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是的,将军!”德甘冈回答:“我们想法完全一致!”
于是英军马上就开始调兵遣将准备发起进攻。
隆美尔指挥这边在听到这个消息时不由一阵欢呼。
“好样的,少尉!”奥尔布里奇上校说:“英国人上当了!”
“不,上校!”秦川回答:“我们不能确定他们是否上当!”
“是的!”隆美尔说:“只有在英国人的主力出现在阿吉拉的时候我们才能确定这一点。到那时我们再庆祝吧!”
现在德军要做的,就是把装备和兵力集中在阿吉拉两侧做好埋伏。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五章 隐藏
当天晚上英军就朝德军防线发起了进攻。
但进攻方向却不是阿吉拉而是最北面的滨海大道。
英军进攻滨海大道有它的道理,就像之前所说的,滨海大道适合机械化部队进攻和机动,而且也更容易得到燃油和补给……英军从塞得港卸下的炮弹用不了多少功夫的运输马上就可以成堆成堆的砸往德军阵地。
另一个好处,就是英军可以直奔重点……亚历山大。
英军的进攻十分猛烈,数百门炮火轮番朝德军阵地轰炸,几乎将德军阵地前的土地犁了一遍。
接着英军就把步兵派了上来……与以往不同的是,英军这一回是派步兵在前头清障,然后才是英军装甲部队。
走在前头的是南非一师……这种活当然是由殖民军来做。
跟在后头发起进攻的是第七装甲师,这支部队一直都是英军的主力,在装甲师中也是经验最丰富的部队。
因此,有许多人怀疑英军是不是发现德军的陷阱并转而把突破口转向滨海公路了。
“他们首批就投入了两百辆坦克!”奥尔布里奇上校说:“这几乎达到了英军总坦克数的一半,何况第7装甲师是主力……所以,他们真的上当了吗?”
“或许这才证明他们上当了!”隆美尔回答:“否则,英国人不应该在黑夜发起进攻……他们占据空中优势,所以很明显,在白天进攻对他们更有利!”
“可是,将军!”斯莱因上校说:“就算他们在亚历山大方向是佯攻,以这样的兵力也足以突破我军防线并进攻亚历山大了!”
“那就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了!”隆美尔说。
在这一点上隆美尔很有信心,这不仅是因为德军的素质高于英军,更因为英军如果在亚历山大方向展开的是佯攻,那么打起来就不够坚决。
更何况……就算英军打到了亚历山大,还会有一个巷战泥潭在等着他们。
隆美尔并不在乎一个城池的得失,他相信如果能击溃英军主力的话,就算亚历山大丢了,最后英军也不得不吐出来。否则,英军装甲师就会被围困在亚历山大进退不得。
******
阿吉拉是埃及的一个小镇,它距离防线最北端约三十六公里,有一条崎岖不平的公路与滨海大道相通,德军机械化部队如果沿着这条公路前进,一个多小时就能到达阿吉拉。
所以秦川给英军的假地图是合理的……将战斗力较弱的意大利装甲师分配在阿吉拉驻防,他们虽然战斗力不强,但怎么说也能挡上一阵,然后德军装甲师的援兵就会赶到。
但战斗一旦开打就不一样了。
首先,公路肯定会被炮火封锁无法使用……阿吉拉公路距离德军防线很近,就在后方三公里左右,这也是德军构筑防线的基础,德军的补给、物资和援兵可以方便快速的通过公路运送到防线的每一点。
但这同时也意味着它会是英军封锁的重点,英军的炮兵只要前出几公里就可以轰炸到这条公路并使其瘫痪。
其次,英军可以利用空中优势对德军援军围追堵截……空中力量永远是装甲部队的天敌,尤其是空旷的沙漠。
再次,蒙哥马利估计意大利装甲师根本就抵挡不住英军排山倒海的进攻,或者也可以说抵挡不到德军装甲师赶来增援。
所以,阿吉拉对英军来说显然会是个很好的突破口。
此时的秦川就潜伏在距离阿吉拉五公里的沙漠里……第21装甲师在两天前乘着夜色秘密行军到这里并潜伏下来。
当然,第21装甲师的原阵地依旧处理得像还有一个装甲师驻守的样子。要做到这一点很容易,只需要在原驻地依旧披着伪装、架着帐蓬,然后再留一队步兵在靶场练习射击也就可以了。
阿吉拉这边就要掩饰成没有任何部队到过这里。
这就有些难度了,因为一个师可是上万人,而且又是汽车又是坦克还有大炮的,隐藏起来都需要一些功夫。
不过好在这里是在自己的防线内,而且附近就有条阿吉拉公路,绝大多数的车辆都是从公路上走不会干扰德军的隐藏。
于是就用老方法也就是挖掘隐藏壕……挖一个与汽车、坦克差不多深度的壕沟,坦克开进去之后再履上帆布,有时还会在帆布上再加一层细沙,这样就别说远看或是空中侦察察了,近看都发现不了什么。
然而说起来容易真做起来却会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士兵们隐藏在里头原则上不能有任何走动,即便是在夜里也不行……这是担心被英国间谍发现。
于是吃、喝、拉、撒、睡等全都要在狭窄、拥挤的壕沟里完成,没一会儿那壕沟里就臭气熏天。
有人想到的一个办法,在壕沟里挖一个坑,方便后再把排泄物埋上,但这个方法很快就出现问题……
阿吉拉一带虽然是适合坦克行军的“硬地”,但这“硬地”挖掘下去还是较为松软的半沙质土层,在壕沟里一个一个这么挖“方便坑”很容易就造成坍塌……秦川就经历过一次这样的事,睡着睡着猛然间就被“活埋”了,虽然不久就会被战友挖了出来,但那种突然无法动弹、无法呼吸的感觉想想都后怕。
之后又有人想了个办法,那就是将咸牛肉罐头的盒子收集排泄物,差不多时就将其抛出去。
但这很快又引来了禁令……原因是德军士兵彼此之间的隐藏点都不远,这一抛出去很容易就砸到邻近的壕沟上头,那一罐的秽物突然从天而降并且四处飞溅,立时就引来战友的一顿抱怨,如果不是碍于军令不能走出壕沟,只怕马上就要出来打上一架才罢休了。
最后这个问题还是上面统一下了命令才得到解决:“所有排泄物都用自己的头盔装着洒在隐蔽点附近,注意不要弄出太大的动作!”
这的确是个好方法,因为每人都有一个头盔,而且他们还不会轻易把头盔当作没用的东西丢了……这么做就意味着他在即将到来的战斗中很可能会被一块小弹片轻易带走。
唯一的问题就是,头盔盛过排泄物后再戴在头上,那味道绝对不好受,而且感觉也怪怪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六章 第一装甲师
“少尉!”阿尔佛雷多给秦川递上了一根烟。
此时的秦川已经是排长了,手下三个班的班长分别是面包师、雅科普和维尔纳,原排长库恩已升为中尉调到连部任巴泽尔的副手。
秦川和阿尔佛雷多点上烟后,很快就像传染似的其它人也不约而同的叼起了烟,不一会儿壕沟里就烟雾燎绕弥漫着浓浓的烟草味。
吐了几口烟雾,阿尔佛雷多就问了声:“少尉,或许我不该问……那两个间谍是不是你有意放走的?”
“什么?”秦川故作糊涂:“你为什么会这样想?”
“因为在那个距离,你的子弹不应该会脱靶!”阿尔佛雷多说:“我记得你开过一枪,而如果你那一枪能命中驾驶员的话,他们根本就逃不掉!”
秦川不由笑了笑算是承认了,同时心里暗道好在那两个间谍不知道自己的枪法,否则就要露马脚了。
“那么……”阿尔佛雷多压低声音说:“也就是说英国人会掉进我们设下的这个陷阱,是吗?”
秦川回答:“我想,我们在天亮前就会知道答案了!”
没有制空权的德军就总是选择在夜里作战,相反英军就会尽可能选择白天发起进攻,尤其是黎明,因为这样他们就有一整天的时间进攻并使战局稳定。
秦川没有猜错。
第二天天还没亮,猛烈的炮声就从阿吉拉方向传来,一阵紧过一阵就像是打雷似的。
“少尉!”通讯兵将电话递给了秦川,说道:“连部电话!”
秦川一接起电话,就听到那一头的巴泽尔兴奋的说道:“少尉,敌人已经开始进攻拉吉尔了,侦察兵判断是英国人的主力装甲部队,我们成功的骗过了英国人!”
“所以我们有仗打了?”秦川问。
“是的!”巴泽尔说:“一切按计划进行!”
“做好战斗准备!”秦川挂上电话后就把命令传达了下去。
做排长的好处,就是能更快的获知战场的情况,同时斯特莱克将军等人要联系秦川也就更容易。
负责进攻阿吉拉的是英军第一装甲师。
第一装甲师,从它的番号就可以看出它是最早组建的装甲部队,而英军的第一装甲师又有着非凡的意义和荣耀……坦克是英国人发明的,也就是说全球最先使用坦克并在战场上取得胜利的就是英军第一装甲师。
但这个第一装甲师已经是有名无实了,这不仅是因为英军在之后发展坦克道路上的错误,更是因为第一装甲师里充斥着战斗意志不坚定,为了升官发财而挤进第一装甲师的贵族子弟。
第一装甲师师长埃伯莱少将很清楚这一点,所以当蒙哥马利在计划中以第一装甲师为进攻主力时他就有些担心。
埃伯莱少将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第一装甲师在不久前的法国曾经与德军打过几场仗……第一装甲师做为英军装甲师的先锋,而且也是最优先装备被认为最优秀的装甲师,当然会在第一时间就被派上战场。
但它在战场上的表现却让人大跌眼镜,几场战斗下来基本没什么战果却损失了大量的坦克。
当然,这其中也有英军和法军协同不好的原因……法国炮兵临时决定推迟炮火准备的时间但却没能通知英军,于是英军第一装甲师就在没有炮火准备的情况下朝德军防线发起进攻,结果英军坦克就像一个个靶子一样被德军击毁。
虽然此时的第一装甲师已经在英国得到足够时间的休整并且装备上了全新的美式坦克,但埃伯莱少将却还是底气不足。
底气不足的原因之一是第一装甲师对手里的装备十分陌生……第一装甲师使用的坦克就像走马灯似的换,他们在法国作战时用的是维克斯老式坦克,回国后就全面换装“玛蒂尔达”,现在到非洲作战又紧急换装“格兰特将军”式坦克。
埃伯莱少将曾把这个担忧告诉过蒙哥马利。
但蒙哥马利却信心十足的拍着埃文斯少将的肩膀说道:“少将,你们会取得胜利的,对自己和自己的部队要有信心!至于训练问题……你知道的,我们所有的装甲师都是刚接触‘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熟悉程度跟你们一样!”
蒙哥马利之所以会要让第一装甲师任主力,主要是因为第七装甲师是德军所熟知的英军主力,如果用第七装甲师在滨海大道方向发起佯攻就能迷惑德军使他们认为那就是英军的主攻方向。
“可是我们没有沙漠作战的经验!”埃伯莱少将说。
“少将!”蒙哥马利回答:“知道你们面对的敌人是哪支部队吗?是意大利132装甲师……你知道的,在此之前我们曾轻易的打败过这支意大利部队!”
听蒙哥马利军么说,埃伯莱少将就不敢再发表什么意见了,因为曾打败过意大利军队并追击上千公里的第七装甲师师长波顿少将也在场,埃伯莱少将察觉到波顿少将嘴角带着一丝不屑的笑意。
于是埃伯莱少将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任务。
其实第一装甲师也应该接下这个任务,因为荣誉和装备最多的总是第一装甲师,比如这一回五百辆坦克里第一装甲师就装备了两百辆……第一装甲师分为第一装甲旅和第二装甲旅,每旅各装备一百辆坦克。
那么,凭什么荣誉和装备都由第一装甲师占着却不上战场上“表现”一下?
战斗一开打,埃伯莱少将悬着的一颗心就不由放下了一半,因为他在望远镜里看到了意军在炮火下的慌乱……这至少说明面前的敌人不像他在法国碰到的德军部队那样。
“看来我们要走运了!”埃伯莱少将放下望远镜对身旁的参谋说:“意大利人果然不是打仗的料!”
“我也听说了,将军!”参谋回答:“他们说我们只需要把坦克开过去,然后意大利人就会把阵地交给我们!”
“嗯哼!”埃伯莱少将点了点头,然后就下令道:“那我们还在等什么?进攻吧!”
“是,将军!”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七章 埋伏
随着三颗红色的信号弹升上空中,英军第一装甲师的首批上百辆坦克就“隆隆”的朝意军防线开了上去。
走在最前头的居然是“扫雷坦克”,构造与秦川发明的扫雷坦克差不多,只不过英军因为有强大的工业能力和运输能力用上了专用的滚筒和加上球形配重的链条,另外还在坦克右侧加上了一个小仓室……这个小仓室仅供一人勉强钻入,容纳的是扫雷滚筒的操作员。
这样的改进显然比德军那简陋的“扫雷坦克”要先进多了,又因为它是用故障率较小的“瓦伦丁”坦克改装的,所以运行起来十分顺畅,一路“哗哗”的朝前鞭打着引爆了一颗颗地雷。
同时英军进攻的时间也把握得恰到好处……英军坦克位处东方,太阳刚刚升起阳光在英军坦克上投射出一道道阴影,却直射意军炮手的眼睛,这使意军坦克和反坦克炮手很难瞄准目标而英军坦克却能隐藏在阴影中。
其实,即便没有这些因素意大利炮手也很难瞄准目标,正如之前所说的,意军坦克甚至没有设置炮手,需要开炮时就用机枪手临时充当。
于是从意大利方向打来的炮弹总是打在英军坦克附近的沙土里。
其实就算命中也无济于事,意大利3型坦克装备的是47火炮,它至少得在300米的范围内才有可能击穿英军的“格兰特将军”式坦克,而此时的英军第一装甲师已严格遵守蒙哥马利“只准远战不准近战”的命令,两军少相距七百多米。
反观英军的“格兰特将军”式,其75坦克炮在这个距离上却能轻松的击穿意军3型坦克的装甲,于是一辆辆意军坦克在炮弹的呼啸声中化为一团团火焰,有些甚至被打成了散落一地的零件。
几分钟后,在英军战机蜂涌上来加入战团时意军就开始全面溃退了。
隆美尔给意大利第132师的命令是:“稍微抵挡一阵就假装败退!”
这个任务其实很容易完成,所以132师师长格雷科少将一口就应了下来。
但隆美尔没想到的是……意大利军队根本就不用假装,而是真的溃退了。
其区别就在于如果假装败退的话还应该在身后埋下反坦克地雷阻滞英军坦克的速度,但意大利军队却没有这么做,这使意大利军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因为坦克速度远不及英军坦克结果损失了几乎半数的坦克。
(注:3的最高时速为33公里,“格兰特将军”式坦克最高时速为42公里。)
看到意大利装甲师的溃退,埃伯莱少将极为兴奋……对于装甲师来说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击毁敌方坦克了,尽管对手是不堪一击的意大利坦克,但每每看到敌人的坦克倾刻间就被炸成一团团火焰和废铁……做为指挥官的那种舒畅和自豪感是外人无法体会的。
“进攻,小伙子们!”埃伯莱兴奋得涨红了脸,他挥着手在步话机里大叫:“用你们炮弹和履带狠狠的教训这些不自量力的意大利人,胜利属于我们的!”
埃伯莱少将在法国受的窝囊气以及在本国受到的质疑和白眼在这一刻终于得到渲泄的出口了。
埃伯莱少将的这种表现其实很正常,第一装甲师在法国的失败使埃伯莱少将对战场感到恐惧和自卑,这也是他一直都不敢接受这个任务的原因之一。
而自卑的心理在形势发生逆转时往往又会转化为另一个极端……自傲。
埃伯莱少将此时的表现就是自傲的一面。
从这方面来说,埃伯莱少将并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因为他不具有“胜不骄败不妥”的定力。
于是这也就注定接下来第一装甲师的失败……
“开火!”随着一声令下,早就埋伏在两翼做好准备的德军就打出了一发发炮弹。
德军没有多少坦克,所以这时开火的大多是反坦克炮,它们大部份炮身藏在掩体里,仅仅只露出一根炮管,再加上此时天色刚亮光线还不是很足,所以一路追赶的英军竟然没有发现那一个个对着他们的黑呼呼的炮管。
“怎么回事!”埃伯莱少将看着自己的坦克一辆辆被摧毁不由惊问:“是什么击毁了我们的坦克?”
“将军!”参谋似乎看到了问题所在:“我们中了敌人的埋伏,炮弹是从两翼打来的!”
埃伯莱少将将望远镜转向侧翼,果然就见那片看起来像一片黄沙的地区正密集的向英军坦克群发射炮弹,而英军“格兰特将军”式坦克却因为视野和射界的问题,甚至都没发现击毁它们的炮弹是从哪里打来的。
“撤退!”埃伯莱少将赶忙下令:“马上让他们撤回来!”
但现在撤回来显然已经来不及了。
几十辆德军坦克突然从沙地里钻了出来,掩护着一队队德军朝英军坦克群的两翼及后路穿插。
与此同时,德军的战机也适时加入了战团与英军的战机厮杀在了一起……
埃伯莱少将的脸色不由“唰”的一下变白了,这一刻他意识到第一装甲师将会再次遭遇失败,而且很可能还会是最惨重的一次失败。
其实这不能怪埃伯莱少将,也不能说是第一装甲师战斗力不强……虽然这是事实,正因为如此,第一装甲师在战后很快就被转为“非战斗部队”继而被解散。
但是……在蒙哥马利拿到那份地图并相信地图上的信息是真实的那一刻,这个失败就是注定的,无论哪支英军部队进来都一样。
因为英军面对的不是一个装甲师,而是三个装甲师:一左一右两个德军装甲师另加一个意大利装甲师。
虽然,这其中意大利装甲师没有多少战斗力,两个德军装甲师也没有多少辆坦克,但在大量反坦克炮的埋伏下……而且还将侧面薄弱部位暴露在反坦克炮群之下,其结果是什么就可想而知了。
这其中甚至还有几门88高射炮……这玩意用于进攻会有体积太大容易被战机轰炸的问题,但隐蔽在掩体内再加上有空中掩护,在防御战中还是能发挥出它的作用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八章 屠杀
“轰”的一声,一辆“格兰特将军”式坦克被击毁。
这是明显是德军反坦克炮干的……pak38为了尽可能的提高穿深更多的是使用纯穿甲弹,它虽然无法有效的杀伤坦克乘员打起来也不像高爆弹或是高爆穿甲弹那么过瘾,但却可以保证穿透并对坦克造成伤害。
战场不是演戏,敌我双方的目的都是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削弱对方的战斗力而不是为了视觉效果。
而且事实上这也没什么区别,因为坦克被击毁后,坦克乘员就只能从坦克中钻出来求生,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轰”的一声,又是一辆“格兰特将军”式坦克被击毁。
这辆英军坦克反应速度很快,它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来自侧翼的威胁,于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转向。
这显然是正确的,“格兰特将军”式正面装甲有51厚,而且还带着倾角,它勉强可以抵挡一公里左右反坦克炮的穿甲弹。
但这并没有给它带来好运,因为这时88高炮出手了。
88高炮可以在一公里外击穿“玛蒂尔达”的正面装甲,打“格兰特将军”式坦克的51装甲当然就不是问题。
或许是因为炮弹没有击中关键部位,那辆“格兰特将军”式坦克表面看起来没什么损伤,仅仅只是冒着些黑烟……也不知道是炮弹的烟还是坦克部件的烟。
因为黑烟的遮挡秦川甚至都看不到坦克装甲上的弹洞,但他却知道坦克里头的乘员已经全完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没有人从里头爬出来,另一方面则是88高炮拥有每秒820米高初速,高初速就意味着弹丸的动能大,动能大也就意味着命中目标后转移到目标上的能量也大……这也是二战后坦克炮基本全部由线膛炮改为滑膛炮的原因之一。
这就像高速运行的车突然撞到墙上,坦克里的乘员大多都是被震死或震昏,但这其实没有多大的区别,因为德军士兵上去后都会往里头塞几枚手榴弹,即便那只是坦克残骸。
“轰!”又是一辆英军坦克遭了殃。
这辆坦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它是被一枚高爆穿甲弹击中了侧面……88高炮因为有很高的穿深常常也会使用这种穿透力稍弱的穿甲弹。
这种穿甲弹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了,一声轰响过后坦克内的弹药发生殉爆炸成了一团火球……这爆炸是那么的猛烈,以至于整辆坦克都被炸得飞起了几米高然后重重的摔回地面翻倒在一边。
“跟在坦克后!”秦川朝士兵们大叫:“利用坦克做掩护!”
不久前这还是库恩的工作,现在是秦川的职责了。
1...6162636465...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