吧!

    区区“诗之力段”,也好意思人五人六地出来卖弄

    你们不是喜欢等级压制么,那不压白不压!

    换十个个诗士上来,陈总编稍微认真一点陪你们玩玩,教教你们如何做人。

    没想到,众人听了他的话,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忍不住都笑了。

    “咳咳,”诗士二段邓铎道:“陈兄台怕是没有弄清楚状况……”

    你都输给我了,怎么可能保持“诗之力九段”呢

    越级挑战,挑战者肯定都是想获得更丰厚的回报,可随之带来的,就是挑战失败的风险。

    差一级挑战失败,那是扣除一段;

    差两级挑战失败,虽然不是扣除两段,可也要扣除15段。

    也就是说,陈总编现在的段位,已经在输给诗士二段之后,变为了诗之力七段五,四舍五入,名义上的“等同诗之力段”而已。

    甚至还不如丁干呢!

    陈成装逼没成功,闹了一个大红脸,可也怪不得别人——这规则还是他制定的呢!

    “诗士二段”战胜了他这个“诗之力九段”之后,实际也没有太多的好处——

    只是从二段增加到“2125段”而已,这意味着,他要是想通过战胜比自己小两级的人来晋升道诗士三段,必须要连续战胜个“诗之力九段”,可是输了话,他也会直接降“15”段。

    总之就是,假设两人高者与低者等级差是设为n的话,获得收益是:

    2的负次方,同等级获胜,长半段;一级,长025段;二级,长0125段;三级,长00625段……

    风险是半段、1段、15段、2段……

    对初一数学渐渐淡忘的话,都有些绕,何况还是在数学普遍偏差的大唐,负指数幂他们怕是不大懂的。

    但没关系,只需要知道:

    越级挑战的收益不高,风险很大;

    而想借着等级碾压的形式战胜一波小喽啰来提升自己的等级,在“指数爆炸”的形式下,也是不可能的,就好像那个故事,第一个棋盘格放一粒麦子,第二个放两粒,第三个放四粒……最后,一整个国家仓库的粮食都不够放。

    如此恶心的规则,就是为了鼓励实力相当的选手们相互切磋而设置的,陈成自己以前也被各大游戏公司森严壁垒的等级压制感到厌烦,可是现在想想,这招还真的是很好用!

    所有人都会发现,最简单的获取高段位的方法,还是在诗榜每季度的段位评比上获得,而不是以一挑十……

    很不幸,陈总编自己现在竟然成为了自己这套制度的受害者,可谓是“作法自毙”。

    现在,“名义上的诗之力段”陈成要迎来“正儿经诗之力段”丁干的挑战。

    级别下来了,可陈总编的英雄气概并没有减少:“什么题目你来指定!”

    “好,便写这桂州的城池!”丁干指着桂州城的城墙与护城河道。

    陈成点点头,这题也不算偏,毕竟自己到桂林的话,这也属于必写的题目。

    反正迟早都要写,不如就现在。

    陈成收敛之前玩世不恭的随意神色,手持纸笔,从楼上纵览整座城的周遭形势。

    岭南虽然在此时是偏远之地,可是桂林却是非同小可的一座大城。在秦汉时期,就是中央王朝进入岭南的前进基地,境内秦始皇开凿的灵渠更是沟通荆襄与两广的通道,早在魏晋南朝时期就有大量的北方移民在永嘉之乱后逐步从当地进入岭南境内,桂林便是人流输入岭南的窗口。

    北接湘、贵,西南连柳州,东邻贺州!

    到了唐末,黄巢正是借助本地的形势,逆势而上,从岭南攻占桂林,进而扫荡中原,最后攻陷长安。

    因而史家说“唐亡于黄巢,而祸基于桂林”,足可见战略地位。

    黄巢离现在还有一百几十年,倒是不能吟咏,可是不妨碍小陈我现在就真知灼见,指出问题——

    到后人翻到我的诗的时候,也会感叹百年前颍川陈苌的先见之明!

    写桂州城,陈成并没有把自己的这次诗歌创作,视为同一个“诗之力段”无名小辈的竞争,而是站在心怀社稷天下的角度上!

    “嗯,千峰环立,一水抱城……这种叫啥来着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洞奇石美,也是在内地其他地方很难观赏到的……”陈成琢磨着,先在纸上写下了“灵岩秀峰”四个字。

    不止一座灵岩秀峰,而是千百座,那就……

    灵岩秀峰千百重

    看上去,用上大的数字修饰,似乎手法并没有什么高明的地方。

    上次跟崔颢前辈探讨“黄鹤楼”时怎么说的诗歌可以有一种循环往复的音乐美,还能增强节奏与气势,就好像沈佺期“龙池跃龙龙已飞”,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一样。

    那我也就别“千百重”了,直接——

    “重复重”

    嘿嘿,灵岩秀峰重复重——

    就好比是“我看见,一座座山,一座座相连”。

    整挺好的!

    确定了第一句,同时也就确定了这首诗要押“ong”的韵。

    山的多已经写了,接下来怎么写呢

    便写山的形态吧!

    陈成到现在还记得,小学课本里面有一篇“桂林山水”,其中描写桂林的山的那一段,到现在他都还记得:

    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1...138139140141142...1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