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九原虓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诺!”陶侃、陶商和陶应齐齐拱手道。
随后,陶谦便写好了三道手书,分别交到了陶侃、陶商和陶应的手上,三人带着挑好的礼物,星夜兼程的赶往了蓟县、南阳和昌邑三处。
写好手书后,陶谦拖着疲惫的身子前去刘备暂住的府上拜访。
得知陶谦前来的消息,刘备急忙放下了手中的锄头出门相迎。
“不知陶公到访,备有失远迎,还望陶公恕罪!”刘备低头拱手道。
“玄德无需多礼,老夫此番前来,乃是有要事与玄德相商。”陶谦拱手回礼道。
“即是如此,请陶公移步内室。”刘备听后开口道。
待刘备与陶谦二人来到僻静的内屋后,刘备询问道“不知陶公有何要事与备相商?备愿闻其详。”
陶谦缓缓的叹了一口气,随即便将曹嵩遇害的来龙去脉告知了刘备。
刘备听后久久未语,显然也是感受到了此事的棘手。
良久,刘备斩钉截铁的说到“有何事需要在下去做,陶公尽管吩咐便是!在下客居徐州已久,陶公的厚恩一直令在下深感不安,如今徐州遭难,在下岂能坐视不理?”
陶谦听后拱手道“玄德高义,老夫替徐州的百姓谢过玄德了!”
说罢陶谦就要起身向刘备行礼,刘备赶紧拦住了陶谦,口中不住的说到“陶公使不得!”
但陶谦坚持道“此礼是为徐州的百姓而行,请玄德受老夫一拜。”
听陶谦这么说,刘备也不好拒绝,只得硬着头皮受了陶谦一礼。
行礼过后,陶谦开口道“玄德,若是曹操起兵攻打徐州,曹操必会由泰山郡发兵,攻向琅琊国。故此老夫想请玄德驻守琅琊国,不知玄德意下如何?”
刘备听后不假思索的回答道“待备收拾一番,便率部前去琅琊国驻守。请陶公放心,琅琊国在,备在;琅琊国破,备亡!”
陶谦感动的拍了拍刘备的肩膀“玄德不愧是高祖后裔,像玄德这般忠义之人,举世再难找出第二个。”
刘备拱手道“陶公过誉了!在备走投无路之际,是陶公收留了在下,让备在徐州安家,如此大恩,备岂能不报?”
陶谦听后开口道“琅琊国的守军只有五千,玄德手下的兵马也不过三千之数,老夫再给拨给玄德三万兵马,交由玄德统领,还望玄德挡住曹操的进攻,坚持到援军到来。”
刘备拱手道“在下领命!”
陶谦从怀中掏出兵符递到了刘备的手中“这是老夫的调兵令牌,玄德去城外大营自行挑选兵马即可。”
刘备听后斩钉截铁的说到“请陶公放心,在下定保琅琊国无恙!”
陶谦高兴的点头道“如此甚好!那老夫便不叨扰玄德了,待解了徐州之危,老夫在与玄德把酒言欢!”
刘备恭敬的行礼道“恭送陶公!”
待陶谦离开后,刘备便召来了魏文通、尚师徒、来护儿和田豫四人,将去往琅琊国一事告知了他四人。
“大哥,待了这么久,可算是有仗打了!”魏文通摩拳擦掌道。
“二弟不可鲁莽,此行咱们只负责守城,曹操麾下猛将如云,沙场上刀剑无眼,万一二弟不慎受伤,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刘备叮嘱道。
“曹操不过一腌宦之后,投奔他的能有什么猛将?大哥你且放心,到时小弟便用手中这杆花刀多斩些敌将的头颅,叫这世人都知道大哥的威名!”魏文通轻蔑的笑道。
“二弟,你若是执意如此,那为兄便只能把你留在下邳了!”刘备板着脸说到。
“别别别,大哥,我听你的还不行么?”魏文通急忙说到。
“国让,你可有何妙计助吾守城?”刘备出言询问道。
月初了,跟老哥们求下月票,感谢老哥们!抱拳了!
。
(iishu)是,,,,!
第四百六十七章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iishu),
刘备也知道魏文通三将虽是武勇过人,但却腹无良谋,叫他们出谋划策,还不如指望铁树开花,故此刘备只得将希望放在了田豫身上。
“主公,眼下曹操尚未打来,咱们也没和曹操交过手,属下实在是无法做到未雨绸缪啊!”田豫无奈的说到。
“嗨,国让说的不错,即是如此,那咱们便先去点兵,待到了琅琊国再做打算。”刘备吩咐道。
随后,刘备便持着陶谦的兵符点齐兵马,朝着琅琊国进发。
……
兖州,昌邑。
“可恨!可恨!父亲,孩儿不孝啊!”一阵怒不可遏的声音从州牧府内传出。
“事已至此,还望主公节哀顺变。”曹仁劝慰道。
“请大兄下令,末将只要三千骑兵,五日内便可将张闿擒于大兄帐前!”曹洪怒气冲冲的说到。
“子廉此言差矣!杀害曹太公的虽然是恶贼张闿,但罪魁祸首却是徐州的陶谦!若不是陶谦收留张闿这等黄巾余孽,曹老太爷岂会有此劫难?”荀彧开口道。
“陶谦狗贼,吾曹操定要屠你陶家满门,为吾父报仇雪恨!”曹操痛哭流涕道。
“还请主公节哀!”一众文武齐齐劝慰道。
“曹老太公遇害,主公已是肝肠寸断,诸位都散了吧,让主公稍作休息,一个人静静。”荀彧开口道。
荀彧这个曹营文官一把手开口,一众文武自是无不遵从,纷纷拱手告退。
一众文武离开后,望着双眼通红、低头沉思的曹操,荀彧拱手道“属下便不劝主公节哀了,想必主公听这‘节哀’,都快把耳朵听出茧子来了。”
曹操并未抬头,低声说到“那文若屏退众文武,是欲对吾说些什么?”
荀彧拱手道“主公蒙此大难,属下为主公悲伤,但也向主公贺喜。”
曹操听后猛的抬起了头“荀彧,你在胡说些什么?!家父刚刚过世,吾哪来的什么喜事?”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中有祸,祸中有福;福祸相依,天赐良机。”荀彧不着边际的说到。
“说下去。”曹操目光炯炯的看着荀彧。
“主公自起兵以来势如破竹,未尝一败,所到之处无不望风而降,不敢与主公相抗。但眼下主公却没有了合适的动兵理由,故此只能蛰伏于缺粮少丁的兖州,再也难进半步。”荀彧不紧不慢的说到。
“继续说!”曹操面无表情的说到。
“主公的雄心和壮志,属下自是心知肚明。主公欲想成就霸业,便必须得先图霸中原。而徐州六郡乃是天下闻名的富庶之地,主公对徐州可谓是图谋已久了!”荀彧拱手道。
“文若是如何看出来的?”曹操饶有兴趣的问到。
此刻曹操脸上的悲伤之色尽褪,哪里还有半点刚才那副哭成泪人的模样。
“主公刚才的痛哭声中暗藏杀机,而且在属下说出罪魁祸首是徐州陶谦之后,主公更是放话要‘屠了陶家满门’,属下若是从中再听不出主公的心意,那还怎配当您的谋主?”荀彧微微一笑。
“吾就知道,什么事都瞒不过你荀彧!没错,吾就是想借此告知天下吾的态度家父死于陶谦之手,吾身为人子,势必起尽兖州兵马,杀向徐州为吾父报仇雪恨!”曹操杀气腾腾的说到。
“但属下有一事必须如实向主公说明,主公,徐州这个四战之地并不好取!”荀彧拱手道。
“哦?那文若便说说,取徐州有何难处?”曹操挑眉道。
“其一,陶谦这个徐州刺史乃是先帝任命,此人治政以宽仁为本,驭民以厚道著称,即便是老来昏庸,但也深得徐州军民爱戴,官声口碑也算上佳,若是主公想取徐州,那您将会站在徐州百余万军民的对立面!”荀彧缓缓说到。
“其二,您的故友吕奉先现已坐拥青、幽、冀、并四州之地,麾下兵马逾近二十万,若是吕布插手此事,非但取不成徐州,就连兖州也会陷入危局。”
“此外,南阳袁术麾下兵多粮足,此人早已对徐州垂涎三尺。就算没有吕布插手此事,一旦袁术出兵援救陶谦,那我军便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就连荆州刘表、江东孙氏亦是对徐州惦记日思夜想,他们之所以望而止步,是因为不想触犯众怒,成为众矢之的,树敌于各路诸侯,故此徐州六郡可以说是一块烫手的山芋,取也不是,不取也不是。”荀彧缓缓说到。
“那吾到底是取,还是不取?”曹操目光炯炯的望着荀彧。
“陶谦的部下杀害曹老太公,这一定是受了陶谦的指示,主公怎可弃如此血海深仇不报?像徐州这等扼黄河而望泰山、得之可纵横南北的中原重镇,陶谦这样的迂腐之辈怎配享有?天予不取,必受其害,上苍送徐州给主公,此时不取,更待何时?”荀彧一语双关道。
何为一语双关?荀彧的前半句说出了曹操攻打徐州的理由,后半句表明了他支持曹操攻打徐州。
短短几句话,却已将所有要说的意思表明,当真不愧于王佐之才之名!
“哈哈哈!文若啊文若,吾就爱听你讲话!有时你说的话,简直比琼浆玉液还要罪人!”曹操突兀的笑了,笑的很是开心。
“主公,属下建议主公即刻上疏天子,奏明陶谦的种种罪行,并派使者到吕布、袁术、刘表、孙坚处报丧,这样一来,主公攻打徐州便成了名正言顺之事,各路诸侯多半也不会加以阻挠。不管曹老太公到底是张闿自作主张杀害的,亦或是陶谦指示张闿杀害的,这都无关紧要。”
“主公这便召回兵马,筹集粮草器械,待圣旨一道,主公即刻发兵奉旨讨贼!”荀彧拱手道。
“如此一来,吾攻打徐州便成了上合天意、下合人情、中合道义之举,是也不是?”曹操笑问道。
“主公明鉴,正是如此!”荀彧亦是笑道。
“吾因悲伤过度而无法执笔,文若便代吾拟一道哀疏,派使者送与天子及各路诸侯。”曹操缓缓说到。
。
(iishu)是,,,,!
第四百六十八章 陶应拜曹,落荒而逃
【】(iishu),
“此疏属下已经拟好,还请主公过目!”荀彧将从怀中掏出的哀疏双手奉上。
“不必了!文若拟的文书,吾还用过目么?命人誊写此哀疏,飞马送至蓟县、南阳、襄阳、江东四处,路上换马不换人,务必在最短时间内送到!”曹操吩咐道。
“诺!”荀彧拱手道。
“此外,传令下去,命众将整顿兵马粮草,并准备攻城器械,待天子圣旨一到,即刻发兵讨伐陶谦!”曹操大手一挥下令道。
“遵命!”荀彧拱手离去。
……
这日,吕布通过锦衣卫的飞鸽传书得知了曹嵩被张闿杀害一事。
得知消息后,吕布立即把自己关到了书房当中静静思考。
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曹嵩依旧是死在了张闿手中。
曹嵩一死,陶谦的好日子也就算到头了。
对于曹操这个老友,吕布也算是对其知根知底了。
曹嵩的死肯定会让曹操悲伤,毕竟死的是亲爹,叫个人都得悲伤。
但曹操的悲伤程度究竟有多少,吕布便无从得知了。
“宁肯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曹操说的,在他的心里,或许曹嵩也只是芸芸众生当中的一员。
能在这件事做文章获取利益,才是曹操心中的真实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是一定得打徐州的,吕布管还是不管?
若是管,陶谦收容黄巾余孽、并用其为将,有御下不言之过,曹嵩的的确确是死在了张闿手里,陶谦难辞其咎,若是吕布想管,那该用什么理由管?
但要是不管,陶谦虽是钱粮无数,但兵少将寡,难以与曹操相抗,这样一来,徐州便成了曹操的囊中之物。
若是曹操得了徐州,那便是成了吕布卧榻旁的一把尖刀,徐州虽是四战之地,但其地理位置很是优越,这样的一块宝地白白让给曹操,吕布实在是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良久之后,吕布缓缓的叹了口气,此事他想通了,在曹操与陶谦之间,吕布只能当个和事佬,进行劝架而非帮忙,至于曹操听不听,那就不是吕布能管的了。
杀父之仇和夺妻之恨,这二者都是不共戴天的血海深仇,吕布实在是没法在中间横插一杠。
时也命也,有些事情是从一开始就注定的,凭人力无法更改。
虽然人们对“人定胜天”这句话耳熟能详,但在许多时候,人们又会把“人不与天斗”放在嘴边。
很多事都是矛盾的,但并非所有矛盾都能得到解决,就像起兵报父仇这种事,谁又解释的清呢?
……
兖州,昌邑。
“各部兵马都准备的如何了?”曹操出言询问道。
“请主公放心,各部兵马早已准备完毕,只待主公下令。”曹仁拱手答道。
“好!等天子的圣旨一到,立即出兵为吾父报仇雪恨!”曹操杀气腾腾的说到。
“诺!”屋内众将齐齐拱手道。
“报!启禀主公,陶谦之子陶应求见。”一个亲兵拱手道。
“此人居然还有胆子来兖州,莫非以为曹某不敢杀他么?带上来!”曹操怒道。
不多时,陶应便被引到了议事厅内。
在议事厅门口,陶应便看到了屋内对其怒目而视的众将,陶应不由得打了个冷颤。
“拜见曹公!”陶应赶紧行礼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