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红星传奇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豫西山人
说完,刘一民这才转身上车,在车门口对着陈云等人挥了挥手,说了声“胜利后再见吧”,就进车厢去了。
刘、罗上车后,专列拉响了汽笛,开始缓缓启动了。
这个时候蔡畅突然问到:“怎么小唐上车后没下来呢?倪华怎么也把晶儿带走了呢?”
没有人回答她。直到专列徐徐出站、开始加速前进,陈云才对蔡畅说到:“唐星樱同志不再担任东北局妇委会主任了,调任东野后勤部副政委、副部长,她的工作以后由你负责。”
蔡畅性子直,琢磨了半天才品出了味,说到:“刘一民同志该不是有什么意见吧!倪华带着孩子跟着走了,唐星樱也跟着走了。恐怕要不了多久,和儿、平儿也会跟着外婆、外爷离开东北。唐星樱可是刚刚到任,工作才起步,孩子们还要上学,难道非走不可?刘一民同志这是宁可带着老婆孩子上战场也不愿把她们留在东北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项英慢悠悠地说到:“东北局要用一号的住处办招待所,得腾地方啊!”
这话说的!
pengzhen涨红了脸,马上说到:“我是说错了话,但是是出于公心!项英同志对我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提。陈云同志,我建议马上召开东北局生活会,我欢迎同志们给我提意见。”
项英针锋相对:“你那不是说错话,是追着屁股撵人!是对战友缺乏感情!是对一号有成见!是对东北野战军有看法!典型的过河拆桥,何况河还没过完呢!”
李富春慢悠悠地说:“确实是有欠妥当!”
一会儿功夫,就是针尖对麦芒,要上纲上线斗争了!
陈云的目光一直注视着远去的专列,听了几个人的话,转回头,看了看几个人,神情有一种说不出的落寞,淡然说到:“刘一民的胸怀、肚量没有那么小!他要是那么斤斤计较的话,也不可能消灭关东军、解放全东北。倪华之所以带着晶儿,是晶儿太小、离不开娘,刘一民同志说服不了她。唐星樱之所以调整工作,是因为后勤部的骨干干部都留在东北了,杨至诚、林波都有一大摊子事,吴征成了孤家寡人,需要帮手。唐星樱原来就是后勤部的副政委,她这是重回原岗位。刘一民同志仍然是东北局书记,还兼着东北边防军司令员,是东北党政军一号首长,谁能撵走他?吵什么吵?”
谭政接话了,不紧不慢的:“陈云同志,事情总得有个是非曲直吧?东野在东北牺牲了那么多烈士,要是烈士们泉下有知,他们会怎么想呢?这个事情往小里说,不值一提。但是反映着我们如何处理军队党和地方党的关系问题。我看,pengzhen同志建议很好,应该召开东北局生活会议,同志们互相检讨、互相学习一下,也是好的。”
再说一会儿,东北局的生活会直接就在长春火车站召开了!
陈云和刘一民不同,这种阵势在上海、在苏区他见得多了。来东北前,西安的整风运动搞的轰轰烈烈的,天天都有人在作检讨。只是到东北后,因为这是战场,一切以消灭关东军为目标,东北局才没有搞整风。当然,陈云心里有数,战斗任务重只是一个方面,关键是东北局一把手刘一民本身对整风运动不上心,他看的似乎更远,埋头于打仗和发展生产。
陈云也是不紧不慢地说到:“刘一民同志的专列刚离开长春,我们就开始争论了。这让刘一民同志知道了,会笑话我们,会觉得把东北的发展和支援前线任务交给我们不放心的!都别说了,走吧,我们得努力工作,不能拖前线的后腿!”
一行人这才纷纷上车离去。
刘一民可不知道他走后车站上还出现了这样一幕!
专列一路疾驰,抵达沈阳时,刘、罗在专列上召见了坐镇沈阳的程翠林、杨至诚,听取了支前工作安排和军工生产情况。
程翠林和杨至诚离开的时候,刘一民和罗荣桓把他们送到了站台上。刘一民拉着程翠林的手有点遗憾地说:“老首长,本来想和你照个像做个留念,可惜这是晚上,光线不好,照不成了。等我们胜利后见面时,再照相吧!”
程翠林、陈树湘是湘江激战时原红三十四师的政委和师长,和刘一民有着非比寻常的关系。程翠林心里很明白,刘一民把他留在沈阳,那是要他把沈阳建设好、发展好,用沈阳的工业基础支撑全国抗战需要。
程翠林在沈阳,郭子化在大连,这两个人一个是刘一民信任的老领导,一个是刘一民欣赏的老部下。东北工业的精华就在沈阳和大连,有这两个人分别坐镇,刘一民自信东北工业能够快速发展。
陈翠林见刘一民说的恳切,心里也不好受,两眼有点潮湿。
松开刘一民的手后,程翠林郑重地向刘一民敬礼:“祝司令员马到成功、早传捷报!”
杨至诚到山东后,和刘一民、罗荣桓相处的非常融洽,不过他此时还是东野的大管家,没有脱离东野建制,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离愁别绪,向刘一民敬礼后,就催促刘一民快点上车。
长春到锦州563公里,专列抵达锦州时已将近中午了。
此时东野大军蜂拥南下,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锦州城内到处都是在这里临时休息、准备开往山海关一线的部队。
当天下午,刘、罗在锦州召开了入关作战会议,就东野主力入关作战进行部署。
新任东野参谋长袁国平通报了华北日伪军的部署情况,讲解了东野主力入关作战计划。
华北方面军司令官仍然是冈村宁次大将,参谋长也还是田道盛武中将,副参谋长平田正判少将。
我军登陆辽东前,华北方面军直辖第三十五、三十六、五十八、五十九、一一0共五个师团以及北平、天津、石门、开封、商丘守备队。其中,第三十五师团驻冀中,110师团驻平津地区,第三十六师团驻守平汉线,第五十八师团驻守豫东,第五十九师团驻守冀南和德石路。
驻山西的日军第一军下辖第25师团、第109师团、第62师团、第69师团、独立混成第九、第十旅团和太原守备队、重炮旅团等部队。
驻蒙军下辖第26师团、独立混成第2旅团等部队,战车第三师团也划归驻蒙军指挥。其中,独立混成第二旅团是被八路军歼灭后重建的部队。
驻山东的第十二军下辖近卫第二师团、第二十七、三十二、三十七、三十九、第四十一、第六十、第一一四共计八个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五、七、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共十一个独立混成旅团以及新建的济南守备队、青岛守备队两个守备队。其中,近卫第二师团指挥独立混成第五旅团、独立混成第18旅团驻守鲁东地区,师团司令部设潍城,独立混成第五旅团驻高密,独立混成第18旅团驻胶?县。第三十二师团指挥独立混成第19旅团驻守鲁中,师团司令部设在张店,独立混成第19旅团驻守章丘。第三十七师团指挥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和伪华北绥靖军驻守泰安、兖州、济宁一线,师团司令部驻兖州,独立混成第十六旅团驻泰安。第二十七师团驻守鲁南,司令部设在峄?县;第一一四师团指挥徐州守备队驻守徐州地区;第三十九师团指挥独立混成混成第二十二旅团和伪满洲挺进军驻守徐州以东到连云港的陇海路东段地区。
刘一民离开山东前,指挥主力发动了冬季攻势作战,消灭日军四万多人,打破了日军对山东各根据地的封锁,迫使日军龟缩于大中城市。山东主力北进后,日军经过补充,各部队恢复了实力,抓住115师初到山东的机会,又开始疯狂扫荡,恢复了对山东交通线的控制。
前段时间我军与关东军主力对决,华北方面军为了配合关东军作战,抽调重兵攻击山海关,一度围困锦州,后因惧怕被歼,仓惶撤退,我军重新恢复了对山海关一线的控制。
袁国平介绍说,由于我军解放东北,冈村宁次调整了部署。从侦察和八路军总部通报的情况看,山西的第二军、驻蒙军没有大的变化,还是原编制各部队与我山西八路军对阵。山东的第十二军变化较大,冈村宁次从第十二军抽调了近卫第二师团、第二十七师团、第三十二师团、第三十七师团、第三十九师团共五个师团和独立混成第一、五、七、十六、十七、十八、十九等七个独立混成旅团,从驻蒙军抽调了战车第三师团,以及伪华北治安军四个集团,加强平津地区守备。
同时,由于热河南部南部尚未解放,这里依然盘踞着关东军和伪满军残部,这些残兵败将现在也归属于华北方面军指挥。
这样以来,华北方面军直辖部队达到10个师团、一个战车师团、七个独立混成旅团、五个地方守备队,形成了强大的战略决战集团,做好了迎击我军的准备。
目前,华北方面军在东起秦皇岛、西到承德之间建立了五道防线,企图阻挡我军进军华北。其主力盘踞在平津地区,企图保持机动决战优势。
由于我军采取迷惑日军的办法,华北日军估计没有想到我军会如此迅速的挥师入关。因此,冈村宁次集中了部分主力正在冀中、冀南、冀东展开扫荡,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在决战前彻底消除后方不稳隐患。山东日军第十二军、山西日军第一军也在反扑,企图打退我军进攻,稳定防线。
袁国平最后说:“根据华北日军部署,刘、罗首长决心以骑兵集团司令部指挥骑一军主力横扫察哈尔、绥远,配合贺龙晋绥主力消灭日军驻蒙军及其指挥的伪蒙军;以第四兵团扫清热河残敌,并攻占承德、张家口;东野主力第一兵团、第二兵团、第三兵团由山海关入关,在晋察冀军区冀热辽部队配合下,以雷霆万钧之势横扫冀东,压向平津地区。整个进军华北作战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攻取天津、北平,第二阶段横扫山东,第三阶段消灭山西残敌。达到战役目的后,我军将控制黄河以北地区。”
作战计划已经发至参加会议的各部队首长手中。袁国平讲完后,各部队首长就本部队任务中不明确的问题进行了提问。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八0章 挥师入关(续)
大军入关在即,刘一民豪情万丈,讲话时充满自信。
各兵团、各军首长提问结束后,刘一民开始动员:“我们这支部队是一支英雄的部队。从湘江之战到今天,我们经历了无数的大小战斗,现在已经成了一支拥有空军、海军、装甲兵、强大炮兵的战略决战部队。特别令人欣喜的是,我军有了东北大后方,每天都有新生产出来的大炮、机枪、八一自动步枪、半自动步枪和弹药源源不断的补充部队。甚至每个月都可以补充一个飞行大队作战需要的飞机!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也是我们敢于挥师入关、与华北方面军决战的物质基础!”
从湘江整编到消灭关东军,每一次大的战役行动前刘一民都要作动员部署。但这一次讲话和以前的讲话不同,这一次敌我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我强敌弱,最起码也是势均力敌,而我军的火力、突击力量明显高于华北日军。因此,干部们都急于听刘一民如何分析指导入关作战。
就听刘一民说到:“刚才袁国平参谋长通报了华北方面军的兵力构成和作战部署,同志们都清楚了。别看华北日军有十九个步兵师团、一个战车师团、十四个独立混成旅团,兵力相当庞大,但是它的第一军、第十二军和大多数独立混成旅团都分别在山西战场、山东战场与我军作战,冈村宁次所能使用的。也不过是拼凑起来的十个师团、一个战车师团和七个独立混成旅团。至于伪华北治安军,战斗力无法通伪满军相提并论,不值一提。就是这十个师团和七个独立混成旅团,那也不可能全部用于阻截我军。冈村宁次正在冀南、冀中扫荡,这家伙心狠,企图一举荡平冀中、冀南,他至少动用了10万兵力。因此,与我军正面相抗的,充其量也就是五个步兵师团、一个战车师团和几个独立混成旅团。从兵力和装备上说,我军占有绝对优势。另外一个优势,那就是我开始讲的,我军后勤补给及时、充足,而华北方面军,早就被我军打成了穷光蛋,现在又只能靠日本本土提供补给。一旦我们的空军封锁了青岛海面或者山东我军切断了胶济铁路、陇海铁路,小鬼子还上哪里去补充武器弹药么!”
满屋都是哄堂大笑!
刘一民接着讲到:“不过,这冈村宁次十分的狡猾、凶残。大家看清楚们,这老鬼子的兵力部署很有讲究,五道防线,前三道都是皇协军,那是替鬼子挡子弹的。后两道防线才是日军,而且是日军战斗力比较弱的几个独立混成旅团。日军的五个师团和精锐的独立混成第一、第五、第七旅团以及战车第三师团,都摆在后面。这说明个问题,那就是冈村宁次在给我们下套,他企图通过五道防线消耗我军,然后用主力打反击。这老鬼子简直是做梦娶媳妇,净想好事!他不知道,老子坐这里不动,就能把他的小肚鸡肠看的清清楚楚!”
会议室里的笑声更加响亮了。
刘一民点上一支烟,美美的抽了几口,这才说到:“本来,我们这次入关作战,可以采取的战法很多。比如利用海军的船队,突然在青岛附近登陆,攻占青岛,关死华北方面军撤回日本的大门。再比如,我们通过海上运兵,直接攻占塘沽,夺取天津。但是,我们没有这么做。为什么呢?我是这么考虑的,一支百战精锐,总算打偷袭、打伏击没意思。我军要想无敌于天下,那就必须和敌人硬碰硬大决战,通过大决战吓破日军的胆,也吓破其它一切可能会觊觎我军的潜在的敌人的胆!因此,这次我们四个主力兵团要猛扑上去。冈村宁次不是想打老子的反击么?好的很。我们要和冈村宁次比一比,谁的大炮多,谁的炮弹多,谁的飞机多,谁的航空炸弹多。一句话,那就是要比一比谁的拳头更硬。老子要一拳把冈村宁次砸趴下,吓得他不敢固守北平,仓皇出逃。这样,既进一步磨练我军的战斗力,又能保全北平这座古老的文化名城不受炮火损害!大家明白了吧?”
“明白!”回答声打雷一样!
刘一民满意地点点头:“精锐的关东军都在我们的手里灰飞烟灭了,华北方面军算个什么?在我眼里,看华北方面军如看蝼蚁!这一次,我们就是要往死里欺负日军!大家回去后要认真研究,如何更好的做到步炮、步坦、地空三个协调,要让大炮打得准确的距离步兵冲锋线只有50米!让飞机能够准确的用炸弹给步兵开路!让坦克能准确地敲掉小鬼子的明暗火力点。也就是说,我们一出手,就要以大规模机群开路,装甲集群突击,步兵蜂拥跟进,以强大的实力摧毁冈村宁次的一切企图,打得小鬼子尿不成股,立足不住,一路溃退,最后出了缴枪投降别无它路可走!”
朴朴实实却又豪情万丈的语言,简单明了地勾勒出了日军的总部署和企图,三言两语又把我军的战法、目的说的清清楚楚,袁国平在一边听的暗暗敬佩,觉得还得多和刘一民切磋,最起码多学学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鼓动性。
袁国平正在品味的时候,刘一民的声音又响起来了:“另外,我们还要检验新战法。上次我特战编队空降安东、图们,就打得很好,捞到了大鱼。特战编队的英雄们在军史上、战史上毫无疑问地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次,我们还要搞特种兵伞降,去砸烂日军的后方统帅机关、机场,将华北方面军的指挥系统打烂。此战结束后,我们要编组一支专门的伞兵部队,我设想军级编制,将来要达到可以用飞机伞降投放重型坦克、轻型坦克、装甲车、汽车、摩托车。使我军的兵力投放更迅速、更直接,彻底改变我军战争形态。”
这就是战略家的眼光和胸怀,总是能从战争中总结挖掘,把战场上的经验放大、发扬,不断的出新思路、新招式,推动军事变革,使我军越战越强。遇到这样的统帅,将领们如果不倾心爱戴,那就见了鬼了。
刘一民最后要求部队作战中尽最大努力保护农田。马上要进入下旬了,华北平原的小麦正处于灌浆末期,糟蹋不得。今年河南、山东大旱,多少人家都要逃荒要饭。特别是河南,旱灾、蝗灾加上**的横征暴敛,不知道要饿死多少人。我们要尽快消灭华北方面军,保证华北平原有个好收成,用华北平原的小麦挽救灾民的生命。因此,各部队要严格执行命令,向三国时期的曹操学习,不能随便让车辆、战马践踏麦田。每一粒麦子都是珍贵的!
大军作战,就算刘一民再悲天悯人,再菩萨心肠,也难保不损坏麦田。别说麦田了,就算村镇,如果小鬼子固守的话,那也会化为一片废墟,只能等着战后重建。没办法,如果我军炮火不摧毁日军固守堡垒的话,就会影响战斗进城,是要用战士们的鲜血来换的。刘一民只能是尽人事而已!
刘一民讲完,东野政委罗荣桓给干部做战前动员。
罗荣桓和刘一民不同,一直都很严肃。东野将士都知道,罗政委原则性强,但是非常宽厚,讲话从不带脏字,批评人也很讲技巧,说话暖人心。
罗荣桓讲,这次入关作战,如同进京赶考。封建时代搞科举制,那些秀才们苦读之后,自以为满腹珠玑了,就收拾行囊进京赶考,期望博取功名,弄一个金榜题名。我们也一样,经过这么多年的拼杀,我军壮大了,这个壮大不仅仅体现在兵力庞大了,装备更优良了,还体现在我军的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这次入关作战,就是检验我军政治素质、军事素质的考场。东北野战军到底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到底配不配称作人民子弟兵,就要在关内战场上检验。让华北人民来给我们当考官,给我们打分,看我们是不是真的象我们宣传的那样,能够消灭日伪军,能够保卫老百姓的利益。因此,各兵团、各军回去后都要认真动员,把入关作战、消灭华北方面军和华北治安军的重大意义,贯彻到每一个战士的脑海中,变成战士们的自觉行动。各级指挥员、**员、老红军、老八路要起模范带头作用,不但要冲在前、撤在后,还要善于动脑子,充分发挥我军的装备优势,在打胜仗的前提下,尽最大可能减少伤亡。后勤部门更要充分动员,和地方支前队伍密切衔接,原则上要做到每个连都能分到一支担架队,确保轻重伤员能得到及时救治。这是保证我军持续战斗力的关键措施,各部队首战要亲自检查落实。
罗荣桓动员后,东野入关作战会议宣告结束。各部队首长迅速返回部队,做攻击前的最后准备。东野司令部也连夜离开锦州,迁往山海关前线。
重生之红星传奇 第一四八一章 风起冀东
仅仅是隔了一道长城,冀东平原的初夏和长春、海参威、朝鲜就大不相同。部队从朝鲜、外东北地区返回的时候,都还是棉衣,在长春、安东、图们换装,穿上了春季军装。这一到锦州、山海关,里面的内衣内裤都穿不得了,纯粹换上了夏季军装。
冀东平原的夏夜是美丽的。海风从渤海湾上吹来,带着一丝丝淡淡的咸味,混合了麦田里清爽的芳香,让人闻着,有一种沁人心脾的舒适感。偶尔有鸟儿在远远的书上发出几声鸣叫,那声音分明是在催促农人们开始磨镰、收拾农具,准备夏收。
张拴鱼就是冀东人。当年冀东大暴动的时候,他放下锄头,参加了起义队伍。后来队伍被打散,张拴鱼跑回家里重新当起了农民。可惜日伪宪兵、警察找上了门,把张拴鱼拉倒警察所里关了一阵,打的皮开肉绽的,差一点死去。好不容易熬了过来,张拴鱼就被送去给伪军修工事。修着修着,伪军见他年轻体壮,就给他发了一身黄狗皮,给了一支老套筒,也成皇协军了!
这年头当皇协军也不容易,华北地面上八路多、游击队、民兵多,看着是皇军占领区,白天张拴鱼他们可以跟在日军屁股后面耀武扬威,到了晚上就得老老实实的躲在据点里不能露头。要是那个伪军让猪油蒙了心,敢三五结伙去村子里祸害老百姓,就会被八路军的武工队记黑点,只要凑够5个黑点,那就可能被武工队、游击队、民兵抽冷子抓去吃花生米。
吃花生米就是挨子弹、被枪毙。这是伪军们通俗而隐晦的叫法,外人一般不清楚。
张拴鱼毕竟是本地农民出身,曾经参加过冀东暴动,良心未泯,穿着黄狗皮,扛着老套筒,但坏事做的少。他妈给他捎信说,要是敢祸害乡亲们,就不认他这个儿。张拴鱼孝顺,听老娘话,打仗时都是早早的卧倒,屁股撅着,头埋到地上,任凭班长、排长再怎么咋呼,就是不抬头开枪。时间长了,张拴鱼得了个外号,叫张老蔫儿。时间长了,伪军们都把张拴鱼的本名忘了,只知道他叫张老蔫儿了。
张老蔫儿这个名真好,他那个班的伪军都死了一遍了,就他还活着,成了老兵了。
6月10日这天夜里两点,张老蔫儿在熟睡中被推醒了。轮到他上岗了!
提着枪,张老蔫儿和刚从新兵训练营分来的一个叫李二春的伪军一起,从战壕里爬了出来,走到哨位上,开始站岗了。
这段时间风声太紧,伪军们睡觉都在战壕里,随时准备投入战斗,警惕性很高。
张老蔫儿站岗,和别的伪军不一样。别的伪军都是站的直直的,端着枪,目视前方,装的跟真的一样。张老蔫儿站岗是爬在哨位上,不是站岗,是爬岗,也不是靠眼睛瞭望,是靠耳朵听。为了这事,他没少挨班长、排长的枪托子。可是,打他的班长、排长都死了几茬了,他还好好的活着。
新来的叫李二春的伪军也是冀东人,和张老蔫儿家相距不远,看见张老蔫儿的熊样差点笑出声来。不过他是新兵蛋子,张老蔫儿吃了几年军粮了,轮不到他教训。他站好自己的岗就行了。
爬在哨位上,嗅着泥土的芳香,张老蔫儿就想,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到头啊!要是不打仗了,回家去娶个媳妇,给老娘生个孙子,该多好!可惜穿了这身黄狗皮,不招人爱见,怕是没有哪家姑娘愿意嫁给咱了。实在不行,娶个寡妇也行。年龄大点、脸黑点都不要紧,只要是女人、能做饭生娃就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