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与南宋同行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小样有型
张国安对铜匠们的要求非常宽泛,这也正好符合他们的行业特点。
他们和炼钢的工匠一样,都是只知道大概貌后,反复碰运气的,一但成功一次,那都是惊天地,泣鬼神一样的,不编点神话传说都对不起这个成功……所以,胡镇北厂长有时得到非常好的锡磷青铜,有时就得到很一般的,质量始终无法稳定,产品也始终无法量化出产。
张国安完全能够理解,因为他们除了温度和时间基本可控之外,每一次的原材料可能都不同,从来就没有两次是一样的。
胡镇北厂长完全能理解,因为他也从来没有听过会有两炉同样的好铁。
这家伙碰上合适的材料,马上视为宝贝一样的留下……不合适的,退回去留作他用。
当然。他也在加工后的退火上反复尝试,最后也找到了差不多的办法,至少一个时辰以上的缓慢退火最好。
张国安让他们把各自的加工心得写出来……但是他们写不出来,于是让他们给别人讲出来……他们说不出来。最后他们公开对众人演示方法,这样,才让所有的工匠有了一定的了解。
锡磷青铜还有一个好处,它有自润能力,特别适合打造轴承……但是胡镇北厂长可不舍得。这一下子就没有了很多v字弹簧!
张国安说:“v字弹簧有什么的?压缩弹簧,扭力弹簧,s型弹簧哪个不重要?但是现在都没有轴承重要!”
这是实话,没有合适的轴承,张国安没有办法加工合适的水力织布机!
张国安知道,在大宋理宗年代,年仅13岁的黄道婆为逃避当童养媳随商船漂落到崖州水南村。
当时黎族人的棉纺织技术领先于中原汉族,黄道婆就倾心向黎民学习用木棉絮纺纱,用米酒、椰水、树皮和野生植物作为颜料调色染线,用机杼综线、挈花、织布的纺织印染技术。并比欧洲早400多年发明出脚踏“三绽三线”纺纱车和“踞织腰机”织布机,提高了织锦质量。
但是现在还没有出现在大宋民间,这个时空,如果不依靠强力部门推广,无论是新的粮良种类,还是新技术,那发展起来是相当慢的……以百年计都不算慢。
好吧,张国安也不和他争了,于是给他下了一个任务,要总结出一套打造滚柱式轴承最好的工艺流程!
他就退而使用锡青铜式的材料……虽然差了一点。但是能用。
对于这个,胡镇北厂长倒是答应得快了,他当然也知道轴承的重要。
其实张国安也不是万能的,太多的东西。他只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能依靠群策群力了。
随着v字弹簧的增多,流求卫队的队员们正在慢慢地列装上火帽式米尼枪,但是,还不敢让冷兵器退出。
比如床弩。
现在流求卫队经常全员性参加海练。他们在那条双桅快船和早已经修复好的三大两小的战船上反复跟着水手、舵手、操帆手学习技术……当黄祖副队长要操练跳帮战的时候,张国安赶紧叫停了……
黄祖副队长不高兴张船首干扰自己的训练,说:“海战如何能不练习跳帮?!”
张国安说:“能!打到对方无人可打,打到对方全体投降后再安安全全地上船接收……不许拿自己人的命去拼!”
“那如何能有血性?!”
“有!敌人的惨叫声,就能练出我们的血性……每一个队员都要远远比敌人重要……除非练习反跳帮……”
黄祖副队长一时无话可说。
张国安没有责怪他,这个时代海战能不想到玩跳帮战,那就是太超前了。
张国安说:“我还会给大家配手枪……”
黄祖副队长大喜……但是手枪是什么?!
张国安为这些在海上操练不停的队员们设计了一种双管短火铳,可用于近战,特别适用于海战。
这个打制起来比较容易,仍然是采用火帽式击发方法,只不过可以连击两发,装好火帽后,把两个击锤都扳开,只要扣动扳机,左筒的击锤会先击打,接着是右筒。
射程只能是区区了,十步之内可击碎椰子……二十步就很难上靶了。
张国安没有给它们拉膛线,他在没有找到合适的工具钢前,只能省着点刀具用了。
张国安还在这个短火铳的手柄上嵌了一把七厘米左右的单刃匕首,当两颗子弹打完后,可以扳下单刃匕首,当小镰刀用吧。
第一把火帽式短火铳制成后,张国安先试了下枪……感觉就是那么回事吧,总比没有强。
黄祖副队长一直在蹲守此物呢……等张国安试射完毕后,他迫不及待地接过来,自己快速地装好了子弹,然后还后退了两步,端在手里稳稳地瞄着木桩子上的椰子,这小子手腕很有劲,一点也不抖。
结果两枪皆打中目标……切,比自己还准……张国安斜着眼睛看着他的现场表演。(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三十六章 海盐和粮种引发的变化
黄祖副队长接着很快编了一套“小镰刀”技法,整个套路都是上窜下跳的,张国安看都没有看他们的练习,都已经开两枪了,敌人还能扑上来,这得是多么英勇的行为。
……因为要集中打造短火铳,张国安的水力织布机的机械件只能先放一放,让木匠们先干着。
不过让人高兴的是,在打制火帽式短火铳的过程中,工匠们第一次实现了流水线式生产方式。
原因很简单,短火铳的结构简单,再加上他们长期在一起工作,慢慢地学会了配合。
胡镇北《猪》《猪》《岛》小说.zhuzhudao.厂长的成功具有榜样的作用。
他并不是手艺最好的,但是他能身体力行地了解这一行,什么都能干点……而且,他是最先把家落在这里的工匠。
现在陆续有工匠开始在这里成家了,当然,原先有婚配的,或是不愿意的人员也有,张国安不逼人家,一切都是自愿。
结婚的人必有自己的三间砖瓦房,张国安只是收取少量的房租,这一点和大宋对百姓是一样的,所有人都接受这种形式的安置。
大宋的女人最受男人们欢迎,其次是高丽女……日本女人勉强有人接受,土著女子没有人想!
那个先前一直死死纠缠黄祖副队长的土著女孩子娜娜,后来被沈千千吸引了,最后还是投身到了育种育秧基地这个女人的世界里。
因为她们的年龄是相仿的,所以这个吸引力远远比在黄祖那里寻求安全感大多了,现在她在八道河地区真的不害怕了。
她们穿着打扮都是一个样子,而且沟通起来非常顺畅,最后到底是大宋文化完全征服了娜娜。
现在,她也许是这个时空第一个能说一口临安行在官话的女土著。甚至还会算加减法和写大宋的字。
1266年的春天如期而至……除了工匠们和流求卫队队员们,几乎所有人都投入到春耕中了。
这个时候,春耕生产非常重要,如果再完成这一次的投入,八道河地区算是开始有了自己的积蓄。
与大宋的商贸,甚至与日本和高丽的商贸都让八道河地区的发展动力十足。
当然。他们的产品也确实是别人需要的,随着另两家海盐盐田的逐步投入生产,这里的海盐出产越来越多了,在海商的口中,他们可能都比现在的盐都扬州城有名了……这冲击是巨大的,许多大小盐场的煎盐户都破产了,他们打死也卖不到流求海盐那样便宜。
此时,大宋盐户私煎私卖盐的现象非常突出,尤以东南海盐产区的盐户最为典型。
尽管大宋自开国之初官府即制定法律来对盐户的私煎私卖行为严加管束。但随着朝廷对盐户的煎盐产品垄断控制的日益加重,盐户的私煎私卖现象不仅没有得到有效控制,反而更加盛行。
由于大宋是垄断式经营,所以私盐有大利,特别是其中的贫民下户,皆不乐供官而太半粜于私贩。
宋代盐户的私煎盗卖之所以禁而不绝,也与当时官府在对盐场的控制和管理上存在实际的困难分不开,这突出表现在东南诸路的海盐产区。
东南海盐产区。盐场散布,官府限于人力、财力。不可能在各处都配置足够多的巡察人员时刻提防,自然给盐户私煎私卖以可乘之机。
或者是盐场官吏经常克扣或侵吞盐户煎盐本钱,严重影响了盐户的正常生产,引起盐户极大不满。
盐场官吏担心盐户赴官告发,因而作为交换条件,对盐户的私煎私卖经常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严加“钤束”,坐视乃至故纵,经由此而产生的私盐数额巨大。
官府控制的各地盐场中产生的私盐以东南海盐产区最多,同时大宋辽阔的国土上。食盐资源也非常丰富,盐卤之地相当多,官府不可能完全垄断和控制,因此民间自发的私煎私煮自然就不可避免了,这些煎盐或为民户自用,但也有不少流人市场。
按大宋朝廷规定,任何人经销食盐,必须取得相应的合法凭证,而这是民户财力所无力承受的,民户煎到的盐货只能冒法私卖。
所以无论北方还是南方,民间私煎私煮盐的现象也是很多的,这些盐货要么由民户在当地私下自行销售,要么卖与不法客商,由其再转贩到各地。
大宋尽管有重法禁止,但是收效不大,因此也损失了不少的税收。
但是流求岛海盐的大批量流入,反而让大宋不经意间补上了这一块的税收短板,因为货源来源稳定,一次性供货大,便于市舶司的控制。
当然,还是有批量的走私盐不知道从哪里偷偷上岸了,但是这也比先前四处都有走私盐的情况强!
先前,苏东坡为地方官员时,曾指出:“东海皆盐也,苟民力之所及,未有舍而不煎,煎而不私卖者也。”
但是现在,大宋户部的账面越来越好看了,甚至于那平章贾似道虽然仍不知道流求岛海盐是如何出产的,但是他却在朝廷之上得意地说:“流求岛海盐,出产远比煎盐便宜,一切经由司舶司之手运营,天下之盐税,莫不掌控于朝廷之手……”
当然也有大臣看不惯他的得意,进言说:“煎盐之苦,人所众知,如今这条求生之道被海外海盐所断,民之奈何?!不怕盐户作乱吗?!”
平章贾似道想都没有想,说:“何不渡海去流求岛,大宋可以出这路费,若是他们在那里学会了煎盐,岂不收入更多?非要死守在盐场煎盐?!”
大宋这个时候国家投资的行为运用起来比较成熟……先前,下雪了,给城市居民补助;下雨了,也是如此……每逢节假日,廉租房少交几日的房租,甚至是放花灯没有灯油了,国家也会给你补助一些。
所以,那个大臣一时无语。
这笔运费钱,户部完全可以拿出来,但是他们不想拿,账面好容易好看一些……他们又盯上了内藏库的钱钞。
内藏库独家经营的精盐现在已经是扬名整个大宋的各大名城了,若是哪家大酒家酒楼敢不称自己的菜肴是专用流求精盐……那根本不能算是了。
当其它两家盐场开始出产海盐时,张国安马上把精盐的加工放在首位了,他才不想与其它海盐走低价竞争的路子。
所以,精盐的产出量增加了,这自然就影响到了大宋官家内藏库的收入。
大宋官家的小日子好过了,经常搞点恩出于上的行为。
比如,他们在春耕的大礼上,大宋官家就允诺,玉米、土豆和地瓜这三种祥瑞,但凡属实了,所产出的种子,无偿赠与配合了《公田法》的人家……
结果,以《民声》报为首的小报顿时一片歌颂之文……当到了张国安手里时,他看了直想吐。
现在,大宋官家和他的师臣两个人配合起来是天衣无缝。
张国安哪里想到小小的海盐和粮种会引发这么多事情。(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三十七章 时候一到,统统全报!
张国安当然没有考虑到自己对大宋经济和政局的影响,军事上,他倒是有意向大宋提供帮助。
他希望在军事上能帮助大宋一把,目前看来,他认为自己帮上了忙。
但是,这次偷袭黄岛的事情好像只能依靠自己了。
张国安高兴地看到他的流求卫队队员们在认真地海训着,他们和自己一样知道,不能坐等着鞑靼水军反复骚扰着自己。
事实上,明后年吧,鞑靼强盗集团将在黄岛开始大建水军,最终会加上泉州蒲氏家族的帮助,他们竟然是靠水军灭了南宋。
所以偷袭黄岛其实是间接帮助了大宋……但是,张国安却无法对他人表明他的行为对大宋也是有利的,只能靠着自己的力量去做准备。
这一天的清晨,张国安领着梅乐芝和穆木,拎着一个木桶,去了有名气的冰洞。
现在冰洞开始要忙起来了,这里对于冰块的需求马上就会增大。
张国安指挥着两个半大小子取出几块冰来,然后把它们放到一个木头槽子里,把木桶里连水带白磷都倒进去了。
张国安和两个半大小子都戴上了七层的口罩,然后戴上了用鲸鱼肝上的薄膜制成的手套。
他对两个半大小子现在的工作非常满意,这两个人的性格果然是沉稳,在无烟******的制造上,到现在也没有出现什么意外。
三个人因为戴着口罩说话而变成瓮声瓮气的,在山洞里显得很怪。
张国安说:“白磷的加工非常危险,比无烟******的小心等级还要高……”
两个半大小点点头,认真看着张国安的动作要领。
张国安操起竹刀,在水槽子里抓住白磷,轻轻切成小块。
水槽子里的水因为有冰块的存在而变得冰凉。
他看了看挂着的温度计,现在洞内温度是十六度……这时,他把切成小块的白磷用竹夹子夹到宣纸上,吸干水后,装到竹筒里。再用一张宣纸把这半筒的白磷塞堵住,然后装上黑火/药,用事先准备好的巴沙木塞子紧紧塞住。
那木塞子中间已经装上了引火索。
他最后把那竹筒放到冰块上。
梅乐芝说:“张主家,必须用冰块吗?”
张国安说:“不必要……关键是一定要低温。”
穆木说;“必须带口罩吗?”
张国安说:“必须!而且动作要慢……”
随后。张国安指挥着两个半大小子操作起来,不一会儿,他们制成十几枚白磷燃烧弹。
他们现在马上要试用这些致命的武器了……
三个人登上了一条等候他们的海船。
这条海船上一共装了八架弩床,事先测试过,它们都能射到一百米左右。
这次试射的弩箭也是特制的。可以很牢固地加装上竹筒式白磷燃烧弹……
他们出海了,张国安命令他们向着西南方向前行,等到了九道河地区后,将要命令他们向着九道河北岸射去。
他们迟早会发展到这里,八道河到这里不过才几十公里,算是预先烧荒了。
梅乐芝和穆木两个人开始小心地把竹筒式白磷燃烧弹装上,然后划燃了火柴点燃了引火索后,直接发射了出去,马上,一百米外传来了轻轻的爆炸声……当他们一连发射了四发后停了下来观察效果。
远处开始燃起了黄色的火焰。同时又散发出浓烈的烟雾……张国安知道,这个白磷燃点极低,一旦与氧气接触就会燃烧,更别说还有黑火/药助燃了。
它可以用来燃烧普通燃烧材料难以燃烧的物质,而且能够在狭小或空气密度不大的空间充分燃烧,一般燃烧的温度可以达到1000度以上,足以在有效的范围内将所有生物体消灭。
……它碰到物体后会不断地燃烧,直到熄灭,因此,当它接触到人的身体后。肉皮会被穿透,然后再深入到骨头。
这是一种残忍的武器,但是,它的技术含量太低了。张国安不得不用它。
天神一定会原谅自己使用它……他只是为了制止更大的屠杀,而且也只为了自己的安全。
远处黄色的火焰更加加大加高了,浓烈的烟雾向着上空升起……
张国安摆摆手让那些目瞪口呆的队员们把剩下的也都打出去,现在烈度有了,但是广度还不够。
所有的竹筒式白磷燃烧弹都打出去后,张国安看到整个九道河的北岸都变成了一片黄色的火海。过去需要黑火/药和鲸鱼油助燃才能实现烧荒的情景已经改变了,现在就算是石头也能在燃烧……除非白磷自己燃烧完毕。
张国安对着队员们说:“那烟雾也是有剧毒的,自己人最好离远一点……”
大家都木木地点头记住了。
张国安感觉队员们有些怕自己了……这个感觉不好,但是,他不得不用这个武器!
队员们慢慢能像水手一样操纵海船,但是,他们还无法做到远航……最多沿着流求海岸到一道河地区。
参与第一波次进攻的人手够了,但是第二波次的人手不太够,张国安只能在八道河地区招募了,此外,他还想用上先前俘虏的海盗们。
比如姚麦和那个快船上的船长。
张国安先找来姚麦。
张国安说:“我首先谢谢你给我们有关黄岛水军大本营的材料和地图……”
姚麦当时受宠若惊,想要跪下,但是被张国安制止了。
张国安说:“人的膝盖只能跪天神和父母……我也知道你们姚家在黄岛很有势力……我想放你回去……”
姚麦马上又有些诚惶诚恐了……但是,他没有明白张国安的意思。
张国安说:“我们当然会在以后找你的,只是希望你能在能力范围内帮助我们一些忙……我们不会为难你的。”
姚麦当时就明白了,这是让自己当内应啊……他又有些怕了。
张国安笑了,安慰他说:“不会给你和你的家族带来损害的,只能有好处……以后你会发现,我们联合起来的力量会很大的。”
姚麦这时只能深揖了一躬,说:“谢谢张船首饶我等的性命,这些时日,我也看到了张船首的行事,无不是对他人有利……这次能放过小人,小的莫死难忘大恩!”
张国安摇了摇手说:“不必说这么多,人做了坏事,一定会受到惩罚,只不过时间的长短罢了……好有好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不到,时候一到,统统全报!”
姚麦尴尬地连连称是……(未完待续。)




与南宋同行 第二百三十八章 虎蹲炮与花露香水
张国安不愿意使用白磷燃烧弹,但是他必须使用这一种低技术高效能的武器;张国安也不愿意要挟别人,但是他必须要去要挟别人才能让别人变得可信。⊙,
所以说,人有时候是无奈的,还真不是找借口。
那个鞑靼水军快船的船长属于马上就投靠张国安的一类。
他本来也不是鞑靼人,是正宗的北地汉人。
他可以投靠金,当然也可以投靠鞑靼人,更可以投靠张国安,他发现在八道河地区完全可以过上好日子。
当张国安叫来他,想让他带着船队去黄岛水军大本营时,他马上又呆住了,那里有几百条战船,上万人啊……
张国安看出他的震惊来了,但是没有在意。
他冷冷地说:“鞑靼水军很厉害吗?两个时辰里,我让他们灰飞烟灭……”
那个快船的船长马上要纳头而拜,张国安拉住了他,说:“好好带路,我会让你看到这一切!”
张国安自己可能没有发现,自己的脾气现在越来越有霸气了,过去那个温和的生物老师已经不复存在。
在正宗的丛林社会里,你可以有温和的态度,但是性格要是也是温和……会被吃掉的。
那个船长痛快地答应投靠了,也愿意担任他们的向导,而且还愿意把家里人接来……对于这样的技术型投机分子,张国安还是愿意接纳。
只要把自己做大做强了,或许别人就不会投机另外的势力了。
那个船长叫白三郎,也是黄岛本地人,家里有几亩薄田,但是产出和流求岛的八道河地区没有法子比。
张国安还带着白三郎和姚麦,还有一些投靠了的水手。一起上了安河号船。
这一艘目前是这个时空火力输出最强大的战船……现在全世界都没有火炮啊。
今天是第一次实弹演练……黄祖副队长正好轮上了船长的位置,他把铁质霰弹都拿出来了。
他们的目标是十几里外的一处类似船形的礁石……当他们到了之后,黄祖船长看到距离三十步远,马上命令说:“准备架炮!”
张国安看到队员们抬着火炮从舱口有序地冲了出来,他们三人一组,快速地打开甲板上的盖子。飞快地安装上船用型虎蹲炮!
白三郎船长这才明白,这条新船的几处船舷为何会这样低了。
他看到那青乎乎的炮身有些怕了,他当时可是亲身经历过此物的打击,还亲眼看到它把自己的人的脑浆子打出来……他悄悄后退了一步。
不到三分钟,四门炮安装完毕。
张国安满意地点点头,看来练习过多次了。
他注意到那些经历过炮火的人脸色有些发白,尤其是那个白三郎,真不愧为姓白。
黄祖船长下了命令。
“一至四门炮,放石子霰弹!”
张国安看到那些炮手熟练地装上了丝绸药包。放进了弹托和石子,然后扎破了药包,在木锥子上插上了燃烧的火绳,等着进一步的命令。
黄祖船长高喝了一声:“废尔!”
1...9596979899...38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