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更重要的是,烧炭军团中年年都要抽调出一批人去山东半岛与鞑靼强盗做战,要不就是受联邦帝国军队的军训。
还要抽调去延长地区实地检验……听闻那里出产甚多的人中,可是有众多山贼流匪的。
但是……他吕家还能背叛了大宋投降鞑靼强盗嘛?!
吕文焕不仅哑然失笑,他是宁死也不会把这样一份大产业白白交给鞑靼强盗的!
他与思迭尔迷家族打的交道够久了,而且知道他们现在的遭遇……鞑靼强盗对同一血统的家族都是如此,别说是投降到他们那里的汉臣……正如那《流求时报》上说的,除了鞑靼强盗们自己,其他人都是他们的奴隶罢了。
财产权、自由权全都没有了。
吕文焕曾经召集过家族里的各家长老,大家一致同意,将财产大致分成了三份……一份以田地、草场、渔场和工厂、矿藏等实物的形式在山东半岛、流求岛和澳洲地区购置产业,同时在流求钱行存下大笔款项,而且还购了联邦帝国的国债以及一些重要产业的股票。
第二份则是分别在大宋钱行与大宋皇家钱行存下大笔款项。
第三份则是在襄樊地区的产业……这个是老根据地,不必多提。
至于说延长地区的产业,那基本没有算成固有资产……吕氏家族的人都知道,那是老虎嘴里夺食……一旦被老虎发现,必被它吃了独食。
当然,思迭尔迷家族通过负荆请罪之计解了全盘被没收的危局,但是,白白供养两万精骑,不仅要付出大笔的物资……那些人还如同一柄悬在头顶的利剑一样,无法让人安生。
吕文焕手下的一些大将,尤其是烧炭军团的军官们纷纷拍着胸脯保证,凭借他们先手在延长地区的布局,再加上烧炭军团如果全力以赴……就算是鞑靼强盗派出两万精骑来夺取油井和煤矿,也必将击败他们于野外!
吕文焕不仅苦笑了……军官们的士气高是好事,但是,岂能因为几处油井与煤矿与鞑靼强盗开战?!
尽管十分心疼……思迭尔迷家族付出白白增加了,他吕家也同样加重了付出,但是,吕家家族势力发展到现在的地步,扩大已经不是首选,保住才是关键了。
当然,白白承受损失是让人郁闷的,这无关钱财……而是一口气。
有时候吕文焕喝多了啤酒后,就一个人在花园里舞剑,口中高唱着《满江红》。
那嗖嗖做响的宝剑划过空气的声音,那慷慨激昂的诗句,让闻者热血沸腾……似乎只有这样,吕文焕才能驱散心头上的一口闷气。
但是等他清醒过来,他仍然要照顾到整个家族的问题……个人的情绪只能放在一边了。
思迭尔迷家族的老族长也通过吕文焕把家族的一些资产转变成澳洲的草场……他们听说了,在遥远的海外的澳洲地区和新西兰地区,竟然还有四季长青的草场!
那里也有广阔无边的草原,但是却根本没有寒冷难捱的冬天,连见到雪都极其稀奇!
思迭尔迷家族当时就神往之极,我的长生天啊,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的草场?!
事实上,文化属性的不同,造成了对价值的认知不同。
如果对一个长期过着游牧生活的牧民说,免费给他一片良田,再给他一座砖房,让他定居做农民,呵呵,这还不如杀了他吧。
同样,对一个世代从事农业的农民说,免费给他一百只羊,一个帐篷,让他去过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也不如杀了他。
当年太湖边上高家村的整体搬迁,还是先以淡水捕鱼或是种植水田为主嘛。
这就是对价值认知的不同,你之蜜糖,我之砒霜!
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不可能定居,哪里有草原,哪里就是他们的“国家”,你把没有草原的国土送给他们,他们也不要啊。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中原没有价值。
不会种地,不代表他们不会抢粮抢物资啊!
中原对游牧民族的价值不是土地,而是游牧生活无法生产的物资。
在元朝之前的数千年,很多游牧民族都把中原打得稀巴烂,但也只是烧杀抢掠物资,从未在中原建立朝代。
所以,当思迭尔迷家族听到天下竟然还有一年四季皆可以放牧地方时,他们简直痴迷了。
那时,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求吕文焕代买……他们早听闻过,流求岛的人控制那里,但是他们坚决不和鞑靼人作生意……不过,他们绝对保护私人财产,而且还刻到了大铜鼎上了,这个让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完全放心。
流求岛上那位张国王迄今为止,从未失言过。
吕文焕答应了帮助购买草场的事情,这个是举手之劳,而且还想办法帮助他们送过去一些人员帮助管理草场。
草场的主人签名是吕文焕的名字,但是人家思迭尔迷家族的族长绝对信任吕家呢。
ps:感谢澳洲书友老吴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五十三章 渤海湾的军事行动
那时,思迭尔迷家族的老族长派出的人单独被吕文焕接见了。
当那个人接过了一个套着赛珞璐红色封皮的本子后,他的眼睛都亮了,说:“就是这一个小小的物件……就能证明我们家族在新西兰有一百万亩大小的草场?!”
当时的吕文焕轻松地说:“是的……你看那本子里有你们草场的区域图……”
那个人打开了那个本子,看到了一张小小的地图,那是用红线标出的一块地方……其它的文字他一概不认识。
他闭上了眼睛,用手小心地摩挲着那张地图,轻声说:“长生天啊……除非我们撂荒或是转卖……那片四季常青的草场永远是我们的了?”
吕文焕看他的样子很可笑,笑着说:“是啊,是啊……私人合法的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是刻到了青铜鼎上的话……”
“只用了一千贯钱钞就买到的,头三年还不用交税?”
“是啊,是啊!不过那草场的名字是我的……你们可以派出自己的人去经营,就说自己人都是姓吕好啦……你们的族长相信我吕文焕以后绝不会与你们争草场吧?”
那个人用力点头说:“是的,我家族长说了,你就是他的异族异姓的兄弟……”
好吧,当时,吕文焕听了后,心里感觉怪怪的,说不出是啥滋味。
后来,那思迭尔迷家族的老族长精心挑出了酷似汉人的鞑靼牧民,一共有两百多人,还是男女搭配……先让他们穿上了大宋农民的服装,偷偷来到了襄樊地区,然后拿上了吕家送他们的大宋告身,在十几个吕家人的带队下,乘坐吕家的客货两用三桅船去了流求岛。
在那里没有停留太久,直接换乘了大海船,前去所谓的新西兰岛。
吕家派出的人一路陪同他们,替他们处理日常事物,直到他们在那片草场上走上了正轨。
根本不用别人教他们如何经营那一年四季常青的草场,当第一批羊羔生下来后,那里的人挑了最好看的一只送回给思迭尔迷家族的老族长……那老族长从那时就一直称吕文焕为兄弟了。
其实吕文焕一直没有被这个称呼而感动……他吕家在澳洲的草场比他们的大十倍有余呢!
这一天,吕文焕清晨起来后,头痛欲裂而且口干舌燥……满嘴的苦味不说,那舌头竟如同流求岛上出产的椰麻踏垫一样粗糙呢。
他赶紧让人给他冲了加奶粉和方糖的咖啡……趁热喝了下去后,感觉好了点。
啤酒这东西喝多了后,还真是醉人呢。
紧接着手下人送来了一封密报……驻扎在河套地区的精骑竟然撤回了一万人马!
吕文焕大喜,这是怎么一回事情?
是联邦帝国的军队真的做了什么手脚?!
他打断了那个人没完没了的汇报那回去的一万精骑携带走了多少思迭尔迷家族的物资,还有什么形成了首尾足有五十里地的队伍。
现在的物资算个屁呀!
吕文焕问道:“河套地区没有异事出现?!”
“除了那些精骑抢掳牧民们……没有发生什么怪事。”
其实鞑靼人经常是互相抢的。
吕文焕挥手让那人离开,马上召来了家族里负责全方位情报的人员。
大宋新汴京城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流求岛上也没有什么异动……
大都城还没有传回最新的消息……
山东地区也没有开展什么军事行动……
那个人正在汇报时,有新消息送来了……山东登州海军基地一次性北上了三条五桅式海军战舰,五条三桅式海军战船,两条五桅式海军运输舰……上面装载的物资与人员数量不详。
吕文焕顿时仰天大笑,哈哈,联邦帝国的张国王果然不我欺也!
真没有想到,他们会用战舰之术来转移鞑靼强盗们的视线!!
事实上,当流求岛上公开售卖各种地图以及所谓的地球仪时,吕文焕可以说是把整个地球都装在心里了……但是,所谓的欧洲和南北殷地安洲,他认为太远,与他吕家没有一文钱关系……倒是把整个亚洲的地图记个分毫不差!
从登州海军基地北上是去哪里?
哈哈,那不正是所谓的渤海湾一带??
那里从地图上看,正是靠近大都啊……啊,他们如果能在那里登陆直扑大都城就好了!!
吕文焕赶紧召集了军事人员,他们聚在了整个亚洲大致地图的沙盘四周,开始了军事推演。
这次推演的题目就是,若是联邦帝国海军陆战队先在渤海海湾登陆,然后山东地区的联邦帝国陆军从山东地区北上……我大宋能做些什么?我吕家又能做些什么??
不是吕家内部的人员不会知道这次军事推演的结果……不过,当时从吕文涣阴沉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可能推演出了不好的结果。
吕文焕果然有些军事才华……尽管这是一次保密的军事行动,但是还是被他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海军大臣郭勿语确实如实地按照张安国国王的命令下派了任务。
登州海军基地要派出三艘主力战舰与五艘普通战船以及运送五百名海军陆战队队员和相应的后勤物资,要沿着渤海湾北上。
第一个任务是在地理坐标为北纬38°58′38″-39°59′26″,东经117°42′10″-117°42′55″之间的位置寻一条大河,然后开始演习强行登陆做战。
如遇到任何阻挡,格杀勿论!
第二个任务是派出三桅式海军战船从大河的河口处开始最大限度的上行,在调查大河水文情况的同时,可以随时炮击两岸,无论有无战斗目标。
造成足够大的影响后,再直接驶向鸭绿江江口自由贸易区的海港听候命令。
登州海军基地的指挥官刚看到这份命令时直发愣……这是做甚?无缘无故地要去搔扰鞑靼强盗?!
他当时心中纳罕起来……海军陆战队在渤海湾登陆,然后直击大都城的方案,他与一众海军参谋早都谋划许久了……虽然没有上报帝国海军部,但是都在私下里认为,这会是早晚都要发生的战斗。
但是,就用这样一场毫无用处的军演来暴露出我们的联邦帝国的意图……是不是太不值得了?!
想演练强行登陆,太多地方可以选择了。
他转息间想了很多……然后命令火花式电报发报员发报,请求重新确认。
结果,等了一会儿,又发来一份相同内容的电报。
好吧,那个指挥官摘下了自己的军帽,捋了捋头发,又重新戴上。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他按照命令马上下达了任务。
就这样,一支海军战队悄悄地北上了……除了别有用心的人,一般的民众不会注意到的。
ps:感谢书友老江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五十四章 百户所家的日子也不好过
那支舰队沿着渤海湾一路北上,它们鞑靼强盗集团控制的某些海岸处还看到了几条小小的渔船……但是那几条渔船上的渔民还都没有惊慌……事实上,他们早都已经熟悉了联邦帝国巡视渤海湾的情景,知道那挂着青铜色“商”字还有蓝色条纹大旗的军舰从来不惊扰他们,甚至有时还会避开正在捕鱼的他们。
但是,那些渔民们从来没有看到过这样一支“庞大”的船队北上。
他们纷纷手搭凉蓬来看船队。
那支舰队领队的船长用双筒望远镜观察了一下,认为他们确实都是贫苦的渔民,便没有理会他们……整支舰队就昂然而去了。
明明有机会逃到山东地区,却还选择在鞑靼强盗集团的管控下过着贫苦的生活……这就算是自找的,根本不须理会。
不到三日,他们到达了指定位置。
事实上,根本不用提供给他们经纬度,他们也知道渤海湾处最大的一条河……有的战船船长根本不用六分仪,只要看看渤海湾那些流入大海的河流河口的样子,就能脱口说出那条河是从哪里流下来的,河岸边有哪些重要的城池。
像这样成规模而且还大摇大摆地探查水文,而且随便发射火炮的行动,他们也是第一次呢。
其实这次行动的几位船长私下里也议论过,他们认为帝国海军大臣的脑子坏了,莫明其妙地发出了这样的命令……这分明是事先告诉了鞑靼强盗们:你们等着啊,我们下一次就要这样来打你们了!
一个船长叹了口气,说:“郭勿语嘛……令人无语了!”
众人听了后哈哈大笑……低级军官在背后一想点评上级军官……那感觉好极了。
但是,人家发出的命令没有人敢不听从。
他们的舰队老老实实地在那条大河的河口举行了强行登陆的演习……整个过程无比顺利。
原因很简单,那条大河的河口根本是一处无人烟的地方。
整只舰队象征性地轮流向着登陆处发射了几枚实心弹……真心不值得用爆破弹……那火炮的发射声久久地在河口处飘荡,河海交界处两岸上的草丛与树林中,便骤然飞出了无数的鸟儿,白的,黑的,花的,一时间遮天蔽日了。
等到海军陆战队员快速划着冲锋舟,然后嗷嗷叫着冲上了河岸后……他们啥也没有发现。
这支舰队的带头队长收起了双筒望远镜……这里除了树木、草丛和飞鸟,连只水鹿都看不到。
他下令海军陆战队队员撤回运输舰,然后再下令让三条三桅式海军战船直接驶进大河……给他们的地图上,这条大河叫海河,还挺形象的。
三条三桅式战船凭借着中午时分的海风,尽自己的全力在海河上逆流上行……他们巧妙地在宽广的河面上划着之字前行。
三条战船上各有十几个水兵在不停地收放着测量绳,认真记录他们得到的数据。
三个船长则认真观察着岸边的情……可惜呢,一直是毫无人烟。
都是该死的鞑靼强盗的错……这样好的地方,竟然没有人来开发……从两岸的地势来看,这里分明是平原地带嘛!
鞑靼强盗果然是只会破坏不会建设。
临近下午四点时,这支小小的船队选了一处河湾停下了船。
他们用火花式无线电电报机发了一封电报,报告了自己的情况。
由于他们之间都是小功率的电报机,可以不用遵循发射窗口的限制。
这一天的清晨,百户所达思尔达带着自己的手下沿着河北岸进行例行巡逻。
他是属于大都东南部的镇戍部队……此时的鞑靼军队依承担任务的不同,区分为宿卫和镇戍两大系统。
宿卫又分为鞑靼强盗大头目直辖的“怯薛“军和由枢密院统领的侍卫亲军,平时主要护卫宫廷,守卫京畿,战时也出京征伐。
镇戍诸军一般屯戍于全国冲要地区。
北方的大都城周边地区是鞑靼军、探马赤军的重点戍防地区。
黄河北岸则主要由汉军、新附军屯戍,并配置部分鞑靼监军军和探马赤军。
另外的一些边境地区由分封或出镇其地的鞑靼贵族所部和土著部族军配合镇守。
各级军官一般可以实行世袭制,但都要任由大头目忽必烈火调动和另行任命。
此时的鞑靼军队按十进制编制,分为万户府,大约统兵3000到7000人;千户所,统兵为300到700人;百户所,领兵30到100人;牌子领兵10人左右等4级。
非鞑靼血统的万户府、千户所又置“达鲁花赤“,是为监军官,专由鞑靼或色目贵族担任。
在微微的秋风中,百户所达思尔达带着三十多个骑兵悠悠然地巡视着……他们的视线正好可以高过残留在田地上已经开始枯黄玉米,那是农民留着冬季里烧火用的。
自从鞑靼人也学会了青贮越冬饲料后,他们越发地看重玉米种植……他们也知道种植棉花可以挣到钱钞,但是种植玉米,不仅可以养人,那青贮的植株还可以喂养战马!
当然,让他们去种植简直如同杀了他们一样难受……他们有的是北方的汉民,正好可以把他们圈养起来种旱田!
百户所达思尔达领兵巡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大都城东南方向的安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警示那些北方汉人,休想从这里逃离。
鞑靼军、探马赤军和汉军军户这样的人,他们若是占田地4 顷以内的,可免交地税,一般也可免除科差杂役。
百户所达思尔达其实占地早就超过十倾了,而且圈养了足有五十个北方汉民来种地……他只给他们一些吃食,能让他们活下来继续干活就行,至于其它的,想也别想了!
百户所达思尔达自己家的日子也开始不好过了。
在外镇戍的诸军中鞑靼军、探马赤军的家属多是随军迁徙,与屯驻地点相隔不远,他们同样受专门设立的管领机构管理。
那机构被称为“奥鲁“,他们负责监督军户出丁当役,保证战时有充足的兵源,并要向军户征发其当役亲属所需的钱物。
先前,大家的日子好过,每一次大军南下,他们多多少少都能有些收获……奥鲁也极少向百户所达思尔达这样的军户征发钱物。
但是自从山东东路出现了流求海盗之后,谁都知道大军接连受挫……大家不仅没有了收获,还时常被奥鲁征发物资来供养所谓的三万精骑。
尽管听说从大宋那里得到了不少物资,可是象百户所达思尔达这样的身份,根本什么也看不到……家里先前积攒的东西也越来越少了。
百户所达思尔达无奈了,他手下的人家里更惨呢……幸好有人出主意多抓一些北方汉民来种从南方传来的玉米、土豆和地瓜……这样大家还算勉强能吃饱穿暖。
沿着河岸开垦的一片片旱地便是他们的饭碗呢。
百户所达思尔达巡视着那些旱地,就像巡视着自己的财产一般……今年秋天的收获还不错,应该比去年好一点了。
这个时候,他的一个手下突然高喊:“·#¥¥%*……!”
百户所达思尔达吃了一惊。
什么?这条河上哪里有什么大船??
他抬头向着河面上望去,果然看到三艘巨大的大船在前行着!
ps:感谢书友poloyellow、墙外不一样的打赏。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五十五章 海河上的枪声
百户所达思尔达想都没有想,他提马便奔向了河岸……或许那是误闯进这里的大商船?
那样的话,可发大财了!
他的随从们毫不犹豫地跟了上去……他们看见了那三条大船也如同看到了三头肥羊!!
这里只要有过往的商户,他们就会有更多的收获。
三艘战船组成的小小船队还在黎明时就重新出发了,这一个晚上,他们睡的格外安静。
带头的船长还就不信了,这样好的地方竟然会没有人烟!
他们早早地向着上游呈之字型前进……海河河面宽广,河水的深度足够他们前行,而且河水的水流缓慢。
他们知道这条河的中上游没有什么大城市,但是,应该能很快找到有人烟的地方。
果然,大约在九点十分时,他们远远地看见了河岸边有田地。
用望远镜观察,发现那里主要是玉米地……带队的船长看着看着,忽然就格格地笑了起来。
他喊道:“快,快,告诉另两条战船……有二十余骑的鞑靼骑兵要来送死了!”
一个传令兵快速地冲着后面的两条战船挥动着两色旗。
跟在后面的两条战船调整船帆要快一些跟上来,他们不必再保持距离。
带队的船长接着下令道:“海军陆战队员们准备步枪射击……”
很明显,这个情况根本用不上炮兵!
另外两条战船上似乎也下达了同样的命令……他们三条战船一共携带了三百名海军陆战队员来以防万一……真的没有想到现在派上了用场!
百户所达思尔达纵马赶到了河岸后,忽然想明白了,他根本无法让那三条大船停下来接受自己的“检查”!
他上一次“检查”过往的商户还是在五年前呢,当时的收获让他至今还记忆犹新!
这一批商户明显是他见过的最大的商户……百户所达思尔达的眼睛喷着火,怒视着那三条大船……无可奈何呢,他不太相信凭自己的喊叫声就能让他们停船……
但是,奇迹发生了,那三条大船如同三头大肥羊一样竟然慢慢向着自己靠近!!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