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九原虓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

    徐州,琅琊,开阳。

    刘备、魏文通、尚师徒三兄弟,加上来护儿和田豫五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讨如何应对曹操的兵锋。

    “兄长,先前你言曹操兵马强壮、猛将如云,小弟还不相信,今日一见,方知兄长所言非虚。”魏文通唏嘘不已。

    “确是如此!兄长,此处没有外人,小弟有一事欲向兄长说明。”尚师徒拱手道。

    “三弟请讲。”刘备开口道。

    “兄长,在小弟看来,徐州兵马难以抵挡曹操兵锋,若是曹操强攻开阳,恐怕开阳城坚持不了多少时日,一旦开阳城告破,其余徐州郡县的沦陷不过是时间早晚的问题。您并未奉陶谦为主,此刻不过是以客人的身份待在徐州,小弟觉得,咱们该早日脱身离开此处,改投他人。”尚师徒拱手道。

    “三弟此言差矣!如今天下风起云涌,各路诸侯皆以兵马权谋称霸一方,愚兄将不过三员,谋士更是只有国让一人,兵马也只有区区三千骑兵,根本无法和各路诸侯相提并论。”刘备纠正道。

    “但为兄是高祖后裔,以仁义为立身之本,这便是为兄得天独厚的优势。天下大乱首先在于人心丧乱,欲治乱世,需得先收人心,如此吾便得以仁抗不仁,以义拒不义。人心既得,何愁没有贤士兵马来投?”刘备自信的说到。

    “小弟受教了!”尚师徒恭敬的说到。

    “陶谦乃是先帝任命,素以仁义治政,相助于他便是相助汉室,吾身为高祖后裔,此乃吾的分内之事。曹操报父仇是虚,强占徐州六郡为实,吾岂能让他的奸计得逞?”刘备高声道。

    深切哀悼,悼念在对抗击疫情斗争中的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愿疫情早日结束,国泰民安。

    。

    (iishu)是,,,,!




单章说明,关于更新时间。
    之前在章节感言上说了一嘴,老苍这边已经谈好了单位,7号开始上班,所以每天的更新时间又不能确定了,在这先跟读者老爷们道个歉。

    目前来看,每天两更应该问题不大,但要是工作太多,可能老苍就得变成一更兽了。

    当然了,这是最坏的情况,以老苍目前对单位的了解来看,估计不会忙成那样,但如果实在是没时间二更,老苍也只能是含泪成为一更兽。

    毕竟对一个不习惯攒存稿的人来说,一旦忙起来就废了。

    老苍也想过全职,但全职别说养家糊口,就连自己也养活不了,总不能为了梦想被饿死不是

    所以老苍会努力保持每天两更,说实话老苍也不想每天一更,因为每天一更,就意味着600的全勤奖没有了,没了这全勤奖,老苍的稿酬就更是雪上加霜了,不提也罢。

    今天说这些呢,就是给读者老爷们先打个预防针,以免真的成为一更兽的那天遭受不必要的谩骂。

    老苍也想成为全职,一天更他个四五章,但实力不允许,技不如人,写的东西没法吸引更多读者,这老苍也没办法。

    但不管怎么说,老苍都会尽心竭力的把虓虎写完,不会太监,这个老哥们尽管放心,因为虓虎很可能是老苍的最后一本书了,无论如何老苍都得用心把虓虎完成。

    至于下本书能不能开,还得看到时候的具体情况。

    在这跟老哥们预先透露一下吧,下本书的题材什么的都已经想好,还是三国系统文,但系统不会资敌,只为主角一人服务。

    系统的色彩比较淡,算是辅助系统吧,大多都得靠主角自己努力。

    终究梦想还是败给了现实,全职成了镜中花水中月,罢了罢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哪能事事顺心呢

    最后感谢所有老哥对虓虎和老苍的支持,祝平安喜乐,万事顺遂。

    苍山浅陌,敬上。



第四百七十三章 拉拢陈圭,暗流涌动
    “就算战败又能如何即便是战败,天下人也会知道吾刘玄德之名,亦是会知道汉室尚未衰微。对汉室怀有赤诚之心的仁人志士们受到感召,必会效仿吾的举措,如此一来,汉室可救矣”刘备慷慨激昂的说到。

    “主公有此宏愿,汉室中兴指日可待”田豫拱手道。

    “眼下还不是说这些的时候,咱们还是想想如何才能将曹操击退吧”刘备缓缓的叹了口气。

    兵强马壮、猛将如云的曹操,实在是刘备不愿面对的一个劲敌啊

    徐州,下邳。

    陶侃思虑再三后,终于打定了主意,打算与刘赟联手谋反。

    陶侃也想通了,是陶谦不仁在先,那就休怪他行不义之事

    这日,陶侃与刘赟邀请陈圭、陈登父子前去陶侃府上赴宴。

    人老成精,这几日陈圭已经嗅到了城中不同寻常的火药味。

    于是陈圭父子欣然前往,并为陶侃和刘赟二人带去了礼物。

    陈圭可不是什么等闲人物,陈家是正经的官宦世家,名门望族。

    虽然和四世三公的袁家没法比,但陈家的能耐也不容小觑。

    陈珪的叔父是陈球,先后担任过郡守、列卿,最后一直升到太尉。

    陈球门下有两子一侄

    长子陈瑀,曾任吴郡太守;

    次子陈琮,曾任济阴太守;

    侄子陈珪,曾任沛国国相;

    而且陈圭父子都是聪明人,所做投资从来没有亏过。

    这爷俩先跟陶谦、后迎刘备、再附吕布、后降曹操,将明哲保身发挥到到了极限,同时也成功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书归正文,酒过三巡,陶侃直截了当的将造反一事摆在明面上,并询问陈圭父子的意见。

    陈圭不动声色的抿了一口酒水,而后笑道“将军,事到如今,您还用问我父子二人的意见么若是老夫不答应,恐怕我父子二人都得命丧此处吧”

    陶侃皮笑肉不笑的笑了笑,而后说到“先生慧眼如炬,确是如此”

    说罢陶侃喝道“来人呐”

    陶侃话音落下,百余名披甲执戈精兵立即从两旁的房间窜出,神色不善的盯着陈圭父子。

    “得罪了”陶侃拱手道。

    “将军不必如此,老夫何时说过与将军为敌了”陈圭笑问道。

    “哦”陶侃挥了挥手,门前的士兵尽数退回到两旁的房间内。

    “陶谦并非明主,陶商与陶应二人还不如陶谦。若是陶谦传位给将军,我父子二人方会继续留在徐州,否则陶谦驾鹤之日,便是陈氏一族离开徐州之时。如今将军想脱离陶谦单干,我父子二人自然没有不从之理。”陈圭泰然自若的说到。

    “如此甚好得汝二人相助,简直就是如鱼得水,大事可期矣”陶侃喜道。

    “恭喜主公”刘赟很有眼力见的冲着陶侃道喜。

    “拜见主公”陈圭父子改口道。

    “好好好”陶侃一连说了三个“好”字,显然是开心极了。

    “主公,陶商兄弟俩手下的那点兵马不足为虑,但曹豹手下的一万精兵,却是个变数。”陈圭拱手道。

    “无妨,若是曹豹从了吾,吾很快便能架空他的兵权;若是不从,杀了便是”陶侃杀气腾腾的说到。

    心态转变之后,想通了的陶侃变得愈发杀伐果断,不复先前的瞻前顾后。

    “主公明鉴,如此属下便放心了。”陈圭拱手道。

    “来吃酒吾敬二位一杯”陶侃举杯道。

    “主公请”陈圭父子举杯道。

    酒宴散去之后,陈圭父子便回到了家中。

    归家之后,陈登不解的问到“父亲,为何您要投效陶侃”

    陈圭听后叹了口气“元龙啊,你虽是天资聪慧,但要学的还有很多。今日若是不应下此事,你以为吾父子二人还有命归家么”

    陈登瞠目结舌道“父亲,您是说,陶侃摆出的架势不是吓唬咱俩的”

    陈圭无奈的说到“吾儿,你见那架势像装出来的么”

    陈登惊诧的问到“他怎敢如此行事”

    陈圭叹息道“他连改换门庭的造反之事都敢做,我父子二人又算得了什么”

    顿了顿,陈圭接着说到“府上的家丁护院不过五千之数,若是与陶商兄弟俩联手,陈家顷刻便会遭受灭顶之灾。曹豹这个徐州上将有名无实,此人是个十足的曹豹,与其合作,为父简直就是嫌命长了。故此眼下来看,投效陶侃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陈登听后询问道“可父亲,先前您不是说投效曹公方能保陈家无虞么”

    陈圭摇头道“今时不同往日,曹公的大军被陶谦挡在琅琊不得寸进,想打到下邳来,怕是还得些时日,为父本想收买曹豹掌控其麾下兵马,待曹公来时归降曹公,但为父却漏算了陶侃这个变数,眼下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陈登是个聪明人,不过是缺少阅历罢了,在陈圭的点拨之下,陈登很快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想通了的陈登拱手道“孩儿多谢父亲教诲”

    陈圭点了点头“吾儿,你去将家丁护院们召集,不出两日,陶侃便会对陶商父子动手,咱们不可作壁上观。”

    陈登拱手道“孩儿遵命”

    当天晚上,曹豹便受邀来到了陶侃府上。

    照理来说,陶侃屡次三番邀请陈登父子和曹豹以及一众下邳大小官员,陶商和陶应兄弟俩应该有所察觉,但这哥俩麾下的人手实在是有限,在陶侃存心不想让他俩得知情报的前提下,这哥俩几乎成了瞎子。

    而且陶谦临行前交待过,不得无故滋事,寻陶侃的晦气,一切以大局为重,故此这哥俩便老老实实的待在府上,哪也没去,什么行动都没采取。

    在陶侃大棒加甜枣的威逼利诱下,曹豹没有过多犹豫,直接答应与陶侃联手,并改认陶侃为主。

    曹豹能做到徐州上将的位置,虽是大多仰仗资历和机缘巧合,但此人察言观色的本事并不弱,否则也没法做到这个位置。

    曹豹也算看明白了,如果他不应下此事,恐怕就得竖着进来横着出去。

    即是如此,那他还不如答应陶侃,留着性命以观后效。



第四百七十四章 各方动向,大战将启
    在曹豹答应投效后,陶侃便收缴了曹豹的兵权,曹豹虽是心有不甘,但为了小命考虑,他还是选择乖乖交出兵权。

    就这样,陶侃麾下兵马已经增至三万,其中丹阳精兵两万,骑兵五千,陈家私兵五千。

    而陶商和陶应哥俩手中能动用的兵马,不过是下邳城的三千守军。

    如此悬殊的差距,真可谓是云泥之别。

    长安,皇宫。

    “主公,曹操之父曹嵩死于陶谦部将之手,曹操起尽兖州兵马,以报父仇之名攻打陶谦。”李儒对着董卓拱手道。

    不得不说,李儒麾下情报系统收集情报的速度并不慢,南阳的袁术尚且没有接到相关情报,长安的李儒却先一步得知了曹嵩遇害的消息。

    “死的好当年本相可对他曹操不薄啊谁料这个匹夫竟是行刺本相,后还召集各路诸侯征讨本相,本相与他不共戴天”董卓怒道。

    “主公,属下有一计,可使您报此大仇。”李儒笑道。

    李儒虽是在笑,但笑容中尽是阴冷,给人一种不寒而栗之感。

    “哦文优快快讲来”董卓急道。

    “主公,曹操报父仇为虚,夺取徐州六郡为实,其麾下兵马大多都会派往徐州战场,兖州防务势必空虚。如此一来,您便可从长安发兵,奇袭兖州,想必凭兖州剩下的兵马,难以抵挡主公的兵锋。”李儒拱手道。

    “好文优此计甚妙”董卓喜道。

    “不仅如此,一旦夺了兖州,曹操进退两难,您可再出兵攻打徐州,将兖州和徐州尽收囊中。若得兖州、徐州,霸业可期”李儒献计道。

    “妙啊妙不仅能够报仇,还能扩大治下疆域,文优此计可谓是一举两得啊”董卓满意的点点头。

    “但若是出兵攻打兖州,凉州又该如何”董卓出言询问道。

    原来在这之前,董卓已经和李儒商议好了进攻凉州的相关事宜,这几日便要准备兵发凉州了。

    但所谓计划没有变化快,曹嵩遇害一事直打乱了董卓先前的所有计划。

    “主公,凉州何时都可以打,但眼下攻打兖州,可是天赐良机啊”李儒拱手道。

    “好那便先不打凉州了文优,你这便下去调兵遣将,即日兵发兖州”董卓下令道。

    “属下领命”李儒应诺道。

    辞别董卓之后,李儒便开始研究此番动兵的细则。

    司隶之地尽在董卓的把控当中,从长安出兵,只需经过洛阳、弘农、hn三地,便可直达兖州陈留。

    董卓麾下可谓是兵强马壮,人才济济。

    当初虽然经历了诸侯讨董,但董卓损失的不过是些地盘和将领,兵力并没有太大的减员。

    此时董卓麾下兵马总数已是超过十三万之数,其中骑兵八万,步卒五万,飞熊军五千。

    董卓麾下武将亦是不少,虽然没法跟吕布相比,但数量上绝对是远超其余各路诸侯。

    在质量上来看,董卓手下武将的质量也算得上不错,各路诸侯中只有曹操能稳压董卓一头。

    本土武将有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董旻、牛辅、李肃、胡轸、徐荣、张绣、胡车儿等将;

    召唤武将有曹宁、雄阔海、完颜寿、邓元觉、狄雷、鱼俱罗、刘知远等将;

    但董卓麾下的谋士便有些强差人意了,除去李儒之外,董卓只有秦桧和魏忠贤两个手下,其中一个还是太监
1...168169170171172...19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