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七章 西西里
事情就像秦川想像的那样,英、美盟军很快又团结在一起……或许可以说是受到了血的教训,或许是英、美军无承受更进一步的失败,又或许是为了个人名誉、国家利益,不管为了什么,英、美都不得不在这次惨败面前团结。
接着,英、美军很快又夺回了制空权,美军甚至还恼羞成怒的派出b17轰炸机轰炸了德、意军位于意大利的机场……这是艾森豪威尔被骗之后对德、意军的回报。
但这种“回报”更多是像征性的,这一方面是因像b17这种高空轰炸机很容易被雷达侦测到,于是在b17飞临意大利上之前,德、意军的战机都已经转移了。
另一方面,就是之前所说的,高空轰炸机没有多少精度。
然后,英、美两军就在马耳它、班泰雷利亚岛的机场共进驻了三个航空联队,制空权由此又转到盟军手里。
与此同时,美军又用c47将包括燃油、弹药之类的补给一批批的空投到位于卡塔尼亚平原一带的英第八集团军手里……掌握制空权就有这好处,就算英第八集团军已经成了一支孤军也很难将其围死,正如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志愿军一次又一次的切断美军补给线将其包围,却又一次又一次让他们冲出包围圈一样。
最后,当英国舰队带着运输船赶到卡塔尼亚时,美军c47又为英军空投了一大批的救生艇,同时空中到处都是英、美军的侦察机,英海军的舰炮也严阵以待,掩护着英军一批批的利用救生艇、登陆艇,甚至是从西西里岛百姓那强征来的渔船将英军大兵一船船的运回运输船然后再转运至马耳他岛。
美军因为拥有港口,虽然只是一个吞吐量不大的小港口,但如果全部运人的话那还十分快速的,美军甚至还通过港口把已登陆的坦克都运走,除了两辆出了故障无法动弹的“格兰特将军”号之外。
相形之下,英军撤离的海滩就是一大片都是燃烧着的汽车、坦克、装甲车以及剩余的给养。
在英、美军全部撤走的那一刻,整个西西里岛都沸腾了。
确切的说,是整个意大利都沸腾了。
意大利士兵在这场战斗中的表现让人实在不敢恭维,但意大利政府当然不会这么宣传。
广播里播放着墨索里尼慷慨激昂的声音:“英勇的意大利第6集团军的士兵们、伟大的德意志士兵们,你们用自己的勇气见证了历史,用鲜血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用生命保卫了美丽的西西里岛免遭敌人入侵,我为你们感到自豪,意大利为你们感到骄傲……”
秦川以为意大利士兵在听到这些话会感到惭愧才对,因为他们对这场战役基本没有做出什么贡献,但那些意大利士兵们却排着整齐的队伍举枪握拳大声欢呼,摆出一副敌人要是还敢再来就给他们好看的样子。
“我没看错吧!”维尔纳斜靠在汽车上,无聊地咬着一根草在嘴里,望着意大利人的样子说道:“为什么我会有种错觉,这场仗是他们打胜的?”
“那不是错觉,维尔纳!”面包师回答:“这场仗本来就是他们打的!瞧,他们基本没有亡,结果英国人和美国人却被打败了!”
“说得对,上士!”维尔纳回答:“我们似乎成为别人的工具了!”
“上尉!”这时戴维走到秦川等人面前,朝所有人环敬了一个礼,说道:“我该回自己的部队了!”
“你为什么不呆在我们的部队里!”多米尼克建议道:“只要你愿意,我相信上尉会同意的!”
说着就转头问秦川:“是吗,上尉?”
“当然!”秦川回答。
戴维是个合格的士兵,最重要的是他的学习速度很快,这或许跟他是个大学生有关。
“抱歉,上尉!”戴维回答:“跟你们在一起战斗的感觉的确很好,可是……你知道的,我还有梦想!”
秦川点了点头,他明白戴维的意思,秦川所在的这支部队执行的任务往往都是最危险的,比如上次假装成英军混进美军里。
所以,还有梦想的戴维,当然知道选择这支部队并不是件好事。
看着戴维离开的背影,面包师就笑着说道:“是个有趣的小伙子,而且很聪明!”
“哦!”阿尔佛雷多说:“我发现我是天底下最笨的人!”
士兵们不由大笑着抱成一团。
从某方面来说,西西里岛是个很好的地方,因为这里的树上总是挂着摘食不尽的橘子和柠檬,这对于长期在非洲作战的士兵来说几乎是无法想像的……一开始他们甚至都不敢摘这些果子吃,因为他们在非洲学习到一点:大多数的果实都是有毒的。
然而这里的却不同,阿尔佛雷多告诉士兵们可以尽情食用,这对于长期没能吃到新鲜水果的士兵们来说显然是件好事。
当然,也有不好的事。
相比起沙漠里干热而言,这里又闷又潮,这样的气候显然对蚊虫的生长十分有利,于是这里疟疾传播十分广泛……而且这是很难预防的,因为这种疾病是靠蚊子盯咬传播。
秦川的连队才在这里呆几天的时间,就有五人染上了疟疾。
不过好在本地人都习惯了这些,他们都知道患上疟疾该吃什么药,所以倒也不用过于担心。
为了预防这个疾病或是担心大面积暴发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同时也算是对德国士兵的感谢,墨索里尼特意从意大利调了20万副蚊帐到西西里岛送给德军士兵……驻西西里岛的德军只有十万人左右,一人一套还有剩,剩下的就做为损坏后的备用。
但其实真正用蚊帐的人却不多,因为这里是战场,平时住的地方是帐蓬和林地,再加上气候又潮又热,蚊帐没几天就破了。
更何况,就算不怕麻烦挂起了蚊帐,还是会有蚊子无孔不入的钻进蚊帐里。
所以会不会得疟疾最终还是得看命,就像在战场上是否会被子弹打中一样。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八章 战略重心
几天后,隆美尔就召集了西西里岛的德军将领开了一个会。
“先生们!”隆美尔疲惫但却神采奕奕的说道:“元首向我们表示祝贺,我们干净利落的打赢了这场仗,并且保卫了从法国到北非的运输线,这一点至关重要!”
隆美尔要坐回椅子时脚步却有点不稳,差点摔倒。
军官们看着都觉得有些奇怪。
然后隆美尔就苦笑的解释道:“或许你们看出来了,在你们打败强大的英、美联军的时候,我却抵挡不住一只蚊子的进攻!”
军官们不由笑了起来,这时他们才知道隆美尔感染了疟疾。
“一个好消息是……”接着隆美尔就说道:“元首会给予我们更多的物资,其中还包括在阿尔及利亚油田修建一座炼油厂。事实上,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炼油厂的设备已经源源不断的从法国运往阿尔及利亚了,相信用不了多久,严重缺乏燃油的时代就会永远离我们而去!”
会议室里不由响起了一片掌声,这时代没有什么会比拥有石油更让人欢欣鼓舞了!
“一个坏消息是!”隆美尔接过参谋递上来的水喝了一口,继续说道:“根据军事情报局的情报,最高统帅部认为盟军很有可能再次对我们发起进攻,只是不确定下一次,他们会选择西西里岛还是希腊!”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表示认同。
原因很简单,德军此次只是险胜,虽然的确取得了很大的胜利……这一仗盟军伤亡22811人,被俘13281人,海、空军的胜利也十分突出,一次空战就击毁一百三十余架战机,并击沉击伤十七艘舰船,其中尤其是重伤英军两艘航母,所有的这些都使英军的士兵受到相当程度的打击。
然而,盟军却并未伤筋动骨,尤其是他们还掌握着海空优势。
而德军,兵力却还是这么多,就算希特勒会有增援,也会因为东线战场而十分有限。
所以,盟军随时都有可能卷土重来。
“将军!”诺依曼少将起身说道:“我认为我们不需要太担心盟军的进攻!”
“嗯哼!”隆美尔问:“为什么?”
“盟军登陆的地点无法只有西西里岛和希腊!”诺依曼少将说:“我们知道,希腊地形多山,我们为什么不把弗里克上尉的坑道防御战术用到希腊?至于西西里岛,我们也可以把这里的工事逐渐完善,如果盟军没有很好的对付坑道工事的战术的话,我相信他们在遭受如此惨重的损失后,不会再轻易登陆!”
隆美尔不由点了点头,说道:“事实上,我们在希腊已经开始构筑坑道工事了,不仅是希腊,意大利也展开了对坑道工事的学习,只不过……”
说着隆美尔不由笑了笑:“还像以前一样,我们不能把希望寄托在意大利人身上!”
军官们不由自豪的笑了起来。
“上尉!”隆美尔问着秦川:“坑道工事是由你提出的,我就想知道……这种工事有什么应对的方法吗?”
“不,我也不知道,将军!”秦川回答。
这话说是真话也的确是真话,这时代的确没有很好的应对方法,所以美国在抗美援朝和越战中才会打得那么惨。
当然,中越战争时“拉网清剿”的战术的确可以用,但十分耗时,差不多也就是一点一点往前推了,而且在往前推的时候也会有相当大的伤亡,所以这对英、美也不适用。
但说真话又不是真话,比如现代的钻地弹,可以钻进地下工事内爆炸……如果生产出这种炸弹,那坑道工事基本就成了埋葬敌人的坟墓了。
不过至少目前并不用担心这一点。
“你似乎有什么想法?”隆美尔看着秦川沉思的表情就不由问了声。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我认为盟军未来的战略方向……很有可能会转移,也就是不再以北非、地中海为战略重点了!”
“嗯哼!”隆美尔不由笑道:“你总是语出惊人,上尉!说说为什么?”
“就像诺依曼少将所说的!”秦川指的着地图说道:“希腊多山多湖,意大利地形也类似,还有西西里岛,我们也知道地形复杂……这些地方都跟加贝斯防线一样适合构筑坑道工事进行防御而不适合机械化部队进攻,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削弱敌人在坦克、大炮、海军、空军等方面的优势,如果是这样的话,盟军为什么还要知难而上呢?”
军官们不由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西西里岛战役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美军就算拥有制空权,也有大量的坦克和装甲车,但却很难攻占纯步兵驻守的高地,甚至机械化部队还会因为公路要通过高地脚下而被死死挡住无法动弹。
“但是,如果他们的战略重点不在地中海,又能在哪呢?”诺依曼少将问了声。
“我不知道!”秦川回答。
秦川这说的当然是假话,但他也只能这么说。
“我只知道他们可能会换个地方开辟另一条战线,更何况……”
“更何况什么?”隆美尔问。
“我们知道的,英、美盟军一直以来都是以英国人为主!”秦川说:“原因很简单,英国人更有作战经验,这也就是为什么英国人在西西里岛战役中会得到一条更容易进攻且有更大的港口可依靠的原因!”
“是的!”斯莱因上校赞成道:“我们经常能听到美国大兵对英国人的抱怨,蒙哥马利在指挥上显然对英国有私心!”
这早已不是秘密了。
“可是这跟盟军的战略重心有什么关系?”隆美尔问。
“是这样的!”秦川说:“如果以英军主导却在战场上惨败,比如西西里岛战役。那么……”
“那么接下来,他们就该以美军主导了!”隆美尔说。
“是的!”秦川回答:“所以,接下来……盟军的战略重心,很可能会由偏向英国的利益转为偏向美国的利益!”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三十九章 争论
“法国北部!”隆美尔说出了答案。
其实这个答案并不难猜,不说之前英国就在法国北部尝试着登陆过,苏联一直要求英国打回欧洲,更重要的还是只需要一打开地图就知道,如果盟军要转移重心的话,就只有转移到法国北部。
(注:历史上盟军在打赢北非战役后还有其它选择,比如法国南部、意大利、希腊,但主角守住了西西里岛和加贝斯防线,盟军就只有希腊和法国北部两个选择)
德军甚至早就知道有朝一日英国会从法国北岸登陆,所以从1940年起就在法国北岸修筑防御工事,这个工事也被称作是大西洋堡垒。
沉默了好一会儿,隆美尔就忧心忡忡的说道:“如果盟军从法国北部登陆……我们就有麻烦了!”
秦川知道隆美尔在担心什么,德国正在东线与苏联打得火热,此时上百万的部队正在全力进攻莫斯科,如果盟军以英国为基地登陆法国北岸,再加上还有盟军强大的海、空军,尤其此时“大西洋壁垒”仅仅只完成一小部份(史上一直到盟军1944年在诺曼底登陆时,“大西洋壁垒”工程最完善的部份才只达到68%)。
所以,如果盟军如果在此时选择从法国北部登陆,那的确会像隆美尔所说的一样……“有麻烦了”!
此时的秦川不由在心里暗叹了一声。
要知道史上盟军之所以直到1944年才在法国北部的诺曼底登陆,并不是盟军没条件,而是英国和美国都有一种坐山观虎斗的心理……美国其实是在中间犹豫摇摆的,他两头都有利益,登陆可以提升自己的国际地位把英国压下去,不登陆可以坐看苏联与德国两败俱伤。
而英、美之所以能够坐山观虎斗,就是因为他们有一个很好的借口,也就是在地中海方向针对意大利的战役。
这就使英、美可以告诉全世界尤其是苏联……英、美不是没有战斗,只不过是在西西里岛、意大利与德军战斗。
于是,苏联也拿英、美没办法。
但是现在,秦川却守住了加贝斯防线同时也守住了西西里岛,甚至希腊的防御还会加上坑道工事。
这么一来,盟军从地中海进攻的所有通道几乎都被封死了,于是英、美尤其是英国人就再也没有错口不开辟第二战场了。
有时候,秦川都不知道自己的所做所为是帮了德国还是害了德国。
说帮了德国吧,自己的确一直都在为德国出谋划策。
说害了德国吧,自己的所做所为很可能会加速德国的灭亡。
秦川猜得没错,西西里岛战役的失败对盟军造成了很大的震动,同时也影响到了他们的下一步战略。
盟军的战后会议是混乱的,甚至英、美双方的军官差点在会议室里动起手来。
“美国应该要为这次失败负主要责任!”德甘冈义的拳头狠狠砸在办公桌上:“因为很明显,德国人突破了美国第1步兵师的防线并完全击溃了这个师,也正因为这样,才使英军薄弱的侧翼暴露在敌人的装甲部队和机械化部队面前!”
“哦,是吗?”巴顿瞪红着眼睛愤怒的回答道:“关于德国人主力就在恩纳的事呢?你们为什么不翻翻战斗纪录,我一直在告诉你们德国人的主力在恩纳、在恩纳,但就是没人听我的!第1步兵师以一个师的兵力面对德国人四个师,其中还有一个装甲师两个师械化步兵师,而你们呢?你们四个主力师对付一个步兵师,现在却来嘲笑第1步兵师被敌人击溃?!”
“可我们就要打到墨西拿了!我们在向敌人推进……”
“抱歉,你们是在向敌人的陷阱推进,你们之所以能前进是因为德国人想让你们前进!”
“事实是因为你们的溃败才导致全军的溃败!”
“那么是谁否定了我的计划制定了这个愚蠢至极的计划?”巴顿将军怒不可遏的将会议纪录一把拍到桌上:“打开它,看看会议纪录上都写着什么。看看我们的指挥官是如何研判战场形势的,事实证明他所说的一切都是错误的,事实是我们的指挥官被德国人狠狠的愚弄了……”
“乔!”艾森豪威尔脸色难看的打断了巴顿的话。
与蒙哥马利相比,巴顿的确有失风度。巴顿性格直爽,压抑不住内心满肚子的牢骚,尤其明明是英国人犯的错,但他们却试图把责任推在美国军队身上……这口气巴顿咽不下去。
而蒙哥马利,他却知道这时自己应该保持沉默,表现出一副敢做敢担勇于承受的样子,至于争论、推卸责任的事,自然有部下去做。
不过说实话,美国方面在这场战役中也有错:在最后关键时刻,巴顿和艾森豪威尔都被秦川给骗了,以为德军会全力向美国驻守的滩头阵地进攻……正所谓关心则乱,因为他们太担心这一点了,而且承受不起万一发生这种情况时的损失,于是他们只能与英军脱离只顾自己。
这造成的结果,就是英军遭到德军全力一击而损失惨重。
“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一点!”亚历山大开口说话了:“这场战役英、美双方都有错,我们之间存在着严重的指挥、协同等问题,最终才导致了这场战役的失败……”
这话虽然是对的,但从一个英国指挥官嘴里说出来味道就不一样了……白痴都知道绝大部份的责任在英国,亚历山大这话明显是把过错让英、美双方共同承担了。
会议室里美国军官个个义愤填赝,但却毫无办法。
“而且我知道!”亚历山大接着说道:“我们不能继续这样下去,现在不是争吵的时候,明白吗?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我们还会有下一次类似西西里岛的失败,然后还会有下一次!”
但是,以亚历山大的威望和这样拉偏架的行为当然阻止不了这场闹剧,盟军军官们依旧在会议室里无休止的争论着。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章 战略
英、美之间的争吵其实不只是在高级将领的会议上,在两军的士兵之间、媒体、甚至百姓间都存在。
矛盾这东西就是这么奇怪,它其实一直都存在,如果西西里岛战役胜利的话它就不会激化,现在西西里岛战役却失败了,于是所有人都想找出失败的原因和责任,甚至还有人认为英、美两军是不可能团结在一起击败德国人的。
这个观点来自当时美国媒体的一个叫尼姆斯的资深军事评论人,他在电视上对此分析道:“所有人都在考虑这个问题,为什么盟军的军队比敌人强大得多、我们的装备比敌人好得多也多得多,比如我们的拥有制空权、制空权,更为甚者……西西里岛的意大利士兵和百姓还是迫不及待的投入盟军的怀抱!但是……”
尼姆斯顿了下,话锋一转:“为什么我们会在这种各方面都占据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还会输掉这场战争,是登陆作战太困难吗?不,我们知道盟军在登陆时没有遇到困难。是德国人很聪明吗?或许是,但这并不意味着敌人聪明我们就可以打败仗!”
这其间补了一点笑声。
“我认为!”尼姆斯继续说道:“失败的根本原因是美、英两军不团结。哦,是的……所有人都知道这个。但没有人考虑为什么美、英两军不团结!先生们,记得修昔底德陷阱吗?英国人始终以为自己是世界第一强国,至少他是这么认为的。而美国,正在挑战他的地位……”
主持人惊讶的问:“尼姆斯先生,你认为我们正和英国走进修昔底德陷阱吗?”
“是的!”尼姆斯回答:“我的确是这么认为的,所以有些人以为只要做好美、英两军指挥官的思想工作,让他们达成统一意见,然后他们就可以团结在一起最终打败德国人。我不这么认为,因为美、英两国在国家利益上有冲突,我说的这种冲突不是军官或是士兵乃至百姓和媒体之间的争论,明白吗?它是国家利益上的分歧,所以很可能会使美、英两国貌合神离无法真正的团结在一起……”
抱着这种观点的人不多,但这已足以让所有人心里都“咯噔”一下了。
为了结束这种无休止的争吵,丘吉尔在几天后就亲自飞往北非对第十五集团军群(注:下辖英第八集团军和美第七集团军)进行了一次视察。
视察的结果让丘吉尔大吃一惊,英、美之间的矛盾比他想像的还要深,甚至都发展到每天都有英、美士兵打群架的地步。
忧心忡忡的丘吉尔组织了一次会议。
或许是因为召开会议的是英国首相,所以英、美两军的军官才没有像往常一样吵起来。
“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心里都有所不满!”丘吉尔说:“是的,我也很不满意,对你们、对这场战争,对所有的一切。如果不满或是对自己人发泄一通就有用的话,我现在就应该把你们所有人都赶回家去!但是,你们都知道这无济于事,在我们争论到底谁该为这次失败负更多的责任的时候,在我们的士兵互相用啤酒瓶和石头将对方砸得头破血流的时候,在我们想尽一切办法找到证据攻击对方的时候……知道德国人在干什么吗?”
说着丘吉尔就将厚厚的一叠文件重重的拍在桌上,说道:“他们正在构筑战壕工事,他们正在布设地雷,他们正在端着装上刺刀的步枪训练!”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
“如果你们打算继续这么吵下去!”最后丘吉尔说道:“相信我,我可以让你们回家去吵!”
没有人怀疑丘吉尔是否有这个能力,虽然他是英国首相无权调动美国的将军,但他却可以向罗斯福提议更换指挥官。
同时,如果继续吵下去的话,只怕罗斯福也是站在丘吉尔一边的。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