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整个德里地区的地势一般都是平坦低洼,只不过排水有些不畅。
德里地区可以说是存在于天竺河流域去恒河流域的要道之处,在交通、战略上居重要位置,自古即为天竺北部地区的重镇。
这个优秀的地理位置让历任苏丹都没有担心过德里的安全问题。
那里1月份的平均气温14.0c,5~6月34.0c,最高温可达45c以上,年降水量715毫米,其中7~9月的季风雨占全年降水量66%。
早在公元前1世纪时,孔雀王朝的拉贾·迪卢便修建此城,并命名为德里。
直到1206年,德里苏丹的奴隶王朝时期的第一位统治者艾巴克在那里建立起了德里苏丹国。
现在正是由奴隶王朝的第9任苏丹,老朽的吉亚斯丁·巴勒班执政。
苏丹之下,还有有四十人的军事权贵集团,他们各自掌据了奴隶王朝的大军,分别驻扎在整个国家的北方重镇,严防鞑靼强盗南下,也同时负责平息国内的反叛行为。
这四十人基本算是奴隶王朝的军事权贵集团,具有一定的话语权。
他们如果联合起来发话,老朽的苏丹吉业斯丁·巴勒班也不得不听从。
老苏丹的儿子们一个比一个软弱无能,根本没有被军事权贵集团们所看中。
权贵集团中最有实力的是菲鲁兹·卡尔吉将军,他的手下拥有十几万的精锐骑兵。
他们所有人都信奉****教……****教神学家乌莱马也具有相当的宗教权力。
这一次南下臣服马布里国的要求是菲鲁兹·卡尔吉将军提出来的,得到了军事权贵集团的大力支持。
暂时没有了鞑靼强盗的压力,军事权贵集团需要军事行动来彰显自己的实力,而且还要得到更多的财富。
他们认为,那些老朽的文官与宗教中的贵族们掌握了太多的财富,而新兴的军事权贵集团则较为贫困,无力扩充自己的实力……这与他们的身份不相称!
只有战争才能让军事权贵集团更加强大起来……
天竺南部地区的马布里国突然富裕起来了,这是上天赐与他们的最好的战争理由。
于是,四十人的军事权贵集团要求苏丹允许他们发动战争……而苏丹与其它文官不得不答应了下来。
德里苏丹国的政治体制及统治政策本来是实行***教国家的****制度。
苏丹遵循****教神学家乌莱马所解释的****教法典“沙里阿”进行统治……他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教最高教长,集君权和神权于一身。
整个苏丹的中央政府有36个部。
中央政府的首席大臣“瓦齐尔”名义上掌管各部,但实际上只管理财政。
他与军事部总督、宗教和司法部大臣、机要秘书兼情报大臣成为苏丹国家的 4根栋梁。
此外,德里苏丹国还建立了行省制的地方统治体系,由地方上的军事权贵家族掌权。
但是随着苏丹吉亚斯丁·巴勒班的老朽,军事权贵集团的实力日益增强……他们的话语权权力越来越大。
这一次能发动对南方的征服之战便是明证……尽管老朽的苏丹吉亚斯丁·巴勒班和***教神学家乌莱马等并不赞同此时发动征服南方的战争。
这里的原因很简单。
德里苏丹其实是早已接受****教的突厥人建立起的天竺历史上第一个****帝国。
从建政起,这些突厥贵族通过武力征服的方式来传播****教,其政策远比当初的回回人传教时更激进。
回回帝国在扩张的时期,被征服土地上的人民只要交纳人丁税就可保留信仰,很明显他们在宗教宽容方面远比基督教国家做的好。
但突厥人建立的德里苏丹在天竺北部的行为却截然不同!
他们大肆烧杀抢掠,摧毁佛教寺院和天竺教庙宇,强迫异教徒接受“先知的宗教”。
佛教和天竺教同时受到了严重打击,
信奉****教的突厥人从左边杀过去,又从右边杀过来……被征服的民众要么接受****教,要么只有死亡一途。
许多天竺教神庙和佛教寺院都在劫掠一空后被焚烧,并在其原址上建立起清真寺。
但这种烧杀抢掠对似乎对佛教的打击更大,因为佛教此时主要集中在北天竺和东天竺的少数繁华地区,突厥人只要占领这些地区就可以彻底摧毁佛教寺院,消灭佛教的有生力量。
而天竺教神庙则遍布天竺的各地,从大城市到小村社无处不在,突厥人无法控制天竺的每一个城市和乡村,自然也就无法根除他们认为的邪教。
更重要的是,天竺教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纲领已经渗透到天竺教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和天竺本地贵族的上上下下,任何一个外族统治者都似乎必须利用天竺教来控制天竺地区。
而佛教对天竺社会虽然曾有很大影响,但却远没有天竺教那么深那么广,因而很容易就能被突厥人将其一举击溃,使佛教远走他乡。
所以,老朽的苏丹吉亚斯丁·巴勒班和***教神学家乌莱马等人都认为,眼下仍是继续破坏天竺教,彻底镇压住各地天竺教徒的反叛时期,如果能让天竺教如同佛教那样远走他乡……德里苏丹才能算是真正占据了整个天竺地区,可以万年不变了。
这个计划与菲鲁兹·卡尔吉将军等人的要求不同……军事权贵集团要的是财富和实力,他们不想来回奔跑去平息几十几百个天竺农民的反叛,那对他们的实力只能是损失,反而让文官们与阿、訇们坐大,让他们趁机占有更多的田地。
德里苏丹现在分封赏赐土地的规模更加扩大。
苏丹将被征服的天竺国土以伊克塔即是军功田和瓦克夫即是清、真寺教田与伊纳姆即是教内阿訇的终身赐及田的形式封赐给有军功的*****事集团权贵及清、真寺和阿訇们,作为他们的军事封建采邑领地和教产。
领有“伊克塔”的军事权贵被称为“伊克塔达尔”,最大的“伊克塔达尔”叫作“穆克蒂”,封地多达一省甚至数省。
但是,让军事贵族不满的是,伊克塔达尔对其封地的占有只能终其一生,死后必须归还苏丹,而且苏丹还保有收回和更换封地的权利!
所以,军事权贵集团必须要通过对外的战争来扩张自己……一切都是有原因的……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场堂堂正正的阵地战
当有关德里地区新的军事情报报来后,马布里国国王开始吓的不会说话了……联邦帝国的大使好一顿安抚他,并且保证整个马布里国的安全后,才让他情绪好点。
是的,联邦帝国与马布里国有着不可分割的利益关系!
德里苏丹已经派出了三万精锐的骑兵以及五万步兵及其拥有五百头战象的大军!
王玄斌中校与杜少校知道情报后对视了一眼,笑了,好啊,来的越多越好办……
吴大鹏会长则愣了一下,他们突厥人疯了吗?!
一次性派出这样多的军队,这不符合天竺地区内部的作战史啊!!
天竺地区的内战经常不过是万人级别的打斗,这样一下子出动八万人的次数是少之又少的事情……不过他很快想明白了,妈的,联邦帝国的出现削弱了鞑靼强盗们的势力,从而使他们能够减轻了压力,全力跑来对付我们了!
当然,他还不知道的是,马布里新商业区的繁华已经成为了神话传说般的存在……德里地区的一些商人还替新业区吹嘘说,那里是一个随手就能捡到黄金的地方!
好吧,战争的规横开始扩大了,联邦帝国军队必须全力出击!
那时,吴大鹏会长马上与联邦帝国的那个年轻的大使开始密谈。
吴大鹏会长说:“我们要利用德里苏丹的宗教问题……你手上有没有能听从我们安排的婆罗门?”
那个大使笑了,说:“有……还不止一个人……”
天竺教教徒要严格遵守种姓制度,以僧侣贵族为主的第一等级婆罗门拥有解释宗教经典和祭神的特权。
他们还享有至上的权威,享有神庙中教徒的各种贡奉……还负责管理神庙的产业。
天竺教从未规定过一成不变的与基督教或犹太教相当的统一的礼拜仪式。
虔诚的天竺教徒天天可以在每个天竺教家庭都备有的简陋祭坛前背诵规定的祈祷文,他们还可以频频到天竺南部无处不在的由叫做祭司的人照管的某个寺庙中祈祷或捐赠食物、鲜花和各种财富。
但是,神庙里不存在固定的刻板的仪式,没有固定的圣职委任或教士职务,也没有专门的类似基督教的星期日、犹太教的安息日或***的礼拜五那样的宗教节日供人礼拜。
在他们的宗教仪式中,担任专职书记员,和主要由梵文写成的吠陀经及叙事诗的朗诵员的人,这些都是最高等级婆罗门种姓成员,他们也是丧礼、婚礼、成年礼和代人向神祈祷的唯一执行者。
这些无疑都是祭司的职能,然而并不要求执行人必为俗人与神灵之间的中间媒介。
从这一点看,婆罗门种姓成员们无疑是高贵的身份,可以享受到最美好的生活。
但是,德里苏丹建国后,天竺北部地区的婆罗门惨透了,他们的神庙被摧毁,他们的财富被剥夺……他们中的很多人被迫逃到了天竺地区的南部,这种大逃亡行动反而加大了天竺教的传播范围。
太多的北方婆罗门种姓的人怀念他们在北方的优越生活……真实的历史中,天竺地区的北方才是真正拥有财富的地方……那里的土豪和富绅最喜欢向神庙奉献天下最纯净的东西,比如黄金和白银!
那个年轻的大使知道这个情况,所以他在一些商业往来中或者凭借与马布里国国王的关系,很是结交了一批婆罗门高种姓的人,特别是那些从北方逃亡到这里的人……他们中有的人被迫留在南方已经好几代了。
那个年轻的大使很聪明,他马上明白了吴大鹏会长的想法。
吴大鹏会长需要一些婆罗门高种姓的人回去北方煽动教民……只有搞乱对方的基本盘才能更容易让联邦帝国的军队介入。
那个年轻的大使没用吹灰之力就挑选出了一批原北方婆罗门高种姓的人……他没有用心去说服,也没有利诱他们,那些人都是自愿去北方地区影响原教民的中老年人。
那些人也都知道了,德里苏丹的兵马就要杀来,而且,马布里国王将要率大军迎战……如果输了,他们除非臣服,否则无路可逃。
如果能去北方地区发动教民,或者还有机会重新让天竺教回归!
吴大鹏会长了解到那些人的毅然决然后,马上安排帝国海军动用飞剪式交通通讯船沿天竺大陆的西岸北上,快速把他们投放到北部地区。
吴大鹏会长对他们抱有很大的期望……宗教嘛,现在也是一股强有力的支援力量。
那个年轻的大使询问过,需不需要再投放一些佛教人员。
吴大鹏会长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事实上天竺地区从来就不是真正意义的“佛国”,然而佛教却是一个世界性的宗教。
天竺教在天竺地区一直都是占有统治地位的,然而它并不是世界性宗教,是地方宗教。
即使在佛教最为繁盛的阿育王时代,佛教的信众也不超过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所以天竺教绝对是一直占据统治地位,一直到直到德里苏丹国的出现。
佛教和天竺教从根本的哲学意义上是相互违背的,所以两教之间,从历史上一直到现在都是冲突不断……眼下不是让佛教回归的时候。
吴大鹏会长认真看了王玄斌中校送来的几十张照片……那些都是他们预设战场的照片。
天竺地区的南部虽然算是高原地区,但是不过大多在千米左右,大部分地方地势平坦,利于农耕。
因其在古代有大规模的玄武岩喷发,经过风化而形成的肥沃的黑土,适宜种植棉花,是吴大鹏会长正在全力经营的棉花产区。
整个高原地处低纬,属于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除东西两侧少数的沿海地方雨量较丰富外,高原内部高温少雨,缺乏高大茂密的森林,而以灌木和高草为主,呈现出一派热带草原的景观。
照片上正是显现出这样的一副景象。
吴大鹏会长问王玄斌中校道:“为什么要在平原灌木地带布阵,难道找不到关隘、狭谷这样的地方?”
王玄斌中校苦笑了,真找不到……整个南部高原的地形和地势基本一样,就是一个较平缓的大平台……确实也有一些险要之处,但是,没有人会从那里走,因为不用绕太远的路就可以避开。
根本找不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
吴大鹏会长只能默认了,如果不是这样好的地势,在那面世界的历史上,英国人也不会轻而易举征服整个印度呢。
这将是一场堂堂正正的阵地战,对方可是有精锐的骑兵……这样的地形根本无法伏击对手。
但是王玄斌中校很有信心,说:“请吴会长放心,我帝国陆军派出了四个营来协同作战!”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七十章 要成为真正的南方之王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乘坐着战象率领着五万步兵不紧不慢地向着马布里国挺进……他的可以信赖的朋友加助手,马斯尔德副将带着三万骑兵在前面引军。
八万多人的军队绵延将近三十里地了……沿途经过的一些村庄里的人早都吓得四散而逃。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高兴的是,他的军队军纪相当好,没有理会那些农民。
当然,他们都知道,那些农民家里啥也不会有的……真正富裕的地方是马布里海港!
一般的情况下,骑兵与步兵的比例为基本是一比三,但是,这一次的军事行动,菲鲁兹·卡尔吉将军的想法很多……他不仅要使马布里国臣服,还想要平定整个南方地区……在成为德里的新苏丹前,他要成为真正的南方之王!
所以,骑兵无疑是速度最快的兵种!
他要快速地积累财富,快速地让四十人的军事权贵集团认可自己的能力……如果成功,马上由他来取代已经老朽不堪的苏丹也不是不可以的!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有过击败鞑靼强盗大军的英雄事迹……当时酷热的天气、宽阔的河流和凶猛的战象都是他取得胜利的重要帮手。
当然,他的勇猛也是有的。
战象的象背上搭着天竺特有的凉亭式的座椅,坐在上面,不仅不会被太阳晒到,而且还能吹到阵阵的清风。
他不由的感叹起来,每年的冬季都是战争的好季节……这一次的行动是必须要成功的!
正在菲鲁兹·卡尔吉将军眯着眼睛畅想未来的时候,突然有士兵跑来报告,说是一个自称是达迭尔土邦土王的人带着他的三百个勇士前来投靠苏丹大军。
呵呵,达迭尔土邦?
他根本不知道是哪个地方……但是大军快要上到南部高原之时,就有人主动前来投靠,无论如何都是好事情。
他马上让人把那个土王带上来,一边正常行军,一边询问他。
原来,他的土邦已经被马布里国无故侵占了,一些叫什么联邦帝国的商人在他的土邦里不停地挖着各种矿产,还把他原先的勇敢的战士当成矿工来驱使!
那个土王说着说着就哭了。
他的土邦一向与四邻关系和睦,他本人的土王位置已经传了四代人了,深受民众的爱戴,可是该死的马布里国王非要和自己统一管理,他不听从,他们就派来军队,结果王位说没就没了……如果德里苏丹的大军能帮助他夺回土王的位置,他愿意永远臣服于德里苏丹!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听了后不屑地笑了笑,随口就答应了他。
土王的位置在他的眼里啥也不是,等到他让整个南部地区都臣服了后再说……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再一次询问了马布里国的军事情况……那个原土王老老实实把他知道的情况都说了出来,基本与他派出的细作说的一样。
马布里国正在拼命地招兵买马,但是人数不过一万,战骑不过两千!
但是,他们有一种奇怪的武器,可以喷火,直接打死远方的人!
那个原土王哭着说,他原来的忠诚而勇敢的将军就是被那个武器打死的……而且他们还有一种粗大的管子,可以喷出更大的火焰,那火焰之后还有更可怕的东西,竟然可以把人打碎!
当时,若不是他跑的快,也一样会被打碎……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皱着眉头想半天,也想不明白能把人打碎的武器是什么样子的……或许是因为他们胆小害怕而编出的谎言吧?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问他道:“你说的那武器会比弓箭还射的远吗?”
那个原土王低下了头,丧气地说:“……不知道,我们还没有来得及射箭……就被他们吓跑了……”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听了后又气又笑,一箭未发就被吓跑了,还编出这样的谎言来吓唬别人……这是他们为自己的胆怯找借口!
这个时候,他身下的战象仰起了象鼻子,嘶鸣了一声……战象是极为聪明的座骑,这说明它发现了前方有水。
果然,有骑兵来汇报,说是前方二十喀尔远的地方有河流,还好,河中心最多有半人深。
马斯尔德副将是一个精细的助手,这一路上他不停地安排探马前行侦探……但是根本没有遇到敌人。
菲鲁兹·卡尔吉将军看着那个原土王丧里丧气的样子,不由的信心满满……哈哈,马布里国王和他招募的农民军也许早都吓跑了吧?!
他命令全军可以在河边休整一下,这个晚上就驻扎在那里了。
马布里国王此时则骑着一匹白马,沿着一道长长的用麻袋装土垒成的半人高的屏障前来回巡视着。
他的心情又紧张又焦虑。
这是一场生死之战!
马布里国王听从了那个联邦帝国年轻的大使的劝告,他要以保卫天竺教的名义来抵抗……为了强调这一点,他还把一些婆罗门高种姓的神庙人员带到了前线来!
击败不了德里苏丹的大军,他们从此就要改信自己信了一点辈子的大神们了……
果然呢,不管是原先的马布里士兵,还是招募不久的刚刚被“统一”不久的士兵,他们都是群情激奋,勇敢地表示要打败对方……甚至要致对方于死地,他们的大神们会保佑他们的!
那些麻袋本来是南开地区的商人向他们订购的,但是战争需要呢,马布里国王直接征用了它们……到时候给人家一点赔偿就行了。
吴大鹏会长果然是说话有力度的人,他向马布里军队提供了大量的火铳以及弹药,甚至还有更大口径的青铜火炮!
那些帝国陆军的教导连确实认真在训练他的军队,他每一次去巡视都能看见他们与自己的士兵同样在挥汗如雨的训练。
他新招募的士兵由于是挑选出来的,在短短的一个月内就像模像样了……但是,他们仍然是新兵。
马布里国王抬头向那屏障的后方看去……那里是四个营的帝国陆军,他看到穿着土绿色军装的帝国陆军士兵来来回回地忙碌着,知道他们正在布置炮兵和火箭兵阵地。
他的心里安定了些。
在一座行军帐篷里,王玄斌中校与自己的几个营长还有一个穿着白色军服的军官围在一张桌子四周,他们在一幅刚刚绘制的大幅地图上比比划划地说着什么。
王玄斌中校忽然对那个穿着白色军服的军官问道:“你们空军在安全的情况下最高能升高多高?”
那个空军军官平静地说:“两千米高没有问题……”
“用不上那些高……击溃他们后,你们在一千米高的位置发回情报就可以了。”
那个空军军官平静地点点头。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七十一章 王玄斌中校的大杀器
马布里国王的担心是有原因的……他的老兵本来就不过五千人,还被王玄斌中校分成了三股。
一股一千人与新兵们一起建立阻击阵线……他们后方不远的地方有四个营的帝国陆军押阵,对于这种安排,马布里国王没有意见,他也认为肯定能抵挡住第一波的冲击。
但是,他们分明有铁丝网,但是却只垒起一道半人高的屏障。
王玄斌中校淡淡地笑了笑,对他解释说:“铁丝网是防守用的……我们要打进攻战……你们根本不知道我们的打法……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马布里国王只能选择相信,吴大鹏会长与联邦帝国的大使都没有亲临战场,但是王玄斌中校却一直留在前线,这让马布里国王有了一些安全感。
第二股人一千人随着一个连的帝国陆军被安排乘军舰北上去堵住敌军的退路……马布里国王对这种还没有打败对手就要围堵对方打法只能苦笑。
八万大军啊……我们加一起一共才多少人马……就开始认为他们会被打败了?!
王玄斌中校仍然耐心地对他解释说:“南部高原的地势过于平坦,如果敌军四散而逃,那太难俘虏了……所谓的围堵,不过是尽量把他们往一个方向驱赶。”
马布里国王的心哆嗦了一下,这个时候还想着要俘虏……他实在不明白,所谓的联邦帝国怎么会那样需要劳力,给多少人他们都嫌不够用,那会浪费多少粮食啊!
好吧,联邦帝国的给马布里国的农民带来了玉米、土豆和地瓜……还有可爱的花生与高产的棉花,现在吃的粮食确实更多了,但是不如把粮食卖出去换财富。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