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对于张昭而言,他很清楚,他在做正确的事情。但是辽东镇上上下下的将校如果没有一个人支持他,他会有失落感。

    当然,也仅限于心理感触。而不会影响到他要推行的政策、战略、决心。

    李搏涛和张昭谈了小半个时辰,然后带着张昭允许他率宁远卫出兵的承诺但同时限定他二十天后才能率部抵达广宁城的奇怪命令返回宁远。

    稍后,正在整训的广宁城中传出消息,张大帅要选出两千精兵,骑兵或者步兵均可,跟随着新军营出抚顺关平叛。

    广宁城这里有八个卫所,一听到这个消息众将纷纷派人前来打听消息,得到确切的答案。

    上上下下一片欢腾声。

    按照张昭对辽东军整训的要求,男子三十五岁以上基本就强制退役。

    而广宁卫这里其实是和朵颜三卫对抗的前线之地。当初,辽东总兵定西候蒋骥就从广宁这里出长城,经过兴中城一线,前往大帅岭拜见张昭。

    所以,这里的关卡虽然不算太重要,但确实算要地。

    这就造成一个现象,广宁这里是有老兵的。之所以不算“精兵”,因为,朵颜卫真的真的已经很就没有成规模的入侵大明了。

    朵颜三卫中的泰宁卫倒是急眼了会去铁岭、开原一线抢掠。

    所以,朵颜卫被张昭剿灭,真的有点冤。真要论边境摩擦的烈度,只怕还不过女真各部对大明的侵犯。

    只看苏护部首领之子图辉在沈阳中卫官道上的嚣张程度,就可知道昔日一二。

    其实有一个情况需要说明,长城之内,同样生活中一部分女真人。

    大明朝对建州女真非常的优待,一方面是建州三卫的都督们总是很“乖巧”的去朝贡,令皇帝龙颜大悦。不像有些部落哄都哄不去。另一方面,建州女真实力比较弱小。需要扶持。

    不要把此时大明朝的辽东总兵们都看做饭桶。他们时常出塞主持“公道”。

    其一,这是军功的需求。其二,打击强大的部落,扶持弱小的部落。这种手法边将们谁不会

    当然,自李如松死后,继任的辽东总兵、他弟弟李如柏就是个傻逼,混账。而且输掉了萨尔浒之战。此后,老奴大势已成。

    而明王朝朝堂政治昏暗,以文官领兵成为常态。而且党争愈发的激烈。

    好不容易出一个牛逼的辽东巡抚熊廷弼,稳住萨尔浒之败后的防线,结果被自己人坑了。

    …

    老兵,在通常意义上有两种含义:经历过多次战争的士兵;年老的士兵。

    这年头卫所兵,按照明朝的制度,自要你没死,没伤残,就得继续为大明搏杀。

    所以,张昭在整训中划一道三十五岁的年龄线下来,其实令很多久经战阵的“老兵”非常的绝望。

    打一辈子仗,这个年纪回去种地,一个光棍有什么奔头没老婆没孩子。这辈子就没了。生活有什么希望

    卫所兵两大特征:穷、光棍。

    而张昭这道命令下来,这帮老兵兴奋的难以言述。张大帅的威名自不用说。自弘治十四年领兵出征以来,未尝一败。这意味着他们跟着张大帅出关,肯定能得胜归来。

    当然,也有回不来的。但是久战老兵谁在意这个只要不是溃败就行。

    其二,张大帅对士卒们的赏赐非常高。这从蓟镇军的兄弟们的待遇、犒赏就可以知道:发田地、发赏银、发女人。

    蓟镇军有三部九千人参与到和朵颜卫的作战中去。伤残退役的士卒,在兴州府中人均五十亩地。而俘虏的朵颜三卫中的年轻女子都被发下去。

    能娶大明的小娘子谁不愿意

    但是都是些当兵的老光棍,哪里付得起彩礼又有谁看得上有个女人传宗接代,不枉活一场。对得起祖宗、父母。

    他们这些辽东老兵也不都是想在军中混一辈子。给张大帅打一次仗,卖一次命,换来银钱、土地,下半辈子就有指望。至少会发给媳妇吧

    广宁城附近的卫所士气高涨。

    …

    …

    二十八日,锦义右参将杨乡带着亲卫们骑马奔腾在辽东的平原上,山峦起伏。

    春天的迹象已经清晰可见。

    几名亲卫随口说起这几日的见闻。

    “都他么一个个像那狗子似的。都等着入选这两千兵额中,去灭掉苏护部。”

    “嗨。我都他娘的收到礼物了。老蒋那老小子,都四十多岁的人了,还想去立军功混一个媳妇。”

    &nbs




第四百九十五章 还是读书人心黑啊
    二月二十日,建州女真苏护部叛乱。

    而三月十五日,整整将近一个月后,张昭率一万大军北上,旌旗招展,对外宣称要经抚顺关出关平叛。

    这支大军的动态自然被众多人关注着。

    新军营三个团,只要不是被偷袭,或者集体得病,基本可以确保横扫辽东镇诸军。

    至于关外那些小叛乱那不值得一提。

    …

    …

    大军跨越大凌河,沿官道,经由海州卫、鞍山驿去往辽阳,随后将从沈阳中卫、抚顺所出抚顺关,顺着堡寨直扑古勒塞(建州右卫)所在地。

    张昭时隔将近一个月才出兵,除去严令抚顺关沿线的长城各关卡死守之外,还于三月初派出参谋庞泰率领着一个百人小队,前往辽阳、沈阳督办粮草。

    辽阳城。

    辽东总兵郭令得知张昭率大军出发后,便结束处置军务。毕竟现在是“战时”状态,他这个总兵比往日要忙碌的许多。

    因为,明军的军饷有很操蛋的规定,平时和训练时的军饷是不一样的。

    所以张昭一道改为战时状态的手令下来,不仅仅是搞的辽东大地上气氛紧张,同时让军户们也多吃饭,消耗倍增。

    “情况如何”郭令去辽阳城中巡视一圈回来,已是下午四五点许,夕阳笼罩在坚固的辽阳城中。他把幕僚陈师爷叫到公房中来询问。

    大明的官衙都是一个模式。急递铺(公文传递系统)是直接铺设到各官府中。所以,一般而言主官会安排一名心腹幕僚守着急递铺,有什么消息可以第一时间知道。

    陈师爷摇摇头,对斟茶的小厮道谢,坐在公房靠墙的木椅上,道:“大人,张大帅按照正常的速度在行军,一日六十里。预估到辽阳要八天左右的时间。”

    “嗯。那姓庞的小子在干什么”

    陈师爷一边喝着茶,一边琢磨着,回答道:“大人,庞参谋已经从沈阳回到辽阳这里。今天下午刚刚到的。”

    新军营参谋庞泰,这是张昭心腹中心腹。其父是张昭左膀右臂,但战死在西北韦州大捷中。事后朝廷追赠正三品的昭勇将军。而他被带在张昭身边。

    据闻张昭是怕他战死在战场中。新军营的军官伤亡率非常惊人。远高于普通军官。

    可以说,只要没到千户这个级别,在战场上谁都不能保证你的安全。新军营是讲究将校带头冲锋的。

    而这位庞参谋带着一支百余人的队伍前来辽阳、沈阳两地督办大军粮草。

    这是明面上的公务。谁知道他私下里是来干什么的

    他刚到辽阳就抛出一个大新闻:张大帅有意将辽东都司迁往沈阳,便于掌控全局。

    这震得一帮定辽卫的将校们极其的不安。定辽中、左、前、后卫都在辽阳附近。大家的身家全部在这里。这要是把辽东都司搬迁走,他们的利益要受损。

    郭令冷哼一声,“他想在军粮上头查出点什么,那是白费力气。咱们辽阳是有名的产粮区。怎么都不会短了仓库里的粮食。”

    陈师爷颇有些无语,道:“大人,在下之前劝过你的,不要轻举妄动。唉…”

    辽阳这里,要动张昭确实不会在军粮上做手脚。这还是在大明境内啊。真要给张昭查出漏洞,那就等着人头落地吧!

    他也是事后才知道,吕列那兔崽子私下里和苏户部联络过。而坑害新军营的办法,无非是想着新军营疾驰千里,被苏护部以逸待劳伏击。

    而吕列或者某些人借助地形的掩护,暗中扮演马匪袭杀张昭。不管前面打的怎么样,只要把张昭弄死就是成功的。

    但,以他看来,这就是莽!这事成功的概率比较低的。

    其实最理想的方案是,张昭令辽东总兵郭令平叛。这本就是他们郭总兵管。那么,他们出关后粮道被断几次,暗中输送物资给判卷,搞的叛军声势浩大。

    局势糜烂,他们才好向张昭施压,请求暂缓改革。

    但是现在什么情况

    张昭硬生生的放任叛军一个月,这才调兵启程。而且是带着宁远军、锦州军五千人。

    换句话来说,新军营不用出手。



第四百九十六章 祖宗基业不能丢
    锡宝齐满腹心事,从自家的土砖屋窗户向外面的屋舍、院落、树林,道:“能怎么办啊!唉…”

    作为族中的领袖,他居住的地方在半山坡中。可以比较清晰的看到整个部族所在的小城堡内的情形。

    整个建州左卫如今只有六十二户人家,人口不到四百人。在建州老营这里种地,或者前往山林中渔猎为生。

    就武器装备而言,土制的弓箭是不缺的。但是铁箭,以及铁甲,钢刀这些兵器都非常少。

    像上次去大帅岭拜见张大帅时,明人所展示的最新的削铁如泥的雁翎刀,那更是一把都没有。

    听闻,海西女真四部花费大价钱各得了十把。

    福满脸上带着焦急之色,叹道:“父亲,布耶楚客本来势力就大,有甲兵八百。如今举旗叛明一个月都还没有引来大军围剿,古勒寨周边的几个城主都被迫加入他。咱们哪里跑得了肯定得选边站。”

    建州三卫就在抚顺关外的长白山脉中。

    狭义的长白山指的是中朝两国的界山。最牛八零后经常去骑马、拍照的地方。其最高峰为将军峰。

    而广义上的长白山脉指的是东三省东部以及俄罗斯远东、朝鲜半岛诸多余脉的总称。

    这里指的是广义上的地区。辽河平原往东就是成片的山脉。明长城就是沿着这些山脉的险要地势而修建。

    出抚顺关,沿着浑河,有建州女真浑河部。有萨尔浒、界凡寨,然后便是建州右卫控制的古勒寨。

    然后,顺着苏子河向东五十余里,便是赫图阿拉。这里是建州卫的所在地。

    建州卫往约十里的山中,便是建州左卫所在佛阿拉。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建州三卫早几十年都是共同的一个部落。经过这些年的繁衍、争斗分化成为三卫。但三卫之间的贵族、首领基本都是沾亲带故的。

    譬如:日后万历年间,建州右卫的指挥使王杲就是努尔哈赤的外祖父。

    如今三卫中实力最强的便是世袭建州右卫官职的苏护部。其部主要的人口、兵力便是在古勒寨。

    位于赫图阿拉的建州卫,其卫指挥使、锡宝齐的堂兄哈丰阿早就跪舔苏护部首领布耶楚客。

    距离这么近,布耶楚客的实力这么强,所以锡宝齐、福满父子才会如此的忧惧。

    …

    锡宝齐长叹一口气,道:“福满,你没去大帅岭见过那位张大帅的手段。不敢萨尔浒、界凡寨等城主是否被迫加入苏护部的叛军。明军一来,他们都得完蛋。张大帅绝对不会听他们辩解。”

    福满二十多岁,眼界、智商都不缺,迟疑的道:“这…”

    锡宝齐道:“咱们也别想着加入明军如何如何。你是没听张大帅的原话。他令海西女真四部攻福余卫残部,但是明言朵颜三卫旧地归大明。谁敢多占一寸土地,勿谓言之不预。

    所以,海西女真四部拖延着不肯灭掉福余卫。灭掉福余卫,怎么拿大明的好处同时也是在隐晦的向张大帅施压:你给的利益不够。他们是第一批主动倒向张大帅的部落,张大帅纵然再强硬,也不能随便找借口杀他们。”

    福满点点头,示意他明白。

    汉人里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嘛。

    关外的厮杀,主要原因就是利益。而这利益具体起来就是两点:人口、土地。

    关外的战斗如果攻破某个堡、寨或者城池,基本都会将女人、孩童变成自己部落壮大的“养料”,其余的自然是变成奴隶。

    而越是肥沃的土地,越是能养活更多的人口。他们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大明距离很近,早已经学会耕种、锻造。基本都是一半人负责种地,一半人负责渔猎。

    张大帅命令不准侵占朵颜三卫旧地,那海西女真灭掉福余卫的动力确实不足。

    人口当然是可以从福余卫获得的。但是没有足够多的土地,海西女真四部拿什么去养人口

    现在,海西女真基本是一边拿着和大明交



第四百九十七章 不欢而散
    小帐之中,摆着一套桌椅和简单的行军床榻。这小帐是张昭的休息之地。

    张昭和辽东总兵郭令在小圆桌前坐着喝茶。

    张昭并没有把郭令如何如何,而是平和的向他询问辽东都司这里的各种情况。一个正二品的总兵,手握数万大军,这点场面、礼遇还是有的。

    “郭总兵对建州右卫的叛乱如何看”

    张昭喝着茶,话锋突然一转,没再问辽东都司的情况,而是直言不讳的问起关外的叛乱。

    郭令长相粗犷,行为举止有着刻意的粗鲁。这是他的一种生存哲学。四十多岁的年纪,穿着明军盔甲,手脚粗大,看起来孔武有力,还能提刀上阵砍人。

    郭令粗豪的笑起来,身上的盔甲叮当作响,他亦提防着张昭突然发难,道:“大帅,跳梁小丑何足挂齿要我说,早在二月份他们举旗叛乱时,直接从铁岭卫抽调一千兵马,一两天就能平定叛乱。”
1...176177178179180...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