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明帝国的崛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九悟

    但是,张昭现在发现问题所在。第一,他的兵力有些单薄。无换休息。无法组成一个方阵,应付四面的攻击。第二,他缺乏火炮。有火炮的掩护,鞑靼骑兵的以逸待劳就是个笑话。

    这都是将来要解决的问题。

    留着络腮短须的王武琢磨着道“相公,为保存体力只能两个连,两个连的轮换。咱们要是有八个连在手,直接按照步兵操典上的条例扑过去。”

    庞大郎道“少爷,刚才的伤亡都是鞑子骑兵从侧面的间隙冲过来造成的。他们会不会打的是这个主意”

    林文宁一拍大腿,“那肯定是。老庞,你这仗越打越精啊。”

    张昭琢磨着,他发现他又犯了一个错误。按照他半吊子的水平,认为排枪战术应该是以连排为单位的。一个排40人展开嘛不然怎么叫排长

    但是,按照现在的实际情况来看,他应当尽可能的把阵列拉长,在正面排出足够宽的横队,以求最大杀伤敌军。在这样的平原地形,如果他兵力足够,排出500人一排的横队都是可行的。然后,按照排枪战术横推过去。

    而且,横队足够的宽,像刚才那样的小股骑兵就很难渗透到连队的间隙中。

    “我们这样”

    张昭这边商议时,鄂尔多斯部的千户伯亦难亦将他的战术意图传达到麾下所有的骑兵。

    “动手吧”

    博尔哈看到对面的明军已经将两只连队叫回去休息。明显正在轮换,试图保存体力。

    伯亦难知道再拖下去无益,安排道“我们正面以500骑仰攻,侧面以1000骑迂回猛攻,务求横向凿穿他们的队列。剩余2000骑冲击他们的后军,得手之后,立即驱赶那些步卒冲散他们的火铳队列。”

    “遵命愿长生天保佑你。”

    苍凉的号角声响彻在大地上,一队队的蒙古骑兵开始组成冲锋的队形。

    这号角声亦让新军卫开始战备。

    稍后,骑兵的洪流如同海潮般发动。如果能俯瞰大地,就会发现鞑靼骑兵在奔驰的过程中分成两部部分。超过半数的骑兵往远处绕后,准备攻击新军卫的后军。

    另外剩余的1500名骑兵也在快速的分成两部,500余名骑兵间距拉的很开,冲击新军卫的正面阵地。而另外1000骑则是加速迂回,准备从侧面冲击。

    在这种骑兵的高速冲锋中,还能做到“聚散离合”如同臂使,鞑靼骑兵不愧是精锐。

    在新军卫的号令中,正在休息的两个连队迅速的集结成队,往侧面而去,要堵住冲击而来的骑兵。

    在短短的时间内,两支军队迅速碰撞在一起

    “砰砰砰”

    战场上再一起的响起如同炒豆子般密集的枪声。仿佛没有丝毫的停顿,如同疾风骤雨,将那轰鸣而来的马蹄声给遮掩住。战场上白烟弥漫。

    没有向燧发枪阵冲锋过的骑兵,永远都不知道其中的“美妙滋味”而体会过其中“滋味”的,大部分都已经去死了

    于鞑靼人而言,伯亦难布置两道战术保险。第一,从侧面突击。第二,要打破新军卫阵型后面秦兵团的防守,将这500人驱赶着去冲击燧发枪阵。

    张昭他们只猜得出第一条战术。并做出应对。张昭下令,以一个连队140人为一排,组成横队。共排出两排兵线。并严令各级军官,要等到看清楚对面的脸,才允许射击。

    两排兵线肯定比三排兵线要单薄。在骑兵冲阵时,其容错率要低的多。所以,这就要求最大限度的去追求燧发枪的命中率,杀伤力。

    众所周知,在燧发枪的射程内越近,其命中率越高。排枪战术的威力也就越大。

    排枪战术中威名赫赫的红衣军团,就是踏着鼓点,不理会对面的任何射击,对自身造成的伤亡,抵近敌人30码处才开枪射击。最多两轮齐射就能将对手打崩溃。再上刺刀,白刃战结束战斗。

    这里面有个细节问题,所以才有如此要求军人的勇气和纪律的战术。

    燧发枪在使用多轮后,会出现发热、炸膛、哑火等等故障。而士兵们在战斗中也会因紧张出现各种意外导致哑火。那么,什么时候排枪射击的威力最大

    答案是,第一轮射击时

    所以,如此残酷的排枪击毙战术是为了打出最大的杀伤力。

    新军卫侧面支援的两个连队,同样是两排的兵线,同样的要求是放近打。

    战斗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分出结果。

    新军卫的两排兵线,在要求放近打之后,顶住了鞑靼骑兵的冲锋。

    “撤”

    “快撤”

    带队从侧面冲锋的伯亦难被签弹打中,一头栽倒在马下。人、马的尸体横在新军卫的阵地前。尾巴处的200名骑兵被阻拦,纷纷调转马头撤退。

    正面冲锋的500骑一样是被打成筛子。只剩下几十人逃走。

    已经绕到新军卫后的博尔哈和2000鞑靼骑兵目睹这残酷、自己人被屠戮的一幕。正在“嗬嗬”怪叫的鞑靼士兵们声音不自觉的小下去。

    “博尔哈大人,我们还要冲阵吗”博尔哈身旁的亲卫,声音颤抖的问道。

    博尔哈用力的咬着牙,“撤”调转马头,带着残余的兵力撤退。

    再冲是没有用的没有正面的牵扯,这支明军的火器部队随时可以改变阵地。他这两千人直面火器部队,下场不会和这些族人有区别。

    随着剩余的鞑靼骑兵消失在地平线中,明军的阵地中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他们赢了。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第一百九十五章 宣判
    张昭听到四周全部是不断的高呼声。眼睛看到的每一个新军卫的士卒脸上都洋溢着笑容。在他看过去时,一个个的立正向他敬礼。这是对胜利的统帅的崇敬

    只有张昭自己知道,他的手心在冒汗,一阵阵的后怕。狗日的鞑子

    他没想到对面的指挥官竟然安排有绕后的战术。

    说句实话,他其实并不看好秦兵团能依靠大车和刀枪抵御住鞑靼骑兵的冲锋。

    秦兵耐苦战不假。榆林兵很猛也不假。但是,在战争中个人的武勇是有限的。这是团体作战。秦兵团都是步卒,且没有长枪阵,很难挡住的。

    而一旦身后的秦兵团被突破,就会形成经典的骑兵战术,“倒卷珠帘”,这是鞑靼人的拿手好戏,这帮秦兵会被驱赶着冲击新军卫主力连队的阵列。

    战败的局面可以预见。而在平原地带战败,兵败如山倒,他的性命只怕要交代在这里

    打破历史宿命而出现在这个时空中的新军卫也会消失在这里。并湮灭在历史长河中。

    他的一切痕迹都将抹除。

    所以,他怎么能不后怕

    幸而,他一手训练出来的新军卫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将冲锋的鞑靼骑兵打的落花流水,简直如同单方面的屠戮。而这个时间差,亦将鞑靼指挥官的战术意图打破。

    个人的命运、前途、历史,都在这短短的几分钟内决定下来。新军卫的第一战,以这种磕磕碰碰的方式赢下来。不管怎么样,终究是赢下来

    张昭一屁股坐在土堆上,拍拍军装的荷包,想要摸出一支烟来抽,舒缓一下此时突然冒出来的疲倦感,忽而醒悟过来,这里是弘治年间。烟草还没有沿吕宋、辽东、南洋这些沿海地带传过来。时间大约要到万历年间。

    张昭身边的警卫排都派出去,只留下传令的信使。而不久前表现出色的庞泰此时就在张昭身边。

    张昭将庞泰提拔为小旗放在身边,一个是奖励,一个是对庞泰的保护庞大郎对他忠心耿耿,不能让他绝后。借这个机会,张昭让庞泰转为军事参谋。

    至于亲卫队里另外一名亲戚,大舅子李廷德,张昭将他留在榆林镇新兵二团参加整训。

    庞泰向张昭敬了个礼,见张昭没什么要吩咐的,赶紧去前面找他父亲。他心系着父亲的安危。

    张泰平又哭了。他算是今天上战场年纪最小的一个。虽然跟在张昭身边最安全,但同样的会接触到传过来的各种信息,了解到局势的危险。

    “少爷,我们真的赢了”

    张昭坐在土堆上,笑着道“真赢了。平安,喝点酒吧。我的马背上有。”心里倒是有些愧疚。这和庞泰的事一样,他又疏忽了。不应该带平安上战场的。

    张泰平拿出酒袋,大口的、咕咚咕咚的喝着。他感觉他的心理脆弱到极限,只求一醉。至于醒来后,管他娘的。

    秦兵团的士卒已经主动的从车阵出去,打扫战场。

    其实这两天的行军中他们榆林兵一直在打下手,卖力气,对这群职业军人而言,他们岂能没有怨气但是,在燧发枪兵们如此耀眼的战绩下,他们现在觉得理所当然。

    给这样牛逼的同袍,当辅兵不丢脸

    仗打完,庞大郎只感觉深一脚、浅一脚的。不知道是紧张之后的放松,还是胜利后的得意,反正就是感觉有些飘,留一个排担任警戒,下令四个连队解散、休息。

    最后这场战斗,新军卫只被箭矢伤了11人。战术改变后的效果不言而喻。

    林文宁安排救治伤员。辎重营里带着一个擅长治疗创伤的军医。同时让辎重营安排做饭。身在险地,不能饮酒。但大战之后自然要饱餐一顿。

    那些马肉,没有水源不好处理。但可以先收藏起来。

    许澴伟带着仅剩的两名斥候队员往小盐池城方向侦察。

    王武骑着马,带领着秦兵们清扫着战场。此时约下午四点许。看看这大战后的战场,他心中略有一点点苦涩。

    明军的规矩是以人头论军功。斩首的首级大致被统计上来,两场战斗,总计斩首约2000人,这是非常大的功劳

    以张相公的为人,肯定不定不会亏待他们。

    但他若非在统帅秦兵,这份大功里理应有他的贡献。他麾下的第四连、第五连表现出色。而他又怎么会畏惧在前排指挥作战呢

    正想着,一名百户一脸喜色的打马过来汇报道“王大人,抓到一条大鱼。有个骚鞑子自称是鄂尔多斯万户的千户。嗨,要不是有兄弟懂鞑子话,还真错过去了。他想要见咱们张相公。”

    王武精神一震,道“走,看看去。”

    千户伯亦难并没有死在冲锋的路上。他的肩膀中了一枪,被打下马。此时被打扫战场的秦兵们搜寻到。他提出想见一见这支恐怖的军队的统帅。

    王武将伯亦难押解到张昭面前。

    小土堆前,庞大郎、庞泰、四个百户,还有方俨都在张昭面前,正商议着攻打小盐池城的事情。

    伯亦难身上带着血迹,勉勉强强的站着,打量着被众人簇拥着的青年,咧嘴一笑,有点虎死不倒架的意思,道“你就是这支军队的统帅你们有多少人”

    以他的见识,不难判断出,如果明人有数万这样强悍的燧发枪兵,鞑靼人得考虑远离长城的事情。

    一个榆林兵翻译过来。

    张昭微微眯着眼睛,熟悉他的人就知道他这个动作意味着什么,道“姓名、年龄、身份。”

    伯亦难笑笑,“我是鞑靼左翼万户鄂尔多斯部的千户伯亦难。四十四岁。”

    张昭点点头,站起来,在六月底的下午阳光中,俊朗的面容严肃,一字字的道“以我大明王朝弘治天子之名,我,新军卫指挥使张昭,在此地,大明陕西承宣布政司宁夏镇,宣判你死刑

    小二,行刑如果你们要战争,那我就给你们战争。”

    伯亦难觉得有点可笑。

    王武上前,单手一提,照着此獠的喉咙一转,鲜血冲天而起,他将其首级提在手中。心中忽而一种难言的快意

    他知道这名千户要见张相公的意思。无非是想死的有尊严一点。张相公的宣判,让他有一种仪式感对于这群泯灭人性的鞑子,就是判决他们死刑。

    其余几人亦是心情激荡,恨不得仰天长啸

    鞑靼人,如果你们要战争,那我就给你们战争。

    这是他们新军卫的宣言这就是他们的统帅

    王武情绪激荡,忘掉新军卫的军礼,单膝跪地,抱拳请命道“相公,末将请求率部奔袭小盐池城。”

    悠阅书城的換源a軟體,安卓手機需ogey下載安裝,蘋果手機需登陸非中國大陸賬戶下載安裝



第一百九十六章 李逍遥的淬炼
    残红的夕阳斜照。黄土高原北部,一支数千人的骑兵在平原地形中迤逦的往北而行。

    骑在马背上的士卒一个个士气低落。马蹄声缓慢。从他们身上的软甲、皮具、武器,还有服饰,发髻可以清晰的辨别出这是一支鞑靼人的骑兵。

    永谢布部的千户博尔哈带着从战场上撤出来的士兵往北逃走。按照他们的行进速度,在高速奔驰大半个时辰后,方才那支恐怖的明军不可能追上来。

    博尔哈终究是舍不得小盐池城处的两三千俘虏,派了百户忽蛮和一批惦记着“收获”的士卒前往小盐池城接收。力求将这批俘虏带出长城。

    他则是带着剩余的主力部队撤往花马池。那里还有接应他们的近万骑兵。当然,这些骑兵早就捞饱,绝无可能为他们再南下和明军作战。没有好处的战斗,谁干

    同时,博尔哈派出信使前往灵州、韦州、萌城等地,告知各部落的千户们他们这里的战况,通知他们赶紧撤退。

    实际上此时,他们鞑靼人的十万大军基本都已经撤出,还剩下约右翼三个万户的七八个千户还在捞最后一笔。

    下午的那一战,他们这四千汇聚起来的骑兵被击溃,在长城以南剩下的几个千户基本无再战之力。

    从地图上看,若小盐池城被刚才那伙明军拿下,在韦州、萌城的各部都很难将俘虏带出长城。小盐池城正卡在这两地北归的要道上。他们只能借助于骑兵的优势越过苦水河,绕道到灵州再从花马池北返。

    博尔哈骑在马上,看着麾下士气低落的战士,喟然长叹,心情复杂至极,问左右的百户“这支明军的番号叫什么”

    “不知道。斥候战时没有留活口。后面只看到他们打的是红色的苍龙旗。”
1...4950515253...2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