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开元情诗与剑榜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长庆二年

    小时候如果不努力,到岁数大了只能是悔恨不已——

    人生在世,就像早晨的露水,很快就被晒干一样!

    不带走一丝痕迹!

    意思观众们当然听得懂,可就是觉得你这有点……

    偷懒呀!

    刘昭阳身心俱疲,并没有打算第一句就压人一头。

    稳妥起见,采取的应对方案是:

    原汤化原食。

    像这样经典的诗句,你无论用什么句子来应对,因为原诗固有的映像,都会让读者感觉有些不对头。

    易丝儿那句,不就是“我吃火锅你吃火锅底料”的古代版吗!

    即便“价值观”不出问题,她也免不了在观众那受挫。

    贵为四项满分的刘昭阳当然比傻白甜的易丝儿聪明一些,“少壮不努力”,肯定还是原诗中的那些句子最契合,比如: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颠倒一个顺序,怪是怪了一点,可意思完全没有错吧

    这就叫,拿屁股的肉去补脸上的伤。

    当然啰,如果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方式应对,观众肯定是不会买账的,所以就要稍微做一点改动。

    刘昭阳续的这两句诗,来自曹植的《赠白马王彪》,引用到的几句是:

    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晞。

    年在桑榆间,影响不能追。

    表达的意思本就与《长歌行》参差仿佛,更何况这句“去若朝露晞”还就是曹植从《长歌行》中取材化用的。

    两相组合,移花接木,毫无违和感!

    而且我既对上了诗的意思,还用的曹植的典,连我都要佩服我自己了!

    即便你们硬要说不好,可也挑不出本仙女的毛病呀!

    刘昭阳美滋滋地,下去的时候挑衅似的瞟了李季兰一眼,和李季兰一样,都把易丝儿当做这一轮打酱油的。

    真正的对手只能是对方。

    “赤练仙子,到你啦!”胡妈妈叫李季兰道,语气比那两个要好上不少。

    尽管李季兰把慕莲儿淘汰了,可胡妈妈和小陈的交情还可以,没必要像对那两个女的那样恶狠狠的。

    何况,李季兰的排名在这三个当中是最低的,成为本轮胜者对于慕莲儿的威胁相对小一点。

    就是这陈十一郎不知又在捣什么鬼,跑三楼上去了!

    你就对你家姑娘信心这么足吗

    倒要看她能拿出什么句子来!

    坐在三楼上的小陈抱着相同的想法,也想“考验”一下李季兰的临场能力:季兰姐姐跟着我“耳濡目染”,总不至于连易丝儿“我歌伊捧衣”还不如吧

    换小陈上的话,不要说接一句,我直接给你接二十句,你信不

    刘昭阳的思路是对的,就是要套那些意思差不多诗,比如小陈第一时间就想到恩师孟夫子的那首《秦中感秋寄远上人》:

    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

    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

    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这首诗是当年孟夫子在长安落第之后写给庐山东林的高僧的,诗中充满了失意、悲哀与追求归隐的情绪。

    光这首诗就直接能接四个版本啊!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丘常欲卧,三径苦无资”——

    这首就说得通啊!

    小时候不努力,长大了只能长久地归隐山林,因为没有钱的话,举步维艰。

    非常现实。

    &




第158章 王昌龄为乾隆翻案!(第二更)
    整场比赛进行到现在,李季兰头一次让现场出现冷场的状况!

    就好像她声称不会唱“玉树后庭花”的时候。

    观众们听了之后的表情,仿佛都在说:

    这诗,恐怕不太行!

    无它,虚词太多了!

    短短十个字,一个“然”,一个“此”,一个“更”,一个“何”,一个“之”——

    足足五个虚词!

    虚词嘛,那就是说没啥意义,在诗里都是为了凑字数的啊!

    一句诗,百分之五十都是虚的,都是水字数,这诗能好

    乾隆大帝的诗多而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常识,本书中更是常常拉他出来“鞭尸”,与梁武帝堪称是“帝国双子星”。

    只是乾隆大帝的诗到底烂在哪,可能不少人很难给出正面回答。

    事实上也很简单:这老哥的“诗”虚词太多了!

    就好像钱钟书《谈艺录》里猛烈抨击乾隆大帝的“当句对体”、“对仗纠缠”“无脑堆砌”等。

    可他最受不了的便是这老哥的无脑堆虚词:

    “清高宗亦以文为诗,语助拖沓,令人作呕”;

    “兼酸与腐,极以文为诗之丑态者,为清高宗之六集”。

    “作呕”“极……丑态”,可以说钱老师已经发出了他最激烈的恶评了——这一点恐怕此前被小陈抄乾隆的“黄瓜”诗恶心了一次的王维王老师也深有同感。

    但《黄瓜》在乾隆的诗作中毕竟已经属于上上之作了(乾隆:),真正能代表他四万首诗普遍水准的,应该是这样的:

    以书记起用,古有今则无。

    有之祇一人,曰惟观承夫!

    你看看,这二十个字就有七个“之乎者也”的虚词,这还能叫诗

    再比如这首:

    “慎修”劝我莫为诗,我亦知诗可不为。

    但是几余清宴际,却将何事遣闲时

    简直是无力吐槽了……

    他ma的慎修都说了让你不要作诗,不要作诗了,你他ma自己也知道自己作不了,那你还作作作作作作作……

    作你ma个头啊!

    完全不理人家受得了受不了啊你!

    “你再作我就一刀捅死你!”“慎修”如果不是忌惮弘历这老小子是鞑子皇帝,恐怕难免会这么想。(“慎修”应该是乾隆时期经学家、乐律学家、作者菌老乡的江永老先生的“字”)

    小陈觉得李季兰这两句可怕的原因,就是太特么像乾隆啦!

    甚至就是“江永劝乾隆不要写诗”这首诗的翻版啊!

    乾隆说,“几余清宴际”,那特么不就是宴会饮酒取乐

    乾隆说,“何事遣闲时”,跟李季兰说“此外更何之”,又有什么区别

    闲得蛋疼没事干的时候,弘历我除了发挥我在诗歌上的才华,也没别的娱乐了啊(魏璎珞、夏雨荷、容嬷嬷:你还可以玩女人。)

    糟糕呀糟糕,好的不学,季兰姐姐你怎么能学乾隆那个老小子呢

    学坏了啊你!

    乾隆就是因为完全不在乎营造意境,只顾把自己的各种感想写成五言或七言的句子,用大量虚字来组织句法、凑字凑韵。

    这样所谓的“诗”自然无诗意可言!

    可是离奇的是,小陈听完季兰姐姐这句就呆住了的原因,并不是说“竟然神似乾隆”。

    甚至他惊诧的原因完全相反!

    第一反应是:季兰姐姐续的这句……

    未免也太好了吧

    更过分的是,感觉比他自己给出的方案还要好!

    也就是说,这两句神似乾隆的诗,感觉比孟浩然的诗接“少壮不努力”还要好!

    具体说不清哪里好,可小陈直观的感受,就是觉得契合!

    量身定做一般的适合!

    难道是说,小陈我的审美格调底下,已经沦落到和爱新觉罗弘历一个水平线上了吗

    如果不是的话,那为何我的感觉,竟然像是跟观众们大相径庭呢

    底下评审们显然也各有意见,交头接耳,议论个不停。

    李季兰被晾在舞台上,不知所措。

    陈成正惊异不定间,身边忽然响起了一声巨大的“好”!

    小陈还以为自己耳朵出了毛病!

    这声“好”字,正是来自“极限一换一”的王昌龄大叔!

    他头一个鼓起掌来!

    这叫好声,鼓掌声,在一片静默的表演场上,显得格外突兀!

    可出人意料的是,场下沉默的观众们,仿佛被这一声“好”激发得重新苏醒,慢了一拍之后,也都叫起好来!

    &nbs



第159章 范仲淹“热恋”宋仁宗(第一更)
    王昌龄的江湖在这里,以小陈现在这点微薄“才气”,他的意见再离奇,你又能说什么

    当然啦,这一次虽然小陈说不出王大叔那些论点,可他并没有像上次高启“将军出关车骑多”那样,认为王大叔“过度解读”。

    哪怕场下观众们也和小陈一样,下意识觉得不错,只不过这两句不符合大家对好诗的常规认识罢了。

    当事人李季兰,头一次在没有陈弟弟指挥的情况下独自应战,上台之前难免有些忐忑。

    可是现在看到观众和评委们的反应,知道应该自己这头一阵应该是顺利走下来了,松了一口气,盈盈一礼,下了舞台。

    相信自己,可以的!

    三楼之上,王大叔一边赞赏,一边笑着对陈成道:“你看吧,我就说嘛,人家没有你,照样表现得不差!”

    别太把自己当回事!

    陈成连声称“是”,又对王大叔头一个为李季兰喝彩表达了感谢。

    没有他“一锤定音”的话,大部分观众都还在困惑中不知所措呢!

    就像“皇帝的新衣”,总要有人戳破窗户纸。

    “那个,虽然这句续得不错。”王昌龄问道:“可是一时想不起来,这是哪一首古诗上的句子吗”

    小陈答不上来,就国学功底来说,季兰姐姐甚至比他高明不少,不像他都是功利地去学某某人、某某方面的诗。

    王维也说不知道。

    小陈心想:莫不是季兰姐姐从我这里偷到了“‘十全老人’御制诗集”

    把乾隆的诗抄袭了去,然后还能改头换面,化腐朽为神奇

    天可怜见,小陈知道的那几首乾隆的诗,全都是用来当段子、当笑话讲的,哪有一首是正经的啊!

    且不提“江永让乾隆没事别写诗”,就比如那首《黄瓜》诗,野史传说“十全老人”写完之后很得意,就让纪晓岚来“鉴赏”一下。

    在纪晓岚面前,这种诗当然是小孩子水平!(陈成:不才抄袭这首“大作”的时候,刚好是九岁小孩!/微笑)

    可是纪晓岚又没有王大叔那种“过分解读”的能力,也不能背着良心说这诗“写得真是棒棒哒”,最后只能给乾隆磕了个头。

    乾隆惊讶问何故

    纪晓岚说:“臣替黄瓜谢恩!”

    乾隆龙颜大悦,有赏!

    要赏这条“黄瓜”一顶“绿色的帽子”,由纪晓岚代为领赏。

    ——既然有这种故事,那就反应了人民群众的真实想法:

    你昧着良心连弘历的诗斗夸,肯定没好下场呀!

    绿帽子戴好吧!

    ……

    不消说,赢得王大叔击节赞赏、评委观众一致认可的这句李季兰可能从乾隆那里“借鉴”来的诗,成为这场“定场句”,接下来,你们就接着“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往下面编吧!

    上来又是易丝儿唱,自己那么好的“我歌她捧衣”不被观众和评委认可,甚至还恶语相向,她当然老大不高兴,眉头锁得更紧了。

    一旦开唱,却还是免不了强颜欢笑,唱道:

    “偶然成一醉,此外更何之

    深闺日夜长,女子发春时!”

    深闺里真是寂寞难耐呀,姑娘们只能发春了!

    “吁!”下面观众又是一阵刺耳的嘘声,这特么也太低俗了!

    硬生生把李季兰这句寂寞萧瑟的好诗往**方面引了,格调一下子拉低了很多!

    但没办法,易丝儿接上来了,这句开始又不是从三个人中选最好的一个了,评委也不想现在就把易丝儿淘汰,让比赛提前进入刘昭阳、李季兰两强争霸。
1...5657585960...156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