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宋、明想设“节度使”也得有地方安置啊!西域、漠北、中亚、东北、外东北这都不是两个王朝的地盘(明王朝的奴儿干都司并未真正的统治过)。

    所以,以张昭的估计,明王朝有朝一日可以称为“明帝国”的时候,同样要设置总督来管理各地。而“节度使”这个名字八成没人敢再用的。

    以史为鉴,唐王朝最终崩溃在“节度使”这个制度下。大英帝国的海外殖民地也纷纷失去。

    (当然,英国这有当时世界思潮的原因。但确实很多总督都是推动者。譬如,南非。其第一任总统斯瓦特就是英国的南非总督。注1。)

    因而,明帝国的总督制肯定也是要改一改的。我们与英帝国相比,有两个非常有利的条件。第一,我们自古以来都是一个“文明”型国家。

    不像英帝国、美帝国,他们是要讲血统的,盎格鲁萨克逊人。我们的核心认同感是“礼”。

    第二,地理接壤。这可不是海外殖民地。中央王朝的掌控力度要高得多。历史中就有一个例子:俄罗斯帝国。也是用总督去管理各地的吧?

    最终,俄罗斯帝国其几经起伏、灭亡。而至今毛熊的基本盘都还在,对不对?

    …

    …

    李东阳微微皱眉,同时略感无奈。他必须要承认张昭说的一定的道理。但他是进士出身,天然的希望大明的军队能在内阁、朝廷的掌握中。

    张昭现在是只认皇帝,而且要将文臣逐步的排斥出军中。他心里能舒服?

    但他同时知道,张昭如果下定决心,至少他在此时是拦不住的。没有那个皇帝是傻的!军方大将如此给力,皇帝会不要军权?所以,他感到无奈。

    不过,李东阳的性格有点诙谐,半真半假的道:“子尚,假设老夫不同意呢?”

    张昭给话搞得轻抚额头。他不知道李东阳说的是真是假。其实,他这么有底气,根本原因还是在于英国公将会支持他在九边废除文臣督军的制度。

    这是推荐成国公之子朱凤去皇家军事学院的利益交换。

    换言之,日后的文臣总督、巡抚可以管多个地区,可以下辖军队。但不能再管辖正规军(火器军、常备军),其下辖的军队只能是地方上的守备团营。

    正规军的调动权、指挥权、后勤全部在枢密院。

    李东阳见张昭的模样,哈哈一笑。张昭心里一松,否则他会很难办的。

    两人正要说话时,萧敬出来,里头弘治皇帝传召。两人进到暖阁中。

    李东阳躬身行礼,道:“陛下,臣和张昭已经商议过。重点防御宣府、榆林。同时从京师中派新军营一团、十二团营精锐一万出大同,伺机出塞…”

    弘治皇帝这时微微靠在床榻上,垫着枕头,一边听李东阳汇报一边问询几句,等听完后,道:“国事就托付给李先生。”

    李东阳感激的躬身道:“臣定当竭诚而为。”大明是不设丞相、宰相的。“以国事累先生”,这是君王对宰相的交代。弘治皇帝如此交代,于他而言是一种荣耀。

    弘治皇帝又叮嘱张昭道:“子尚,务必不要让鞑虏伤朕的百姓。”

    张昭斩钉截铁的道:“请陛下保重龙体,静候佳音。此战大明必胜!”

    弘治皇帝温和的笑一笑,道:“好。”

    张昭和李东阳一起告辞出万寿宫。张昭道:“元辅,胡骑如此嚣张,不过是大明国库还未充实起来。说到底都是钱的问题。元辅,朝鲜问题不能再拖。”

    李东阳一阵无奈,迈步往西华门走去,道:“子尚,你还有心思折腾东边。回头一起议一议吧。”

    李首辅智谋归智谋,他同样是一个很务实的阁臣。对来钱的事,他同样很感兴趣。

    张昭的想法、奏章,他作为首辅自然是看过的。控制朝鲜王国只是第一步,最终目的是东瀛岛上的白银。这是解决当前大明财政困难的捷径。




第六百四十四章 意图实现
    军情急如火。三月二十一日的上午便由李东阳召集御前会议成员在养心殿中召开会议。

    就张昭个人而言,他对军事行动要通报给“御前会议”并无抵触感。这其实是世界发展的潮流。

    同时,可以消弭文臣们对枢密院独掌军权的不满。

    因而张昭专门让掌机要文字的官员们写了一份军事行动报告,印刷出来分发给重臣们。他和李首辅沟通过此事,李首辅对此很赞成。

    虽然弘治皇帝已经确定过他们的“方略”,具体来讲就是张昭的方略,再拿出来给重臣们“审议”一下并无多大的问题。

    在李东阳的住持下,军事作战方略很快就通过,包括拨款一百万银元。

    户部尚书侣钟自打那日和张昭私下里谈过后,不再闹辞职,而是力主推动税务司。对这额外多出来的战争经费,他大致心里有数,给予支持。

    但是,很多大臣对张昭要求用“卫指挥”李逍遥节制诸军不满。

    刘大夏道:“诸督抚于边关多年,说他们不懂军务说不过去吧?本官以为可用三边总督秦纮节制诸将。”

    左都御史戴珊道:“大军征战涉及方方面面,李逍遥固然是名将种子。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秦纮任总督,正好可以协调诸镇的关系。”

    吏部尚书马文升方才讨论时一言不发,这时看张昭一眼,道:“秦纮可以胜任。”

    秦总督是文臣之中带兵出众的人,他曾在南方平定叛乱。现在大明的南边是王轼接他的班。

    其能力、威望都是足够的。不得不说刘大夏还是很有水平,推出一个非常合适的总督人选。

    张昭正拿着“铅笔”在稿纸上写写画画,并不应付诸多重臣的质疑。

    英国公张懋轻轻的咳嗽一声,吸引堂中众人的注意,说道:“诸位,秦纮的资历、能力协调此事军事行动没有问题。但本公有一个疑问。

    当初设枢密院时就明确下来,以此衙门来统率军事。而且,这份报告上张昭也明确的写明提议由李逍遥来节制诸将的缘由:

    为恢复太祖、太宗时期军队的战斗力,保证军队的纯粹性,试行武将单独领兵。

    秦纮若是愿意来枢密院担任佥事,转武阶,本公欢迎之至。问题是他愿意吗?”

    谢迁,礼部尚书张升等人一脸的腻歪。所有人都知道两榜进士们是绝对不会转武职的。

    最出名的例子就是威宁伯王越,他即便封爵,身上还要挂着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官职死活不交出去。而每次朝会都站在文臣的班列中。

    所以,秦纮绝对不愿意改武职的。问都不用问。

    刘大夏敲敲桌子,不满的道:“英国公此话是何意?难道非得要用武臣领兵吗?”

    一句话直指英国公话里的漏洞。怎么,非得要用枢密院武臣领兵?

    英国公张懋时年六十多岁,白胖胖的老者,执掌兵权几十年的他自然不可能给刘大夏吓着,眼皮子撩一下,道:“兵权乃是人主权柄,刘兵部是什么意思?”

    刘大夏气得花白的胡子都要吹起来,一句话卡在喉咙里半天说不出话来。

    还是李东阳“同意”张昭建议的那个原因。只要大将给力,真以为皇帝不想收回兵权吗?

    在土木堡之变后大明武勋集团的传承就算断掉。再无一个名将出现。徐达、常遇春那种级别想都不想,蓝玉这种级别是奢望,如张辅这种级别也不再出现。

    所以,兵权逐渐的被文臣所垄断。但张昭横空出世,无一败绩,并逐步的借改革卫所,建立起制度、集团,文臣们还要强压那基本不可能。

    而窗户纸就在英国公这一问中被捅破。

    李东阳环视一圈道:“如无异议便定下来。接下来讨论朝鲜王国之事。大明当前的财政困境诸位都是知道的,税务司能收多少税上来还是未知数。而根据国泰商行的勘探,东瀛岛上有众多白银矿。欲取东瀛,必先去朝鲜半岛。”

    刘大夏一口气憋着,没理会这茬。

    左都御史戴珊道:“元辅,太祖皇帝钦定之语不必再提,关键是朝鲜并无过错,如何将之兼并?这叫周边国家如何看待大明?”

    坐在椭圆形会议桌中段的礼部尚书张升嘿嘿一笑,道:“戴大人,你是不知道某人已经在朝鲜王国的使臣面前列出驻军、通商、割地三大条件。鸿胪寺那边的使臣只怕是早就传遍。”

    张升把众人的胃口掉起来,然后说一遍,鄙视道:“礼一失则为夷狄,再失则为禽兽。”

    会议室里顿时响起一阵轻微的哄笑声。文人嘛,骂人比较隐晦。

    张昭不为所动,将手里的铅笔搁下,道:“张尚书的道理都对。只是本官要问一句,朝鲜王国杀戮辽东边民时,你在何处?

    张尚书对朝鲜王国讲仁义道德,对大明百姓流离失所、白骨暴于野为何却无动于衷?你做的是那国的官?

    另外,报纸上报道去岁以来天下皆灾,今春以来山东沿线又是大旱,眼见着百姓要遭难,继续朝廷拨银赈济。张升,你眼睛是瞎了吗?我是禽兽,你是禽兽不如。”

    第一次列席会议的林文宁目睹张昭的犀利,心里叫好。痛快!

    张升暴怒,手指着张昭,“你…”他斗嘴一向比不过张昭。

    养心殿暖阁布置的会议室中顿时安静下来。张昭的话确实占着道理。

    朝廷财政非常吃紧。这又要支付100万银元对付鞑靼人,如何赈灾呢?

    现明知道东瀛有银子不去拿?

    而朝鲜王国明摆着是肥羊,用通商的手段去“捞钱”,总比直接要朝鲜王国赔款好看吧?

    张昭说的是如幽州商行、国泰商行等国有企业。难道户部就不能组织一个商行去倾销货物吗?

    三辅焦芳打圆场道:“两位不必争吵。朝鲜王国历来恭顺,其使臣在京中造势连我都有耳闻。军事手段不能用,这些政治手段我看是可以用的。另外,朝鲜王国的百姓服王化久矣,完全可以并入大明。”

    这话说的就很有点无耻。焦阁老的人品历来就不怎么好。

    但会议室的重臣们纷纷出口赞同。废话,不赞同难道能变出银子来赈灾吗?

    李东阳点点头,“那便如此吧。下一个议题,吴学士高病,列席御前会议的名额空出一个,诸位以为谁合适?”

    张昭低头写写画画,心中想着回家里去小酌一杯。文臣的事情,他就不搀和了。



第六百四十五章 制度、失意
    翰林院掌院学士吴宽告病。他身上“列席御前会议”的位置就被许多人惦记着。

    如今大明朝堂的“界限”非常分明。“重臣”是那些官员一目了然。这就不像以前比较模糊。

    举个例子,譬如以前若朝廷发生大事,弘治皇帝需要在武英殿议事。那些够资格的大臣基本都会去武英殿。

    这个“够资格”通常就是指的有廷议资格的大臣,在加上武臣中超品的勋贵。

    而人一多,其实就没法区分朝臣中谁的地位比较重要。很多时候就看要“风评”、“人心”。

    大明朝的重臣们,其地位有很大一部分要靠“名声”、“党羽”来实现。

    而不是靠制度!

    这是有非常大的弊端的。做事情哪能不得罪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最终结果就是大明不好!

    另外一个弊端是:导致重臣们对下权威不足,对同僚倾轧加剧。

    权威不足,表现在大明朝的刺头很多。特别是御史群体,随时都敢“咬人”。

    倾轧加剧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嘉靖皇帝开启的内阁争斗。想要当首辅?很简单,干死排在你前面的那个人就行!

    而万历皇帝为压制“权相”的出现,放任御史攻击宰辅、阁臣。最终形成明末时操蛋的格局,居然靠清议(舆论)来定国策、官职。东林党遂兴。

    所以,大臣们权力、任期,都不能模糊,反而应该是明确起来。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如何来领导这个国家?

    皇帝要保住皇权,压制相权,两宋时期和万历皇帝那种靠“御史”来骂宰相的路子明显是错的。当代的治理制度才是应该借鉴的。

    张昭这个“御前会议”搞出来,那就是明明白白的圈定“重臣”的范围。没有参加会议的资格,那就没有参与朝政决策的资格。而不像之前,谁都可以哔哔。

    事不谋于众,这是老祖宗们早就总结出来的智慧。

    经过这一年多的运行,御前会议已经算是渐渐的深入人心。毕竟与会者都是阁臣、九卿,列席者是都是翰苑清流、储相。

    列席会议者虽然没有发言权,但是可以近观整个朝堂决议的过程,对日后的仕途影响可想而知。最起码是可以非常清楚的知道官场风向。

    最终在此次会议中决定的人选是左副都御史刘宇。

    …

    会议结束,十几名文武大臣们三三两两的从养心殿中出来。经由乾清宫前的大道往东直行,然后再南下,过清宁宫、文渊阁,从金水桥跨过金水河。

    至此处,阁臣们回内阁,大部分大臣是东出东华门。而左都御史戴珊、大理寺卿宋隆、刑部尚书闵珪三人则要横穿奉天门前的广场,从西华门出紫禁城。

    三法司的衙门不在午门前。而是在宣武门里大街处。

    三人边走边聊。

    戴珊是弘治末年的能臣,跟着刘大夏一起很是办了一些实事。叹道:“元辅还是从晦庵公(刘健)的角度做了考虑啊。”

    刑部尚书闵珪也是能臣,道:“非只如此。此例将打破翰林学士们对列席会议资格的垄断。”

    其实要说翰林院的学士们列席会议的权力被打破还得说成国公朱辅、枢密主薄林文宁。但这是武臣,不在他们议论之列。

    戴珊道:“以后这样的议事形势恐怕会多起来。”弘治皇帝身体不适,委托首辅李东阳来主持召开御前会议只怕将是常态。而这也将深刻的改变大明朝啊!

    历史的改变,总在不经意的细节中。戴珊等人深处其中,恰恰认识到。

    …
1...243244245246247...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