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史瑞夫将军又把目光投向了秦川。
秦川不得不承认,他小看埃及游击队了,眼前这个史瑞夫将军的远见和智慧可以说超乎自己想像,他与那些只需要开仓放粮就能骗得了的埃及人完全是两回事。
“你的确有理由怀疑,将军!”想了想,秦川就回答道:“但你现在又在做什么呢?你希望能从我们这尽可能多的得到些好处,比如说武器、弹药以及补给?”
“你说的没错!”史瑞夫将军很坦然的承认了。
“但你有没有想过!”秦川说:“你们得到了这些难道就可以从英国人手里把埃及拯救出来?不,你们太弱小了,根本无法与英国人对抗!”
“你说的对!”史瑞夫将军回答:“但我们终有一天会强大的!”
“强大到将英国人赶出埃及吗?”秦川笑道:“将军,你眼前就有一个机会!”
“帮助你们打败英国人?”史瑞夫将军回答:“我刚才说了……”
“不!”秦川说:“虽然我的确想让你们帮助我们,但不是帮助我们打败英国人!”
“这有区别吗?”史瑞夫将军疑惑的问。
“当然有区别!”秦川回答:“这么说吧,两只老虎一强一弱,它们在抢夺食物,眼看弱小的那只老虎就要被打败了,而你又希望从它们手里夺得食物,你会选择怎么做?”
闻言史瑞夫将军不由一愣,接着就微微点了点头。
“你说的对,少尉!”史瑞夫将军说:“我必须全力帮助那只弱小的老虎,这样我将来面对的才有可能是只奄奄一息的弱老虎!”
“当然!”秦川两手一摊,说道:“我想你看出来了,我们就是那只弱老虎!”
秦川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因为德军实力较弱而感到自豪。
想了想,史瑞夫将军就点头说道:“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我们需要的是全面的毫无怀疑的合作!”秦川说:“否则我们挡不住英国人将来发起的进攻,这对你们也没好处!”
“当然!”史瑞夫将军点了点头。
“如果有一天!”秦川说:“我们在这场战争占了上风,将军可以号召你的军队去帮助英国人!”
史瑞夫将军没说话,不知道他是承认这一点还是对德军在这场战争中占上风不抱希望。
于是游击队就由原来的持有戒心转变为与德军全面合作。
“那么……”斯莱因上校赞赏的看了秦川一眼,然后问着史瑞夫将军:“现在,你们是不是应该让我们的教官开始训练了!”
“不,上校!”史瑞夫将军回答。
“还有什么没解决的问题吗?”斯莱因上校已经有些不耐烦了,他不喜欢史瑞夫将军这样“利用”德军。
但实际上,就像那句话说的,“国与国之间只讲利益”,有共同利益互相间“利用”才是国家间的常态。
“没有什么问题,上校!”史瑞夫将军回答:“只是你们的训练并不适合我们!”
“比如……”斯莱因上校有些不相信。
“比如我们更多的是巷战,而且是非正规战斗!”史瑞夫将军说:“而你们教的却是战壕里的作战技巧,我们不需要这些!”
斯莱因上校这才意识到自己之前所做的都是无用功。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章 战术
史瑞夫将军说的没错,斯莱因上校的训练方式的确有问题。
德军派去深入敌后的侦察部队都是从士兵中精选出来然后经过长期严格训练的士兵,他们的训练耗时久周期长。
而史瑞夫将军所需要的,则是短期见效马上就能投入战斗的训练。
“那么我们就只能教你们射击了!”斯莱因上校说。
“或许我们还需要炸弹方面的知识!”史瑞夫将军说:“你知道的,我们需要用它来炸毁铁路、公路或是仓库,甚至还有英国人的坦克!”
“当然!”斯莱因上校回答。
斯莱因上校随手从胸前抽出钢笔,在本子上记着什么。
“需要地雷方面的培训吗?”斯莱因上校问:“你们可以把它埋在英国军队的必经之路上!”
“是个好主意!”史瑞夫将军表示赞同。
“我能提个意见吗?”秦川说。
“当然!”
“游击队的作战更应该注重保存自己!”秦川说:“所以我觉得战术应该遵循一些原则,比如充分利用对地形的熟悉分散游击,有条件的话再集中在一起对敌人小股部队发起偷袭,分散与集中灵活转换,任何时候都给自己留一条后路!”
闻言史瑞夫将军的眼睛不由亮了起来。
“这才是有用的,少尉!”史瑞夫将军说:“还有其它建议吗?”
“充分利用百姓!”秦川说:“比如隐藏、伪装、侦察、骚扰、转移敌人视线等,这是游击队的优势!”
“当然!”史瑞夫将军说:“说得很对,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接着秦川就一股脑的将自己所知道的游击战术倒了出来,比如“敌情不明,不与作战”,再比如“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等等。
这些都是中国军人在游击战中用生命与鲜血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其中每一条展开都是一种很好的战术也都有它的故事,比如“敌驻我扰,敌疲我打”……这就是冷兵器时代蒙古骑兵用来以少胜多的战术。
斯莱因上校和史瑞夫将军两人哪有听过这些,身为军人的他们又知道这些战术的内在涵义,不由惊得目瞪口呆。
这其中尤其是史瑞夫将军,他如获至宝般的让助手将这些都记下,有些不明白的地方还问这问那的,秦川当然很愿意解释清楚,甚至秦川还能举出些战例来说明。
“我发现隆美尔将军从一开始就错了!”斯莱因上校感叹道:“他应该让你来负责训练游击队而不是我!”
想了想,斯莱因上校又说道:“不过狙击部队的训练也同样需要你。你让我自卑了,少尉,我发觉自己简直是个废物!”
“不,上校!”秦川说:“我只是恰巧参加过几次巷战所以有些体会而已,我甚至不知道这些对不对,这需要史瑞夫将军在战场上验证!”
秦川只能这么说,否则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自己会知道这么多。
接着秦川又与史瑞夫将军讨论了具体的进攻。
这时秦川就用到了现代巷战的战术……先绘制出进攻目标的草图,比如楼层、高度、敌军人数、换防规律、进出口等等,然后在根据这些情报在周围制高点布署好狙击手,由狙击手掩护突击队朝目标发起进攻。
不论成功失败都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撤退,然后迅速埋藏好武器换好衣服隐藏到百姓中。
史瑞夫将军听着不由目瞪口呆,这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的,而且可以想像,用这种战术作战往往会在短时间内给敌人造成惨重的伤亡而己方无论成败都可以迅速逃走。
“我需要这样的打法!”史瑞夫将军说:“你们能对我们进行这种战术的训练吗?”
“当然!”秦川回答:“这战术需要几个枪法好的狙击手,另外要求突击队员的军事素质过硬!”
“没有问题!”史瑞夫将军回答:“我会把游击队中最优秀的士兵挑出来组成一支队伍!”
秦川相信史瑞夫将军能做到,因为这毕竟是埃及,而且游击队中也有许多是非洲军士兵“改邪归正”加入游击队的,想要组织一支这样的部队并不困难。
遗憾的就是没有微型步话机,否则狙击手与突击队能够随时通话协同,这战术对付毫无防备的英军几乎可以说是一打一个准。
果然,不久后英军一个仓库就被端掉了。
这就是被德甘冈称作“专业”的那场战斗,整场战斗只用了十五分钟,三十名驻守仓库的英军在五分钟内全部被歼,英军赶来的援军很不幸的遭遇了堵车……一辆破旧的汽车横在街道中央抛锚了,当英军打算用装甲车把它推开时,那辆汽车却“轰”的一声爆炸开。
结果……当英军赶到仓库时,物资已经被百姓哄抢得差不多了。
战果一个接着一个的从前线传来,前线的“冷枪冷炮”运动再加上史瑞夫将军领导的游击战将英军折腾得焦头烂额。
而德、意军这边却在按部就班的进行,尤其斯特莱克将军又报告农作物的长势很好,再过半个月左右就可以大量收获并解决补给问题了……德军种植的是土豆,欧洲人最常种的就是这玩意了,烤土豆、土豆丝、土豆泥,变着花样做。
而这玩意又很容易成活,尤其还耐旱……这一点在北非很重要。
为了能够尽快收成,从意大利运来的土豆种子是早熟型的,从种下到收成只需要65天。
这样换算一下,一年大慨可以收成五批,所以用不了多久还真不用担心饿肚子的问题了,只不过往后的伙食只怕就得天天都是土豆。
然而事情总是有其两面性。
德军这边发展得有声有色,英军那边就有点沉不住气了。
“这样下去我们会士气全无的!”蒙哥马利说。
“将军的意思是……”
“我认为我们应该计划一次进攻!”蒙哥马利说:“这样至少可以打乱德国人的节奏,我是说……赶在他们收成前!”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一十九章 攻防
英军当然知道德国人已经在种植作物,他们很容易就能侦察到这一点……不要说散布在百姓中的间谍,就算是侦察机从空中往下望都可以看到马特鲁、阿拉曼、以及亚历山大城外绿油油的一片。
当然这只是一方面,另一部份的原因是蒙哥马利有些承受不住内部的压力……这压力有一部份甚至来自埃及非洲军。
埃及非洲军一直是从属于英军的殖民军,他们中有许多官兵是见风使舵或是混口饭吃的人,而此时德、英两军对峙而且看起来德军似乎还占了上风……德军一路从的黎波里打到了亚历山大,此时还用狙击战术及游击战术打得英军狼狈不堪,再加上在游击队的宣传下百姓纷纷倒向德军……这是游击队工作很重要的一项,也就是秦川所说的充分利用群众的力量。
这个工作甚至都不难做,因为英国殖民统治埃及数十年,控制、操纵甚至镇压独立运动人士等,早已引起埃及百姓的强烈不满,此时德军的出现似乎就是个推翻英军统治的好时机。
再加上德军在埃及的种种“善行”,使游击队的宣传很快就在埃及百姓中散布,许多人都相信德军是像埃及一样受英国压迫为了反抗才发起这场战争的,于是百姓纷纷声援德军,甚至还有许多英控区的百姓逃往德控区希望与德军一起争取埃及的独立。
在这种形势下,许多埃及人包括非洲军官兵在内都在心里打着小算盘……如果英国人被赶出去了怎么办?现在是不是该投靠德军为将来做些打算了!
所以,蒙哥马利需要用一场胜利来告诉这些蠢蠢欲动的埃及人:英国军队始终是非洲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英军将取得最终的胜利,只有站在英军一边才有前途。
德军这边很快就得到了消息……因为有游击队的帮助,德军多了许多情报来源,他们甚至连英军有多少坦克都知道,这对于游击队来说只需要让几个百姓盯着塞得港卸货。
于是秦川就被召到隆美尔的指挥部开会。
“虽然我们这段时间取得很好的成绩!”说到这隆美尔瞄了秦川一眼,然后继续说道:“事实上,这些成绩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我相信我们已经做了我们所有能做的了!”
顿了下隆美尔就来了个转折:“但是,我们的补给线并不乐观,就在我们尽最大的努力试图改变这一切的时候,意大利人却因为懦弱和懈怠不敢直面英国人的空中优势,这使我们在最近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仅仅只收到二十辆坦克和少量的装备,而同样的时间段,英国人又增加了两百多辆坦克,我们估计……现在英国人手里至少有两百五十辆‘格兰特将军’式坦克和一百五十辆‘斯图亚特’坦克,如果再加上‘玛蒂尔达’、‘瓦伦丁’的话,他们很可能有五百辆坦克!”
这个数字是相当惊人的。
这些坦克如果在之前或许还不算什么,因为德军基本上可以一打二,也就是两百多辆坦克就能27.7吨重的“格兰特将军”式坦克了。
而且奥尔布里奇上校之前有过凭着二十四辆“三号”打败成倍的“格兰特将军”式,于是难免会有些轻敌。
“先生们!”隆美尔说:“我对你们的无畏感到欣慰,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
隆美尔将目光转向斯莱因上校,接着说道:“地雷、路障等的确是个大麻烦,但英国人与我们不一样,他们有充足的弹药,可以用炮弹、手榴弹扫雷,或者……他们也可以模仿我们生产一批扫雷坦克出来!”
隆美尔说的的确是,扫雷坦克并不是什么高科技的东西,它需要的只是简单的改装。
接着隆美尔又望向奥尔布里奇上校,说:“或许我们坦克的性能比英国人好,同时我们的坦克乘员也更有素质和战斗经验。但问题是……这一仗我们是防守,完全防守。防守的代价就是我们不知道英国人会进攻哪一点,于是任何一点都有可能遭到进攻也就是每一点都要防,这使我们不得不将有限的坦克及反坦克装备分散到六十六公里长的防线上,这会使我们不堪一击!”
奥尔布里奇上校无言以对。
这是进攻和防御的区别,进攻一方总是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寻找敌人的弱点,而防御一方很多时候只能被动的等待。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章 铁拳
这并不是德军的第一次防守,事实上之前的几场大战大多是德军先防守然后再反攻取得优势。
由此也可知隆美尔并不是一个只会进攻不懂防守的人,事实上他在防守上也很有一套,比如之前用两个装甲师机动防御……利用坦克的高速机动性守在防线后做好进攻准备,这样就能将一场防守战打成对自己有利的进攻战,英军装甲师就是在这样的战略下一次又一次被击溃。
但这一招现在却玩不转了,因为德军手里的坦克实在太少了,而且大多都是从英军手里缴获的机动性极差的“玛蒂尔达”和“瓦伦丁”。
除此之外还有26辆“十字军”坦克,它的速度或许能够达到德军机动防御的要求,但这款坦克同样也是故障频频,甚至还没开始作战就已经有三辆出现故障,德军当然不能将希望寄托在它们身上。
“我们需要一款单兵反坦克武器!”秦川说。
秦川想起了之前关于“铁拳”的想法。
“你指的是什么,少尉?”隆美尔问。
“就像我们在亚历山大看到的‘英格兰弓弩!”秦川回答:“它在亚历山大给我们造成相当大的损失!”
“是的!”奥尔布里奇上校说:“如果不是因为少尉的宣传攻势,我们或许都无法攻克亚历山大……我们的坦克在巷战中对它无能为力!”
“但我们不是与英国人巷战!”隆美尔说:“我们都知道‘英格兰弓弩’在战壕里的表现不会比反坦克手榴弹好多少,而且我们没有那么多的‘英格兰弓弩’!”
隆美尔说的没错,“英格兰弓弩”的射程只有一百米,而且体型很大,如果用在战壕里很容易就会被发现并且遭到步枪、机枪、迫击炮的压制,这也是德军对其不屑一顾的原因。
“不,将军!”秦川说:“我说的不是使用缴获的‘英格兰弓弩’!”
“嗯哼!”隆美尔示意秦川继续说下去。
“我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着手生产一款新装备!”秦川说:“这款装备类似‘英格兰弓弩’,但我们可以取长补短,比如它的战斗部就很优秀!”
“现在才考虑生产一款装备是否已经太迟了,少尉?”奥尔布里奇上校说:“英国人很有可能在十几天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进攻,我们无法在这时间内把它生产出来!”
“是的!”这也是秦川感到懊恼的地方,他早就该提出这个想法了:“但是我们应该早做准备不是吗?否则我们就会永远都在后悔!”
“你说的这款装备……”隆美尔问:“它会是什么样的?”
隆美尔之所以会对秦川这个想法感兴趣,是因为他考虑到一点:在补给很难从意大利运送过来的情况下,这种小型装备或许是德军的唯一出路,因为运送一架坦克的重量和空间,就可以运数十甚至上百个这样的单兵反坦克装备。
这也是秦川所考虑的……在不远的将来,只要有一船“铁拳”能运过来只怕就足够德军挡住英军坦克的攻势了。
“将军!”秦川问隆美尔:“能借用下你的钢笔吗?”
“当然!”隆美尔把桌面上的钢笔递给了秦川。
秦川拿着笔套和笔身朝军官们扬了扬,说道:“这是‘英格兰弓弩’的战斗部,这是它的身管。我们知道‘英格兰弓弩的身管很粗大,而且发射起来很困难,那么……”
说着秦川就把笔身放到了一边:“我们为什么不放弃这个有诸多缺点的身管呢?”
“那么我们要怎么把这个战斗部发射出去?”斯莱因上校好奇的问。
“很简单!”秦川回答:“我们只需要在战斗部后头加装一根管子,里头装上火药,然后‘轰’……战斗部就被抛射出去了!”
闻言众军官不由面面相觑,他们没想到秦川所说的这款新装备会这么简单。
但越是简单的东西就越是有可能成为现实,生产周期也不会太长……历史上的“铁拳”从设计到军方获得大量的样本只有短短的四个月。
而秦川现在甚至都把设计这部份做得差不多了。
接着,秦川干脆就拿过钢笔在纸上画了一个“铁拳”的草图。
“差不多就是这样吧!”画完后秦川就将草图递给了隆美尔:“它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发射方便、操作简单、体积小不易被发现、重量轻方便携带。当然,它或许有精度不高射程不远的缺点,但重点是……它能轻易穿透75甚至更厚的装甲!”
“这正是我们需要的!”斯莱因上校瞪大了眼睛说:“步兵在对付敌人坦克时往往无能为力,因为他们必须近身投掷反坦克手榴弹甚至要抱着炸药包冲到坦克跟前去将其炸毁……如果有这款装备的话我们就不需要这么做了,这会给我们更多的机会炸毁坦克同时也有更多幸存的可能!”
隆美尔点了点头,把草图递给副官,下令道:“马上把草图发回德国的研发部,我想知道这款装备的可行性和生产周期。马上!”
“是,将军!”副官应了声,拿着草图一刻也不敢停留直奔通讯室。
用电台描绘草图及其功能和要求需要一些时间,同时德国研发部也要对其可行性进行论证,所以直到半小时后副官才风风仆仆的跑了回来。
“将军!”副官满脸惊喜:“他们说这个想法的可行性很高,但因为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所以他们无法保证能否生产出来或是需要多少时间!”
“告诉他们!”隆美尔说:“用最快的速度把它尽可能多的生产出来!”
“是,将军!”
顿了一会儿,隆美尔就对秦川说道:“真是让人印像深刻,上士,我发现你的奇思妙想并不局限于指挥,还有装备研发……就像之前你想到的扫雷坦克一样!”
“这或许跟我胆小有关!”秦川半真半假的回答:“因为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所以我迫切需要一款装备保住自己的性命!”
“哄”的一声,指挥部里的军官们都被秦川这话逗乐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二十一章 弱点
“那么……”接着隆美尔就说道:“现在,该让我们想想眼前的问题了!”
隆美尔话里的意思很明显,秦川说的新装备或许可以解决问题,但那毕竟还要等一个月甚至更久,而英军的进攻却是近在眼前。
“我们或许可以选择撤退!”斯莱因上校说:“我的意思是说,在撤退中争取时间,比如我们后方是阿拉曼防线,再往后是加扎拉防线……这样当我们撤到托布鲁克防线时,少尉所说的那种反坦克装备或许也大量生产并运过来了!”
斯莱因上校这个说法当然有道理,这其实就是用空间换时间,但秦川却知道隆美尔是不会答应的。
果然,隆美尔就摇头说道:“不,我们不能撤退,因为撤退就代表着要把亚历山大港还给英国人,这会使他们拥有更大的港口更快的获取物资,而我们在亚历山大、阿拉曼、马特鲁一带种植的作物就会落入他们手中,此消彼长下,我们的补给将陷入困境,到时就算有新式装备也无法扭转战局了!”
隆美尔说的也有道理,尤其是关于作物方面……那正是英国人的战略目标。也就是说,德军撤退或许可以争取到时间,但同时也损失了士气、补给以及埃及军民对德军的信心。
然后指挥部就陷入一片沉默之中。
打又打不过,撤又不能撤,德军似乎就只有在防线上与英军硬扛了。
过了一会儿,斯莱因上校就说道:“那么,我们需要更多的地雷!”
隆美尔点了点头,这也是他的想法。
如果不能让自己的部队快起来,那就让敌人的部队慢下来。
地雷可以使敌人有攻势陷入困境,至少不会那么快就突破防线,而德军就可以乘着这个时间调动兵力将坦克和反坦克装备集中到敌人要突破的位置。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