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当然!”秦川回答道:“这些有利条件的确是存在的,比如他们拥有国王,比如我们在希腊兵力薄弱,但是先生们,你们似乎忘了一点,我们可以在希腊的山地上构筑坑道……对于全境四分之三都是山地的地区,坑道战术绝对会是英国人的噩梦,英国人在加贝斯防线上已经尝试过这一点了,他们还会往希腊这个泥潭里跳吗?”
事实上,英、美军从来都无法适应在这种地形复杂的地区作战……历史上的他们正是从西西里岛登陆,然后从西西里岛登陆意大利本土再从南部往北推。
蒙哥马利轻率的以为,在意大利人投降的情况下,盟军用不了多久就会解放意大利全境,于是就将这次行动取名为“雪崩”计划,意思就是这次战斗会像“雪崩”一样迅速而势如破竹的解放意大利全境。
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大跌眼镜……这场战足足打了一年零四个月,在盟军占据绝对的兵力和装备的优势下,解放意大利用了一年零四个月。
可想而知,如果把战场换到地形更复杂的希腊,而且德军还知道坑道防御战术,那么盟军需要多久才能占领希腊,显然就是未知之数了,甚至希腊还有可能成为盟军的泥潭,就像美越战争那样深陷其中。
“那么,上尉!”隆美尔问:“你认为英国人的目标是……”
“西西里岛,将军!”秦川回答:“一直都是西西里岛!”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八十七章 真真假假
“哦,是吗?”弗伊格特少将反对道:“那英国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我是说暴露自己的战略目标,难道仅仅只是让我们猜测他们会进攻希腊吗?”
“因为这个目标太明显了!”秦川回答:“英国人自己也知道这一点……只要他们兵力一调动,比如增加了几十万的步兵,再比如从苏伊士运河开过许多运输船,这些都在我们的监视下,不是吗?”
秦川说的这点勿庸置疑,此时的德军因为支持北非各国独立,于是受到来自各方面的支持,其中就包括埃及游击队。
所以,任何经过苏伊士运河的物资对德军来说都不是秘密。
“在这种情况下!”秦川继续说道:“只要是个傻瓜都会猜到他们要登陆西西里岛,就像我们所有人都猜到这一点一样!抱歉,我的意思不是指我们所有人都是傻瓜!”
军官们不由笑了起来。
隆美尔自嘲的补了一句:“在你面前,我们似乎就是傻瓜!”
军官们再次露出了笑容。
等笑声停下后,秦川就接着说道:“这一切都在英国人的预料中,所以……英国人认为很难隐藏自己的战略目的,比如他们假装进攻希腊,但实际上做出这样的假像后反而会让人更怀疑他们的战略目标是西西里岛,这几乎就是‘此地无银三百两’!”
“你说的是什么意思?”斯莱因上校忍不住问了声。
“什么?”
“‘此地无银三百两’,这是什么意思?”
“哦!”秦川这才意识到自己无意间说了句中国成语。
“是这样的!”秦川回答:“有个人赚了三百两银子……你们知道的,三百两银子很值钱,他担心被人偷走,于是就将这些银子埋在地里。然后……你们知道他做了什么吗?他在这里插上一块木板,上面写着:‘这里没有三百两银子’!”
指挥部里军官们愣了下,然后突然就暴出一片笑声。
“很高兴你们听懂了这个故事!”秦川说。
“拜托,上尉!”斯莱因上校说:“我们没有那么笨!”
“斯莱因上校!”斯特莱克将军反问了一声:“你刚才说了什么?”
“我们没有那么笨,不是吗?”斯莱因上校回答。
“嗯哼!”斯特莱克将军扬了扬眉:“此地无银三百两!”
军官们再次笑作一团。
隆美尔苦笑着说道:“先生们,这次会议都快变成笑话大会了,不过管他呢?我们有时间……现在,继续听听上尉怎么说吧!”
“英国人显然不会那么笨!”秦川继续说道:“他们知道再用老方法掩饰自己的战略目标是没有用的,因为西西里岛显然要比希腊要重要得多而且也直接得多,一旦占领了西西里岛,就可以直接切断我们的运输线甚至可以为登陆阿尔及利亚打开大门!所以,英国人就反其道而行之,有意暴露自己的战略目的引导我们怀疑,就像刚才一样,所有人都以为希腊才是真正的目的地,而这才是英国人想要的。”
隆美尔闻言不由点了点头。
顿了下,秦川又接着说道:“而英国人,就可以光明正大的对西西里岛实施轰炸、侦察等,因为反正这些都会被认为是假像,所以做得越真就会显得越假!
“这怎么可能?!”弗伊格特少将说:“那么就这样了?英国就这样等着我们上当受骗?”
“当然不会就这样!”秦川说:“下一步,英国人就会有意透露出一些文件给我们,这些文件会清楚的告诉我们……他们的战略目标是希腊,而所有对西西里岛做的准备都是假的!当然,这些情报会做得很真实,而且还是无意间透露的,于是我们原本只是怀疑,但在拥有这些文件后……所有人都会相信他们的目标是希腊了!”
“难以想像!”斯特莱克将军说:“他们是在利用我们的心理,而上尉却能这么迅速的猜出这些……”
当然,这些不是秦川猜出来的,秦川可没那么历害,这些都是史上真实发生的肉馅计划,只不过当时的肉馅计划还有另一个更大的可能……除了希腊外还有撒丁岛。
“这些不过是你的猜测而已,上尉!”弗伊格特少将反对道:“如果事情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复杂,盟军就是想在希腊登陆呢?”
“弗伊格特将军!”斯特莱克将军插嘴道:“需要我提醒你吗?我们认为盟军会在希腊登陆,同样也是猜测,如果果事情真像上尉说的那样呢?”
弗伊格特少将不由哑口无言。
顿了下,隆美尔才皱着眉头说道:“是的,希腊或是西西里岛,这两种可能都是我们的猜测,我们谁也无法确定。现在,我认为我们就只有等待!”
“等什么?”斯特莱克将军不由好奇的问。
“上尉说的事是否会成真!”隆美尔回答:“如果像上尉说的那样,英国人接下来……就会有意透露些情报给我们,这些情报会误导我们认为他们的真正目标是希腊。如果这些发生了,就该证明上尉说的是对的,不是吗?”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
只有弗伊格特少将笑着说道:“不,这不可能发生的!”
“为什么?”隆美尔问。
“因为英国情报人员还要考虑一个问题!”弗伊格特少将说:“情报透露之后,还必须让他们自己以为情报没有透露,否则傻瓜都知道该改变计划,这……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弗伊格特少将说的没错,这个逻辑似乎有点绕,简单的说,就是一旦英国人意识到自己的情报已经泄露,那么按常理就应该改变作战计划,于是泄露出来的情报对德军、对英军都失去价值。
所以,秦川所说的一切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才能发生,那就是英军有意泄露了情报,德国人得到了情报却没让英国人发现,于是英国人以为没有泄露情报继续按计划进行。
要做到这一点的确很困难,但显然……弗伊格特少将是小瞧了英国情报人员的智商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八十八章 公文包
盟军在北非聚集的兵力和舰船越来越多,对西西里岛的轰炸也越来越猛烈……轰炸机几乎是每天五到六个批次飞往西西里岛昼夜不停的轰炸岛上的设施,其中主要是轰炸岛上的十个机场。
这迫使德军与意大利战机不得不撤退到撒丁岛或是意大利南部……美军b17的高空轰炸让人有些沮丧,虽然这样的高空轰炸精度不高,但对机场的轰炸却是致命的,原因是战机十分脆弱,只要被弹片或是碎片击中,也许就无法起飞、报废甚至当场爆炸。
轰炸一直持续了两周,于是绝大多数德、意官兵都想当然的以为盟军的目标就是西西里岛。
然而,英国情报人员想要的就是这种效果……先让所有人认定盟军的目标是西西里岛,然后再让事情发生翻转,翻转时就会让德、意军认为自己上当受骗了于是匆忙改变战略布署,他们不知道这时才是真正的上当。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怎么让事情发生翻转而且不留痕迹。
在大轰炸进入第二周时,英国情报人员就展开他们酝酿已久的“肉馅计划”。
一艘英国潜艇“六翼天使”号潜艇静静的行驶在海面下,它是由苏格兰格里洛克港口深夜出发的,他们的行动无人知晓,甚至海军指挥部都以为这艘潜艇正停泊在港口。
这艘潜艇正在执行一个高度机密的任务,但潜艇船员所有人包括艇长比尔.杰威尔少校(注:真实执行这个任务的艇长姓名)都不知道这个任务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知道任务是在指定的时间内在指定地点抛出一具尸体。
格里洛克港距目的地约有1500海里,“六翼天使”号要行驶大慨十天的时间,这十天里潜艇始终保持无线电静默。此刻,他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潜艇里,谨慎的艇长杰威尔少校最后核对了一下信息和条件:
“时间!”
“凌晨五点整!”
“坐标!”
“3522,1017!”
“风力!”
“风力三级!”
……
想了想,杰威尔少校就下令:“上浮!”
接着,潜艇就有如鬼魅般的缓缓浮出水面。
舱盖打开了,杰威尔少校探出头来,用望远镜查看了下四周灰暗的天空,确定没人发现他们后就缩回了脑袋。
然后一群士兵爬了出来,七手八脚的从艇舱里吊起了一个铝质圆桶,并将它抬到甲板上……铝质圆桶里装满了干冰,而且圆桶是密封的,为的就是保持尸体不会腐败。
士兵们在杰威尔少校的命令下打开了铝头,从里头抬出一具挂着少校军衔的尸体,并把一个皮质公文包牢牢拴在尸体上。
做好准备后,士兵们就望向杰威尔少校等着他的命令。
杰威尔少校点了点头,士兵中的两人就一前一后的抬起尸体,将其像千秋一样的摇晃着尸体,接着一松手……尸体就被抛入海水中。
杰威尔少校和士兵们马上回到潜艇并下潜,但他们并没有马上离开,而是用潜望镜一路跟随、观察着尸体,直至确认汹涌的波涛把尸体推向不远处的海岸线并在岸边随着海浪起伏。
“他们这是在做什么?”离开前参谋忍不住问了声。
杰威尔少校摇了摇头:“你什么也不需要知道,只需要按命令做就可以了!”
“是,少校!”参谋回答。
这艘潜艇还有最后一个任务,那就是朝远处发射一枚鱼雷并引爆它……但这个任务比刚才要做的事显然要简单得多,于是海里就传来一声闷响。
但因为这里距离海边不远,所以居住在岸上的渔民都隐隐听到了一声爆炸,不过因为距离太远天色太暗,他们不确定是什么在海里发生了爆炸。
不久天色就亮了起来,在距离韦尔瓦不远处的蓬塔翁布里亚海滩,一个叫安东尼奥.雷伊.马里尔的渔民像往常一样准备渔船出海捕鱼……渔船还没开出多远,就看到不远处一具尸体随波起伏。
半小时,驻韦尔瓦的西班牙海军办事处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声称发现了一名英国军人的尸体。
海军办事处马上就派人赶到了海边,他们从军衔上确认了那是位海军陆战队的少校。
按照惯例,办事处人员立即搜查了尸体的衣物和皮包,初步认定:死者系英军联合计划司令部参谋、皇家海军上尉(代理少校)威廉·马丁,代号09560。在他的上衣口袋中有一张银行的透支单和一封寄自劳埃德银行的催款信。马丁少校似乎刚刚订婚,随身带着一张向邦德街的国际珠宝商菲普斯赊购订婚戒指的账单。有两封情书已被海水浸湿,但署名处依然可见:“爱你的妮莎”等字样。
“这应该是一场空难!”办事处的加西亚在询问完渔民后就对助手说道:“他们说在这之前听到过一声爆炸,肯定是飞机掉到了海里了,这个倒霉的家伙没能逃过一劫!”
“我们该拿它怎么办?”助手问。
加西亚想也不想就回答道:“你把尸体运到墓地的停尸房,我联系英国领事馆!”
“好的!”助手点了点头,随手就把尸体携带的皮质公文包交给了加西亚。
这时代没有手机,所以加西亚打电话给英国领事馆时已经是二十分钟后的事了。
英国领事馆在接到电话的回应就是:“是的,我们的确有一架飞机在附近失踪,我马上到,无论如何也不能打开公文包,那不是私人物品,是英国财产!”
“没问题!”加西亚回答:“我们对此没有兴趣!”
英国领事馆距离韦尔瓦有几十公里的距离,而且这个小镇的路况还不好,但英国领事馆派来的人还是在一小时之内就赶到了海军办事处并验收了公文包。
英方人员在验收公文包时仔细检查了公文包的状态以及里面的文件,他们认为公文包没有被打开过,于是对办事处人员表示感谢后就匆匆离开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八十九章 细节
从尸体被发现到公文包被英国领事馆领走,只有不到三小时的时间。
乍一看就是很普通的一件事,发现尸体,然后西班牙做一个中立国应该做的事,把尸体和公文包都交还给英国。
但这其中却是风潮暗涌……
公文包当然被打开过,只不过打开得很小心,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原因是西班牙是中立国,它不应该参与任何与交战国之间的情报或军事相关的事件,而这个公文包里的内容很明显肯定有情报价值,问题只是价值的大小而已。
打开公文包后西班牙海军办事处的人看到内容后不由大吃一惊,因为其中一份文件透露英军进攻西西里岛只是佯攻,其真实的目标是进攻希腊进而往北进攻罗马尼亚往西进攻意大利……这与隆美尔指挥部里将军们分析的几乎一模一样。
西班牙办事处人员赶忙上报海军指挥部。
因为考虑到时间往后拖延会引起英国领事馆的怀疑……正如之前所说的,如果让英国方面意识到公文包被打开过,这些情报也就失去价值了,因为英国会改变作战计划,于是其进攻目标又会无法确定。
于是海军指挥部当机立断,下令通知英国领事馆的同时就拍摄下公文包里的文件,包括对尸体以及衣服里随身携带的东西都进行了拍摄。
英国领事馆的人对这些一无所知,事实上他们的确一无所知……因为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这是英国军情五处为德国人设下的一个陷阱,他们只是接到英国军方的消息:“一定要严守公文包的秘密,尽快把公文包拿到手!”
所以,英国领事馆的表现是真实的。
同时,因为他们并不是专业的情报人员,所以在验收时也看不出破绽不知道公文包已经被打开过。
当这个公文包被转交给军情五处后,情报人员小心的翻开最重要的那份文件……发现留在页内的一点黑色粉末已经不见了,于是就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一半了。
这其中的一些细节周全到简直让人难以致信。
比如军情五处会选择西班牙,是因为他们知道西班牙虽说表面上是中立国,但因为希特勒在西班牙内战(1936年至1939年)中帮助过西班牙元首佛朗哥取胜,所以西班牙一直与德国保持友好的关系,一旦发现重大情报肯定会暗中向德国报告。
选择韦尔瓦这个小镇,是因为这里有许多德国间谍,同时还有英国间谍,这不但有助于德国获得情报也有助于英国获知事情的进展。
为了不让尸检进行得太彻底而发现什么,军情五处的人给尸体挂上了一个圣克里斯托弗护身符,好让西班牙人误以为这个不幸的马丁少校是个天主教徒。
西班牙人是天主教徒,基于对宗教的尊重不愿意过于“打扰”他,匆匆检查下就安葬了……英军情五处找来的这个尸体是死于老鼠药中毒,这个流浪汉很可能是因为饿坏了在寻找食物时误食了被毒死的老鼠。(注:这与网络上传的死于肺炎、肺中有积水有出入)
之所以给它取名“马丁”,是因为德国间谍掌握了从字母a到l开头的几乎所有海军军官的名单,而“马丁”是头的。
……
其它的事就是伪造出马丁少校的人生,比如有一个刚订婚的未婚妻,银行的透支单等等,这些相对来说都比较简单。
军情五处的人将所有的一切都做得滴水不漏,所以情报很快就像他们想像的那样,西班牙人将情报透露给德国人,德国人如获至宝的将这些情报送到了柏林……德国情报部门甚至相信英国人并未察觉这些消息已经泄露,所以这些情报是有价值的,也就是英国人还会继续按这些计划进行。
此时的秦川当然不知道这些……事实上他早就知道这些了,他甚至还知道军情五处百密一疏在行动中露出几个破绽,只是这些破绽却因为种种原因而被德国情报部门忽略了。
从这一点来看,德国情报部门与英国这个老牌谍报国家比起来还是嫩了许多。
秦川正盯着“隆隆”作响的钻井……昨天他已经听巴克豪斯教授说三号井因为过程顺利已经打到了2100米。
这深度就快打到油了,这让秦川有些紧张,他忍不住想:如果自己记错了怎么办?或者出现什么意外没打到油怎么办?
如果没能找到石油,那么自己阿尔及利亚的布局可以说一切都化为了泡影,甚至还因此而引来了盟军在北非大批的增兵……非洲军团现在所面临的盟军的实力至少是它的四、五倍,盟军战机、轰炸机数量也急剧增加到了一千多架,这已经达到了压倒性数量优势的地步了。
就在这时,钻杆缓缓升起,接着钻杆一节一节的被拆了下来。
“发生什么了?”秦川问。
“该换钻头了,上尉!”满脸泥污的汉斯回答。
秦川摇了摇头,叹道真是好事多磨,这时候换钻头……不过汉斯等人并不知道这时就快打到油了,所以也情有可原。
钻杆一般每节有九米左右,两千多米就是有两百多根钻杆,更换钻头时需要一边上升一边拆,装好钻头后再一边下放一边装,整个过程至少需要几小时。
于是秦川也就大感没趣的靠在躺椅上用报纸盖着面部遮阳小憩。
不知过了多久,秦川迷迷糊糊的听到汉斯惊喜的大叫:“教授,你该过来看看!”
秦川迷糊糊的醒了过来,看到勘探成员从四面八方朝三号井聚了过去,秦川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一咕碌就翻身站起来朝三号井走去。
“上尉!”巴克豪斯上校拿着一把黑色的碎石望向正走来的秦川,说道:“我们要走运了!”
“这是含砂油层,上尉!”汉斯激动的解释道:“含油饱满、气味浓烈,也就是说我们离油田不远了!”
“你确定?”秦川望向巴克豪斯教授。
巴克豪斯教授点了点头,很肯定的回答:“是的,我确定!”
这时秦川一颗悬着的心才彻底放了下来,周围也传来了一片欢呼!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九十章 油田(求月票)
这一夜,几乎所有人都没睡,大多围在三号井周围等着,就连斯莱因上校也来了。
“听说挖到石油了?”斯莱因上校有些激动的说:“这一次……不是我们动的手脚吧!”
“不,绝对不是,上校!”秦川回答:“这一次是在更换钻头时发现的,也就是在地底两千多米挖上来的,看看这个……”
说着秦川就把收集在汽油桶里黑色碎岩抓了一把递到斯莱因上校面前。
斯莱因上校小心翼翼的接了过来,放到鼻子前闻了闻,然后满脸兴奋的点头说道:“是的,就是这个味道!我喜欢这个味道!难以相信,我们真的找到了,我们真的找到了……”
接着斯莱因上校又转向正在工作的勘探队,大声喊道:“干得好,先生们!相信我,只要你们把它打出来,你们可以要求任何事,任何东西!”
“上校!”巴克豪斯教授回答:“你应该对上尉说这个,至少这次如果能挖出石油是他的功劳!”
斯莱因上校看了看秦川,然后回答道:“不,我认为是你们的功劳!”
虽然斯莱因上校这么说,但谁都听得出来这不过是句客气话。
这时,只听一声欢呼,一道黑色的液体就从钻井里喷射而出,就像喷泉一样高高的喷到空中然后再次回落,天空就像下雨一般洒下星星点点带着刺鼻味的石油。
“找到了!”斯莱因上校抱着秦川的肩膀欢呼起来:“我们真的做到了!我们找到了石油……”
勘探队员们一个个都像是小孩似的在石油泉下奔着跳着互相拥抱着,巴克豪斯教授甚至激动得跪在了地上喜极而泣。
秦川能理解他们,现代的人或许对石油没有多大的感觉,以为那不过是钱的问题。但是在这时代的石油更意味着国家的兴亡和百姓的生存……这也是盛产石油的巴尔干地区会被视为欧洲火药桶的原因。
斯莱因上校第一时间就把电话打到了隆美尔的指挥部。
1...105106107108109...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