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士无双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水红西三
急救情况中的家属,绝对是最令人头疼的存在。
医生不是万能的,仅凭肉眼看不出病症状况,做不到准确的对症下药,而当患者没有语言能力时,家属就具有对病症赘述的唯一性,他们不把情况说清楚,医生根本没辙。
急救中心历年的死亡率原因有一半是抢救不及时,而抢救不及时中又有一半是因为家属情绪紊乱,不给医生签字准备手术所导致的。
周寿明望了一眼孙子怀中的小孩,瞳孔大震,连忙将老婆子推开,大喝:“别喊了,哭有什么用你不告诉我发生了什么,我怎么救人你想小虎去死吗”
生冷的呼喝,登时让老婆子吓住了,她不敢想象宝贝孙子死去的画面,一时间灵魂都仿佛冻结,眸中盘旋的泪水也不再下落。
气喘吁吁的老头总算意识到情况的危机,连忙道:“刚才我俩在厨房做饭,让小虎一个人在客厅看电视,没等一会儿我听厨房门响了,打开一看,小虎站在门口,说不出话,好像吃什么东西噎住了,我出去一看才发现他自己偷吃了果冻,再然后……”
“再然后就晕过去了!”
这时候,周从术和柳姐也从输液厅出来了。
听到这话,柳姐直接骂道:“我服了,你们怎么看得孩子,果冻能放在孩子能够着的地方吗”
柳姐的孩子也就上小学,身为资深护士,更是见多了‘果冻害人’的案例,从父母的位置上考虑,怎么能不气
话音堪落,她就拿起了电话,走到一旁迅速拨打120急救。
周从术也是神色慌乱,面颊、唇瓣已经出现紫绀症状,人更是因为缺氧出现昏迷。
十分钟,只需要十分钟,就会导致大脑损伤。
即便人救活了,也只会是一个植物人!
而
第46章 精准切开【46章已修改】
做不了
为什么做不了
不只是周一生在疑惑,初听儿子一声‘气管切开术’,周从术亦是浑身一个激灵,看到了生命的希望,可周寿明的一盆冷水又丝毫不给面子的从头淋到了脚。
老爷子不会无的放矢,更不会见死不救。
那问题出在哪儿
不等周从术询问,事态紧急周寿明并没有卖关子:“小虎太胖了,脖颈脂肪量太高,孩童的气道本就相对狭窄,二者相加,很难找得到气管。”
“我,一辈子没动过手术刀,你爸,我不放心。”
老爷子奉行中医了一辈子,对手术方面的了解很片面,或许明白相关原理,可真要付诸行动却很难。如此情形,让老人家怎么办做谁能做根本做不了!
至于周一生,爷爷根本提都没提,学校未毕业的实习生,能指望上什么
也不知老郑两口子是不是听到了爷爷的话,哭喊声更加撕心裂肺——
“我的孙啊,不能死,不能死啊!”
“这让我们怎么跟他爹妈交代……”
“小虎要是死了,老婆子也不活了!”
周一生茫然,回忆起相关课程,自然理解爷爷的顾虑,气管切开术虽然是耳鼻喉的基础术式,但切开皮肤,也需要一层层的剥离组织,最大的难题就是寻找气管。
肥胖的患者因为脂肪含量的缘故,自然而然加大了手术困难度。
任课老师曾经说过一件笑谈,当年出国研习,其实就‘气管切开术’这门术式的操作步骤,大家都是一样的,主要就在于病患的不同。
西方国家因为饮食原因,拥有大量的肥胖人群,当国内的老手来到米国,顿时就傻眼了,一个个患者脖子上挂着个米其林轮胎,这种患者我们没做过啊,切开皮层,冒出来的全是脂肪,这从何下手
“不能耽搁了,爸,我上吧!”周从术站了出来,“不做,小虎肯定没了,做了还能赌一把,怎么看都不亏!”
忽然的一句话,就连柳姐也对他刮目相看。
柳姐气喘吁吁累得不行,却也不敢停顿,目光也瞬时投向老爷子:“您发话,我打下手,争取时间说不定有机会。”
老爹是烂泥扶不上墙吗
或许平时惰怠,真正遇到大事儿,也能站住了。
气管切开术的原理不难,在很多求生向书籍上就有过描述,紧急状况下,求生者甚至可以自行对自己进行切开插管,但这种描述也有一个前提,没有援助力量,真到了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再去使用。
而使用后的效果,全凭运气了,反正要死,放手一搏吧。
“小柳,准备器械。”爷爷终于发话了。
做!
即便做不了,也得做!
周一生立即接过了小虎,继续不停歇的进行着海姆立克急救法。
“要不要征求他们同意”老爹瞅了一眼老郑两口子,他其实也是心虚的,一刀下去要么死要么活,闹不好是要背官司的。
“等他们,人早死了!”周寿明冷眼望去,根本不对家属抱有任何希望。
甚至看向小虎时,周寿明也是气得不行。
小虎这么胖怪谁
还不是怪这爷爷奶奶!
爱也是有重量的,你得看孩子能不能承受的住,养的白白胖胖就是好吗白胖也得有个度量,超过了正常值,那就会引发疾病。
周寿明、周从术、柳姐都冲入了刚刚打扫好的输液室,翻箱倒柜闹得‘叮咣’乱响,瞬间一片狼藉,手术器械在诊所肯定不全备,但基础的手术刀、拉钩都有,偶尔诊所也会遇到较严重的外伤患者问诊,清创时必要将烂肉切除,至于医院的超声波、电刀就别想了,这只是一家诊所。
周一生很慌乱,说到底他也只是个尚未毕业的医学僧。
即便在急诊这么多天,遇到得紧急情况他也插不上手,方才能想到气管切开术,已经算是不容易了,大学没白上。
很快,柳姐抱着器械到来。
周从术撸起了袖子,带上了胶手套。
这时候哪里还能理会什么开放式环境,命悬一线,消毒程序也简之又简,只要人能救回来,术后感染的事情还能想办法。
切开处消毒,柳姐做得非常熟练。
老爸深吸一口气,看向身旁的父亲:“爸,那我切了”
周寿明又瞥了一眼老郑两口子,哭喊声不止,哪有个人样儿
不经过家属同意动手,后面出了事儿,责任全在周家诊所,可要说见死不救他做不到,一万个做不到啊!
“切!”
“出了事儿,我给你送饭去。”
爷爷的话,说得悲壮,可事实就是如此。
老郑两口子虽然是熟人了,但除了平时看病,真没有深交过,牵扯到孩子的生
第47章 成功了?
仅有的5点医疗成就点被抽离。
‘精准切开’兑换成功,排序在b级人体扫描检测的下方。
系统对这项功能阐述少之又少,一切只能看启动后的实际效果了。
周一生的心脏,狂跳不止……
就在功能启动的瞬间,他的视界内发生了变化,淡蓝色的半透明扫描框,正在渗透创口的位置,一层层分离后,出现了组织的立体图像。
周一生愣住了。
这是什么
3d动画模拟
画面不断延伸推演,最终甚至构成模拟出了甲状膜与气管的模样。
整个过程不到一秒结束,当推演完成,视界中便出现了系统建议的切开轨迹:“经系统计算后,得出最佳切开轨迹,具体切开完成度以使用者操作结果为准。”
黑科技,妥妥的黑科技。
医生在对患者进行手术时,只能凭借造影结果去大概估算动刀的位置,全凭经验判断,切开完成度显然就意味着接近所要操作患处的途径是否最佳、手术视野达到最大利用率。
手术创伤当然是越小越好,所以不可能为了体内操作,而随意扩大创口,微创外科的出现就是患者们的一道福音,但一些手术终归不能用微创术式完成,这就非常考验主刀医生的切开位置选择。
而眼下,系统进行完整了推演模拟,计算出最佳路线,周一生所要做的,就好像是小学时的字帖练习,按照系统推演后给出的切开轨迹进行操作。
路线、切口长短都给出来了,这简直是傻瓜式操作系统啊。
即便是再蠢的人,也能依靠系统的功能,一步步成长,未来前景不可限量。
现在想想……
当初还认为精准切开是鸡肋
自己还是太天真了。
振奋,无比的振奋。
可振奋之余,现实的残酷还摆在眼前。
周一生有些茫然,该如何从老爹手上拿过手术刀,完成气管切开术对比起有系统加持的自己,老爹的动作无比拙劣,面对溢出的脂肪,手忙脚乱。
怎么办硬抢
根本不现实!
如果再无动于衷下去,时间不等人啊。
“你们,你们在干什么”
众人身后,郑老婆子的声音忽然出现,令几人皆是吓了一跳,老爹手上的动作也登时停了下来。
爷爷正要解释,郑老婆子看到小虎的模样,大呼一声,竟然要冲上来:“啊,你们,你们要对小虎做什么要对小虎做什么……放开小虎!”
疯了,彻底疯了!
老爹吓得立即丢下手术刀,生怕刀刃造成误伤,爷爷也在第一时间挡在了前面:“郑老婆子,你听我说,我们在救小虎,在抢救小虎!”
“放屁,你这个糟老头子,你们要杀了小虎啊,呜呜呜……我的小虎!”
一个陷入癫狂的人,又岂是爷爷能拦得住的
周寿明两步后退,踉跄不已,连忙呼唤儿子:“从术,快,拦住她!”
老爹也冲了上去,两人与郑老婆子干脆扭打成了一团。
柳姐懵了,彻底懵了。
创口已经切开,现在做不下去了,一线希望彻底扑灭,到头来诊所也要大难临头啊。
唯独周一生,仿佛看到了机会。
“柳姐,你帮我拉钩,我来做!”
柳姐抬眼看着周一生,不敢私自决定:“你……这怎么能行”
周一生继续道:“没时间考虑了,创口打开了,不继续下去,咱们的努力就全白费了,快啊,真得没时间了,再不疏通气管,大脑缺氧后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是无法想象的。”
柳姐被说服了,慌乱之中无暇考虑太多。
等她接过拉钩,周一生连忙将一瓶酒精全部撒在手上,用酒精棉迅速擦拭后,拿起了手术刀。
屏气凝神,深吸一口气,按照系统的切开轨迹,下刀了。
周一生并不能想象,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拉钩、第一次手术会在自家诊所进行,至于是否能顺利完成,人能不能救得回来,只能听天由命。
而后续的麻烦,眼下无暇考虑。
怕,也是怕的。
自己一个连执业考试都没完成的实习生,很可能因为这次事故,直接断送了未来。
爷爷会很难过的吧
切开脂肪,没有人帮助周一生将脂肪清理,只能自行完成。
一刀接着一刀,开辟路线,接近气管。
柳姐在旁大气不敢出一下,稍稍冷静下来,她有些后悔同意让周一生上手了,周家的宝贝疙瘩如果葬送了前程,即便是以周老爷子的豁达,也不一定能想得开。
“柳姐,柳姐……”
忽然间。
柳姐被周一生从呆滞中唤醒,回过神来:“怎么了”
“剥开舌骨肌、甲状肌,我要开始切开气管前筋膜了。”
什么!!
柳姐愕然,可当她将眼神聚焦下去,术中视野已经清理完成了,交杂混乱的脂肪组织被合理的清除,两片犹如小舌头状的肌肉正呈现眼前。
“你,你……”怎么做到的
柳姐想要惊叹,可周一生没有
第48章 无题
17年5月14日,有这样一片报道被多家媒体转载——
奇迹!
医护人员坚持抢救,男子‘死亡’30分钟后被救活。
患者心跳、血压、呼吸均为0,且已经过了10分钟,符合死亡标准。该院急救医生坚持不懈,经过二十五分钟持续抢救,超三千次复苏,患者奇迹‘复活’。
首先,我们不能否认这例病人抢救案例的成功事实,新闻媒体对于生死的界定总不会出错,但在报道的详情上,显然经过了添油加醋的美化效果。
要知道一个事实,大脑对缺氧的耐受性是极低的,真正的缺氧,会在五秒内导致脑细胞开始死亡,十五秒以上就会造成大脑的真正死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