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其中,以抚顺关最为出名,地势险要。这里同样是大明朝与海西女真、建州女真互市的地方。
大明朝和女真人争夺关外的转折点战役萨尔浒战役,其地点就在抚顺关外。万历年间的那场大战,明军便是由此而出。
而鸦鹘关在抚顺关以东,同样是地势险要,距离建州女真的核心城市“赫图阿拉”更近。
当然,赫图阿拉是老奴建起来的。此刻,这里还是在苏护部控制下的堡寨。
因此,鸦鹘关是“走私”支援苏护部最近的路线。
郭令是辽东将门,对地形自然是熟悉的。而且之前还是副总兵,负责节制开原、海州、险山、沈阳等处。他脑子里微微一过,就明白吕列说的是什么。
郭令点点头,沉声道:“好。你待会跟着乌伯去拿银子。注意保密。”
吕列头一次负责这么重大的事情,身体微微颤抖,单膝跪地道:“请大人放心。”
…
…
吕列拿到授权和银子,二月十二日就快马抵达鸦鹘关,面见其守将佟守备。
由不得他不快。实在是张昭把刀架在脖子上了啊。别看张昭现在率部驻扎在广宁城(锦州)。等他完成在辽西走廊的改革,再率军到辽阳城,到那时大势已去。
而且,后面还要留时间和建州女真沟通。
守备属于职务,而非官职。这又是凸显出明军的军衔混乱之处。
佟守备大名叫做佟进,实职是个千户所的千户。三十**岁,白胖胖的。纵然是驻守边疆,依旧是保养得体。要知道,黑土地上的冬天可是非常冷的。风头如刀面如割。
佟守备将定辽前卫指挥佥事(正四品)吕列迎进关城,在城中的千户
第四百九十一章 整训两个阶段
佟进和吕列怎么谈的,不得而知。吕列在第二天就由佟进陪着悄悄出关。
吕列也不是傻子。就怕这白胖的老小子随后反悔把他们给卖了,直接带着他出关,参与此事中。
某些不可以预知的暗流涌动着。
…
…
张昭在二月中旬还不知道这些事情。
弘治十六年的春天,朝政清宁。而大明朝的注意力都在兴州、开平两府的开发上。
蓟镇军正不断的整编出来,负责这两府的防务。
而两府的行政全部由后军都督府接管,大量的底层官吏被招募,设县、镇(乡)、村三级行政架构。同时,按照京师的做法,设警察局负责治安。设税务司进行征税。
源源不断的“移民”从北直隶前往兴州府和开平府。这些移民都是卫所军户,全部转化为民籍。
同时,在开平城中,由后军都督府组织开垦建设兵团,前往大宁、赤峰一线屯田、发展。
这汹涌的浪潮吸引着整个北地的目光。仿佛一个新的时代在开启啊!
谁又能想到仅仅是废除北直隶的卫所就能给大明带来如此大的活力呢
而隐藏在这股浪潮之下,实际上将会给大明朝带来更深刻影响的京师纺织厂,第一次开始扩张产能,在天津卫、开平同时设立两座新的分厂反倒不怎么引人注目。
二月十四日,一场小雨淅淅沥沥。
张昭在广宁城中召见宁远参将、锦义右参将并下属的各游击将军、守备、坐营中军官、备御等将校开会,宣布第一阶段的卫所、军事改革开始。
此时,王承裕已经率改革司的人员抵达广宁(锦州)。
朝廷只给了试行改革卫所司八十个官吏的名额。这点人手够干什么
新军营研究院之前为研制印刷机,专门研制了一种纸张用于报纸印刷。
因为固有的宣纸、竹纸等纸张适合书写、作画,但对于需要弯曲、折叠的印刷要求而言,还是不够的。需要专门研制。而这种名叫“印刷纸”的纸张制造出来后,因其物美价廉,大受市场欢迎。
现在不仅仅是用作印刷,而且还用于公文的书写。这就导致后军都督府和改革司里的文书特别多。很多时候,用公文比用口头传到要有效得多。
如今造纸厂在国泰商行名下。不仅仅是销售“印刷纸”,还销售“草纸”。让大明百姓告别厕筹的时代。
改革司目前的人手,基本都是从后军都督府抽调。要负责的事情多,而官吏太少,只能用这个办法来弥补。
此次跟着王承裕越过山海关的官吏,总数高达300人。都是以老带新的队伍。
其实,以后军都督府的招考题目:语文、数学,在张府私塾、新军营初级学堂以及京师城东小学里学过的学生要占很大的优势。甚至从新军营伤残退役的老兵也占着优势。
另外,大明朝的科举不禁吏员以及子孙后代参加,所以很多童生、穷秀才纷纷到京师中参加官吏考试。
这两拨人才被张昭的考试一捞,接下来就只能等培养。后军都督府从去年开始到弘治十六年一月底,一共举行过三次大型的招录考试,宫招募官吏约一千五百余人。
这是一个很疯狂的数字。但如果对标大明朝各衙门里的吏员的话,其实也还说的过去。
后军都督府要负责的地方很大啊。兴州府、永平府、大宁都司。
而且,在试行改革卫所司,以及蓟镇军改革的过程中,并非没有发生贪腐的行为。这基本不用问的。大明朝的官吏节操值低的可怕。连大明朝
第四百九十二章 提前爆发
随着第一阶段的改革开始,辽西走廊这里的卫所兵们开始不断的往广宁城汇聚,开始整训。
张昭身边带着的三个团,分别抽调精干的军官和甲等兵组成教官团对先期到来的士卒进行军训。
完全是按照新军营的标准来。
而辽西这边军队的后勤供应自然也被后军都督府接手。实际上,自去年张昭总督三镇军务以来,辽东镇的后勤其实就是走幽州商行的帐目。
只是当时张昭令幽州商行如数下发,照常即可。他当时的主要精力都在剿灭朵颜三卫上面。没有必要去引起辽东镇的动荡。
而此时朵颜三卫已灭,辽东镇再不动动,那就真是死水一潭。
现在,最大的动荡来了。
…
广宁城中的军营校场上,刚开始军训几天的两千余士兵正在春日下站军姿。
一排排,一列列,穿着棉布军装,方阵漂亮至极,又安静至极。
广宁城本质上还是一个卫指挥使的所在地,小城里肯定装不下太多的兵马。等两万卫所兵汇聚在这里,地方肯定是不够的。城外新的军营正在修建中。
张昭正和锦义右参将杨乡闲扯,亲卫首领王武在一旁陪着。
杨乡刚刚拒绝张昭的提议,担任辽东军第一师的军事主官。作为参将,就算是大明的军衔改制,他能拿到“卫指挥”的军衔。担任第一师的指挥官并不是问题。
“下官年老,恐难以学习新战法,还是统帅守备军吧。”
张昭也没有强求杨参将在接下来和辽东总兵郭令的斗争中一定要站在他这边。人各有志嘛。只要杨参将配合改革,他没有什么特别的要求。
想想看,蓟镇军近二十名参将、游击,最开始愿意给他卖命的不也就三四个人吗
此刻,两人正在校场边的水泥道旁,正对着校场“观看”,旁边随从们跟着。参谋高一典把信使带过来,建州女真苏护部叛变的消息震的众人目瞪口呆。
“我草。”王武爆了一句粗口,豹眼瞪得老圆。辽东镇这帮人还真敢啊!
杨乡五十多岁的年纪,震惊的半响说不出话来。
郭总兵那帮人狠啊。真要再等两三个月,张大帅把辽西这边的兵权一收,三个师的火器军到辽阳,那简直是横推。
所以,他们就提前搞事
但兵变、闹饷这都是内部矛盾,你把女真人扯进来,这是什么意思这要出大事的啊!
忘记蓟镇总兵阮兴怎么死的吗被查出来和朵颜卫勾结,直接送到京中问斩。
张昭无可无不可的笑一笑,“胆子不小啊。”他几乎一瞬间就知道“真相”。苏护部早不反晚不反,这还用猜
朵颜三卫合起来五六万骑兵,这些年威压的海西女真四部不敢动弹。
而海西女真四部所占的基本都是膏腴之地,其部半耕种半渔猎,其所属的一部分土地就在松嫩平原上。
四部的实力大约有一万五千带甲之士。
他们能占据这片膏腴之地,当然不是凭借着名头。大明在奴儿干都司的卫所,并没有如中原那样划分地盘。而是直接把卫所的名号发给各部落。
所以,这四部的地盘都是打下来的。
在
建州女真这里,大明设置建州三卫管理下面共计有八个部落。而实际的管理则是非常松散。
他们所占据的地盘在长白山脉一线,其实单纯的论土地肥沃程度,是不如海西女真的。
他们不是不想占领更好的地方。但实力不如人啊!
他们的兵力总计在三四千人左右。总人口不超过三万。没见老奴当年起兵,早期打来打去都是几百人。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建州三卫因毗邻大明,而大明待之甚厚,他们的经济、手工业在弘治年间正逐渐的发展起来。他们又有在抚顺关互市的优势,正在逐步的壮大。
万
第四百九十三章 宁远卫请战
张昭率新军营三个团前出辽东镇搞改革,打破这一潭死水,他并没有开足马力直奔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
而是顺着关内通往关外的道路,徐徐前行。
天下重镇,第一要塞山海关,目前是由撤回开平休整一个月的新军营三团郝骏率部驻守。确保后路无忧。
这是张昭的指导思想:稳住!
辽西走廊这三百余路的道路,共有两个重镇:宁远、广宁(锦州)。
广宁的参将杨乡不打算搀和接下来的“争斗”,但宁远参将李搏涛却很想参与。
建州女真苏护部(建州右卫)叛乱的消息,很快就传遍辽东都司。
…
…
宁远城。
李搏涛召集三名心腹将校们在他的住处议事。
大明朝的卫所制度一模一样,全部都是世袭制。所以这一百多年下来,基本上卫指挥使的心腹全都是各卫所中的军官。
特别是辽东都司这样不设府县的军镇,一个卫所的将校联系更为紧密。
基本都是几辈子的交情。
二月二十日的消息传到锦州,第二天宁远城这里就收到消息。
底下的军户们世代镇守辽东,谁把建州女真的反叛当回事啊小子找抽是吧
但上面的将校们多少知道当前剑拔弩张的局面:张大帅和总兵郭令有着极大的利益冲突。整个辽东都司的将校都得在这其中选边站。
李搏涛在得知消息的第二天晚上,便将三名心腹都叫到他的书房中。
“张大帅手握尚方宝剑,辽东改革之势根本无可扭转。郭总兵把苏户部挑唆反叛有何用徒劳而已。”
李搏涛四十多岁,长相普通,但身姿修长,环视着心腹们,捻须说道。
“大人,你怎么决定,咱们宁远卫上下跟着你走。我丁四娃没二话的。”
“四娃这话说的是。大人,话说苏护部那帮人是傻了吗连朵颜三卫都不是张大帅的对手,他们竟然敢举旗反叛他怕是不知道大明基建公司在辽西这里修路多缺人”
“哈哈!”
李搏涛对心腹的反应很满意,道:“我打算连夜去广宁求见张大帅,请求率部出战。咱们宁远卫这些年,和朵颜卫没少打仗,精锐还是有的。”
丁四娃拍着胸脯道:“我当前锋。就苏护部那帮菜鸡,劳资一刀一个。”
“嘿嘿,四娃别吹牛。你那刀怕是要用新的雁翎刀吧”
京师里的换装进度,除开腾骧四卫的雁翎刀被全部(两千把)运送到位外,其余的全部是拖拖拉拉。
腾骧四卫给的定额是一个师的火器军队,外加各种辅助营、连,总计7千人。但京师里排枪战术很难施展的开,还是要编练出一部分步兵听用。
这些刀都是装备步兵的。大明朝的刀分为:短刀、腰刀、长刀三个制式。
雁翎刀就属于腰刀的范畴。
御马监太监李荣的想法,他不喜欢燧发枪前加刺刀。不大气。将这种腰刀配备给士卒。
这其实增加了士卒们的负担。以及影响排枪战术的施展。腰里跨一把刀怎么排的紧密啊
但张昭懒得管他。两人本来就为编制的问题闹的不愉快。腾骧四卫这辈子都没上阵的机会。他要是再次让人打到大明的京师来,那真是穿越者之耻。
至于说朱厚照登基后会不会调腾骧四卫出战,这再说吧。逻辑上不会。因为,到时候大明兵精将广,灭鞑靼用不着把家底都拿出去。再说,十二团营还有精锐在嘛!
而蓟镇军这里,虽说火器军队还没彻底的整训完成,第三师还没成型,但守备军里的马军、步军早就大规模装备了雁翎刀。
&n
第四百九十四章 人民群众
对宁远参将李搏涛主动来要求平叛,张昭心中很欣慰。他有情绪波动其实也很正常。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