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金顺大带着的三别抄军队伍也越来越庞大。一旦八道河停了运送,可能会闹饥荒。
鲍威队长找来金顺大,要求他把队伍精简一下,不太适合的人员都下来当劳工。
金顺大马上就同意了,没有了鲍威队长的供应,他光有铜铁之物也没用,军火和粮食才是最重要的!
他乐呵呵地畅想,明年他就可能扩充到一万人马了,因为听逃出高丽国的人员讲,鞑靼人又加大征收的数目了,他们连木材都要高丽国出!
精简下来的劳动力,鲍威队长并没有完全都送八道河地区,他留下来一批人,专门教会他们打制水泥混凝土购件,还要学会扩建码头,外加建房铺路。
他从张国安岛主的安排上看出来,能够屡次向着济州岛增兵,都已经增加到两千人了,说明这次打仗的规模肯定不小。
所以,他要把这里建成一个真正的基地,不一定要比八道河地区和一道河地区小的军事基地。
金顺大看着鲍威队长手下的队员越来越多,他心里也高兴,一点也不怕鞑靼军队和高丽军队来这里攻打他们。
他只是一心等着自己主家的安排。
后来,也有一些小商贩来了,他们带着一些不起眼的商品来卖,比如麻布或是棉麻布、鞋子、袜子之类的。
这里的原住民本来都是光脚或者穿草鞋的,见了这些商品却非常新鲜,常常一狠心便掏出钱钞买下了。
金顺大有时候不理解鲍威队长的做法,他说:“鲍队长,原先这里也有官差和劳役,不必事事花钱钞。你们给他们带来了良种,还教会他们种植,你也听过了,他们非常感谢你们。”
鲍威队长笑了,说:“感不感谢,那都是口头上的话,不重要。我家岛主说过,看一伙人好不好,就看靠近他们的老百姓过的好不好。
有的一帮人,他们到哪儿,哪儿的老百姓就受穷,那就说明那一伙人是强盗,比如鞑靼人;如果我们来这里了,这里的人因为我们而富了起来,说明我们就是好人。
你看着吧,到时候他们就会主动往我们这边跑。”
“可不是嘛!”金顺大得意地腆起了肚子,说,“高丽国那面往这里跑的人越来越多,从没有听闻有跑过去的。”
这个时候鞑靼强盗集团的使臣来了,鲍威队长没有搭理他,金顺大接见了他,三句话不合,就要斩杀他来祭旗。
鲍威队长这时拦住了,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是规矩,打一顿算了。
金顺大马上乐了,点头同意。
结果打狠了,把一个大男人的眼泪打出来了。
真疼啊!
当陈秉忠知道这事后,气得摔了杯子,海盗就是海盗,人间至理他们听不进去!(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三十六章 外交是内政的延续
无论是冒着黑烟,充满了嘈杂声和流求八道河地区,还是大陆上的南北双方,1268年的春天都如约而至。
临安的西湖边游人如织,他们快乐地享受着春天带来的美景。
无数男女少年结伴在这湖边上游玩,春天,总是能让少年们春意盎然。
此时,这个时空只有张国安和安静知道,这个民族正式进入了八年的倒计时!
八年后,将有十万计的士子们,带着他们的士文化跳海了。
八年后,只有忍让、自私和从恶的人活下来,继续传播他们的基因。
八年后,他们的新郎可能都没有了初夜权,他们五人以上在一起就算是聚众闹事了,他们将按照等级来活着,走路是要有路条的,工匠们失去了自由身。
八年后,所有好做的生意都交给了色目人,南人只能做一些不起眼的小生意。
八年后,他们佛门中特有的空寂都要换成萨满式的花花绿绿,这种空寂后来永远的消失了,只能在日本的寺庙中可见。
八年后,这个民族由原本农民村妇都能吟诗诵词的程度,退化到识字率极低,甚至过上可以像猪一样的活着,也可以像猪一样的死去的生活。
当然,这一切只有张国安和安静知道。
西湖上的歌舞没有休,少年们依旧脉脉含情,大宋人仍旧在过着低俗的幸福生活。
张国安对安静苦笑着说:“三年了,我们好像改变得不大,从鞑靼强盗集团的准备看,他们肯定还是在今年正式开战,不可能推后了。”
安静说:“谁说的?我怎么感觉是京湖集团憋着劲儿要打呢?北方有更好的棉田------”
张国安点点头,现在真是这样。
棉花的大丰收,让京湖集团的所有成员都挣到了钱钞,事实上,他们单单卖棉花就挣了不少钱。
北方地区的人更需要棉袄。
张国安想到这里时又笑了,到时候还真不知道是谁打谁呢。
八年的倒计时开始了。张国安岛主的心态越来越平静,该来的总要来。
他既然不能当成一堵阻挡历史车轮的巨墙,那么,他当成一块石头总行吧?
他就不信了。这帮子游牧民族就代表了先进的发展方向了!
张国安岛主陆续拿出了合格的玻璃大球,把它们送往临安,完成自己的许诺。
现在,他的玻璃产业开始发力了。
随着那些工匠们慢慢地摸索,他们压铸的玻璃制品质量一天天地变好。至少出产的玻璃大球合格率越来越高。
张国安岛主时不常来指导他们,其实他也是只知道理论,动手的能力也不一定就强到哪去。
但是,只要大宋工匠们熟悉了整个工艺流程,他们那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研究精神就起了作用,特别是在简单重复的过程中,他们很快就摸索出他们自认为的独家秘法。
这个时候,张国安岛主的分组式加工出现了弊端,溶炼的。去气泡的,浇铸的,煺火的,还有后期加工的人员都不会告诉别人自己成功的秘法。
这也许是张国安岛主故意造成这样的局面-------没有人可以完全精通全部的工艺技术。
张国安岛主对这种局面不在乎,他只关心产品的质量。
质量真正提高了,他才会拿出来卖,去挣大宋有钱人的钱钞,要不然,那铜钱都要变成铜矿了。
第一批的玻璃茶具出来后,连带着几十个大玻璃球。张国安岛主让侯东方都亲自送平章贾似道那里。
侯东方看到自己的伙伴们大多都带着军队,有些眼红。
张国安岛主对他说:“外交场,从来都是看不见硝烟的战场,你不仅要有言语上的应对。还要有利益上的交换,这可不容易,事先一定要想好不说,还要会随机应变。”
侯东方说:“随机应变我会了,就是要多占利益!”
张国安岛主表示满意,第一层度的进步已经有了。要到第二层度了。
他说:“对于极权国家来说,他们的外交永远会是内政的延续------这一点你千万要记住!
不管他们说出了,或是做出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你要先想到,他们内政上有什么问题!
还有,你要记住,这个利益有长有短,现在这个局面下,我们可以先吃些亏,只要长远上看,我们有利就行了。”
张国安岛主选侯东方当外长的一个原因是,这小子身材高大,他是二十个人中,个子最高的,天然就有一种气势,招人喜欢。
他听完张国安岛主的话后,低头想了想,说:“那么大宋的内政问题,还需要我们去管吗?”
“我们管不了的,但是可以引导------以利益来引导,他们看重商业,我们就从商业入手,但是,你一定要考虑到贾似道的利益,坚决支持他!”
当时,侯东方有些生气地说:“我去两次了,他从未有见过我,只是安排幕僚来见来!”
张国安岛主温和地拍了拍他越来越结实的肩膀,说:
“放心,我这次给他写一封信,他看了后,定会接见你。
有时候,别人的傲慢对我们有利的,因为那说明他们无知。
小侯,你喜欢你的对手是一个智者,还是一个傲慢的人?”
侯东方马上笑了,说:“好呀,我当然喜欢对手是无知的人了!”
张国安岛主叹了口气说:“目前只有他最合适了,有过地方管理的经验,知道农业生产和工业加工的一些皮毛,擅于政治斗争,还通一点点军事知道,最重要的是,他还能对鞑靼人放横耍沷------所以眼下,没有人比他合适了。
这就是为什么大宋的老太后全力支持他的原因。”
“放横耍沷也算是优点?!”
“当然,鞑靼强盗集团从来都是靠着高压手法来耍流氓手段的,你和他们讲道理,他们和你讲钢刀!
当他们钢刀够不上你的时候,他们就乱喊乱叫------这个时候,唯一能对付他们的,就是老贾了,他也可以暂时把什么道义放下,和对方硬挺!
你看那些文臣们哪个行?!”
张国安岛主从来都不间断看大宋的邸报或是其它小报,他也让半大小子们都看。
所以,大家对这个时候大宋的内政都了解一些。
平章贾似道现在在大宋朝廷上正是如鱼得水的时候,自从他采用慢慢收回《公田法》的政策后,大宋官家和他一起得到了民间的力赞!(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切都重新开始
果然,当侯东方第三次到了贾府后,平章贾似道看过了张国安的私信后,真的正式接见了他。
这说明,他已经认定了侯东方是张国安岛主的全权代表。
当时,平章贾似道一本正经地和嘴唇上还带着黑色茸毛的侯东方对话。
侯东方也以同样的方式对他。
两人就两岸现在的局势情况及未来的发展变化展开了深入交流。
平章贾似道对流求张岛主守诚信重承诺的态度和行为给予了高度赞赏,并希望在今后的时间内多做阵法力争快速完成当年许诺的数量,希望能继续为大宋的国运祈福……眼下大宋各个方面的发展态势都是蒸蒸日上。
侯东方则表示,张岛主永远是一个言必信,行必果的君子,一定会完成先前答应的数目,同时感谢大宋这几年对流求岛的发展建设的物资和人力支持,相信两岸能够在将来互相提携,共同发展,完全能够抵御邪恶的鞑靼强盗集团。
这个时候平章贾似道乐了,如果不是后面这几句,他会非常欣赏这个半大小的言行举止,这分明是一个合格使臣的料子。
他说:“呵呵,大宋现在如何用上流求……的帮忙?”
他本来想说那是一个荒岛啊,但是想到自己听说那里现在也产出不少物件,便没有开口直接说。
但是侯东方能听出这种语气,他心里有些生气……当然,他明白那个老家伙也不知道流求岛正在暗中帮助大宋,他们现在还不知道正是流求岛的人把鞑靼沿海的水军打光了。
张国安岛主曾经对自己的半大小子们说:“我们帮助大宋,其实就是在帮助自己……和大宋当邻居远远比别人好。”
当时那些半大小子们心里还想笑,难道鞑靼强盗集团还能全占了我大宋?他们才多少人啊……
张国安岛主看那些半大小的脸色,又说:“你们别忘了,他们擅长鼓动起他人身上的恶,打下一处,不仅是杀人。还有强行收编,帮助他们去打去抢,他们正是利用这种方法,让他们一时间纵横天下!”
当时。侯东方问道:“这样做……以后岂不是天下无敌了?!”
张国安岛主笑了,说:“靠抢劫发家的集团,就害怕静下来建设……只要静下来,不会过百年就崩盘了……”
半大小子们听完后头都大了,大惑不解……但是他们还是选择了相信。这是这几年来养成的习惯。
连胡镇北厂长都完全信服了张国安岛主,除了只能笑话他用火镰的技术差外。
所以,只要让鞑靼强盗集团和大宋对峙,不出几年,他们自己就崩了。
这也是当年张国安等人一直大有信心的原因,他们不靠着折腾,他们不靠着抢劫,根本活不下去!
他们的这一套理论也深深影响了半大小子们,张国安岛主从他们做事的风格来看,除了对鞑靼人的水军造船厂是彻底清除掉外。他们不管是在济州还是在下龙湾,做的都不错,还知道发展当地。
其实完全接受影响的主要是侯东方,他全盘接受了张国安的思想,完全听从他的安排。
所以,他才对平章贾似道非常尊敬,没有出言反驳他的言论,尽管那言论里有瞧不起流求岛的意味。
当时,侯东方在肚子念着张国安岛主的话,让别人尊重不是靠嘴。是要靠自己的实力;老百姓喜不喜欢一个政权,也不是靠着赞美,而是用脚说话……大宋是了不起,但是通过渡海船到流求的人却越来越多。原因不解释了。
侯东方到临安城还要交给刘钱行首一批玻璃制品,当然,取了名字叫流求玉,认定此物只能在火山口找得到。
刘钱行首有些不高兴地问侯东方道:“那些小流求玉球为何还能卖给蕃商?”
他对张国安岛主不以大宋为主,却把那好货物卖于蕃人换香料大为不满,甚至连奴隶也用这个换!
他们的流求玉在大宋市面上非常好卖……哪个大户人家。家里若是不摆放一套茶具,说出去都会被人笑话!
但是听闻此物只有流求岛上的火山口才出产,而且产量不高,加工的难度也大,所以普通大户都很难等到现货,只能眼睁睁看着大富大贵之辈先得了去。
张国安岛主当然也会先给大宋官家奉献上最高端的产品,这是做人的基本礼貌。
大宋皇家用的是整套流求玉日常制品,这种高端配制,连平章贾似道都没有,可以说是绝版了。
大宋官家赵禥也不小气,给了上万匹丝绸锦缎回赏,算了算,如果知道真相的话,还是流求岛挣到大笔钱钞了。
大宋的内藏库现在好过呢,所有精盐的经营都在自己的手里,随着产量越来越大,价钱也开始下降,结果销售量涨上来了,随之的税收也在增加。
更加有钱的内藏库,除了能保证大宋皇家的日常供应外,还给官家赵禥打造一支皇家军队提供了资金。
事实上,所有的大臣对官家赵禥的这种爱好都是大力支持,因为大家都希望他有一个正常的,比较上进的爱好------至于朝政问题,则由大家们完成。
而且,这一支皇家军队还真给大宋的其它军队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许多有实用价值的阵法和配合还真让其它军队学了去,甚至张国安岛主有时候想,如果真让鞑靼大军再如同历史上那样打到临安城,估计他们不会再集体投降了。
这一年来,临安城借助水泥,大力修建城墙,把城墙加固加高,目测能有十五高了……张国安岛主接到了报告时,当时充满了恶趣味地想,大宋会不会再贴上瓷砖?
结果让张国安岛主无语的是,大宋真的开始贴上瓷砖了……还是淡红色的大方砖。
这个民族的创造力在自由的天空下,实在是让张国安岛主震惊!
他们确实是有想到这种办法的可能……而且这种装修方法很快就普及到民间,特别是那些大户们。
由临安城开始,其它大城的大户们也掀起了这种装修方式,大宋的工匠们又有得忙了。
ps:前几天恋爱了,你要知道,一个写手很容易会不可自拔的,所以,断更了几天,从今天开始正常恢复了。
原因你懂的。(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三百三十八章 得之无用,弃之有忧
历史的演变是符合常识的……一个地区的进步,总会带动其它地区,哪怕只是让他们同步。
这个和谁领导的无关,特别是全世界都进步了时,土著也会用手机了,这个与酋长是谁有什么关系?
鞑靼强盗集团确实不会建设,只会破坏和抢劫,但是,他们在军事上从不拒绝学习。
大宋的火药,他们带到了西亚;西亚的回回炮,他们带到了大宋。
先前说过,他们在灭金之战后,马上就利用俘获的火药匠师生产,还把他们带到西亚地区,结果在他们战败后,使得火药技术传到了西方。
张国安岛主提供给大宋的石炮技术刺激到鞑靼强盗集团了,他们也比历史上要早很多年也拿出这个回回炮技术来。
刘整在与吕文德的交战中吃了大亏后,他马上认真学习吕文德的办法,除了无法拿出他们的火绳枪外,当他派出的人员打捞起双方交战时掉落在江水里的所谓虎蹲炮后,他们的工匠马上照着学习铸造,刘整还赶紧献给了大头目忽必烈。
这个时候,他们发现,这个虎蹲炮可太有用处了,特别是发射石子时,可以打倒一片木桩!
但是,似乎没有传言中打的距离远……但是鞑靼人的工匠也想出了办法,他们可以铸造更大更重的虎蹲炮,这样也能解决问题。
话说试炮那一天,大头目忽必烈亲自观看,他看见两架大大的青铜老虎形和青龙形的管状铜器摆放在两箭之地外,几个人忙碌了一下,有人跑过来跪请下命令……大头目忽必烈不耐烦地挥了挥手里的黄金柄马鞭,示意开始吧。
结果,“轰轰!”两声巨响后,原处的一堵土墙轰然倒下了……
大头目忽必烈刚才与其它大臣同样都哆嗦了两下,这不是他害怕,事先已经有人提醒过有巨声……只不过是纯自然的条件反射。
好!大头目忽必烈又跳将起来。用马鞭子指着那坍塌的土墙说:“可否能击垮那个临安城的什么水泥之物?!”
手下的人不敢隐瞒,大头目手中的情报那是很多的,便说还没有试过,但是或可不能。
大头目顿时暴怒起来。刚想抬脚就踢,忽然想起刘秉忠设计的那一套朝廷礼法,若是直接动脚,怕是太难看了,于是用马鞭子指着手下人喝道:“尔等必须打造出能打塌城墙的虎蹲火炮!”
这可真是火炮啊。他们都看见了两股火焰,还有两股浓烟……无火哪里来的烟?
于是,手下开始忙起来了,鞑靼强盗集团军中的兵器所开始日夜开工……他们反复试制,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这种虎蹲炮若想打得远和狠,必须装药要多,但是装药多又要炮身大且厚……可是太大太重,又不利于搬运工作。
朴素的哲学开始发挥作用了,他们只能反复试制合适的类型。
鞑靼人都讨厌什么流求水泥。城墙要那么坚硬有何用处?!
事实上,他们讨厌一切的城墙,或者可以阻挡骑兵通行的自然条件。
现在这个时候,北方地区所有的城池都是破烂不堪的,就算是原本不烂,他们也会让它们如此!
刘整现在整个人都陷入了矛盾中。
先前,他一力主张从中路突破,认定了,只要破下襄樊两城,那么大宋的大门就完全洞开。不必从长江上的天险来一路硬打,也不必从两淮入手,那里水泽太多了。
而且先前他被大头目召见后,历史上相同的一幕发出了。大头目当时完全听从了他的建议,无数军事物资和兵员,正在调动,而且派来了主将阿术,同时任命刘整为副将率领鞑靼大军队和先前投降的大宋水师。
阿术主将是兀良部人,速不台之孙。兀良合台之子。
在大头目蒙哥时代,从其父兀良合台征西南夷,平大理,克诸部,降交趾,又随着帖哥征伐李璮有功,以宿卫将军的身份升为这一次的征南都元帅。
现在,一切准备就绪,马上就要攻打襄阳了。
但是,现在刘整副将痛苦的是,自己先前报章中提到的襄樊两城,已经不是过去的样子了,已经让吕氏军事集团打造的铁桶一般!
现在,不是能不能攻城的问题,而是能不能靠近的问题……那城外,有吕氏军事集团几十万亩的棉田和花生地,这两样已经是这里的主打产品,天下人没有不需要它们的……刘整副将断定,即便是他们二十万大军扑过去,吕文德即便只有五万人马,他们都不太可能退让半分,因为他们刚种下棉花和花生不久,肯定会御兵与外。
阿术主将大马金刀地坐在大帐中,副主将刘整则站在他的身边,其他副将也如他们两个一样,都认真地在看着地毡子上铺着的军事地势图。
虽然在张国安岛主看来,那就是小学生的水墨画的水平,但是,却是目前襄阳地区和樊城地区最精确的军事地图。
当流求水泥出现在襄樊城后,特别是吕氏集团也投入的建设后,水泥的国防作用发挥了到了极致。
这个中军大帐里那一张军势地图上,无数画着红色的小圈圈正是这一明证。
主将阿术说道:“那些红圈子,真的全是你口中的堡垒?”
副主将刘整在心里叹了一口气,它们正是啊,而且不包括正在兴建的,或者刚刚兴建好的,因为这个时空传递情报总有个时效性。
副主将刘整面色痛苦地说:“正是……每一个都是相距十里到二十里,驻兵二三百人,堡垒中有水井和仓库,如果全力守卫一年,也没有问题……这几十个堡垒就把这方圆百里之地占了。
全力打它们,费时太久;放过他们,又成为我大军后备和军辎的隐患,得之无用,弃之有忧……”
主将阿术看着那些红色圈圈眼睛有些不舒服,他挠了挠自己的头皮,这一路打来,他从未闻过有如此的建筑,不大不小真讨厌。
1...125126127128129...3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