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决战第三帝国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远征士兵
这天早晨,所有人都像往常一样匆匆吃过面包和烤土豆后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此时坑道的工作已经基本成型,不确定的就是要往里头装多少补给……这永远都是个未知数,因为你不知道会被敌人困在里头多久,两天、三天,或是一周、两周。
更糟糕的还是,埋藏补给的地方还很有可能会被炸塌,那样所有人就要被饿死在里头了。
因此,补给点是用最粗的木材进行加固,而且还分几个位置存放,以免一个地方被炸塌就无以为继。
就在士兵讨论着储存的是食物多些还是弹药多一些的时候,天空中就隐隐传来了飞机的“隆隆”声。
士兵们朝天空望去,但刺眼的阳光却照得大家什么也看不见。
“进坑道,隐蔽!”秦川大喊:“是敌人的飞机”
战场呆久了,秦川基本可以做到以飞机的轰鸣声分辩敌我……阿尔佛雷多曾经对此表示怀疑。
“飞机的型号那么多!”阿尔佛雷多说:“有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还有意大利的……你怎么能从声音分辩出是哪种飞机?”
“我分辩不出!”秦川回答。
“可是你总能提前知道是敌人的飞机还是自己人的飞机!”阿尔佛雷多满脸不信的问:“为什么?”
“我只需要记住德国飞机引擎的声音!”秦川说:“除此之外会飞到我们头上的就总是敌人的!”
阿尔佛雷多不由恍然大悟。
这话的确是,意大利战机可以说基本没有在北非活动……就算有也是用来侦察,侦察当然是在敌人的阵地前侦察而不会在己方阵地上转悠。
所以,要分辩敌我并不困难。
此时秦川听到就是不同的轰鸣声,而且很沉闷,就像打雷似的从很远的地方传来……于是秦川判断可能是美国人的轰炸机上场了。
秦川猜的没错,来的是美式b17和b24轰炸机编队,与英军重型轰炸机七千米的高度相比,它们可以飞到八千五百米到一万米高空,航程更是让人吃惊。
其中b17的航程较短,只有两千九百公里,所以它被布置到马耳它岛对突尼斯实施轰炸。
b24的航程较长,装载5000磅炸弹时可以飞3700公里,也就是说可以从利比亚的班加西直接飞到突尼斯前线……事实上盟军也的确把轰炸机大队设在班加西。
班加西在地图上是个突起,轰炸机从那起飞一路上都是海洋,这样就可以避免经过陆地遭到敌人防空炮的射击,然后从加贝斯插入陆地以最短的路径插入突尼斯轰炸他们想要轰炸的任何地方。
这种轰炸对于盟军来说是很廉价的,因为他们不需要在漫长的沙漠上运输炮弹……炸弹直接在班加西港卸下就运到轰炸机上,接着就丢到敌人头上。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三十六章 隆美尔
黑暗、潮湿、闷热,还带着一股浓浓的异味……那是泥土里的腐味、士兵们挖崛坑道时的汗水以及在里头抽烟混杂在一块的味道。
但此时这些都没有人在乎了,因为这与坑道外传来声声剧烈的爆炸,地面传来的一阵阵震动以及头道:“看来将军一路下来把他累坏了!”
事实的确如此这两个多月对秦川等人来说还算轻松,但隆美尔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把部队和装备尽可能多的带回来。
隆美尔做得很成功,非洲军团在他的指挥下白天隐蔽晚上行军……这是为了躲避盟军空中力量的轰炸,时不时的还在路上设几个埋伏,只以微乎其微的代价就将非洲军团的三个装甲师带到了突尼斯。
此时部队已经差不多退到了加贝斯防线,隆美尔也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
斯莱因上校和秦川两人在警卫的指引下走到一辆指挥车前,斯特莱克将军正和另一名将军在小声的说着什么。
见到斯莱因上校和秦川,斯特莱克将军就欣喜的起身说道:“哦,看看谁来了!上校,中尉……很高兴见到你们!”
“将军!”斯莱因上校和秦川双双向斯特莱克将军敬礼。
“容我介绍下!”斯特莱克将军对身边的那位将军说道:“这是我的两个部下,第一步兵团团长斯莱因上校和弗里克中尉!”
接着斯特莱克将军又向斯莱因两个介绍道:“弗伊格特少将,第90轻装师师长!”
弗伊格特少将在听到秦川名字的时候眼睛不由亮了起来:“你就是他们常说的‘传奇上士’?”
斯特莱克将军不由“哈哈”大笑起来:“中尉,士兵们也许不知道我们这些将军的名字,却一定知道你的名字!”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三十七章 汽油
十几分钟后隆美尔就醒了并把秦川等人叫了进去。
“上校,中尉!”隆美尔在见到两人时就亲切的上前握手:“很高兴见到你们,为什么不叫醒我?”
“抱歉,将军!”斯莱因上校回答:“我们不想打扰您休息!”
“算了吧!”隆美尔笑道:“等我们殉职后,有的是时间睡觉,不是吗?”
军官们不由笑了起来,同时也为隆美尔这种精神感到敬佩。说实话,没有人能像隆美尔这样像永动机一样不停的工作,而就算忙成这样,他还是会抽出时间来与前线的士兵交谈并激励他们。
下一秒,隆美尔就翻出了一张地图,一边看一边对秦川说道:“这是我刚从诺依曼上校那拿到布防图,说说你的想法,中尉!”
“什么?”秦川回答:“我没有什么想法,我甚至都没看过这张布防图!”
秦川的确没看过这张布防图,他来到突尼斯就做一件事,那就是构筑坑道工事。
“我知道!”隆美尔一边喝着咖啡提神一边回答:“诺依曼少将没有告诉你全部布署,是因为第200步兵师内部始终对你的防御计划有争议。”
这一点秦川倒不知道,诺依曼并没有告诉秦川,不过这也是第200步兵师的事,似乎也没有必要告诉秦川这个中尉。
“争议的焦点就在加夫萨!”隆美尔把地图摊在军官们的面前,指着加夫萨说道:“它是突尼斯中西部的一个交通枢纽,加贝斯防线一方面有对盟军在地理上的优势,另一个作用就是捍卫着加夫萨,而你的防御计划……我们显然要把加夫萨拱手让给盟军,是吗?”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因为坑道工事是以高地为驻守点的,而加夫萨却是一座城市,那么盟军当然可以绕过高地并占领加夫萨。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隆美尔说:“意味着我们的交通补给会被切断……你知道的,加贝斯防线中西段前线的补给,全是先运送至加夫萨,然后再分散运至各个高地!”
“我知道!”秦川回答。
“另外!”隆美尔接着说道:“中尉,你是否有考虑过……敌人占领了加夫萨后,就有可能借助‘谢尔曼’坦克强悍的火力和防御力,沿着公路和铁路一路进攻到最北端的加美,这样突尼斯就会被一分为二,比赛大港、突尼斯等都会陷入被盟军包围的境地!”
隆美尔说的没错,这其中尤其是比赛大港和突尼斯有可能会被包围,要知道比赛大港是封锁突尼斯海峡的主要港口,突尼斯则是空军基地,这两个地方要是被盟军包围乃至攻陷了,基本就意味着突尼斯海峡对盟军敞开了。
“将军!”秦川回答:“这正是我所希望的!”
“什么意思?”隆美尔疑惑的望着秦川。
“我们构筑了一条加贝斯防线!”秦川说:“而且我相信敌人也认为我们只是简单的构筑一条加贝斯防线,就像往常一样……”
“不不……”斯莱因上校打断秦川的话:“我不这么认为,200师的官兵都知道我们在构筑坑道,这也就意味着坑道对英国人来说已经不是秘密了!”
斯莱因上校说的没错,英国的情报人员到处都有,生活着许多法国人的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地当然也不例外。
“是的!”秦川回答:“但即便是我们自己都在怀疑坑道的作用!”
隆美尔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是的,因为在此之前从没用过这样的战术,而且一旦我们失败了,就意味着整个非洲军团都将全军覆没!”
秦川能理解隆美尔说的这话,突尼斯就相当于阿尔及利亚的门户,无论是海上还是陆地上的,如果突尼斯丢了,也就意味着阿尔及利亚也很难守住,到时非洲军队就只有跳海一途了。
因此,隆美尔才会很难下最后的决心……秦川不知道的是,其实最坚定的是诺依曼,诺依曼一直在以一己之力与部下反复争论,隆美尔则是在参谋以及其它将领的分析和劝说下动摇了。
“如果我们都对坑道战术抱有怀疑的态度!”秦川接着说道:“那么我相信英国人和美国人也不会把它放在心上!”
美国人是直到三年后的硫磺岛战役才初步体会到了这种战术的厉害,而实际与坑道战对决,还是在八年后的抗美援朝战役。
隆美尔点了点头对此表示赞同:“他们会认为这只是用来躲避炮弹的工事!”
“是的!”弗伊格特少将接嘴道:“不要说他们,就连我也不信,敌人占领表面阵地后,很容易就能把我们的人封锁在坑道里,这太危险了!”
“不要不相信,将军!”斯特莱克将军说:“因为这个中尉……一次又一次的让我认识到自己是错的!”
所以,斯特莱克将军其实也是不信的,只不过他相信秦川这个人……因为秦川从没有错过。
“继续你的想法,中尉!”隆美尔说:“假设英国人和美国人不把坑道工事当一回事,你会怎么做?”
“像往常一样,在加贝斯防线防守!”秦川指着地图说:“然后把敌人放进来,让他们占领加夫萨!”
“你疯了!”隆美尔说:“他们的坦克会像决堤的海水一样涌进加夫萨,只需要几天的时间就能将我们分割成两半!”
“坦克需要汽油!”秦川说。
“他们当然有汽油!”
“不,他们没有!”秦川回答:“我们的人躲藏在高地的坑道里,就像之前所说的……英国人不认为坑道能起作用,当然他们也不相信坑道能躲多少人,更不相信我们的人能在坑道里生存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然后……”
隆美尔闻言不由“哦”了一声接嘴道:“然后我们地面部队与坑道部队配合,一举占领这些高地,而高地又会封锁附近的公路,于是就切断了他们的补给线?”
“是的!”秦川说:“前提是不能让他们从我们手里抢到汽油!”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三十八章 准备
军官们闻言不由面面相觑,这个作战计划的胃口有点大,因为盟军如果占领了加夫萨,肯定会用主力装甲部队沿公路穿插以期分割包围突尼斯,而秦川却打算把他们反包围在突尼斯里。
“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一路的汽油全部撤走!”隆美尔说:“而且还要守住比赛大港和突尼斯!”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比赛大港和突尼斯分别是海军基地和空军基地,那里储备有燃油。
“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中尉!”弗伊格特少将说:“如果敌人占领了加夫萨,就会在加夫萨驻军,你们将遭到来自敌人的两面进攻!”
“同时他们也会遭到我们的几面进攻!”秦川说:“因为每一个高地都会有我们的伏兵!”
闻言隆美尔不由沉默了,这可以说是在冒险,但冒险似乎又是值得的,因为这很有可能击溃敌人的装甲师主力,而在此之前,德军甚至想击毁几辆敌人的“谢尔曼”坦克都很难做到。
想了想,隆美尔就问了声:“坑道工事是否准备好了?”
“准备好了,将军!”秦川回答。
“补给够在里面生活多久?”隆美尔问。
“一周,或许还会更久些!”秦川说:“如果实行配给制度的话!”
“嗯!”隆美尔点了点头,接着又问了声:“士兵是否做好准备?我是说……在坑道里生活一周!”
秦川有些无奈的回答道:“这或许是个问题,将军,因为没有人尝试过在里头呆上一周!”
沉默了一会儿,隆美尔就对参谋下令道:“马上让诺依曼将军到这来!”
“是,将军!”
大慨二十分钟,诺依曼少将就站在隆美尔的指挥车里。
“你的人做好准备了吗?”一见面隆美尔就问。
“当然,将军!”诺依曼想也不想就回答。
“你似乎回答得太快了!”隆美尔说:“我说的准备,指的是你的士兵能否在坑道里呆上一周!”
诺依曼少将闻言不由一愣,带着些不可思议的表情问了声:“一周?”
“是的!”隆美尔说:“一周,甚至有可能更久!”
诺依曼少将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像是下定决心似的咬了咬牙,挺身回答道:“没问题,将军!”
“很好!”隆美尔点了点头,然后又将目光转向了斯莱因上校,说道:“虽然我不想把第一步兵团放在这个位置,但是……这个计划成攻与否直接关系到非洲军团的生死存亡!”
“我明白,将军!”斯莱因上校是真的明白,秦川也是。
第一步兵团其实并不适合参与这种防御战,因为他们精锐,是装甲师的机械他步兵团,而且还是受过伞降训练可以当空降兵用的步兵团。
把这支部队安排到高地上进行常规作战甚至还躲坑道里……那无疑是种浪费。
然而,就像隆美尔说的,这个计划太重要了,尤其是在加夫萨一带的高地,就需要一支精锐部队坐镇。
“很好!”隆美尔拍了拍斯莱因上校的肩膀,说道:“现在,是该讨论下详细作战计划的时候了!”
详细计划其实很简单。
隆美尔把一个装甲师放在加夫萨左翼也就是加贝斯防线的西段,一个装甲师放在加贝斯防线的东段。
这是德军标准的防御方式……就像之前防守亚历山大防线一样,步兵在一线防御,装甲师在二线或是三线待命。一旦敌人从某处突破,装甲师就对从突破口涌入的敌人发起反攻。
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没问题,但其实却是有意把位于中部的重镇加夫萨露出来了。
剩余的一个装甲师则放在突尼斯驻防。
突尼斯拥有两个机场,一个军用一个民用。
而机场又是防御的重中之重……这与岛屿防御有些类似,同时也是由英、美空中力量强大决定的,一旦让盟军占领了机场并用运输机大批大批的将士兵、补给从机场卸下,那对德军绝对是个噩梦。
更重要的还是,突尼斯一丢,接着与它不远的比赛大港也就保不住了,这一来突尼斯海峡实际上就被盟军打通了,于是整场仗也就失去了意义。
加夫萨公路就从装甲师里抽调一个步兵团来驻防。
最后,隆美尔还将位于阿尔及尔的第36步兵师调到了阿尔及利亚与突尼斯边境做为预备队。
第36步兵师是摩托化步兵师,可以快速的增援到战场,同时他们又在阿突边境的马特雷防线之外,于是也不用担心会遭到盟军装甲师的进攻……马特雷防线建立在山脉上,不适合机械化部队作战。
此时的蒙哥马利已经把指挥部前移到了的黎波里。
这对于盟军来说无疑是场辉煌的胜利……的黎波里是利比亚的首都,意大利军队曾经就是从这里出发发动了北非战争,德国部队也是从这里出发将英国军队一路打回了埃及。
现在,英国军队却是第一次拿下这座象征着利比亚政治和军事的城市,所有士兵都在欢呼,英国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在大篇幅的报道这次胜利。
但只有蒙哥马利和艾森豪威尔知道,这其实并不是个值得称道的胜利,原因是德国人的实力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回强。
“我们原本只需要对付三个装甲师,现在又多了三个步兵师!”蒙哥马利说:“更可怕的是还有一支舰队,而且这支舰队还莫名其妙的拥有了强悍的防空能力!”
蒙哥马利说的当然是德军,他在讨论敌人实力时往往会自动忽略意大利部队。
当然,“闪电师”除外……不过严格来说“闪电师”也不是意大利人。
“我们只怕很难突袭突尼斯(城市名)了!”艾森豪威尔拿着一封电报说:“我们刚刚收到情报,他们把第90轻装师调到了突尼斯!”
(注:突尼斯共和国的首都与国家同名,之前出现混用请自行脑补)
“那么!”蒙哥马利望着地图,说道:“我们就只有突袭加夫萨了!”




决战第三帝国 第三百三十九章 法国营
回到高地后,秦川马上就召集德军士兵开了个会。
“几天后我们将会有个任务!”秦川说。
“我知道!”维尔纳回答:“英国佬追上来了!”
“我们还会像以前一样打败他们的!”阿尔佛雷多说。
“我们应该听中尉往下说!”面包师说:“如果只是这个的话,我相信中尉不会把它当成任务的!”
“是的!”秦川在脚边找了块石头坐下来,然后接着说道:“情况是这样的,我们当然要与英国人作战,但任务并非如此简单,我们还要做好在坑道里呆上一周的准备!”
“呆一周?”德军士兵闻言不由一愣。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维尔纳笑道:“我们已经有些习惯在里头睡觉了!”
构筑工事的这段时间里,为了让士兵们适应坑道里的生活,秦川命令所有人都必须在自己构筑的坑道里睡觉。
“维尔纳!”面包师说:“难道你没听出来中尉说的这一周是什么意思么?”
“还能有什么意思?”维尔纳摊了摊手:“难道还会让我们呆在里头一周不出来?这肯定不是真的!”
但是当维尔纳看到秦川严肃的表情时,才意识到这是真的。
“中尉,你是在开玩笑吗?”维尔纳问。
“不,我当然不是开玩笑!”秦川回答:“而且这就是坑道工事的作用!”
“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在里头躲上一周……”
“或许会更久!”秦川打断了维尔纳的话:“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足够的食物和水!”
“为什么?”维尔纳问:“我们可以打败那些英国人,为什么要像老鼠一样躲在这个下水道里?”
秦川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一句:“这是命令!”
秦川当然不能说为什么,士兵不需要知道太多信息,他们只需要知道这是命令然后去完成。
维尔纳当然也知道这一点,于是就不再争论了,只是两眼有些恐怖的望着坑道那黑漆漆的洞口……维尔纳个性好动,平时有事没事就会拿根木棍击打捡来的一堆石头,让他呆在坑道里一周……那简直会要了他的命。
“那么,到时英国人会站在我们头上吗?”面包师问了声。
“是的!”秦川点了点头。
这话有问跟没问没多大区别,因为任谁都知道如果需要在坑道里呆上一周的话,那么英国人肯定就占领了这座高地。
只是士兵们忍不住还是想确定一下。
沉默了好一会儿,正抽着烟的多米尼克中士就问道:“中尉,我只想知道……到时我们是不是还跟那些法国人呆在一块?”
秦川看了看还在忙着构筑坑道的法国士兵,说道:“是的,否则他们还能呆在哪呢?”
“中尉!”多米尼克中士说:“我们只是训练他们,他们的训练差不多结束了,我认为我们应该归建,否则他们会害死我们的!”
多米尼克中士说的当在是有道理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战友间的信任和协同……战士与战士之间的协同是需要绝对信任的,原因是在战场上他们往往需要将自己的生命交给对方。比如火力掩护,比如换弹匣等等,而德国兵显然不会完全信任那些法国兵,甚至他们还怀疑法国兵会不会在背后打黑枪。
另一方面,就是在坑道这样较为封闭的区域而且一呆就是一周……法国新兵随时都会因为受不了压力而叛变,更糟糕的还是法国兵比德国兵要多得多。
“不!”秦川回答:“他们必须跟我们在一起!”
“为什么?”多米尼克问。
“因为这是命令!”秦川有些不耐烦的回答道:“你们的问题太多了,士兵!我是否需要将计划的内容逐一向你们解释?做你们该做的事,明白了吗?”
“是,长官!”
“是,中尉!”
……
虽然士兵们心里不怎么情愿,但还是服从了秦川的命令。
秦川这倒真不是因为私心或是别的什么而一定要把法籍营留在这里,而是因为这的确是计划的一部分。
事实上,斯莱因上校就曾经跟秦川提过这个问题。
“或许我们该让法国人离开了!”斯莱因上校说:“他们并不适合这样的战斗,而且我们训练他们也不是让他们马上就在战场上牺牲的!”
秦川明白这话的意思,法国营是样榜部队,是为了激烈其它法国人加入德军的,如果一上阵就死得七七八八或是全军覆没,那么肯定会吓走有意愿加入德军的法国人,甚至还有人会猜测那是被德国人当作炮灰牺牲掉的。
如果按个人的想法,秦川也很愿意这么做,毕竟法国营里还有个维妮特。
但想了想,秦川就回答道:“不,上校,我认为他们对我们有用!”
1...9192939495...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