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奖章颁发完后,刘一民就在官邸外面的草坪上举办了招待酒会,与美军官兵共同庆祝中途岛大捷!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七七章 一声叹息
这天晚上,可能是被中途岛大捷带来的太平洋战场重大转机所鼓舞,也可能是对即将挥师入关的渴盼,还有可能是对白山黑水的眷恋,更有可能是老战友分别的淡淡忧伤,反正是在陈云等领导人和卡尔等美军官兵的殷勤劝酒中,刘一民放开了心怀,喝得有点熏熏然。
喝得醉醺醺的刘一民,回到卧室倒头就睡,到凌晨5点的时候才醒来,感觉口渴、头疼、想吐,一看倪华正在沉睡,不想惊动她,就起床到洗浴间里关上门吐了一阵,弄了一便池的秽物,放水冲洗干净,这才刷牙、洗澡。收拾干净了,回到卧室,倒了一杯水喝了下去,上床又小憩片刻。再次睁开眼的时候,倪华已经被惊醒了,伸手摸摸刘一民的额头,然后就轻声嗔怪刘一民荒唐,那么多的事情处理不完,还敢喝多酒,这要是耽误了大事怎么办?
听着倪华的低声嗔怪,刘一民心里就有一种幸福感,忍不住就拉住了倪华的手,吓得倪华慌忙把手一缩,低声说现在不敢,刚怀孕,得小心。
刘一民不得不缩回了手,然后就告诉倪华,让寒青带着晶儿留在这里,等解放了平津,再回来接孩子。这一说,倪华就不干了,说是她能带了女儿,把晶儿带上走,她现在小,离不开娘。刘一民也不再多说,知道倪华心疼女儿,就随她去。
躺了一会儿,刘一民就起床了,到院子里打了一趟拳,带着李小帅和几个警卫员去了长春之战后修建的烈士陵园,向烈士们道别。
陵园里一派肃穆,大门口有站岗的哨兵,内有新近移栽的松树,新落成的高大的纪念碑巍巍峨峨的,一个个墓碑排列的整整齐齐的,依然象列队等待冲锋的部队。
李小帅不知道刘一民要来祭奠烈士,没有准备,这个时候慌了,急忙和几个警卫员一起去折松枝、采山花,编了几个花环和两个花篮,以正步走的形式来到纪念碑前,敬献了花篮、花环。
刘一民在纪念碑前静静的肃立了足足有三分钟,然后绕着纪念碑转了一圈,这才去了后面的墓地,一排排一个个墓碑仔细的看了一遍,似乎要把每一个烈士的名字都记在脑子里。
看完后,刘一民又回到了纪念碑前,在台阶上坐下,一言不发,连续抽了三支烟,这才站起来,对着纪念碑,深深的三鞠躬。
从烈士陵园出来后,刘一民去了长春的早市,想看看市场供应到底怎么样。
眼看马上就要挥师入关了,刘一民还惦记着长春的市场供应,悄悄的来查看,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
东北解放了,再也不怕凶神恶煞的关东军宪兵了,长春的早市自然很热闹。穿着汉族服装、蒙族服装、朝鲜族服装、满族服装的市民们,在各个摊贩前讨价还价,几种语言交杂在一起,吵吵闹闹的,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虽然已经到6月了,但这个时候没有蔬菜大棚,早市上除了有韭菜就很少能看见绿叶蔬菜,还是萝卜、白菜、大葱、粉条、木耳等山货当家。粮食品种倒是不少,解放了,东北人民再也不会因为吃大米而被日军抓起来关监狱判刑了,也不需要把东北的大米白面运往关内和东南亚供日军消耗了,市面上大米、白面、玉米、豆类、高粱应有尽有,很丰富。肉类也很丰富,大东北解放区连成一片了,我军又注重发展商业流通,负责经济工作的李富春有在陕西根据地抓经济的经验,把我党我军的经济政策落实的很到位,大东北地区统一税率,没有拦路的关卡,也没有敢勒索商人的官吏,商业成本下降,价钱也就公道了、平稳了,外蒙、东蒙地区的牛羊肉、松花江里的鲜鱼、长春周围乡村的猪肉,都运到长春城里来了。
刘一民走到一个鱼摊跟前时,那小贩正在大声吆喝“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样样齐全啰,快来买点拿回去让老婆孩子尝鲜了!”
看那小贩吆喝的起劲,刘一民停住了脚步,笑呵呵地问:“老乡,什么是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啊?”
刘一民因为先去烈士陵园祭奠,穿的是军装,鱼贩一见,更热络了,马上就大声说到:“大军同志,这三花五罗十八子七十二杂鱼,说的是松花江里出产的江鱼,也是最出名、我们最常吃的鱼。我也说不好,把老辈人的说法给你说说。说错了,大军同志莫怪。三花就是鳌花、鳊花、鲫花,这个鳌花就是鳜鱼,鳊花就是洋学堂里讲的长春鳊,鲫花是江鲫鱼,一般都半斤左右。这个五罗就是哲罗、法罗、雅罗、胡罗、同罗,五罗都很贵,这疙瘩数哲罗稀少、个大,能长到百十斤,法罗能长到10斤。雅罗、胡罗、同罗都是小鱼,只能到江边随捕随吃,运不到城里面。十八子大小都有,小的寸把长,半两三钱重,如船丁子、柳根子、白漂子等,炸食或做鱼酱。大的,有重达十斤左右的,如七星浮子、草根棒子等。也不止十八种,我卖过的就有二十多种,比如岛子、七里浮子、嘎牙子、牛尾巴子、鲤拐子、草根子、鲫瓜子、鲢子、鲇鱼球子、柳根子、船丁子、泥鳅垢子、斑鳟子、白漂子、细鳞子、麦穗子、青根棒子、黑鱼棒子、黄姑子、红眼瞪子、山鲤子、葫芦片子、沙姑鲈子、红尾巴梢子、紫泥肚子、扁担钩子、七星子。至于七十二杂鱼,主要是鳇鱼、雅里红、怀头、鱤条、黄瓜香、马口鱼、花老婆鱼、老头鱼、乌苏里白鲑、大马哈鱼、麻连鱼、重唇鱼(重重)、江鳕、胖头鱼、刺鱼……”
鱼贩子还要再说下去,刘一民笑了:“行了,老乡,你再说下去,唾沫星子都把我脸给洗一遍了。”
鱼贩子楞了一下,不好意思了,也笑了。
刘一民说到:“帮我挑两尾鲜鱼,要好的啊!”
鱼贩子又高兴了,慌忙蹲下来,拿个铁笊篱,在几个大木水盆子里搅来搅去,很快捞起一尾来,给刘一民介绍说:“大军同志,这是七里浮子,骨刺都是脆骨,连鱼头都能全部嚼食,很难捕捞到。今儿你运气好,我刚进了一条,就卖给你了。”
刘一民一看,这不是鲟鱼么?这在后世可是国宝级的珍品。
那鱼贩子见刘一民一脸欣喜,知道遇到买家了,把鱼儿放到一个盛满水的小木盆里,然后挥起铁笊篱又捞起一条,说是岛子,就是白鱼,是东北这疙瘩待客的上乘佳肴。紧接着,铁笊篱又是一捞,一条五、六斤中的鱼就活蹦乱跳地呈现在了刘一民面前。鱼贩子说,这就是珍贵的哲罗,关内叫桂鱼,肉质非常鲜美。
刘一民确实很满意,让小贩称好秤,算了价钱,伸手从兜里摸出两张票子递给小贩。
不料鱼贩子接过一看,就慌忙说到:“大军同志,这票子不行,早就作废了。你给人民币吧!俺们东北现在只流行一种货币,那就是人民币!”
刘一民接过鱼贩子递过来的钞票一看,才想起来这还是在山东的时候发的法币津贴,一直没用,也不多说,忙又掏出来人民币,给了卖鱼的老乡。
买完鱼,刘一民索性连鱼贩子的小木盆都买了,让警卫员端着,又在市场了转了一会儿,买了些豆腐、粉条、大肉、牛羊肉、萝卜、白菜、粉条、大葱、菠菜、香菜,让李小帅他们拿着,出了早市,朝唐星樱的住处走去。
唐海晏、李韵带着和儿、平儿跟着唐星樱到长春后,刘一民一直没有去看他们,因为刘一民和倪华住在一起,两个老人也不好意思去打扰刘一民,一直都没有见面。这要入关作战了,刘一民是一定要去看看的。
唐星樱驻的是伪满国务院总理张景惠的官邸,位于西万寿街西边、伪满外交部南侧。院子很大,有10公顷大小。主建筑是一座砖木结构的二层楼,地下还有一层,建筑面积大约1760平方米。原来一层是会议、前厅、接待场所,二楼是张景惠办公和家属居住用房。主楼东面是东花园,西南角是两栋秘书官办公楼和附属建筑。
这么大的院子,唐星樱一家住着明显过大,西南角的两栋小楼做了机关用房。
这房子是陈云安排唐星樱一家住的,可能是考虑她和父母同住,又带着两个儿子,还配有一个警卫班,住房必须得大一点。但是最主要的因素恐怕还是考虑唐星樱特殊的身份和链各个儿子在刘一民心目中的位置,给了特殊照顾。
不管怎么说,刘一民进得院来,看见门口岗哨森严,东花园里花木葱茏,院子里绿草茵茵,心里很满意,觉得这院子能让唐星樱心情好一点,也适于两个老人生活和儿子们成长。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七八章 一声叹息(续)
这个时候,唐星樱还在妇委会机关工作着呢,和儿也正在学校上课,连唐海晏都在研究所没回来,只有平儿跟着外婆在院子里玩。这一看见刘一民走进院子,平儿也不玩了,喊着“爸爸、爸爸”,就跑了过来,扑进了刘一民的怀里。
刘一民抱着儿子,亲了又亲,把平儿亲得咯咯直笑。
李韵看见刘一民来了,心里喊了声“天神啊”,就一下坐到了草地上,半天才起来走了过来。
看见李韵,刘一民放下平儿,扯着平儿的手,恭恭敬敬地说到:“妈,让你受累了。我今天有空,回来看看你和爸。”
李韵在刘一民和唐星樱离婚后,很长时间见了刘一民就没有好脸色。时间长了,看着两个孙子长的那么乖,女儿心里又那么苦,刘一民又一直在前线和鬼子拼命,也就不再怨恨刘一民了。她知道,怨恨也没用。现在,她是天天盼着刘一民能回来看看,看看自己老两口,看看两个孩子,和自己闺女团聚一下。
一听刘一民还在喊自己“妈”,李韵心里五味杂陈,定定神,赶紧说到:“你回来就好,给儿子亲亲。我去给你爷俩泡茶,你别走,我马上给你做饭,一定要等着星樱和和儿回来再走啊!”
女婿干的是什么工作,李韵清楚的很,知道他事情多,生怕他回来转一圈就走,一边回客厅里去泡茶,一边拿起电话就要东北局妇委会,让女儿赶紧回来。放下电话,李韵就又去了厨房,拉开煤火炉子的风门,开始忙活着做饭。
李小帅早就领着几个警卫战士把买来的肉、鱼、菜送到厨房去了,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剖鱼了。
刘一民牵着平儿的手,在院子里走了两圈,教平儿背了一首武当龙门派入门心法的歌诀,看看平儿背会了,就教平儿学做一个基本动作,看着平儿做了几遍,纯熟了,这才让平儿休息,扯着他的小手走进了厨房。
李韵正在忙活,见刘一民进来,就撵他出去,让他到客厅里喝茶。刘一民笑着说:“妈,我买了新鲜的松花江鱼,一定得自己亲手做,让你们尝尝我的手艺。”
刘一民的手艺比李韵强多了,每一次他下厨,都能让一家人吃的乐呵呵的。李韵也就不再坚持,开始给刘一民打下手,洗菜剥葱。
忙活着,李韵就忍不住数落刘一民心狠,千不看万不看,看在两个牛犊子一样的宝贝疙瘩儿子面上,也该早点回来看看。虽说是离婚了,已经不再是夫妻了,但闺女的心思在那里放着,是个傻傻都明白,难道刘一民就看不出来?再说了,闺女为啥主动提出离婚?那还不是为了救女婿?可怜闺女实诚,没有一点的心眼,一心扑在女婿身上,生了两个儿子不说,还千山万水的跟着,打仗上战场,象个男人一样立功杀敌,休整时候还得忙工作,操不完的心,受不完的累。她这都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帮衬自己的男人?种田的农夫都知道一夜夫妻百日恩,百日夫妻似海深,女婿那么高深的学问,统率千军万马的统帅,难道连个种田的农夫都不如,硬生生地把闺女闪到半路边了?
李韵在有一搭没一搭的唠叨、数落,刘一民一声不吭,让李小帅把鱼洗净拿进来,叮叮咣咣忙个不停,然后就开始煎炸烹熘炖,厨房里刺刺啦啦响声不断,香味一阵阵向外飘,馋的平儿拉着刘一民的裤子一步不离,小眼珠滴溜溜转个不停,馋猫一样看着一盘盘端进餐厅的菜肴。
唐星樱回来的时候,刘一民正在厨房里做麻婆豆腐,麻辣香味直往鼻子里钻。唐星樱身子一软,就靠在了厨房的门框上,只低低地唤了一声“一民”,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
等唐海晏和和儿回来的时候,饭菜已经全都摆在餐厅的桌上了。
李小帅和几个警卫员与唐星樱的警卫班一起吃饭,在另一间餐厅里摆了两桌。
唐星樱的警卫班长苏华不停地给李小帅夹菜,说是感谢李营长。李小帅莫名其妙,问感谢他什么?苏华说感谢李营长护送一号回家来看首长,以后最好多护送一号来几次,免得首长天天挂念。
李小帅那么机灵,苏华的意思他自然是清楚的。只不过他哪里敢管一号的家事,那是不想当警卫营长了。
苏华自然也很机灵,知道说多了就是错,也不再多说,只是殷勤地给刘一民的几个警卫员夹菜,劝他们多吃点。
这么好的菜,几个警卫员又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不用苏华劝,就都吃的额头冒汗。
苏华不经意间就说首长很辛苦,打完仗回来就扑到了工作中,回家的时候还得辅导两个孩子。偏偏孩子慢慢大了,经常哭着喊着要爸爸,娘们三个经常抱头痛哭,看的人眼窝窝里都是酸酸的。这么好的人,咋就遭这种罪呢!这下好了,一号回来了,一家子团圆了。听听,那边小餐厅里都是笑声,多好啊!哎,要是一号能经常回来看看,这家人该多幸福、多让人高兴啊!
李小帅不接苏华的话茬,但是还是忍不住深深的叹了口气,骂了句“该死的小鬼子”!
苏华说的不错,那边小餐厅里确实是有说有笑,温馨的很!
和儿大了,开始懂事了,放学回来见父亲回来了,还做了一桌子好吃的,洗洗手,就开始缠刘一民了。吃饭前,非拉着父亲看他这几天的作业,然后又打了一套武当内家拳,让刘一民指点。好不容易坐到饭桌上了,又颠颠儿地给刘一民打饭、夹菜,把刘一民喜得啊眉开眼笑的,忍不住就把和儿抱过来,坐到自己腿上,给儿子碗里夹菜,还不停的说这是糖醋里脊,这是清蒸鲟鱼,多吃点,慢慢品尝,将来你大了就知道了,再过20年想吃这种鱼就很困难了,会成国宝级的珍品的。这是松鼠桂鱼,是江苏菜的名品,代表菜种,可惜今天没有番茄酱,做不出这道菜的品味。等以后打败了小鬼子,爸爸好好给你露一手,保证让和儿吃了还想再吃。
正在招呼和儿呢,平儿就不愿意了,跑过来喊着爸爸,拉刘一民的胳膊。刘一民没办法,只能放下和儿,把平儿抱起来,拿过他的小碗,喂平儿吃饭。
这情景,喜得唐海晏和李韵一腔的愁思都化为了欢喜,吃着饭还不停地交待刘一民多注意安全,打完仗就回来看看孩子,老两口啥也不图,就图着你们能多打胜仗多报平安,图着能把和儿、平儿拉扯大,看着孩子们娶媳妇过日子。
吃完饭,唐海晏去上班,顺路送和儿去上学。和儿走的时候缠着刘一民,非要刘一民把他送到学校门口,让同学们都看看和儿的爸爸来送和儿了。
这一说,把刘一民说的心酸的不行,抱着儿子走到院门口,这才放下来,告诉和儿爸爸有事,等爸爸打完仗,赶走小鬼子,一定接送和儿上学,看着儿子取当读书郎。
好不容易哄的和儿坐上了外公的自行车走了,刘一民下表,觉得时间不早了,抬脚就要走,就听一声带着哭腔的呼唤:“一民!”
刘一民扭回头一看,唐星樱抱着平儿依靠在小楼门口,满眼都是泪。
刘一民只好让李小帅回去见罗荣桓,做好出发准备,秘密进行,不准泄露刘、罗还在长春和即将离开长春的消息。
这里是长春,东北局、东野司令部驻地,也是东北公安总队驻地,而且唐星樱的警卫班和赵小曼的警卫班一样,都是从警卫团派出去的,原来都属于警卫团部队,刘一民的安全没有问题。因此,李小帅敬礼后,留下几个警卫员在这里警卫,自己赶回司令部去见政委去了。
刘一民重新回到小楼后,李韵把平儿抱走了,带到东花园里玩去了。唐星樱在前,刘一民在后,上楼进了唐星樱的卧室。
一进门,唐星樱就哽咽着问:“是不是你要走了?是不是要入关作战了?是不是你要把我们娘们三个扔到这里?是不是要走了才想起来回来看看?”
唐星樱是红军女英雄,历经沙场,斗争经验丰富。接到母亲的电话,得知刘一民回家了,她马上就意识到刘一民要挥师入关了。他这是出发前放心不下自己娘们三个,专门抽空回来看望的。
对于唐星樱,刘一民不需要保密,点点头,然后说到:“星樱,我让你受委屈了,吃苦了。”
这话一出口,刘一民就后悔的不行,知道自己勾起唐星樱的伤心事了。果然,原来就是泪眼婆娑的唐星樱一下子就控制不住了,扑到刘一民怀里就嚎啕大哭开了。
这个刚强的女人,原想着在大雁塔下和刘一民决绝地分别后,今生再也不见他了。想不到自己的心没有想象中那么刚强,竟然还是柔丝万丈,天天想着他。接到刘一民在辽东半岛登陆后发挥的让她带着儿子取黄帝陵前祭告的电报,唐星樱终于彻底想明白了,这辈子她就算刘一民的女人、刘一民儿子的母亲。刘一民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待承她的,其他同志也都是这样看的。因此,唐星樱二话不说,带着和儿,向中央警卫团要了一辆卡车,就去了黄帝陵,在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面前,以刘一民的名义向黄帝祭告,我东北人民抗日民主联军主力成功登陆辽东半岛,拉开了消灭关东军、实施战略反攻的序幕。
从黄帝陵回来后,唐星樱就不再坚持不到东北工作的要求了,开始自觉不自觉地交卸手头工作。等到东北局催促她上任的电报一到,就带着孩子和母亲赶到长春来了。刚到长春,就遇上了饮马河之战,在饮马河边见了刘一民,**,当时就烧到了一起。紧接着,唐星樱就跟着刘一民,从饮马河一直打到了朝鲜。
满心指望着刘一民回到长春能够多过来看看,没想到刘一民回来后天天忙,除了工作就是守着倪华,好不容易盼来一次,还是又一次分别。这让唐星樱如何能不伤心?
等唐星樱哭够了,刘一民才告诉她,他这次率军入关作战,一般情况下,抗战胜利前不可能再回长春了。昨天和陈云同志说,让唐星樱就留在东北局工作,住在长春,孩子们也在这里上学。但是晚上又想,长春距离太远了,不方便,想着等拿下北平后,如果中央机关迁到北平,还是让唐星樱带着孩子到北平定居,在中央机关工作,以后就安顿下来了,再也不用颠簸流离了。他想问问唐星樱是什么意见。
没想到唐星樱回答的很干脆:“走,跟着主力走,今晚就走。跟着部队解放北平,这样将来住在北平心里踏实,不怕别人说三道四。”
刘一民劝唐星樱不必这么执拗,和儿得上学,平儿还需要照顾。
唐星樱脸一扬:“爸爸妈妈和孩子们留下,我跟着你走!死也要死一起!”
刘一民知道唐星樱的性格,加上自己也想把唐星樱母子带到北平去安家,就点点头,算是同意了,让她回头去找吴征,协助吴征工作。
这下,唐星樱高兴了,进洗浴间洗了脸,这才走出来,站到刘一民面前,脸泛红晕,伸出双手,抱着刘一民的头,轻轻的亲吻开了,边亲边说:“你就是个负心贼,回来这么久,为什么今天才回家?”
这是情不自禁的示爱,刘一民哪里还能忍得住,闷吼一声,抱起唐星樱就滚到了床上,开始亲开了。
青年男女,原来就是恩爱夫妻,这里又是唐星樱的卧室,院门外岗哨森严,刘一民算是彻底放开了,轻怜蜜意,花开并蒂,一次次的轻抽猛送,一次次的吟唱欢叫,让唐星樱只觉得自己就像一只大海里漂浮的船,在浪尖上冲浪,美不可言。
刘一民从酣睡中醒来后,唐星樱早已起床下楼去了。刘一民洗漱好,才发现上衣不在,只好穿着衬衣和内裤下楼。
这一下楼,就看见唐星樱坐在客厅里,身边放着个煤火炉子,手里捧着他的上衣,正在煤火炉子上烤呢。不用说,唐星樱把他的衣服洗了,嫌晾晒来得慢,直接放火上烘烤。
刘一民一下子就痴了,深深的叹息了一声。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七九章 挥师入关
6月9日晚上,月光照在长春城,投射在枝叶婆娑的花木上,映射出斑斑驳驳的光影,看上去分外的美丽。
街道两边的店铺都在正常营业,有些顾客买了东西或者吃完饭后不急于离去,都在听收音机里播放的东野文工团长、红军百灵赵小曼的陕北民歌。这是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特意录制的节目,新闻上说,赵小曼率东野文工团随罗荣桓政委到赤塔慰问驻军某部,这些陕北民歌都是赵小曼团长在赤塔现场演唱的。节目中还能听到战士们的鼓掌声。
长春人民广播电台的这档节目足足有两个小时,赵小曼的歌声中间,穿插着主持人对赤塔地理环境的介绍,甚至还介绍了罗荣桓政委慰问部队时和战士们一起包饺子的经过,听上去让人感到非常的真实、亲切。
就在这个时候,几辆摩托车护卫着一辆轿车悄悄的驶出了东总司令部大院,在哨兵的注目礼中,朝着长春火车站驶去。
长春火车站已经戒严了,摩托车、轿车直接开进了站台,**中央东北局书记、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刘一民从轿车里下来的时候,陈云、李富春、罗荣桓、项英、彭真、叶剑英、蔡畅、谭政、许光达等东北党政军领导人早已陆续抵达,正在站台上等候他。
刘一民下车后和陈云等人一一握手,然后就和罗荣桓一起走向了车厢。都要上车了,刘一民突然又拐了回来,对陈云等人说到:“一定要按照东北发展纲要办,不要忽冷忽热、忽左忽右。一定要抓紧,发展越快越好。特别要用好美国援华专家,把我们的工业体系架子搭起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