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张国安看了一圈,感觉一切正常后就离开了。
他到了河口城堡,看到鲍威队长和其他的半大小子们正在领着队员们训练,态度很认真。
他招来鲍威队长说:“我现在给你一个命令,除了你们十个人之外,其它的队员马上都派出到一道河河口地区,向郭勿语副队长报道,然后你们十个人再在厢兵中挑出三百人,重新训练出一支这样的队伍------你有没有这个信心?!”
鲍威队长心里不舍得,但是,主家的命令,他一定会听的。?一看书?·1?k?a?n?s书h?u·cc
“是,主家!我有信心!”
张国安补充道:“不要从工匠里挑------”
“是,主家!”
张国安看到鲍威队长跑着去准备了,心里想,四五千人,卫队却一下子扩充到了六百人,过了百分之十的比例!
这妥妥地是军国了-----只能依靠所谓高科技的产品来养他们了。
张国安又去了建筑工地。
这个建筑其实是借助城堡的一边建设的综合服务大楼,这样可以省些建材。
张国安找到原先修建城堡的大工匠,让他组织人手和建材,马上到一道河河口去。再建筑一座这样的城堡。
那大工匠说:“张船,若是带走建材,这里就要停工了------”
张国安知道自己现在的生产力水平,说:“去吧。这里先停工,军事需要大于一切------”
那大工匠也马上去准备了。
这一次招商,他只招来一家作坊来蒸樟脑和采割松香,结果,这一家和自己原先办的作坊散的樟脑和松香味道。让人很远就能闻到了。
在张国安办的作坊中,他采用了铜锅蒸馏锅,并在蒸灶上设木制蒸桶,与锅口径大小一致.套在锅上。?一看书??w??·1?k?an?sh?u?·cc
加工时,把樟树叶或樟柴薄片装入蒸桶内,锅内的水与原料相隔1o厘米。投料后要立即关闭锅盖及装料口,再让工匠好好检查蒸馏锅与冷却器的连接处,若不漏气,才能开始蒸馏。
蒸馏时应保持锅中水位,防止烧干或烧焦。把油水分离后的水作为回水。重返蒸锅内使用。
冷却分离带有樟脑和樟油的蒸汽,经过导气管进入多环的盘形冷却器,冷凝后樟脑和油应该是浮在水面。
分离水应是透明的,如不透明应再次分离,这样能提高出油率。
可以把浮在水面的樟脑和樟油用纱布过滤.即得粗樟脑,剩下的樟油中含有大部分樟脑,也就是樟脑油了。
复蒸提纯用樟脑油提取樟脑时,可以把樟脑油放人蒸馏锅内,进行二次蒸馏,收集蒸馏液。冷却后析出结晶樟脑。
那冷却器结构也简单,当被铁匠很容易就打造出来了。
但是,招来的作坊工匠方法太笨,他们倒也是把樟树根切片。然后用水浸泡三天三夜后,再用十几口铜锅煎煮,然后几个工匠有柳木棍子频搅,等到柳木棍子上有白霜了,就滤去滓渣,倒入瓦盆里。一晚上后,里面自然有樟脑沉淀。
割取松油,再煎熬,大家倒是大同小异。
流求岛上樟树有的是,但是那些工匠的方法太浪费了,而且也污染环境。
张国安顺着味道就找到了那家作坊,对大工匠兼作坊主说:“你这个方法,太笨了吧,产量也低!”
那个家伙一拱手,说:“正是如此,樟脑才会价钱不菲。”
张国安气哼哼地说:“你没有去我的作坊看看?”
“未有------我家世代用此方法------好在此地果然是樟树根不要钱。”
这是张国安第一次遇到一个不想学习的大宋工匠。
“你现在去看看吧,我那里的产量是你的十倍,而且才用了几个人手。”
那个家伙又一拱手,说:“好说,好说,我煎煮完这一锅后便去!”
靠,像是我求你似的,张国安不大高兴地走了。
他需要大量的樟脑,这是为他不久后加工单基火铳射药做准备的。
单基火铳射药基本是用醇醚溶剂,将硝化棉塑化而成。
塑化后的硝化棉会变的和面团似的,然后加工成各种形状的单基火铳射药,待其成形后根据需要必须要用樟脑最后处理,樟脑是最好的缓燃剂,把樟脑加入单基火铳射药表层,使其含量由表及里不断减少,燃烧时的燃由表及里不断增大,形成渐猛性燃烧,推动力加大,这是长管火铳所要求的。
樟脑将占用单基火铳射药十分之一的份数,所以,他不得不想办法展樟脑事业。
另外,制造**也需要它。
再以后,制造赛璐珞时更需要它,到那时,他会加工出使用赛璐珞做弹壳的后膛枪。
赛璐珞做弹壳可以通过挂锡来保证不变形。
这就是张国安对樟脑事业的要求。
当他正在考虑要不要自己再扩大樟脑事业,不能依靠大宋作坊的帮助了时,忽然传来了好消息,上一批去卖盐的船队回来了。
张国安赶紧去码头,果然看到了一队海船顺顺当当地在驶进码头。
等到第一艘海船靠岸后,那船长对张国安说:“张船,在下完成了你的要求,这船上全是棉布、棉花和好铁,也带来了我等自己雇佣的工匠------这是交易的清单。”
张国安接过清单,皱了一下眉头,说:“这海盐为何给的价钱低了?”
那船长说:“市舶司的人说,那海盐甚是多,怕转手不好卖,便压低了价钱,但是精盐却给加了些许,如此才换了这么多货物回来。”
张国安点点头,这就是垄断式经营的好处了,他说:“那临安城内的盐价降了吗?”
“呵,呵,也降了几文钱------”
好吧,大宋政府还算有良心。(未完待续。)
...
...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七十二章 硝化棉的诞生
张国安认真看了一下那份清单,感觉这个交易还算是公平。
他没有占到大宋啥便宜,大宋也没有占他的便宜。
那个船长还是按照他的要求买了不同地方出产的棉花,这一点让张国安最满意了。
他现在就要开始最重要的一项,必须把火棉加工出来,没有它,一切都白扯了,他的武力值会和大宋一样了,他不喜欢。
张国安带了些高产常规棉花种子,据卖/种子的人说能亩产一千斤,而且还是高氮棉。
他们把它春播后,观察到这个棉种出苗快,中期长势强,后期长势稳,不早衰,株高1米左右,叶片中等大小,深绿色,单株结铃3050个,还可以,他们遇到的种子?商也算有良心。
取下棉花晒开后,现在也是正在制种,想要大规模拥有只能等第二次播种了。
他让人给他在八道河上游的树林里建了一间木屋,又在地上铺了半尺厚的河砂。
屋里面还摆着若干木头架子。
各种瓷瓶和陶瓶,还有石臼、木臼等物,这里就算是他的工作间了。
先前,他早把不同产地的棉花撕开,挑掉可以看见的杂质,然后用水洗棉花至流出液清澈为止。
∫,.. 然后把棉花装于砂锅里,加入水至刚好能被淹没的程度,接着向锅中加入相当于其中水重的2%到5%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盖煮沸后,接着小火煮10分钟。
最后冷却后,用大量水冲洗,约需边洗边搓10分钟,这时把洗好的棉花置干净的竹席上晾干。
张国安在加工中发现,大宋卖的棉花竟然还是带籽的!
这害他不得不事先还要多一道工序,人手轧花。
他为此还让人在厢兵中打听,大宋棉农会不会轧花。后来打听到了,这个是织棉布的作坊自己轧花的,大宋有两人手摇的轧花机。
张国安断了大/卖轧花机的念头。
他分别完成了各个产地的棉花脱脂后,试了一下,揪了一小球脱脂棉,放入水中。那棉球能快就吸入水份而沉入水里了,然而普通棉花球则很长时间还漂浮着。
张国安小心地极慢地往瓷碗里中分别加入浓硝酸和浓硫酸,它们的比例是一比二。
他注意到顺序了,是把硫酸倒入硝酸中,这样会防止溅洒,混合后用小瓷盘轻轻搅拌着,然后又扣上一个瓷碗在凉水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然后分别把不同产地的脱脂棉浸入混合的酸液中,同时用瓷盘极慢地将脱脂棉中的空气泡挤出,他注意把那个被硝化的脱脂棉轻轻压在了酸液表面下。然后等了大约20分钟后,用两个小瓷盘慢慢取出硝化棉,直接丢进木桶里冲洗,直到闻不出酸味了才算洗净。
然后再将洗净后的硝化棉放入稀碳酸钠溶液中煮半分钟,保持溶液呈碱性即可。
取出洗净至中性或微碱性。
晾干后再浸入2%硝酸/钾水溶液,再取出后再晾干。
这样他一个人几乎忙了大半天。
还好,棉花产地还不算太多。
他各自取了一克左右的样本如果真能是合适的火棉,这一些就能推动一颗子弹了。
硝化棉的爆炸威力比黑火?/药大2到3倍!
他在一块新切割出来的松木板上。一一点燃,观察它们在松木板上燃烧过后的烧痕。而且还用一克黑火?药与它们参照。
结果发现,从烧痕上看,他当时就排除了四个产地的,只留下了两份。
因为他观察到,那四个产地的棉花仅比他经过提纯的黑火?药好一点点,这只能是制作油漆和赛璐珞的材料了。
最后。还是自己带来的棉花效果最好,其它两份还可以,下一次可以大量的收购了,那两份都是福建地区的,看来有必要去买一些了。
他把这三种棉花规定为一号到三号硝化棉。
他还叹了一口气。真是费事啊。
他用手轧花后的棉籽上还残留着短纤维,本来是要用剥绒机把这些短纤维剥下来,但是他只能用手一点点撕。
这种棉花就称棉短绒。
棉短绒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较长的纤维;第二部分来自棉籽上被手撕断的纤维;第三部分是棉籽表皮上天然生长发育成的一层短而密集的纤维,这才是棉短绒的主要组成部分。
第一类棉短绒,因为长度较长,而成熟度不及第二类和第三类棉短绒,因此,一般用做纺织原料、絮棉、药棉、制造高级纸张的原料。
第二类和第三类棉短绒,虽然长度短,但成熟度高,因而才是制造火棉的主要产品。
所以仔细一算,每一斤适合加工成硝化棉的棉花中,其实只能用上百分之二十五左右。
张国安伸了一个懒腰后,算是今天搞定了这个硝化棉。
他该回家了,已经五点多了。
他把门用绳子绑好了,明天还要回来的。
上文讲过,这个硝化棉不可能直接充当发射/药的,燃速太快了,很可能铅子弹还没有飞出去,它自己就炸了。
所以他还需要降低它的燃速。
百分之九十以上浓硝酸好办,他用硝酸/钾加上浓硫酸反应,然后收集气体,再冷凝就可以了,然后一点点用硫酸脱水,一点点蒸馏,就这样一点点积攒出来了。
但是,以后不能这样攒了,所以他准备用半实验室半手工业的方法加工,他试着设计一套陶瓷冷凝设备,加大硝酸的产量。
乙/醇和乙迷混合的醇醚液体也好办。
乙/醇就是酒精,这不用多说了。
乙迷则是乙/醇和浓硫酸进快速反应后,加热到130度左右时产生的气体,搜集后,冷凝产生的液体。
乙迷的挥发性太强,所以,他准备明天现制成后,现用。
等到他顺着河流回到了八道河河口地区,天色真要马上黑了。
他这时才意识到,应该亮化这个码头和大寨子,还有那个城堡,要不是有月光,四处也太黑了。
他们现在一点也不缺鲸油,挂多一点气死风灯,也是给这里增加了人气。
回到了家里,安静给他用炭炉子热了饭,而且还给他用土豆炖了鹿肉。
张国安吃得香甜,没有想到土豆还这样好吃!
张国安连连吃了几口后,大声说好吃。
安静微笑着看他吃完。
吃完了后,他才想起这还是种子呢。
安静笑着摇头,说:“剩下的足够了,你只管吃好就行。”
加工乙/醇的事情全由安静处理了,她没有舍得用粮食,而是用野果子。(未完待续。)
请访问9???9???9????x.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七十三章 请喝一杯洗脚酒吧
流求大岛是水果大岛,不要说南部的椰子有多少了,就是那遍山的野香蕉也是要多少有多少了。
当时,安静首先是用椰子酿酒,这个资源就太丰富了。
为此,她专门找土著小孩子,不分男女来教他们操作。
安静先让他们爬上去,用绳子系住椰子的花芽,使其朝下,这样有利于几天后再剖开来提取汁液。
这是一种有嫩竹香味的新鲜液体,含糖百分之十五到十八。
提取时,将每一个竹筒容器都悬挂在椰子花芽下面接取液体 ,那花芽每小时渗出大约五十到七十毫升的汁液。
汁液滴入竹筒后,就直接在竹筒内自然发酵酿酒。为了抑制杂菌增殖,也可以加一块老松树皮来帮助酵母发酵。
这个取液的竹筒一天早晚更换两次,一次取液量在七百毫升左右。
每更换一次,就用薄刀片将花芽切除了,这时酿成的酒可以就这样从竹筒中倒出来灌入大陶罐中,补充一点糖和酿酒酵母菌后再经发酵
他们这样就制成酒精浓度大约为10%的酒,然后进行反复的蒸馏,便可以得到高度的酒精。
还有一个办法,他们取来成熟椰果,砍破椰子取肉取水,将椰子水和椰子肉一起破碎了后制成浆,发酵成酒,这样直接可以得到酒精浓度为15%的酒。
椰子酒制作的历史可追塑到宋代以前。
宋代的大文豪苏东坡谪居海南时入椰林畅饮椰子酒,写下诗句“美酒生林不待仪”赞美椰子酒胜过古代酿酒始祖仪所酿的美酒。
但是,第二种椰子酒的制作工艺要求高,制作出的椰子酒绝非易事。
因为椰子水从椰果中取出时清甜可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就混浊变苦涩味。
所以做椰子酒的椰子水、椰浆要及时处理,要有很高的技术,才能得出较好的成品。
这时候,安静的基本生物学知识就发挥出作用了,因为她事先带了不同种类的酿酒酵母,而且还因酿酒酵母属于简单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易于培养,且生长迅速。
酵母菌形态虽然简单,但生理却比较复杂,种类也比较多。
酵母菌将葡萄糖、果糖、甘露糖等单糖吸入细胞内。在无氧的条件下,经过内酶的作用,把单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酒精,这个作用即发酵。
眼下这个时空的人哪里知道这个原因,他们最好的酿酒师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道其所以然,所以他们把这个工艺总是看得神神秘秘的。
由于安静处理问题的针对性强,发酵速度快,所以第二种方法产量更高一些。
当然,第一种方法属于偏得的而且毫无成本可言,也仍在进行中。
同时,她再用硅藻土这种流求大岛常见的东西进行澄清,过滤后,那椰子酒便晶莹透明,其香清雅。其味醇美甘爽。
这时那酒颇似椰子水而胜似椰子水,说它是酒,却没有酒的刺激感。
斟上一杯观色闻香,小饮一口细细品味,只觉得一股清香沁人肺腑,一股淡淡的甘甜滋润心田,令人心旷神怡,飘飘然回味遐想。
经常有女子要酿酒时偷喝,不好看管呢。
所以,安静就监督她们要快速反复的蒸馏。到了酒精能到70度时,她不急了,没有女子敢喝了。
至于说香蕉酒更简单,说几句吧。
首先把山上采来的野香蕉埋在地里捂上个三四天。取出来后可能略略闻到有酒精味,而且蕉身也发软了。
这时候就扒了香蕉皮,放进一口长五米,宽两米,深半米的木箱里,加一些干草。再加到十厘米深的水,然后就让沈千千这样的小女生们,在香蕉和干草之间反复地踩,直到香蕉与木箱里的水完全融合了,再把干草扔掉。
一开始,小女生们提着安静给她设计的殷地安式连衣裙,在那个大箱子快乐地踩着,各种方法地踩着。
安静在远处听到她们传来的欢声笑语,心想,这里出去的女人要是都能学会几样生存本领,她们将来还能走上出卖自己自由的道路吗?
经济上能独立的女人,才是真正独立的女人!
当那个木箱里的香蕉和水彻底融合了,然后把它们倒进几个大陶缸里,洒上专用的酿酒酵母后封好,最多四天,就可以酿出含酒精10度左右的香蕉酒。
这酒还是混浊了一些,这时可以通过炭粉过滤一下,再用硅藻土澄清和最后过滤。
充满着果香的香蕉酒就出来了。
安静高兴的是,这个酒,女子们不偷喝了,就是让她们喝她们也笑而不语,直捂嘴。
但是,位于育种育秧基地的酒厂总是散发出的蒸馏酒的香味,让大宋男人们受不了了。
安静也有办法,上山采野香蕉来换酒,最好把野香蕉树好好地迁到一起,有利于以后进行品种改良。
这个时候的野香蕉多是多,但是个头太小了。
有时候,大宋男人们在吃晚饭时,会一人得到一竹杯子香蕉酒,知道底细的鲍威队长坚决不喝,不能又输人家钱,又喝人家洗脚酒吧,这个做人太失败了。
但是郭勿语副队长不怕,他就把他那一份喝了,确实好喝。
其它的野山果就不必多说了。
最后再借用蒸馏和生石灰,基本可以得到高浓度的酒精了。
第二天,张国安带着精心制备的醇醚溶液和樟脑,带着一把火绳枪又去了那间小木屋。
(可不敢再写乙迷了,原来绝对是敏感词。)
张国安拿出昨天制备的三种硝化棉,感觉有些潮了,便又晒了一会,等到干透了后,便把它放到装着醇醚溶液的罐子里,轻轻开始摇动。
先前,他已经把樟脑放在铜锅里,加上水后,生上木炭炉进行溶解。
他在摇晃了大约二十分钟后,他打开看看,大部分已经变成絮状了,但是还有一部分不太行。
他知道这是醇醚溶液纯度不高的原因,又摇晃了十分钟后,方才完成溶解。
随后他把醇醚溶液蒸发掉,得到了胶状体。
他随手轻轻把它搓成长条状,切成大约一克一个的圆柱体。
最后樟脑已经溶解了,他把这些圆柱体投入到里面,看着表,煮了近三十秒后,然后取出。
就这样,他把三个类别的硝化棉一一胶化,经过樟脑溶液处理后,他准备要试枪了。(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一百七十四章 没有一把相同的米尼枪
试枪的时候,出于小心,张国安把火绳枪绑上了树上,站远了一些,用细绳子拉住了枪扳机。
正常数量的黑火/药是炸不了好铁打制的火绳枪枪膛的,至少现在还没有出现过炸膛事件,当然射距也别想太远了。
他先放置了一克的发射药,压实后,又推弹杆塞进去用鹿皮裹着的铅弹,再倒上黑火/药。
他轻轻一拉扳机,那火绳燃着的火头一头扎进火药池里,一股青烟冒出,那铅弹呼啸着飞了出去!
张国安观察到那个火绳枪的枪口除了喷出了一些破皮子外,绝没有冒出青烟,这就是成功了。
但是,他又放了两克的发射药,想看看极限的情况。
试验的结果是,火门变形了,这枪就算是废了。
最后,他索性放了三克的发射药,果然炸膛了。
由此,可以看出,裹着铁柱打制的铁管,最高能承受一克的发射药。
张国安回去后,把加工发射药的过程详细写了下来,特别是一些重要的部分,他专门强调了。
他想了一下那些半大小子们的性格,感觉让梅乐芝和穆木两人来负责加工生产还是不错的,这两个人沉稳,平常少言寡语。
他开始要准备换枪了,当然火绳枪还可以保留,那个火绳枪社团的规模现在都要大过箭弩社团了。
他回到了河口地区后,找来了梅乐芝和穆木两人,在木板上展示了一下新式发射药的燃烧。
这两个半大小子玩火绳枪也很久了,当时就高兴地说:“此物药力十足!”
张国安笑着说:“愿意跟我学怎么加工出它来吗?”
这两个半大小子当时就同意了------非常快乐地同意明天与张国安一起加工此物。
兴趣才是最好的工作情绪。
张国安打发了两个半大小子走后,拿出手提电脑,点开资料库,看了一下他们平常搜集的资料。
他们还带着一个手摇式充电器,太阳能式的太大了。
张国安选中的是一款米尼式步枪。
张国安的火绳枪枪管一直是由大宋工匠们手工锻打,而他们现在使用的几乎都是滑膛枪,为了装填方面快速弹丸一般都是次口径的。可以通过裹上鹿皮来保证铅弹不在塞进时变形,还有良好的密封性。
1...7576777879...3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