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我们能夺回马莱迈机场吗?”蒙哥马利问。
“当然可以!”德甘冈回答:“只不过我们得到的可能会是一片废墟,德国人会尽一切可能破坏机场的设施甚至是炸毁跑道……就算夺回来,马莱迈机场短时间也无法使用!”
“那么就只有伊腊克机场了!”蒙哥马利说:“命令史密斯上校,不顾一切的夺回3号高地,同时命令所有增援的空军都在伊腊克机场补充燃油和弹药!”
“是,将军!”这德甘冈应了声。
这个命令很快就得到执行。
史密斯上校集中了几乎所有能打到高地的七十几门大小口径的火炮朝“八点钟”高地猛轰。
接着前来增援的英第39步兵团也加入了轰炸行列,炮弹就像雨点似的朝德军驻守的高地倾泻。
位于山上的秦川只感觉整座山都在晃动一般,到处都是飞沙走石以及被炮弹炸起高高掀起的植被。
但实际上英军这种轰炸并没有多大的效果,因为德军士兵都躲在反斜面里,而且还是在山顶阵地的边缘……旦凡有打过山地战的人都知道,这个部位是炮弹最不容易打到的地方:
首先直射炮是可以忽略了,这些弹道低伸的火炮打低了会被另一面挡着,打高了就会直接越过山顶阵地远远的射向另一面。
曲射炮比如榴弹炮、迫击炮还是有可能打到这个位置的,但山顶阵地就像一把刀的刀口,被弹面积很小,也就是说被炮弹命中的机率很小。
于是尽管英军一阵猛轰炸得欢,但能给德军造成的损伤却十分有限。
接着,英军似乎是想确认下他们炮火的作用,于是就派出三个步兵连分别从三个方向包抄上来。
结果可想而知,一阵乱枪就将英军压了下去。
英第14步兵师的作战风格很有一点抗美援朝战场上美军的风格……看起来是一大片的往上涌,但几发子弹过去倒下几个就像潮水般的退了回去,然后又是一通猛烈的炮火。
应该说这种打法也无可厚非,因为对于机场来说弹药基本是不缺的,所以他们有条件用弹药来堆。
只是这种用弹药堆的战术似乎完全不起作用,因为每每有英军战机降落到伊腊克机场时,德军阵地里就会打出一排迫击炮炮弹将其炸毁。
而就在这时,又一批运输机黑压压的飞临机场上空,然后在一阵刺耳的防空警报的啸声中投下了一个个白色的降落伞。
“是我们的人!”维尔纳叫道:“他们是意大利‘闪电师’!”
德军士兵不由松了一口气,就算他们不相信意大利人的战斗力,但有人来分担下他们的压力总算是好的。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四十八章 民兵
让德军士兵们感到意外的是,意大利“闪电师”的表现相当不错。
在伊腊克机场附近伞降的是“闪电师”的第一伞降团……此时的“闪电师”与意大利步兵师一样为两团制,也就是全师两个伞兵团外加一个伞降炮兵团。(注:1942年7月编入第三伞兵团)
第一伞降团的三个营以伊腊克机场为中心十公里范围为半径,分散伞降至周围扼守交通要道,比如桥梁、公路、铁路等。
这种做法无疑是正确的,伞兵的优点就是可以空降至任何一点,缺点就是缺乏机动能力没有重装备。
这就注定了这时代的伞兵要尽量避免过于集中与敌人打硬仗……集中起来硬碰硬的另一个意思,就是分分钟被敌人重装备压制而死伤惨重。
相反,如果化整为零分散到各个角落,这个高地一个排那个高地一个连扼守沿途公路,就会使敌人必须一个高地一个高地的清除才能前进。
另一方面,空降师还可以四处偷袭,使敌人正规军抓不住重点而疲于奔命。
于是在意大利“闪电师”空降至地面的那一刻,伊腊克机场的外部援军就被阻断或者说部份阻断了。
事实上,这一切原本应该在战斗打响的那一刻就开始实施的,也就是意大利“闪电师”的动作要与德军第一步兵营的伞降同时进行,这样英军的交通和增援在第一时间就会陷入瘫痪而伊腊克机场会遭到围攻。
无奈的是意大利卡普罗尼运输机架次不足,尤其是每架运输机只能载18名伞兵……这使本应同步的动作不得不分成两批来进行。
不过这对整个计划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德、意军到目前为止基本达到了他们的战略目标……封锁克里特岛机场使英军空中力量无法对德、意军登陆部队及后续空降部队构成有效的打击,然后援军就可以分批次的投入战场。
在一阵炮声中,又有几架英军战机试图强行在机场降落……这是英军的老套路了,每当他们希望飞机安全降落时就会用炮火对着高地猛轰。
但这起不了什么作用,原因是英军看不到躲在高地上的德军,而居高临下的德军却对机场的情况一清二楚,德军甚至只需要安排几个炮兵观察员在前头,然后将坐标报给后方的迫击炮炮手也就差不多了……实际的封锁要比这还简单,因为伊腊克机场的跑道只有五条,迫击炮只需要锁定这些跑道,英军战机就怎么也逃不出德军的手掌心。
“哟嗬!”看着再次被炸毁的三架战机,维尔纳不由欢呼起来。
“我从没想过做伞兵会这么过瘾!”维尔纳说:“我们不但有飞机做为交通工具,还可以把敌人的飞机一架架干掉!”
“过瘾?!”面包师反对道:“你说的是当我们挂在降落伞上被敌人当靶子打,还是在这里被敌人包围着用火炮一轮轮的轰?”
“两者都是!”维尔纳回答:“你不觉得这很刺激吗?”
“你这个疯子!”雅科普一边压低身子躲着炮弹掀起的沙土一边大声回答:“我们一点都不觉得刺激,我们只想保住性命!”
“嘿,兄弟们!”维尔纳乐观的说:“现在更需要保住性命的是英国佬吧!”
维尔纳说的没错,因为伊腊克机场遭到德军的炮火封锁已经使英军陷入了一个死结……战机因为没有机场可降落而不敢增援克里特岛,这使英军彻底失去了制空权,于是德、意空降兵及物资乃至登陆部队就可以一批接着一批源源不断的登陆克里特岛,时间一久,克里特岛上的兵力对比就将出现反转……德、意军用于攻打克里特岛的部队共有五个师另加一个步兵团,总兵力达六万余人,这不是英、希联军的四万兵力可以比的。
所以,蒙哥马利几乎是隔几分钟就发一个命令史密斯上校进攻3号高地。
但史密斯却又无可奈何。
“我们无法全力进攻3号高地,将军!”史密斯上校回答:“意大利人大批空降在机场周围,我们不清楚他们有多少兵力……但他们正朝我们发起攻击,一旦我们把兵力调往3号高地,他们就会突破我们的防御占领机场!”
史密斯上校说的倒不完全是假话,因为空降下来的意大利“闪电师”的确朝机场发起了进攻,而且是除了第一步兵团的南面外的其它三个方向发起进攻。
只不过那只是一个连的佯攻,为的就是分担德第一步兵团的压力。
但蒙哥马利可不管这些,他冲着话筒大吼:“我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一定要把3号高地拿下,否则一切都完了,明白吗?”
“是,将军!”史密斯上校回答。
但话虽是这么说,放下电话后史密斯上校就为难了。
史密斯上校知道蒙哥马利说的是对的,3号高地是关键,不拿下它克里特岛很快就会沦陷。
问题是史密斯上校已经被那群德军打得失去了信心……之前在占据那么大的优势的情况下尚且被德军轻松击退,现在德军还在高地上占据了优势,尤其是他们手里还有对付坦克的利器,所以史密斯真不知道这场仗该怎么打,他脑海里想的,就是无论多少英军冲上就只是消耗德军弹药而已。
如果消耗德军弹药有用的话,史密斯上校或许还真会不顾一切的让士兵上,然而德军运输机不久前又给3号高地空投下了大批的弹药。
“上校!”参谋建议道:“或许我们可以让民兵去夺取3号高地!”
“民兵能有什么用?”史密斯上校不耐烦的回答道:“他们中有些人甚至连步枪没有!”
“但是他们对地形熟悉不是吗?”参谋指着地图说道:“我们可以让他们从后方的山地对3号高地发起进攻,这样我们至少对德国人的进攻不存在死角!”
史密斯想想觉得也对,而且现在他已经没有其它办法了,就权当是死马当活马医。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封锁阵地
史密斯上校和参谋所说的民兵严格来说并不是民兵,他们是“希腊民族解放阵线”的武装部队“民族人民解放军”。
它的存在就是因为希腊政府已经投降了,而大多数的希腊百姓却不愿意投降,他们希望能将德国人从自己的国土上赶出去,于是自发的组织起这样一个阵线并建立了一支武装部队。
当然,因为这支部队新成立不久缺乏训练而且装备十分落后,所以英国人乃至希腊政府军都将他们称为民兵。
领导克里特岛的民兵指挥官叫丹尼斯,他曾经是个政府军的一名上校,希腊政府投降后他擅自脱离了政府军逃到克里特岛这个幸存之地,希望能在这里组织起这里的百姓继续发展反抗德、意侵略的势力。
但没想到,仅仅只是几个月的时间……德、意军又把战争燃烧到了克里特岛上。
丹尼斯在伊腊镇里心急如焚,但却不敢贸然行动,因为他知道自己的部队缺乏训练且装备不足,轻易出击只会是以卵击石。
这时史密斯上校那就通过希腊军给丹尼斯上校传来了消息。
“上校!”参谋递上了一封电报,说道:“英国人需要我们的帮助,目标在3号高地,史密斯上校希望我们能配合他们夹击德国人!”
丹尼斯接过电报看了看,接着就对着地图皱起了眉头。
“上校?”参谋不由疑惑的问:“这正是我们等待已久的机会……”
“西瑞尔!”丹尼斯上校打断了参谋的话:“知道困难在哪里吗?”
“我们装备差!”西瑞尔想也不想就回答道。
“这只是其中之一!”丹尼斯上校回答:“英国人让我们夹击3号高地……你觉得英国人会怎么做呢?”
西瑞尔满脸为难,他虽然也是老兵,但对英国军队却是一无所知。
“他们会用大炮对3号高地实施猛烈的轰炸!”丹尼斯上校说:“但这些炮弹对我们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因为如果我们从3号阵地的另一面发起进攻的话……这些炮弹大多数都会落到我们头上,明白吗?”
西瑞尔闻言不由恍然大悟。
丹尼斯上校说的对,民兵跟英军之前存在很大的协同问题,尤其是两者还在一个高地的两面同时进攻,这很容易就会造成大面积的误伤。
“除非……”丹尼斯上校想了想,就对参谋说道:“给英国人回话,我们必须等到天黑才能发起进攻,另外要求他们不能使用炮兵!”
“是!”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民兵装备差、素质差,白天发起进攻基本与找死没什么区别,另一方面他们对地形熟悉,在黑夜打夜战对他们更有利。再加上此时距离天黑也只有一个多小时了,于是史密斯上校没有多想,很快就应了下来。
太阳从山的另一头缓缓落下,在海鸥的叫声中,最后一道晚霞也渐渐褪去,天色最终由灰白转为一片漆黑。
天黑就意味着英国人的战机基本无法在机场降落,同时英军又不擅长夜战,这就使敌我双方都暂时失去了作战的理由和基础,于是战场渐渐安静了下来。
秦川像一个泄了气的气球一样瘫软在了工事里。
其它的德军士兵也差不多,个个东倒西歪,就连一向乐观好动的维尔纳也靠在战壕上一动不动。
这场战斗说实话规模并不大,在这局部地区其实就是德军一个营驻守高地对阵英军一个团的进攻……类似这种规模的战斗随便在沙漠战场就能找出几个更大的来。
但这种被敌人包围且几乎不间断的战斗却还是有史以来的头一回,这使所有德军士兵都因为体力严重透支而大呼吃不消。
“他们应该派人来把我们换下去!”维尔纳抱怨道:“再这么打一天我们会累死的!”
“哦!”面包师不由笑道:“我们的‘乐观上士’终于不认为这是‘刺激’了!”
“不可能换下去的!”雅科普用战壕做掩护点起了一根烟,狠狠的抽了一口后说道:“忘了我们是从哪里来的吗?我们是从飞机上跳下来的……除非我们能跳回去,否则我们就只有坚持到赢得这场战场的那一刻!”
“或者!”阿尔佛雷多说:“死在这里也是一个好办法!”
德军士兵们不由神经质的笑了起来……这笑声像是一种自嘲,又像对死亡的蔑视。
秦川从腰间拿过水壶刚来得及喝上一小口,就听到巴泽尔冲着他下令:“少尉,带上你的人去封锁阵地!”
“是,上尉!”秦川在应这句话的同时脸上的肌肉狠狠的抽了几下,他实在不想再动一下了。
但任务就是任务,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于是秦川等人就晃悠悠的从战壕里站了起来。
封锁阵地,就是担心敌人在夜里会乘黑摸上阵地。
这对驻防的一方绝对是致命的,尤其是敌人摸到三十米的距离到了能够投掷手榴弹的范围……可想而知,那样他们只需要投上一排手榴弹然后发起一个冲锋,就能轻松的将白天无法攻陷的阵地拿下了。
为了制止这种情况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在阵地前五十米左右埋上地雷,这也就是“封锁阵地”。
当然,“封锁阵地”不仅仅是埋雷那么简单,因为有些地方是自己人的活动范围,紧急情况自己人还要能够撤离,所以埋雷的同时必须记下每一颗地雷的位置并且留下通道以便进出。
秦川带着部下领了地雷就出发了。
德军士兵个个都训练有素,所以这些事对他们来说只是小事一件,半个多小时后,他们就在阵地前埋下了一大片雷。
这时秦川突然听到前方传来一声轻响,条件反射下他赶忙取下步枪一拉枪栓将子弹上膛,其它德军士兵也纷纷做好战斗准备。
正当一场战斗一触即发时,对面却传来几声“吚吚哇哇”的轻喊。
阿尔佛雷多赶忙阻止道:“别开枪,他们是意大利人!”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五十章
“他们是第一伞兵团第二伞兵营的!”阿尔佛雷多说:“贝尼托上校命令他们来增援我们!”
番号名称都对,第一伞兵团团长也的确是贝尼托上校,看起来似乎没什么可疑的,有些德军士兵已经小声欢呼起来。
“要让他们过来吗,少尉?”阿尔佛雷多问。
秦川迟疑了下,就问着阿尔佛雷多:“他们的意大利语地道吗?”
“是的,少尉!”阿尔佛雷多回答:“正宗的意大利语!”
不过这还是不能让秦川释疑,因为会意大利语的人可不少,就算是地道的意大利语也一样。
想了想,秦川又问了一声:“你会柏柏尔语吗?”
柏柏尔语是利比亚土著的一种语言……与许多人想像不同的是,意大利“闪电师”这支精锐部队其实是支殖民军,其构成的主要成份是利比亚土著柏柏尔人,尤其是番号靠前的几个营。只有第八伞降爆破营(独立营)才是纯由意大利人组成。
“只会几句,少尉!”阿尔佛雷多说:“不过无法正常交流!”
“没关系!”秦川说:“让我们听听你的柏柏尔语,向他们问个好!”
于是阿尔佛雷多就用生涩的柏柏尔语朝黑暗中喊话,阿尔佛雷多说的没错,他的柏柏尔语的确很糟糕,舌头就像打结了一样说一个词就要“呃”一声。
但这时对面就陷入了沉默……其实他们这时就算随便吼上几句阿尔佛雷多也听不出来,但他们并不知道这一点。
“有点不对劲!”阿尔佛雷多说:“他们不会柏柏尔语?”
话音未落黑暗中就传来一声叫喊,接着枪声就响了起来。
“拦住他们!”秦川大声命令:“他们是敌人!”
秦川猜的没错,他们就是丹尼斯指挥的民兵……丹尼斯的想法很好,他希望抓住德、意两军语言互不通的弱点伪装成意大利军。
为此,丹尼斯上校甚至还从英国人那得到了些有关意大利“闪电师”的一些信息,又煞费苦心的从村里找了几个会意大利语的百姓配合。
丹尼斯以为这样至少能让部队更靠近德军防线一些,没想到德军部队中却有个能说柏柏尔语的,这下就让他傻眼了。
眼看伪装不下去,丹尼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让部下发起强攻。
这批摸黑上来的民兵至少有上千人,霎时满山遍野的到处都是喊杀声到处都是人影。
秦川一边扣动扳机一边就在后悔出来前把机枪落在了战壕里……执行“封锁阵地”这任务需要携带大量的地雷,带机枪就显得不方便。
两名德军士兵转身就跑,他们希望能在敌人杀到面前时返回战壕。
“不,趴下!”秦川大喊。
但已经来不及了,几声枪响后这两名士兵就倒在了血泊中……秦川几乎能确定这两名士兵是死在自己人的枪下,黑暗中没人分得清哪些是敌人哪些是自己人。
“原地驻防!”秦川大声下令:“没有命令不许撤退!”
“是,长官!”德军士兵们一边开着枪一边回应。
刚才的例子已经告诉他们为什么不能撤退了,更重要的还是……这时撤退还很有可能会挡住自己人的枪口,这从某种程度来说就是帮助敌人攻下自己的防线。
所以,他们只能守在原地,直至最后一刻。
但说起来容易,真在这环境里那不是件赏心悦目的事了……喊杀声近在咫尺,刺刀的寒光就在眼前,一个个人影就有如鬼魅般的朝自己涌来,就连秦川也双脚发颤几次想逃回去。
爆炸声响起,埋在前头的地雷稍稍阻挡了下民兵冲锋的势头……那是“s”型跳雷,爆开后射出的弹珠瞬间就炸倒了一大片。
但这并不能阻止民兵的冲锋,他们叫喊着、怒吼着,前仆后继,秦川甚至还看到后方的人赤手空拳的往前冲,然后捡起前方被击毙战友手里的枪……
一发照明弹升到空中,接着密集的枪、炮声很快就响了起来。
这是德军方向打来的,他们因为顾忌前线的秦川等人一直不敢放心的射击,照明弹的光线让他们意识到秦川一行人正需要他们的火力援助。
一排排民兵在面前倒下,接着又一排排的冲了下来,尸体就像沙袋一样在秦川等人面前垒在一起,这些民兵似乎完全不知道害怕,也不知道地上有雷,只知道往前冲、往前冲……
一枚冒着青烟的手榴弹抛到秦川身边,秦川赶忙抓起它抛了回去并将头埋在地上。
“轰”的一声,手榴弹就在几米远的面前炸了开来,几个正要冲到面前的民兵立时就被炸上了天,有一个甚至就摔倒在秦川的面前,一双不甘心的眼睛死死的瞪着秦川。
一把刺刀亮在秦川面前,秦川本能的一个打滚躲开,乘刺刀扎在地上的瞬间一挥枪托朝黑影砸去……正中腿部,黑影吃痛跪了下来,他正想有所反应,秦川已抽出军刺扎进了他的脖子……
军刺或许是割断了黑影的动脉,温热的鲜血就像泉水似的喷出来洒了秦川一脸。
秦川想要拔出军刺,却发现它已被黑影死死的抓着怎么也拔不出来。
又是一个黑影飞扑过来将秦川压倒在地,黑影右手握着一把带着血的军刺狠狠扎向秦川胸口……
情急之下秦川抓着自己的步枪往胸前一挡,“嘣”的一声,军刺正好扎在了枪托上,这一刀是那么的用力以致于对方几次想把军刺拔出来都没能成功。
秦川暗道一声好险,这一刀如果得逞那自己的小命也就玩完了。
但这时却不是庆幸的时候,秦川一个翻身就将对手压在身下,然后死死的掐住它的脖子。
这时又一发照明弹升空,在照明弹的光线下秦川愕然发现自己掐着的是一个女人,金头发、蓝眼睛,脸上满是血污和泥垢。
但秦川并没有打算松手,因为战场上就只有敌人。
直到维尔纳在旁边阻止道:“少尉,敌人已经撤退了,你没必要杀了她!她是个少校,说不定能给我们提供些情报!”
秦川看了看周围,就松开了手无力的瘫软在地上。




决战第三帝国 第二百五十一章 女俘虏
秦川带着部下爬回了战壕,回到战壕的那一刻,所有人都瘫软在战壕里只有喘息的力气。
“干得好,少尉!”巴泽尔说道:“看来我让你们出去‘封锁阵地’是对的,如果让别人去的话,这会儿我们只怕都要被那些希腊人淹没了!”
秦川知道巴泽尔这话的意思,黑暗中最怕的就是近战和混战,刚才那场战斗实际上就是秦川等人在阵地前用地雷和防御硬生生的将希腊人顶上一阵,然后德军主力的机枪、迫击炮等火力才能发挥作用。
但秦川的排也损失惨重,这一仗下来就损失了八名士兵,这使秦川的一排只剩下十一人,而且他们还个个都带着伤,秦川的左臂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嵌进了一块弹片……战场受伤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紧张战斗时即使负伤了也不知道,直到这时放松下来才疼得厉害。
1...6768697071...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