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母兔会在地上挖穴供幼兔在日间躲藏,晚上母兔会打开穴洞的入口喂养幼兔,事后会以植物或尘埃遮盖穴,它们在白天就会在隐蔽的地方睡觉。
所以伐木时,一般都一掏一个准。
等到大家都有了烤兔子,黄祖队长开始吃了起来。果然不同以往,肥而不腻啊……顿时让人食欲大振,一口气吃了一整只。
黄祖队长想了想张国安岛主的做法,便对琉球国太子说:“你可以让人以笼养之,多了。便送到八道河地区贩卖,就是我等自己的需要也是数量不少……养殖的人也可获利!”
琉球国太子一愣,想了一下,说:“甚是!完全可以像养牛养羊那样啊,百姓又可以多了一份出路……如果等他们自己意识到,那还要等太久了!”
黄祖队长也认同道:“为人上位者,若是真心为其百姓着想,处处为百姓找出路,其上位焉能不会千秋万代?
我大宋官家减免盐科,推行神种,废止公田法,诸如此行,皆是也。”
说到大宋,两个人还都激动了一下,他们是真心热爱啊。
黄祖队长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斗报告,又把自己和手下的心得体会以及所探知的关于萨摩藩的情报,还有琉球国送的一些美少女,主要还是那些俘虏加上一些商货都打包送到了八道河地区。
然后一心和琉球国太子把这里建成一个安全而坚固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水军大本营。
连小孩子都知道这里有多重要,如果建设成功了,此处可以成为控制去往高丽和日本还有大宋北方的要塞之岛!
张国安岛主接到了黄祖队长的报告后,认真思考了一下周围的地理和政治关系,日本的威胁基本被他排除在外了,这个时候他们能自保都不错了……但是他感觉还差了一点什么。
他自己一个人查看着东亚地图,突然想起来一个地方……耽罗国,也就是那面时空的济州岛……
耽罗国世代由高乙那部统治。在三国时代先后臣服于新罗,百济,并和唐朝、高句丽、百济、新罗先后建立并维持了外交关系,如此的关系在高丽时代继续发展,耽罗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高丽统一三韩后,将耽罗改称济州,并设府使与判官。
在1216年,高丽暴发了以权臣林衍为首的叛乱,其主力“三别抄”失败后,退据耽罗岛,在贵日村筑起缸坡头城,以此为据点与高丽蒙古联军作最后抗争,盘据近三年,现在他们一直在鞑靼强盗集团与高丽伪军的联合攻击之下,一直未平定了。
那么,现在是不是去支援一下他们的抵抗力量呢?
济州早就是高丽的养马场了,只不过一直是养乡马,还有一些其它大牲畜。
这里是个好地方啊,全年都在零度之上,到处是天然的草场。
他们现在产的乡马虽然打仗用不上,但是,做起农活来,那是非常卖力的。(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八十六章 拿下济州岛如何?
琉球国太子马上就着手组建自己的长弓队伍……他在流求岛见过那里的长弓,当时他没有想学的念头,因为那个太大了,他们的身高上不适用。
但是相比较日本长弓,他们却正好可以用,毕竟大家的身高都是相近的。
当琉球国太子去忙着自己的事情时,黄祖队长的身边顿时清静了,没有人再围着他问东问西。
流求卫队的队员们甚至包括他们的水手,都受到北山岛上百姓的尊重,这种发自内心的尊重让人享受。
百姓们发现队员们卖给他们的鱼网又大又耐用,比原先的黄麻鱼网好多了;队员们还带来了棉麻布,这个也是好东西,比麻布柔软,比棉布还便宜而结实。
一开始时,北山岛上原先也有专门纺麻布的人家,可是自己流求岛的棉麻布出现后,自己的麻布不好卖了。
他们真心恨死那些流求岛的棉麻布了……但是,一个来北山岛卖棉麻布的商人却找到了他们,说自己要一批大中小型的麻袋,给的价格非常合理,甚至比原先卖麻布还多挣了钱钞,只是多了一道缝制的手续。
那个商人也高兴呢,运回去,卖给其它商人用也好卖,毕竟北山岛上的人工费和八道河地区或是大宋比起来,近似于没有了。
人们欢迎那些能保卫自己的人,更欢迎那些给自己带来利益的人。
整个琉球地区不太适应种植高杆植物,但是这里的黄麻却是生长旺盛。
有聪明的商人就多收购它,加工后贩卖到八道河地区,那里有多少要多少。
黄祖队长对这些生意一点也不感兴趣,他现在盯着他们修建北山岛水军军港。
建军港需要大量的木材,这个也是山北岛的特产,岛上九成地方都是生长着红木,只需要派人砍伐。
琉球国太子专门从中山岛带了大量的工匠,而且还有会用八道河地区的工具和材料,这个不算难用……
他们伐木的时候顺道还抓了不少琉球兔。一一烤好后送给了琉球国太子和黄祖队长……琉球国太子奖赏了他们,又找了一些小孩子,专门再让他们去抓,抓到的有赏。
他微笑着对黄祖队长说:“此物是琉球特产。只是摆不上席面……尝尝看,是他们的一番心意……”
黄祖队长拔出并刀来,削下一片肉,刚刚吃到嘴里面,第一口就感觉香美!
可惜只有几只。自己还有一百多手下呢。
琉球国太子说:“黄队长,你先都吃了吧,我已经着人去抓了,此物在岛上遍地都是……”
黄祖队长笑了笑,放下烤兔,说:“流求卫队的规矩多,主将和手下必须在吃食上一样……没有人特殊!”
琉球国太子点点头,他在八道河地区知道的,连张国安岛主都亲自烹制饭菜。
琉球兔的脚很短,身体粗壮。爪大及弯曲,它是夜间活动的。
它们的耳朵比其他的兔或野兔明显的短小。
此物栖息在森林,每胎生一只幼兔。
母兔会在地上挖穴供幼兔在日间躲藏,晚上母兔会打开穴洞的入口喂养幼兔,事后会以植物或尘埃遮盖穴,它们在白天就会在隐蔽的地方睡觉。
所以伐木时,一般都一掏一个准。
等到大家都有了烤兔子,黄祖队长开始吃了起来,果然不同以往,肥而不腻啊……顿时让人食欲大振。一口气吃了一整只。
黄祖队长想了想张国安岛主的做法,便对琉球国太子说:“你可以让人以笼养之,多了,便送到八道河地区贩卖。就是我等自己的需要也是数量不少……养殖的人也可获利!”
琉球国太子一愣,想了一下,说:“甚是!完全可以像养牛养羊那样啊,百姓又可以多了一份出路……如果等他们自己意识到,那还要等太久了!”
黄祖队长也认同道:“为人上位者,若是真心为其百姓着想。处处为百姓找出路,其上位焉能不会千秋万代?
我大宋官家减免盐科,推行神种,废止公田法,诸如此行,皆是也。”
说到大宋,两个人还都激动了一下,他们是真心热爱啊。
黄祖队长写了一份详细的战斗报告,又把自己和手下的心得体会以及所探知的关于萨摩藩的情报,还有琉球国送的一些美少女,主要还是那些俘虏加上一些商货都打包送到了八道河地区。
然后一心和琉球国太子把这里建成一个安全而坚固的,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的水军大本营。
连小孩子都知道这里有多重要,如果建设成功了,此处可以成为控制去往高丽和日本还有大宋北方的要塞之岛!
张国安岛主接到了黄祖队长的报告后,认真思考了一下周围的地理和政治关系,日本的威胁基本被他排除在外了,这个时候他们能自保都不错了……但是他感觉还差了一点什么。
他自己一个人查看着东亚地图,突然想起来一个地方……耽罗国,也就是那面时空的济州岛……
耽罗国世代由高乙那部统治。在三国时代先后臣服于新罗,百济,并和唐朝、高句丽、百济、新罗先后建立并维持了外交关系,如此的关系在高丽时代继续发展,耽罗国发展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高丽统一三韩后,将耽罗改称济州,并设府使与判官。
在1216年,高丽暴发了以权臣林衍为首的叛乱,其主力“三别抄”失败后,退据耽罗岛,在贵日村筑起缸坡头城,以此为据点与高丽蒙古联军作最后抗争,盘据近三年,现在他们一直在鞑靼强盗集团与高丽伪军的联合攻击之下,一直未平定了。
那么,现在是不是去支援一下他们的抵抗力量呢?
济州早就是高丽的养马场了,只不过一直是养乡马,还有一些其它大牲畜。
这里是个好地方啊,全年都在零度之上,到处是天然的草场。
他们现在产的乡马虽然打仗用不上,但是,做起农活来,那是非常卖力的。(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八十七章 济州岛行动 一
张国安岛主一直在琢磨着东亚的地图。
流求岛、山南岛、中山岛、北山岛、高丽地区……这是一条漂亮的锁链,也是一条可以蛙跳的路线。
锁住北方鞑靼强盗集团的对外商贸联系如何?!
让它变成一个只能内部发展的强盗集团……他们就只能会越发展越弱……陆路上的交往,在这个时空里,成本太大。
最为关键的是,这个封锁对自己是有利的,他可以借机建起一只较大规模的水军,培养出众多水军人才!
那么对自己的发展还有什么好处?
张国安岛主可以获得农用牲畜,可以建起自己的养殖基地,还可以扩大自己对整个东亚的影响,所以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对于现在的物资资源,他终于可以再来一次扩大发展……整个八道河地区现在即将迎来第二次秋收。
这一次秋收让整个地区的人们都喜气洋洋,他们建起的圆桶式的高大粮仓真有可能装满了……只要粮食够用,张国安岛主就可以专心发展其它行业,对大宋的依赖性进一步降低。
胡镇北厂长和自己的工匠们终于建起了自己的炼钢土炉。
张国安岛主感叹大宋工匠们的聪明
他们使用的复式风箱,竟然和自己小时候使有的风箱原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体积上要大很多,这样就使鼓风效率大大提高。
那风箱以开闭木箱盖板来鼓风,盖板上有活门,木箱与风管连接处也有一个活门,一为进风口,一为出风口,盖板扇动,两活门交替开闭。
如果同时用两具木风扇交替使用,就可以连续鼓风。这种木风箱体积较大,结构合理,所以风量风压都显著高从而使冶铁过程得以强化。更重要的是可以依靠水车来带动。
大宋工匠们现在用两种办法来制钢。
一种就是百炼钢法,就是通过把熟铁反复加热锤锻,让碳分逐步渗入的一种制钢工艺。
这种方法费时费工,效率极低。
八道河地区现在用的是灌钢工艺。方法很简单,就是把生铁溶炼后,很里面再加熟铁,万一含碳比例合适了,保不齐能炼出一炉“惊天地。泣鬼神”好铁来!
这个需要大工匠经验,但是更多的,需要碰运气。
这样说吧,在熔液炼钢法发明之前,这种半流体炼钢法最快捷简便,较之百炼钢极大地高了生产效率。
这里的炼铁炉是一种冲天炉,很早就投入到加工铸铁、铸铜的工作中,这个比较容易。
炼钢炉费了些事情,最终他们建成了一座炉基直径为两米半,炉高六米。
外形成圆锥形,炉底周围小于炉腹,从炉腹到炉顶逐渐缩小,炉体用较大的红砂岩砌成,内侧涂耐火泥,粘土钳锅。
胡镇北厂长得意洋洋地说:“若是顺利,一昼夜可出十石好铁……想想看若是建上十座,可保我八道河地区够用……”
张国安岛主只能鼓励地笑笑,他亲自试过,这个时代所谓的好铁质量。每炉的水平之间都相差很大。
自北宋时期开始,北方地区用煤冶铁。由于煤中含硫偏高,致使所炼之铁硫含量增加,性燥。金属延展性、韧性降低。
所以到了南宋时期开始用焦炭炼铁,质量比北方有了显著的提高,而且产量比欧洲十八世纪的总数还高。
但是,就这样还能被鞑靼强盗集团打败,可见钢铁产量最算是地球产量第一又有啥用?
钢铁就是国家,这是一个伪概念!
张国安知道。这个时候大宋工匠也能制造相当于现代普通家用钢材的钢,比如那些削铁如泥的宝剑。
不过仅仅是“能”制造:它需要耗费数十年的时间打造,正好获得各种合金和陨铁,又恰巧如历史上古宝剑记录那样,山崩崩出了材料a、陨石落下得到材料b......再花费几十年,那么恭喜了,真打造出了能和现代合金钢菜刀一样坚韧锋利耐锈的宝剑!
所以越王勾践的那种宝剑只有一把……只能个人专用。
张国安岛主唯一能帮助胡镇北厂长的是教给他们苏钢法炼钢。
这时就以熟铁为料铁,置于炉中,而将生铁板放在炉口,当炉温升高后,熟铁开始熔化,紧接着生铁板也开始熔化了时,马上用长长的火钳夹住生铁板左右移动,并不断翻动所有熔化的料铁,使料铁均都能均匀地淋到生铁液。
这样,既可产生很好的渗碳作用,又可产生剧烈的氧化作用,使铁和渣分离,生产出含渣少而成份均匀的钢材。
其实一直到后世很久,许多乡村级别的高炉仍用这种方法……
胡镇北厂长嚅嗫了一句:“这个行业你也知之甚多?”
这真让一直以大工匠自称他有些伤感……
结果,他一试验,这个方法果然比先前的方法好,炼制成的好铁概率马上提高了,他立刻把这个列为不传之法,还精心地挑了几个年轻人当成自己的徒弟……其实他也只不过比别人多用过一次这个方法。
除了生铁料从大宋进口外,他们的河床铁砂也提高了产量,特别是使用了大量的俘虏后,这种劳动密集性的工作更适合看管,他们也都知道这里是一个大岛,没有海船,他们无路可逃,而且在这里生活保障上还是不错的。
河床铁砂的好处在于铁量高,有的都能达到七成,而且质量还好,用胡镇北厂长的话,可以直接用来炼钢了。
流求岛上的土著一般就精选那些高品位的铁砂来打造他们为数极少的铁器。
张国安岛主算了算,在主要原料上,他还是离不开大宋。
例如棉花一项,他就是从年初需要,一直到年尾都需要。
一匹五十厘米宽幅的棉布重三斤半……张国安的水力纺纱机加上人力珍妮机,一昼夜能纺纱两千斤,这还不算麻线,还不算******的需求,所以他对棉花是有多少要多少。
还好,他的海峡对岸就是这个时候棉花的主产地之一,暂时还能够供应上他的原料需求,而且,随着他需求的增多,种棉花的棉农也增多了,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式发展。
棉布和棉麻布的热卖使得张国安和安静感觉更有资本了,当他们两个商量起济州岛计划时,安静笑着说:“只要你不亲自带队,我支持你呀,对了,如果有受苦的高丽女子,多带回一些,但是要人家愿意……我让朴谨惠去帮着招工吧。”
朴谨惠只是说自己姓朴,名字嘛,是安静给起的……她很聪明,擅于看管水力纺纱机,被安静任命为水力纺纱厂厂长……(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八十八章 济州岛行动 二
安静到底要学张国安了,她不得不和纺织女工们签劳动合同。
原因很简单,她的大宋女工们总是干上两三个月后,就离开了。
大宋的女子们干了一段时间后,很快就学会了这里的技术,她们就想着回去自己做了。
大宋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人人喜欢经商,这里还包括女人。
这个时空,自己独行走千里去做生意的女子很寻常。
那些女工都属于心灵手巧的,或者说那个人力珍妮纺纱机和人力织布的结构都太简单了,她们很快就看明白了这两种全木机器,而且她们还会偷偷算着人力成本,结果发现,自己要是回去雇佣一些女子,哪怕是专门制棉纱,然后再送来卖,那一定会挣到钱钞的,肯定比在这里劳作好。
走的女工往往都是技术最好的,所以,安静不得不也学着签工作合同,至少要工作一年吧。
张国安和安静不担心她们把技术学走了,不管是棉纱还是麻纱,他都是大量需要的,所以如果她们能使这两样的产品增多,还是对自己的支持。
走的女工或许能把这里的情况带到大宋的地方上,也许还能招来更多,这都是他们的最好期望。
但是,现在总是缺女工,东亚女人或许是这个世界上最灵巧的类型之一,学起纺织技术来非常快,手脚很麻利。
比如那个朴谨惠,技术一流,接线头的手法熟练而快捷,深得安静喜欢。
也许是语言相近的原因吧,安静更偏爱高丽女子一些。
日本女子听话而且也温柔,她们在几种类型女人中个子最矮小,这明显是营养不良造成。
她们同高丽女子一样,也在这里第一次能天天吃上饱饭。
惟独她们不想着离开了这里,家乡和这里比起来,那是一个饥饿之地。
所以。安静对高丽女工很看重。
招高丽女工?
张国安想了想在这驻商的高丽商人们,也许他们更合适吧。
蕃商中,高丽商人来的晚,但是人数却最多。
因为现在的高丽国已经是鞑靼强盗集团的属国了。连军队都联盟了。
所以这些高丽商人发现自己在大宋不太受欢迎,再有商业精神的国家也不喜欢和自己敌对国的人做生意,反倒是新兴起来的八道河地区吸引了他们……他们可以直接在这里做生意,可以很容易卖出自己的货物,也很容易买到大宋的。
他们在这里成了人数最多的商人。
高丽国反抗鞑靼强盗集团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痛苦的历史。
1216年。一支原依附于鞑靼强盗集团的契丹军队造反失败后,流窜进入高丽境内,占领高丽江东城,并以此为据点四处烧杀抢掠,连逃跑的叛军都打不过的高丽军派出了将军赵冲和前来追击的鞑靼强盗集团大将哈真统帅大军结盟,约为“兄弟之国”,并向他们提供粮草。
从此年年遣使到高丽索要各种物品,从毛皮、绸缎到笔墨纸砚他们无一不要。
高丽国小民困,物产不多,敌视蒙古的情绪逐渐升温。结果杀了人家的使者。
真不明白他们这有什么用处……等着大头目窝阔台命撒礼塔率师攻高丽,他们一直打到了朝鲜半岛中部,然后高丽王族率众投降。
撒礼塔大将走后,在开城任命达鲁花赤等72人镇守高丽。
等到人家刚走不久,他们又杀了达鲁花赤等72人,然后就跑了,迁往江华岛,以防鞑靼强盗集团的报复。
于是,大头目窝阔台决定第二次讨伐高丽。
这一年的十月,高丽王遣其将军金宝鼎、郎中赵瑞章向窝阔台上书请罪。
但是同时又因高丽王占据江华岛。而鞑靼人无水兵,故不从命朝觐,反而又派兵攻陷已归附于鞑靼人的西京等处,劫夺了降将洪福源的家。
为此。大头目窝阔台决定第三次派兵讨伐高丽。
这一次高丽民间的抵抗非常强,高丽王室也在江华岛修筑工事,但还是无法抵挡鞑靼大军,结果高丽高宗请和,不过只送了一个与王室无关的人给鞑靼。
因此,鞑靼强盗集团又派兵攻克昌州、朔州等地。最后还是高丽又臣服了。
新的大头目蒙哥继位后,为了面子,再次要求高丽王室做人质。
高丽一口回绝后,鞑靼大军又大规模入侵高丽,最后又同意搬出江华岛并将世子安庆公交出当人质……
前文说过,其实这些反复都是武派们搞的鬼,他们想要靠这个方法来保证自己对军队的控制,而且还可以多要军资……
所以总是四处挑衅的国家里,问题一定出在军队身上。
直到最后高丽众大臣实在受不了了,这一次次的挑衅只能是肥了将军们,却把国内糟蹋完了,他们集体发动政变,杀死了武派的权臣崔氏,出陆向鞑靼人投降。
又一个新大头目忽必烈上台后,不停折腾的高丽老国王逝世,大头目忽必烈派兵护送高丽王子归国即位,是为高丽元宗,同时宣布在高丽境内实行大赦,送还高丽俘虏及逃入辽东的民户,禁止鞑靼边将侵扰高丽,以抚民心。
高丽元宗即位后一直采取亲鞑靼立场,这才刚刚安定些。
张国安看着他们的这段历史就想笑,不是不让你反抗鞑靼强盗集团,张国安自己正在对付他们呢,而是所谓的高丽高宗竟然看不出那些武将所谓的爱国之举,只是为了发展自己?!
在实力不如的情况下,这样挑衅,能让谁得利?
所以,对军队的培养,张国安格外上心,还好吧,他手上的那些半大小子们,还知道只要八道河地区好,自己就更好的简单道理。
张国安把鲍威和郭勿语队长都找来了。
让他们两个分头准备一下,一个是设计发兵去现在的交趾下龙湾地区,一个是设计发兵济州岛。
基本的地理资料,他都给了他们。
1...110111112113114...3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