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于是最终英、美将军就把这一页翻了过去。
而且不只是这么做,由上自下的一级级要求基层军官也同样遵守,然后就由基层军官影响到全军。
丘吉尔把艾森豪威尔、蒙哥马利等几个主要将军叫到了自己办公室开了一个短会。
“我想知道下一次进攻的时间!”叼着雪茄的丘吉尔问:“需要多久?”
“我正想对此向您提个建议,首相阁下!”艾森豪威尔说:“我认为现在应该是我们开辟第二战场的时候了……”
“不不,我说的是地中海!”丘吉尔打断了艾森豪威尔的话:“我们不能因为一次失败就放弃地中海的整个战略!”
丘吉尔是永远也不会放弃坐山观虎斗的机会的。
“首相阁下!”艾森豪威尔说:“重点是……我们没有适合的对付敌人坑道防御战术的战术,至少现在没有。”
“这有什么关系吗?”丘吉尔烦燥的问。
“当然有关系!”艾森豪威尔在丘吉尔面前摊开一张地图说道:“加贝斯防线是山地,德国人在此构筑了坑道工事。西西里岛主要是山地,我们在那发现坑道工事比我们想像的还要难对付。同样,希腊有四分之三的地区是山地,然后还有意大利……德国人用坑道工事把地中海围了一个半圈,我们在地中海进攻任何一点,要面对的都是山地以及山地上敌人的坑道工事。”
“那就找出对付它们的方法!”丘吉尔说。
“我们没有办法!”艾森豪威尔反驳道:“这段时间,我已经让人模拟了他们的坑道工事希望能找到合适的战术,但提出来的一个个对应战术全都被否定了!”
顿了下,艾森豪威尔又接着说道:“而我们甚至根本就不需要在这里面对这种复杂的坑道工事,因为法国80%的地区是平原,山地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尤其现在德国人在东线已经进攻到莫斯科,是我们在法国北部登陆夹击德国的最好时机……”
“够了,艾森豪威尔将军!”丘吉尔高声打断了艾森豪威尔的话,顿了下才发觉自己失态,缓下声来说道:“我想与蒙哥马利将军单独谈谈!”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一章 姿态
在艾森豪威尔和巴顿离开办公室的时候,巴顿就小声对艾森豪威尔说道:“瞧,英国人就是想赖在地中海,不惜一切代价!”
艾森豪威尔笑了笑,回答道:“他会妥协的,因为他不得不妥协!”
办公室内,丘吉尔给蒙哥马利递上了一根雪茄,然后问道:“我们只有这么做了吗,我是说准备在法国北部登陆?”
“恐怕是的,首相阁下!”蒙哥马利回答。
“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继续在这里跟德国人打下去?”丘吉尔问。
“你不明白,首相阁下!”蒙哥马利解释道:“你不明白坑道工事的精妙之处。我们开始也对这种工事不屑一顾,以为它不过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土木工事,但它不是。它是构筑在高地上的,我们无法像对付地下工事那样进行爆破,而且它还巧妙的与地面工事相结合,扼守住每一段通过高地的公路,使我们的部队寸步难行……”
“我的意思是说,我们就在这里!”丘吉尔隐晦的说道:“然后偶尔发动几次大规模进攻!”
蒙哥马利听明白了丘吉尔的意思,也就是在地中海做做样子,为丘吉尔在政治上找到一些借口,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恐怕不行,首相阁下!”蒙哥马利叹了一口气:“知道我们这次在战场上有多大的伤亡吗?我们伤亡了两万多人被俘一万多人,其中大多数是英军,而且我们还失去许多战机和军舰……如果,继续这么打下去的话,我认为我们最终的损失,可能会比在法国北部登陆还要大!”
丘吉尔不由点了点头,他理解蒙哥马利这话的意思,或许英国的确可以继续厚着脸皮在地中海拖下去,但拖下去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英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其代价甚至会超过获得的潜在利益。
“好吧!”丘吉尔回答:“我会就这件事与美国方面商讨的!”
另一边,隆美尔在让参谋了解了法国北部防御的情况后,就皱着眉头说道:“我们还没有准备好,防御仅仅只完成了十分之一,兵力也大量被调往东线和北非,如果盟军在法国北部登陆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秦川知道,尤其此时还是德军在进攻莫斯科的时候。
“可是我们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诺依曼说:“向元首报告?”
隆美尔无力的摇了摇头,回答道:“我已经向元首报告过了,但他相信军事情报局的判断!”
军事情报局,也就是卡纳里斯带领的情报单位。
卡纳里斯虽然在初期立了不少功,比如建立了整个情报网络,比如建立了勃兰登堡分队。
但是到中后期它的情报可以说是越来越不准确了,现代的军史学家认为这是卡纳里斯心态开始偏向盟军的原因所以有意做出错误的判断。
然而秦川却不这么认为。
原因是卡纳里斯背叛希特勒的动机是为了德国,至少他是这么说的,他希望刺杀希特勒然后与盟军谈判或是尽早投降,这样德国就不至于遭受一场浩劫。
这个动机,与他在军事情报上做出的错误判断根本就是矛盾的,军事上的情报误判分毫不会降低、减轻德国的苦难,因为死伤的都是德国士兵不会动摇希特勒的统治,尤其德国如果在军事上打了败仗,卡纳里斯就更没有与盟军谈判的筹码了。
所以,更有可能的是卡纳里斯在中后期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一次又一次在情报判断上犯错,这些错误使其被希特勒冷落而且很可能地位不保……这也是他决心刺杀希特勒的原因之一。
此时希特勒还十分信任卡纳里斯,即便是在上次“马丁密件”的事之后。
会议室里一片沉默,如果是这样的话,就是非洲军团一众将军能力之外的事了。
隆美尔把目光望向秦川,问了声:“你能说服元首吗,上尉?”
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川,诺依曼眼里毫无隐晦的透出羡慕和狂热的目光。
秦川想了想,就回答:“将军,你知道的,想要说服元首很困难。除非我们能拿出什么证据,就像上次一样。可是……这不可能会有证据的!”
隆美尔略带失望的点了点头。
秦川说的没错,上次“马丁密件”的破绽看得明明白白,这一回有关盟军的战略传移不过是个猜测而已,而任何猜测都是可以轻易的用另一种可能和理由轻易推翻的。
想了想,秦川就说道:“不过我认为我们可以试试另一种方式……”
“什么方式?”隆美尔问。
“我认为英国人还是希望继续呆在北非而不是去法国开辟第二战场!”
“当然!”隆美尔说:“我们之前说过这个,他们别无选择!”
“他们的确别无选择!”秦川说:“如果情况没有改变的话,他们只能这么做!”
“你的意思是……”
“英国人需要一个留在这里借口,将军!”秦川说:“而我们可以给他一个借口!”
“怎么做?”格拉芙少将疑惑的问:“难道有意把西西里岛让出来?”
“不!”秦川起身指着地图上的马耳它岛,说道:“马耳它岛的重要性不用我多说了,一直以来,我们在北非的进攻都受到马耳它岛的制约,之前我们在北非的进攻就是因为马耳它岛封锁了我们的运输线于是屡次受挫,现在马耳它岛又成为进攻西西里岛的前进基地以及盟军反锁突尼斯海峡的空军基地。”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上尉!”隆美尔说:“你的意思是我们进攻马耳它岛吗?”
“是的!”秦川说:“进攻马耳它岛,做出反攻利比亚和埃及的姿态,让英国人有借口把军队留在这里!”
“可是我们没有制空权,同时也没有制海权!”隆美尔说:“除非我们的舰队能打败他们,否则我们怎么可能在这种情况下进攻马耳它岛!”
“或许我们有可能!”秦川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回答。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二章 飞机飞弹
下一秒,隆美尔就宣布散会了。
原因当然是为了保密……这不是说信不过那些将军,而是有些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安全。
这一点隆美尔一直都做得很好,这或许也是因为之前在北非的战斗中吸取的教训:北非战场上人多嘴杂,而且还有意大利军官,往往因为泄漏机密而出了问题。
“我不认为我们有能力进攻马耳它岛,上尉!”隆美尔一边给秦川递上一根一边说道:“你是不是疯了?如果在美国参战之前还勉强能做到,我们两个航空联队可以夺取制空权、可以逼退敌人的舰队,然后实施登陆,但是现在……”
隆美尔一摊手,说道:“我们甚至无法靠近马耳它岛!”
“首先我们只是做个姿态,将军!”秦川说。
“是的!”隆美尔说:“可我们至少要能威胁到敌人,否则敌人不会把我们当一回事,就算从利比亚方向进攻也比进攻马耳它岛要现实得多!
“可是进攻利比亚并不现实!”秦川说:“那会让我们遭受惨重的伤亡!”
今时已不同往日了,以前非洲军团的装甲部队还勉强能得到航空联队的空中支援,但现在盟军战机和轰炸机却是多出几倍……装甲部队几乎是一开出加贝斯防线就会遭到盟军空中力量无情的轰炸。
“我知道!”隆美尔说:“所以我们才如此头疼,因为我们连挡住盟军的进攻都该庆幸,即便只是做做姿态,都有可能让我们面临意想不到的风险!”
隆美尔说的是对的,即便这并不符合隆美尔的性格,但这却是现实。
不过秦川说的并不需要冒这样的风险。
“将军!”秦川说:“你记得盟军是怎么把我们的战机逼出西西里岛的吗?”
“当然!”隆美尔回答:“他们有高空轰炸机……你是说我们也用轰炸机?不不,我们没有能飞那么高的轰炸机!”
隆美尔说得对,德国没有远程战略轰炸机……这主要是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同时研发远程战略轰炸机需要时间,而且成本相当高,这些都不是德国所能承受的。
意大利的确有远程战略轰炸机,也就是之前所说的比亚乔重型轰炸机,但一方面是数量不多、性能不佳,另一方面则是它的飞行高度只有八千多米,在没有制空权的情况下实施轰炸简直就是找死。
“我的想法或许有点异想天开,将军!”秦川说:“我的意思是……我们或许需要一种无人飞行器,我不知道它是什么,但是,我希望它能像火箭筒一样。我是这么想的,既然火箭筒可以带着战斗部飞向目标,为什么我们不能让它飞得更远一些呢?从西西里岛到马耳岛……”
隆美尔惊讶得半天都合不拢嘴,愣愣的看着秦川。
“我不知道我们有没有这种装备,将军!”秦川说:“我只是有这样的想法,或许……这只是个想法!”
“不,上尉!”隆美尔回答:“我们有这种装备,事实上……也不能说有!”
“你说的是真的?”秦川装出一脸的惊讶。
其实秦川当然知道,这就是德国的v系列导弹,德国人从三十年代初就开始研究无人飞行器了,因为这装备不受《凡尔赛》条约的限制……当时没有人知道无人飞行器能干些什么,也不认为它是件武器,所以德国人可以放心的研究,到现在已经有十年的技术储备。
然而,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经费不足的德国暂停了无人飞行器的研发。
这一点是相当可惜的,因为希特勒没乃至全世界人都没有认识到这款装备的价值。
直到1942年6月的时候,英国皇家空军的炸弹在德国的城市投下,而德国空军轰炸机在对英格兰的报复性轰炸中却损失更多的飞机和飞行员。于是德国空军开始考虑用其它的方法对英格兰进行空中打击……这时才想到无人飞行器。
接着,两年后,第一枚“飞行炸弹”(英国人称之为“飞机飞弹”就升空飞往英国,虽然它没有造成任何伤亡,“飞行炸弹”偏离目标24公里,但却将英国人吓得半死,甚至造成全员的恐慌。
因为英国人不知道这是什么武器,他们只知道这款装备可以横跨英吉利海峡直接从法国打到英国,甚至他们还以为这款装备有相当的精度……其实一开始的v1导弹根本没有精度,它能否击中目标或是造成伤亡完全是看运气。
但“当局者迷”,当时的英国人并不知道这一点,他们想的是:如果这装备有精度的话那还得了,它们可以从法国打到英国,那不就可以任意轰炸伦敦而且想炸哪就炸哪吗?或者用在战场上,射程达250公里,那还有军队能靠近德国吗?坦克、炮兵、机场……在远在两百多公里的地方还没看到敌人就灰飞烟灭,这场战争还有继续下去的必要吗?
这种心理上的震摄竟然让一批英国人都主张与德国谈判讲和了。
“是的,的确有!”隆美尔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只不过我们并没有研发成功!”
顿了下,隆美尔就说道:“或许,我们应该跟康拉德上校联系下,他就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
这倒让秦川有些意外。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隆美尔对着电话说:“上校,你能到西西里岛来一趟吗?”
“报歉,将军!”康拉德上校回答:“你知道的,我一向都很忙,而且有什么事也可以在电话里解决,不是吗?”
“哦,上校。”隆美尔瞄了秦川一眼,说道:“记得弗里克这个名字吗?”
“当然记得!”
“嗯哼!”隆美尔回答:“是他想见你,我希望你能跟他讨论一些问题……要不,我让他等你有空的时候……”
“不不不……”电话那头传来康拉德兴奋的声音:“将军,我马上到!告诉上尉,我会搭乘最快的飞机赶到你们那,西西里岛是吗?”
“是的,西西里岛,恩纳!”
放下电话后隆美尔就摆出一副无奈的表情:“知道吗?上尉,这个上校是个怪人,只有你才能让他这么着急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三章 靶机
几小时后康拉德就出现在秦川面前,此时隆美尔因为病情体力不支到里屋去休息了。
“很高兴见到你,上尉!”康拉德兴奋的握着秦川的手:“抱歉,我不知道是你想见我!隆美尔将军呢?”
“将军感染了疟疾,在屋里休息!”
“哦,那就让他多休息一会儿!”康拉德笑道:“反正我也不是来找他的!”
“上校!”秦川说:“这次让你来,是因为我们需要一款装备!”
“当然,我知道!”康拉德说:“告诉我,我会把它生产出来的!”
“事实上!”秦川说:“隆美尔将军告诉我,这款装备是你负责的!”
康拉德闻言不由一愣。
这时隆美尔听到外面的动静就起身了。
“上校!”隆美尔一边扣着军装的扣子一边像个喝醉的人似的脚步浮飘着走出来,秦川赶忙上去扶了一把。
“谢谢,上尉!”隆美尔在椅子前坐下。
“将军,看来您的疟疾很严重!”康拉德说。
“是的!”隆美尔自嘲道:“我可以打败盟军的飞机、军舰,却对付不了这里的蚊子!”
“这就是我不愿意来西西里岛的原因!”康拉德回答。
几个人不由笑了起来。
“那么……”笑了一阵,康拉德就说道:“我们讨论的是‘靶机’?”
为了保密需要,v1导弹被称为“新型高射炮”,在文件中里则是以“防空用靶机设备”命名。
所以,知道这个计划的人通常称之为“靶机”。
“是的!”隆美尔说:“或许你不敢相信,上校。在我没有告诉上尉任何关于‘靶机’的情况五,上尉提出的想法与它不谋而合!”
“我当然相信!”康拉德笑道:“上尉让我明白一句话,没什么不能相信的!”
“我们需要用它来轰炸马耳它岛!”隆美尔说:“你知道的,我们失去了制空权和制海权,这使盟军可以放心的在马耳它岛上储存燃料布置飞机,然后再用这些飞机封锁、轰炸,我们却对他们无可奈何!”
康拉德点了点头,说道:“很好的想法,但是……很遗憾,我们认为这并不现实!”
说着就转向秦川,说道:“抱歉,上尉,我不得不这么说!”
“为什么?”秦川问。
“因为我们无法让这款装备飞行这么远的距离!”康拉德说:“它在飞行中会遇到太多不确定的因素了,比如风速变化、气流的变化等等,任何一点变化都会让‘靶机’反应不及而坠毁!”
“其它方面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是吗?”秦川问。
“是的!”康拉德说:“比如发动机的问题,我们使用一款廉价的一次性的发动机,这就使这款装备可以大规模生产,它使用的燃料甚至都是十分廉价的汽油而不是高辛烷值的航空燃料。再比如高度问题,我们为它安装了一个气压高度仪,我们还用陀螺仪来控制自动驾驶,但问题就出在这……机械的自动驾驶和拥有智慧的有人驾驶是不一样的,人可以根据各种不同情况随机应变的处理问题,但机械驾驶,总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出现错误,这使它总是飞行一公里左右的距离就坠毁了,而且还是在天气晴朗气流波动较小的情况下!”
听到这秦川就明白了。
这个问题如果是放到现代就很容易解决,现代有计算机,可以模拟各种不同情况和气流波动的数据,然后将这些数据记录下来让导航装置做出相应的动作使“靶机”保持平稳的飞行。
但这时代根本就没有计算机,而“靶机”又是无人飞行器,导航装置碰到什么情况该做哪些反应完全就是依靠科学家们在地面的想像和猜测,甚至控制幅度的大小也就是方向舵和升降舵该调整多少都需要设定好,只要有一点与碰到的情况不符都有可能坠机。
所以,理论上这种装备是没有问题的,完全可以生产出来的,而且还相当容易,差不多就是制作一个大型航模(注:美国科学家在得到v1导弹后,只用了三周的时间就仿制成功,也就是**2)。
难点就在于,需要不断的调试并得到正确的反应数据……但因为它是无人机,所以甚至都无法知道失败时是哪方面出的错。
历史上的德国人又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
“我们需要一名飞行员!”秦川说。
“我们早就找过飞行员了!”康拉德说:“我们的导航装置就是根据飞行员告诉我们的方案进行调整的,但飞行员也无法确定应该有多大幅度的反应,毕竟这些都是很难量化的!”
“我不是这个意思!”秦川说:“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生产一架样机,这架样机有两套控制设备,一套是自动导航装置,另一套是飞行员手动驾驶装置!”
“可这有什么用呢?”隆美尔有些不解的说道:“我们需要的是无人机,难道让有人驾驶的飞机带着炸弹撞向敌人吗?”
“不不……”康拉德是听出了这其中的道理,他不由瞪大了眼睛说道:“这很有用!是的……非常用!我们之前为什么一直没想到这个方案?上帝!”
说着康拉德就缓缓站了起来,若有所思的说道:“是的,上尉!飞行员在‘靶机’里一起试飞,如果没有出状况的话他就不操作,只有在自动导航设备出现误操作时他再进行调整,只要记录下这飞行员的调整数据,我们就可以知道导航设备是在什么情况下的反应有偏差,这样……一次又一次的调整之后,我们的‘靶机’,是的,我们的‘靶机’很快就会成功了!”
“太棒了,上尉!”康拉德兴奋得怪叫了起来,他一把抱着秦川,激动的说道:“上尉,你知道吗?你解决了我们几年都没有解决的难题,简直是太棒了!上尉,将军……我要告辞了!”
“他怎么了?”隆美尔看着像一阵风似的跑出房门的康拉德问。
“每个人都有自己热爱的事业!”秦川说:“康拉德上校显然热爱他的‘靶机’!”
决战第三帝国 第四百四十四章 秘密任务
秦川会知道这种方法当然不是他聪明,而是他知道历史上的德国人最终就是这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只不过等到他们找到这个解决的方法并成功将“靶机”研发出来的时候,已经是战争末期了。
现在,秦川显然将它提前了。
秦川不知道这会对德国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他只知道现在北非需要它给北非的盟军一点威摄。
在此之前,隆美尔就有意让部队做出点动作,比如让潜艇时不时的在马耳它海域出现一下,或是侦察机去马耳它岛侦察一下。
但这种“刷存在感”的动作显然无法引起英、美军的注意……德军几乎没什么能威胁到盟军,尤其是马耳它岛,所以英、美军完全没放在心上。
这就是德军尴尬的地方,因为实力的巨大差距,就算隆美尔站出来的大喊明天就全线反攻也没人会相信,反而会把它当成一个笑话。
原本秦川以为就这么等着过一段时间康拉德上校将研发好的“靶机”交给非洲军团使用就可以了,没想到几天后就接到了隆美尔的命令。
“上尉!”隆美尔一边批阅着文件一边说道:“康拉德上校刚才打了个电说话过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