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然而维尔纳却来了个转折。
“但是……”维尔纳说:“我想你们一定听说过传奇上士!”
几个人脸上的笑容瞬间就僵住了。
达维德转过身来震惊的望向秦川:“你就是传奇上士?那个让我们取得一次又一次胜利的传奇上士?”
“不,达维德!”秦川回答:“我只是提了几个建议而已!”
营房内一片寂静,因为秦川这话实际上已经承认了自己的身份。
下一秒,第15装甲师的几个兵赶忙从床上起身一边与秦川握着手一边说道:
“抱歉,上士,我们不知道是你!”
“很荣幸成为你的舍友,上士!”
“请原谅我们的无礼!”
……
“没关系!”秦川回答:“维尔纳似乎少说了一件事……我还偷过一只鸡并把它煮了吃进肚子里!”
“哦,是的!”维尔纳翻了翻白眼:“他们应该为此给你发一枚勋章!”
“哄”的一声,营房里发出一片笑声。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零五章 训练
训练第二天就开始了。
教官是个失去一条腿的少尉……这是非洲军事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里所有的工作人员几乎都是从战场上下来的而且身上或多或少地带着伤残。
其原因就不用多说了,非洲军团兵力奇缺,尤其是训练有素的德国官兵,所以四肢健全的人应该被派上战场。
其实这些伤兵应该被送回国去休养,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主意……补给线被切断不但意味着补给运不过来,同样伤兵也运不过去,或者说至少在运输的过程要冒着被英军战机轰炸和水雷击沉的危险。
于是其中一部份伤兵留了下来并成为军事学校的教员。
教官叫埃尔温,他被炸断的半截残肢上装了一木制的假肢,就像电影里的海盗船长一样,再配上的军服就显得有些诡异。
“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教官冲着学员们大声叫道:“看着我!如果你们不想像我这样或者比我更惨的话,那就打起全部精神来完成接下来的课程!”
顿了下他又接着说道:“我想你们都发现了,能到这里参训的都是部队里的精英,每个人都有不俗的战绩,甚至有些人的经历堪称传奇……”
说到这里教官瞄了秦川一眼:“但是当你们走进了这个校门,你们就是什么也不是了,这里只有学员和教官,明白吗?”
“明白,长官!”士兵们大声回答。
训练科目果然像秦川猜的那样,各兵种都过一遍,这其中尤其是坦克。
也就是让步兵学习坦克的驾驶和战术而让坦克兵学习步兵的战术。
这种训练方式显然是正确的,就像之前所说的,步兵指挥官只有清楚坦克的性能及死角,才有可能很好的指挥步兵协同坦克作战。
反之,坦克指挥官只有清楚步兵的战术及弱点才有可能更好的为步兵提供掩护或者获得步兵的掩护。
对这些秦川很容易就上手,毕竟在现代也是考过驾照有几年车龄的人,对打方向盘、换档、刹车这些东西不用教也会。
问题就在于二战时的坦克大多没有助力,驾驶起来是种体力活加技术活,换档、刹车等都需要相当大的手劲,还没开上一阵就有些精疲力尽,也难怪在行军中会有驾驶员撑不住晕倒。
于是就有人问达维德最久驾驶了多长时间。
达维德回答:“大约八小时吧,你们知道的,那时正在行军的路上!”
众人不由瞪大了双眼睛看着达维德,问:“你怎么坚持下来的?”
“很简单!”达维德说:“你想像一下,敌人的飞机就在头上追着,一停下来就要挨炸,你也能做到!”
所以说人的潜能是无限的,战争虽然惨酷,但它同时也激发人的潜能的地方。
炮兵方面的训练就不仅限于迫击炮……迫击炮的训练在新兵时已经完成。做为一名军官,更多的是要求指挥步兵与炮兵协同,所以学习的就是大口径榴弹炮的操作。
当然,操作榴弹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坐标计算……步炮协同很多时候会出现没有专业的炮兵观察员在前线的情况,这时就要求军官能够引导炮火进入正确的区域。
所以德军总能在战场上有超常的表现也是有原因的。
这时代许多国家还仅仅只是把多兵种协同挂在嘴边,或者以为只需要把几个兵种混编在一起搞几次演习就可以“协同”了,而德国人却已经扎扎实实的在军官训练上入手了。
可想而知,如果每个基层军官都掌握了相当的其它兵种的基础知识,那么根本就不需要上级指挥和命令,他们自己都知道该怎么协同作战,而这对于部队这个整体来说就是能够击败敌人的战斗力。
相比起这些,秦川的兴趣始终还是在狙击上。
狙击训练的内容很多,比如距离判断以及战术地形评估,或者就是射击训练……不过因为补给困难需要节省弹药的原因,射击训练在相当程度上被简化了。
秦川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系统化狙击训练的“新手”,在训练中学到了许多东西。
但同时也有许多让秦川感到困惑的地方。
被士兵们用作狙击训练的那片树林被称作“射击花园”。
教官在这里传授伪装的技巧,比如掏空了树干躲在里头、全身布满树皮伪装成一棵树,或者用木头制住一个假人顶着钢盔从战壕里探出头吸引敌人狙击手开枪……
教官是这么说的:“永远别嫌这些伪装麻烦,我是说如果你们身边有这些资源的话,因为他们有可能会救你们一命!”
“可是教官!”秦川说:“我们战斗的地方大多是沙漠,在那里树木反而是引人注意的东西!”
“当然!”教官回答:“这些伪装技巧是在有条件下使用,比如像马特鲁或是亚历山大!”
教官说的没什么不对,因为北非的地形也不全是沙漠。但秦川总觉得哪里很有问题。
后来细想下,秦川认为就是这些技巧在实用性上存在很大的问题:这些伪装需要耗费太多的时间成本,而且很容易被流弹所伤,比如布满树皮伪装成一棵树,敌方随意打来的一发炮弹也许就有可能使狙击手丧生。甚至可以说,这样伪装的结果就是狙击手在发现目标后都很难快速举枪射击。
所以,战场上最好的伪装应该是快速、有效、能就地取材使用最简单的材料,并且对自己的限制尽可能的小。
初时秦川还不理解为什么德军的狙击训练会存在着这样呆板、传统且不实用的教材。
后来在教官组织观看了一部被德军奉为教材的狙击手训练电影后,秦川就明白了……那是一部拍摄于1935年的俄语电影,配上了德语字幕,影片介绍了苏军狙击手的高水准训练,德军就是学习这部电影的内容并有针对性的培养狙击手的。
(注:这部苏联狙击训练电影,网上有德国1944年翻拍的版本……“二战德军狙击手教学影片”,该影片一度被德军做为各狙击学校的教程,于1988年被美国公开得以流传。)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零六章 铁十字勋章
教官是想利用这部电影对教员们进行教育。
“这是我们的间谍从苏联人那弄到的东西!”教官说:“和他们相比,我们简直就是一无所知。看看他们是怎么训练的,然后学习他们的技巧并用它来对付你们的敌人!”
出现在荧幕上的是带满雪花的黑白画面,镜头里的苏联红军战士脸上永远都带着阳光自信的笑容……在那一刻秦川都有种冲上去把放映机砸掉的冲动,这些人根本就不是什么狙击手,他们更像演员。
随后的情节就是教官在课程中传授过的,有些东西根本就是常识,比如面对两扇窗户,一扇是有玻璃的另一扇是没玻璃的,那么敌人更有可能躲在没玻璃的窗户后……
再来就是一些花里胡哨没有多大实用价值的伪装技巧,其中有些更是违反了狙击规则。
画面上,一个苏军狙击连在树林边缘处爬到了树梢上,字幕上写着:“树叶茂密的树梢是个很棒的狙击位,射手不会被发现,而且还能获得出色的视野和极佳的射界!”
“这是胡扯!”秦川忍不住说了句。
“学员,你有什么想说的?”教官暂停放映问着秦川。
“报告教官!”秦川回答:“树梢不可能成为理想的狙击位,因为射手呆在上面就无法在击发后迅速转移,于是就会成为敌人机枪的目标!”
“我赞同!”维尔纳说:“除非我们能像猴子一样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
维尔纳的话引来了一片笑声。
“不,学员!”教官反驳道:“树干会成为很好的掩护!”
“如果敌人有迫击炮怎么办?”军刺紧接着又提出疑问:“炮弹碰到树枝就会爆炸,然后我们就会被弹片和树枝打成刺猬!”
“总之!”秦川说:“我认为个无法转移的狙击位几乎就跟自杀没什么两样!”
“但至少在此之前你们已经击毙一到两个目标了!”教官说:“而且你们要知道,你们不是单独作战,友军会掩护你们!”
教官的解释有些牵强,秦川和士兵们也没打算再与教官纠缠下去。
事实上,秦川知道在战场上的确有一个国家在二战时大规模使用这种狙击方法……日本在太平洋战场上面对美军时就常常爬到树上掩蔽。
这的确能给美军造成一些困扰,因为这使森林变成立体的,美国大兵不但要注意地面还得留意头什么了。
来的正是斯莱因上校,他从吉普车上跳了下来,然后兴奋的朝秦川招手:“弗里克上士!”
秦川把目光投向了教官,教官点了点头。
于是秦川就从沙地里爬了起来提着枪跑到斯莱因上校面前。
“上校!”秦川挺身敬了个礼。
斯莱因上校握着秦川的手,说道:“我衷心的恭喜你,上士,我非常荣幸能亲手颁发给您元首的铁十勋章!”
说着斯莱因上校就取出一个盒子,打了开来取出一枚勋章并将它别在了秦川的胸前,接着又从副官手里接过证明文件交到了秦川手里。
“非常感谢,上校!”秦川接过证书再次向斯莱因上校敬了个礼。
说实话,秦川心里还是很激动,不过并不是因为勋章本身,而是因为他一直在研究德军的历史,这其中也包括勋章,没想到自己获得了一枚……而且秦川还知道,更难得的其实还是证书,上面印有团徽以及秦川获得勋章的原因,因为其是纸质的所以没有几份能保存到现代。
“怎么样?”斯莱因上校问:“训练营的生活还好吗?”
“是的,上校!”秦川回答:“只不过……我能和您谈谈吗?”
“当然!”斯莱因上校笑着递上了一根烟,说道:“你不会是抱怨伙食吧,现在全军都一样,上士!”
“不,上校!”秦川回答:“我想与您谈谈训练教材的事!”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零七章 借鉴
“教材有什么问题吗?”斯莱因上校有些疑惑。
“这么说吧!”秦川回答:“就像法国人从第一次世界大战里总结出‘绝对防御’理论并弄出了一条马奇诺防线一样,我们的军队里也存在类似这样的东西!”
“哦,说说看!”
“我们的狙击训练显然是以堑壕战为基础的!”秦川说:“我们得到的那部苏联人狙击手训练影片拍摄于35年,而我们的狙击学校却是以这部影片所描述的东西为教材……我发现那些技巧更适合堑壕战,因为士兵躲在堑壕里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可以制作出许多复杂的道具用来欺骗敌人,但现在已经不一样了不是吗?整个战场态势都不同了!”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所有的狙击学校使用的教材都存在这个问题?”斯莱因上校这时才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它们与实战脱节,在学校里教的东西很少在战场上能用得上,有些甚至还会害死我们的狙击手。”
说着秦川就将影片中的问题详细说了一遍,尤其是用树梢做狙击点的观点,后来甚至还和斯莱因上校一同观看了那部狙击影片。
“难以想像!”看完电影后斯莱因上校说道:“我们的狙击手居然是这样训练出来的,也难怪他们在战场上的表现总是不尽人意了!”
斯莱因上校很清楚狙击手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补给紧缺的非洲军团来说就更是如此,因为狙击手往往能在战场上取十分可观的回报,所需要的成本不过就是一把步枪几发子弹,这实际上就是放大德军有限的资源。
“我有个想法,上士!”走出放映厅后,斯莱因上校就说道:“你是个很优秀的狙击手不是吗?为什么不由你来编写一份狙击手训练教材呢?”
“上校……”闻言秦川不由愕然,他还是学员,现在却要编写教材。
“就这么定了!”斯莱因上校似乎对自己这个想法十分满意:“我回去就把这件事向斯特莱克将军报告,我想他也不会有意见的!”
秦川不由在心里暗自叫苦,自己真是没事找事!
“不这上士,这却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的困难!”斯莱因上校说:“我想这已经不是秘密,我们的补给线有麻烦了!”
这的确不是秘密,虽然隆美尔还没有公布。
意大利的运输船一艘又一艘的在地中海被炸沉,其中有几艘幸运的逃脱了轰炸到达北非,于是就会把消息带到北非,接着意大利的汽车兵在运输补给时就会把消息传遍全军……这是无法掩盖的,尤其是堵住意大利人的嘴。
“知道吗?”斯莱因上校朝秦川胸前的勋章扬了扬头:“为了能够把它带来,我们特地交待必须空运……毕竟勋章没有多少重量也不会占用太多的空间!”
秦川点点头表示理解。
斯莱因上校说的对,与补给问题相比,狙击教材只是个小问题,如果补给问题无法解决的话……非洲军团最终会像历史发展那样被英军拖垮。
秦川这段时间也一直被这问题困扰,但那是马耳他岛的问题,身在一千多公里外的秦川只能说无能为力。
然而,秦川对此却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这种补给困难的情况好像在哪见过。
猛然间,秦川就想到抗美援朝战争……那场战争志愿军的补给要比此时的德军困难得多,但他们最终还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自己为什么不借鉴下他们的经验呢?
对,借鉴抗美援朝的经验!
志愿军靠的是坑道与联合国军的飞机、大炮僵持,不过这一点在沙漠地形里不适用。
另外还有……冷枪冷炮运动!
想到这秦川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上校!”秦川说:“我们为什么不把狙击手利用起来呢?”
“把狙击手利用起来?”斯莱因上校有些不明白秦川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说……”秦川整理了下思路,继续说道:“我们可以在全军提倡大规模的狙击运动,毕竟狙击步枪也就只是多了个狙击镜,普通步枪其实也能起到狙击的作用!”
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也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冷枪冷炮”运动得以展开……志愿军使用的是射程很远的苏制拉栓步枪莫辛纳甘,志愿军称其为“水连珠”,原则上说只需要加装个狙击镜就是狙击步枪了。
“然后……我们该怎么做?”斯莱因上校问。
也难怪斯莱因上校不明白,“冷枪冷炮”运动可以说是个跨时代的战术,其艰苦程度欧洲人想都不敢想更不要说用了。
“我们可以成规模的潜伏到敌人防线前狙击!”秦川说:“这样可以压缩敌人的活动空间和生存空间!”
“这不可能做到!”斯莱因上校说:“那至少得潜伏至五百米,而在那之前敌人就会把我们消灭掉!”
“我说的是在夜里进入阵地,然后白天潜伏一整天,直到晚上才撤回换一批!”
“你疯了吗!”斯莱因上校闻言不由瞪大了眼睛:“在白天潜伏一整天……这里可是沙漠,极端情况下有57度高温,可以说不需要敌人动手,太阳就能将他们晒死!”
“如果在夜里做好充足的准备就不会!”秦川说:“比如准备好足够的水,再制作一个伪装好的掩体!”
条件当然很艰苦,尤其还是要趴在原地一动不动呆一天,这不是谁都能做得到的。
但是当年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就做到了,他们同样也很艰苦,区别是志愿军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而现在德军面临的却是沙漠高温。
“不不!”斯莱因上校连连摇头:“这太疯狂了,上士,我认为他并不现实,也不可能做到!”
对此秦川表示理解,欧洲人甚至都会认为这对士兵是不人道的。但是人道这种东西,在战场上从来都不是必需的选项,不管在哪都一样。
因为没有得到斯莱因将军的认同,秦川以为这事就到此为止了,没想到他的这个建议却阴差阳错的得到隆美尔的重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零八章 群众力量
第二百零八章
斯莱因上校是在与隆美尔讨论补给问题时随口说了一句……
“上士居然想用狙击手来压缩英国人的活动空间!”斯莱因上校说:“他认为这样可以增加英军弹药的损耗!”
“什么?”一直皱着眉头的隆美尔不由抬头望向斯莱因上校。
“是这样的!”斯莱因上校将秦川的想法说了一遍,然后评价道:“这是个疯狂的想法,我想也只有这个传奇上士才会想到这个战术!”
只是斯莱因上校没想到的是……隆美尔也是个疯子。
“这或许的确是个办法!”隆美尔说:“如果能压缩英国人空间并尽量消耗掉他们的弹药,那么就相当于我们的资源增多了,至少英国人无法在短时间内储存足够的补给发起反攻!”
“你不会真想这么干吧,将军!”斯莱因上校闻言不由目瞪口呆。
隆美尔没有回应,他只是说:“我需要跟上士谈谈!”
于是秦川就被接到了隆美尔的指挥部。
其实秦川也正想与隆美尔谈谈,因为他由可以借鉴抗美援朝经验的想法想到也可以借鉴其它战斗的经验和战术,比如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等。
“说说你的狙击战术!”隆美尔说:“我想知道如果英国人出动装甲车甚至坦克围剿怎么办?”
隆美尔说的的确是个问题,因为狙击手就只有一把步枪,步枪对付坦克、装甲车这些装备就算打得再准也是无能为力。
“我们可以利用敌人的雷区,将军!”秦川说:“简单的说就是狙击手散步在雷区内,英国人如果要出动装甲车和坦克围剿的话,就必须先排除自己的地雷!”
隆美尔闻言不由点了点头:“他们开炮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
“是的,将军!”秦川回答:“狙击手开枪后,沙漠里的风沙会很快吹走或是掩盖枪口冒出烟尘,英国人很难确定狙击手的位置,他们可以选择用炮火覆盖,但那同时也意味着他们要消耗掉大量的炮弹并炸毁大量的地雷,而即便是这样他们也不一定能炸死我们的狙击手!”
“说得对!”隆美尔说:“所以他们可以说对我们束手无策!”
秦川继续说道:“如果我们的狙击手同时受过炮兵训练再牵上电话……”
隆美尔接嘴道:“那么他们甚至可以成为炮兵的眼睛为火炮指示轰炸目标!”
“是的!”秦川说:“我们的狙击手甚至还可以在每天返回时带回有关敌人防线详细的情报,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情报选择是否需要派出突击队沿着已经排出的通道发起夜袭!”
“是个好办法!”隆美尔点头说道:“夜袭就不需要顾虑敌人的坦克还有飞机,这会尽量弱化我们在装备和补给上的劣势!”
“这些只是我其中一个想法,将军!”秦川说。
“你还有其它想法?”隆美尔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是的!”秦川说:“比如补给方面,我们为什么不发动士兵和百姓种地呢?”
“种地?”斯莱因上校忍不住反对道:“英国人的士兵在训练,而我们的士兵却在种地?这会降低我们的战斗力的!”
“那花不了多少时间,上校!”秦川说:“而且我发现埃及和利比亚百姓的灌溉技术及种植技术十分落后,如果我们能让他们掌握更好、更先进的种植方法,那么农业产量就大幅增加,我们的补给也就不需要意大利运输或者说就可以成级数的减少运输量了!”
斯特莱克将军等人听着秦川这个建议不由面面相觑。
这也难怪他们会是这样的表情,因为对于德国来说军人是个崇高的职业,跟百姓一样种地是种耻辱……这主要还是源自于欧洲的骑士文化,士兵就像是古代的骑士,而骑士跟农夫是两个社会层次的人,骑士是不应该去干农夫的活的,当然如果是帮自己家人种地那又是另一回事。
这一点对中国人来说就不会是什么问题,因为中国的士兵自古以来都是来自百姓,同时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也是我军的优良传统。
“这样做有许多好处!”秦川见众军官沉默不语,就继续说道:“首先,是非洲的土地和气候实际上很适合种植……”
很多人以为非洲大片土地都是沙漠所以不适合种植。但其实非洲许多有水源的地方并非如此,它们甚至还是沙漠尘埃沉积下来而形成的土地,地质松软肥沃,再加上非洲炎热的气候,所以植物往往是疯了一样的长,而且没有冬天之说,一年四季都可以收成,马特鲁这些城市都是属于这种情况。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