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九原虓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还未等这士兵走出门口,杨丑便再度开口道“等等!”

    士兵听后一愣,赶紧回身拱手道“将军有何吩咐?”

    杨丑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对着这士兵说到“叫手底下的弟兄收了管亥的兵刃再放他进来!”

    “诺!属下告退。”前来报信的士兵拱手离去。

    不多时,管亥便被带到了杨丑所在的屋中。

    “拜见将军!”管亥行礼道。

    “不必多礼,赐座!”杨丑摆手道。

    待管亥坐下后,杨丑淡淡的说到“有何来意,直说便是。”

    闻言管亥脸上露出了一抹尴尬“杨兄,小弟此番前来是为了投奔您而来的!”

    杨丑饶有兴趣的问到“投奔我?你不是要与那董昭一同降了蓟县天子么?怎么又想投奔我了?”

    管亥听后痛心疾首的说到“杨兄有所不知,那董昭看似坦荡,背地里却是个十足的小人,他命我做这做那,最后我做的一切都成了他向大将军邀功请赏之物,我什么好处都落不到!”

    顿了顿,管亥接着说到“得知此事后,我便向董昭讨个说法,谁料这厮不压根就不承认有此事,听后我上前一拳便砸了董昭的脸上,打的这厮血流满面,而后我刚欲结果了这匹夫,他的亲兵便提着兵刃奔我而来,我赤手空拳,只得且战且退,仓促逃离长子前来投奔杨兄,还望杨兄能够收留小弟,哪怕是在杨兄帐下做个马前卒,小弟亦是心甘情愿。”

    杨丑听后大笑道“哈哈哈!我早就说过,董昭那厮只会耍嘴皮子,你和张杨还一直都不信,这下信了吧?”

    管亥尴尬一笑“杨兄教训的是,只可惜没早些发现这匹夫的真面目,要不然岂能容他活到今日?”

    杨丑笑道“此时发现也不晚,他董昭不是欲投奔吕布么?那便让他投,咱们只需固守西河即可,来日方长,迟早这匹夫有落在咱们手里的那一天!”

    听了杨丑的话,管亥险些没笑出声来,固守西河?你怕是对大将军的实力一无所知。

    何为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杨丑便是个很鲜明的例子。

    想罢管亥说到“杨兄说的甚是!若是有朝一日擒住了董昭,还请杨兄将其交由小弟发落!”

    杨丑得意的说到“不过是些许小事罢了,只要你好好辅佐我,我自是不会亏待了你。”

    管亥听后举杯起身道“杨兄,小弟敬您一杯!”

    杨丑亦是站起了身子,管亥骁勇难当,有他在手下效力,今后冲锋陷阵的人选便有了着落。

    喝光了杯中酒,管亥与杨丑交谈了一会后,管亥起身朝着杨丑走去。

    “杨兄,小弟再敬您一杯!”管亥很是恭敬的说到。

    “嗨,以后都是自家兄弟了,还扯这些作甚?”杨丑笑道。

    话虽是这么说,但杨丑脸上的喜意却是无法掩盖,显然是管亥的行为让他很是受用。

    。

    (iishu)是,,,,!




第四百五十九章 新一轮召唤
    【】(iishu),

    望着缓缓朝着自己走来的管亥,杨丑的心中很是得意。

    任你骁勇善战,还不是得乖乖给老子效力?想到这杨丑笑的更开心了。

    待管亥来到了杨丑桌前,杨丑笑眯眯的举起了酒杯等着和管亥碰杯。

    就在此时,异变突生!

    只见管亥将杯中的酒都扬在了杨丑脸上,未等杨丑做出反应,管亥便用粗壮的胳膊勒住了杨丑的脖子。

    “大胆!”

    “赶快放开将军!”

    “来人!随我一同诛杀此贼!”

    屋内众将被管亥吓的不轻,急忙七嘴八舌的喝道。

    管亥并未答话,而是拔出了杨丑放在桌上的佩剑。

    此时杨丑已经被管亥勒的几近昏迷,就是想说话也说不成。

    将佩剑搭在了杨丑的脖子上,管亥冷声道“大将军部将三日内便会抵达并州,尔等只有投降,方能有一丝活路,若是胆敢助纣为虐,待大军袭来,三族尽诛!”

    说罢管亥便用佩剑把杨丑给抹了脖子,喉咙被隔开的杨丑颓然倒地,热血洒的满地都是。

    屋内一众将士也是没想到管亥说杀就给杨丑杀了,这下可该如何是好?

    管亥手握佩剑猛的踏步向前“此时不降,更待何时?非要等亲族被诛杀的那天才会醒悟么?”

    管亥话音落下,屋内众将士赶紧扔掉了手中的兵刃,三族尽诛是他们无法承受的痛。

    ……

    几日后,张杨抵达蓟县。

    在吕布的授意下,天子刘辩授予张杨九卿之职,张杨再三拜谢圣恩。

    吕布又以天子的名义赏赐了张杨一处大宅和许多仆人美婢,以此来投桃报李。

    又过了几日,张辽率部抵达并州。

    晋阳城中的守将邹丹得到风声后弃城逃跑,不知所踪。

    董昭、管亥二人率部归降,并州境落入吕布囊中。

    并州方面的降卒,共有两万余骑兵和一万步卒。

    张辽命人带董昭和管亥二人前往蓟县,请吕布给他俩任命,并对并州军降卒做出处置,毕竟这事张辽没法做主。

    待董昭和管亥抵达蓟县后,吕布召见了他二人。

    召见他俩没什么别的事情,就是简单的聊聊天,拉近一下感情。

    当然了,召见他俩最重要的目的就是查询一下他俩的数据,以此来给他俩安排官职。

    “董昭武力66,统帅72,智力94,政治99。”

    “管亥武力97,统帅78,智力62,政治55。”

    查询过后吕布就放心了,这俩人的数据简直太够用了,不用担心能力与官职不符这方面的问题。

    接下来,就得研究研究并州各项官职的任命了。

    经过了一番商榷后,并州方面的任命如下

    张辽担任并州都督,总览并州大小事务;

    陈宫担任并州刺史,并兼任军师一职;

    董昭担任并州别驾;

    徐庶担任军师一职;

    同时,吕布对张辽麾下的兵马重新进行了划分

    原本张辽麾下的五万并州狼骑,改由秦琼统领;

    秦琼麾下的一万步卒与两万骑兵,与选出并州军降卒组成并州军团,合计两万步卒,三万骑兵。

    剩余降卒调至关羽麾下,并抽调各地郡兵,将关羽麾下兵马增至两万步卒,三万骑兵;

    加封管亥为裨将军,至张辽麾下效力;

    在并州军团一众文武前去并州赴任之时,吕布带着曹少钦和挠头三兄弟以及一众影卫亦前往了并州。

    抵达并州后,吕布在晋阳稍作停留后,便直奔五原郡而去。

    五原郡的父老乡亲们对吕布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许多百姓都邀请吕布回家吃饭,吕布绞尽脑汁的婉拒了这些热情的百姓。

    随后吕布向百姓们拍着胸脯保证,今后只要他吕布还活着,就绝不会再让心怀不轨的异族人来为祸并州!

    返回晋阳后,吕布和张辽等人喝了一顿酒,而后便回到了冀州。

    “这便是所谓的衣锦还乡么?当真是不错的感觉!”吕布暗想道。

    截止到了现在,吕布已经占据了青、幽、冀、并四州,半壁江山在握,霸业可期。

    ……

    194年7月,又到了召唤的日子。

    “开启本次召唤程序!”吕布和系统沟通道。

    “叮!召唤程序启动中,即将为宿主提供本次候选名单,宿主可优先挑选一人。”

    “候选第一人倭岛战国大名,军事家、改革家、政治家织田信长武力82,统帅95,智力86,政治92。”

    “候选第二人水浒好汉病关索杨雄武力90,统帅68,智力66,政治57。”

    “候选第三人唐代名将、政治家郭子仪武力102,统帅105,智力88,政治92。”

    “请宿主自行选择一人。”

    “选择郭子仪。”

    看过候选名单,吕布不假思索的和系统沟通道。

    就这还用思考么?不选郭子仪选另外两个,那脑子绝对有坑,坑还不能小了!

    本次召唤,继高丽武将之后,倭岛武将粉墨登场。

    第一位候选织田信长,倭岛战国三杰之一,看系统介绍的那一连串的头衔,就知道此人不是个等闲人物。

    织田信长的一生可以归结为四字,那便是戎马生涯。

    从他成为家族领导人那一刻起,织田信长先是击败了图谋不轨的兄弟;

    稳定了内部后,织田信长踏出尾张,奇袭桶狭间,消灭今川势力,由此奠定称霸基础;

    与其敌对的浅井家族、朝仓家族、斋藤家族、三好家族、武田家族、本愿寺和比叡山等势力,先后被织田信长剪除;

    在统一了大半个倭岛后,织田信长突兀的跌落神坛,魂断本能寺。

    公元1852年的一个凌晨,本能寺浓烟滚滚,整个寺庙都陷入了一片火海。

    火炮的轰鸣声、刀剑的撞击声、战马的哀嚎声和倒地伤兵的惨叫声不绝于耳。

    但寺中的织田信长却并未露出半点惧色,在吟唱出“人生五十年,如梦亦似幻,有生斯有死,壮士何所憾?”的诗句后,织田信长从容自尽。

    ……

    第二位候选是水浒好汉中的杨雄,诨号“病关索”。

    此处的“病”字并非是身体抱恙的意思,而是取让谁发愁、畏惧,有超过、赛过的意思。

    故此病关索,便取赛过关索之意。

    但就算杨雄赛过关索,这也不足以成为吕布选择他的理由。

    开什么玩笑,关索他爹就在自己手下,关索能不能出生都是两码事,你杨雄赛过关索又能怎么?

    下一章有郭子仪的人物介绍,不喜的老哥直接跳过就可。

    。

    (iishu)是,,,,!



第四百六十章 系统的奖励
    【】(iishu),

    说实话,当看到前两个候选的时候,吕布的心里是崩溃的。

    好在郭子仪及时出现,要不然吕布还真不知道该如何选择。

    但就算郭子仪没有被列入候选,只有杨雄和织田信长两个候选,那么吕布宁愿选择杨雄也绝不会选择织田信长。

    毕竟“为我族类,其心必异”,吕布绝对不会把织田信长弄到自己手下!

    郭子仪,武举出身,唐代名将、政治家,在安史之乱中扮演着力挽狂澜的角色。

    安史之乱虽是终结了大唐盛世,但在此时期,许多先前名不见经传的人物俱是被载入了史册,郭子仪便是其中最闪耀的将星之一。

    在安史之乱发生时,郭子仪已经五十八岁了。

    若是未发生安史之乱,或许郭子仪这匹千里马会一直默默无闻下去,直到老死于槽枥之间亦是不为人知。

    假如郭子仪生在三国时期,或许他的境遇会和黄忠有些相似。

    在几近花甲之年、年老体衰之时遇到明主或是得到重用,这无疑是一种莫大的悲哀。

    安史之乱发生时,郭子仪正在汾阳老家守丧。

    唐玄宗在几乎无将可用的情况下,果断决定启用这位老将。

    于是乎,守孝的郭子仪突兀的接到了玄宗的勤王诏书,命其即可返回军中。

    郭子仪被玄宗任命为朔方节度使、灵武郡太守,随后他便开始对叛军展开强势的反击。

    一时间,在hb战场上,唐军打的叛军节节败退,叛军前期占领的地盘都被收复。

    正当郭子仪与李光弼二将准备直捣叛军老巢之时,长安突然失陷。

    玄宗被迫流亡蜀地,太子李亨继位于灵武。

    李亨很是惜命,他在继位后发布的第一份诏书便是令诸军班师回朝,拱卫灵武。

    接到诏书后,郭子仪和李光弼只得放弃原有作战计划,率军开拔朝着灵武行进。

    公元757年,六十岁的郭子仪被唐肃宗任命为天下兵马副元帅,领兵部尚书衔,并兼任朔方、陇右、河西三镇节度使。

    虽是在特殊时期,但一人掌三镇节度使的情况在唐朝并不常见。

    在这一点上,有一人比郭子仪还要生猛,此人便是“一人佩四将之印,掌控万里边疆”的王忠嗣。

    接下来的时间里,郭子仪辅佐广平王李豫先后收复两京,并将河东、河西、hn的大部分失地成功收复。

    郭子仪因功加封司徒,赐爵代国公。
1...161162163164165...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