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当然,即便是这样,这些所谓的苏军精锐与德军相比还是相去甚远,尤其与第1步兵团相比。
苏联人这是要干什么呢?
秦川不知道,他对着电话说道:“继续观察,有什么情况随时报告!”
“是,少校!”
想了想,秦川似乎就明白了,苏军可能是要与德军面对面的争夺马马耶夫岗,他们现在所做的动作,就是想乘着黑夜在马马耶夫岗南坡构筑一些掩体以方便他们的冲锋。
或者是潜伏到距离近的地方以缩短冲锋的距离……中国军队在装备处于弱势时也常这么干,所以秦川对此十分了解。
想到这里,秦川马上就对弗格曼说道:“上尉,你带一个排去增援马马耶夫岗并负责那里的指挥!”
“是,少校!”弗格曼应了声,马上就叫上一个排沿着交通壕朝马马耶夫岗跑去。
正如之前所说的,弗格曼是军校毕业加入第1步兵团的,他需要得到更多的煅炼,尤其是指挥夜战……上一回弗格曼的失误差点让秦川送命,至今秦川还心有余悸。
事情果然就像秦川想的那样,没过多久,南坡方向就腾起了几颗红色的照明弹,然后在一通迫击炮的炮声中苏军就展开了对马马耶夫岗的进攻。
让秦川感到有些意外的是,苏军还开来了五辆坦克助战……在此之前德军居然一点都没发现苏军把坦克运了上来。
显然,苏军这是想出其不意的攻占马马耶夫岗,于是在炮声的掩护下掩蔽前进至南坡下方的。
那是罗季姆采夫担心苏军的火力不足无法与德军对峙……德军用的都是43,仗打到现在罗季姆采夫早就知道它的厉害了。
密集的枪声和爆炸声很快就在马马耶夫岗上响起,从电话的报告里,秦川知道苏军正一边构筑工事一边朝山顶推进,时不时的还往山顶发起冲锋。
听到这些秦川一颗悬着的心也就放下一半了。
因为他这时已确定苏联人是要“笨方法”来抢马马耶夫岗了。
这其实就是秦川一开始攻占马马耶夫岗的初衷……攻其必救,然后与苏联人打正规仗。
当然,这肯定会给第1步兵团带来伤亡,但打仗又怎么可能避免伤亡。
秦川相信,无论如何,这都会比在斯大林格勒城内与苏军打巷战或是打游击战要好。
至少,这里没有熟悉地形的问题。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一章 地下掩体
在一片枪炮声中,苏、德两军在马马耶夫岗上展开了一场残酷的近身搏斗。
这里没有坦克、没有飞机、大口径榴弹炮也无法发挥作用,但战斗的惨烈却比有这些装备参与的战斗有过之无不及。
敌我双方都在一批批的往战场上增加部队,然后再一批批的在漆黑的山岗上厮杀、消耗,手榴弹、刺刀、甚至是石头和牙齿……即便是德军手里拥有43,但在黑暗中没有什么不可能,只要某处被敌人手榴弹炸出一个缺口或是遭到迫击炮暂时压制,近距离潜伏的苏军马上就会像潮水般的涌上来与德军近身肉搏。
但无论是近身作战还是近身肉搏,43都能完美的诠释其火力和连续性,只要给德军任何一点时间,他们都能够用手榴弹加43的形式重新组织起防线将敌人击退。
当然,这与德军士兵的素质是分不开的。
有时秦川甚至能命令德军士兵全体后撤,然后依靠坦克的火力对紧随而来的苏军进行密集杀伤。
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夜,直到第二天天色大亮时苏军才不甘心的停止了进攻……因为如果再继续进攻的话,德军的战机和轰炸机又将出现了,那时苏军显然就会遭到更大杀伤。
不过苏军的坦克却最终都没能逃走,原因是它们本身就需要藏身在斯大林格勒的废墟中才能避免被德战机发现,其中大多数是将自己半埋在废墟里只露出一点炮塔,这样即可以射击必要的时候还可以机动又很难被空中的敌机发现。
但现在它们为了协助进攻马马耶夫岗不得不暴露,这一暴露就被德战机死死的盯着了,接着又是机炮又是炸弹的,不到十分钟五辆坦克就成了一堆冒着黑烟和火苗的废铁。
秦川整晚都没有登上马马耶夫岗。
因为他知道像这样的战斗更重要的是把握战斗的节奏使驻守其上的德军进退有据,或者适时为马马耶夫岗补充一点兵力,或者指挥迫炮部队实施压制。
事实也证明秦川这么做是正确的,一整晚德军的伤亡不过一百人,而苏军倒在山岗上的尸体少说也有上千具。
“是该清理尸体的时候了!”秦川朝山岗上的尸体扬了扬头:“否则,用不了几天,我们上去的路就会被一堆堆令人恶心的腐肉给堵上!”
“是,少校!”士兵们应了声就行动起来。
德军士兵的尸体会被挑出来就近埋葬,而苏军士兵的尸体就没这么好的待遇了,它们会被堆在一个坑里,一层层的往上堆,最后堆成了一座小山,就像架干柴一样,然后再浇上汽油点燃……那味道让防线上的士兵们都不约而同的用毛巾绑住了口鼻。
不久,做为预备队的二营就上来与秦川换防,打了这么久的仗也该是一营休息的时候了。
秦川对着地图和实景向二营营长巴泽尔交代了防线的布置及敌人有可能使用的战术及存在的一些危险,然后就与巴泽尔握了握手,说道:“祝你好运!”
“你们也一样!”巴泽尔深有感叹的拍了拍秦川的肩膀,说道:“看看你,认识你时还是个新兵,现在已经可以独挡一面了!”
秦川感激的向巴泽尔点了点头,他虽然与这个老上级接触不多,甚至都没说过几句话,但恰恰是这样才能体现出巴泽尔的伟大……秦川一直都在绕过他与斯莱因上校甚至是斯特莱克将军接触,如果是换了其它人,只怕很少有像巴泽尔这样心无芥蒂的。
在马马耶夫岗的战斗陷入僵持后,斯大林格勒这边就有点支撑不下去了。
原因很简单,马马耶夫岗在德军的控制下就直接导致中央渡口被精确封锁……德军炮兵观察员从马马耶夫岗可以清楚的掌握从东岸增援来的物资什么时候在什么位置登陆,接着就召来炮火进行覆盖。
这使斯大林格勒能得到的兵员及补给大幅缩水,子弹补给甚至都出了问题。
为此,崔可夫不得不撤离了他位于普希金大街的地下掩体。
实际上,与其说是撤离还不如说是一次逃跑。
因为那天中午,一队德军突然攻到了崔可夫地下掩体的入口处……崔可夫制定的城市游击战策略虽然给德军造成了很大的麻烦,而且从总体来说是成功的。
但问题是游击战往往没有一条统一的、明确的防线,以至于连自己都不确定敌人或是自己的位置在哪。
德军的出现完全出乎崔可夫的意料之外,因为地下掩体的位置已经十分接近中央渡口了。
但崔可夫不敢想这么多,他马上命令参谋人员和警卫员抗击德军。
然而,这些人毕竟不是专业作战人员,地下掩体里很快就挤满了伤员。
同时,崔可夫也气愤的看到他身边的人并不像平时所表现出来的那么英勇……司机、传令兵甚至许多军官都以各种借口逃进地下掩体的安全处,按他们的说法,就是“方便指挥”和“商讨解决方法”。
其实这一点都不意外,因为苏军的指挥机构大多是在和平时期组建起来的,并非战时的择优选拔,甚至其中有许多人不顾一切的挤到指挥部里工作的原因就是为了不用上战场不需要面对敌人,现在只不过是暴露了他们的本性而已。
由于地下掩体没有通风系统,掩体内很快就充满了烟雾、热气和恶臭,不久后就会缺氧。
幸运的是,地下掩体还有另一条秘密通道,这条通道直达几里外的伏尔加河。
崔可夫带着重要文件和作战态势图,以及他的参谋团体匆忙逃到伏尔加河,在夜幕的掩护下搭船渡过了伏尔加河。
但崔可夫知道自己不能呆在伏尔加河东岸指挥,因为就像他之前说的,要么守住斯大林格勒,要么死在那里。
如果苏军士兵知道他撤过伏尔加河的话,斯大林格勒很快就会失守。
于是,崔可夫马上就登上一艘装甲快艇再次渡过伏尔加河回到了斯大林格勒。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二章 战术转变
崔可夫再次回到斯大林格勒的时候,就已不是回到南部主城区而是回到北部的工业区。
原因是南部主城区已几乎找不安全的地方做为指挥部,即便是苏军最后的防线也就是中央渡口也随时都会遭到德军的轰炸。
原则上来说北部工业区也没有安全区,但苏军可以制造出几个安全区。
这个安全的地方就是被德军烧毁的“红色街垒”火炮厂的侧壁。
“红色街垒”火炮厂的东侧与伏尔加河相邻,不过那里是一道高650英尺(200米)高的峭壁。
这峭壁毫无疑问是德军炮火的死角,同时德军空军也无法对其实施轰炸,另外还有大大小小的许多工厂的排污管都是从这里将污水排入伏尔加河……这时期可没有环保之说。
苏军士兵就在峭壁排污管附近炸开了几个洞穴做为指挥部,然后再构筑几个交通壕将这些指挥部与地面或者排污管相连。
(注:此时斯大林格勒的排污管、下水道等都被苏军用于游击战的地下通道了)
让崔可夫感到有些沮丧的是,他的指挥部再一次少了许多人手……在指挥部转移到伏尔加河东岸再转回来的过程中,许多军官和参谋都悄悄的溜走留在东岸了。
在危难之际就是这样只顾自己性命贪生怕死的人最让人痛恨,而偏偏又是这些军官和参谋,平时却义正严词甚至毫无道理的要求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
“这样下去不行!”崔可夫忧心忡忡的克雷洛夫说道。
“崔可夫同志!”克雷洛夫安慰道:“他们离开了就离开了吧,我们不必为他们感到失望!”
“什么?你以为我是在为那些逃离指挥部的人感到失望吗?”崔可夫回答:“不,克雷洛夫同志,他们的离开或许是件好事。你知道的,斯大林格勒补给不足,我们至少不必再用宝贵的粮食养那些废物了!”
克雷洛夫点了点头,然后就说道:“你说的是斯大林格勒?”
“是的!”崔可夫点了点头:“除了斯大林格勒,我还能担心什么呢?敌人占领了马马耶夫岗,我们付出惨重的伤亡也无法将其夺回……这直接影响了我们的后勤,这样下去,用不了多久斯大林格勒就会被敌人全面占领了!”
崔可夫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虽然苏军使用贴身战术和游击战术是正确的,但如果士兵连粮食和子弹都没有,那什么战术都不会有用。
“我们可以开辟临时渡口!”克雷洛夫建议。
“许多地方并不适合作为渡口,克雷洛夫同志!”崔可夫摇头叹息道:“比如像我们这里的峭壁,还有於泥河滩,有些地方适合开辟渡口,但连公路都没有……而且还会遭到敌人战机的火力封锁,卸货量十分有限!”
顿了下,崔可夫就说道:“所以,我们还是要夺回马马耶夫岗!”
“可是崔可夫同志……”克雷洛夫有些不解的望向崔可夫。
“我知道,克雷洛夫同志!”崔可夫说:“我们补给不足,而且敌人用于占领马马耶夫岗还是精锐部队,再打下去近卫第13师就要全军覆没了!”
顿了下,崔可夫就说道:“但是,我认为我们可以在其它地方找回这场胜利!”
崔可夫所说的其它地方,指的是两个方面:
一个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也就是朱可夫指挥的位于顿河以北的苏军。
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为了给斯大林格勒争取准备时间而朝德军主动发起进攻,虽然损失惨重但基本达到了战略目的。
此时,经过几周的休整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又恢复了一定的战斗力。
崔可夫认为现在就是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再次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朱可夫当然知道斯大林格勒正处在危急关头,于是没有反对,再次组织起近卫第一集团军对德军北部防线的猛攻。
保卢斯在苏军的进攻下就有些慌了手脚……如果在之前,德军还可以将精锐的装甲师调到北部防线增援,但现在第14装甲军甚至连隶属第4装甲集团军的第21装甲师都深陷斯大林格勒城市战中。
这也可以说是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会失败的原因之一……整场战斗都是两线作战甚至北部防线从科特卢班起至伏尔加河段实际上还处于苏军的三面包围之中,一旦苏军占领了科特卢班,那么德军随时都会陷入被苏军反包围的窘境。
换句话说,这样战略包围只适用于速战速决,否则越往后拖形势就对德军越不利……德军原本也是想速战速决的,只是没想到斯大林格勒会拖那么久,而且似乎还会继续拖下去。
最后没办法,保卢斯只能将用做预备队的集团军直属部队第16摩步师和第298步兵师派去增援北部防线。
也就是说,兵力不足导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方向基本没有预备队。
这就正是崔可夫所希望的。
与此同时,崔可夫又在斯大林格勒实施了一个反突击计划:
崔可夫在斯大林格勒北部和南部分别组建了一支兵力为一个师的突击队,主干是步兵第112师和步兵第193师,然后将散兵甚至是武装起来的百姓补充进这两支部队。
组建这两支突击队在兵力上还没有多少问题,斯大林格勒虽然兵员奇缺,但用散兵和百姓拼凑起两个师问题还不是很大。
更大的问题在于这两支突击队的弹药问题……要进攻的话就必须有足够的弹药和补给,否则冲上去就只会是送死。
崔可夫的解决方法是从两方面着手:一个就是像克雷洛夫说的开辟临时渡口,另一个就是组织里2运输机空投。
这空投有点像是在霍尔姆战役中德军的空投,利用滑翔机、降落伞等等在夜间实施。
只不过到后来滑翔机甚至降落伞都不够了,只能使用暴力空投……也就是将武器装备用稻草等包裹好,直接从运输机投向地面。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三章 反突击
所有的这些秦川都不知道,甚至连斯特莱克将军都不知道。
原因有两方面:
一个是苏军也就是近卫步兵第13师始终在正面与第1步兵团争夺着马马耶夫岗。甚至近卫步兵第13师还颇有成效……他们在南坡上构筑了一层又一层的战壕逐步朝高地推进,这使敌我之间的距离只有七十米左右。
之所以只能推进到这个距离,是因为如果再往前的话,德军的手榴弹都能抛到苏军的战壕里,而手榴弹又是个很廉价的东西,于是苏军就很难再往前继续挖掘战壕了。
不过这也够呛,因为七十米的距离,苏军只要用炮火暂时将德军压制住,然后一个冲锋就能与德军肉搏了。
这导致肉搏在马马耶夫岗十分常见,同时苏军也希望能与德军肉搏,因为这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敌我伤亡比。
只不过德军在几次战斗后也摸出经验了,他们在高地的山了。
这次撤退造成了很严重的结果,那就是对中央渡口的炮火封锁被迫中断,苏军重新打通了东岸与斯大林格勒的补给线。
决战第三帝国 第六百九十五章 保卢斯
下午两点,秦川就走进了保卢斯的办公室。
保卢斯正在翻阅着文件,身边站着两名参谋。
起初,秦川的出现并没有引起保卢斯的注意,这或许是因为他专注于文件里的内容,又或者是脑海里在思考着什么,所以秦川在旁挺身报到时他也只是习惯性的点了点头。
直到两分钟后,参谋弯下腰小声在保卢斯耳边提醒了一句。
不知为什么,秦川发觉这参谋神态举止与保卢斯十分相似。
保卢斯这才回过神来,他抬起头来望了秦川一眼,然后起身与秦川握了握手,说道:“抱歉,少校。很高兴见到你!”
“我也是,长官!”秦川挺身回应。
接着保卢斯就热情的邀着秦川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说道:“少校,我听说了许多关于你的事迹,或者也可以说是传说,因此早就希望能见你一面,只是他们告诉我战场离不开你,所以才一直推迟到现在……”
“这是我的荣幸,长官!”
“你的表现很好,少校。”保卢斯接着说道:“尤其是突破敌人第64集团军的防线为我军渡过顿河创造条件,还有深入斯大林格勒烧毁他们极其重要的工厂……我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这些真是神来之笔,不愧‘传奇上士之名!”
“谢谢,长官!”秦川回答。
保卢斯接过参谋递上来的两杯酒,顺手给秦川递上了一杯:“少校,你知道的,现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已经陷入了僵持阶段,你刚离开那,或许比我更了解!”
“是的,将军!”
“所以……”保卢斯说:“我认为像你这样的人才,更应该在更高层指挥机构更能发挥作用而不是在前线,比如说我的参谋部,他们正需要一个像你这样来自战场有丰富的实战经验而且还很有想法的人,你认为呢?”
秦川闻言不由一愣。
在此之前他做过几个猜测,比如保卢斯见他是想征求一些意见,或是表扬一下像他这样在前线表现优秀的军官以示对前线将士的勉励,就像隆美尔当初在非洲军团做的。但秦川就是没想到保卢斯让他来是任参谋。
就在这一愣之间,秦川脑袋里就飞快的做了一番惦量。
保卢斯这话或许是对的,秦川在参谋岗位或许更能发挥作用。
但问题是……第6集团军与第4装甲集团军之间存在竞争关系,所以虽说部队间的调动很正常,但这却有挖墙角的嫌疑。
另一方面,保卢斯其实在整场战役中都没有很大的自主权……这或许是因为保卢斯没有魄力,又或者是因为保卢斯的成长经历,所以在指挥中完全按希特勒的命令和意图行事,甚至就连部队的调动也不例外。
(注:保卢斯从小经历了很多挫折和失败,这使他虽有才能但性格却不够自信、不够果断)
这样的指挥官其实更像是个木偶,真正指挥的是坐镇乌克兰“狼人”暗堡中的希特勒。
于是,秦川到这里任参谋只怕非但起不了什么作用,反而连在前线的自主权和话语权都会被剥夺了。
想到这里,秦川就回答道:“抱歉,将军!我认为自己更适合战场,因为我总是在战场上才会突然想起某个策略,如果让我呆在办公室里面对一大堆情报或是文件,我只怕跟一个白痴没多大区别!”
秦川的回答似乎不出保卢斯的意料之外,他表示理解的点了点头。反倒是在保卢斯身边的参谋看起来一脸的失望。
“那么,少校!”保卢斯举起杯朝秦川扬了扬,说道:“我可以问问,你对当前斯大林格勒的局势有什么想法吗?”
秦川无奈的摇了摇头,回答道:“抱歉,将军!我认为……除非我们能再次夺取马马耶夫岗,否则就只有一步步往前推了!苏联人已经弥补了他们的所有缺口,而且也熟悉了城市战的打法!”
“我们有个想法!”保卢斯朝身边参谋一抬头,参谋会意,马上就在面前摊开了一张地图。
“看看这……”保卢斯指着伏尔加河上的一点,说道:“苏联人在这里有个水电站,我们的想法是派出空军炸毁这水坝,你觉得这可行吗?”
“这对我们不会的战事不会有帮助,将军!”秦川摇了摇头:“原因是斯大林格勒北部工业区地势较高,‘红色街垒’火炮厂甚至高出河面200米,即便我们炸毁水坝也无法对北部工业区构成威胁!”
“但我们至少会淹到南面的主城区不是吗?”保卢斯反对道。
“的确是!”秦川回答:“但又能如何呢?他们完全可以暂时将兵力转移到北部工业区,等洪水退了之后才返回主城区防守,这样一来他们甚至还可以控制更多的区域,而我们却因为要躲避洪水而不是不撤出要重新开始,更有甚者……斯大林格勒还会因为洪水而一片泥泞,这显然对拥有更多坦克的我们是不利的!”
保卢斯微微点了点头,若有深意的瞄了身边的参谋一眼,然后就起身与秦川握手道:“非常感谢,少校。我会认真考虑你说的这些。虽然有些不必要,但我还是提醒你,我们说的这些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当然!”秦川回答。
“那么……”保卢斯带着秦川走到窗户边,掀开一点黑窗帘,指着一百多米外的一幢房子道:“看到那幢白色的房了吗?”
“是的,将军!”
“其实那才是我让你来这的主要原因!”保卢斯说:“康拉德上校在那等你!”
秦川不由“哦”了一声,同时心下有些奇怪,康拉德如果想见自己的话为什么不去战场而要把自己叫到这个一百多公里外的地方。
“很高兴见到你,少校!”保卢斯再次与秦川握了握手:“我会给你安排好回去的飞机!”
“谢谢,将军!”秦川向保卢斯敬了个礼,就转身走出了指挥部。
出门还没走几步,就听到后方有人追上来喊:“等等,少校!”
回头一看,正是保卢斯身边的那个参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