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表示同意,法国人对法国人要讲法制,否则会有民心的向背的问题,但德国人对法国人则没有这些方面的担心,所以主动权始终掌握在德国军队手里。
“更何况!”秦川接着说道:“吸收了这些军火商后,我们会有两套军工系统,一套是由我们控制的军工系统,另一套由瓦尔多控制的作为辅助。”
“你是说……我们要学会使用他们生产的法制装备?”斯莱因上校不由皱了皱眉头:“这会使我们的装备陷入混乱的!”
斯莱因上校说的没错,武器装备这东西讲究的是制式、通用,而忌讳混用,最好是所有的步枪型号都一样,甚至轻机枪使用的弹药都与步枪一样,而冲锋枪与手枪使用的弹药相同……这样供应的弹药就只有少数几种,而不会出现多规格的弹药以至于运送到前线时才发现枪与弹药不对,这绝对会是后勤及作战的噩梦。
由此也可知当年使用万国造装备作战的志愿军有多困难,不过当时志愿军在参战前也想到了一个相对简单的方法,那就是以军队进行制式装备,比如被称为“万岁军”的第38军就全部装备三八大盖,这样后勤部队只要一听是38军的部队要弹药,往上送三八大盖的子弹就准没错。
秦川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他就解释道:“上校,我们并不需要这些装备……事实上,我们也的确需要这些装备,但却不是给我们的部队!”
斯莱因上校疑惑的望向秦川:“那是给佐阿夫兵团?”
“佐阿夫兵团的需求量并不大!”秦川说:“至少到目前为止他们还没有投入战场!”
“那你说的是……”
“游击队,上校,游击队!”
斯莱因上校不“哦”了一声。
秦川继续解释道:“埃及、希腊、利比亚……这些地区有大量的游击队,但他们手里的装备却不多!”
“同时游击队也不存在制式的问题!”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
游击队与正规军不一样,正规军是大规模、大兵团作战,弹药、装备不统一会造成混乱,而游击队就那么几百人甚至几十人,而且还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基本不存在什么后勤混乱问题。
“尤其是……”秦川继续说道:“这些是法式装备,由法国人生产的法式装备,将来也会是法国人贩卖给游击队的。到时,游击队拿着这些法式装备与英国人作战,英国人该怎么想?”
这又是挑拔法国与英国及英国控制下的戴高乐政府之间矛盾的一个突破口。
当然,秦川是不会事先告诉瓦尔多这些的。
“我马上把这件事向隆美尔将军报告!”斯莱因上校听到这就不再迟疑了:“我想,他会很乐意听到这个好消息的!”
正如斯莱因上校说的,隆美尔对此当然也不会有意见,因为这对非洲军团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只不过隆美尔在这其中添加了一个意见。
“我们应该多吸收些人才,明白吗?”隆美尔说:“我说的是军火商手里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还有一些特殊人才,这才是最重要的!”
“明白,将军!”秦川和斯莱因上校回答。
隆美尔也知道人才的重要性,不过这也不奇怪,这时代的工业强国都重视人才。
至于帮助瓦尔多获得主导地位,则仅仅只需要在泽马穆切那边交待一声,由佐阿夫兵团与瓦尔多配合,甚至由佐阿夫兵团派出一些军力暗中支持,也就差不多解决了。
毕竟,佐阿夫兵团是本土军队,而且他们还是军火商的衣食父母,做起这些吞并、收购法国军火商的事来有足够的借口。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七十三章 保密
三天的假期就在忙碌和奔波中渡过,事情颇有成效,因为这三天已经初步将建立另一套辅助军工系统的事稳定了下来。
这毫无疑问对非洲军团是很有利的。
非洲军团在此之前分发给游击队的装备都是从英军仓库里缴来的装备,这些装备虽然数目也不少,但丢进几个国家游击队的大坑里就像杯水车薪。
也正因为如此,英军后方的游击队及独立战争一时很难发展,非洲军团急需生产大批的装备支援这些游击队给英军制造更大的麻烦……这也就是在用别国的部队与英、美军作战,而且这种作战还是那些国家自发进行的,其效果显然会比德国使用殖民军作战要好得多。
另一方面,这个辅助军工体系还可以为德军军工体系提供合格的人才和劳动力。就像隆美尔说的那样,在运营的过程中不断挖墙角……这一点对非洲军团来说很容易,高薪、福利、人身安全等等,非洲军团能给的肯定会比军火商多得多。
“还记得你之前与巴克豪斯教援的谈话吗?”假期结束后,斯莱因上校就把秦川叫到了指挥部。
“当然记得!”秦川回答。
他对巴克豪斯丰富的想像力和勇于接受新观点的态度记忆犹新……巴克豪斯身上拥有一名真正学者的素质,他不会以自己更丰富的知识为依仗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我们的任务就是这个!”斯莱因上校说。
“什么?”秦川有些不明白,那应该是去挖石油,跟部队又能扯上什么关系。
“我们是去保护堪探队?”秦川问。
“不仅仅只是保护!”斯莱因上校回答:“更重要的是保密,明白吗?”
秦川不由“哦”了一声。
如果挖不出石油的话保密似乎就没有必要。
但如果能挖出石油……那就非同小可了,因为这似乎就证明了北非沙漠里有石油,接着英国人也会借鉴这个经验在内陆寻找,于是整个北非的石油大开发就可能提早开始,这对德军同样也是不例的。
秦川之前只是担心开发的油田会不会落入英军之手,却没有考虑到这一点。
“可是,上校!”秦川说:“我们是在沙漠里寻找石油,立起的钻井很醒目,英国人的侦察机很容易就发现……”
“所以才需要我们!”斯莱因上校将几张相片推到秦川面前,说道:“看看这个……”
秦川拿过照片翻了翻,看到的是用铁架撑起的雷达天线。
然后他就明白斯莱因上校的意思了。
“我们要让英国人误以为那只是雷达站?”
“是的!”斯莱因上校点了点头:“甚至这个雷达站还是真的,因为会有两支工兵部队及一支雷达部队与堪探队混在一起工作。当然,工兵部队和雷达部队是知情的,为了防止他们泄漏情报,我们的任务就是尽一切可能封锁内外信息!”
“明白了!”秦川点了点头。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第一步兵团同时也要与世隔绝一段时间。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告诉士兵们真相!”
“当然!”斯莱因上校说:“事实上,除了你和我之外……没有任何人知道我们保护的是堪探队,他们都会以为自己是在保护雷达站!”
秦川不由疑惑的望向斯莱因上校……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也不需要跟秦川说明真相。
“反正你会看出来的!”斯莱因上校解释道:“你的任务比较特殊,你们连直接负责堪探队的安全和保密工作!”
闻言秦川不由“哦”了一声,这或许是因为秦川之前跟巴克豪斯教援的一番谈话吧。
“法籍营呢?”秦川问。
“他们没有参与这个任务的必要,上尉!”斯莱因上校说:“法籍营会被留在阿尔及尔帮助法国军团的组建。所以……你应该好好享受这三天的假期的!”
秦川想起斯莱因上校三天就说过这样的话,只是当时自己并没有真正理解他的意思。
“我也不能去跟她道别了,是吗?”秦川问。
斯莱因上校摇了摇头:“当然不能!”
秦川知道会是这个结果,尤其是在他知道了“秘密”后。
于是,当晚部队就坐上汽车朝南部也就是沙漠地区驶去。
坐在车厢后的秦川远远的望着渐渐远去的阿尔及尔,默默的点燃了一根烟……一根红色的高卢。
维尔纳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上尉,过几天就会习惯的,这就是战争!”
是的,这就是战争,而他们是军人,离开自己喜欢的地方和所爱的人是常态,面对生死和硝烟是他们归宿,秦川早该习惯这一切。
但可悲的是,秦川在习惯它们之前就已经厌倦了。
如果可以,他希望能现在就回到自己的时代,那个没有硝烟也不用担心死亡的时代……那里的安全对秦川来说曾经是理所当然,可现在哪怕找遍全球都不存在哪怕是小小的一块安全之地。
世界大战在读者眼里不过是些数据对比以及一些惊心动魄的战争画面,甚至秦川研究这些时也有很高的兴致,但是现在……真正身处其中时,他才发现“战争”两个字有多沉多重。
想到这里,秦川忍不住思考一个问题:自己这么做是对还是错?
如果德国的角度来考虑,自己的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为了生存,为能活下去。
但是如果从战争的角度来看……自己的出现很可能会延长战争,比如非洲军团不久之后应该从非洲溃退,但在守住突尼斯之后,如果再发现油田并在阿尔及利亚建立工商并发展军工,那么很可能将会与盟军长期僵持。
这样一来,是否意味着要死更多人造成更大损失?
然而,这个想法仅仅只是在秦川脑海里一闪而过……这个世界谁也不欠谁,战争不过是利益的争夺,凭什么只有英、美、苏能赢得胜利?!
想到这,秦川就坚定了自己的想法。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七十四章 堪探
汽车在公路上足足开了两天,除了在吃饭时间停车外中间只有一次停车休息,为的就是给士兵们下车方便或是活动下手脚。
工兵锹在时就能发挥作用了,在地上挖个坑,方便完之后就把秽物给盖上。
如果中间有谁闹肚子……那对不起,也只能在车上方便然后抛出去。
同车的就有一个新兵实在憋不住了,他想到一个比较“文明”的方法,脱下裤子把白花花的屁股从车厢里露出去,然后“噼啪”的一声,秽物就随风而走。
接着后方就传来愤怒的叫骂声:“嘿,你该管管你的屁股!”
士兵们探出头一看,不由全都笑了起来,原来秽物被吹到后一辆车的挡风玻璃上,黄黄的一大块,偏偏司机又习惯性的用雨刮器一刷……惨不忍睹,士兵们几乎都能想像司机必须忍受着这玩意开车时的表情。
维尔纳甚至还向车后挥了挥手,大声回应道:“不必客气,这是送你的礼物!”
惹得车里的士兵再次哄笑起来。
“下士,你加入部队多久了?”秦川问“闯祸”的那名新兵。
“五个月,上尉!”下士回答。
五个月,显然是经过了新兵训练然后又到北非来适应了两个月的兵。
“是否参加过战斗?”秦川又问。
“不,没有,上尉!”下士有些紧张。
“下次记住了!”秦川说:“在车里方便不是什么丢人的事,任何时候你要考虑的都不是自己的面子而是自己和别人的生命。你刚才的行为,如果是在战场上,可能失去的就不只是你的性命,还会害死一车的人,明白吗?”
“是,上尉!”
秦川转头问着库恩:“他们为什么会把这样的新兵分配到我们部队?”
一般情况下,分配到第一步兵团的都是有伞降技能的老兵,这个下士只有五个月的训练和适应期,显然没达到要求。
库恩摇了摇头,回答道:“我不知道,或许……是因为实在没有像样的补充兵了,除非我们不补充!”
闻言秦川就无话可说了。
东线战场吃紧,只怕稍有点素质的补充兵都被调往东线了。
第三天,车队就在一个叫达德的小村庄里停了下来,原本居住在这里的上百户居民都被撤走,留下的两口水井和房子就做为堪探队的基地。
部队到达后马上就在斯莱因上校的命令下围绕着村庄布防,战壕、铁丝网、哨卡,甚至还有地雷。
秦川的连队则继续前进,直到一幢白色的土房前停了下来。
秦川跳下车时,就见巴克豪斯教授已经在门口等着他了。几乎同时,斯莱因上校的吉普车也停在了后头。
“上尉,上校,我们又见面了!”巴克豪斯教授脱了下帽子。
“上校!”巴克豪斯教授说:“抱歉让你们来到这个只有沙子的不毛之地,不过……我认为最不该抱怨的是上尉,因为是他的建议才让我们来到这里的,是吗上尉?”
“教授!”秦川回答:“我们没什么好抱怨的,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所处的环境要比这还要糟糕得多!”
秦川说的是实话,如果不是被调回来,第一步兵团或许还在加贝斯防线上。
“哦!”巴克豪斯一边将两人迎了进去一边笑着说道:“这么说,你们还得感谢我了!”
“教授!”斯莱因上校直奔主题:“我们该从哪里开始?”
巴克豪斯随手在桌面上摊开了一张地图,说道:“在你们来之前,我们进行了初步的堪测,然后在这附近画了三个区域!”
斯莱因上校看了看地图,然后说道:“你们打算在这三个区域搭设钻井堪探吗?”
“是的!”巴克豪斯叼起了烟斗。
斯莱因上校沉默了一会儿,就问道:“教授,你们这么判断是否有根据?抱歉,我只是想对自己的任务了解得更清楚一些,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些堪探不能从我们脚下开始!”
巴克豪斯教授点了点头,回答道:“我能理解,上校,我们都不希望做无用功。但是找石油……很多时候就是在做无用功,它就像是在寻找埋在地下的宝藏,明白吗?”
顿了下,巴克豪斯教授又接着说道:“一开始对石油的堪探主要是从露出地表的石油入手,到处询问是否有含有石油的泥水或是冒气泡的泉水。发现的石油多了,就总结出一些规律,比如在盆地地区,再比如在背斜地区,这些地方很可能有石油存在,但也只是可能而已!其它的地方比如我们脚下……”
巴克豪斯摊了摊手:“谁知道呢?如果每个地方都找一遍的话,只怕我们几百年也找不完!”
斯莱因上校听得一头雾水,于是无奈的摊手说道:“好吧,我们做我们该做的事,能否找到就只能看你的了!”
巴克豪斯教授有些意外的看了秦川一眼,说道:“上尉,你似乎听懂我的话了?”
“哦,不!”秦川摇了摇头回答:“我完全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教授!”
巴克豪斯教授是从秦川的表情看出了些什么,一脸茫然和完全了解是两回事,教过不少学生的巴克豪斯当然看得出来。
见秦川否认,巴克豪斯就带着些不解的说道:“好吧,或许是我误会了!”
秦川的确是听懂了,事实上,刚才巴克豪斯教授说的两个名词只是现代地质学里最基本的两个理论:盆地,因为中间长期稳定下陷所以才会成为盆地,这样的地方特别容易产油。另一个是背斜聚油理论了,这是因为石油比水轻,所以它总是浮在地下水之上聚集在背斜地区,向斜地区只有水……如果不懂这些随便找地方乱钻,那只会浪费时间和人力、物力。
不过秦川当然不敢承认,因为他没法解释为什么弗里克会知道地质学的知识,更有甚者,万一跟巴克豪斯聊得兴起,说起了现代才有地震堪探、重力堪探等方法,那就怎么都无法圆谎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七十五章 盆地(求月票)
月票啊,兄弟们!
**********
堪探工作第二天就工始了。
这工作看起来并不像想像的那么简单……堪探队需要在地表进行大量的测绘,将重点区域划分为凹地、凸地等,然后钻进取样,用岩石样本大致分析出地底岩层的构造。最后才是在确定为背斜处打井看看是否有石油。
“知道为什么一定是背斜处有石油吗?”巴克豪斯一边在图纸上画了几条曲线一边说道:“凸起的是背斜,凹陷的是向斜。这些岩层就像是弯曲封闭的水管,里面有水也有石油……因为石油的密度比水轻总是浮在水里上,时间一长,石油就会浮到位置更高的背斜处,而向斜处只有水。”
“也就是说,如果不是在背斜处打井,我们是很难发现石油的!”秦川假装成一个好学的学生。
“当然!”巴克豪斯回答。
“这意思是说……石油总在山下吗?”库恩忍不住插了一句:“那我们为什么不从直接从山上打井?”
“哦!”巴克豪斯教授笑着说道:“如果你以为地表上的凸起就是背斜,那就大错特错了。事实上……我们看见的山往往是向斜处,原因是背斜在漫长的岁月里已经被风化、侵蚀凹陷下去,于是它就骗了你!”
“好吧!”库恩苦笑道:“难以想像,我认为我还是适合自己的步枪!”
“所以石油是会运动的?”秦川忍不住废话了几句。
“是的,当然!”巴克豪斯上校不由兴奋起来:“我认为……从广义来说,石油应该是我们脚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有,只不过量很少,我们没法发现它的存在,或者有些地方十分干燥,它们也无法大量聚集。只有在向斜、背斜这样的岩层而且地下水丰富的情况下,它们才能一点一滴的依靠地下水的浮力聚集在一起,经过几百万年甚至更久,它们才形成一个大油田!”
秦川闻言不由暗自点头,巴克豪斯的想法在现代已经得到了证明,因为科学家在石油中发现比附近岩层还老的物质,这说明石油原本不属于该处,而是从别的地方运动过来的。
接着巴克豪斯教授又饶有兴趣的跟秦川谈起了他的其它想法……显然,巴克豪斯教授是许久没讲课了,现在乘着这个时候想过一把瘾。
而秦川却意不在此,他的眼睛盯着地图上的蒂姆拉格盆地……在他的记忆中,那里有过一个油田。
秦川之所以会记得这个油田,是因为它在平均开采深度为三千多米深度的阿尔及利亚油田中,深度只有两千多米。
而这个油田的位置距离此处不过五十多公里。
“教授!”秦川假装漫不经心的问了声:“我想知道你为什么会选择这里作为堪探点?”
“没有为什么!”巴克豪斯教授回答:“但我总要选一个地方!”
“所以……你是随意选择的?”
“是的!”巴克豪斯教授回答:“有什么问题吗?”
“不,没什么问题!”秦川看了看周围,说道:“只不过……我相信这里并不适合搭建雷达站!”
说着秦川就指着东面的几座突起的丘陵,说道:“你知道,我们的雷达站主要是用来侦测从东面飞来的敌机,可是如果东面有山挡着……就意味着会严重影响雷达的低空探测能力!”
“可我们不是真的要建雷达站,不是吗?”巴克豪斯教授说:“我们的目的是堪探石油!”
“拜托,教授!”秦川回答:“我们是用建立雷达站来为堪探石油做掩护,如果英国人发现我们把雷达站建立在这么不合理的位置,你认为他们会怎么想?”
巴克豪斯教授虽然学识渊博,但这方面的常识还是少了点。
“嗯哼,说的有道理!”巴克豪斯教授拿起望远镜望了望东面的那几座高地,然后对身边的一个助手叫道:“汉斯,去把托马斯上尉叫来,我有些问题想问他!”
“好的,教授!”
不一会儿就有一名德军上尉赶了过来,他与秦川互相敬了个礼,然后问巴克豪斯:“教授,有什么问题?”
“我想知道……”巴克豪斯教授指着东边的丘陵问:“它们是否会影响雷达的低空探测?”
“当然,教授!”
“你为什么不早说?”巴克豪斯教授语气里有些恼火。
没想到托马斯给出的答案跟巴克豪斯教授的一样:“我们并不是真的建设雷达站,不是吗?它只是提供掩护!”
巴克豪斯教授不由翻了翻白眼,然后说道:“好吧,我们这几天的工作都白费了!”
接着巴克豪斯又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不过很幸运,你发现得早……否则白费的工作可就不是几天,你知道的,如果英国人对我们起了疑心然后派来轰炸机轰炸……我可不想再尝试那种滋味了!”
听巴克豪斯话里的意思,似乎堪探队被炸过。
秦川猜对了,堪探队不仅被轰炸过,而且还遭受惨重的伤亡和损失……那是他们在利比亚海军堪探的时候,遭到英军从马耳它岛起飞的轰炸机轰炸。
堪探队,那可是关系到德军的资源和矿藏,所以英国人也不会放弃这样的机会。
好在那时英国人已经将马耳它岛大部份的空中力量都调往了赛得港,实施轰炸的只有几架蚊式轰炸机,否则堪探队就不是伤亡十几人这么简单了。
“那么……”说着巴克豪斯教授又摊开了地图:“我们该从哪里开始好呢?”
“为什么不在这呢?”秦川指着蒂姆拉格盆地说道:“
这是一个盆地,看起来像是有油的地方,距离我们也不远。同时……它也不像这里一样,东面有那么明显的丘陵!”
巴克豪斯看着就点了点头:“是的,而且它附近还有公路与阿尔及尔相通,万一找到油,连建公路的时间都省了!”
1...101102103104105...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