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九原虓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孙吴”。
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
吴起一生在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吴起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深得部众拥戴。
但其为博取功名而杀妻求将的做法,一直被后人所不耻。
吴起治军主张兵不在多而在“治”,曾严格考选步卒,创建有战斗力的常备军“武卒”。
首创考选士卒之法凡能身着副甲胄,执12石之弩,背负矢50个,荷戈带剑,携三日口粮,在半日内跑完百里者,即可入选为“武卒”,免除其家的徭赋和田宅租税。
吴起对“武卒”严格训练,使之成为魏国的精劲之师。
吴起治军,主张严刑明赏、教戒为先,认为若法令不明,赏罚不信,虽有百万之军亦无益,曾斩一未奉令即进击敌军的士兵以明军法。
吴起始终认为军队的战斗力不是由士兵的数量决定的,而是取决于士兵是否精锐。
所以吴起首创武卒,并制定了一套武卒的选拔方案。
也就是说在战国初期,吴起就已经想出了负重跑这个办法了,并把负重跑作为考核士兵的一项标准。
吴起命士兵身着甲胄,拿着弓弩,背着箭矢和剑、口粮等,在半日内跑完百里。
能完成的士兵才可以进入武卒,一旦进入,家的徭役和赋税部免除。
这样一来吴起就极大的调动起了士兵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士兵们一看被选为武卒就有这么多好处,一个个都是抢破了脑袋往里进。
将士兵积极性与切身利益相关联,这亦是吴起的高明之处。
秦国士兵的战斗力为何闻名天下?还不是杀的越多赏的越多?
不把军功和切身利益挂钩,谁会拼了命的杀敌?
。
(iishu)是,,,,!
第四百一十一章 许攸赴鲜卑
【】(iishu),
鲜卑,草原,一处不知名的小部落。
拓跋匡站在山坡上,看着草原上安静吃草的牛羊,心头涌上了一抹满足。
能够继续生活在这片故土上,拓跋匡已经别无所求了。
这段时间拓跋匡忙前忙后张辽都看在眼里,因此张辽并未苛待拓跋匡。
拓跋匡不愿离开鲜卑,在吕布的授意下,张辽并未强求。
一处小型部落,一群马牛羊外加几千鲜卑族人,这便是拓跋匡这段时间的努力所换来的回报。
当然了,这处部落周围荒无人烟,而且被张辽派人严加看管,以免出了什么不必要的乱子。
优待归优待,该谨慎的时候还是得谨慎的。
张辽下的命令是,但凡有什么异动,部落之人,格杀勿论!
拓跋匡身后的几个鲜卑侍卫俱是生的膀大腰圆,腰间跨着弯刀。
未等拓跋匡回到部落当中,一个侍卫便匆匆来报“启禀首领,有一汉人前来寻您,现正在部落中等候。”
拓跋匡的第一反应就是张辽派人来传达什么命令了,于是他立即带着几个侍卫回到了部落当中。
回到部落之后,拓跋匡很是诧异,这使者是在路上被人打劫了?怎么还鼻青脸肿的?牙还掉了几颗?
“许攸许子远,拜见首领!”说话漏风的许攸艰难的说到。
为何许攸会出现在此处?
当日许攸被许褚暴打一顿后,他便拖着疼痛的身子径直前往了鲜卑草原。
在许攸看来,加入其它诸侯麾下都不能快速报仇雪恨,最快的方法便是寻求外族帮助。
许攸已经不怕丢脸了,反正许攸的脸早在酒宴上就已经丢尽了,再丢些也没什么大不了。
与外族勾结许攸并不看重,只要能报仇,让他做什么都行!
恨意难消的许攸觉得大仇不报,他纵是死也会死不瞑目,此刻他什么也顾不上了,名声、生死,这些都被他抛在一旁。
就这样,许攸怀着一腔浓浓的恨意,毅然前往了鲜卑草原。
但许攸并不知道鲜卑境已经都被吕布平定了,他知道吕布消息灵通,故此许攸这一路上都是挑僻静的小路走,三个吕布所设的郡,许攸竟是一个也没碰到。
一路上,许攸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终于打听到了鲜卑首领所在之处。
经过多日奔波,许攸显得异常狼狈,一身衣着犹如乞丐。
在看到鲜卑的营帐后,许攸顿时热泪盈眶,终于找到鲜卑首领了!
路人并没有欺骗许攸,此时拓跋匡的确可以算上是唯一的鲜卑首领,许攸找到他倒也没错。
而张辽又是在许攸出发返回蓟县的,故此消息闭塞的许攸对鲜卑的近况一无所知。
“首领,在下贸然来访,若有唐突之处,还望首领见谅!”许攸恭敬的说到。
听了许攸这句话,拓跋匡便知道了许攸绝对不是张辽派来的人,因为张辽所派之人,断不会如此的卑躬屈膝。
“有何事,你直说便是。”拓跋匡淡淡的说到。
拓跋匡身后站着的鲜卑侍卫为许攸翻译了拓跋匡的话,许攸听后暗道一声“此事有门”。
“首领容禀,在下听闻前些时日您曾率兵进攻幽州,但却被吕布那匹夫打退,在下此番前来,便是为了相助首领您而来。”许攸拱手道。
“哦?为何你要相助本首领?”拓跋匡眼中精光一闪,出言询问道。
“禀报首领,在下本是吕布那匹夫的手下,但吕布骄奢淫逸,跋扈至极,小人难忍吕布的暴行,故此前来投奔首领,也是为幽州百姓请愿,恳请首领入主幽州。”许攸并未如实告知拓跋匡事情经过。
“即是如此,那本首领倒要听听,你欲如何相助本首领的。”拓跋匡饶有兴趣的问到。
“首领容禀,您兵强马壮,麾下儿郎骁勇善战;那吕布不过是外强中干,首领先前便耗费了吕布大半兵力,吕布那厮还对冀州动兵,现在他的麾下大多都是新兵,看似戒备森严,实则不堪一击!若是首领此时动兵,”
“原来如此!”拓跋匡听后点头道。
见了拓跋匡脸上的表情,许攸愤然想到:“吕布!待我说服首领,出兵攻下幽州后,定要将你挫骨扬灰!”
“你觉得凭本首领麾下的兵马,能够击败吕布么?”拓跋匡冷笑着问到。
不知为何,他总觉得事情没有此人所说的那么简单。
而且拓跋匡还担心此人是吕布派来试探他的,故此他一定要小心再小心的对待。
“这是自然!首领麾下兵强马壮,首领振臂一呼,数万鲜卑悍卒便可直袭幽州,覆灭吕布不过是顷刻之间的事情罢了!”许攸奉承道。
“好胆!你这奸贼,到了现在还不说实话么?真当本首领毫不知情么?”拓跋匡怒斥道。
许攸被拓跋匡的这嗓子直接就给吼懵了,这些蛮子不都喜欢听奉承话么?这是怎么了?难道拍马屁拍在马蹄上了?
“你究竟意欲何为?再不老实交待,便叫你尝尝本首领的手段!”拓跋匡厉声喝道。
许攸听后额头冒汗,原来这鲜卑首领不是傻子!
“首领息怒,息怒!在下绝非刻意隐瞒,实在是迫不得已,请首领听在下细细道来!”许攸惶恐的说到。
“赶紧讲!若是再敢欺瞒,本首领活剐了你!”拓跋匡杀气腾腾的说到。
事情到了这份上,许攸哪里还敢隐瞒,急忙将酒宴上的事情通通告知了拓跋匡。
拓跋匡听后并未说话,而是在心中思考着许攸话语的真实程度。
见此,许攸心里更是没底,急忙行礼道“小人所言句句是真,若是首领能助小人出了这口恶气,余生小人甘愿为首领当牛做马!”
拓跋匡不屑的冷笑道“当牛做马?你看看帐外,本首领缺牛马么?”
许攸听后面色一僵,难道唯一报仇的希望也破灭了么?
这时拓跋匡开口道“本首领有个法子,若是你能答应,本首领便出兵助你报仇。”
许攸毫不犹豫的说到“首领请讲!就算是上刀山下油锅,小人也绝不推辞!”
拓跋匡满意的点头道“本首领就喜欢豪爽之人,本首领欲向你借一物,不知你意下如何?”
许攸不假思索的说到“首领欲借何物,小人绝不吝啬,首领直接拿去便是!”
。
(iishu)是,,,,!
第四百一十二章 千里送人头
【】(iishu),
但说完之后,许攸下意识的看了一眼周身,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身无长物,哪有什么可借的?
接下来,拓跋匡说出了让许攸如坠冰窟的一句话“来人!将此人拖下去斩了首级,用锦盒装好,送至大将军案前!”
拓跋匡正愁不知道该怎么表达忠心呢,许攸便送上门来了,这可真是想瞌睡便来了枕头!
拓跋匡自然不难发现潜藏在部落周围的兵马,因为张辽压根也没想叫他们不被发现,拓跋匡是个聪明人,想必他能明白其中的深意。
拓跋匡经常对此提心吊胆,有时候他甚至在想,要不要迁去汉人的城池居住呢?
虽然这片草原是生他养他的地方,但一辈子都活在他人的监视下,这样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把性命交到别人的手中,总归不是个事。
拓跋匡已经决定迁去汉人的城池居住,只是苦于没有理由和张辽说明。
当初要留下的是他,现在要搬走的还是他,玩呢?
但许攸的到来,却是给了拓跋匡一个绝佳的机会。
这便应了那句话“千里送人头,礼轻情意重”。
许攸惊恐的叫到“首领,这是为何?为何啊?小人哪里做错了?”
拓跋匡并未回答,只是冷笑着挥了挥手,示意侍卫赶紧将其拖走。
“这是为何?这是为何啊?”许攸悲愤的喊到。
“放开吾,放开吾!”许攸不住的挣扎道。
“等等。”拓跋匡一抬手,叫住了两个鲜卑侍卫。
“首领,您改变主意了?”许攸面露喜色,天无绝人之路啊!
原本他以为自己便要命丧于此,没想到还有峰回路转的机会!
直到现在,许攸还以为拓跋匡是在考验他。
傻到了这个份上,真是枉称名士。
“是这样,本首领觉得,你也算是有功之人,你且放心,待取了你的首级,你的身子本首领会好好安葬的!”拓跋匡微笑着说到。
“什么?首领你别哄骗在下了,在下所言,句句是真啊!只要首领答应,不出数日首领便能攻占幽州境啊!”
“不,不止幽州,假以时日,冀州也会成为首领的囊中物啊!”许攸急道。
但未等侍卫给拓跋匡翻译许攸所说的话,拓跋匡便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赶紧将许攸拖走。
两个膀大腰圆的鲜卑侍卫像拖死狗一样将许攸朝帐外拖去,然后一人摁住许攸,另一人则是拔出了腰间的弯刀。
被拖出大帐的许攸声泪俱下,苦苦哀求,希望拓跋匡能回心转意。
但回应他的,却是明晃晃的弯刀。
紧接着,许攸的脑袋便被砍了下来。
滚落在地的脑袋仍是怒目圆瞪,仿佛在质问这一切究竟是为何。
许攸的头颅,被拓跋匡用一个精致的锦盒装好,与一封书信一同派人送往了蓟县。
使者离开后,拓跋匡长出了一口气,终于有理由迁往城池居住了!
担惊受怕的日子,拓跋匡实在是受够了。
虽说故土难离,但离开故土总比一辈子被人监视要强。
拓跋匡粗略的估计过,监视他的兵马若是动起手来,血洗整个部落连一炷香时间都用不上。
……
当吕布看到许攸的头颅后,整个人都是懵的。
在看过了拓跋匡的信后,吕布方才明白的事情的来龙去脉。
不得不说,许攸这一手逗笑了吕布。
你去投奔谁不好?非要投奔被老子打散的鲜卑人?
鲜卑各部都被打散了,你稍微打听打听,至于落得个尸首异处的下场么?
许攸满怀希望的想借鲜卑之手报仇,但等来的却是锋锐的屠刀。
尸体留在了鲜卑草原,头颅却被送到了蓟县,这也够倒霉的。
拓跋匡既然有意迁到城池中居住,吕布自然不会拒绝他的请求。
对待拓跋匡和对待张让并没有太大的区别,随便找一处偏僻的大宅赏了,再赐些钱财珠宝和仆役丫鬟便是。
张让便很喜欢这种生活,吕布抽空也会去探望张让,毕竟没有张让,吕布想走到今天这步不知要费多少波折。
拓跋匡留在鲜卑草原,始终是吕布的一块心病。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