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汉帝国风云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猛子
太后对天子说,皇帝躲着不见大臣也不是事,不就是要钱吗?皇帝想个生钱的法子不就行了。皇帝在并州、河东开盐铁,为什么就不能在全国开盐铁?
天子连连摇头,心惊胆战地说道:“母后,那些大臣不会同意的,而且,诏令一下,北宫门外至少有好几百人要以死相谏,到那时,北宫门外到处都是死人,很可怕。”
太后说,和大汉国的兴亡相比,死几百人算什么?豹子将军一场战打下来要死十几万人,十几万将士的性命难道还比不上这几百人性命?
天子一听,有理,如此一来,建军的钱就有了,有了钱,大臣们估计就找不到什么理由反对建军了,于是他急忙召集三公府和众臣议事。
“重开盐铁,利国利民,如果有人反对,直接罢职,如果有人要以死相谏,直接到北宫门外去,怎么死都行,但要带上棺木,死了就抬进去,免得让朕看了难受。”
在众臣瞠目结舌的时候,袁滂说话了。
“陛下,臣急着要钱,现在就要。”
天子没招了,心想看样子你不把我万金堂拆了你是不罢休啊。他转头看看站在身后的张让,问道:“爱卿可有办法?”
张让愁眉苦脸地想了一会儿,小声回道:“陛下,可以卖罪。”
“卖罪?”
“天下的牢狱数不胜数,关押的犯人也是多如牛毛,陛下可以按罪刑大小定下价钱,让犯人买罪回家。这样,钱马上有了。”
天子大怒,瞪着张让骂道:“你个老混蛋,怎么不早说?朕今年正月才大赦,那损失了多少?朕要杀了你。”
===
并州又来急奏,并州刺史张懿阵亡,要求朝廷立即增援。
太仆杨彪立即说,并州不是有张燕的黄巾军吗?张燕既然受抚了,他的黄巾军就是汉军,就应该到边关去杀敌。
天子回到尚书台,征询皇甫嵩的意见。皇甫嵩大惊,急忙跪下奏道:“陛下,这是谁说的,此人该杀,所献之计乃亡国之计。”
天子吓了一跳。
“陛下,如果黄巾军到了雁门关,趁机叛乱,打开要塞,让胡人一泻而下,我北疆就彻底完了。此时镇北将军府的留守主力都在长城要塞以北,晋阳只有几千人,根本不堪一击。陛下,此人该杀啊。”
天子大怒,立即下旨,罢去杨彪太仆一职,改任太中大夫,迁谏议大夫黄琬为太仆。
“爱卿,那增援雁门关一事……”
“让河内郡的武猛都尉丁原去。”皇甫嵩说道,“上次镇北将军征调兵力,他竟然阴奉阳违,只派了一千人去应付差事,这次,叫他带上所有兵力北上。河内府有五千多人,在雁门关守上一个月,绰绰有余。”
“河内怎么办?”天子问道,“那里的黑山蚁贼经常下山骚扰四境。”
“陛下不是要建军吗?”皇甫嵩笑道,“以臣看,就让北军中侯刘表率屯骑营到河内驻防,让大将军府的侍御史蒯越率越骑营到孟津驻扎,两营护为支援,以守黄河南北,陛下以为如何?”
天子大笑,小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好,准奏。”
===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八章 剑拔弩张 第七节
重开盐铁之议在天子的威逼下,顺利通过了三府合议,诏令全国。
正如天子所料,洛阳随即掀起了*一般的反对浪潮,而且,这次洛阳的士子们把矛头直接对准了中官,他们呼吁天子铲除奸阉,整肃吏治,严惩贪污**,他们认为国家之所以内忧外困,战火连绵,国库之所以没钱,归根结底都是奸阉弄权误国,吏治极度**造成的。天子废除盐铁官卖,得利者不是国家,而是遍布天下的贪官污吏。重开盐铁不但不能富国强民,反而会让各地的贪官更加有恃无恐,其结果不是挽救奄奄一息的大汉国,而是把国家推向灭亡之路。
外廷大臣们的态度却让天子感到非常意外,他们对这件事保持了沉默,既不表示反对,也不表示支持,劝谏天子的奏章也是寥寥无几。事实是残酷的,并州幽州在打仗,而国库没钱,这几年的战争已经彻底耗尽了大汉国的财力物力,即使重开盐铁是饮鸠止渴,也要去做,这已经是目前唯一一条聚敛财富的途径了。盐铁之利如其让天子和少数人收入囊中,还不如放开经营,让大司农府也能分到一杯羹。并州和河东的盐铁已经放开经营半年多了,它的巨大收益成功支持了并州的屯田。事实胜于雄辩,在如今朝纲**、国家危难之际,重开盐铁的作用还是非常明显的。
和盐铁有染的王侯权贵、贪官污吏们最早担心重开盐铁会损害他们的既得利益,但并州和河东盐铁的放开经营,给了这些利欲熏心的窃国者们一个惊喜,盐铁放开经营不但不会减少他们的利益,反而因为商贾的介入、产量的剧增,使他们的收益成倍的增长。他们成了这次支持天子重开盐铁的中坚力量。
盐铁风波尚未平息,从尚书台又传出来一个惊人的消息,天子要在洛阳再建一支三万人的大军。
===
大将军何进得到消息之后,急忙召见何颙、袁绍、许攸等人商议。
何颙受伤之后,除阉之心更为急迫。他看到何进势弱,随即和袁绍出面,邀请好友著名党人东平人张邈,汝南人侠客伍孚、吴子卿到洛阳,大将军何进大喜,一一征募为大将军府掾史。年后,因为天子大赦天下,南阳人许攸也回到了洛阳。这几个人过去就是好友,当年大家都是袁绍府上的常客,几次从北寺狱营救党人的行动都是他们策划的。
袁绍又向大将军推荐了王匡、鲍信,许攸推荐了平原人华歆,孔融推荐了陈琳,逢纪,边让,大将军府内一时名士云集,人才济济。
袁绍觉得还不够,目前这些人没有一个是举足轻重的人物。大将军缺少名震天下的大名士坐镇大将军府,终究难以得到天下士人的鼎力支持。于是他们建议大将军邀请颖川硕儒荀爽,山阳高平人大儒王谦入府。
大将军一听,又惊又喜,在刘表和张邈的陪同下,亲自赶到颖川邀请荀爽。荀爽不愿意,他瞧不起何进,也不想入仕,但禁不住刘表和张邈的劝说,再加上可以借助何进的力量铲除奸阉的诱惑,他还是抱病来到了京城。何进要拜他为长史,荀爽不干,推荐了王谦。
王谦家世显赫。他的祖父王龚是顺皇帝朝的太尉,他的父亲王畅是著名党人,当今天子朝的司空。(他的儿子就是后来名扬天下的建安七子之一的王桀。)他和洛阳的门阀世族关系密切,由他出任大将军府的长史,非常合适。王谦接到大将军府的征募,根本不予理睬。荀爽于是写了封信给他,仔细说明了来京的目的。在大汉国目前这种情况下,只有借助大将军的力量才能铲除奸阉,重振朝纲。做为大汉国的臣民,要为国家兴亡而尽力,怎么能顾惜自己的身份在家享清福而舍弃大义呢?
王谦碍于情面,入募将军府为长史。大将军何进为了和他套近乎,竟然异想天开要和他结为亲家。王谦嗤之以鼻,嘲弄了何进一番,收拾东西要走路。幸好这时袁隗出面打了圆场,极力将王谦留了下来。大将军何进很寒心。无论他如何低声下气,身份如何尊贵,在这些高高在上的名士大儒的眼里,他不过就是个屠户之子,一个不值一提的外戚而已。
何进想明白了,这些人,包括何颙、袁绍,不过是在利用自己而已,但自己何尝又不是在利用他们?将来大皇子继承了皇统,谁来治国?还不是要靠这些人。看看当今天子,近小人,远贤臣,最后把国家治理的一塌糊涂,都快亡国了。为了大皇子和自己的前途,受点气就受点气吧,将来只要自己大权在握,还不是为所欲为,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荀爽和王谦的入府,震动了朝野,名儒申屠璠,张纮受荀爽、王谦之邀,也先后到了洛阳,甚至连经学泰斗级的人物郑玄也受邀到了洛阳。虽然大将军何进执弟子之礼相迎,但郑玄还是在大将府住了一夜就走了。他能千里迢迢从北海赶来,这已经足够了。何进的声望一时间达到了道,“为了麻痹天子和中官,大将军的姿态要低调一点,甚至可以出城到北军大营待一段时间,表现出一副惶恐不安的样子,这样,他们就更加放心,更加迫不及待的要用我们的人了。”
何进豁然醒悟,高兴地笑道:“那要不要在府内的掾史和门客中挑选一部分人……”
“大将军如果愿意,那就更好了。”何颙说道,“陛下要筹建新军,肯定要依靠尚书台的几位大臣,指望蹇硕那个不懂兵法的阉人是不行的?尚书台的皇甫大人和卢大人肯定会安排大量士族子弟进入新军,大将军尽管放心。不过,为了避嫌,这些事还是让本初的叔父袁大人出面为好,由他推荐就行了。”
“另外,在新军中总要给中官和宗室安排点人手,否则,陛下不会放心的。”何颙笑道,“大将军切记要装出一副诚惶诚恐,俯首贴命的样子,你越显得紧张恐惧,陛下和中官就越觉得大将军被他们钳制了。只要他们放松了对大将军的警惕,我们的机会就来了。”
袁绍说道:“陛下的新军中坚力量几乎都是大将军和士族的人,这新军其实就是大将军的新军。将来,到了举事之时,我们外有北军扼守京畿八关,内有新军控制洛阳要害,何愁大事不成?”
何进乐得笑出了声,“要是丁原的人马还在河内就好了,那样我们就可以抽调更多的人手进入陛下的新军。可惜,他现在去了雁门关,那几千人马估计也保不住了。”
“丁原一定要到并州去支援。”何颙说道,“张燕的黄巾军实在不可靠,不能用。北疆不能丢,丢了北疆,京畿就危险了。虽然李弘丢了北疆可能性命不保,但大汉国如果失去了北疆这座屏障,失去了李弘这员悍将,就更加危险了。等北疆稳定了,皇统解决了,我们再解决李弘这个麻烦。”
何进犹豫了一下,问道:“如果李弘在并州和幽州都赢了,我们……”
何颙和袁绍互相看了一眼,两人会心地一笑。
袁绍说道:“大将军过虑了,我们在时间上还来得及。现在看起来,并州之战才是重中之重,并州能否保住直接关系到京畿的安危和大汉国的将来,所以李弘肯定要回援,他一回援,幽州平叛就要耽搁,因此,今年李弘到幽州平叛很难成功。这次匈奴叛乱和鲜卑人入侵,给了李弘一个教训,要想到幽州平叛,就先要收复失地,稳定匈奴,确保并州无忧,否则,根本不能北上幽州。”
“如果李弘在并州和幽州都赢了,我们就想办法让他出塞收复北疆四郡。”何颙捻须笑道,“此一去,就很难回头了。”
===
本月下,天子召集众臣到西园赏花喝酒。席间,小黄门蹇硕宣天子旨,说天下战祸不止,社稷危急,要在洛阳组建新军。
西园内鸦雀无声。
众臣早就听说这事了,大家心里各有算盘。要想阻止天子建军,肯定不可能,谁阻止,谁就摆明了自己不支持天子废嫡立庶,也就是说自己和大将军是一系的,那就等着天子砍头吧。
其实仔细一想,天子建军对洛阳各方势力都有好处,完全没有必要阻止。北军是大将军的,谁都抢不到手,大将军一旦发动兵变,谁都无力抵御,现在陛下再建一军,正好可以抗衡北军,对大家都有好处,当然除了大将军。
中官最高兴。陛下的军队就是他们的军队。陛下要靠谁去掌控军队?当然是中官了。每每到了最关键的时候,陛下最信任的还是中官。过去没有军队,大家都很惧怕大将军的威胁,现在不需要了,中官可以松一口气了。有了军队,谁怕谁?
门阀士族也高兴。一支军队,从筹建到训练再到形成战斗力,需要大量文武双全的士族军官做中坚力量,这样一来,这支军队其实也就是士族手上的一股强大力量了。有了这支军队,再加上北军,等时机成熟杀几个奸阉还不是举手之劳。
天子和中官们看到大将军神色不安地坐在席上,脸上还隐带恐惧之色,心里乐开了花。
既然无人反对,这事就算通过了,天子随即挥手示意蹇硕拿出了第二道圣旨。这是命令尚书台立即组织人力,着手筹建新军的圣旨。尚书令皇甫嵩跪接了圣旨。
这时司徒许相跪奏,先把天子大大地奉承了一般,说天子组建新军,即将建下万世功业,然后说陛下应该给这新军取个威武雄壮的名字。
天子笑道:“这事是在西园议定的,就叫西园军吧,虽然这名字不是十分威武,但朕喜欢西园,朕也喜欢这支西园军。”
许相接着奏道:“臣举荐议郎曹操为西园军统领……”
他话还没有说完,赵忠就跳了出来,他举荐自己弟弟城门校尉赵延为西园军统领,司空丁宫跟在后面就举荐袁绍,西园顿时热闹起来,大家互相举荐,各不想让,吵的面红耳赤。
何进好象没有看到众臣争吵似的,一个人呆呆地坐在席上,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天子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兴奋地跳起来叫道:“凡被举荐者,先交一百万钱。”
===
天子还没有高兴半天,就接到了从益州送来的告急文书。
本月中,益州人马相、赵祗等率五万人在绵竹起兵造反,叛军自称黄巾军,其首领马相自称天子。马相带着大军,一路攻城拔寨,接连攻克了广汉、巴郡、犍为三郡,杀死了益州刺史赵俭。益州刺史府告急。
西园霎时安静下来。
天子看看众臣,气愤地骂道:“这都是什么世道?怎么连益州那种闭塞之地都有人造反?你们说说,这到底都是怎么回事?”
众臣沉默不语。天子四下看看,指着太常刘焉说道:“爱卿你说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我大汉国现在到处都有贼人造反?”
刘焉苦着脸,想了半天。实话怎么说?没办法说。他只好避重就轻地说道:“陛下,如今叛乱四起,屡平不止,主要是因为各个州郡的刺史权小而威轻。刺史们不能节制各郡太守,虽然知道有的郡守贪赃枉法却无权撤免,只能上奏弹劾,结果往往不了了之,而百姓们因为不堪忍受,只好铤而走险,举兵叛乱。叛乱一起,刺史们又因为无权直接征调郡国兵平叛,常常错过了平叛的最佳时机,所以……”
“爱卿有什么办法吗?”
刘焉苦笑,随口说道:“最好象冀州一样,在个别叛乱情况严重的州郡改刺史为州牧,州牧主掌一州军政,这样也许可以暂时缓解一下个别州郡的紧张局面。”
天子点头道:“爱卿这主意不错。朕就依爱卿所奏,选用列卿、尚书为州牧,各自以原官秩出任。”
第二天,天子下旨,以太常刘焉为益州牧、太仆黄琬为豫州牧,即日出京上任,同时下旨迁幽州刺史刘虞为幽州牧,迁袁隗为太常,杨彪为太仆。
这个月,大汉国叛乱迭起,厄运一个接着一个,天子十分恼火,过了两天,他把太尉曹嵩罢职了,迁少府樊陵为太尉。
曹嵩不悲反喜,高高兴兴地带着家人离开了洛阳。他劝曹操跟他一起回老家,说天子建西园军,已经把刀架到了大将军的脖子上,洛阳即将大乱,还是早点回家避祸的好。曹操拒绝了。
===
g_罩杯女星偶像首拍a_v勇夺冠军在线观看!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meinvlu123 (长按三秒复制) !!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八章 剑拔弩张 第八节
刘虞率军一路攻击前进,连续攻克高阳、北新、范阳,于本月中兵临涿城。
按照尚书台的安排,他们必须在本月中拿下涿城,然后赶到蓟城会合镇北将军李弘部,但刘虞很难做到,他只有两万人,面对数倍于己的叛军,他有心无力,只能打到哪里算哪里。刘虞认为,只要李弘能迅速打到蓟城,让叛军处于腹背守敌之境,叛军就不得不撤。但战局的发展却出乎刘虞的意料,叛军突然间不堪一击,连战连败,半月之内,就从河间国一直退到了涿郡。刘虞信心大增,一面急书冀州牧杨奇督运粮草,一面指挥大军发力猛攻涿城。
此时已经回到刘虞身边的别驾从事魏攸急忙劝阻,他对刘虞说,大人手上目前只有这两万人,一路打来已经损失两三千了,假如在涿郡损失过大,将来攻打蓟城怎么办?镇北将军的大军很快就要打到蓟城,只要蓟城受到攻击,叛军立即就会放弃涿城后撤,所以,还是暂缓进攻,保存实力为好。刘虞听从了他的建议,停止了进攻。
===
张纯和苏仆延的大军在邯郸城附近被赵云袭击后,虽然遭到重创,但并不是没有再战之力,他们之所以选择撤退,主要还是因为南下作战数月后粮草已经供济不上,再加上乌丸士兵思乡心切,军心浮动,不撤都不行。回到幽州后,黄巾军的首领们在一起商议如何应对即将北上的朝廷平叛大军。张纯说,冀州方面的刘虞和杨奇损失严重,短期内很难集结足够多的大军北上,不足为虑,令人担忧的只是镇北将军李弘。李弘实力强劲,手下悍将如云,如果他从上谷方向杀来,形势对大燕国非常不利。但李弘的大军北上幽州,有个致命的地方,那就是粮草供给很困难,李弘必须迅速和刘虞回师才能得到粮草的补充。所以他认为坚决堵住刘虞北上就能击败李弘。
本月初,就在刘虞开始进攻幽州的时候,慕容风的手下豪帅熊霸来到了蓟城。
===
张纯和张举当初在辽西肥如举兵起事的时候,为了增加实力,也为了防止胡人乘虚而入从背后攻击自己,他们和乌丸人、鲜卑人先后结盟。右北平,辽西和辽东的乌丸人以辽西白琅王丘力居为首,中部和东部鲜卑人以慕容风为首,三方在辽西商谈了很久,最后达成的结盟条件就是黄巾军的大燕国一旦占据了黄河以北的幽、并、冀三州,鲜卑人就拥有上谷、渔阳和右北平郡的北部,也就是大燕山的南北地境都归鲜卑人,而乌丸人则完全拥有辽东和辽东属国两郡,辽西的东北部也归乌丸人所有。
张举当时不答应,他觉得胡人的要求太过分了。张纯极力劝他,说这只是权宜之计,一旦黄巾军占据了幽、并、冀三州,整个大汉国就是囊中之物,和整个大汉国比起来,这点土地算什么?将来国力强盛了,还可以把胡人赶出去嘛。张举还是不答应。张举的门生弟子众多,辽西太守刘始就是他的故吏,是他一手策反的,张举在黄巾军中的实力很大,没有他的支持张纯很难有所作为。张纯无奈之下一咬牙,说起事后你做大燕国的天子,我做丞相,怎么样?张举经受不住这样的诱惑,答应了。
慕容风一直没有出面,和黄巾军协商结盟条件的是东部鲜卑大人弥加和慕容风的手下豪帅熊霸。慕容风不同意张举张纯的建国之议,几次派熊霸找到两人,说仓促建国,没有什么意义,反而会激怒各地的黄巾军首领。幽州黄巾军南下作战,需要太行山和黑山黄巾军的大力配合,假如两地的黄巾军首领因为此事而拒绝出兵相助,张举张纯的计划可能要失败。但两人拒绝了慕容风的劝阻。
黄巾军屡战屡败,在张纯看来,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和首领,各部将领互不联系,各自为战,结果被汉军逐一击破。他一厢情愿地认为,只要自己在幽州高举太平道大旗,以自己安定帅在黄巾军中的威望,再加上一个稳固的根据地,各地黄巾军必会群起而响应,云集而来。但他错了。
黄巾军将士经过这几年的血雨腥风,经过无数次的战斗和死亡之后,他们已经彻底放弃了对太平道教义的膜拜和遵从,他们透过自己的血泪和生命看清了太平盛世只不过是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幻而已,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今天,他们仅仅是在为生存而战,他们没有明天,那个什么所谓的大燕国在他们的眼里,还不如手里的一碗饭实在。美梦一旦醒了,就没有人再会去苦苦寻找。
张纯因为自己的理想和无知而自食恶果,他被张燕、杨凤等一帮年轻的黄巾军首领无情地抛弃了,除了白绕、眭(读sui)固等黄巾老将,没有人愿意再为已经破灭的梦幻而献出自己的生命了。
张纯一度为张燕、杨凤等人的背叛而伤心欲绝,这些人都是太平道、是大贤良师辛苦培养的太平道种子,但如今这些被大贤良师寄予无限厚望的种子不但没有发芽开花,反而成了扼杀太平道的刽子手,自己穷尽心血为太平道而造就的大燕国竟然成了一个笑话。他不止一次地跪在地上痛哭流涕,他仰首望天,悲声狂呼:“大贤良师,你睁眼看看你的弟子们都在干什么?你在天之灵为什么不保佑自己的太平道啊?”
===
熊霸的到来给了面临困境的黄巾军一个希望。匈奴人已经叛乱了,而且还是整个部落的大叛乱,鲜卑大王魁头和北部鲜卑大人拓跋锋已经开始攻击雁门关,并州危在旦夕。
“只要大人在幽州坚持几个月,形势一定会发生逆转。”熊霸对张纯说道,“并州一失,大汉国的京畿重地就要面临匈奴人和鲜卑人的威胁,到了那个时候,大汉国的皇帝为了保护洛阳,定会命令豹子回援。豹子一走,幽州就无忧了。”
张纯面露笑容,连连点头。张举也高兴地问道:“慕容风大人可有应对之策?”
“步步退却。”雄霸笑道,“我们大帅说了,要保存大燕军的实力,就不要和豹子交战,更不要贪图城池之利,要一直后撤,等大军撤到辽西,汉军的粮草辎重就很难供应了。汉军没有粮草,就不得不停下来。豹子一走,我们的十几万大军就可以卷土重来,幽州还是陛下的。”
“豹子回到并州后,我们的大王和匈奴人早就回到大草原了,留给豹子的不过是一片废墟而已。豹子要平定匈奴人的叛乱,要稳定北疆的边郡,没有几年时间恢复不了元气。而陛下和丞相大人却可以利用这几年的时间,一方面巩固幽州,一方面联系各地的黄巾军,等时机成熟了,再度南下攻击冀州,饮马黄河,就是攻占洛阳,推翻大汉国,也是可能的。”
1...195196197198199...2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