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当然,这些枪支弹药都没有什么价值。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四十四章 希腊营
克莱曼少校很快就派一个排接手了这个可以扼守空降点的高地,接着部队主力就一刻不停的朝伊腊克机场开拔。
空降作战讲究的就是快速,原因就不用多说了,伞兵绝大多数都是空降在敌人中间,也就是一开始作战就处在敌人的包围中,如果不乘着敌人援军还没赶到迅速对目标发起进攻的话,伞兵很可能永远也走不到目标,尽管这个目标就近在咫尺。
“干得好,少尉!”克莱曼少校在几名扛着冲锋枪的警卫的保护下走到秦川身旁,说道:“如果让那队希腊士兵占领那里并压制我们的话,或许我们永远都走不出那片农田了。真不敢想像,我们的侦察机居然忽视了那个高地……”
“这不能怪他们,长官!”秦川回答:“那个高地覆盖着植被,从空中往下看与其它地方几乎就连成一体,他们很难发现什么!”
“你说的没错!”克莱曼少校说:“但他们这个失误差点害了我们所有人甚至整个计划,这些飞在空中的愚货应该对此负责!”
说着克莱曼少校就朝空中望了望,那里正有数十架战机和轰炸机飞往伊腊克机场并展开轰炸。
秦川觉得克莱曼少校说的也对……如果第一步兵营就此被消灭在农田里的话,伊腊克机场就会完全掌握在英军手里,这样一来,英军战机、轰炸机、运输机就可以在克里特岛自由起降,于是德、意军的整个针对克里特岛的计划就将就此破产。
所以,战争是没有理由和借口的,同时也没有“情有可原”这说法,因为任何一个小错都有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但秦川和克莱曼少校没想到的是,德、意军在情报上的错误不仅仅只有这个,他们对伊腊克机场防御的判断也错了……
所有人包括秦川都以为希腊部队的防御是最弱的。
会这么想很正常,因为此时的希腊已经投降,希腊士兵似乎没有继续作战的理由,其次就是希腊士兵装备差,正如之前所说的,他们使用的甚至是英军从意大利士兵手里缴获的步枪。隆美尔甚至还十分谨慎的从意军那得到了这款步枪以及其它希腊士兵有可能装备的意大利武器的性能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是德军伞兵营能轻易的击败希腊营。
再次,就是希腊士兵训练不足……克里特岛上的希腊士兵大多都是英军临时组建起来的民兵,其中相当一部份是从希腊主岛逃来的难民。
于是……
隆美尔想也不想就把第一步兵营的主攻方向定在了希腊营的驻地也就是伊腊克机场东面。
但是在德军与希腊营接上火的时候才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希腊营的火力很猛,组织起的防御也十分有序,他们在围墙后架起一门门迫击炮不断的朝德军打来炮弹,步枪、机枪则透过围墙上的墙洞朝外射击。
当然,更重要的还是这些希腊士兵打得很勇敢。
德军的进攻是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展开的……由于英军的战机大多在马耳他岛,所以德军暂时取得了空中优势。
隆美尔原本的设想是,第一步兵营在空中力量的掩护下迅速撕开希腊步兵营的防御突入机场,然后就可以借着机场的建筑物实施防御并控制机场。
这想法原本没什么问题,因为伞兵必须要找到一个对自己有利的防御阵地,否则没有重武器、没有坦克、没有防御工事……敌人上来一包围就只有被歼灭的份。
问题是原本被认为不值一提的希腊营却像是块钢板,德军战机、轰炸机对着希腊营及围墙一阵狂轰滥炸同时德军发起猛烈的冲锋却几次都被打了回来……希腊士兵总能在残亘断壁中爬出来架起步枪组织防御。
“他们可不像是没打过仗的民兵!”克莱曼少校气愤得大叫:“我们的情报又一次出错了!”
克莱曼少校说的没错,这些希腊士兵其实是参加过希腊战役的老兵,他们曾经在希腊击败过意大利军甚至还与德军交过手,直到希腊投降后他们才逃往克里特岛并武装起来希望有朝一日能打回去解放希腊。
对于这样一支部队,而且他们还占据着有利地形,没有坦克且缺乏重武器的德军当然很难突破他们的防线。
事实上……机场防御最弱的恰恰是英军,英军第14步兵师是做为一支后备力量驻扎在克里特岛,如果德军进攻的是其它任意一个方向,这些方向的英军虽然装备比希腊军好甚至还有坦克和装甲车,但在德军战机、轰炸机的狂轰滥炸下只怕早就崩溃了。
而就是这么一耽搁,其它方向的英军就包抄了上来。
“少校!”侦察兵在炮火中报告:“英国人从南、北两面上来了,大慨各有两个连,装备有坦克和装甲车!”
“挡住他们!”克莱曼少校咬牙下令。
形势显然在朝不利于德军的一方发展,尤其是此时德军的战机和轰炸机正处于青黄不接的时候……正如之前所说的,德军战机和轰炸机航程较短,飞抵300公里外的克里特岛后就只有几分钟的滞空时间,所以很难为德军提供持续的火力支援。
另一边的负责伊腊克防务的英军上校史密斯对这场仗就十拿九稳了。
“德国人是在做什么?”史密斯上校放下望远镜后就有些不解的说:“他们凭着这点兵力就想突破我们的防线?”
这让史密斯上校都有种被污辱的感觉……德国人也太不把英军第14步兵师放在眼里了,只一个营的步兵就敢挑战三个营防守的机场,而且英军手里还有十余辆坦克。
“我会给他们好看的!”史密斯上校自言自语的说着,然后就下令道:“命令炮兵,瞄准他们的反坦克炮……把他们的反坦克炮炸掉,他们就是我们坦克履带下的碎肉了,明白吗?”
“是,上校!”参谋马上就把史密斯上校的命令传达了下去。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四十五章 反坦克小组
一般情况下,史密斯上校说的的确没错……因为能对付坦克的就只有那么几种装备,飞机、坦克、反坦克炮。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反坦克手榴弹、炸药包之类的。
但是想要有反坦克手榴弹和炸药包炸毁坦克则必然要在英军的火力下付出极大的伤亡,而这些又恰恰是德军所没有的。
于是史密斯上校就认为这场战斗十拿九稳了,德军很快就会在英军坦克的炮口下举起双手。
一排炮弹呼啸而至,德军伞兵仅有的几门反坦克立时就被炸上了天分解成零件状态。
伞兵装备反坦克炮其实是种鸡肋……
不装备又不行,它是一种远程打击敌人坦克的武器。
装备吧,它又存在重量大很难移动严重影响伞兵后勤等问题。
甚至德军还必须在pak36与pak38之间进行取舍。
如果从火力及穿深来说毫无疑问的要选择pak38,但pak38全重八百多公斤,这重量可不是几个士兵就能推着到处跑的,而伞兵又没有汽车拖曳,于是pak38就必须分解机动,到要使用时再临时组装投入战斗。
而在战场上几乎就没这个机会,就像现在这样,德军几门pak38还没来得及发挥作用就被炸上了天。
这让从两翼包抄的英军士兵士气大涨……德军反坦克炮被炸毁,几乎就意味拥有坦克的英军无敌了,于是他们信心十足的跟在坦克后一步步朝德军推进。
“铁拳!”秦川大声下令。
维尔纳应了声,就带着几名德军冲了上去。
这是德军根据之前训练的经验组建的反坦克小组……每个反坦克小组由三人组成,组长一人手持一具“铁拳”负责打坦克,组员两人,每人背着一具“铁拳”以备组长使用,同时手持冲锋枪并携带五枚手榴弹为组长提供掩护。
当然,反坦克小组是不会直朝坦克冲上去的,那样几乎就与找死没有区别……想要靠近坦克其实有更安全的方法,在弹坑里藏好等坦克开上来。
这时就要注意对反坦克小组的火力掩护,因为英军很可能已经发现反坦克小组躲藏在弹坑里并对他们实施压制。
不过这对德军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协同一样都是德军的长处。
50迫击炮就一发接着一发的射出炮弹打得躲在坦克后的英军苦不堪言,秦川手里的狙击步枪也射出一发发子弹使英军不敢探出头来射击。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份是英军认为没必要跟德军争一时之长……只要这样跟着坦克一直前进,德军防线的崩溃只是迟早的事。
但事情却不像英军想的那么简单,因为此时的德军已经装备了一款反坦克利器……“铁拳”。
“砰”的一声,秦川将一名英军打倒在地。
这名英军是2英寸迫击炮炮手,他正试图将炮弹射进维尔纳所藏身的弹坑里,但还没等他来得及射出一发炮弹,秦川步枪射出的子弹就使他再也无法完成这个使命。
看看距离差不多了,秦川就下令道:“发信号!”
趴在秦川旁的凯勒当即吹响了咬在嘴里的哨子……这是在告诉维尔纳敌人坦克已经进入他的射程范围也就是30米内。
几乎与此同时,机枪和50迫击炮又是朝英军坦克一阵猛打……它们当然无法对“玛蒂尔达”坦克构成威胁,这些火力只是为反坦克小组提供火力掩护的。
接着,维尔纳乘着这个时候举着“铁拳”猛地站起身来,稍一瞄准就按下了发射几座。
“膨”的一声,“铁拳”精准的命中坦克的前装甲并冒出一道青烟……这道青烟相比起周围的烟尘来说简直就可以用微不足道来形容,以致于德军士兵都有些不相信这能给坦克带来多大的损伤。
但是坦克在前进一段距离后就缓缓停了下来,接着一缕黑烟从后方冒出不久又着了火……很明显,金属射流在击穿坦克装甲后点燃了里头的什么接着又引燃了坦克发动机。
德军士兵们不由发出一片欢呼,这是德军首次以“铁拳”击毁敌人坦克的战例,这证明了“铁拳”是有效的。
而英军士兵则有些莫名其妙的,他们没看清是什么击毁了坦克,甚至还有许多人以为那是“玛蒂尔达”发生故障……发动机过热而着火这种事在“玛蒂尔达”坦克上并不少见。
于是英军继续在坦克的掩护下朝德军推进,完全无视刚才的“警告”。
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玛蒂尔达”是“铁拳”很好的靶子,原因是它的前进速度很慢,就像是一只背着重重的壳缓慢爬行的蜗牛……这就给了“铁拳”更多击毁它的机会。
否则,如果是时速四十几公里的“格兰特将军”式乃至时速五十几公里的“斯图亚特”坦克……进入“铁拳”30米的射程还没来得急瞄准就已经开出射程之外了。
于是,只听一阵“轰轰”的爆炸声,“玛蒂尔达”坦克一辆接着一辆的停了下来,甚至还有一辆被金属射流从内部引爆了弹药,只听“轰”的一声巨响,整辆坦克都化为一团火球,跟在其后的英军步兵也被炸得死伤一片。
这时英军才意识到情况不妙,但他们却没有想过会发生这种情况同时也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于是希望能凭着仅存的几辆坦克快速突破……
但这个尝试很快就被“铁拳”打得粉碎。
德军伞兵装备了两百枚“铁拳”,这些“铁拳”足以阻止数十辆“玛蒂尔达”坦克的进攻,而英军坦克的总数只有十三辆,且这些坦克还分为两个部份。
“怎么回事!”史密斯上校在看到英军坦克停下时就愤怒的问道:“他们为什么不前进?”
史密斯上校还不知道那些坦克已经被炸毁了,毕竟许多被击毁的坦克从外表上看不出什么异常。
“上校!”这时通讯兵报告道:“约翰少校报告,我们的坦克全部被击毁了!”
“什么?这不可能!”史密斯上校说:“他们拿什么击毁我们的坦克?!”
然而现实就是现实,就算史密斯上校不相信,英军第一批冲上去的坦克已没有一辆幸存。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四十六章 “八点钟”高地
英军的进攻很快就被打了下去……没有了坦克的掩护他们就不知道该怎么打了。
从某方面来说这种想法是对的,因为从一战马克泌机枪在战场上大规模使用后,所有人都不知道该怎么进攻了……进攻在那时代差不多就是找死的代名词,于是才有一战时的堑壕战,于是才有坦克这东西。
何况机场附近的地形还较为平坦、空旷,德军只需要在对着英军方向架起几挺机枪就会让英军无计可施。
问题就是……英军兵力要比德军多得多,而且还对德军呈包围之势,在这时候不敢朝德军发起进攻就只有一个解释:没有足够的勇气和信心。
对此,史密斯上校给自己找了个很好的借口:“德国人拥有未知性能的新装备,另外德国人的伞兵也许可能出现在其它方向。所以,守住自己的阵地保护好机场……”
这给了德军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否则的话,第一营的任务只怕到这里就结束了。
然而事情的进展却并不顺利,德军剩下的时间也越来越少。
“我们只有不到半小时的时间了!”巴泽尔焦急的看了看表。
秦川明白巴泽尔这话的意思,德军的压力来自两方面:
一个是来自英军的战机威胁。
从塞得港到克里特岛有610公里,这个距离对于英军喷火式战机来说只要一小时左右的时间。
如果英军战机赶到克里特岛并在伊腊克机场降落接着再次升空……那么英军很快就会全面夺取制空权,甚至英战机还会从空中压制德军第一步兵营,那时德军想要拿下机场就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另一个威胁则是来自英军的地面部队。
英军获悉机场遭到进攻后肯定会朝机场派来援军……事实也的确如此,因为根据德军从空中侦察机获得的情报,速度最快的一支援军大慨在二十分钟后就赶到,接着援军就会一支接着一支的像潮水般的涌来。那时,就算德军有三头六臂也无法抵挡英军的攻势。
“我们必须尽快突破敌人的防线!”克莱曼少校冲着巴泽尔上尉大喊:“否则整个计划都会失败!”
“可是敌人的防御很严密,少校!”巴泽尔反对道:“如果硬冲的话,就算我们突破敌人的防线甚至占领机场也无济于事!”
巴泽尔这话是对的,因为强行突破就只有一个结局,那就是第一步兵营死伤惨重,然而这也意味着第一步兵营无法守住机场,第一步兵营能发挥的作用顶多就是炸毁机场里的一些设施或是仓库里的弹药和燃油。
然后,用不了多久,机场又能恢复使用。
“或许我们可以想想别的办法!”秦川说。
“还能有什么办法?”克莱曼少校有些气恼的说道:“我们的情报出现严重的错误,而且还是两次……我们被空军那些混蛋们害惨了!”
克莱曼少校显然对空军十分反感,后来秦川才知道这是有原因的,在进攻法国的一次战斗中空军误将克莱曼少校的部队当作敌人,于是一阵狂轰滥炸使克莱曼少校的部队损失惨重,这其中还包括他的儿子。
所以,克莱曼少校会找到任何机会向空军发泄怨气,虽然他明知这不是抱怨的时候。
“少校!”秦川在炮声中指着侧翼的一座高地,说道:“说不定我们可以选择占领那个高地!”
“我们的任务是占领机场!”克莱曼少校想也不想就拒绝了。
“你说的没错!”秦川说:“可是我们占领机场的目的是为了封锁机场不是吗?如果我们占领那座高地能做到封锁机场呢?”
“你是说……”克莱曼少校看了看那座高地,接着眼里就透出一丝希望:“用迫击炮?”
“是的!”秦川回答:“那座高地距离机场大慨四公里,在我们80迫击炮的射程之内,再加上我们居高临下……”
“很好的主意!”克莱曼少校没有迟疑,他当即下令:“撤退,变更目标,拿下八点钟位置的高地!”
之后这个高地就被德军命名为“八点钟”高地。
“八点钟”高地大慨有一百多米高,驻守着一个连队的希腊军。
不过这个连的希腊军显然不是正规军,因为他们甚至有连步枪都不足,于是德军只一个冲锋就轻而易举的拿下了这个高地。
克莱曼少校爬上山顶阵地后拿出望远镜往下一望,就点头对秦川说道:“你是对的,少尉,机场的跑道就在我们鼻子底下!”
这一点勿庸置疑,一百多米高的高地俯瞰机场,当然可以将机场的一切都看得一清二楚。
此时的伊腊克机场正一片狼籍,几架被击毁的战斗机堆在跑道一旁冒着黑烟,那应该是之前德军战机干的好事,另一头就有几架战机似乎是刚装满弹药又要升空作战。
见此克莱曼少校当即下令:“迫击炮准备!”
迫击炮是80口径迫击炮,它的射程达到五公里,居高临下的轰炸下方的机场当然不会有什么困难。
“放!”随着克莱曼少校一声令下,十门调较好诸元的迫击炮“轰轰”的就朝机场打下一片炮弹。
只听一阵炮弹的呼啸声,在跑道上准备起飞的三架英军战机立时就被炸得东倒西歪,有一架战机见势不妙,马上启动想要紧急起飞逃离迫炮的轰炸范围,但这时已经太迟了……
紧接着就是第二发炮弹过去,其中一发直接命中战机的机翼,霎时就将在跑道上滑行的战机炸成了几块,接着又是“轰”的一声巨响,装满燃油的战机就化成了一团鲜艳的火球。
“上帝!”史密斯上校这时才意识到德军不是撤退,而是占领了机场南面的高地。
“我们必须把高地夺回来!”史密斯上校说:“否则机场就在他们的封锁之下了!”
这时史密斯上校就有些后悔,为什么之前一直都没有把那座高地放在眼里。
不过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没有人想到德国人会进攻克里特岛,更没人想到德国人会第一时间就针对克里特岛上的机场。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四十七章 闪电师
克莱曼少校在占领“八点钟”高地后就接连下了几道命令。
第一个命令是在高地上驻防。
因为可以想像,英军很快就会进攻高地以解除德军对机场的封锁,否则的话机场就根本无法使用,或者说勉强使用也会使英空军损失惨重。
不过这显然要比之前要好多了,毕竟在高地上居高临下的作战也算是占据了地理优势,而且高地还有许多树木植被可供隐藏,怎么说也是易守难攻。
第二个命令就是让迫炮分散开并调整好诸元对机场实施封锁。
这是第一步兵团的主要任务,封锁机场也是整个行动能成功的关键。
第三个命令就是发报向指挥部汇报情况并求援。
求援的主要方面是德军手里的迫击炮及弹药不足。
第一步兵营总共只携带24门80迫击炮,这其中有8门迫击炮在空降时失去了位置……这在空降时是常事,尤其是空投装备,随便挂到哪棵树上或是掉到哪个坑里都很难找到,有时甚至还会空投到敌人阵地里。
这使德军最终能收集到的迫击炮只有16门,战斗中又被炸毁了4门,于是只剩下12门。而且可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战斗中还会继续减少。
另一方面,就是用于封锁机场的炮弹也严重不足。
不难想像,就算第一步兵营能死死守住“八点钟”高地,但如果没有迫击炮或是足够的炮弹封锁机场,那么第一步兵营就无法发挥作用。
于是,克莱曼少校就请求指挥部紧急空投迫击炮及炮弹。
隆美尔当然知道这事的严重性,二话不说马上就派出战机护送着五架运输机载着迫击炮及炮弹飞往“八点钟”高地。
另一边蒙哥马利也得到了德军全面进攻克里特岛的消息。
一向被人以“从容不迫”来形容的蒙哥马利这一下是慌了手脚,因为战局从一开始就朝着全面崩溃的方向发展……
首先是三个师的意大利部队及德军第90装甲师正在意大利舰队的掩护下以希腊基西拉岛为分成三个部份朝克里特岛发起登陆战……
这些德、意部队原本是在意大利的西西里岛的,但他们却在两天前的黑夜里偷偷集结,然后在夜里经墨西拿海峡转移到希腊的基西拉岛。
德、意军队在基西拉岛实施全面无线电封锁,而且也不允许任何岛内外的出入,于是所有在基西拉岛上的通讯都与外界切断了,这使得英国人完全不知道这里发生了什么。
其次就是克里特岛上的三个机场已经基本瘫痪。
雷西姆农机场还未完工无法起降战机,马莱迈机场已经被德军占领,伊腊克机场则被德军封锁。
这使英军完全处在被动挨打的状态,因为这时的蒙哥马利甚至都不知道该往克里特岛派战机还是不派战机。
不派战机是不可能的,空中优势是岛屿战斗的关键,不派战机几乎就意味着把克里特岛拱手送给德、意军。
派战机又十分危险……
这危险并不是来自德军战机,事实上蒙哥马利也知道德军战机在克里特岛上空只有几分钟的滞空时间,它们几乎无法对英军战机构成威胁甚至还是英军痛打德军战机的好时机。
但问题是……英军战机飞到克里特岛上空燃油也快耗尽了,它们也必须降落加油,但机场却又都在德军的控制或封锁之下。
1...6667686970...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