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本来嘛,谁想到丛林里会有这样大的变化。
这一次他们可是准备充足了,带了一批人手不说,还有三条船!
随后,张国安又让鲍威连长带着那帮子半大小们,和剩下的一部分武装力量,再搞一次大型的围猎水鹿的活动!
张国安对组织这个围猎活动那是大加赞赏的。
游牧民族,哪怕是半游牧民族,为何在作战上,经常能打败更文明一些的农业民族?
当然,这里除了马匹和冷兵器时代的原因外,那就是游牧民族在长期的游牧过程中,他们不管是集体放牧,还是集体围猎,都慢慢地形成一种互相配合,遵守命令,随机应变特点,这个都印到他们骨子里了。
哪怕是在长途迁徙中,他们人人都学会了遵守纪律和适应环境。
这都是他们的优点。
当然,无法定居,他们就没有法子建设,只能破坏;也就没有法子进化,只能无限地循环发展。
至于守信和礼节,那是他们最不需要的,因为天气的变化是最不守信用的,所以依靠天气变化来生活的他们,也不会守信的。
至于礼节,那个与能生存下来一点关系也没有。
所以说,当一个社会中,语言变得猥琐而下流时,行为变得野蛮而可怕时,那就是这个社会的生存系统出毛病了。
张国安坚决支持围猎水鹿的行动,如果渡过眼下建设的瓶颈期,他一定会分批次让所有人都多多参加这样的活动。
这个时候,流求岛是水鹿的天堂,一时间足够他们捕杀的了。
而且,现在还有吕宋岛上的大量水鹿在等着他们。
所以只能等着这一次各项准备工作完成了后,再去和大宋联系一次。
他们不想直接再找平章贾似道讨要,而是直接以奉献的方式交给他,而且还要他拿出他们需要的回馈。
张国安知道,平章贾似道还正为巩固自己的专权而与他人拼争呢,送上这一批次军需之物,可以给他加分的。
;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三十一章 减少以后的杀戮
到了1265年的7月份,八道河地区迎来了双抢任务,所有人都要参与抢收和抢种。
先前,他们从那面的世界只带了一斤的优质的传统水稻种子,育秧后只能种上半亩左右的水田,但是,它却是最早成熟的,因为这种六十日成熟的品种,要比大宋时空的品种早熟一些。
它的产量让宋人们惊奇,这才半亩就有两石多?!
张国安说:“这是殷地安国的良种,其实还有产量更高的,但是毫无味道------”
那个农民又指着远处的玉米说:“那个玉---米也是殷地安国的?”
“对,还有一些你没有见过的蔬菜都是!”
那个农民笑了,说:“小的最喜欢那西红柿了,酸甜可口。”
他们带的蔬菜种子,都在这面的时空发育良好,经过一个轮次的种植,现在基本都可以上了食堂的饭桌。
大食堂是无奈之举,但是,这种形式对大型集体活动是必须的。
在双抢时期,这种形式有力的支持了工作。
由于一直坚持三餐制,所有人的体力都得到了增加,特别是在他们只能以肉食为主菜的情况下,这是他们过去不曾有过的。
他们的身体由于摄于了大量的蛋白质,确实比过去要好很多。
或者说,不管是游牧民族还是海洋民族,他们的身体基本上要比农业民族好一些。
他们一共开垦了三千多亩的水田,在这个时空里,那些水稻成熟了,连续放水晒田,再重新泡田插秧,这可把大家都累坏了,但是人人都是开心的,这一次丰收表明,他们再也没有关于粮食的担忧了。
还有几百亩的小麦,也一起收割了。
二十个半大小子还没有从组织了大型围猎的乐趣中走出来,就又一次轮回做以前的事情了。
他们不得不又在育秧基地里忙碌起来。
王征相当不满地小声说:“我们是军人啊,吴主家经常这样说------”
鲍威连长也小声说:“所以我们一切行动听从指挥!”
王征一时无语,他们只能听从张国安主家的命令。
在这个炎热的七月里,所有的人都在挥汗如雨,这里也包括张国安和安静两口子。
他们带头去劳动,却没有一点点做秀感觉。
因为这一切都是在为他们自己做事,不是为别人,没有大量的粮食,就算手里有大量的鱼干,他们也是总有一丝不安。
这也许就是农业型民族的常态吧。
但是,张国安也有办法做一些防暑降温的工作。
他利用硝酸/钾溶于水时大量吸热的原理来制冰。
他找了一个背阴的山洞,用罗马式水泥建了几个一个长两米,宽一米,深二十厘米的池子。
他在池子底部铺上硝酸/钾,然后放上铁锅,先在铁锅里加上水,盖上盖子,最后再让人往池子里注水,直到完全溶解硝酸/钾。
大约三个小时后,铁锅内可成冰,取出即用。
硝酸/钾可以再生,最后将溶液用手摇抽水机吸到反应釜内,反复用温火蒸煮,然后再降温结晶重新得到硝酸/钾。
一日可产冰块数百斤,后来人们把这里叫制冰洞。
张国安的冰镇生理盐水也许真能帮助大家防暑降温,整个双抢工作结束后,也没有出现几例中暑的。
当然,他们也会早起干活,中午避开阳光最足的时候。
黄祖副连长也回来了。
他找到了硫磺矿,一次就挖了几十吨的硫磺回来,他说,那里所见皆是也。
张国安非常高兴,他知道,整个流求北部就能有几千万吨的矿藏。
硫磺矿他是不愁的,实在不行就去硫磺岛,海上两千公里的距离不算啥。
那岛上全是厚厚的一层,就像是鸟粪石一样,随便挖。
但是,张国安问过号称去过波斯国的蔡二郞船长,他不知道东方有这样一个始终冒着烟雾的岛屿。
当时张国安也不在意,算了,以后再说了。
更让张国安高兴的是,黄祖副连长还带回来了一批人,有意思的是,他们竟然是大宋的人!
黄祖副连长说:“我对他们说跟我走吧,明年给你们一人三百亩上好的水田,一家一头牛,不比在这里开垦几十亩旱田强?还要防备土著的偷盗?结果他们一听就来了------呵呵!”
来了能有一百多户人家,张国安高兴的是,他们是一百多户!
除了自己,也就是说,这个基地开始有以家的形式存在的人口了,这才是真正的开始发展。
张国安细细地了解了一下,原来他们是从北方逃难时跑到这里来的,大概位置是在一道河和二道河之间的山区,以种旱稻为生,平常也在河里打鱼。
他们也挖过硫磺,但是由于缺少大型海船,运回大宋有难度。
先前也安排过人送出去,但是没有了下文,怕是遭了海难。
所以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也就是能吃上饭------还要抵抗土著们的偷抢!
张国安对着二十个半大小子们说:“现在我们看到了,没有了集体的力量,个人在这个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无力啊!”
鲍威队长真诚地说:“张主家,若是没有我们这些同伴们互相配合,哪里能打到这样多的水鹿?!”
张德培马上插话,说:“就是,我们分成了几个小队,配合着枪杀,绝对比几个人有用------最后连刀枪棍棒都用上了,一只水鹿都没有逃掉------”
他们的围猎确实是一个大丰收,几百只水鹿到手了。
但是,没有想到回来后,他们竟然还要干农活!
好在那一百多户人家的到来还是解决了一些劳动力的问题。
这一百多户人家一看到那盐田大棚子下堆得像房子一样的盐堆,当时就乐了,这要是运回大宋去,都是钱钞啊!
他们早都看到了那些大海船,要是没有这个,他们或许还不会相信黄祖副连长的话------他们实在是让土著们欺负够了!
在这里,他们当时就不再担心了,因为他们竟然看到还有土著人也在劳动。
张国安船首给他们安排了竹楼,男的去农田干活,女的去安静的育秧基地做事------至于报酬的事情,先前黄祖副连长的许诺有效,现在呢,一顿三餐也去食堂吃,每一个成年男人的工钱与别人同样,女人减半。
就这样,当他们的收获进了这批次的粮食,又种下了新的秧苗后,这个双抢时节算是告一段落。
他们的粮仓也都是竹楼式的,有利于保存。
张国安决定去一趟大宋了,各种金属都要用光了。
关于铁矿,宋子强作过计划,他建议张国安直接用铁矿砂。
在那面的时空里,大概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吧,流求北部溪河里的河床铁砂矿曾经非常有名气。
日本人在北部地区的各条主要溪流的河床上采用磁选法,生生捞走了三百多万吨的高品位铁矿砂……
河床铁矿砂经由溪流的冲刷作用,一般含量较天然铁矿品位高。
最高的品位可以达百分之七十—!
这算是现在,一些土著就在河滩上捡集铁矿砂,然后进行简单的冶炼,当然那产品的品质可想而知。
但是,这也算是一种迈向文明的标志了……在那面世界里的考古都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当地的土著现在也大都采用这种方法来得到铁器,但是这个产量就不要提了。
此地的河床铁矿砂一般有两种颜色,黄色的一般是三氧化二铁,黑红色的一般是四氧化三铁。
在河床、河滩上同河砂相比还是比较好认的。
捡集河床铁矿砂最好的办法是吸泵吸取,然后磁选,但是,他们没有,只能用木槽重力法。
用水冲吧,重一些的铁砂自己就沉落下来,相对轻一些的河砂就被冲走了。
这样的产量低了些,但是总好过没有。
河床铁矿砂一般都在河口、溪口地区,特别是流求北部的东部沿海。
这个事情,还是要交给黄祖副连长来解决。
这个木槽重力法还是需要人力往木槽的顶部来运送河砂,但是他们现在还缺少人力------黄祖副连长出去一趟,竟然没有招到土著,那么这个简单的体力活儿只能让他靠着自己人解决了。
黄祖副连长听了这个安排直咧嘴,他看着他要运用的高大木槽,说:“张船首,这个木槽一天能选出多少铁矿砂来?!”
张国安估算了一下说:“最好的结果是一天选出四五吨来,这个得看你找没有找到富矿区。”
黄祖副连长又咧了咧嘴说:“才这么少啊?!”
张国安说:“不会的,等你开始干了,我送补给给你时,多送一些木槽给你!”
黄祖副连长提要求了,说:“那我要用上小流求岛上的俘虏了------”
“好吧,不能超过一百个------”
黄祖副连长高兴地说:“当监工也比筛砂子强!”
小流求岛上的俘虏工作也很重。
他们现在不停地烧石灰,还要不停地烧制硫酸。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换回来他们的补给。
吴大鹏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他们没有人敢跑,而且还是互相监督。
张国安还是按照吴大鹏先前的做法,明显对姚麦那一群人的补给要好过其它人。
这样做的好处是,姚麦更用心了。
他们这一群人里,由于没有了鞑靼人,汉人成为了主体力量,那些阿拉伯水手又处于最低层了,什么脏活儿、累活儿都是他们做。
张国安明显看到了小流求岛上形成了上中下三股势力。
这种结构是最有利于被管理的结构,具有稳定性。
所以,他还会用提供不同的补给来加强这种结构的稳定性。
当然,他也可以从中间抽出一部分人,以防止某个层次的人员占绝大多数。
黄祖副连长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人手了,但是张国安还是认真地对他说,一定要想办法让土著们也来干活,只要给正常的报酬。
一个学会了用劳动来换回报酬的土著,可以带动一个部落;一个部落带动了,可以带动一个地区。
这样,一定会减少以后的杀戮!
张国安最终还是要再去一趟大宋------
;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三十二章 一直在斗争的贾似道
张国安对这次前往大宋的交易做了充足的准备。
鹿皮五百张。
与鹿皮面积同等大小的鲸鱼皮一千五百张,当然这个是鞣制好后,分层的。
这个世界上纯度最高的硝酸/钾五百公斤,分成二十个木桶包装,用生石灰袋子防潮隔离。
硫磺一千公斤,这是最好的火山硫磺矿产品。
粗盐五十吨。
精盐一吨。
同一标准型号的箭杆一万支。
紫杉木英格兰式长弓一百副,配两根弓弦。
腌制鲸鱼肉五吨。
其它干鱼获五吨。
那面世界的水稻良种一百公斤,可留种。
土豆与地瓜各一百公斤,可切块做种。
安静看完这个单子后,对张国安说:“国安,为什么没有给他们玉米种子?”
张国安笑着说:“不急的,先有这些就够了,这个南宋问题不在粮食上,和大明失败的原因不一样。”
安静看着他说:“如果真心想交换,就拿出自己的好东西吧,我不想占人家便宜------我们两个人和你的好朋友不一样,真心在这面过日子了。”
张国安一下子搂过了安静说:“知道的,这个民族我也一直怀疑是受过诅咒,一但有可能往好了变化,就一定有邪恶的东西跳出来,还循环着来折磨他们呢!
所以,一下子不能给太多,慢慢看,到底是什么让他们总选错的!”
安静也紧紧地搂着自己的丈夫,她仰面看着他说:“真不放心你去呢!------不想听你们高谈阔论,我就是担心你一个人去!!”
张国安摸着他的长发说:
“放心,他们古人都是傻傻地,伤不到我的,你看,那二十个半大小子,是不是当你是妈一样的听话?他们烦死在你那里干活了,但是还不是听你的安排?!------所以,他们是我们的依靠,同样,他们也在心理上依靠着我们,这是我的朋友们打下的基础啊!”
安静搂着自己丈夫不放手,说:“猜猜看,那些朋友们他们回去那面的世界会怎么样?”
张国安沉吟了半天,说:“不要猜了,我们一起把眼下做好!”
安静问道:“还要怎么做好?”
“他们的厢兵太多了,又没有办法分流,只能是最低级的办法喂养,我们试着再招募一些吧。”
张国安很有信心。
安静迟疑了一下,她认为不会这样容易的,天知道那些古人是怎么想的。
张国安笑了笑,说:“利益,只要有了足够的利益,他们不会拒绝的。”
张国安的信心不是凭空而来的,这个时空,南宋的冗官、冗兵、冗费问题虽然不如北宋时期,但是,诸多在大宋历史发生过的问题,他们也一样在发生。
唐代每届取进士三四十人,而大宋动辄四五百人。
早在公元991年,朝廷取士总计竟达一万七千三百人。
大宋对宗室、亲信弟子特别是赵家人尤为优宠,随意授官,皇朝宗室男孩七岁便可以授官,有的甚至在襁褓中也有官阶,并领取俸禄。
宗室之外,其它旁支、异姓、门客,都可以得荫补官,每年成千上万的人涌入官僚队伍。
臃肿是溃烂的开始,大宋官场十分腐败,效率很低。
照理说大宋涌现的人才数量不少,但其效能不是被埋没,便是在官僚机构中被销蚀。
由于吏治腐败和人才政策的失误,这使大宋王朝积贫积弱,显示出封建王朝末路的本色。
但是也不能说没有优点,比如在维稳这一点上就作用明显,不会发生李自成、洪秀全式的大型动/乱。
但是问题还是存在的,如果张国安的办法对解决这个问题有作用,那么对方应该高兴地配合一下。
在出发前,张国安先让那些工匠在临河边把炮台式军营先盖起来。
这个炮台式军营结构很简单,总共就三层,第一层主要住人,第二层摆放相思木火炮,第三层上架上两门青铜火炮,这两层也可以住人,但是以军械仓库为主。
房间可以多一点,这为以后扩军时提前做好准备。
院子可以大一点,暂时不需要围墙。
同时可以把原先的观察哨架到第三层炮台上,无形中扩大了视野。
工匠们明白了张国安的要求后,纷纷表示一定能尽快完成。
这样,张国安放心的带着几艘海船,借助着东南季风,向着临安城驶去。
---------------------------------------------------------------
当年,大宋在抵抗蒙哥三路侵略的战役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将才。
如王坚,吕家兄弟,刘整,高达等等。而这些名将当中,只有吕文德愿意真心诚意的依附贾似道。
并且这个吕文德有真材实料,能打仗会打仗,因此贾似道愈发的器重吕氏集团。
这时由于北方的鞑靼强盗集团还在积的积攒自己的实力,因此大陆南北也出现了短暂的和平时期。
贾似道入朝后,斗垮了另一个权臣丁大全,买一送一的搞垮了另外一个清臣吴潜,开始自己独相的阶段。
这个时候在军队的问题上,平章贾似道开始出昏招了,或者说也是被逼无奈,这就是开始推行“打算法”了。
平章贾似道实行的打算法,很简单,就是在蒙古退军,形势暂时缓解的情况下,对在外诸军进行的一次大范围的财务审计。
平章贾似道不得不这样做了,无论是后世如何泼污水,六名时空穿越者都太能理解他了,没有办法了,南宋军费超支太严重了!
这南宋后期,自开禧北伐后,中央财政就开始逐步恶化,端平入洛后宋蒙交恶,军费开支更是急剧膨胀,此时各地纷纷创设新军,原有的屯驻大军统兵体制逐步解体。
其结果造成军队总领所财政出现危机,军队总领所入不敷出,则需要中央调剂补给,常此以往,则又连累中央出现财政危机。
因此,平章贾似道行打算法,其作用有两个,一是控制地方招军的规模,二是缓解中央的财政危机。
这有什么错?!
但是问题来了,整个军队中,贪污或者破坏财政制度的军官太多了,还往往是英勇善战的!
说吧,这个问题真是无解了!
不推行打算法,整个大宋财政都拖死了;推行打算法,肯定会伤害一部分将领。
当时宋理宗还在世,两个人也是头疼啊,商量了将近一个月后,推行吧------
这一查要命了,有问题的将军太多了。
当时平章贾似道没有选择性执法,一马平推,一个字,“查!”。
结果是整垮了高达,赵葵,史岩之,杜庶,逼死曹世雄,向士壁,将王坚转到和州,罢其军权,又附和吕文德,逼反了刘整。
这个刘整可了不得,他是帮助鞑靼强盗集团干死了大宋的得力助手!
刘整,是现在河南邓县人,祖上几辈生活在关中地区。
金末时投奔南宋,隶属名将江万载、孟珙麾下。
1261年四月,升任泸州知府兼潼川路安抚副使。
身为北方人的刘整以武功获得升迁,为一些南方将领所忌,这其中就有后来守卫襄阳的主将吕文德。
刚好此时刘整最初的直接领导江万载因认为平章贾似道当权误国,辞职归里奉养慈母。
平章贾似道这时正在各路武将中推行“打算法”,即派遣官会计查核各地军费,凡在战争中支取官府钱物用于军需者,一律加以侵盗掩匿的罪名治罪。
刘整有许多的经济问题,当他得知消息后,惊恐不安,派人到临安向朝廷上诉,因一向看重他的上级礼部尚书江万载等都已辞职,投诉无门。
当他看到比他名气更大的向士璧、曹世雄均被逼而死后,“益危不自保”,于是秘密派人与鞑靼强盗集团成都路军马经略使刘黑马联络,表示愿意以泸州及所属十五郡三十万户投降。
由于刘整是宋之名将,他突然以蜀之冲要的泸州要求投降,让鞑靼强盗集团方面感到难以理解。
当时鞑靼强盗集团的将领多认为刘整投降之举真假难辩,不可信。
只有刘黑马认为刘整此举毫不可疑,最终,他力排众议,决定派儿子刘元振前去受降。
1261年六月,刘整召集手下官员,杀死反对投降鞑靼强盗集团者,开门迎接刘元振入城,被鞑靼强盗集团任命为夔路行省兼安抚使。
宋理宗听说后勃然大怒,命吕文德务必收复泸州。
宋军首先克复了泸州外堡,然后采取步步为营、坚壁围攻的战术向泸州推进。刘整难以支持,1262年初撤出,将泸州民徙往成都、潼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