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三国之九原虓虎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苍山浅陌

    李渊听后虽是有些意动,但却不好朝令夕改,只得装作“不为所动”的样子继续下令行刑。

    李世民却是很欣赏李靖,于是趁他老子犹豫之时为李靖求情,李渊有了台阶下,自然也不会过多为难李靖,便做了个顺水人情将李靖交由李世民处置。

    于是乎,李靖便加入了李世民的幕府,开启了他辉煌的军旅生涯。

    简单普及一下李靖当初差点被砍的原因,这也是老苍没给李靖高政治的原因所在。

    书归正文,陶侃、曹豹和陈圭父子在亲兵的护卫下逃窜,几乎已经达到了慌不择路的程度。

    陶侃一行人在前面跑,严成方拎着一对八棱紫金锤在后面追,你逃我赶好不热闹

    逃着逃着,陈圭低声对陈登耳语了几句,随即父子二人便放慢了马速,逐渐脱离了大部队。

    追着追着,严成方突然瞥见了一对落单的父子,见其作文人打扮,严成方连停都没停,直接跃马冲了过去。

    本想开口说话的陈圭顿时愣住了,这怎么跟预料当中的剧本不一样这人什么情况

    但陈圭的疑惑并未持续多久,因为严成方纵马驶过不久,一众丹阳兵便冲了上来,将陈圭父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吾父子二人愿降。”陈圭开口道。

    “愿降绑了带下去,交给府君处置。”为首的校尉摆手说到。

    这校尉话音落下,七八个丹阳兵立即冲上前来,将陈圭父子绑了个结结实实。

    为了防止这爷俩说话,士兵们将绑腿布塞进了他俩口中。

    嘿这酸爽

    一心逃命的陶侃的哪里顾得上不知去向的陈圭父子,他自己现在都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别说他没发现陈圭父子了,就算发现了,陶侃也不会拦着他俩。

    愿意哪去就哪去,只要别耽误他逃命就行

    逃着逃着,曹豹眼珠一转,偷偷的带着部下与陶侃分道扬镳。

    结果就是,没等陶侃逃到下邳北门,其身后跟着的人不知不觉已经少了近一半。

    不只陈圭父子和曹豹等人率部溜走,许多士兵也有着自己心中的小九九,离开陶侃无疑要比跟着他安全的多。

    但陶侃的逃命之旅并不是很顺利,未等他赶至北门,便有斥候前来禀报“主公,北门紧闭,门前尽是敌军。”

    “什么咱们看守北门的人呢”陶侃目眦欲裂道。

    “不知去向。”斥候苦涩的摇摇头。

    “走,咱们去西门”陶侃下令道。

    此时下邳城中的喊杀声随处可闻,李靖带来的兵马在城中到处寻找陶侃手下的将士。

    找到之后若是愿降,那便收缴其兵刃将其统一看管;

    若是执意负隅顽抗,那便会落得个乱刃分尸的下场。

    陶侃刚调转马头,严成方便催赶大宛马杀了过来。

    下邳城虽然不小,但陶侃的战马不过是寻常坐骑,哪里比得上严成方的宝马神驹

    严成方三下两下便杀散了护在陶侃身前的丹阳兵,而后举锤直取陶侃。

    陶侃面如死灰,可能这便是传说中的“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吧




第四百八十一章 陶侃授首,彭城易主
    陶侃的额头之上尽是冷汗,短短时间内,他从下邳城霸主沦为了即将被俘或是殒命之人,这其中的反差可不是一点半点。

    幸亏陶侃长了一颗大心脏,要不然没准就得被气的晕过去。

    但就算陶侃有颗大心脏,此时他的心脏离骤停也不远了。

    虽说“生死看淡,不服就干”,但在真正的生死关头,又有几人能够看淡一切

    “束手就擒吧”严成方喝道。

    “呵,今日只有战死的陶侃”陶侃怒喝一声,而后拍马冲向了严成方。

    “冥顽不灵啊”严成方面露嘲讽之色。

    待陶侃举枪杀近,严成方单手持锤直直朝前探出,有了刘赟的前车之鉴,陶侃哪里敢硬接,赶紧抽身躲避。

    但严成方左手大锤席卷而来,陶侃避无可避,只得举枪刺向了严成方。

    反正举枪格挡也无法拦下,横竖都是一死,那还不如刺一枪试试看。

    陶侃的如意算盘打的倒是不错,但严成方岂会让他如愿

    陶侃的武力只有八十出头,二者之间相差的武力值足足二十多点,这和壮汉打小孩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严成方的八棱紫金锤结结实实的印在的陶侃的脑袋上,陶侃死的有多惨就别提了,临死也没落下一条全尸。

    陶侃死后,除去一小部分陶侃的心腹或是死忠手下负隅顽抗外,其余将士俱是选择了归降。

    至于这部分负隅顽抗的士兵,也并未简直多久,几百人打好几千人外加一个严成方,这些人又不是斯巴达勇士。

    而后严成方便派人告知李靖陶侃授首的消息,李靖接到消息后则是派人来接管降兵,这些事严成方虽然也做的来,但做的并不是太尽人意,李靖还是派人来做这件事比较好。

    很多时候,派一个半懂不懂之人去做一件事,而后帮着他修改完善此事的工作量会远超过自己来做这件事的工作量,这也就是俗称的“费二遍事”。

    在陶侃授首之时,曹豹依旧在慌忙逃窜,逃的那叫一个快。

    曹豹在下邳城多年,对于下邳城的各处城门可谓是了如指掌,他并未选择正门逃走,而是选择了一处鲜为人知的偏门。

    但还没等曹豹来到这处偏门,一将领兵悍然杀至,无奈之下,曹豹只得仓促迎战。

    “贼将休走”王辅臣挥舞豹尾枪直取曹豹。

    两马相交,王辅臣枪出如龙,带着一抹刺眼寒光的长枪猛的刺出,枪芒犹如流星赶月,势不可挡。

    曹豹尚未反应过来,寒光闪烁的豹尾枪便已至胸前,直直的刺进了他的心窝。

    曹豹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的望着王辅臣。

    王辅臣并未理会曹豹的惊诧目光,他猛的将豹尾枪一提,曹豹的身子向后倒去,无力的坠落战马,鲜血喷涌,溅了一地。

    “我等愿降”曹豹死后,一众士兵赶紧扔掉了兵刃跪地请降。

    主将已死,他们又身陷重围,这时候还不降,那是等什么呢等死么

    至此,下邳城易主。

    随后士兵将被绑的陈圭父子带到了李靖身前,在得知了陈圭父子的身份后,李靖呵斥道“放肆赶紧松绑”

    松绑后,李靖满脸歉意的冲着陈圭父子拱手道“手下人不懂事,多有得罪,还请二位见谅”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更何况他父子二人已沦为阶下囚,李靖还这么说,陈圭父子还能多说什么

    “府君言重了些许小事罢了,府君不必在意。”陈圭拱手道。

    “二位稍歇,待吾处置完了这些琐事,再与二位促膝长谈。”李靖开口道。

    “府君请便”陈圭父子急忙说到。

    “来人呐好生保护二位先生”李靖吩咐道。

    “诺”狄青心领神会的应诺一声,而后便领着几个亲兵带走了陈圭父子。

    陈圭面色发苦,这说是保护,实际上却是监视

    但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别说是监视,就是李靖二话不说要砍了他们爷俩,他俩也只能受着。

    整顿完了降兵后,李靖兵分两路,派兵攻打东海、广陵两地。

    袁术在打彭城的消息李靖早已知道,但彭城并不是什么要地,也不是什么富庶之地,既然袁术愿意打,那给他便是。

    若是能攻下东海、广陵两地,那李靖治下的郡县便连成了一片,横跨徐、扬二州。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在李靖攻占下邳的同时,袁术麾下大将纪灵也已将彭城攻下。

    如同杨弘所预料的那般,彭城并没有多少守军,纪灵没费什么力气便将其攻下了。

    但当纪灵转头要打下邳之时,却意外的发现下邳已经易主了,城楼上那杆迎风招展的“李”字大旗是那么的刺眼。

    望着固若金汤的下邳城,纪灵只得暗叹一声,收兵回营待禀报袁术后再做打算。

    徐州,琅琊郡,开阳城。

    曹营将士的进攻仍在持续,此番负责组织攻城的主将改换成了荆嗣。

    城头飞矢如蝗,城下杀声震天。

    开阳城的外墙已被悍不畏死的曹军打出了数道缺口,城外密密麻麻尽是曹军的身影。

    冲撞车暂时无法触及到城门,便一下接着一下狠狠的撞击着城墙。

    城头的徐州兵殊死相斗,阻挡着曹军连绵不断的进攻。

    护城河早已被滚木礌石和战死士兵的尸首填满,后续通过的曹军士兵过河简直就跟如履平地一般。

    城墙之下,伏尸遍地,几乎每一寸土地都沾染了血污。

    即便是开阳城的守城器械准备充足,但如此长时间、高强度的守城,几乎快要将其消耗殆尽。

    箭矢倒是还有不少,但滚木礌石已经所剩无几。

    故此,城楼上的徐州兵逐渐放缓了射箭与投石的速度。

    不仅是器械不足的问题,连续打了这么长时间,即便是换过了几波人,这些守军的身子依旧有点吃不消。

    长时间高强度的守卫战,几乎已经耗尽了他们的全部力气,他们已经不记得自己朝城下扔了多少滚木礌石。

    弓箭手也早已记不清他们射出了多少支箭矢,但他们的双手不知何时已是鲜血淋漓。

    筋疲力尽的刘备无力的依靠在城墙上,摸着厚重的城墙,刘备的心中才有了那么一丝踏实的感觉。



第四百八十二章 固执陶谦,独木难支
    这场不死不休的战斗何时停止无人知晓,但双方都知道,这场战斗必定是以一方势力的覆灭而告终。

    或是开阳告破,曹军入城;或是开阳得以守住,曹军撤退。

    除去两条路,再也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望着浑身血污的徐州军将士们,刘备的眼中闪过了一抹浓浓的痛惜。

    “这些都是多么好的士兵啊”刘备暗暗想到。

    城下的荆嗣声嘶力竭的喝道“今日誓死破城,继续进攻”

    “杀”曹军的后备队得了荆嗣的命令,举盾抗梯呼啸而出,直取开阳城。

    人心都是肉长的,眼看着将士就那样无助的倒在自己的眼前,荆嗣的心是那么的痛。

    但很快荆嗣眼中便闪过了一抹坚定之色,为将者,绝不能心存妇人之仁

    战争向来就是这般你死我活,无论何时这都是无法避免的事情。

    但凡打仗便会死人,这是战争的定律。

    如今徐州兵的守备已经疲软,不趁热打铁,待这些徐州兵们恢复了体力,再想破城可就难了

    见曹军的新一波攻势袭来,弓弩手们和投石手们顾不得沉重的身子,纷纷各司其职,为守卫开阳城奉献出他们的绵薄之力。

    箭矢自城头铺天盖地的洒落,巨石与横木也一股脑的被扔了下来,曹军的进攻再次受阻。

    昔日同吃同住的同伴不少都活生生的死在了他们眼前,这使得曹军士兵都是红着双眼,怒吼着杀向了开阳城。

    开阳城下的每一寸土地都沾满了干涸凝固的血渍,这些血渍和兵刃的碰撞声以及双方士兵们的呐喊声,共铸了一副凄惨苍凉的画卷。

    沉浑磅礴的黑烟滚滚而起,双方的旌旗凌乱的倒在地上,被冒着热气的鲜血染污浸透。

    旌旗旁边,残肢肉泥和断箭废甲堆积在一起,让人不忍直视。

    这一场两军在城墙上的争夺战,比想象中的还要残酷和血腥。

    开阳城如同一个巨大的绞肉机一般,无情的吞噬着双方士兵的生命。

    但这日攻城的最终结果,仍是以曹军的鸣金而告终。

    在人数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攻坚双方肯定是守城方占据的优势大,这毋庸置疑。

    饶是曹军将士悍不畏死,但丹阳精兵也不是吃素的,所以这一天的攻城依旧是无功而返。

    望着满脸羞愧的荆嗣,曹操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给了他一个不必在意的眼神。

    “修整一晚,待明日再继续攻城”曹操下令道。

    “主公,大事不好,陶侃反了”一个斥候如丧考妣般的前来报讯。

    “什么”急火攻心的陶谦两眼一翻,直接晕了过去。

    陶谦的亲兵赶紧扶住了陶谦,以免陶谦摔在地上。

    这亲兵的动作很是娴熟,一看就是平时就得没少扶。

    得知了陶谦再度晕倒的消息,刘备将守城的任务交给了田豫和魏文通等人,而后前来慰问陶谦。

    醒转过来后,陶谦颤颤巍巍的起身,很是虚弱的吩咐道“扶老夫更衣,叫人准备车驾”

    “陶公欲去往何处”刘备心中生出了一丝不祥的预感。

    “老夫自然要回下邳城陶侃这个逆子居然反了老夫,老夫待他不薄啊玄德,你也知道,商儿和应儿可都在下邳城中啊若是他俩被陶侃杀害,老夫苟活于世还有个什么劲”一边说着,陶谦一边在婢女的服侍下穿着衣服。
1...172173174175176...193
猜你喜欢