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秋雨淅沥的下个不停,茂密的树冠并不能遮挡住多少雨。
这群人跟着灭里狼狈的往北逃窜,牛羊、帐篷自然是没有带在身上。脸上、身上都带着雨水。
黄伯被小吴踢翻在泥水中。
韩梁冲到雨地来,提着他的衣领,愤怒的道:“老混蛋!朝廷把我们韩家害得这样惨,你还惦记着干什么你儿子、女儿都被流放到辽东啊!知不知道流放是什么待遇”
黄伯耸拉着脑袋,他不会和大少爷动手。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他的“道理”。
主仆的情分,他心里当然有。所以,他陪着韩梁到塞外来。这条命,他就算卖给主家。
但是,主仆的情分再大,不能大过他心里的另外一条“道理”去:他不想当一个鞑子!
要说他对朝廷有多么的喜欢、感激,那是瞎说。不是张大帅清洗蓟镇军,直接把韩家抄家,他怎么会落到这般田地当中他本来应该是遵化县中人人尊重的“黄伯”。
但是,他从未想过给鞑子做事。
经商归经商,各取所需。而他陪着大少爷来塞外透露明军的消息,真实情况是为大明在做事。
他五十多岁的人,年轻时的记忆历历在目。鞑子在边关烧杀抢掠。他投靠鞑子,若传回到遵化去,他还能进祖坟吗他的子孙后代能抬起头做人吗
“你们在干什么都过来,灭里大人要见你们。”
…
朵颜卫的那颜灭里年纪在四十岁左右,但是游牧很辛苦,他看起来颇为衰老。
圆脸,像一个冬瓜。矮壮的身躯,扎着小辫子的发髻垂在脖子两边。穿着羊毛织的大衣。坐在一张矮凳子上。
灭里摸着自己的辫子,听侍卫把情况说一遍,道:“去把韩夫人叫来。”
片刻之后,韩芷慧过来。看到自己的大哥和两个长随跪在雨地中。紧紧的抿着嘴。
灭里看着这个风韵犹存朵颜部中有名的美人,目光欣赏。这是他从侄儿手中抢来的。他侄儿自然是被他杀掉。指着跪在地上的三人道:“你来说说该如何处置他
第四百二十三章 朵颜卫的对策
九月十六日傍晚,雨势渐小,但天气依旧不佳。张昭停在宽城,不断的派信使和前面的张哲宇所部联系。
他们已经抵达富裕镇,将这里的朵颜卫骑兵给赶走,稳固住防线。于十五日下午正分出一支1500人的军队去攻打兴州(今承德)。
张昭在宽城镇的营寨中,看着四周连绵起伏的山峦,背负着双手,无奈的叹口气。
谁让老天爷不给面子呢
大军一动,每天的消耗会非常恐怖。但是,他不得不在停顿在此。目前,他身边有两个团,计三千余人。后面的民壮、两个团,都在喜峰口还没出来。
这样的消耗,让他担心开平中屯卫那里的粮食不够吃。
而且,下雨天对纯火器部队太不友好了。纸装弹药如果不慎受潮,造成的后果,将会是非常严重。
王武知道张昭担心什么,道:“相公,老林做事你还不放心么弹药肯定会保存的好好的。”
张昭笑着叹口气,“那也是啊!”在帐篷门口看着小雨,天蒙蒙的,道:“仗打到现在,就算是第二阶段。我们要尽快灭掉朵颜卫的主力。在大宁城建立起据点。
而这场雨,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啊!否则,此时我把四个团的兵力摆在大宁城,足以震动朵颜城。
不知道此刻朵颜卫那边现在是什么反应”
大帐内,庞泰听着张昭的话,正在看地图。大宁距离朵颜城约一百五十里。
这个距离,新军营两天就可以杀到。而且,这一带是燕山山脉和松嫩平原、辽河平原交接的地方。属于丘陵地带。但是亦有大片的平地。这是一个适合决战的区域。
新军营想战。朵颜卫恐怕也在这样的开阔地形下开战。
只是,如今他们得先打到大宁城去再说。
…
…
张昭惦记着朵颜卫,而朵颜城中的朵颜部首领、贵族、头人们更是密切关注着他。
明军于九月十五日突然出塞,攻进燕山山脉,这个消息瞬间就传遍朵颜三卫。而且,此时正在向大草原上(锡林郭勒盟大草原)的汗庭传播。
新秦伯张昭之名,在草原上威名赫赫。他们朵颜部同样是听过这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一统蒙古诸部的达延汗都是他手下败将!谁敢直面其锋芒
九月十六日的晚上,朵颜卫的首领合撒儿在朵颜城中再一次的召集部落里的贵族、头人议事。
傍晚时刚刚有最新的消息送来:在燕山中放牧的灭里战败。八千余部众损失殆尽,身边只跟着几百人,正狼狈的往朵颜城逃来。
城中的大毡帐中,合撒儿将情况给六名贵族通报,道:“大家都说说现在该怎么办”
“怎么打了这几日,连明人的兵力都没摸清楚此次明军大举出塞,到底有多少兵马”
“就是。”
合撒儿高坐在大帐中的木椅中,摆摆手,道:“你们别幸存侥幸了。明廷的报纸上都刊登过分析的文章。张昭要灭掉我们朵颜三卫,报复灭里惊扰大明天子之罪。”
“灭里那个傻子!竟然掺和到大明的内斗中去。”
“蠢货。”
几名贵族纷纷指责灭里,相互对视着,眼睛中都有默契。拥有八千余部众的灭里是仅次首领的二把手,而只有几百人的灭里那就是待宰的羔羊。
合撒儿叹口气,道:“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就算把灭里交出去,明廷会退兵吗不会的。雅若前两天不是给你们念过明廷京师的报纸吗赶紧想办法吧。”
“合撒儿首领,现在就看察乌尔王子能不能在山脉中袭扰到明人的后勤补给线。我们正面作战才有胜算。”
&nb
第四百二十四章 不义之师?
察乌尔王子年纪在二十岁出头,长相英俊。
他在十六岁时就穿过大兴安岭,到哈喇慎部迎娶其首领博尔哈的长女,号称草原上的明珠,雅若。
这让他在朵颜卫中有着极高的声望。被视为下一任首领的必然人选。
而察乌尔王子在雅若的影响下,精通汉学,武艺高强,深得人望。
“台吉,下面的明军视乎有点少。咱们…”
“小心些。下面是‘张’字旗,搞不好是新秦伯张昭。”
察乌尔在山林中,眺望着,低声道:“不是张昭。新军营的军旗是红色苍龙旗。这支军队不是。传令下去,趁着他们吃饭时发起攻击,尽可能的营造出声势。”
“是,台吉。”
几名那可儿应声而去。
察乌尔聚精会神的看着山坡下的明军营寨,从背上的油纸中拿出他的硬弓。
他也是一名射雕者。
…
…
富裕镇。
十七日的清晨,雨雾浅淡,光线朦胧。
喜峰口参将张哲宇从简陋的帐篷中出来,眼睛微微发红。他没休息好。
作为一个久经战阵的将军,他当然知道他此刻的处境有点危险。
因为,按照原本的作战计划。此时张大帅应该亲率新军营主力团抵达原富裕卫所在地。
也就是他此刻脚下站着的土地上。
但是,突如其来的一场秋雨阻隔了大军主力前来。张大帅停留在一百里外的宽城镇中。
而他偏偏按照原定的计划,在十五日下午将麾下1500人派出,往兴州一线的集镇扫荡而去。
换言之,他现在只有1000名士卒在身边。虽然和宽城的信使不断,但他作为宿将,当然觉察到这很危险。
但是,他又不能撤回宽城去。
因为,如果朵颜人攻来,他这里就是大军的哨所,可以给后方示警。如果朵颜人没来,这个据点自然就是守住的。
“将军…”守在营帐门口的亲卫给张哲宇打着招呼,手里拿着一个热气腾腾的馒头。
营地里已经开始吃早餐了。
张哲宇揉着脸,呼出白气,道:“这场秋雨今天怕是要停了。得派人去催催大帅,掉一个连上来,加强防守啊。”说着,往打饭的厨子们走去。
他治军严谨。靠的是和士兵们同吃同住。
“嗖!”
一支铁箭破空而来,张哲宇刚刚起床,还没有穿铁甲,凭借着战场上的本能躲开致命的位置。但是,这一箭还是射中他的肩膀。
巨大的冲击力将他带翻在地。营地的士卒们全部都目睹着这一幕。
“将军…”
张哲宇的亲卫们赶紧扑上来,想要保护他。这是亲卫的职责。
“杀啊!”
这时,营地四周忽而响起喊杀声,还有朵颜卫的牛角声。数不清的朵颜卫战士从山林中冲下来。
瞬间,就像是油星子落到沸腾的开水锅中,双方短兵相接。
喊杀声响彻在山谷中。
蓟镇军的装备更加精良。但是,他们人数处在劣势,又是骤然被突袭,主将张哲宇在一开始就被射倒在地,丧失指挥能力。
半个小时之后,蓟镇军就被击溃。大批的士兵开始转身逃跑。
蓟镇军的战斗力在整个九边的明军之中是最弱的。他们的意志力、士气并足以支撑如此残酷的对拼,在伤亡一百余人后,立即崩盘。
“追!不要管地上的东西,跟我一起追上明军的大将。”
察乌尔左手刀,右手弓,在战场上纵横,挡者披靡。他派亲卫们将“张”字大旗砍倒之后,大声呼喊着,带着朵颜卫的战士追上去。
“追啊!”
“跟着王子。”
…
…
&nbs
第四百二十五章 大明不可辱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燕山山脉间的秋雨,在九月十七日的上午便逐渐的停歇。
宽城,张昭的信使,不断的进去,和散落在燕山山脉中的各部联系。发布新的命令。
随后,富裕卫被攻破的消息带到张昭这里。
“这怎么可能”
幕僚赵子龙大吃一惊,询问着信使细节,得知还有溃兵跑回来的证词,身体禁不住摇晃了一些,扭头去看张昭,“大帅,这…”
张昭一手揉着额头,一手扶着桌案。
首席参谋庞泰问道:“张参将呢他人在何处溃兵逃散,还有军官呢喜峰口营三千人,现在还有多少”
一连串的问题丢给信使,暴露出他焦躁的情绪,和担忧。
这名信使还没说话,就见王武带着一名溃败回来的千户进来,千户跪地哭诉道:“大帅,张大人他…他死了。我远远的看到,他被朵颜卫的将领一刀枭首。”
张昭用力的克制着心中涌起来的悲伤。
那个有着一把大胡子,在他面前躬身行礼,吃他的激将法,高声道:“怎么没有大帅,末将愿率麾下五千精兵为大军前锋。”
前锋是前锋,只是…
他挺喜欢这个直爽却治军严整的汉子。现在…
张昭见大帐内的所有人都看着他,缓缓的、低声命令道:“小二,传令将喜峰口营的溃兵收拢起来。小泰,传令各军,按照原定计划继续出发。我们将剿灭朵颜卫!”
“是!”
…
…
察乌尔王子率部在富裕镇阵斩明军一名参将,击溃一千余明军,俘虏三百余人的消息下午时传回到朵颜城,城中瞬间一片欢腾。
首领合撒儿在城中看着街道中的欢庆,跳着歌舞的人们。
此时,狼狈逃回来的贵族灭里,正跟在合撒儿身旁,讨好的道:“首领,察乌尔干的漂亮啊!将来朵颜卫有他带领,何愁不能兴盛要我说,兼并其余两卫都有可能。”
五十多岁的合撒儿哈哈大笑,很满意堂弟的恭维,拍拍他的肩膀,“走吧!咱们去参加庆祝的酒会。”
小吴作为“那可儿”,跟在一群人中,簇拥着两人去参加酒宴。
他现在越发的他的选择没有错。
张大帅来势汹汹,结果还是被朵颜卫还以颜色!他如果昨天晚上没有卖掉韩大少,回到明军
第四百二十六章 合围、追击
富裕镇中,战死的蓟镇军喜峰口营将士被安葬。
墓地就在富裕镇的北面,为避免尸体被野兽刨出来,用水泥将墓地封好,立起碑,供后人凭吊。
数百名民壮们忙活大半夜,到凌晨三点多时才算忙完。
真理报的记者宋兴启在帮忙,他心中有一股情绪一直在酝酿着。他为参将张哲宇感慨,为这些死去的士卒感慨:出师未捷身先死。不对,这种感觉不对!应该是什么样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