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人瘦凋猪颜
他出身赵郡李氏,是关东出了名的世家大族,能与他们家相提并论的,也不过寥寥几个世家,今天枢密院的六个判书里,除了元稹出身北魏皇室,勉强可以和他相提并论之外,其他人的家世都差得甚远。
更何况北魏皇室是出身鲜卑拓跋部的索虏,怎么能和他世代冠缨,河北华胄比肩?
李德裕老神在在,索虏之后的元稹心里却是七上八下。
他自家为了前程靠向了文敏行那一边,结果谁知道太后是个泥足巨人,一戳就倒。本以为前途就此断送,却又柳暗花明作为六位判书之一进入了枢密院。
朝野哄传说元稹叛卖了文家,所以皇帝才能施展雷霆手段挤下太后亲政。然而自家事自家知,元稹很清楚自己和皇帝没有什么联系,稀里糊涂的挤进来可不是什么好事。
元稹现在只盼着是自己的文采引得皇帝喜欢,毕竟最近他和白乐天一起搞新乐府诗,在文坛上动静很大。
牛僧孺则坐在一边和令狐楚聊天,令狐楚是裴度的掌书记,也有文采,长于作赋,被老乡裴度提携作了掌书记,皇帝任用他进枢密院作判书便是给裴度提提声势,免得回朝之后给韩岗压制。
牛僧孺是这六人中最轻松的一个,他以为自己在亲政一事中居功至伟,若不是自己联络白乐天,那就无人挑起这个先锋,如果不是自己及时联系皇帝和宫里的诸位公公,也不会这么轻松的就反败为胜。
这么大的功劳,足以给自己换出铁打的前程来,就算是韩岗只怕也要为子孙后代计好好熨帖一下牛判书。
李绅坐在那里沉默不语,只是缓缓的喝茶。他是寒门出身,在京畿道做过几任县令,因为处理军士和百姓的争端合理得法获得了鱼辅国的赏识,这一次也被程奇力选进了判书之列,算是向鱼辅国示好,毕竟鱼公公虽然不在白玉京了,但仍然还是天底下排行第一的公公。
他刚才入宫的时候听白乐天和牛僧孺那里讲什么除恶务尽的道理,要把文氏一党杀个干干净净,真是书生愚见。
现在北边正在用兵,朝廷手里面就那么一点本钱,京畿乱了,这个局势又要谁来负责?更何况文党脑门上都贴着标签坐在家里等你杀吗?当年酷烈如神皇帝都没有弄成的事让几个酸儒一拍脑袋就觉得能成,真是可笑不自量。
六个人各怀心思的喝茶,不一会便听见内侍通传,这便赶紧从椅子上起来,却看见一位颇为俊朗的少年身着黄袍,头上绑着方巾,和一位相貌颇为丑陋的老宦官联袂而来。
李旭被太后困于宫中,除了冬至以及正旦等少数日子会出现在朝堂之上外,基本不会和外臣有什么联系。这六个人品秩不高,在大朝会的时候也是离皇帝远远的,除了李德裕与牛僧孺外,剩下的四位这是第一次真正见到皇帝。
叩首行礼之后,李旭便请他们落座,一一问过他们的姓名,算是彼此见过。
“朕刚刚亲政,现在时局纷乱,诸位先生有何教我?”李旭命人为程奇力加上一把椅子,拉着老太监一起坐好,准备听听这些判书们的意见。
策问本来就是虞朝考校官员的重要一项内容,根据时下的局面提出对策既可以考校官员的视野和想法,更能甄辨他们在大政上的政治立场,上下同欲才好办事。
“当务之急还是清洗后党的流弊遗患。现下韩相提议由周国公为侍中,微臣以为不妥。如果要尊崇他的地位,增加他的封地,给周国公的几个儿子赐爵就好了。侍中是国家大位,不能用来筹庸,更何况周国公若是因为陛下亲政而被拔擢,微臣恐怕会让中外失望。”
白乐天第一个发言,他的发言也让程奇力脸上一暖,毕竟老程是恨太后入骨,恨不得杀之而后快,文敏行作为后党骨干也跟着被程公公恨到了骨髓里。
李旭点了点头,白乐天说的很有道理,他现在也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私心太重,弄巧成拙了。
“后党流弊荼毒天下也久,各位先生以为要除后党流弊当从何处开始着手?”
李旭提的问题,也是困扰了他们祖孙三代的难题,要解决文氏该从何处下手?自从圣后开始,文家的影子就附骨之疽一样根植在朝廷之中。
不知道多少官员曾经和文氏勾连,也不知道文家有多少势力隐藏在江湖之中。你如果要动刀子,文敏行可以杀,崔琦可以杀,文元恒要不要杀?太后要不要杀?韩岗门下的门生故吏也有不少曾经为文家办过事,你要不要处理?
“先困首恶,剪除党羽,既往不咎。”
白乐天还没有说话,李绅就从椅子上站了起来,他早有腹稿。
“陛下,任用文敏行为侍中是万万不可,文元恒是陛下之师,为人耿直平政,都要贬谪去潮州,文敏行这样鹰视狼顾的野心之辈又怎么能让他大权在握?陛下要是坚持任用文敏行,请准微臣致仕,不然微臣一门老小恐怕死无遗类。”
李旭点了点头,他也知道李绅所说的话十分在理,如果自己还留着文敏行的话,还有几个人肯跟自己接着干。
“李先生所言极是,还请先生仔细讲讲其中的方略,何谓先困首恶?”
李绅也不避讳便直接说道:“微臣听说,弘文馆那边还留着一件大工程。”
他这话一出口,原本板着脸的程奇力与令狐楚脸上有些变化,神皇帝那坑人的抄书工程乃是街头巷尾的逸闻,更何况还有两位苦命的正主就在眼前,这里面的滑稽意味便是心思深沉的程奇力也有些想笑。
“周国公虽然亲贵,不适合以武职直接改为文职,不如先去弘文馆把书抄好,那个时候也就有了跻身门下省的功劳了。”李绅说道:“这样一来可以彰显陛下的仁孝与重文,毕竟那是先皇的遗命,太后不管,陛下要把这件事办好,而来弘文馆就在北衙附近,也方便程中尉看管,万万不能轻易放其自由。”
李旭点点头,李绅的方略的确精妙,蛇无头不行,文党的势力虽然密如蛛网,但是织网布线的毒蛛就是文敏行,将他控制在弘文馆中与经书作伴,的确是一个妙招,如此一来文党就像一个失去首脑的巨人,虽然有一身力气却无还手之力了。
“再然后便是剪除羽翼,文党虽然支系驳杂,势力广大,但不过大多数人都是为了求名逐利。文党要害的位置依臣看来,大概有三处。”
“一个是御史台,现在御史大夫缺位,以王恭为御史中丞暂掌,王恭虽然曾经是陆相的故人,不过现在屈身事贼,操行可鄙。这样的人一定要拔除。”
“再次是京兆府,崔琦虽然出身世家,但是党附文元恒已久,京兆府下辖二十余县,既有府兵又统管白玉京中大小事宜,一旦文党有什么非常之谋,必然危及朝廷。这样的要害位置断断不能在让文党把持。”
“最后便是白玉京中的城狐社鼠以及周国公富可敌国的家私,他们和文家勾连很深,又为害一方,定要以雷霆手段清理为妙。”
“待一切完成之后,周国公若是不幸落水惊悸而去,陛下将他的财产平均分给他的那些儿子,静观文家自己为了那些财帛争个头破血流,也就算是破去了他们最后一点依仗。”
说到最后李绅意味深长的看了元稹一眼道:“至于那些不小心给文党网罗的官员,陛下只要网开一面既往不咎,不赶尽杀绝,那也就早晚烟消云散了。功名利禄,文敏行能给,陛下一样可以给。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五节 策问(2)
这就未免有些尴尬了,元稹捧起茶盏饮了一口茶,李绅不该在清凉殿中讲这话。毕竟这殿里还有大大小小的内侍,数不胜数的耳朵,自己又和文党有所牵连,这样的议论传出宫去,那就是一场大风波。
“这也是微臣的一点愚见。”李绅说完坐下,程奇力不由得多看他几眼,这样的人才正好给程公公当个参谋智囊,或者援引为朝堂之上的奥援。
李绅说完之后,清凉殿中一时竟然沉默起来,一来是李绅的话太过惊人,需要好好消化一番。二来是其他人担心这个时候冒冒失失的接着说,给李绅比下去,在陛下和程公公那里失了分。
牛僧孺与李德裕对视一眼,看来对方都没有接着讲讲自己方略的意思,他们也就都选择藏拙。
“陛下,程公公,微臣的想法有些可笑,就在此抛砖引玉了。”元稹站出来说道。
“元先生但说无妨。”
“微臣以为,为了我朝千秋万代计,应当迁都。”
迁都?李旭当前有一万件事要做,第一万零一件也不是迁都。
元稹立论倒是很正,关中自从前汉之后就有点跟不上其他地区的发展速度了,我朝定都白玉京完全是历史遗留问题。白玉京离蛮子又近,实在是又穷又危险,咱们还是搬家吧,一起搬到洛阳去。
河南富庶,而且还能缩短漕运,减少消耗。当年明皇帝和圣后修建的宫室稍微修建一下就能使用。
总而言之,元稹说得天花乱坠,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什么可操作性。
李旭也只好微笑着饮茶。
元稹进入枢密院六判书之列,是他亲自向程奇力提的,所谓使功不如使过,用这样一个文党分子来攻文党,效果必然会很好。
不过这就要看元稹有没有自觉了。
元稹讲完,令狐楚与牛僧孺一个讲文教,一个说选拔官员,相比李绅,都没有出彩的地方,不过中规中矩。然而中规中矩对他们而言却是最好的选择,毕竟言多必失,牛僧孺与令狐楚二人现在都是铁打的前程,没必要弄出什么纰漏来。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便是府库空虚,北面战事将起,又要修沟渠,赈灾荒。处处都要钱粮。”李德裕站起身目视皇帝:“钱粮从哪里来?朝廷既不耕稼,也不纺织。所取所用,都取自民力,所以富民是强国之本。然而远水不解近渴,当务之急应当是寻一笔急财。”
李旭看着李德裕,皇帝已经知道李德裕所说的急财在哪里了。
“摩尼教依托回鹘之势,在我中华广为传播,其教派宗法严密,凡事皆仰承漠北宗门之指点。愚民不知其教义荒谬,谓世间为黑暗所生,众人当回归光明。把朝廷的官吏视为魔王爪牙,将回鹘蛮胡视为同教兄弟,长此以往国将不国。若不辣手整治,千百年后必为我神州之患!”
“微臣听闻,近日各地有信教之群氓潜往白玉京,想到叩宫阙求陛下割丰州给回鹘人,这背后都是有摩尼僧在教唆。只知有教,不知有国。”
“所以依微臣之见,应当拣选干练大臣,拣选禁军精锐由其统带前往淮南、浙西等朝廷所辖各州郡,责令各州刺史关闭一切摩尼教寺庙,收其田产为官田发给贫农耕种,将其寺庙改为学校,庙中财物悉数充公,各州县留三成,其余七成运至白玉京。”
“这样既能增加国家用度,还能不让百姓被奸人所惑,更何况现在禁绝摩尼教,要禁绝的大云光明寺不过几十座,等到他们修到几百座,几千座的时候,那就是留给子孙后代的大祸了。”
摩尼教的这些行为,李旭也是略知一些,以前碍于回鹘人的缘故,朝廷一般都对摩尼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现在和回鹘交兵,自然便不能再听之任之了。
“文饶所言,似有不妥。”李德裕刚刚言闭,牛僧孺便站起来反对,他觉得李德裕的这套法子实在是给自己找事。
“摩尼教是摩尼教,回鹘是回鹘,这个要分清,而且摩尼教诸多势力有勾连,一旦有非常之变,怎么办?现在当务之急还是解决好北面的回鹘,以及朝廷里的文党。”
“陛下,摩尼教本为胡人所信奉,我朝的制度是汉胡各依其俗,所以准许他们在各地修建大云光明之寺。自古胡汉有别,只要颁布严令禁止汉人信教便可,不必严苛到毁寺的地步。至于所谓建到百座千座更是大言欺人,我大虞总共不过一千多个县,建到几千座,怕不是一个县都有好几个胡寺。陛下要解决的是当务之急,有些小事要相信后人的智慧。”
大云光明寺里的那个秃头泼皮给牛僧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要是各地大云光明寺里都是这种恶徒,那禁绝摩尼教之后不知道要惹出多少乱子。这李德裕公子哥出身不知民间疾苦,惹出乱子来怎么收场?
然而牛僧孺并不知道,那个秃子在漠北武林中也是响当当的豪杰。
“我朝旧法,以汉胡不同,各依其俗,便能两两方便。然而胡儿多以其俗而悖王法,违先贤之道,漠北蛮胡,荤粥之辈,父死则子娶其母,兄死则弟娶其嫂,父母年老则不养,任其自死。这等民俗,难道也要依之顺之?”
李旭此时计议已定,这个摩尼教是一定要禁了。自从文元恒跟他提过一次之后,李旭也看了一些摩尼教的经典,越看越觉得要禁绝这些歪门邪道。皇帝觉得一个人应该努力追求尘世的幸福,而不是把一生寄托在那些虚无缥缈的神话上。
“此事应当召集政事堂共议。”李旭给两个人的争辩划上了句号,他准备等裴度回朝之后,亲自推动把这件事变成朝廷的合议,就连负责查抄各处大云光明寺的人选李旭都已经想好了,就让韩岗的次子左金吾大将军韩瑞负责此事。
带着见面会的策问就要结束了,李旭准备拿出他准备好的戏肉,这也是这六位判书接下来的主要工作。
“朕以为,欲治天下,必先治京畿。”李旭终于亮出了他召集这六人的目的:“我已经与程中尉商议过,现在京兆府执事繁重,对于白玉京中那些奸豪强梁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有很多泼皮混混,横行市面。其中不少还和朝臣有牵连。”
“所以朕以为应当别设机构,先整理京中治安。”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六节 延师
自古以来没有比开设新机构更方便的抓权办法了,李旭召集六判书的目的,就是借枢密院这只老母鸡下自己的蛋。
“白玉京中人和事都复杂,彼此联系很深,所以要解决白玉京的积弊,靠京兆府的力量是不行的,更何况几任京兆尹都是文党,所以这次一定要另起炉灶。”李旭饮了一口茶接着说道:“朕准备在枢密院下面新设一个检察署,诸位在枢密院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白玉京中的一切不法势力。”
接着李旭又指了指程奇力。
“检察署的衙署就设在枢密院内,各位每人可以简拔三位助理,可以是官身,也可以是白身,把履历报上来,甄别过了,朕会赐他们武职出身。程中尉那边会派黄公公领三百名天威军的甲士作为诸位的膂力爪牙,诸位也可以延请可信的江湖人士,报上来之后勘验得过,朕也会赐他们官身。”
“白玉京中的一切赌坊、力行、牙行、妓院、酒肆,都要查,朕给诸位一个月的时间,查出谁在控制,幕后都有哪些龙蛇,彼此之间什么联系,都要查明白。朕不忌讳什么满城风雨,朝廷如果连脚底下这点事都管不好,那就什么也别管了。”
“这件事,就叫做一清专案,也就是一次清查白玉京内城狐社鼠之专项案件,把那些头目喽啰都清一清。”
李旭并不觉得这个“一清专案”会有什么好的效果,只是玩梗让他很有岛主的感觉。李旭就是希望借这个由头把“检察署”这个组织立起来。
一个由皇帝直接控制,拥有司法权的侦查机关一旦成型,那就是一件很致命的一项武器。特别是现在这个时候。
京兆尹崔琦和大理寺卿许由之两个人都因为文党的嫌疑要被拿下,直接从他们手里夺权正是时候,而且因为王恭的关系,御史台也处在混乱之中,没有了御史言官们掣肘,办事也方便许多。
在李旭的设想里,这个机关包含了三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精通侦查的专业官员,主要负责侦办监督各类江湖人士是否横行不法,然后加以打击。一个部分是负责对内监视的检察部门,惩治各种无能和腐败问题,用来监督重大事项的执行工作。
最后就是一支由皇帝指挥,由高手组成的小股部队,担当类似宪兵的职责,配合前面两个部门工作。
眼前这六个人其实并不适合这个工作。
李旭心里对这六个判书早做了不同的安排,白乐天是殿阁词臣,用来当朝廷的脸面。
元稹现在可以用来作为斩向文党的一口利剑,等文党差不多都完蛋以后再把他挪个州郡刺史的位置上看看表现。
李绅和李德裕以及牛僧孺都值得大用,这个令狐楚也就是为裴度回来拜相做一下过度。
“来人。”李旭一挥手,便有六个内侍从殿后鱼贯而出,他们每人手中捧着一口横刀,刀鞘是鱼皮装贴,内里是香木所制,刀柄末梢为龙凤之环,无论刀柄还是刀鞘都多有金银装饰,望之便觉一股华贵之气。
“这是尚方所制的千牛刀,与诸君佩戴以彰威仪。”
所谓千牛刀,典出《庄子》,取庖丁解千牛而刃若新发于硎之意,既夸刀之锋利,又暗含寓意。李旭赠送给李德裕等人千牛刀,一来是为他们彰显威仪,二来也是希望他们解决问题的时候多想想那位解牛的庖丁。
白乐天等人一一下拜谢恩之后,李旭便命他们退下暂且休养半日,自明日起正式开始办公,先把白玉京中城狐社鼠的底摸清楚。
六判书这里的事解决完了,接下来李旭还有几件事要办。皇帝与程奇力在那里闲聊了几句,然后就看见陈朝恩风尘仆仆的从外面赶了回来。
这段时间又要忙着放宫女出宫,又要清理那些和太后沾边的内侍,着实把陈公公累得不轻。
“圣上,程中尉,鱼公公那边来了位信使,等着面圣,还带来了封鱼公公的手书。”言闭,面露疲惫的陈朝恩从袖子里抽出一封书信双手递到李旭手里,李旭抬眼一看,封泥上正印着鱼辅国的观军容使印玺。
李旭相信平日里鱼辅国与白玉京之间的信使一定不少,不过鱼辅国从来没有安排过信使来见他。
鱼辅国所有关于回鹘边情的奏疏和通报都是走朝廷的驿馆体系。这次单独修书过来,一定是有特别的因由。
果然,拆开信一看,鱼辅国修书一封的确是因为旁的事情。
信上一开头,骠骑大将军就向皇帝亲政表示了祝贺,而且说按照时日,河东方面大小群僚的贺表就会到达白玉京,鱼辅国还拣选了一些祥瑞为皇帝作为贺礼。李旭怀疑这些祥瑞多半是什么患了白化病的小动物。
毕竟现在是个能把沙尘暴当成祥瑞的时代,李旭记得太后摄政没多久,白玉京就又一次很大的沙尘暴,当时群臣上表称贺。因为按照五行始终学说,虞朝以土德天下,天上下土不下雨正是土德充沛的表现。
这种天人感应的学说实在是让李旭哭笑不得。不过为了维护天子和朝廷的神圣,也只有默认下去。鱼辅国在皇帝亲政之后发现了祥瑞,这充分说明了李旭亲政是顺天应人,代表了至高的天意。
实际上自从李旭亲政之后,各地都纷纷上来贺表,除了李吉甫、裴度、陆贽这些由朝廷文臣出任的节度使以外,其他藩镇都陆陆续续上来了贺表,成德节度使田弘正还表示愿意入朝为天子贺,被韩岗给压了下去。
除了以上的这些客套话外,这封信的主要内容是说鱼辅国已经摸清了回鹘的底细,做好了痛击他们的准备,不过还需要迁延一些日子,先以守御的姿态防过这个秋天,然后等到开春时回鹘给消耗的差不多再出击。
为了稳住回鹘人,他已经放了回鹘的使者团赴白玉京,希望皇帝能够帮他控制好节奏,至少熬过冬天再说。
另外鱼辅国还向李旭推荐了一位名叫那罗延的回鹘僧侣,也是这次负责送信的密使。
鱼辅国说这位大和尚是他的至交好友,而且佛法弘深,最重要的是大和尚的武功极高。是鱼辅国为皇帝延揽的师傅之一,希望皇帝能够用好这位大师傅。
李旭看到这里算是明白了鱼辅国的用意,这封信说别的都是客套,主要是介绍这位那罗延的介绍信。
“陈大伴,这位那罗延大师现在何处?”李旭问道,既然鱼辅国提了,那就要对这位大和尚重视起来,所谓不看僧面看佛面嘛。有了鱼辅国这尊大佛,那罗延这个胡僧也要尊重一下。
“就在偏殿候旨。”
“请他来见吧。”




武侠时代的皇帝修炼日记 第四十七节 延师(2)
漠北武林,草原之上的蛮族,对于李旭而言一直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看不清楚模样。李旭所知道的种种,大多是放大过之后的离奇谣言。
前朝曾有一位去过漠北的使者回来说:“人如虎,马如龙,上山如猿,下水如獭,其势如泰山,中国如累卵。”,被时人讥笑为六如孙子。
但是不管怎么说,虽然回鹘与大虞交往颇多,隔着一片大漠和层层宫阙,李旭的确是难以看清其究竟面貌。
鱼辅国所说的这位那罗延,乃是漠北武林之中数一数二的高手,只是因为尊崇佛教,所以和那里的摩尼教不和,这次回鹘内部纷争将启的时候,那罗延便连斗数位摩尼教高手,希望可以助宰相压制住摩尼教的那些人。
后来战端一启,他更是急急忙忙的赶往河东,希望虞朝的登利可汗能够派兵,所谓登利可汗也就是天可汗,赶紧派大虞王师去拯救法难中的居士与善男子、善女人。
伴随着内战扩大,信佛的回鹘一部西遁去和吐蕃、西突厥那里搅扰,那罗延便决定留在中土弘法利生。然而那罗延所说的教义,虽然乍看之下以为是大乘佛教一脉,不过观点实在光怪陆离,什么万物皆在波动之中,过于骇人听闻,于是一直没有产生什么影响,反而是被河东各寺庙的各路大德高僧把他骂到臭头。
鱼辅国和那罗延彼此早就相熟,便延请他担任皇帝的武学教习,那罗延对此事也是一拍即合,高高兴兴的奔白玉京而来,自释道安起,法依国主就成了大和尚们弘法的最大原则。如果有了登利可汗的认可,哪个光头还敢把那罗延大师骂到臭头?
1...1213141516...101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