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汉帝国风云录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猛子
伍召带着两百多名战士驱马驰进路口。两支部队的士兵汇聚到一起,激动得大吼大叫。
伍召没有看到里宋,也没有看到铁锤,他大声叫起来:“长忆,长忆……”
“大人阵亡了……”范昊从人群中走出来,低声说道。
“铁锤呢?”
“阵亡了。”
伍召心里一痛,胜利会合后的喜悦顿时不翼而飞。
提脱望着尸横遍野的战场,突然叹了一口气。
“大人……”他身后的侍卫看到他意志消沉,小心地喊了一声。提脱转首望去。
“大人,天快黑了,敌人的主力马上就要到了,我们……”
提脱点点头,表示他明白。
“命令部队,以两百人为一队,组成五队,轮番突围。”
牛角号声划破越来越暗的暮色,再度回荡在山林之间。进攻开始。
伍召从里宋的遗体旁边站起来,心如止水,他大声吼道:“擂鼓迎敌……”
李弘带着亲卫屯飞奔在最前面。射璎彤和射虎的鲜卑骑兵紧随其后。
他心急如焚。里宋和伍召的人马加在一起也只有一千六百人,对付几乎已经疯狂的三千乌丸人,凶多吉少。
部队的速度已经到了极限,但李弘还是嫌慢,不停地催促手下,快点,再快点。
提脱指挥部队轮番攻击,一方面保证了冲击力,一方面也保证了体力。汉军精疲力竭,疲于应付,死伤惨重。
伍召的长戟已经折断,改用战刀,和士兵们顽强地搏杀在第一线。
李弘隐隐约约听到了从战场上传来的牛角号声,双方士兵的喊杀声。
李弘高兴地狂吼起来:“他们还活着。好样的。”
“吹号,吹号。”
“亲卫屯随我冲锋。射璎彤从敌军的左翼包抄,射虎从右翼包抄。务必全歼敌军,击杀提脱。”
提脱的心脏剧烈地颤抖了一下。他抬头向后方望去,眼睛里闪过一丝绝望和悲哀。
汉军主力部队驰援的牛角号声和战马奔腾的轰鸣声越来越清晰,越来越猛烈。
乌丸人恐惧了,慌乱了,进攻的更加疯狂。不要提脱发出号令,所有的士兵,大约一千多名士兵全部自觉地投入了战场。只有杀死挡道的汉人,才有活命的机会,才可以逃出天生。杀,杀出去。
突然之间,坚守路口的汉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猛烈攻击。
乌丸人完全放弃了对自身的防护,他们疯狂的挥舞着武器,毫无章法的一路杀进。挤不上前的士兵对准汉军阵地,肆意发射长箭。
伍召声嘶力竭,大声指挥着士兵们阻击,反冲锋,再阻击。大家用刀砍,用枪刺,用箭射,用战马组成一道又一道的障碍,迟滞敌人的攻击速度。
弧形防守阵势完全崩溃。
范昊和几个士兵被一群敌人围住,大家尚在拼死搏斗。一阵密集的长箭射来,无论敌我双方,统统都被射死在阵前。乌丸人疯了。
拦路的战马被这群如狼似虎的疯子一阵猛砍,全部倒在了血泊里。伍召大吼一声,亲自带人冲了上去。
李弘带着亲卫屯士兵出现在战场上。
“杀……”李弘高举长枪,纵声狂呼。
“杀……”铁钺,弧鼎,弃沉带着士兵们吼声如雷,象狂暴的飓风一般,冲进了敌人的阵中。
射璎彤,射虎各带部队,沿着战场的边缘,风驰电掣一般冲向路口。
堵住敌人就是胜利。
提脱在一班侍卫的护卫下,跟在突击的士兵后面,等待着冲破汉军的阻击,冲出包围。
后面的喊杀声惊天动地。
提脱就象没有听到一样,静静地坐在战马上,没有任何表情。
一天的时间,战局就来了一个大逆转,他觉得不可思议,他想不明白,事情怎么会变成这样?自己到底什么地方做错了?汉军为什么在毫无希望的情况下突然战胜了自己?
提脱想到逃回白鹫山以后待自己的悲惨命运,霎时间心如死灰,再也没有活下去的兴趣。
伍召死了。他在敌人的围攻下,和十几个士兵一起,被数倍于己的敌人乱刀砍死了。任他武功再高,面对蜂拥而来的敌人,凶悍的几乎疯狂的敌人,他也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
乌丸人再次被密密麻麻的战马排成的路障挡住了逃跑的路。
李弘的亲卫屯士兵们勇不可挡,他们象一把犀利无比的战刀,横扫千军,一路毫无阻碍的杀到了汉军的阻击阵地附近。
李弘手上的长枪左右飞舞,铁钺的战刀在咆哮,弧鼎的狼牙棒在怒吼,弃沉的长矛在呼啸,紧随其后的鲜卑士兵发挥了他们野狼部落的群攻优势,三五成群,各成阵势,搏杀残命,无所不用其极。
射璎彤和射虎几乎在相同的时间赶到了路口,鲜卑人爆发了。面对肝胆俱裂,精疲力竭的乌丸人,他们强悍的战斗力被彻底完全地激发了,他们开始了对乌丸人疯狂的屠杀。
提脱没有跑,他挥动战刀抵挡两下之后,任由鲜卑人举起血淋淋的战刀,把自己剁于马下。
李弘看到了伍召,看到了里宋,看到了铁锤,更看到了全身插满长箭,挺身而立的木桩。
他愤怒了,他抱着里宋的尸体仰天狂嚎。
“杀……杀……一个不留。”
李弘被悲痛蒙蔽了心灵,被仇恨蒙住了双眼,他疯狂的咆哮着,杀进了敌群。
长枪插进敌人的胸口拔不出来,他丢掉长枪,再用战刀砍杀,战刀剁在骨头上拔不出来他捡起地上的长矛再杀。
汉军肆意杀戮,不留俘虏,同样也激起了乌丸人的凶性。反正都是死,不如拼个你死我活。杀。
乌丸人看到了李弘,看到了那个疯子一样的披发大汉。
李弘的血腥和凶残让乌丸人更加暴虐。一班乌丸士兵迎着李弘冲了上来。
李弘随即被团团围住。
铁钺,弧鼎,弃沉大惊失色,带着亲卫屯拼命地杀上去。
李弘的长矛挑飞敌人,随即再一矛将敌人连人带马穿了个透,然后他抢过敌人的战刀,连续斩杀三名大汉。
更多的武器扑向他。
李弘连声怒吼,大发神威,再杀三人。终于他被一支长箭射中,接着被一刀剁在背上,随即被一柄狼牙棒扫中,身体飞离战马,在空中旋转着,重重地摔在地上,人事不知。
但黑暗将最后一丝光亮吞噬之后,黑夜终于来临。
战事结束,这个没有地名的小地方在吞噬了四千多条人命之后,重归宁静。
汉军一千六百人几乎全部阵亡,坚守在最后一个路障后面的一什人马幸运地活了下来,二十七人,只活下来二十七人。
由于李弘痛失战友,失去理智,命令部下全歼敌军,提脱的三千人马无一幸存,全部战死。
李弘躺在山坡上,缓缓睁开双眼,他看到了郑信,看到了田重,看到了玉石,胡子,看到了自己所有的部下,除了失去的。
他再也忍不住,失声痛哭起来。
悔恨象毒蛇一样钻蚀着他的心,让他无法原谅自己。
里宋死了,这个象兄弟一样的朋死了。木桩,铁锤死了,他从大燕山带回来的几个马帮首领只剩下胡子了。他们在最危险的时候义无反顾地帮助自己救下风雪,这份情义他还没有报答,他们就死了。伍召死了。才失去赵汶,伍召又死了。他们忠心耿耿的跟着自己四下征战,什么都没有得到,都离自己而去。
“子民……”田重伸手拍拍他,想安慰两句,终于忍不住,老泪如注。
玉石和郑信交换了一下眼神,他们站起来对大家招招手,意思是既然李弘醒了,没什么事了,大家各忙各的去吧。看到李弘痛苦不堪的样子,大家心里也不好受。各人眼圈红红的,各自散了。
只有田重独自一人坐在李弘旁边,陪着他。
李弘哭了一阵,心情平静了许多。一下子失去四个战友,四个朋友,这是李弘战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战争的残酷,虽然他不是第一次认识,但一次战斗就失去四个好朋友,却是他第一次遇上。尤其是里宋的死,对李弘的打击还是相当大的。两人的友情开始于卢龙塞的草原上,是生死之交。失去记忆的李弘对自己认识的第一个大汉国人,有着太深的记忆和感情。
李弘伤得很重。刀伤还好一些,但那拦腰一棍伤得他不轻,他根本就不能站立,只能躺着。
李弘想起来他和里宋的约定,慢慢地对田重说道:“老伯,我和长忆说好的,谁先死,另外一个就把他埋在卢龙塞外的山上。我现在不能起来,你能帮我做这件事吗?”
田重苦笑一下,道:“此去卢龙塞一千多里,路途遥远。天气越来越热,遗体保存不了那么久。还是先埋在这里,等以后大人有了空闲,再来把长忆的坟迁到卢龙塞吧。”
本站重要通知:请使用本站的免费小说app,、破防盗版、更新快,会员同步书架,请关注微信公众号 gegegengxin (按住三秒复制) 下载免费阅读器!!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二章 燕赵风云 第六十七节
李弘伤重,部队的大小事情就全权委托玉石处理。现在,熟悉军政要务的,也就玉石一个人了。其他的部下不是过去身份太低就是马帮马贼出身,都是门外汉。玉石顿时忙得连睡觉的时间都没有。
第三天,部队回到宁县城外驻扎。
李弘的部队在恒岭之战中损失了两个整曲,部队剩下三千多一点人马。舞叶部落和白鹿部落的士兵折损较少,加在一起伤亡三百多人而已。乌丸人的三千四百多名俘虏被关押在大营内,等待处理。
第四天,玉石带上一部分缴获的战利品,亲自到广宁见护乌丸校尉箕稠。
箕稠伤得很重,正准备回沮阳养伤。他愁眉不展,非常沮丧。不是因为伤,而是因为他的骑兵部队在白桦谷被全歼,此事上报朝廷之后,他可能被革职查办,严重一点要降罪坐牢。就在他心事重重,想着派人到京都贿赂权臣,为自己开脱罪责的时候,玉石来了。
听到玉石的详细禀报,箕稠立即忧愁尽去,兴奋地连声叫好。提脱被消灭,乌丸人被歼灭,立下这等大功,还怕什么事不能搞定。他是幽州护乌丸校尉,李弘的战又是在自己辖区打的,无论如何自己都有功劳。
果然,玉石后面讲的话让他高兴得恨不能从病床上跳起来以示祝贺。
玉石说战是打胜了,但都是在箕大人的统一指挥下获胜的。尤其箕大人亲自率部在白桦谷诱敌,差一点命丧白桦谷,居功至伟。正因为箕大人在白桦谷拖住了提脱的主力,李弘部才得以趁机夜袭恒岭,堵住了提脱的归路。然后在箕大人的指挥下,我汉朝大军在恒岭全歼提脱八千大军,斩杀提脱及其部下多人。箕大人战功卓著。说完立即拿出早已写好的报捷文书呈送给箕稠过目。
箕稠心花怒放,身上的伤痛都忘了。他没有想到豹子李弘竟然这么乖巧伶俐,举手之间就把这么大的战功让给了自己,还给自己送来了大量的战利品。
一个年轻军官能够做到这个样子,前途无量。箕稠高兴之后默默地想道,他这么不遗余力,慷慨大方的帮助自己,想从我这里得到什么呢?李弘已经是卢龙塞边军的别部司马了,再往上升职仅靠军功是不行的,他是不是希望自己在这个事情上帮帮忙呢?
随即他想到了北疆的防务问题。自己的主力骑兵已经全军覆没,剩下的三千步兵是居庸,沮阳的郡国兵,他们马上要返回各自的驻地。自己伤重马上要回到沮阳医治,边境现在一没有主将二没有军队,边境几个县城的防务形同虚设,要想重新把边境几县恢复到过去的样子,护乌丸校尉治所必须要有重兵坐镇。现在李弘受伤不能行军,部队刚刚经历大战,必须休整,不如让他们暂时驻扎广宁,由李弘暂时代理行使护乌丸校尉的职权,不是一举两得的事情吗?
他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玉石,希望他能代表李弘答应下来。至于右北平郡太守刘政处,他自会派人去说明原委。玉石立即答应下来。箕稠这个主意也没有什么私心,纯粹是出于现实考虑。边境的县城居民都逃离了家园,如果没有重兵驻防,谁敢回来?大家都不回来,边境几个县怎么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
玉石接着提到乌丸俘虏的处理问题。箕稠笑着说道:“我走之后,护乌丸校尉府的大小事情都有别部司马大人处理。这个事让他自己处理吧。另外,回去告诉子民,他的心意我领了,日后我自有酬谢,替我谢谢他了。”
箕稠大悲大喜,心情极度愉快。
第三天,他带着大量的财物以及三千步兵回沮阳养伤去了。到了沮阳,他亲自写了报捷奏折命令快骑送到京都洛阳。上谷郡府和幽州刺史府接到箕稠的文书之后,纷纷上书报喜。
朝廷接到边境报捷,幽州战事已经彻底平定的消息之后,很是高兴了一番。各方势力在这件事情的态度上倒是异乎寻常的统一,认为应该重重嘉奖。
关于鲜卑国慕容风和幽州汉臣互相勾结一事虽然在洛阳盛传了一阵子,但因为鲜卑国已经战败撤回草原,幽州刺史刘虞和上谷太守刘璠分别辞官,这个传言已经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随即烟消云散。
朝堂之上,为新任幽州刺史人选和上谷郡太守人选大家争执一番以后,各有定夺。这个时候,大将军何进请奏,迁升卢龙塞边军别部司马李弘为上谷郡都尉。箕稠是大将军何进一系的人,他在给何进的书信中着重提到了李弘,认为此子虽然出身低贱,但武功高强,谋略出众,可堪大用。虽然因军功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已经迁升到别部司马一职,但在剿灭乌丸叛乱之战中,再立大功,论功行赏,应该迁其为都尉。何进想拉拢李弘,而且一个边郡的都尉在他的眼里,还不如自己府上的一个掾史,做做顺水人情也未尝不可。
谁知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大家吵成一团,无非就是出身低贱,不是士族名门,是半个蛮子,等等,全然忘记了人家的战功。大臣们激烈反对,站在天子身边的宦官张让就不高兴了。出身低贱,我不也是出身低贱。你们这些人到底是骂我,还是骂那个从鲜卑族逃回来的奴隶?他就在天子耳边嘀咕。朝堂之上有身份是汉室宗亲的大臣,和刘虞,刘璠交情不错,也知道上次两人曾联名举荐过,于是趁此机会出班请奏,详述刘虞,刘璠的举荐,李弘的战功。天子奇怪了,朕怎么没有听说?我大汉北疆还有这等英雄?何进赶忙出列,添油加醋一番。反对的大臣生气了,抬出大汉律法,祖宗规矩。举荐的宗亲也不示弱,列举先朝旧历,前朝英雄。大家吵得不亦乐乎。
李弘此时已经和黑翎王派来的代表在商谈赎买俘虏的事了。
右北平郡太守刘政知道李弘又打了胜战,很高兴,派人送来了一点食物,美其名曰犒劳将士。至于李弘的部队什么时候回卢龙塞,刘政让他听护乌丸校尉箕稠的命令。只要上谷郡的边境安全了,随时可以回到卢龙塞。
上谷郡的太守还没有上任,暂时行使职权的五官掾窦弘再一次派人前来道贺,这次干脆什么都没有,一张嘴说了几句就走了。
幽州刺史府的功曹从事鲜于辅代表幽州刺史府前来祝贺,也是两手空空。
李弘勉强可以站立行走,听说鲜于辅来了,一定要出大营辕门迎接。
弧鼎拗不过他,只好背着他走出辕门。鲜于辅远远看见,非常感动,赶忙下马急步走来。
“羽行兄……“李弘大声叫道。
“子民……”鲜于辅抓住李弘的手,有些激动地说道:“听说你受伤了,怎么样?你还好吧?”
“好,快好了。”李弘笑着说道。
“这是弃沉,这是弧鼎,都是鲜卑族的勇士,是我们亲卫屯的屯长。”李弘指着他们给鲜于辅介绍道。两人赶忙给鲜于辅见礼。
“这就是鲜于大人,我的好朋友。”
两人寒暄两句之后,随即准备进大营。
鲜于辅看到弃沉准备背李弘走路,赶忙拦住他,笑着对李弘说道:“我背你吧。”
弧鼎和弃沉惊讶地望着鲜于辅。
李弘笑笑,趴到鲜于辅的背上,由鲜于辅背着慢慢向大营内走去。
“两位刘大人弃官而走,丢下幽州一个烂摊子,把魏大人和窦大人忙坏了。窦大人前两天派人来对我说,你缴获了提脱的战利品,为什么不如数上交?没法子,只好给他拿走了上百车。”
鲜于辅笑起来:“我来,也是问你这个富有的豹子军要钱要物的。现在幽州国库不仅仅是匮乏,而是一无所有。战后,幽州需要开支的地方太多了,你必须要上交战利品。”
“我知道。拓跋锋……”李弘压低嗓门刚想说那笔巨额交易,鲜于辅立即打断了他。
“大人病重,已经回青州老家。慕容风恶意传出的消息因为大人的离去而突然失去了作用。这件事仅仅是传闻而已。大人希望你能组建一支无敌于天下的骑兵,镇守在边关,保卫我大汉国土从此不受侵扰。”
李弘叹了一口气,“刘大人好大的气魄。”他突然想起里宋曾经对他说的话,他真的不明白,哪一个才是真正的刘虞呢?
“组建骑兵的办法我倒是有,但没有建制。幽州刺史府或者郡府必须给我建制才行。”
“给你建制就要给你军饷,军备,现在哪里有这笔开支?”
“你给我建制,其他的事我自己处理。不论回卢龙塞也好,还是留在上谷,我只要有建制就行。但是,我只负责把它们组建起来,至于将来这支骑兵何去何从,幽州刺史部必须给个说法。如果它一直存在下去,开销可是非常惊人的。”
“将来再说吧。现在幽州必须要有这样一支军队威慑胡人,争取时间恢复幽州的元气。如果让胡人每年都这样没完没了的寇抄边境,幽州的百姓还活不活了?增加建制的事我去和窦大人,箕校尉谈谈。如果不行,就等新上任的刺史大人来了再说吧。”
“不过。”鲜于辅继续笑着说道:“边郡条件得天独厚,有草场可以喂马,放牧,唯独装备和军饷开支很难节省。你可以模仿胡人的办法尽量节省一点,比如轻骑兵可以不穿甲胄,更不要奢侈到用铠甲了。部队多装备长矛,长戟,少用长刀长剑,这也是节省的办法嘛。”
李弘在他背上叫起来:“这么省下去,改步兵算了。”
鲜于辅大笑起来:“好吧,随你随你。你先把部队组建起来,驻扎边境,让境外胡人不敢稍动。先把今年的收割季节度过去,让幽州百姓能够吃饱肚子。还有,你现在名气大,战功卓著,有些事可不能私做主张,给人抓住把柄。”
李弘哈哈一笑,没有放在心上。
田重和燕无畏听说鲜于辅来了,赶忙跑到大帐。几个人曾经一起参加百灵牧场的夜袭,战友情深,一起聚聚,叙叙往事,非常热闹。
提脱的全军覆没,让难楼心神不安。虽然他吞并了白鹫山的几百个部落,把提脱的势力基本上铲除了,但他一点都高兴不起来。豹子李弘的厉害令他寝食不安,他不知道遄结被李弘拿住之后,可透漏了他们之间的秘密。一旦他们之间的协定泄露了,对他来说,是件非常尴尬的事。假若李弘就象箕稠一样贪婪,或者象公孙瓒一样残暴,他和他的部落就麻烦了。
李弘一直没有和他主动联系。白鹿部落的鹿破风派人跑了两趟,言语之间隐约有责怪黑翎王欺骗他的意思。难楼假做不知,指望李弘过一段时间率部返回右北平的卢龙塞,他就可以和箕稠商谈赎回俘虏的事了。
结果他又失算了。箕稠的部队在白桦谷打光了,边境战事稍歇又不稳定,他正好又负了重伤,于是找个借口回沮阳养伤,把护乌丸校尉府的事情都丢给了李弘。难楼无奈,只好硬着头皮派人到广宁。李弘没有他想象的那么坏,也绝口不提当初联手对付提脱的事。他只是给了个建议,让难楼考虑好之后再答复他。
难楼听完手下的转述,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泰国最胸女主播全新激_情视频曝光 扑倒男主好饥_渴!!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在线看: meinvmei222 (长按三秒复制)!!




大汉帝国风云录 第三章 风起云涌 第一节
公元185年8月。
李弘想利用上谷郡胡族众多的优势,组建一支骑兵。
现在白鹿部落可以长期提供一支千人的部队,舞叶部落因为滴水围大战收留了许多俘虏,他们也可以长期提供一支两千人的部队,如果加上这次三千多人的乌丸俘虏,那么就可以在上谷组建一支六千人的胡族骑兵大军。他们骑术精湛,战术素养高,阵势熟练,这些都是汉人骑兵所没有的优势。与其辛辛苦苦的训练汉人骑兵,成效不理想,倒不如直接招收这些在大汉国土上居住的胡族居民。说起来,他们也是大汉人,只不过民族不同而已。
这支队伍据守边疆,防范境外胡人入侵,说起来也是为了自己的部落,自己的家族亲人。象这次白鹿部落,给拓跋锋追杀地逃到太行山,损失惊人。许多零星散居的牧民都给入侵者杀了。这都是血的教训。在大汉国边军势弱的情况下,自己保护自己,这时唯一的办法了。
李弘想得很简单,他认为只要给这些胡人和汉人骑兵一样的待遇,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让他们知道这样做纯粹是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家族亲人和财产,他认为完全可以得到他们的忠心和拥护。实在不行,散伙就是,最多损失一点钱财,对大汉国也造成不了什么危险。
他的建议就是这些上谷郡白山乌丸的俘虏可以放回去,无条件放回去,什么都不要。但他们必须加入大汉边军的骑兵部队,也就是风云铁骑军。他们将来的待遇和汉人骑兵一模一样,有军饷,有假期。如果不同意,全体格杀。
1...4546474849...2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